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伦理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301073650
作者:雅克·蒂洛
页数:516页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什么是道德第二章 结果论的道德理论第三章 非因果论的道德理论和美德伦理学第四章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第五章 自由和决定论第六章 奖励和惩罚第七章 建立道德体系: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第八章 结束人的生命第九章 允许某人死去、仁慈助死和安乐死第十章 流产第十一章 撒谎、欺骗、不守诺言和价窃第十二章 道德、婚姻和人类的性第十三章 生命伦理——医学中的伦理问题第十四章 商业和媒介伦理第十五章 环境伦理附录词汇表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是伦理学领域的奠基性杰作,现为最新修订的第8版。作者雅克·蒂 洛是美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他的作品被各国学者广泛引用,并已成为伦理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必读书目。我国也先后出版了蒂洛这部著作的多种中译本。应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要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的最新英文影印版
全书分15章,系统地讲述了伦理学的理论,并指导读者如何应用这些理论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作者编写了大量案例来辅助教学,为读者理解经典和现代的伦理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版增添了干细胞研究、医疗授权和安然事件等全新的内容;修订了一些原有的内容对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新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论述;同时还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了新的材料,如关怀伦理学和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部分都有所拓展。
本书是大学伦理学课程的理想教材,它精心设计的体系结构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抓住重点、理清脉络,全面而迅速地掌握伦理学的精要。

图书封面


 伦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只能说还行,其实想说有点不尽满意。整体风格很clear,但同时有点oldfashioned,很多内容不令人信服,就像作者自己描述其他不尽如人意的theory一样,他自己的理论也很武断。只能说,更应该属于某种入门读物。作者力图用自己有点老旧的世界观构建一个新世界的伦理价值体系的设想,毕竟还是缺少了solid的基础的。作者的这本书只能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我写的一般,抛砖引玉吧
    其实写这个也是因为我自己的苦恼
    像梁先生问的:这个世界会好么?
    当道德的底线屡屡被突破
    以一句体制问题真的可以把一切解释的了么?
    别忘了正如连岳所言
    我们就是体制!
    那么是否一种好的有道德的生活是不可以欲求?
    那么我们的存在就没有尊严也没有价值!
    何去何从?
  •     女王的教室
  •     当时看到书的介绍时,非常高兴,可是拿到手怎么是英文的?
  •     只能说还行,其实想说有点不尽满意。
  •     康德式的貌似是心理学萨提亚流派的超理智型啊
  •       道德,不仅仅是美德,你一定要知道道德是什么,设法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不断完善属于自己的道德体系,因为,你大部分的人生都需要这个道德体系来给你提供如何与其他人和社会打交道的原则。如果你只打算安稳平凡的生活,那么道德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如果你打算成就事业,那么道德可以决定你的成败。
      
      道德和科学的水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哲学决定了道德和科学。
      
      既然道德必须有理性的介入,那么仅由同情心驱使的行为便不是真正道德的。
      
      道德存在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保证人类之间行为有效率和公平,而理性的意义在于判断行为是否符合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道德的原则:效率和公平
      效率,即帕累托有效率,没有一种方法能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同时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好的一种均衡。
      公平,即按照各自的付出得到回报,任何人对于规则都是平等的。树立规则的权威。
      
      秩序,控制一个社会的根本,而道德即构建秩序的理论基础。
      
      道德只有原则,没有规则。因为道德是经验,是远离和对抗邪恶的经验,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完全消灭邪恶的办法,而只能设法远离邪恶和对抗邪恶。
      
      从良心进化为道德,是心理成熟的一大进步。---(2013.10.3增)
  •     其他的写的还是很不错的^-^
  •     我觉得您没看懂这本书,换句话说您没有在理论推进和结论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
  •       利用这个长假,读完了这本伦理学入门教科书《伦理学与生活》。
      
      此书能不断修订再版至第9版,风行程度可见一斑。书底荐语“博古通今、知行合一、译文上乘”是我难得一见的名符其实。近年来,自己亦读了不少哲学类书籍,此书堪称个中翘楚。作者兼采中西精华,将零散在各书籍流派、不同哲学道德体系的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分析、甄别、对比、批判和总结。曾经的囫囵吞枣,不甚了了,经过如此有脉络的梳理,融汇贯通成一个系统。为此,此次读书笔记,特以思维导图工具制之。
      
      析各家之长评各家之短后,作者试图确立起自己的道德体系,力求做到“以理性为基础而不冷漠无情;具有逻辑一贯性又非僵化不变;既具有普遍性,有能实际运用于特定的个人和境遇;便于讲授和传播;还能有效地解决人们之间、责任之间和义务之间的冲突”。为此,他选取了五大基本原则:
      
      生命价值原则:主张人应尊重生命并接受死亡
      善良(正当)原则:主张人民应扬善抑恶
      公正(公平)原则:主张应公平合理地分配好处和坏处
      诚实原则:诚信乃人际关系之本
      个人自由原则:人作为具有独特差异性的个人,在前四条基本原则的架构内,有选择的自由
      
