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全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吸血鬼全书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2251717
作者:库仁
页数:189页

章节摘录

  弗拉京格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保莱的尸体被烧掉以前使一些母牛变成了吸血鬼,这些牛又使其他动物在这些年里变成了吸血鬼,死尸就以这些动物的血为食。上两三个月死亡者的尸体被挖了出来——对于这个地方来说,这是一个大规模而且可怕的挖掘,总共40具尸体被挖出,其中17具和保莱的尸体情形相同。于是它们都被钉上木桩焚烧。  由于官方的介入,这一事件被记录了下来。弗拉京格于1732年提交给奥皇的报告也广为流传。到那年夏秋,这份报告的摘要连同其他关于麦地维加(Medve-gia)吸血鬼的故事一起被英法两国的期刊所转载。这使阿诺德·保莱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吸血鬼,同时在很多欧洲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关于吸血鬼问题的大讨论。  凡人对吸血鬼感兴趣,教会也同样如此。一些神学家开始从宗教角度研究吸血鬼现象——死人是否能还魂,是否能攻击活人;如果能,在什么条件下攻击。  朱塞佩·达万扎提(Giuseppe Davahzati)  意大利学者朱塞佩·达万扎提(1665 -1755)是最早研究并撰写有关吸血鬼问题的神学家之一。他是特拉维(Travi)的大主教,亚历山大的牧首。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和学者,他在1745年任大主教期间恰逢欧洲各地吸血鬼故事流行。关于吸血鬼问题的讨论,是由德国乌姆茨(Olmutz)主教、红衣主教施德哈特·姆巴克(Cardinal Schtrattembach)发起的,而讨论进行的时候正是吸血鬼最猖獗的时候。1738年,主教命dp万扎提提交他包括对阿诺德·保莱的研究在内的关于吸血鬼的评论和研究报告,达万扎提在经过“充分研究和考虑”之后,才于1744年发表了他的报告。  达万扎提的结论是:吸血鬼(斯追高伊)并不存在,而是人们想象的结果。东欧部分地区的吸血鬼流行病(尤其在罗马尼亚)只是无知而轻信的农民们天真、癔病般的想象。答万扎提认为,这种观念是成熟、有教养的人所不能赞同的。他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本人也成为教会和世俗研究吸血鬼的领军人物。他的著作于1789年重印。然而,与另一位法国神学家多姆·安托万·奥古斯丁·卡尔梅(Dom Antoine Angustim Cal-met,1672-1757)的著作相比,他的作品黯然失色,卡尔梅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研究结论。  多姆·安托万·奥古斯丁·卡尔梅  与达万扎提一样,卡尔梅也是一位有威望的教士,著名的《圣经》学者。他是圣本笃修会的修士,曾在莫根一穆捷(Moyen-Moutier)的修道院讲授哲学,在欧洲学术界以《圣经批判》著作而享有盛名。作为一名学者,他熟知东欧关于斯追高伊的详细描述,对死人吸血很感兴趣。在达万扎提发表报告两年以后(1746年),加麦也发表了一份基于东欧研究的报告。他读了大部分有关东欧地区人们受到斯追高伊攻击的采访记录,印象很深。他认为像达万扎提那样完全否认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另外,这种僵尸也具有暗示来世的神学意味。但教会似乎支持达万扎提一方。通过巴黎大学,教会批评了卡尔梅的报告。作为回应,卡尔梅也批判了某些对吸血鬼和掘尸的过度恐慌,以及某些乡间故事。但他还是认为吸血鬼可能是存在的。他的同僚们马上攻击他,说他轻信、易受骗。或许是由于这场论战,卡尔梅的书成了畅销书,也使东欧的斯追高伊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

内容概要

鲍勃•库仁博士(英),做过编辑、播音员、作家、掘墓人。对民俗学颇有研究,曾走访爱尔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收集当地吸血鬼传说。

