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化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欧洲风化史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0
ISBN:9787538258769
作者:(德)爱德华・傅克斯
页数:485页

阶层生活哲学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无论是贵族与资产阶级的放荡堕落,还是中产阶级的谨慎计算,或者无产阶级的无知愚昧,都能找到各自的合理性,问题在于,当各自的合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戏剧就发生了。中产阶级对美德的鼓吹和倡导,无产阶级的愤怒和反抗,至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他们从来都是“目中无人”状态,因而命运衰微也就合情合理了——读《欧洲风化史 风流世纪》ps:人们的生活眼光大多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圈子,超越界限去理解另外一种生活,不仅是困难而且是费解。也许,只有经历了其中各种变故的人才能深刻的体会到,世界运行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pps:红楼梦和追忆似水年华的文本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

风流世纪?所多玛?

很难说手头上的这本《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对比网上查询得来的消息,《风流世纪》在第一版的时候一共是485页,而第二版的时候居然删减到了250页;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内容被删除了。在ISBN号都不变的情况下,辽宁教育出版社的这种作法很让人愤慨。删减成这样根本就不可以称之为书。虽然那这本书让辽宁教育出版社删减的如此不堪,但是从书中还是可以学到不少知识的。书中写道“每个时代的风化行为、风化观念、规范并制约性生活的种种规定,最典型最鲜明地表现了各该时代的精神”;《风流世纪》也就是这样做的,通过描述这一时代的风化来展现了这个时代的风流。《风流世纪》虽然说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可是看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看完了之后,感觉还有点毁三观。曾经那么有骑士风度的年代,那样美好的太阳王的时代在爱德华·福克斯的笔下竟是那样的不堪,感觉那就是所多玛。本书在开篇第一章就谈到“时代的总的文化,总是最鲜明地反映在人们对两性关系的看法以及调节两性关系的法律上。”因而作者在书中也主要是围绕着对两性关系的看上来展示风流世纪的风化。只是在着墨的问题上,作者有点倾向于女性,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女性的事情;对男性描写相对的较少。在书中有一点让我很意外,原来在过去的一个时代,不仅中国人喜欢小脚的女人,欧洲人也不例外。好在欧洲人在这方面没有走向极端,没有去裹脚;虽然她们去裹胸。“西班牙女人在这方面胜过其他民族——它们的脚小而瘦,非常秀气。”“人人都认为英国女人的脚太大。”看完后,我再想如果当时欧洲人知道中国人裹脚的方法的话,没准她们也是回去裹脚的。虽然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女性以展现当时的风化,可是作者并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这一点在书中多有表现,尤其是在论述鞋跟问题的时候。“每当女性作为个人或阶级自觉地成为人的时候,她们总是会减少鞋跟的高度。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成为整体的人,而不再是胸、小腹和胯股的机械结合体,即不断作用于男子性情绪的性生物。”作者通过以写实的手法,对风流世纪的社会丑态——“女性的智慧,她的想象力,她的心灵,除非增加了她的魅力以及她所给予性的乐趣,才受到人们的崇敬。”进行挞伐。虽也挞伐,但也有些许无奈,“这种形式的女性崇拜和肉欲崇拜,同君主专制主义本的产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是必然的历史后果。”其实这个问题就像过去所说“妇女解放”一样,是妇女自身要求的解放?还是男子为了目的而去解放。“情妇崇拜是女性崇拜的最高峰。”“女性统治的时代从来不是女性地位真正提高,反而是她受辱最深的时代。”“一个人数有限的阶级能够靠其余全部居民的供养而生活并且能够为所欲为,这个阶级必然成为寄生虫。”傅克斯的这几句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曾经的风流与浮华

