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63359400
作者:余英时
页数:327页

余英时的文化历史观简介

这本文集涵括甚杂。基本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文化评论,一是红楼梦研究。关于后者,我实在兴趣不大,虽然我对红楼梦的敬仰可能并不少于余老先生,但红楼梦到底是自传还是隐含着不可告人的故事,对我这样水平较低的红楼梦读者似乎没有太多意义。余老先生试图调和“自传派”和“索隐派”,走中间路线,这种进路粗看起来还是适宜的。关于前者,对本人启发最大的是“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一文。这篇文章明确区分了社会史观和文化史观,指出社会史观试图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不变的规律,其代表人物如孔德、马克思、布罗代尔等,文化史观试图在历史本身去寻找意义,代表人物如柯林伍德、吉尔兹等。因而,社会史观是在历史中寻找规律,文化史观则是在历史中寻找意义。对于文化史观,余老先生引吉尔兹语为证:“我相信韦伯所说,人是一种悬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上的动物。我把文化当作这些网络。因此,文化分析不是一门寻求法则的实验科学,而是寻求意义的诠释科学。”余老先生想必看到这句话时曾拍案叫绝并奉为座右铭吧!文化评论中“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文虽然写于80年代,但20多年后读来更有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商业化、庸俗化”的大众文化已成燎原之势,相比而言,中国的高级文化尚难觅踪影。余老先生提醒国人注意的“文化危机”,如今已不是“迫切”二字所能涵盖了。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简记

简摘几则:论文化评论之兴起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找一个超越的领域进行沟通和对话,则‘文化’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而在现实人生的根源为西方人生意义的危机,“’意义‘的问题最后必诉诸’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论”人民大众的普遍觉醒“在社会文化的表现即”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的问题,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带来如何看待”高级文化“的问题,高级文化普遍被冷落可见”文化概念在最近几十年间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案:余认为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有质与量之别,人类基本价值的追求提高不能寄望于大众文化);论”大理论“的抬头区别了”今天的’大理论‘不是要包罗宇宙万有于一个整齐的系统之下,而毋宁是强调用某一个统一的观点通贯人文世界中某一部分的现象“;论”实证主义“的特征”极端进行化约的思考方式…事实上,决定论和化约论是一体的两面“;William Bouwsma“从观念史到意义史”的转变—culture取代intellectual,”这种趋势的增加正式由于‘文化’与意义在广义上的结合“。ps:严复”信达雅“为A.F.Tyler翻译三原则的译文,但太过简洁略去了”出发语言“与”到达语言“之间关系。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