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域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消失的地域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01
ISBN:9787302052951
作者:[美]约书亚·梅罗维茨
页数:376页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作为变化原理的媒介
1 媒介和行为:被疏忽的关联
2 媒介、场景和行为
3 媒介变化时角色为什么会改变
第二部分 从印刷场景到电子场景
4 公共场景的融合
5 公开和私下行为的模糊
6 社会地点与物质地点的分离
第三部分 新的社会风景
7 新的群体身份
8 “成为”的新方法
9 质疑权威
10 影响圈
第四部分 社会变化的三个维度
11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群体身份变化的个案研究
12 成年和童年的模糊――角色转换的个案研究
13 政治英雄降为普通百姓――权威变化的个案研究
第五部分 结论
14 我们去过哪儿,我们将去何方
附录:名词术语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了新的信息流动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作者继承了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提出了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与媒介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切入点:社会“场景”结构。作者认为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机制是:角色表演的社会舞台进行了重新组合等。

图书封面


 消失的地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曾有一帮学院派的好事者列了一百本新闻传播学中的百本经典著作,梅罗维茨这本《消失的地域》榜上有名,也是媒介环境学一脉中唯一上榜单的学术作品。是的,大名鼎鼎的麦克卢汉、波斯曼都没有上榜,倒是对于大众而言名不见经传的梅罗维茨,成了经典的作者。媒介环境学的风格属于“思辨型”,麦克卢汉以大量的警句闻名,甚至有人认为他谈不上是一个学者,说他是一个有预见性的未来学家还差不多。波斯曼搞英语语言出身(类似我们中国人的中文系教授),行文流畅,文采飞扬,但其实他很少做全面的严谨的细致考证,更多的,则是信手拈来一些例子来支撑他批判意味十足的观点罢了。但正如波斯曼自称是“麦克卢汉不乖的孩子”一样,梅罗维茨也是波斯曼不乖的孩子:1、他对技术的观点非常中立,完全不像他的老师波斯曼那样充满忧虑;2、他的文风相当朴素,重点在于严密的考据,完全不像波斯曼那般天马行空激扬文字。从这两个特征来看,梅罗维茨可能是整个媒介环境学中最像学者的一名学术工作者。但梅罗维茨依然秉持了他的先辈们的这个假设:技术对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而不是仅仅多一门技术罢了。在《消失的地域》中,他论证了社会中三个维度的变化:男女气质的融合(群体身份变化)、成年和童年的模糊(角色转换)以及政治英雄将为普通百姓(权威变化)。在他看来,这些变化,受电子媒介(书中主要指电视)的影响极大。限于篇幅,本文选取第二个维度,即成年和童年的模糊,来加以讨论。波斯曼在《童年的消失》一书中宣称,童年是一个社会概念,而不是一个生理概念(男女是一个生理概念),在学校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并没有童年。印刷术使得书籍这一事物得以大规模普及,由此大规模办学就有了可能。而一旦学校出现,未成年人就有了一个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个圈养之地,未成年人也好,童年也好,作为一个社会概念,粉墨登场。波斯曼认为,作为一种电子媒介,电视穿透了以往家庭、学校这两个封闭的社会化体系,让孩童更容易接触到成年人社会中的信息。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但紧接着,波斯曼下了一个价值判断:这不是一件好事。他大声呼吁要保护童年,然而,他的这位不乖的学生,梅罗维茨则显然不以为然。梅罗维茨这样写道:电视的革命性不在于它是否给了儿童“成人观念”,而是它允许非常小的孩子“参加”成人的交往。电视去除了过去根据不同年龄和阅读能力将人分成不同场景的障碍。——从这段话的用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梅罗维茨可能并不有多么的“技术乐观主义”,但要说他非常憎恶这种现象,委实谈不上。去除障碍,不算什么坏事。以下这段话就能显示梅罗维茨温和的中立立场了:与印刷相比,电视上可获取的信息的水平和类型没有固定的次序。电视破坏了阅读阶段和学校体制中具体年龄所处的年级所支持的信息等级制度。实际上,印刷媒介所激起的对线性的“顺序”和“阶段”(包括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的迷恋似乎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了。电视其实是不分什么阶层的,虽然有所谓“儿童电视”,但梅罗维茨认为,其实压根不存在。一个遥控器可以让孩童轻松地跨越各个频道,而整个人类社会,也就最多搞几个所谓成人频道然后父母加锁而已。大部分的电视频道,是向孩童开放的。未成年人通过电视,“对整个文化已经有了非常宽广的镶嵌式的印象”,于是,后喻文化出现了。在最早期的口语社会中,由于没有文字,人们只能依靠记忆来进行传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前喻文化社会——后辈向前辈请教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而前辈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记忆。老年人受到普遍意义上的尊重是有着极其强烈的功利目的而非道德目的。进入文字社会后,人们的记忆可以存储到书本中,老年人的地位让位于识字者(或者说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说的就是:书籍就是力量,因为“开卷有益”嘛。