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303135820
作者:张茂聪 编
页数:167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第1问:《标准(实验稿)》的10年实践取得了哪些成绩?第2问:怎样看待10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和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第二章 怎样准确定位品德与生活课第3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始终坚持的课程定位思路是什么?第4问:为什么在《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增加了综合性要求?第5问:课程理念部分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没做较大修改?第6问:课程设计思路为什么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设计思路?第7问:如何理解总目标?第8问:《标准(2011年版)》分目标部分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进行了适当调整第三章 课程内容修订的重点在哪里第9问:比较《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年版)》对四大板块内容做了哪些调整和修改?第10问:怎样看待四大板块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1问:如何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第12问:充分理解“课程内容”中的行为动词对教学有什么帮助?第13问:如何正确运用“课程内容”部分?第四章 《标准(2011年版)》为什么在教学建议部分浓墨重彩第14问:《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部分都做了哪些调整?第15问:为什么要把“教学建议”具体化?第16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第17问: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化要求?第1 8问:怎样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适宜他们独立思考的教学情境?第19问:如何做到课程的知行统一?第20问:怎样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第21问:怎样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第22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讲授?第23问:如何开展有效的讨论与交流?第24问:如何让体验活动促进教学向生命课堂的转变?第25问: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第26问:怎样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27问:什么样的“开放”教学更合理?第28问:怎样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第五章 评价建议追求哪些目标第29问:品德与生活课的评价必须关注什么?第30问: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第31问:为什么要多问“为什么”,而不说“你错了”?第32问:怎样理解“最适合的就是最有效的”这句话?第33问:为什么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第34问:怎样使你的评语能够激励学生进一步努力?第35问:反馈评价结果都有哪些办法?第36问: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实现评价的有效性?第六章 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还有哪些第37问:“资源开发”建议是如何分类课程资源的?第38问:教师怎样高效利用课程资源?第39问:怎样理解“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这句话?第七章 备课阶段常见的困惑第40问: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第41问:怎么撰写教学活动设计?第42问:如何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是有效的?第43问:备课时怎么利用教材?第44问:如何使活动形式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第45问:怎样不让儿童的调查活动(访问或资料搜集类活动)流于形式?第46问:如何减轻儿童的活动负担?第47问:如何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第48问:教师需要为儿童活动创设什么样的环境与条件?第八章 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困惑第49问:怎么导入教学活动更能够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第50问:如何使教学活动对儿童的生活有意义?第51问:怎么落实教学的情感目标?第52问:教师怎样提问更有利于促进儿童思考?第53问:如何看待活动中儿童大量地说?第54问: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学生举手回答怎么办?第55问:教学中的各环节如何承起转换?第56问:学生人数很多时,怎么进行活动?第57问:教学为什么要联系儿童的生活?第九章 深化理解避免误区问题一:不能把品德与生活课看成是单一的“思品课问题二:基于学生生活,不等于重复学生生活问题三: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之问题四:“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依然是实现品德与生活课针对性的重要前提问题五:提倡学生“自主”不等于教师“放手”问题六:合格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是怎样炼成的问题七:多一双眼睛去看国外的相关课程发展

作者简介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生活》重点介绍了为什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怎样准确定位品德与生活课、课程内容修订的重点在哪里、评价建议追求哪些目标、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还有哪些、备课阶段常见的困惑等内容。

图书封面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