      为作甄别,特名为“人道主义伦理学”。并于体系确立之后,不断运用这五条原则在各种道德现场分析评述现实案例,检验其是否行之有效,现身说法知行合一。尽管,他所举的各个案例,在我看来,道德价值判断相当清楚明了,谈不上是令人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道德困境。
      
      我问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本该是对既定的道德体系身体力行已久,却为何又如同乳臭未干之黄口小儿,对道德伦理体系充满了好奇、探究和疑问?我想,既是补多年以前的课,也是为生活中知行的偏差、对道德伦理的疑惑及各种感性认识寻找理性的答案吧。
      
      结文时,脑海中不由浮现很久以前看见过的一段话:“Guard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words. Choose your words, they become actions. Understand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habits. Study your habits, they mould your characters, it will be your fate.”
  •     内容不用说,纸张没想象的好。不是相关专业,多学习吧。 交流学习扣扣981887994 Pedagogy2011@hotmail**** 15095439013
  •     我不会问桑德尔的第三个问题,我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个胖子,你愿不愿意自己被推下去?”,我不愿意和第二个问题和这问题答案不一样的人做朋友。
  •     错别字太多!
  •     最后下丘脑出现让人微微违和。
  •       “我为什么要有道德?什么是美好生活?”
      这是我拿到自1977年至今已经出至第9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雅克•P•蒂洛所著的《伦理学与生活》一书之后,作者留给我的第一个问题。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在剧中一个小学生以严肃的态度质问老师,人,为什么不能杀人?
      今天,如果作为读者的你是那一名老师,你会如何回答自己学生的问题呢?
      “因为杀人是犯法的。”
      “因为杀人会带给人痛苦。”
      我相信,会有许多的成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杀人是犯法的?”
      毫无疑问,“犯法”这一行为与触犯道德体系有关,那么,什么是道德?
      走在2008年的广州街头,随处可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宣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亚运精神亦在积极酝酿之中,“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公民”正促使人们反思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然而按照作者的观点:“道德起源于人的需要和欲望,奠基于人的情感和理性”;但是,该书以及整个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不是在于“某一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而是“一般地说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更进一步来说,“创建广州文明城市”的根本不是在于教育市民什么是道德(这当然也是创文工作中的其中一方面),而在于要如何让全社会实现道德,因此,这本伦理学著作之所以能在这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奉为经典,正是因为其建立的伦理学体系与人类生存境遇息息相关,并且能够立足于其建立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直面全球所面临的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道德危机,并提供了反思以及解决的应对之道。
      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原则建立:
      1、生命价值原则——人应当尊重生命并接受死亡。
      2、善良正当原则——扬善抑恶做好事;不造成损害不做坏事;制止坏事防止损害。
      3、公正公平原则——人们当试图分配好处与坏处时应该公平合理地对待他人。
      4、说实话或诚实原则——为有意义的交往做准备。
      5、个人自由原则——人必须拥有选择自己道德修养的方式方法的自由。
      因此,根据以上五大原则所建立的道德评判依据,凡是触犯了以上原则的其中一条,都被视作有违道德,不符合伦理的现象。同时,我们也不难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分析“艳照门”、“刘翔退赛”、“同性恋婚姻”、“安乐死”甚至“毒奶粉”等事件在社会中的道德含义。尤其目前陈水扁家族洗钱案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昔日不惜在竞选广告中以黑泥抹面借以抨击国民党黑金政治的“台湾之子”(当时其竞选广告词为:“为了打击黑金政治,阿扁不介意当黑脸”),今日却成为台湾最大的政治丑闻制作者,而红衫军倒扁的口号也在于其不道德的政治交易,一时之间,看似遥远的伦理学却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危机,将道德与美好生活之间的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他们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体。
      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儒家文化立国的社会当中,显而易见的是,儒家所倡导的美德是社会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今日国家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地方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原因。而关于儒家文化对美德的定义,正是该书在改版之后所着力分析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相信读完这一本书,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可以回答“人为什么不能杀人”这个问题,而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共同需要,由于认识到为了使一切人的生活都尽可能地充满友谊、爱、幸福、自由、和平、创造性和安定,以合作和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具有重大价值。”
      www.xooyo.com
      I am Lee,love xooyo.com
      
  •     这本教材虽然初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随着不断的修订,还是保持了与时俱进的风格。我是英美文学专业的,读这种原版教材对专业知识的帮助很大。北大出的一套人文学科影印版的教材都十分不错。
  •     哈哈,前几天我还在呼吁大家写篇评论看看。今天就有了,谢谢楼主
  •       国外的教材和国内的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的教材尤其是关于政治、法律、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教材几乎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种单一的意识形态下产生出的书籍很难为人们提供接近真理的机会;而国外的教材,由于总能提供各种不同的视角,从理性出发,条理清晰地将反映在具体问题上的各种思想一一罗列,为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一次探寻真理的机会。
      
      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什么是道德?”通过哲学方法、科学方法以及综合的方法加以分析,随后对以“人为什么需要道德?”这一问题的讨论结束第一章。
      
      在随后的几章里,作者列举并分析了结果论、非结果论、美德伦理学、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决定论、非决定论理论中有关于道德的理论,这些分析全面、客观,看得出作者在尽最大的可能中立地对待每一个观点。
      