书籍目录

关于“吸血鬼”死人返回阳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提醒那些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仍然能够看见他们,监视着他们的行为。有时候鬼魂充当了道德裁判的角色。它指点后辈改正自己的言行,或者让他们更友善地对待别人。狄更斯《 圣诞颂歌 》里斯克鲁奇的故事就有这种信仰的因素。鬼魂生气和复仇的观念很快就流行起来。人们认为返回阳世的死者有实在的肉体,可能会袭击它们家人的财产,比如牛和其他家畜。死者会咬牲畜的脖颈吸血,使它们变得虚弱无用。有时,这些有肉身的死者会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去吸它们家人的血。于是吸血报复的吸血鬼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吸血鬼从麻痹大意的人( 通常是丰满性感的熟睡少女 )的脖颈上吸血。而且“吸血鬼之吻( The Vampire’s Kiss )”常常意味着情色。不过,这个观念也不能被推而广之。1阿尔普( The Alp )关于吸血鬼和狼人故事的典型文学主题就是死人对活着的人很有敌意,它们会攻击、吃掉活人。有时死人会撕破自己的裹尸布,到旁边的坟墓里吃掉里面的尸体。近代早期的教士们很重视这种说法。1679年,德国神学家菲利普?罗尔( Phillip Rohr )发表了一篇专题论文《 关于吃人的死人 》( De Masticatione Mortnorum )。这篇论文对以后的吸血鬼文学影响很大。在这篇论文里,博学的作者从宗教角度讨论了从坟墓还魂的死人吞吃别人的观念。论文说明了在整个德国这种观念的流传之广以及人们对此多么重视。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其他地方,吸血鬼的名字叫做“施拉托”。这是一种极为凶恶的吸血鬼,它们既害动物,也害人。这种吸血鬼的威力很大,能使人精神失常。它不是活人所变,而是“食裹尸布者”( shroudeaters )—— 一种吃掉裹尸布,投生为某种邪恶生命的尸体。2阿吕( The Alu )/爱奇慕( The Ekimmu )很多古代人分不清吸血鬼和魔鬼的区别。人们相信魔鬼和吸血鬼都靠人血维持生命,所以它们总是去杀人现场或战场。鲜血总是诱使它们离开阴间来到阳世。人们认为魔鬼还能带来流行病和瘟疫——后来人们认为吸血鬼也有这个魔力。这就使区分吸血鬼和魔鬼十分困难。在古代索马里亚和巴比伦尼亚地区,由于吸血鬼的身体特点,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闪米特族人的信仰影响了人们对爱奇慕和阿吕的看法。闪族认为它们是女妖莉莉丝( Lilith )的孩子,仇视人类。它们是邪恶的,要附体在人身上,吸干人的精力。在这一点上它们很像闪族的恶灵。因此闪米特文化增加了一点:爱奇慕或阿吕可以附体在人身上,把人变成魔鬼。3阿斯旺( The Aswang )在一些岛屿的传说中,阿斯旺不是死人,而是由死于非命或在分娩时死去的人的堕落的鬼魂。它的外形像龙,长有鳞片,还有像食蚁兽那样的一个长吻。它们飞到房顶上,找小孩或衰老虚弱的人。等他们睡着时,阿斯旺就从屋顶的裂缝里伸下长舌头。4艾尔?楚帕卡布拉在吸血鬼研究领域,艾尔?楚帕卡布拉是一个谜团。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比如,它是一种借尸还魂的死魂灵吗?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名身份的有袋动物,因此属于穴居动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外星生物。5第尔戈多( The Dearg-Dul )斯托克的小说《 德拉库拉 》( 1897年出版 ),在很多方面所反映的爱尔兰社会要多于它所反映的东欧社会( 作者本人从未去过东欧,只读过关于东欧的一些游记 )。小说中那些路边的圣祠、幽暗的树林、迷信的农民聚集的小村,都反映了斯托克对19世纪中期的爱尔兰的情形有模糊的了解。饥谨和瘟疫催生了民间故事。据说马铃薯饥荒结束以后,一些曾经喝过动物血的人上了瘾,仍秘密地吸血—— 实际上他们成了人里面的吸血鬼。6白衣女人/鲍班?希斯在死亡和神话两个领域,女性与超自然力联系很紧密。在传说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个女子伏在战死的凯尔特首领身上恸哭,或者蹲在乡村小屋角落里流泪的形象。女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对神话普遍感兴趣。因此,在一些故事里这两个因素就被放在了一块儿。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故事也带有吸血鬼色彩。这种可怕的妖怪常变成美丽的女子,她的目光有催眠作用,没人能够抗拒。凯尔特世界从布里塔尼( Brittany )到曼岛( Isle of Man )到处都有它的叫声——爱与死亡的象征。她给作家、音乐家、诗人提供了灵感,也带走了他们的活力,使他们成为空壳。7魔鬼赫加他-斯塔得德拉古尔的肤色是尸白色或尸蓝色,它很容易被认出来,它还有一种尸体的腐臭味。德拉古尔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力量很大,可以随意变大自己的身体。在一些古代故事里,由于吸了气或吸了血,它们的身体可以膨胀到2到3倍。它们砸死遇害者,然后或吃其肉,或饮其血。按照传统,防止死尸还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尸门”。虽然这种做法可能起源于丹麦,但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诺斯地区。人们建一扇特别的门,让尸体的脚先通过,把尸体从这扇门抬出去,然后用砖把门砌死,这样尸体就不能回来了。人们相信僵尸只能从它们曾经出来的方向再进入一间屋子,而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它再回来。行走的吸血尸魔里最有名的是魔鬼赫加他-斯塔德。最早提到它是在1750年秋汉斯?威姆郡长写给霍尔多?布林约尔松主教的信中。据说它是一个秃头老人的形象,穿着破烂的裹尸衣,轻轻地走在赫加他-斯塔德古墓附近,也在附近房屋里出没。8恶灵( The Dybbuk )早期闪米特人中有许多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如早期希伯来人( 其他古代民族也如此 )相信,有些人通过靠近或触碰别人就能从别人身上吸走精力和元气。虚弱的老人或妇女有时找一些青少年和他们坐在或躺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吸取青少年的精力。如果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女子躺在一起,他就能像吸血鬼那样“吸走”她的部分“青春活力”。在一些犹太故事里,恶灵寄居在人体某些部位——尤其在小手指和脚趾里——拉比驱魔时就呼唤这些地方。仪式前要在房子上钻一个洞,让变成苍蝇或蛾子的恶灵飞出去。常把洞钻在窗框上,否则恶灵就不会离开房子,还会附到家里其他人身上。