但文字社会中,后喻文化并不显著,因为识字乃至理解文字,需要漫长的教育过程。成年人天然就是未成年人的老师。电视破除了这一切,看电视不需要去学习什么文字,电视也将成年人刻意隐藏的成人社会向孩童开放。孩童根据他们的理解力,做出了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在今天,年长者向孩童请教一些问题,屡见不鲜。电视,是后喻文化的重要成因,而电脑、互联网乃至根本不需要怎么学习的平板电脑,将后喻文化推上顶峰。从历史的进路来看,电视和互联网之间似有逻辑可循。电视完成了以前媒介所没完成的功能:其一,打破了等级制度,信息的获取和一个人的年龄、学识无关(至于ta能不能理解有没有兴趣是另外回事);其二,电视虽然并不完全等于现实社会,但电视比纸质媒介更逼近现实,而后来的互联网,则完全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是的,它不是什么与现实社会对立的虚拟社会。借助戈夫曼的前后台拟剧理论,梅罗维茨对电视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它打破了人口中不同群体信息系统的分离。这基本上就是互联网的基石:将信息世界变成一个平的世界。“电视社会意义的重点不是在于电视播放什么,而是其作为一种共享场地的存在。”——而我们今天波澜壮阔的数字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是一本同样极其有预见性和洞见力的书,虽然梅罗维茨绝没有麦克卢汉的警句,也没有波斯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风,在扎实的论证中,这本看似仅仅在讨论电视广播这种传统电子媒介的书,给出了我们今天这个数字世界存在的基石。而至于价值判断,梅罗维茨极其谨慎,虽然用词偶有体现。这种学术论述,是我个人相当欣赏的。能把一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研究清楚,已经可以用“伟大”来形容,至于是好是坏,没有必要那么早下结论。人类自身,也是会进化的。
  •     这本书当年也是畅销书了,在学界很受推崇。只是不知为何现在的名气比其他一些类似的著作要小,比如《娱乐至死》之类。该书很有灵气,思路很清晰。分析的是电子媒介给人的空间感、地域感和场景感带来的变化。梅洛维茨指出,电子媒介使前景、后景界限模糊,边界交融,导致童年的成年化等后果。有些东西很准确地掐准了电子文化的脉搏,比如对我们身边的空间和生活情境的重塑。
  •     美国作家约书亚•梅罗维茨写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成书于1985年,主要是分析电视对于美国的影响,并借此探索媒介对于大众行为、价值观等到方面的影响。其实是对麦克卢汉与埃尔温•戈夫曼等人的理论的延伸与发展。他从戈夫曼与罗格•巴克的有形的行为场地发展改进为地域的定义为“感觉屏障”。他认为,行为场所不一定必须有确定的地点。实际地点并不一定是行为最大的决定因素。戈夫曼等人只是把一些依赖地点的东西同地点混同起来了。这一点他在书中也有详尽的阐述。关于“舞台守则”中的“前区”与“后区”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梅罗维茨提出,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波兹曼就首先提出了童年正在消逝的现象,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儿童正在成人化,而同时成人却在儿童化。波兹曼认为这是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使得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秘密”消失了而导致的结果。而梅罗维茨却从另一个角度解析这个现象,他提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他们俩都侧重电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的影响),“使得曾为各不相同的社会场景相互交叉”。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连最穷的人也认为现在电子媒介是一种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所以“场景”与“场景”之间很难用地域的不同区分开来,即大家生活的场景都差不多。以前我们会有阶级权力等级等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群体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现在,“场景相互交叉”了,这必会引起社会舞台与社会行为的重组,产生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儿童与成人概念的模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融合,政治英雄与普通市民的等同”等。人类用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能使人类的生活空间扩大,能使许多小而静态的社会变成一个大而动态的社会,这就是传播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说的,地球正在“部落化”,地球即将变成“地球村”。麦克卢汉发现了描述了当代的一些社会变化,如“重新部落化”,传统的民族主义感情的减少。这一点是本书作者也同意的。梅罗维茨把这种现象称为“地域的消失”,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二、“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我们现在认为的网络。可本人还认为,“地域的消失”并不只是指这两种意义,而还有一个含义——由于电子媒介的普遍使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那么大,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一个问题。