《中国评论》与西方汉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中国评论》与西方汉学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
ISBN:9787545800975
作者:王国强
页数:797页

章节摘录

插图:浏览上表就可以发现《中国评论》以研究“关于中国本身的情况”为主,有专文732篇、释疑1197篇,共1929篇。其余5类的内容均相对有限,有专文142篇、释疑131篇,合计为273篇。鉴于上述状况,笔者在本章中将主要介绍《中国评论》中“关于中国本身的情况”的1929篇文章。还是要从数量上来考察,在这部分内容中,数量较多的分类依次为:语言文学(554篇,其中专文251篇、释疑303篇)、科学艺术(311篇,其中专文117篇、释疑194篇)、风俗习惯(196篇,其中专文68篇、释疑128篇)、历史(193篇,其中专文90篇、释疑103篇)、政府(157篇,其中专文30篇、释疑127篇)、地理(154篇,其中专文73篇、释疑81篇)、自然史(113篇,其中专文8篇、释疑105篇)。上述7个类别从数量上来讲总篇数都超过了100篇,应该说是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余的7个类别依次为:司法(94篇,其中专文28篇、释疑66篇)、宗教(63篇,其中专文25篇、释疑38篇)、种族(61篇,其中专文28篇、释疑33篇)、综合介绍(14篇,其中专文9篇、释疑5篇)、人口(11篇,其中专文6篇、释疑5篇)、气候(7篇,其中专文2篇、释疑5篇)、名字(1篇,仅有释疑1篇)。若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中国评论》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的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和历史、地理等方面;自然史和政府这两个类别虽然在总数上超过了100,但实际上以释疑为主,专文的数量并不多(分别为8篇和30篇),无法与前列数类相提并论。

前言

19世纪是西方汉学正式形成的时代。在此之前,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虽然已经引起来华各色人等的注意,并有不少成果出现,但尚未蔚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自1814年底法国首设满语汉语讲座以来,欧美诸国相继在大学开设汉学讲席,建立研究中国语言、历史以及文化的专门学术机构。“汉学”(sinology)作为一个专门的词语,也于1838年登场。汉学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而在推动汉学成为正式学科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行为发生,那就是汉学刊物的创办。中国文化虽然发达,但在晚清以前只有书籍的大量刊刻,从无报刊出现,至多只有邸钞一类由政府发布的公报之类。但在西方由团体或个人创办的表现学术成果或公众观点的,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早已大行其道。究其源,定期刊物(或日期刊、杂志)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科学的发展而引起的。为了及时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众,交流学术经验,反映学术团体及其成员的科研动态,才有期刊的应运而生。

内容概要

王国强,1978年生于河南嵩县。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发表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 二 研究主旨和章节安排第一章 《中国评论》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世纪中后期“亚洲地中海”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二节 香港的文化交流与《中国评论》的创立第二章 《中国评论》概览 第一节 《中国评论》的前身 第二节 《中国评论》史实考  一 《中国评论》的关注范围  二 《中国评论》的栏目设置  三 《中国评论》的编辑  四 《中国评论》的出版地点和时间  五 《中国评论》的发行渠道和范围  六 《中国评论》停刊缘由蠡测 第三节 《中国评论》的作者群体 第四节 《中国评论》的后继者第三章 《中国评论》的内容 第一节 《中国评论》的内容——总览 第二节 《中国评论》对中国语言的研究  一 比较研究方面  二 汉语方言研究方面 第三节 《中国评论》所翻译之汉籍  一 《中国评论》所翻译的汉籍  二 文献翻译与汉学研究第四章 《中国评论》与西方汉学(上) 第一节 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  一 19世纪与中国和远东研究相关的诸期刊  二 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中国评论》 第二节 19世纪后半期“侨居地汉学”的代表  一 作为“侨居地汉学”代表的《中国评论》:几个典型个案  二 “侨居地汉学”在汉学研究方面的突破 第三节 《中国评论》对西方汉学的推动  一 评论  二 论战  三 倡导  四 信息交流第五章 《中国评论》与西方汉学(下)——论该刊对西方新学科的引入与运用 第一节 麦克斯·缪勒——东西方学术之桥 第二节 《中国评论》对比较语言学的应用与不足  一 艾约瑟等对比较语言学的引入与研究  二 福兰阁的批评 第三节 《中国评论》的汉语方言研究及其影响——以庄延龄的相关研究为讨论中心  一 庄延龄的方言研究:从《中国评论》到《华英字典》  二 后继者:武尔坡利齐、商克和高本汉  三 高本汉对庄氏汉语方言研究评价的误差及其原因  四 庄延龄汉语方音记录的准确性问题 第四节 《中国评论》对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引入  一 民俗学方面  二 民族学方面  三 碑铭学方面第六章 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英国汉学——以《中国评论》为讨论中心 第一节 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汉学在远东的代表性刊物 第二节 英国汉学在远东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节 视野与评价: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英国汉学结语附录 一 《中国评论》目录(共150期) 二 《中国评论》作者索引(共405人) 三 庄延龄《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四 艾德《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五 湛约翰《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六 艾约瑟《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七 波乃耶《中国评论》刊文目录 八 《中国评论》“学界消息”栏目所报道新书一览 九 《中国评论》“学界消息”栏目所报道期刊索引 十 《中国评论》“目录选集”栏目所收录新书一览 十一 《中国评论》“目录选集”栏目所收录期刊索引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1872-1901)与西方汉学》:上海市学术注重出版基金

作者简介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是晚清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学期刊,该刊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侨居地汉学”的重要代表。《中国评论》在汉学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了其时西方世界的各种新兴学科如比较语言学、语音学、民俗学、民族学和碑铭学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在研究的视野、方法和材料方面均有所突破。

图书封面


 《中国评论》与西方汉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的资料功夫做的很到位,为全书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写作方法来看,也与目下一般的汉学史著作有所不同,即着重从学术源流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评论》的学术价值。另外,作者从地理的视角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也很有新意。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附录是正文的两倍。。。
  •     也就是本资料目录/是这本称赞伯希和比斯坦因有文化?
  •     周老先生的学生,资料整理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