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悟性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编辑的悟性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7811195361
作者:郑一奇
页数:250页

章节摘录

  1993年,我在思考加强图书出版全面质量管理问题时,曾认为“图书的生产,所要遵循的不只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还要遵循文化积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客观规律。图书除了有商品属性,还有文化产品、意识形态的属性”。这就是我悟出的图书生产三规律说。  2003年,于友先在《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论》一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在谈到现代出版产业的市场运动规律时认为:“现代出版产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类的出版活动日益纳入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轨道。”“人类的出版活动一旦融人市场制度,便萌发出自身的产业发展规律。”“现代出版产业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因为它并不单一地靠市场规律来驱动。从根本上说,它依凭的是人类自我提升的机能——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要求更高层次发展,从而追求一种和物质基础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品格。因此,现代出版产业市场运动规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一方面要遵循出版文化的发展规律,并且常常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军事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出版活动诸环节,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文化性与商业性这二重属性共存于出版产业中,看似矛盾,其实正是出版产业的一个鲜明特点。”“出版走向市场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文化找市场,以市场来推动文化的发展。”于友先讲的“现代出版产业”当然包括图书业。图书生产既有文化属性,又有商业属性。  在中国出版业迈向产业化的进程中,如何把握图书的生产规律,又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支配图书生产的三个规律中,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作用的规律占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支配图书生产的三个规律中,商品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规律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国家出版人把图书出版看作是一项文化活动,又是一种经济活动。美国出版家约翰·德索尔就说过:“书籍是思想的载体、教育的工具、文学的容器,但是书籍的生产和销售又是一种需要投入各种物资、需要富有经验的管理者及企业家参与的经济工作。”

前言

  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出版人是文化薪火的传承者,具有坚守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众所周知,出版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依托,一个国家民族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赖于它的出版事业。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一脉不绝,就在于中国历代政治家、著作家、出版家、藏书家接续几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尊崇历史、珍惜古籍、编修文献、善待图书、重视典藏的优良传统,他们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人历代出版物之中,一代一代地传之后世,肩负起了将一个时代的科学文化及思想智慧真实地记录下来、传承下去的历史责任,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与时俱丰、愈加巩固。作为新时期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的主体,当代出版工作者更加需要继承传统、关注时代,一方面自觉承担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

内容概要

郑一奇 笔名伊其,1940年lO月生,浙江诸暨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政治部青年干事。1977年到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曾任社会科学编辑室副主任、文化教育编辑室主任、副总编。1993年评为编审,受聘为团中央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常务理事。曾组织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3次获国家级奖,9次获省部级以上奖。编余勤于著述,在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史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发表过200多万字的著述。结集出版有《编辑心语》、《史海流连》等。热心中青年编辑的培养与编辑基本功的研究,关注出版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选择。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编辑悟性纵横谈 第一节 半路出家当了编辑    一、1977年,我喜出望外到中青社报到    二、我37岁时,初尝编辑工作滋味,一切要从头学起    三、编出第一本畅销书,遭遇专家“点评” 第二节 引我上路的老师    一、中青社的老师,都是大能人    二、说说老孟——我的严师与诤友 第三节 第一次参加业务培训    一、中青社的业务培训        二、42岁时接受版协的培训,老师讲课文采风流    三、有感于我的老师的教诲,我把培养出版新人当做自己退休前后的一项重任 第四节 悟出了一部《编辑心语》    一、我在中青社工作,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二、编辑工作是充满魅力的职业    三、第一次讨论:什么是编辑的悟性第二章 编辑悟性与破解难题 第一节 编辑工作需要经验与智慧    一、编辑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    二、图书生产有规律可循吗    三、编辑:需要经验和智慧的一门学问 第二节 编辑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编辑的核心资源:创意策划+作者人脉+优质书稿    二、认识选题,选题策划的方法与两重性    三、选题策划与兵法谋略有关吗    四、如何建立作者人脉,抓到优质书稿    五、如何打造畅销书    六、得奖书的策划技巧 第三节 编辑要全面提高素养    一、审读要善于发现    二、加工要趋于完美    三、审稿要关注大气候    四、编辑的语文修养与实际应用    五、诊治“硬伤”,编辑不可放弃的职责    六、加强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    七、谈谈图文书的编辑工作第三章 编辑的追求与境界 第一节  编辑的职业要求与基本素质    一、从一则招聘启事说起    二、编辑素质面面观    三、编辑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节 编辑的职业道德    一、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养成    三、编辑的大局意识    四、我们决不肯辜负读者 ……第四章 编辑工作与悟性修养郑一奇著作要目附录 推荐给年轻编辑的阅读书目

作者简介

《编辑的悟性》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图书封面


 编辑的悟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好书,老编辑的经验之谈。常读常新。
  •     学习用书,供大伙儿学习!
  •     好老的书啊,出版社的思维,太旧了,思路不新
  •     老先生一套公文写法,看得我索然无味得很,看完后没增长什么悟性,倒是很费了些时间.也有些感慨,人生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就连买本自己喜欢看的书都如此之难.
  •     专业图书,印刷精致,价格也算合理,内容可用
  •     《编辑的悟性》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     源自实践,可借鉴性较强。
  •     与时不俱进
  •     比另外一本《为书籍的一生》好点。不过也没有太大看的必要
  •     很适合我的专业,推荐啊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