编辑推荐

  我等着你,盼着你。  在罗德岛考文垂( Coventry )附近一个偏僻的墓地,曾经竖立着一个墓碑,上面刻着上面那一行令人不寒而栗的文字,这是吸血鬼夫人的召唤。  “吸血鬼”总是使人联想起这样的景象:东欧凋敝的古堡;穿着黑色披风,神情忧郁、面色苍白的贵族;獠牙咬断了少女的脖颈;这些邪恶的精灵最终被十字架赶走。这些已经成了各种关于吸血鬼的小说、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主要素材。可是真实情况远非如此,因为实际上吸血鬼比这些描述的要复杂得多。本书旨在全面介绍在不同文化中吸血鬼的形象和特点。书中提到的观点绝对会颠覆你过去对吸血鬼的认识,它们潜藏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不论深夜还是正午,不论你在哪里,它们可能离你很近。

作者简介

吸血鬼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斯托克的小说《 德拉库拉 》灵感何来?吸血鬼一年中最容易出现的时间是哪天?怎样彻底的杀死吸血鬼,大蒜、十字架是否有效?如果美国有一个“吸血鬼首都”,它会是哪儿?最邪恶的吸血鬼在哪里?各民族文化中吸血鬼的演变沿革又是怎样的?
作者通过多年的实地走访,收集了爱尔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海量的吸血鬼传说,并对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进行了考证。鲍勃•库仁带领读者走进吸血鬼的历史和世界,从而还原出真实的吸血鬼形象。
我等着你,盼着你。
在罗德岛考文垂( Coventry )附近一个偏僻的墓地,曾经竖立着一个墓碑,上面刻着上面那一行令人不寒而栗的文字,这是吸血鬼夫人的召唤。
“吸血鬼”总是使人联想起这样的景象:东欧凋敝的古堡;穿着黑色披风,神情忧郁、面色苍白的贵族;獠牙咬断了少女的脖颈;这些邪恶的精灵最终被十字架赶走。这些已经成了各种关于吸血鬼的小说、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主要素材。可是真实情况远非如此,因为实际上吸血鬼比这些描述的要复杂得多。本书旨在全面介绍在不同文化中吸血鬼的形象和特点。书中提到的观点绝对会颠覆你过去对吸血鬼的认识,它们潜藏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不论深夜还是正午,不论你在哪里,它们可能离你很近。