      在第八章,作者勾勒出了一个“不但适用于许多个人,而且适用于大多数人的切实可行的道德体系”,其体系内建立的五条道德原则,我个人认为,十分经典。
      
      此外,作者建立此道德体系的初衷值得尊敬:“我的第一个动机是要发展我自己的道德体系,以作为我自己的人生哲学的重要部分。第二,我想努力向读者说明,假设他们已经接受从第一章到第七章的所有信息,他们就可以怎样着手构建自己的道德体系。重要的是,我不想建议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遵循或接受我的道德体系。但我认为,他们懂得有可能构建自己的体系而不因其他体系的难题感到沮丧,也很重要。”
      
      在之后的几章里,作者将结束生命、安乐死、堕胎、说谎、性行为、企业伦理、环境伦理等等的有关道德的“大问题”,通过各个章节罗列出来,并且作者将每一个“大问题”的正反观点一一陈列,每一章的最后还配有实例研讨。而在本书第二部分(前面说的所有章节都属于第一部分)中作者会将自己构建的道德体系运用于每一个先前的实例研讨,帮助读者看清他的思路。
      
      总之,这本书会让你重新考虑自己以前从未考虑的、或想当然的道德问题。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思考问题,矛盾自我,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理。
  •     我选的书都是5星
  •     北大的影印版,一向可靠。
  •        第一章
        
        1,没有多大意义的论述:
        如没有法律,只有道德原则和坚持原则的协议,可能组成一个道德社会。
        历史研究可以证明其正确性,但对于今日社会与未来社会则并不具有太大意义。
        伦理学与经验实践密切相关,假设不应扮演太大角色。
        
        2,值得商榷的论断:
        如对于一些信徒来说,宗教高于道德。作者举例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无疑,上帝不可能被描述为不道德,相反,上帝是道德的化身,反而是人类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上帝的道德属性,因而无法理解人间的恶。
        这个问题和罗素提出的上帝与善谁先谁后的问题相似,但同样,罗素没有讨论上帝即善的可能。
        
        3,难以理解的逻辑:
        为了证明人要有道德就要有宗教信仰,就必须证明超自然世界的存在,并且和自然界一样,那里也存在道德。
        这之间有何必然逻辑?作者没有给出,读者也难以理解。
        不妨假设宗教大法官那样的情形,那么超自然世界存在与否便并不重要,如同耶稣始终保持沉默一样。
        
        4,概念的混淆
        生活的意义与道德的意义并不是同一概念。
        显然必须区分两个判断:因为有超自然世界的存在,才坚持道德准则;因为有超自然世界的存在,生活才有意义。
        因此,“信徒认为非信徒的生活没有意义”和“非信徒也可能有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
        生活是有意义的,但可以没有道德;生活可以是没有意义的,但可以遵守道德准则。
        作者没有必要在探讨道德意义是牵扯到生活意义问题,尽管无法否认作者的结论是正确的。
        
        5,无非是一种多元价值论?
        最终作者的调和产物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三章:
        
        1,偷换命题
        康德的绝对命令为定言命题。
        作者提出的“切勿帮助危急之中的任何人”看似为定言命题,但却基于如下前提:“人如果社会是由完全自给自足的个人所组成的”。由此,作者是用一个假言命题偷换了定言命题。
        因此,作者的这一批判并不成立。当然,或许换个例子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
        
        2,什么样的结果?
        作者认为“切勿帮助危急之中的任何人”用可逆性标准来看,偷偷引入了“结果”,因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义务论,而是目的论。
        但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无需基于“结果”,完全可以证明,“切勿帮助危急之中的任何人”违背了“人是目的”这一标准。这与可逆性问题无关。
        其次,即使从可逆性标准来看,之所以主体认为这一命题不可作为准则,也是因为主体不被当作目的,因而违背了人是目的这一标准,而无论结果是“可能”违背主体的利益,还是“可能”不违背主体的利益。
        当然,可以说这一命题的“结果”违背了“人是目的”这一标准,但这样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作者的批判同样还是无法成立。
        
        3,道德的意义何在?
        道德自身的意义与道德的衍生意义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同样,为道德而道德与为道德的衍生意义而道德也并不矛盾。
        (同样,作为道德的宗教和作为道德目的的宗教也不存在必然的矛盾。)
        因此,道德体系的意义并非必然存在于道德体系之外,正如同形而上学的意义并不必然存在于体系之外,理性的意义并非必然存在于理性之外。
        因此作者的批判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4,是方法还是结论?
        可以看到,康德的方法或者说标准与作者的观点没有必然性冲突,作者的许多结论完全可以由康德的标准得出,只需要不拘泥于康德本身提出的一些论断。
        
        
        第五章
        
        1,何种应当?
        艾滋病是由性行为传播的致命疾病。
        作者认为由此转换为“因此,如果人们不想染上艾滋病致死,就应该确保性行为的安全”是反驳摩尔的合理例子。
        但问题在于,此处的应当完全可以脱离道德内涵,而从逻辑推演来理解,就好比作者前面提到的下棋游戏中的应当问题。
        或许比较准确的转变是“应当确保性行为的安全”,这才是真正与摩尔的论述针锋相对的应然命题。
        但这同样基于经验,如同作者前面提到的十字路口拐弯问题。所以,摩尔的论述并不能认为就被驳倒了:“艾滋病是由性行为传播的致命疾病”与“应当确保性行为的安全”确实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有经验的、或然的联系。
        与其说驳倒,不如说是让步。
        