“那时代的文学艺术,呈现了一派无可挑剔的、辉煌的美。其中无一不美:女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迷人,男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文雅,连真理都不是赤裸裸地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披着滔滔不绝的俏皮话的外衣。玫瑰不再有刺,罪孽不再丑陋,而德行也不再面目可憎。什么都是芬芳馥郁,优雅动人,光华照人。人们不再为内心的悲苦、肉体的疼痛和罪恶的阴谋阴沉着脸。欢乐和幸福使他们脸上的每一道线条都显得生机勃勃。眼泪被微笑稀释,而痛苦只是升腾到更高一级欢愉的一个台阶。”  这样的话是从爱德华•傅克斯的《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中抄录下来的。这书是一部用满怀感情的优雅的文字写成的历史,也可以做散文来读。伴随着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胜利,欧洲文化一路狂飃突进。关于欧洲政治、经济,我们已经谈得够多,不如看看一些细致的东西:他们的风化,他们怎样安排他们的私生活,他们穿什么内衣,他们怎样完成爱情的街头交易,他们如何安排性道德。怀旧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说18世纪是“风流世纪”,道德主义者肯定会说是“淫乱的世纪”。  到了今天这些都已经远去,只剩下洛可可时代的文艺,我们没有必要继续争论“风流”还是“淫乱”。多了解一些18世纪欧洲的暧昧细节,我们对“进步”这种观念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黑暗的中世纪”已经被越描越黑,但是“文艺复兴”和“风流世纪”绝对不是天堂。“地上的王国”排挤了“天上的王国”,众多的君王和贵族分化了统一的“基督教欧洲”,似乎是一种进步,但是把持着政权和财富的仍然是少数人。他们彻底弃绝地上的“上帝之城”,也就放弃了道德,而人民要到19世纪才能慢慢站起来。他们还是树立了新的“宗教”—民族主义和国家,但是他们只肯把“信徒”踩在脚下,也只把国家当成一种财富积聚与分配的方式,这样可以让他们自己过上毫不顾廉耻的放荡生活。享乐、败坏、拜金永远是链接在一起的,整个欧洲社会在君主专制时代经历着巨大的动荡,这就是伴随着“进步”的一股暗潮。

时代错误

最近,我走在上海的大街上,看着周围的行人匆匆从我的身边路过,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迷惘,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又干了些什么。。。前天去松江,和牛牛聊天的时候还在说我们这所谓的八十后,小的时候大人所给我们的教育和我们长大后真正接触的世界之间的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小的时候,我们被告知,只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能有出息,我们的父母生活的非常安逸,因为他们那个时代,国家和个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长大后,我们却发现,我们这一代和国家之间并没有那样的联系,突然的,认知和现实之间相脱节,我们成了多余人,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的状况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想了很久,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时代错误吧。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制度和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于是整个社会显的浮躁和混乱。一方面,我们开始向往曾经那种稳定有归属感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又能清晰的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从历史上看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美国自babyboom之后出现的x,y一代们也经历过类似的迷惑。今天中午,我在麦当劳吃饭,顺便打开电脑看这本欧洲风化史,虽然它说的是风流世纪,但是我还是对开头的那段序言深有感触:失去了的天堂啊!……谁要是没有在1789年以前生活过,那就压根儿不算生活过。和他同时代的成千上万的人都持有这种看法。谁要是活过了那一年,有生之年都会怀念沉没了的极乐岛,他们在青年时代都品尝过极乐岛的醉人的欢乐。1789年之后,局势越来越糟。明摆着,那奇妙的幸福一去不复返了。美和欢娱从此好梦难续。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彼得潘不过是个童话,关于幸福不过是上一辈的美好幻想,也许仍然有人固执的不肯醒悟,但更多的人们还是走出幻想,并努力的找着自己的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也许不再相信天堂,不相信国家和组织,甚至于我自己的前途,但是,即是是这样疲惫的时候,我还是希望能偶尔停下脚步,看看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不至于被抛弃的太远。

难以理解的年代

看了以后很意外,过去的欧洲竟然是那么放荡,裸胸装,吻乳礼,把调情作为第一己任,以不出轨为耻,法国12岁以上没有童贞,为掩饰私生子的钟型裙,专门为私生子建的孤儿院,教会淫乱,等等等等,不过仔细想想,从古希腊罗马那会的风气来看也不是不能理解,可能是生殖崇拜的异变吧.


 欧洲风化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