图书封面


 吸血鬼全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读此书源于一部非常感人的东欧电影《惊情400年》,虽为鬼,但却有人所区别与动物的最大的特点——感情和博爱。此书,对世界各地吸血鬼的介绍和来历描述非常详细,想必作者一定阅读了大量的史料,俨然一个“吸血鬼专业”的“博”士级人物。但作者仅仅搜罗了中世纪到近代的吸血鬼记载记录,却没有得出一些自己的见解,给人以空洞堆砌,为写书而写书的感觉。
  •     吸血鬼是这二十年来电影偏爱的一种形象,也是近来流行小说最热衷的一种形象。我个人认为这种形象的流行,与现代生活的单面化、庸常化、物质化有关系。这个形象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安全地看见中世纪的危险,看见另一重世界,看见人鬼之恋,看见力量的另类取得方式,看见与主流安全社会对抗的另一种力量,很“过瘾”“煽性”“另类”。人类曾经害怕过吸血鬼,但它被文艺化之后,变成了一种安全的娱乐元素,它在文艺中的“复活”是它真真实实地彻底死亡的标志:人们只会去调笑那些安全的事物。每个人都想成为吸血鬼,但每个人都庆幸没有真实的吸血鬼存在,每个人都有人鬼之恋的潜意识,所以,吸血鬼大受欢迎。它是鬼,但它是有形体的;它有形体,便是它是鬼神——多么有趣而神奇的形象,这是它大受欢迎的审美构造上的首要原因。基于我对吸血鬼的猜测与兴趣,我买了《吸血鬼全书》,遗憾的是,它所告知我的未必比我所知道的更多。事实上在“吸血鬼”这个形象上,它并没有告诉我任何知识,它只是莫名其妙地零碎不全地列举了一些国家与地区的危险的鬼怪与精灵的传说,毫无新意,毫无见解,并且那些罗列的小知识也颇为可疑。这真是一本失败的书。
  •     翻译水平不太好我只能说,也可能是译者吸血鬼方面的知识比较少。特兰西瓦尼亚和吸血伯爵德库拉这样的名字也翻译得让人摸不着边际。翻译的时候除了查字典,至少也应该随手GOOGLE一下常用词吧。本书其实作者写的感觉也一般,感觉上就是查了些民俗的书攒起来的小故事。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廉价民俗集锦
  •     如果你想看传说中美得要死帅得要死的吸血鬼就别看这书了……
  •     当作参考资料看看就可以了。
  •        我本来对吸血鬼是感兴趣的,可是看了几页这个书,却让自己看的越来越乏味。得出个启发:同一个题材,技巧,文笔精湛的人才能让它跟吸引人啊。可以多思考,比较同类的一些书,看看他们之间的差距产生在哪里。那些不吸引人的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选取的例子不好,还是布局,还称述方式?
       不过,我刚刚想到,话说回来,以前我看的有关吸血鬼的都是电影,动画,当然让人精彩,也许这本书的吸血鬼才是正版的?不过,我还是认为作者可以写关于这些吸血鬼的民间故事时,可以写的更好一些,不是说篡改,而是说把故事说的更吸引人些。
      
  •     吸血鬼的分类 古老传说 由来 都有 挺全的
  •     挺有趣的。
  •        吸血鬼是这二十年来电影偏爱的一种形象,也是近来流行小说最热衷的一种形象。我个人认为这种形象的流行,与现代生活的单面化、庸常化、物质化有关系。这个形象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安全地看见中世纪的危险,看见另一重世界,看见人鬼之恋,看见力量的另类取得方式,看见与主流安全社会对抗的另一种力量,很“过瘾”“煽性”“另类”。人类曾经害怕过吸血鬼,但它被文艺化之后,变成了一种安全的娱乐元素,它在文艺中的“复活”是它真真实实地彻底死亡的标志:人们只会去调笑那些安全的事物。
       每个人都想成为吸血鬼,但每个人都庆幸没有真实的吸血鬼存在,每个人都有人鬼之恋的潜意识,所以,吸血鬼大受欢迎。它是鬼,但它是有形体的;它有形体,便是它是鬼神——多么有趣而神奇的形象,这是它大受欢迎的审美构造上的首要原因。
       基于我对吸血鬼的猜测与兴趣,我买了《吸血鬼全书》,遗憾的是,它所告知我的未必比我所知道的更多。事实上在“吸血鬼”这个形象上,它并没有告诉我任何知识,它只是莫名其妙地零碎不全地列举了一些国家与地区的危险的鬼怪与精灵的传说,毫无新意,毫无见解,并且那些罗列的小知识也颇为可疑。
       这真是一本失败的书。
  •     我什么都不说
  •     乱堆乱砌
  •       关于“吸血鬼”
      