        2,经验?
        于是问题依旧回到了经验上来。如同下棋的例子,任何依靠经验的道德规范都如作者所说,只具有准必然性,这依赖于一套更为基本的准则框架,但这便导致了无限后退,而归根到底其根基是不稳的。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要使用“合理”一词。
        合理是相较于真要弱得多,甚至到最后,直接的基础或许只能是某种直觉主义,而我们也只能满足于这一立足点。
        但话说回来,或许我们应当满足于此,因为无论如何,道德毕竟是实践哲学。在此,不得不佩服马克思。或许也只有实践,才能跨越两者间的鸿沟。
        
        
        第八章
        
        结论:不过是多元主义
        归根结底,作者无非是提出了一种多元主义。
        看看逻辑最先的善良原则的论述:
        “尽管有这些不同,仍然有可能找到人们普遍认同的某些善,其中包括:生命、意识、愉快、幸福、真理、知识……”
        真是令人沮丧。
        五个原则基本没有解决太多问题,五个原则本身便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并非仅来自原则描述的本身,更是来自原则所倚重的概念和逻辑。看看上面这样的论述。
        一切依旧处于矛盾之中,可能唯一值得乐观的,是一切依旧依赖于我们的实践。
        此书的后面部分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言尽于此。
        
        小结: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自己通过阅读此书,找到了其封面问题的答案。我不认为自己找到了。当然,或许作者说的有道理,对那些问题不可能进行比他给出的答案更深入的探讨。
        对我来说,此书的教育意义远不及郭德纲说的那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不愧是经典教科书,理论深入,案例精当,不可不读。
  •     文字中的错字已经改正
    谢谢
  •     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正确的,而不是邪恶的?你怎么知道顺从内心就是替天行道而不是祸国殃民?即使你的内心是天使,别人的内心也一定是善的么?
    而且你怎么能认识物自体?
    顺从自己的内心愿望不过是从自欺始以欺人终罢了
    世俗道德当然可以超越,当时作为道德哲学不是可以随便超越的,不是不应该,是不可能.
  •     还有“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
  •     楼上,那是德语。。。
  •     能引人思考、争辩、批判的书从某种角度上,应该也算不错的,至少大家都动了脑筋磨砺了点智慧。最怕的就是那种书,看完了啥想法也没有就扔到角落里,直接尘封...
  •        记得,第一次接触“伦理学”这个概念是在英文课上学到ethics这个词,一开始就觉得这个词离我们相距甚远,因为,几乎中国人很少谈到“伦理”这个概念,涉及相关的,更多的是用到“道德”,或者更高一级点“伦常”这些概念,“伦理学”在印象里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甚至一度把它跟“道德”是划等号的。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也觉得中国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严重滞后,在大学里面,几乎没把它当做一门通识课来讲,顶多也就是上个思想道德课。与伦理学相比,思想道德课还是有局限性的,至少,“道德”这一概念是包括在“伦理”之中的。加之很多上思想道德课的老师,其素质实在不敢恭维,不是上课闲谈就是满堂概念灌输。
       无意之中看到这本书,实在觉得有必要将之推广。期待着国人的素质能够在伦理方面有个突破。不要动辄仅仅从道德出发,有些东西不光是道德能解决问题的,毕竟有些所谓“道德”只是传统习惯而已,并非真正合乎人伦。
  •     这本书就是中文版的《伦理学与生活》的英文原版,值得读读,很多的专业词汇,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读读,能提高英文水平
  •     認識了
  •     醍醐灌顶的感觉,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找不到朋友了。我就是那极少数的作出康德式选择的人啊
  •     道德是群体恐惧而已,莫把它高高供起。
  •       我真正缺乏的是心里明白我要做什么。
      ——克尔凯郭尔《日记》
      
