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学》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文化符号学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8081437
作者:龚鹏程
页数:450页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94页 - 文学崇拜与中国社会:以唐代为例

所谓文人之能担当治化责任,既是先验的认定,文人遂常常把世事看得太容易了,以为凭他能写几篇文章,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认为天下之不治,都是由于没有重用他的缘故。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83页

既党同伐异,又孤峭自大,本来也无所谓。但糟糕的是,文人之攻击同人,凸显自我,乃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赏,争取别人的注意,独享世人崇拜的眼光。所以他们虽然高自矜许,自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实并不能丧失观众。整个生命是外化了的,存在的价值不在我完成了什么,而在有没有人欣赏。不是成就一“价值之自我建立”的人生态度,而是把价值定在他人之认可上。这就是所谓的“求知己”。
……
在宗教崇拜中,人需要神、崇拜神,但事实上神也需要人。缺乏了信徒的香火供养,神祗就寂寞了。干谒之风大盛,其内在之心理条件,即出于此。文士不甘寂寞,或俯循流俗之好恶,以博今誉;或访求知己,以代揄扬;或故意矫饰,以惊世骇俗,而引起注意。实在没办法了,才黯然归隐,愤世嫉俗,认为世人都不了解他,都是分不清真神假神的瞎子,而寄望于后世的知己。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78页

《唐语林》卷一载:“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贾然。大官薨,其门如市,至有喧竞构致,不由丧家者。”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81页

出奇若仍不能沽誉,那就往往出之以“哀鸣”或“忿恚”……盖社会尊崇文艺、礼敬文人,而文人遂亦自居于神圣地位,享受社会的敬礼;偶有拂逆,则忿忿然,认为社会对不起他,且打心眼底看不起一般非文士的俗人。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63页

唐代的进士科举,就不再只是一项仅对个人有意义的能力测试,也不再只是附属于政治体制之下的抡才办法,而是具有社会仪式化意义的典礼。

《文化符号学》的笔记-第295页

唐代文人很难反省到风俗教化未必要与皇王治道关联起来讲,文人要表现其教化权力,事实上应该在王权之外建立起一个文化权威的体系,来实施其软化世俗的力量。换句话说,文化教化,是“道”的事;王皇政治,是“势”的问题。固然道不必非尊于势不可,但道与势毕竟不宜混为一谈。


 文化符号学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