      死人返回阳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提醒那些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仍然能够看见他们,监视着他们的行为。有时候鬼魂充当了道德裁判的角色。它指点后辈改正自己的言行,或者让他们更友善地对待别人。狄更斯《 圣诞颂歌 》里斯克鲁奇的故事就有这种信仰的因素。
      
      鬼魂生气和复仇的观念很快就流行起来。人们认为返回阳世的死者有实在的肉体,可能会袭击它们家人的财产,比如牛和其他家畜。死者会咬牲畜的脖颈吸血,使它们变得虚弱无用。有时,这些有肉身的死者会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去吸它们家人的血。于是吸血报复的吸血鬼就产生了。
      
      我们知道吸血鬼从麻痹大意的人( 通常是丰满性感的熟睡少女 )的脖颈上吸血。而且“吸血鬼之吻( The Vampire’s Kiss )”常常意味着情色。不过,这个观念也不能被推而广之。
      
      1阿尔普( The Alp )
      
      关于吸血鬼和狼人故事的典型文学主题就是死人对活着的人很有敌意,它们会攻击、吃掉活人。有时死人会撕破自己的裹尸布,到旁边的坟墓里吃掉里面的尸体。近代早期的教士们很重视这种说法。
      
      1679年,德国神学家菲利普•罗尔( Phillip Rohr )发表了一篇专题论文《 关于吃人的死人 》( De Masticatione Mortnorum )。这篇论文对以后的吸血鬼文学影响很大。在这篇论文里,博学的作者从宗教角度讨论了从坟墓还魂的死人吞吃别人的观念。论文说明了在整个德国这种观念的流传之广以及人们对此多么重视。
      
      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其他地方,吸血鬼的名字叫做“施拉托”。这是一种极为凶恶的吸血鬼,它们既害动物,也害人。这种吸血鬼的威力很大,能使人精神失常。它不是活人所变,而是“食裹尸布者”( shroudeaters )—— 一种吃掉裹尸布,投生为某种邪恶生命的尸体。
      
      2阿吕( The Alu )/爱奇慕( The Ekimmu )
      
      很多古代人分不清吸血鬼和魔鬼的区别。人们相信魔鬼和吸血鬼都靠人血维持生命,所以它们总是去杀人现场或战场。鲜血总是诱使它们离开阴间来到阳世。人们认为魔鬼还能带来流行病和瘟疫——后来人们认为吸血鬼也有这个魔力。这就使区分吸血鬼和魔鬼十分困难。在古代索马里亚和巴比伦尼亚地区,由于吸血鬼的身体特点,这一问题更为复杂。
      
      闪米特族人的信仰影响了人们对爱奇慕和阿吕的看法。闪族认为它们是女妖莉莉丝( Lilith )的孩子,仇视人类。它们是邪恶的,要附体在人身上,吸干人的精力。在这一点上它们很像闪族的恶灵。因此闪米特文化增加了一点:爱奇慕或阿吕可以附体在人身上,把人变成魔鬼。
      
      3阿斯旺( The Aswang )
      
      在一些岛屿的传说中,阿斯旺不是死人,而是由死于非命或在分娩时死去的人的堕落的鬼魂。它的外形像龙,长有鳞片,还有像食蚁兽那样的一个长吻。它们飞到房顶上,找小孩或衰老虚弱的人。等他们睡着时,阿斯旺就从屋顶的裂缝里伸下长舌头。
      
      4艾尔•楚帕卡布拉
      
      在吸血鬼研究领域,艾尔•楚帕卡布拉是一个谜团。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比如,它是一种借尸还魂的死魂灵吗?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名身份的有袋动物,因此属于穴居动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外星生物。
      