      
       电车难题的几个版本
      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这个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首先提出来的。
      “电车难题”最简单的版本是这样的——
      一辆有轨电车,突然失去了控制(原因待查)。在轨道正前方,正巧——或者说不幸,有五个铁路工人在施工。如果不作任何处理,电车将直接撞上这五个工人,不存在任何侥幸。司机无法刹车——刹车已经失灵(原因依然不详)!但,司机并不是眼睁睁看着惨剧发生,他还有一个唯一的选项——电车方向盘还是有用的,他可以扳动一下方向,使电车驶进另外一条轨道。在另外一条轨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因此,如果司机扳动方向,他可以救下那五个人,但要轧死另外一个人。司机应当怎样做?
      这个思想实验,它有几种扩充版本。
      哲学家汤姆森(Judith Jarvis Thomson)给“电车难题”增添了两种复杂的情形。最明显的增添是:在现场安插了一位旁观者,使得难题更有针对性、现场感、更加设身处地——任何人都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那位旁观者。这样一来,我们不是替别人(司机)作出选择,而是拷问自己将会怎样做?伦理学就是要给自己出难题。
      于是,经过汤姆逊的改编,电车难题就转换成下列情形——
      A.这个旁观者,当看到电车冲向工人时,可以扳动道岔开关来改变电车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旁观者有两个选择:既可以袖手不管,也可以扳动开关,使之撞死一个人。
      B.有一位胖子(这里需要向胖子们致歉,体重大并不能作为牺牲品的理由)恰好在轨道上方的桥上看风景。在这种情况下,旁观者同样有两个选择:可以把这个胖子推下去,拦住电车,杀死一个人,挽救五个人的生命;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我们也许很少有机会真正面临电车那样的困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解决这样的困境,来说明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就是道德推理。桑德尔教授在哈佛公开课堂上(后来收录在《公正》书中)采用电车难题的例子,说明道德推理是如何进行的。正因为桑德尔教授的援引,电车难题这个思想实验才广为人知。
      我们采用他的方法,来看看不同的道德哲学对这一个同样的难题,有什么样的意见。
      限于篇幅,我们暂且讨论三种。两种古典的,一种当代的。
      我们暂且假设:如果旁观者分别是边沁、康德、豪瑟尔,他们会怎么做。
      
      如果是边沁
      边沁的功利主义最主要的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这个功利原则后来被密尔进行了补充、修正。
      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对功利主义者来说,所有的道德争论,实际上都是讨论如何使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
      边沁的道德原则简洁明了: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如何才能达到“快乐最大化”呢?边沁的回答是计算———把所有的收益(快乐)相加,减去所有的损耗(痛苦)。
      这样一来,每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抉择时,边沁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将一个不可能的道德困境变成一个加减法的问题。
      如果那位旁观者是一位功利主义者,他会怎么做?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扳岔道,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在这个例子中,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会知道:撞死一个人显然比撞死五个人更划算。
      在另一种情形下,功利主义也会把桥上的胖子推下去。因为,牺牲一个可以挽救五个。在功利主义看来这两种情形在伦理上是等价的。
      通过计算,功利主义为这个道德困境提供了答案。但这个答案令人满意吗?
      再看一个类似的例子。
      医院的急救病房里有5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他们急需进行器官移植,但医院里并没有相应的器官,也来不及去收集器官,这时候,一名健康的人走进了医院。为了拯救那5名垂危病人,医生可以把那名健康的人杀害以获取所需器官吗?这里,也是杀害一个人以挽救五个人。功利主义者对此如何计算?
      可见,确实存在某些原则禁止人们做一些事情,哪怕它是划得来的。
      康德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是康德
      康德不满意功利主义关于道德基础的看法。
      作为先验论者,康德坚持认为道德的准则不可能在经验中找到,只能在纯粹理性中寻求。纯粹理性自身就能引导人类走向道德真理。康德说,我们每个人不需要诉诸外在的权威,而只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就能够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是主观的意见;理性超越了我们自身,它颁布了“普遍必然的律令与义务”。这个律令就是康德著名的“绝对命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
      绝对命令有多种表述方式,它最基本的命令有两条。
      ——使你的准则普遍化。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错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错的;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对的。
      ——将人看做目的。“我们要将人当做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加以对待。”任何人都不应仅仅被视作或用作达到别目的的手段,每个人本身就是独特的目的。
      这是通过理性而无可辩驳地确立起的道德规则,它是绝对的,毫无例外的。康德自己说,它不允许有任何权宜之计。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应当出于义务而服从这些规则。因此,康德的道德理论也可以叫做义务论。
      在实践中,康德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愿意每个人都这么做吗?你把别人当做手段了吗?
      如果要康德来回答那个电车难题,他的选择将和边沁的完全不同——他绝对不会把胖子推下去的。他也不会扳道岔。
      因为上述两种做法,都不符合绝对命令的两条准则。首先,如果你是那个胖子,你愿意别人把自己从桥上推下去,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吗?你当然不愿意。那么这么做就是不道德的,因而也是错误的、不可取。其次,你一旦把胖子推下去,就意味着你把胖子作为了一种手段。同样,这也违反了绝对命令。
      在扳道岔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这就问题来了:康德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如果一以贯之地、严格地遵循康德的绝对命令,似乎只能如此。然而,在电车这个例子中,我们真的能无动于衷吗?人类的情感真的不起任何作用吗?
      豪瑟尔认为不可能。
      
