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100073905
作者:邵敬敏
页数:673页

章节摘录

  一 尝试阶段  用变换的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在我国传统语法中早已尝试过,例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第六章专门讨论“句子和词组的转换”。以后有些语法学家也注意到句法中某些词组可以改变位置而句子的基本语义不变的情况,例如张志公在《汉语语法常识》中专门讨论了“常式”和“变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同乔姆斯基核心句与非核心句理论十分相似。但是,这种所谓的“变换”都只是偶一为之,既没有成为一种主要的句法分析方法,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没能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  国内第一个有意识地运用“变换”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的是朱德熙,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说“的”》一文中,用“我会写的”可以变换为“我是会写的”来证明其中两个“的”都是“的3”。但这个证明不很成功,因为增添“是”以后很难保证变换前后的句式语义相同。尽管如此,吕叔湘对这种方法本身还是大加赞赏,并极有远见地指出:“变换肯定是语法研究中一种有极大潜力的方法。”后来,朱德熙又在《句法结构》中成功地分化了狭义同构体:“M1+D+着+M”。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分析汉语语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还在于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看到了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和不对应的关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朱德熙一直声明自己的变换更接近于哈里斯的变换,言下之意不同于乔姆斯基的变换,因为这种变换不是指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一种语句生成过程,而是揭示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或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的某些句式之间的对应的一种手段。第二,采用变换手法,是因为在句法分析中碰到运用层次、扩展、替换等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必须在分析方法上予以改进。换言之,变换只是一种分析方法。显然,只有注意到这两点,才能准确地认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不同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书籍目录

陆俭明先生序
邢福义先生序
自序
导论
第一节 总体特点与历史分期
第二节 发展趋势与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宏观分析与研究特色
第一编 理论篇
第一章 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流派
第一节 汉语形式语法
一 尝试阶段
二 引进阶段
三 发展阶段
四 深入阶段
第二节 汉语功能语法
一 汉语主位与话题的研究
二 汉语焦点与预设的研究
三 及物性研究
四 指代范畴研究
五 省略与隐含
六 语气、情态及其他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语义语法
一 语义语法的理论探索
二 语义语法的研究成果
三 语义语法的不同流派
第四节 汉语认知语法
一 汉语认知语法的兴起
二 汉语认知语法的成就
三 认知语法研究的重点
四 汉语认知语法的发展前景
第五节 其他语法研究理论
第二章 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探索
第三章 汉语语法研究的争论热点
第二编 人物篇
第三编 本体篇
第四编 应用篇
结语 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评述新时期30年(1978年-2008)汉语语法学史的专著,包括导论、理论篇、人物篇、本体篇、应用篇五个部分。史料翔实,论述宏富,基本囊括了30年汉语语法研究的各种流派、各个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各个重要专题、各位知名人物、各个争议焦点、各类热点和亮点等重要内容,持论客观公允。

图书封面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为了写论文买的,还没看,但邵敬敏的书肯定错不了。
  •     不得不读,因为俺们搞这个研究啊。
  •     对写文章很有用
  •     很不错,纸质很好,书是一直想要是
  •     这本书写的非常全面,评价很中肯,评价各个学者的研究特点。有些学者没有提到。
  •     邵敬敏先生集大成之作,很新很全。
  •     其中一部分是按学者个人来介绍的,很少有这样写语法史的,很勇敢很有新意,但对于人物的选取的适当与否那肯定就难有定论了。邵敬敏现为暨南大学教授,身在广州,应该相对与在北京的主流来说又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吧。
  •     语言学史这种东西确实不好写,何况还是中国的、现代的、语法学的史……
  •     从事汉语语法研究的人或者喜欢汉语语法的人可以看,本书全面的介绍30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     语言学江湖入门手册
  •     评价公允,很好的指南,但对西部学术界及特点关注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