      5第尔戈多( The Dearg-Dul )
      
      斯托克的小说《 德拉库拉 》( 1897年出版 ),在很多方面所反映的爱尔兰社会要多于它所反映的东欧社会( 作者本人从未去过东欧,只读过关于东欧的一些游记 )。小说中那些路边的圣祠、幽暗的树林、迷信的农民聚集的小村,都反映了斯托克对19世纪中期的爱尔兰的情形有模糊的了解。
      
      饥谨和瘟疫催生了民间故事。据说马铃薯饥荒结束以后,一些曾经喝过动物血的人上了瘾,仍秘密地吸血—— 实际上他们成了人里面的吸血鬼。
      
      6白衣女人/鲍班•希斯
      
      在死亡和神话两个领域,女性与超自然力联系很紧密。在传说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个女子伏在战死的凯尔特首领身上恸哭,或者蹲在乡村小屋角落里流泪的形象。女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对神话普遍感兴趣。因此,在一些故事里这两个因素就被放在了一块儿。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故事也带有吸血鬼色彩。
      
      这种可怕的妖怪常变成美丽的女子,她的目光有催眠作用,没人能够抗拒。凯尔特世界从布里塔尼( Brittany )到曼岛( Isle of Man )到处都有它的叫声——爱与死亡的象征。她给作家、音乐家、诗人提供了灵感,也带走了他们的活力,使他们成为空壳。
      
      7魔鬼赫加他-斯塔得
      
      德拉古尔的肤色是尸白色或尸蓝色,它很容易被认出来,它还有一种尸体的腐臭味。德拉古尔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力量很大,可以随意变大自己的身体。在一些古代故事里,由于吸了气或吸了血,它们的身体可以膨胀到2到3倍。它们砸死遇害者,然后或吃其肉,或饮其血。
      
      按照传统,防止死尸还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尸门”。虽然这种做法可能起源于丹麦,但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诺斯地区。人们建一扇特别的门,让尸体的脚先通过,把尸体从这扇门抬出去,然后用砖把门砌死,这样尸体就不能回来了。人们相信僵尸只能从它们曾经出来的方向再进入一间屋子,而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它再回来。
      行走的吸血尸魔里最有名的是魔鬼赫加他-斯塔德。最早提到它是在1750年秋汉斯•威姆郡长写给霍尔多•布林约尔松主教的信中。据说它是一个秃头老人的形象,穿着破烂的裹尸衣,轻轻地走在赫加他-斯塔德古墓附近,也在附近房屋里出没。
      
      8恶灵( The Dybbuk )
      
      早期闪米特人中有许多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如早期希伯来人( 其他古代民族也如此 )相信,有些人通过靠近或触碰别人就能从别人身上吸走精力和元气。虚弱的老人或妇女有时找一些青少年和他们坐在或躺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吸取青少年的精力。如果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女子躺在一起,他就能像吸血鬼那样“吸走”她的部分“青春活力”。
      
      在一些犹太故事里,恶灵寄居在人体某些部位——尤其在小手指和脚趾里——拉比驱魔时就呼唤这些地方。仪式前要在房子上钻一个洞,让变成苍蝇或蛾子的恶灵飞出去。常把洞钻在窗框上,否则恶灵就不会离开房子,还会附到家里其他人身上。
      
      
      
  •     原来外国的垃圾书也很多
  •       翻译水平不太好我只能说,也可能是译者吸血鬼方面的知识比较少。特兰西瓦尼亚和吸血伯爵德库拉这样的名字也翻译得让人摸不着边际。翻译的时候除了查字典,至少也应该随手GOOGLE一下常用词吧。
      
      本书其实作者写的感觉也一般,感觉上就是查了些民俗的书攒起来的小故事。
  •     好像是初三读的...
  •       读此书源于一部非常感人的东欧电影《惊情400年》,虽为鬼,但却有人所区别与动物的最大的特点——感情和博爱。
      