      如果是豪瑟尔
      其实,在现实情境中,我们既不会像边沁那样计算,也不会像康德那样纯粹理性,更多的时候往往不假思索就采取了行动。
      难道人天生就知道对与错?
      确实有人这么认为。这个人就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马克•豪瑟尔(mark hauser)。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一个对善和恶的固定定义和一个“道德本性”。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马克•豪瑟尔做了一个实验。
      据普雷希特在《该不该把桥上的男人推下去》这本书中的介绍,豪瑟尔在网络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在线调查,针对电车难题,让人们匿名决定怎样处理这辆失控的电车。令人震惊的结果是:无论地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出身,他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
      答案一,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扳动铁路的道岔。与其让五个人丧命,不如牺牲一个人的生命。
      答案二,大多数的人是不会推下胖子。只有六分之一的人会这样做。
      马克•豪瑟尔发现:如果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一种类似的、对道德和公平进行评估的行为,难道这不是刚好证明,每个人生来就有一个“道德本性”吗?
      豪瑟尔由此推测,道德规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就像纳姆•乔姆斯基说的,人类大脑中有一个固定语法区域一样,人类人生来就有一个“道德本性”。
      豪瑟尔还借助科学手段来证明他的观点。豪瑟尔和达马西斯一起研究大脑皮层下丘脑腹内侧区域受到伤害的病人。他们拿电车难题来测试这些病人,结果像大多数健康人一样,多数病人会扳道岔,少数病人会将那个壮汉推下桥去。
      这个测试说明,直观道德系统存在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在这里隐藏着一个下丘脑腹内侧区域,存在一个天生的道德语法系统。
      面对电车难题,豪瑟尔也许会这么认为: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他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他会扳动第一个困境中的开关,而不会去推第二个困境中的胖子。虽然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标准来说,这两个困境是伦理等价的,但人类天性自有主张。
      
      没有答案的结尾
      无论人类提出的道德理论有多么千姿百态,也无论这些道德理论有多么精妙绝伦,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出一种普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准则。
      这个电车难题依然没有标准的答案。
      所以,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日记》里说的那句话也许将永不过时——我们依然不明白我要做什么。
       2011-6-14
      
  •     排版比较差,内容一般,用来科普
  •        一句话书评:在一个愚民教育和比傻教材双重迫害下的面临结构性道德危机的当代反思我们如何有尊严的生活?!
      
       你可曾仰望星空,追问我为什么要有道德?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
      
       什么是Ethics?它应该不是中文中的伦理,至少在我眼里中文中的伦理始终是君臣父子的不加反思的道德规则;它因该不是中文里乡愿的楷模,因为Ethics都是坚持基本原则下的选择而不是内在超越式的自由心证;它因该不是循规蹈矩的just do it,而是对人应当如何有尊严生活的真诚反思后的知行合一。
      
       越来越觉得,以基督教犹太教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始终是有神论的,即使The God已经隐身不显。无论目的论或非目的论,美德哲学,康德义务道德哲学还是罗尔斯的显见道德哲学,Ethics就始终关注的是人如何有尊严的生活。人可以有尊严的活着么?什么是尊严,尊严从何而来?而哲学始终关注的是人如何有理性的生活或者能否有理性的生活。人何以是理性的?理性从何而来?似乎只有作为外在超越的The God才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而人是理性的则可以认识到何为尊严,而认识到尊严才可能自由地选择有尊严的生活(的可能),则从哲学到道德哲学既可以顺理成章。
      
       作为一本教材,这本书是我阅读过的大学堂系列中,最哲学化的一本,从定义问题,到分析\反思问题,最后构建了由生命价值、善良、公正、诚实和个人自由的组成“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脉络清晰,分析犀利。同时作为一本哲学化+问题导向型的教材,它可以说是我阅读过的大学堂系列中最艰深的一本,这种艰深体现在对(道德)问题的真诚的反思,即作者将主流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现当代社会问题结合,引发了排山倒海似的反思。而这种统合反思式的模式又恰恰是这本教材的最大价值所在,毕竟道德不应是说教灌输而是需要反思实践的,而只有反思后的认同才符合能一个人的自由的价值。
      
       技术评论:
       1.不太认同把Ethics翻译成伦理学,更倾向于翻译成道德哲学;而把Ethics:Theory and Practice,翻译成伦理学与生活似乎就更不妥了,无法体现Practice的存在,而且缩小了本书所涵盖的范畴。
       2.每章的旁注,批判性思考非常有价值,是全书的精华。
       3.翻译的质量高,但纸质有所下降。
      
      
      
      
  •     ls的话结尾好深奥啊,人类不需要伦理也能变得美好吗?那为什么克隆人始终不被批准?
  •     LS能否试举一例……
  •     只要统治者还要“以德治国”,还在“担忧”“没有人仰望星空”,那无论其招牌多么与时俱进,多么后现代,,多么光鲜开明,我们都仍然生活在政教合一的“明君-臣民”时代。当然它还有一大堆诸如开明专制、后威权时代之类的诨名。
  •     恩,我看的是中文版
  •     我读哲学这么多年 唯有此书给我深深烙印
  •     读名著最好的方法还是读原著,书的纸质版很好,不刺眼,还有,书很重,好大一本,很值。
  •     可是问题是:内在超越路不通,西方的外在超越也有问题,
    路在何方?
  •       真不愧是流行了三十年的教材。简单,细致,包罗万象。 重要的是:翻译水平也是一流的。
      
      比林火旺的伦理学入门要浅显。更适合初学者。
      
      
  •     道德的基础如何可能~~~?
  •     第8版的影印本,貌似前年英文版已经出到第11版了。除了作为伦理学的不二入门书,这还是雅思写作的素材与句型必备书!
  •     你好!我是华商报读书周刊编辑张静。我的联系电话是15191817656,QQ275375573请与我联系。
  •     伦理固然重要,但远未重要到非得“以德治国”的地步。历史似已证明,一旦执政者精力过剩,以改造国民人心灵魂为能事,那一般是乱世之兆
  •     猪下水救人是道德的吗?
  •     伦理学导论看过不少了,看这本主要是学习伦理学专业的英文表达法。
  •     第一章
        
