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传播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66802101
作者:刘畅
页数:252页

章节摘录

  裸风劲吹,作为近年来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村”里频繁出现的普遍现象,其背后必有某种时代性的文化心理因素,仔细考察、甄别了几种理论之后,觉得还是麦克卢汉提出的人类“重新部落化”的命题是一种比较接近的解释。  对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有不同的方法。如以人类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历史可以分成采摘、渔猎文明,农业定居文明,工业机械文明,电子信息文明;如以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人类历史可以分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如以媒介发展来划分,又可以分成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子媒介传播阶段。而麦克卢汉的分法与众不同,他以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以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为心理基础,把人类社会分成部落化、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进化的第一个阶段是部落化阶段,在部落化的世界里,口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没有书写文字,人们只能面对面地交流,信息只能靠口耳相传。部落人在口头交流时,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身体全部被调动,感官之间相互协调,没有分割。部落化时代的传播特点是人和部落完全融为一体,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恰如麦氏所描述的:“拼音文字发明之前,人生活在感官平衡和同步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具有部落深度和共鸣的封闭社会。这是一个受听觉生活支配,由听觉生活决定结构的口头文化的社会耳朵与冷静和中性的眼睛相对,它的官能是强烈而深刻的,审美力强、无所不包的。它给部落亲属关系和相互依存编织了一张天衣无缝的网络。”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你打开视界,会发现人类文明史,包括各行各业的历史,都是一部传播。  《传播:故事与思维》都是作者生活中的零星思考,其所展现的虽然不是麦克卢汉式的惊世预言,却有着一个诚恳求知者的理性跋涉和娓娓道来。  ——熊培云

内容概要

  刘畅,祖籍山东烟台,生于辽宁沈阳。20世纪70年代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务农,后在天津大港油田炼油厂务工。1977年恢复高考,始接受系统教育。先后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相继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新闻传播思想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研究兴趣为网络媒体与社会思潮,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转型。有专著《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宋代文学思想史》,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社会科学战线》、《当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另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读书》、《书屋》、《散文》、《今晚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1993至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访问进修;2004年,应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汉学研究中心之邀进行学术访问;2009年,应美国迈阿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邀前往调研访问;2010至2011年,在韩国水原大学中文系任教一年,同时应邀赴国民大学讲演。

书籍目录


前言
■传播:信息、符号与意义
 信息过剩与感官剥夺——对传播学研究基本范畴的一种思考
 “奢侈”的视觉
 嗅觉戴上橄榄枝
 忧乐的长度
 “大卫综合征”与“灵晕”效应
 “书外有书”与多元传播载体
■传播的进程
 裸风劲吹与“重新部落化”
 裸露的尊严
 纸典蒙尘与视窗文明
 “E时代”的“E商”
 散步、口语与哲学
 网络时代:人杰地不“灵”
 “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
 微博:与“瞬内容”共舞
 “2044年10月……”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读己与“人内传播”
 爱丁堡寻房记——“六度分隔”理论的一次亲身验证
 从教堂山到间谍路——爱丁堡聆教记
 换客:在“苹果”和“思想”之间
 “抱客”现象与陌生人社会
 你好,笔邻!
■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
 “沉默的螺旋”与指鹿为马
 “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
 “芙蓉现象”与“把关人”
 “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
 “人肉搜索”的是非曲直
 “恶搞”:娱乐时代媒介权力的转移
 此“山寨”非彼“山寨”
 “山寨春晚”与游民文化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沟通
 小黄金周与社会休闲学
 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
 文化传播与原生态需求
 陶渊明责子与“文化资本”
 “孔子学院”:中国亮出自己的名片
 硬实力?软实力?传统文化
 历史语境:重视与轻视
■影视传播
 故事也是生产力
 “亦主亦奴”观《色?戒》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南京!》大于“南京”
 中日关系三重门——从麻生会见冯小刚谈起
 草色遥看近却无:后小泉时代的“耻感文化”
■传播:思考留痕
 《有闲阶级论》:富人的历史肖像
 “懒人”哲学:给勤奋换一套时装
 另一种纪念:让思想化为电流——纪念《如我们所想》问世60周年
 “新闻娱乐化”背景下针对北大女生的假新闻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
 “第二人生”与“虚拟来世”
 新闻传媒:社会进步的推助器
 邦乔妮与新闻传播的“事实思维”
 后记

编辑推荐

读者朋友,随着轻轻掀动的纸页,在你面前缓缓展开的,是一本以讲故事的方式普及传播学知识的书。在《传播:故事与思维》中,笔者努力把传播学的很多学理一一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让你在相对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走近传播学,进入她的学术殿堂,浏览她的丰富多彩,感受她的活泼灵动,品味她的内涵韵味。具体而言,这本《传播(故事与思维)》由刘畅所著,兼顾了学理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日常性,写作中有这样几条基本思路:    一是注意观察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写。    二是追踪时代的脉搏,把有一定时代标志的传播现象纳入视野,尤其是网络崛起之后的传播现象,更值得注意。    三是以故事带动学理,普及传播学知识。

作者简介

本书稿是一部以介绍传播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从现象出发,介绍了传播学理论,评论了当代传播学现象。本书内容新颖、丰富,具有学术性又不乏趣味性。

图书封面


 传播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对于传播学的学生来说,应当是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     正在读的过程,另一种叙述传播的书。
  •     身为一名传播学教师,这部书读来深受启发。传播学的教学,如果不能联系实际,难免略感枯燥。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也是如此。而这部书则教会我们如何以专业人的态度“慧眼看世界”。传播,正如作者所言,关注重点并不是业已成型的文献,而是每天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作者在生活中理性跋涉并把其中思维的诸多妙乐娓娓道来,不仅是一种专业人的探求,更启迪我们在平实人生中如何保持思想的高度,以开阔自己的眼光。推荐传播学专业亦或是对生活多有思考和感悟的同仁读读。
  •     社会传播学理论和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结合在一起,阅读起来很轻松。挺好。书扉设计、纸张也很给力。书中一些国外的风景照也很韵味。所以给个好评。
  •     又一本老师的书,与《走读韩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老师有关各种新闻、现象、观察、书本、资料、概念都能勤于记录,并且随时组成一篇篇像样的文章。这种书就如同李海鹏的书一般,特别能给人思考问题的启示。读过之后,会自己对很多问题产生探讨和研究的欲望。不过问题在于,实在是对于我论文的选题没有太大的启示,我表示还处在迷茫当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