      此书,对世界各地吸血鬼的介绍和来历描述非常详细,想必作者一定阅读了大量的史料,俨然一个“吸血鬼专业”的“博”士级人物。但作者仅仅搜罗了中世纪到近代的吸血鬼记载记录,却没有得出一些自己的见解,给人以空洞堆砌,为写书而写书的感觉。
  •     不太深入 不过蛮有趣
  •     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世界各地吸食人类元气的存在的传说的列举……插图很好看,至于内容当成不太准确的字典词条看就没问题【每章最后作者都忘不了提醒一下四处游荡的危险性w【但新星的非推理校对也这么成问题的还是第一次啊……
  •     各国的吸血鬼传说,算是本工具书 2010.4.26
  •     ==
  •     封面糟糕不代表内容糟糕 看看原文的名字叫什么 不要看到个吸血鬼就叽叽喳喳 脑残才给3分以下
  •     囧翻了
  •     还蛮有趣的啊~
  •     没错。我就是爱看一切和吸血鬼有关的电影书籍等等……
  •       
      
       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1847-1912)创造的德拉库拉伯爵阴郁恐怖深入人心,好莱坞电影则把这一经典形象传遍世界,以至于一提到“吸血鬼”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这样的场景:绵亘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境内的喀尔巴阡山,悬崖峭壁上孤寂凋敝的古堡,优雅的黑衣贵族,神情忧郁、面色苍白、嘴唇鲜红、獠牙锐利,还能化身为蝙蝠。《吸血鬼全书》告诉我们,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其形象特征远比上述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早在苏美尔人时代,吸血鬼的传说就已出现,几乎跟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古老。在亚述和巴比伦人的传说里,有种吸血鬼形体枯槁面色灰白,嘴唇上满是痂和斑。其他吸血鬼形象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仔细看来却都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比如德国的山林和沼泽幽暗阴森,那里的吸血鬼以森林女妖、矮人地精、巫师、狼人、鬼魂、小动物等形象出现,或是这几种东西的混合体。在菲律宾,它是会飞的蜥蜴,身上长满鳞片,用细长尖利的舌头吸血。在巴西的某些地区,它化身为蛇,另一些地区则以邪恶的半人半猴形象出现。最负盛名的吸血鬼化身形象源自秘鲁,那里是吸血蝙蝠的老巢。
      
      
      
       吸血鬼的传说包含了所有文化中共有的特性: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对长生的渴望、复仇的观念和对生命符号的崇拜。在所有文化里血都是生命的象征。死亡和血这一正一反两个概念的组合,就形成了吸血鬼的形象。事实上不单是血,其他体液,比如精液和乳汁,也具有生命符号的意义。很多吸血鬼也吸取这两样东西。
      
        吸血鬼的形象不仅受地域特征的影响,也受风俗和宗教的影响。印度婆罗门教信仰庞杂混乱无所不包,无数神魔并存。因此印度的吸血鬼也介于半鬼半魔之间,与僵尸之王拉瓦纳或死亡女神迦梨联系在一起。古代维京人尚武好战,他们的吸血鬼是有强大力量、善于搏斗的肉身,但也能像鬼魂那样青烟般消失。越南和马来西亚则直接搬用降头巫术的信仰:他们的吸血鬼干脆就是个飞在空中的头颅。最受现代人关注的吸血鬼无疑来自罗马尼亚和爱尔兰,前者是小说中德拉库拉的故乡,后者则是小说所反映的实际社会。
      
      
      
      
        德拉库拉的原型是瓦拉契亚领主弗莱德二世。在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年代,他是基督徒抵抗土耳其人的英雄,也是老谋深算的政客,善于挑动土耳其人和其他基督徒之间的争斗。
      
        他更是个嗜血暴君,经常成批地把人钉在削尖的木桩上处死。德拉库拉形象的真正来源国是爱尔兰。
      
      
      
        那里传说中最著名的吸血鬼要么是叛国者,要么是野心勃勃的阴谋家。斯托克的小说真实反映了爱尔兰当时的社会状况:英国人的统治、天主教的信仰以及封建制度。也许对德拉库拉作为勇猛的天主教战士和残忍暴君的双重形象与爱尔兰传说相结合,才是斯托克灵感的来源。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4bc3b0100b2d1.html
  •     写文背景书=3=
  •     只想说,也许我对吸血鬼源泉并不感兴趣,在我心中,高贵、优雅、美丽,多情,抑郁的吸血鬼才有吸引力。 还有,欧美的作品真的让我有点提不起兴趣,感觉它的文笔和句子没有美感?——2012.6.29
  •     Mr。C 在三联
  •     Tesa借给我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