        1,没有多大意义的论述:
        如没有法律,只有道德原则和坚持原则的协议,可能组成一个道德社会。
        历史研究可以证明其正确性,但对于今日社会与未来社会则并不具有太大意义。
        伦理学与经验实践密切相关,假设不应扮演太大角色。
    【解】其意思是在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道德先于法律。
    而且所谓您所谓的意义大小的标准是什么?
    假设是理论推导的必然环节,不是角色大小的问题。
        
        2,值得商榷的论断:
        如对于一些信徒来说,宗教高于道德。作者举例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无疑,上帝不可能被描述为不道德,相反,上帝是道德的化身,反而是人类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上帝的道德属性,因而无法理解人间的恶。
        这个问题和罗素提出的上帝与善谁先谁后的问题相似,但同样,罗素没有讨论上帝即善的可能。
    【解】您这个推论过程的前提是至少承认上帝的存在,难道不是假设么?如果没有上帝存在的假设,您所谓的上帝的善推论过程根本就无法进行。
    另外上帝与撒旦的对立您知道么?
        
        3,难以理解的逻辑:
        为了证明人要有道德就要有宗教信仰,就必须证明超自然世界的存在,并且和自然界一样,那里也存在道德。
        这之间有何必然逻辑?作者没有给出,读者也难以理解。
        不妨假设宗教大法官那样的情形,那么超自然世界存在与否便并不重要,如同耶稣始终保持沉默一样。
        【解】西方思想是有神论的,即使神或上帝变身为最高的理性,或最后的动力,或物质,其终究是有神论的。上帝创造人并赋予人道德,从而去恶扬善,实现上帝的目的。因此,上帝或超自然的存在对于宗教道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宗教信仰是接近超自然的一个途径。怎么会没有逻辑呢?最后的审判/彼岸的正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而且书中的意思是这个证明超自然的存在是困难的,即委婉地暗示这仅仅是宗教观点。
  •     全英文,读起来相当费力。
  •     内在超越 好像是余英时的说法。
    兄台是法学院的老师么?早就听闻法学一向高手如云
  •     绝对命令英文打错了……Categorical imperative of Kant
  •     我不知道密尔会怎么选,但是根据功利主义的原则,我觉得密尔一定会很纠结,而非楼主说的那样,楼主模式化了,并没有理解密尔的意思。
    这里面其实衡量并非单单一个生命和五个生命那么简单,否则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我们要衡量的是一个生命和一个规则与五个生命的比较,这才是天平两端真正的东西,不考虑规则,结论自然容易下,可是考虑规则呢?
    再换一个极端的,天平一端还是一个人加规则,但是另一边如果持续往上加人这样一个砝码呢?或者减少呢?
  •       前几天在Verycd上和网友争论到一个“为什么国内没有发明出任何新的编程语言”的问题,对方提出个人不够努力的原因,例如其他语言perl和ruby在最初是由一个或者两个人完成的,我的看法是考虑到国内的社会环境、公司环境和程序员的生存状况,是没法指责个人不够努力的。结论还没有达到共识,对方却抛出了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和道理”的说法,让我且忧且喜,喜的是对方婉转的退出争论了,忧的是这种无责任表达的状态,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为大众所认同的逻辑准则和道德真理的标准,我们如何在社会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如何进行对于公共事务和利益的讨论和争辩,没有对于社会整体的争论和反思又如何改进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不要说如何从政府手中争取到自己的权益?
      
      看了《伦理学与生活》第一章,感觉国内外的道德伦理的研究与实践差距太大了,我们还停留在说教、灌输,力图最大限度让他人道德起来的层面上——这是某些政府的如意算盘,很遗憾的是谁都不是傻瓜,这种“以德治国”的政策注定只有破产的结局。
      
      道德是可以离开法律的。某些人认为促使他们不违反道德的唯一理由是惧怕当局或者上帝(某种程度上,在信仰缺失的人群中,当局行使着上帝的权利)的惩罚,包括国内某些人大肆鼓吹的“丛林法则”就是此种观念的一个变种。对于这种人我没有任何语言可说,也无法辩论,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即使没有这种潜在或实在的惩罚措施,我们一样拒绝从事道德所禁止的事情,例如,杀人、偷窃、强奸等等,理由很简单,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所以不干这些事儿,我也相信大多数人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只是在道不道德的边缘,有些难以自持。所以一个迫切需要改变的教育内容就是道德伦理课程,尽管现在也有所谓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课程,但是和其他课程不同,伦理道德越是灌输越被人忽视,这是一个真正需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领域,丧失了公信力的政府不适合再对P民提出任何的道德要求,腐败的体制内教育机构也没资格占有道德的制高点来摆起架子训话,我们唯一能够认可的方式就是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从我们的身边、社区、学校和单位开始道德实践,建立自己的道德公约。
      
      法律离不开道德,没有道德意义的法律是不义之法。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创造或者修改出更贴近道德规范的法律,而只是在法律之外坚持自己的正确的道德思考,而不至于在蒙昧中被人牵着鼻子走入安排好的道德幻境而已。
      
