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制度与媒介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技术、制度与媒介变迁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309066753
作者:童兵 编
页数:303页

章节摘录

  我们可以把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作为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新闻改革的主要成就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传媒的指导思想有所调整,有所改变,逐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为中心。新闻业务针对空泛、陈旧、拖沓、迟缓等弊病,以“真、短、快、活、强”为目标,努力多写新闻,快写新闻,写好新闻,使新闻的信息量、时效性、服务性、可读性在确保鲜明的指导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有较大的改进。这一阶段短新闻写作和现场短新闻写作的大量涌现,是其中突出的成就。  第二,新闻观念得以更新,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新观念得以确立。诸如:  破除单一的党报观念,确立国家和人民新闻事业的观念,推动形成和发展以党报和新华通讯社为核心,报刊、广播、电视相互配合,多类型、多样式、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网。  破除单一的党性观念,在突出和强化党性的前提下,确立新闻事业的人民性、群众性、民族性等多种观念,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结合起来。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破除单一的指导观念,确立指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把新闻的指导性和新闻的服务性、新闻的思想性和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明确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上情下达,而且同时肩负着下情上达、下情互达的使命。  第三,对传媒和新闻的多种功能、多元作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由单一的宣传功能,转变为新闻、宣传、信息、舆论、表达等多种功能。长期以来,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只注重宣传功能,注重新闻以至媒介的宣传价值,而对新闻的新闻价值、信息价值、审美价值等多元价值注意不够,更缺少有力的措施去开发利用。在新闻改革中,人们逐渐认识并强化新闻的传递信息和新闻、引导舆论、沟通情况、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登广告等功能,使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全面发挥这些功能的过程中,进一步使媒介自身得到改革和完善。  第四,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得到一定的调整和改善,传播效果有所改进。  改变过去单向传播模式,代之以双向交流、上下沟通的新模式。  改变过去说教式的宣传方式,代之以对话、交流等平等协商的方式。  改变过去封闭僵化的传播秩序,代之以开放、灵活的新秩序。

书籍目录

信息社会的社会理论与知识劳工突破体制瓶颈推进新闻改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周年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概况分析(2005—2006)——基于CSSCI的分析新媒体与传媒改革:1978-2008我国政府互联网管理理念的发展与制度创新论数字技术革命对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影响变迁中的传媒与社会公共情绪劳动妇女:社会性别、政治经济和信息时代从激发人的潜能到全方位整合资源——30年报业改革发展动力体系的丰富与拓展试论我国新闻改革进程中传媒业和传媒机构的社会定位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量推进、发展、冲突、创新——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增值方式的探索电视产业如何迎接跨媒体时代的到来?扩大人民民主与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关系论——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知情权与表达权对舆论监督的意义中国知情权研究30年报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联性技术、市场、理念: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的三个视阈建构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 提高我国文化的传播能力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30年演变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中国广告产业发展30年的制度检视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改革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探索中前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30年跨越西藏新闻传播30年传媒发展亟须突破制度瓶颈——“技术与制疫。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

《技术、制度与媒介变迁: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论集》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社会的社会理论与知识劳工,突破体制瓶颈推进新闻改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周年,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等等。

图书封面


 技术、制度与媒介变迁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