人类可以不在“现场”却可以感受到“现在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由于大家都处在一个差不多或者说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地域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大家都统一化,都被互相同化了。如现在发达的西方与现在发达的东方,在大致上是一样的,再也不能找到以前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了,起码在表象上是这样的。这可以从发达的东方与发达的西方之间的饮食、衣着、住行等方面得到验证。其实梅罗维茨忽略了一点,地域的消失是拿时间作为代价的,同时也是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提出了一个传播设想“用时间消灭空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也提出“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印刷媒介发展的结果,把口语、俗语变成标准化语言,促进了远距离的传播:城市因此取代了农村,国家取代了小城邦”。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时间和空间移动与变化信息即构成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传播。传播的速度越快,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另,梅罗维茨所处的年代是20世纪,他所说的一些东西已不适用于现在的时代了。本人认为,即时的交互性传播使地域的消失成为可能。当时间差不多完全消灭空间之时,自然距离对传播的影响走近于零。媒介可以让人们与世界的任何地方随时保持联系,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即时检索与发布信息。现在时态成为传播的基本时态。现代电子传媒利用卫星、微波、光纤光缆和先进的数字化传输技术设备实现了高速传播,使地球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都能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当即传遍世界各地。现在,地域文化走向整合。“用时间消灭空间”强调的“时间”是一个共时性概念。即以一定速度运动着的时间对空间的占有。或曰通过加快速度战胜空间距离。当传播速度快到足以忽略距离,空间已被“消灭”之时,意味着地域概念在高速度信息流的冲击下不复存在。高速与超大流量的信息就会吞没地域文化笼罩下的传统人文意识促使其走向整合。在这里,我还想微微探讨一下电视为什么会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大的革命性的影响。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电视在战后就迅猛发展。这又得归因于电视视听双重媒介的自身优势;战后军事电子工业坚厚的基础;各国政府资金上的注入。再者,电视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容易受到控制。虽然广播与电视都属于电子媒介,但实际差别很大。广播主要在于传声,在时间,空间及成本上,均占有很大优势;电视则是声像的结合,在娱乐以及现场的临场感上,占有优势,也是其他媒介所不及的。本人以为,正上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才可以有梅罗维茨的这本书的出现。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非常喜欢通俗易懂
  •     结论部分真给力
  •     分析框架搭得秒,前两章比较好
  •     全书基本上就讲了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对“场景”的破坏、整合、影响,虽然翻译作品读起来相当枯燥,但是他的角度对专业还是有相当大的启迪意义。
  •     初版于1985年,念及新媒介更新速率,如今自然显得老旧。第一部分社会场景、传播媒介与人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角度最可借鉴。第二、三部分实例过时,理论可参。第四部分是三例很好的社会史研究。结论稍显平淡。译笔尚可,缺乏基本文化常识,屡见惊人硬伤,校勘质量也差。
  •     要再读一遍的经典
  •     看完《童年的消逝》再看这个,有种人格分裂的感觉。
  •     两点印象最深的:1、大意是:选择阅读小说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但是电视让接受到的内容同能力分离了。电视造成跨越各个人群的奇怪的共享,每个人接触到相似、相同的内容。2、广告大量使用表情。微笑、快乐、朋友。“广告不诉求理性,而是诉求情绪和感觉。”
  •     反复论述印刷媒体与电视/电子媒体的异同优劣,稍嫌篇幅过长。
  •     还是最近读的学术书中比较好读 逻辑清楚的
  •     总得来说,媒介环境学派经典阅读还是麦克卢汉和英尼斯!
  •     虽然是上个世纪末的作品,但是在中国现代看来还是具有参考价值。这是该作者的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理论结构独创,案例翔实,写得很实在
  •     将麦克卢汉与戈夫曼相勾联,虽然主要研究的是电视,但是对研究新媒体仍有很大启迪意义。
  •     感觉叙述童年的消逝感觉跟波兹曼类似,目前还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
  •     男女气质的融合(群体身份变化)/ 成年和童年的模糊(角色转换)/ 以及政治英雄将为普通百姓(权威变化 / (媒介环境学)—互联网对受众的影响
  •     很开心还能买到这本书
  •     很受启发的一本书。媒介环境学派的经典。强调什么自然就忽略另一些。
  •     印刷媒介和电视传播的对比分析 挺好看的... 网络主宰的信息时代关于这个话题又可以有新一步的论述了吧hhh
  •     我竟然读了一本绝版书!梅罗维茨毕竟学者,但三个案例研究其实也分析得一般。媒介对人和社会有影响这种观点论证起来还真的蛮难的..
  •     超级棒!打通了媒介和行为关系的任督二脉
  •     我們傾向於將自己看作獨立自主的個體,但其實我們用來定義自己的大部分概念又都是相對的和具有社會性的
  •     这是我的考研书目之一!观点很新,颇为专业!