      转自我的博客:http://www.yihabits.net/
  •     例子太多,主观推崇道德客观盛产伪君子的中国历史几乎俯拾皆是。几乎所有皇帝都要宣称教化宇内万民,甚至要修德以徕化外番夷。弃医从文矢志改造国民灵魂的鲁迅以揭批国民劣根性不可谓不痛心疾首,也是时势所迫,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莫不以极富左派极尽色彩的改造传统文化、改造新青年为最大声音。
    及至所谓的“新中国”以来,历次上层“整风”、下层“社教”,尤其是对知识分子不厌其烦的教育再教育批判再批判,“狠批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专制统治的技术含量和效果均堪称史无前例,空前绝后,沉疴新弊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给后人的命运改变徒增迷雾,给“文化决定论”以新鲜例证:看,中国人反正就这德性了,也就配摊上一个专制政府了,谁上台坐庄都一样。
    究其实,也不过是重道德轻体制、重一统轻个体的后遗症——如果非要给中国特色的“国民性”下个定义的话。
    最后,黑某承认此论受朱学勤先生影响不小。
  •     它赢了,我估计要啃个十年才能看懂
  •     诚如我国伦理学研究界的老前辈——98高龄的周辅成老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言,“照当前情况看来,我们即使花费国家几十万乃至数百上千万的课题研究经费,也未必能写得出这样有价值、高水平的著作。”这是鄙人所看到的中国学者所说过的最诚实的话。不愧是研究伦理学的耆宿——道德水准端的非同一般!
  •     4楼的朋友,我恰好与您的观点相反。
    我认为道德就是要不停的被突破 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被所谓的道德封锁我们冲破生活的可能性。
    为什么一定要尊敬父母,为什么一定要对妻子(丈夫)忠贞?
    我并非倡导要恶待父母,也并非撺掇人们滥交,而是要忠贞地顺从心中的愿望,不要受所谓的道德的束缚。
  •     这种书应该多出
  •     李太黑,赞一个~
  •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本很“伦理”的图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伦理学必须能为人的行为提供指导。从义务论的道德原则形式主义普遍化,到元伦理学对道德概念的拷问,最终要落实到美德伦理学的个人实践方面。从宏观的理论思考,到中观的应用伦理,直至个人的美德,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伦理学与生活》在进行了简单的理论梳理之后,直抵应用领域,与当下的现实生活亲密接触,这在国内来说,太少了。
      长久以来,在伦理学领域,义务论与功利论以及契约论、美德论等形形色色的理论形态之间,争执得不可开交。导致很多问题久拖不解。伦理学家就像拆迁队一样,扛着一根撬棍,以寻找论敌理论漏洞为乐,冷不防露出了自己的脏屁股。
      每一个流派的伦理学家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心,企图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这种狂妄的心态,让他们死于论敌的撬棍之下。元伦理学等流派,曾经力图向自然科学学习,力图厘定伦理概念的清晰性,让伦理学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严密学科,终因将自己的脏屁股暴露在实践与规范的撬棍之下而身亡。元伦理学向自然科学学习是没错儿,但是没有哪一门自然科学敢保证自己的理论能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自然科学家大都非常严谨,对自己的理论设定了很多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具备时,其理论才会在生效。他们从来都是用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现象。
      这才是伦理学家最该学习,然而却没有学习到的。因为他们力图用一个理论体系解释一切道德现象的狂妄,让他们变得非常虚弱,最中倒在了彼此混战的撬棍之下。
      其实人类道德生活极其复杂,任何一套理论体系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义务论突出了道德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保证了生命、自由等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人人平等,不可剥夺。然而,却无法解释,我们依据什么来确认一项原则可以成为一项普遍化的最低原则。他们的原则,对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事业成功一无用处。只好诉诸直觉、自明,甚至上帝之类的花里胡哨的术语。
      于是功利主义跳出来说,当然是要依据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需要,然而,功利主义无法解释为什么生命、自由、机会等基本权利人人平等,不可剥夺,仅仅一个杀一救五便可以将他们击溃。当然,从反面来说,义务论也无法解释这一条,杀一救五固然是错误的,那么是否为了保证原则的普遍化而杀五救一呢?
      美德伦理学则无法解释,人们依据什么来养成美德?显然要借助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种种规范。美德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中养成的。而社会是有着种种规则或规范的,于是又绕回了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老圈子里不能自拔。
      所有这一切,皆源于伦理学家那企图用一套理论解释一切的狂妄,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软弱无能。伦理学家必须走出这一迷雾,彼此相融,相互依存,才能形成一个覆盖绝大部分社会道德现实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的行为作出指导,而不是互相拆台,彼此攻讦。
  •       只能说还行,其实想说有点不尽满意。
      整体风格很clear,但同时有点oldfashioned,很多内容不令人信服,就像作者自己描述其他不尽如人意的theory一样,他自己的理论也很武断。
      
      只能说,更应该属于某种入门读物。
      
      作者力图用自己有点老旧的世界观构建一个新世界的伦理价值体系的设想,毕竟还是缺少了solid的基础的。
      
      作者的这本书只能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