  •     麦克卢汉传统和戈夫曼传统的交融,非常棒。
  •     电视时代的新视角。非常高的思辨功力。
  •     翻译不怎么好
  •     一般,奇怪的结合体
  •     粗略看了下 主要是视角:麦克卢汉+戈夫曼 用场景理论看媒介的影响
  •     不大好懂,没有逻辑性,很难搞懂。
  •     媒介环境学
  •     居然不是参考书了……
  •     社会场景+媒介理论
  •     2015年第112本。有一种当时很惊人现在看来不过尔尔的研究,这算一个。作为探索性的研究,它够中规中矩。
  •     扎实、缜密的媒介环境学著作,将媒介理论与情景理论相调和的路径颇具解释力与启发性!
  •     社会“场景”结构,比喻很好理解
  •     传播学经典名著~梅罗维茨
  •     梅的成名➕立名作品 戈夫曼➕麦或伊尼斯 翻译有的地方不是太通畅 总体不错 在数字媒体时代梅的思想依然适用 需要发展与补充
  •     喜欢梅罗维茨的论述,逻辑清晰,举证详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精读吧,觉得这本书很棒!
  •     主要从戈夫曼出发,又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论,探讨了媒介在角色、群体互动中的作用。可以看作是麦克卢汉和波兹曼的中间者。这两年这本书热起来,则是响应了所谓“场景”这个概念的热度,其实在这本书写作时候电子媒介还主要指的是电视,地点的消失主要是“社会化地点”,而不像如今互联网真正令地点模糊。以互联网为对象的也就是尼葛洛庞蒂了,其后很少再有极具预言性和洞察性的作品。
  •     梅罗维茨跟波兹曼写作风格很像,举大————量的例子来论证一个观点,导致真知灼见在全书中占比例较低,结果显得书很水。从这点上讲更喜欢芒福德
  •     电子媒介对社会场景与等级制度进行了整体破坏,产生了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男性化的女性和女性化的男性,权威化的平民和平民化的权威,这一结论还可以不断外推喔
  •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把电子传媒(主要指电视)当作一种社会影响并据此来分析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是一种新的社会心理研究的视角。作者认为电视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术的传播方式,使所有的观众都暴露在图像和语言的影响之下,从而实现了新的平等,使男性和女性、成人与儿童、政治人物与民众之间的界限大大消失。这一变化将从更本上改变人的社会关系。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另一本新书《《娱乐至死-童年的消失》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语言更通俗一些罢了。两书作者的这种想法从技术层面上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似乎有过分夸大电子传媒,包括电视的作用。
  •     虽是考研读物,但是读起来真不错
  •     表演人生
  •     例子很多....浅显易懂,蛮有意思
  •     戈夫曼与媒介环境,思路整体严密,但是深度一般。。。。
  •     囫囵吞枣
  •     梅罗维茨这本书真是被低估了,麦克卢汉对技术的观点精准但粗糙,梅罗维茨的论证细致扎实,在当时也很有预见性。看完觉得对media ecology下技术决定论这种论调太武断了。
  •     电子媒介拉平了英雄和平民、男人和女人、儿童与成人。知道什么会影响你成为什么,电子媒介时代,信息获取变得相似,原有信息壁垒造成的差异也被抹平。
  •     最近很认真地读完的一本书。本来按着学术专著的方式精度的,但是读完之后发现有畅销书的感觉,虽然翻译不敢恭维,但可以感知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精炼。
  •     戈尔曼与麦克卢汉的合体。
  •     晓畅易懂
  •     20161019 电子媒介本身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论证方法、三种维度、三个个例)
  •     书本身印刷和服务还行,就是看不懂,有点深奥……
  •     理论倒是符合近年来的空间转向的趋势,但是感觉作者行文也是略显啰嗦。开头第一章其实作者就把自己的理论阐述清楚了,后面就是根据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或者说是还原理论得出的过程)。
  •     精辟而易懂!!!
  •     要是保持同样的信息量但缩短一半篇幅就好了~ 两个地方还需要再探究,马一笔:其一,“场景”的英文原文;其二,Sense of Place与Tim Cresswell的“地方感”是同一个概念吗?
  •     站在麦克卢汉和戈夫曼两人的肩膀上,将“媒介即讯息”与“拟剧理论”结合,提出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加以论证和验证。不得不说,梅罗维茨的研究思路和逻辑都棒极了,“前区”和“后区”的观点也着实让保研党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理解,很爱。虽然部分观点可能在今天看已经没那么冲击,也不乏那个时代的瑕疵,但总体而言,无愧于传播学的经典著作。推荐给每一个新传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