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儿 > 外国儿童文学 >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7544251235
作者:〔英〕马克•哈登 Mark Haddon
页数:25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午夜0:07,那只小狗躺在希尔斯太太家前院的草坪中央,双眼紧闭,看上去好像在侧身奔跑。当狗梦到追逐小猫时,就是这样的姿势。事实上,那只狗不是在奔跑,也不是在睡觉。那只狗死了。它的身上插着一把花园里用的铁叉。叉尖一定是穿透了它的身体,扎进地里去了,因为叉身并没有倒下来。我认为,那只狗很可能是被铁叉刺死的,因为在它身上看不到任何其他伤,而且,如果它是因为癌症、车祸之类的原因死去,谁又会在一具狗的尸体上插一把铁叉呢?不过这个可能性我不敢完全排除。我走进希尔斯太太家的前院,反手带上院门。我来到草坪上,跪在那只狗身旁,把手放在它的口鼻上,那里还温温的。那只狗叫威灵顿,是我们的朋友希尔斯太太的。她就住在我家正对面往左数的第二栋房子里。威灵顿是只狮子狗,但不是那种留着时髦发型的迷你狮子狗,而是一只大型狮子狗,长着卷卷的黑毛。但如果你走,近了看,就会发现它毛下的皮肤是像小鸡那样的浅黄色。我抚摸着威灵顿,不明白是谁杀了它,又为什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指环王》等经典作品一样,是孩子长大后还会去重读的书,只是那时他们看到的已然是另外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  ——萨尔曼·拉什迪马克·哈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情感游离的精神世界。他拥有罕见的使人共鸣的天赋,睿智且幽默感十足。  ——伊恩·麦克尤恩 不禁让人想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麦田守望者》,以及《大卫·科波菲尔》。  ——《休斯顿纪事报》

内容概要

英国作家、插画家、漫画家及剧作家。
1962年生于英国中部名城北安普顿,198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
2003年,长篇小说处女作《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版,凭借作品本身的魅力,于2004年圣诞前夜,超越红极一时的《哈利•波特》,登上英国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作品陆续以35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赢得世界各地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并荣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年度最佳图书”、“大英图书奖年度最佳童书”、美国“多利•格雷儿童文学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赏大奖”等30多项文学大奖。

编辑推荐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就是孩子眼中真正的世界!荣获英国《卫报》最佳儿童小说奖、“一生必读的100《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美国多利·格雷儿童文学奖大英图书奖年度最佳童书奖,文学巨匠拉什迪、麦克尤恩倾情推荐,入选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中学教材,35种文字,160余个版本,畅销全球。

作者简介

深夜,邻家小狗威灵顿死在草坪上。我心疼地抱着它,却被主人误以为是凶手。我决定侦破这起谋杀案,并把探案的过程写成一本书……
克里斯托弗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与超群的数学天赋。他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知道7507以内的所有质数,也能轻松地默算出复杂的数学题。不过,他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不爱跟人说话,也不懂得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独自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街角的商店。
一个旁人眼中的怪孩子,内心孤独又敏感、骄傲又脆弱,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他展现出非凡的才智与勇气……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指环王》等经典作品一样,是孩子长大后还会去重读的书,只是那时他们看到的已然是另外一部完全不同作品。——萨尔曼•拉什迪
马克•哈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情感游离的精神世界。他拥有罕见的使人共鸣的天赋,睿智且幽默感十足。 —— 伊恩•麦克尤恩

图书封面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2条)

  •     克里斯托弗的爸爸一个人照顾一个自闭并且有些暴力倾向的孩子,满足他的怪癖,和颜悦色,从不抱怨。在一个深夜,克里斯托弗带着宠物鼠托比离家去伦敦。嘈杂的车站让他害怕,陌生的人群让他害怕,但这些恐惧和不舒适都远远比不上他的爸爸带给他的恐惧。他一定要离开。我不明白。朝夕相处,难道他还不了解爸爸吗?至于这样像躲瘟疫一样躲着自己的爸爸吗?他做梦梦到所有人都死了,空旷的世界属于他一个人;他还告诉自己:那里现在不是我的家了,我要和妈妈一起生活。他住进了妈妈的家,坚持妈妈送他回去要参加数学考试,所以妈妈丢了工作和男友。我觉得这个小孩真的很自私。但是克里斯托弗和我不同。他觉得一只狗一只老鼠和一个人一样重要,爸爸杀了威灵顿,就如同爸爸杀了希金斯夫人,亚历山大夫人一样,他不能再相信他,不能再爱他了。克里斯托弗的世界里众生平等。所以他跳下地铁去找托比,他一遍遍想“警察是不是已经逮捕了爸爸”。他并非不会爱,只是他的爱众生平等。我开始觉得这个小孩可爱了。 (让我想起了《质数的孤独》,但是更喜欢质数。要是我的论文能写这么流利就好了。)
  •     一本章节序号很独特的书,其内容乍看起来也很简单: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在一个夜晚发现邻家的小狗威灵顿死在草坪上,自己又被怀疑是凶手,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开始了对于小狗神秘死亡时间的侦破工作,直到最终知道了事件的真相,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事件。但是实际很不简单,首先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与超群的数学天赋,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知道7507以内的所有质数,也能轻松地默算出复杂的数学题。这样一个智力超凡的小孩,却又具有1)孤独又敏感、骄傲又脆弱,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2)不爱跟人说话,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3)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体;4)不进食相互接触过的不同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会抗拒某些颜色,如:黄色和褐色。具有上述特征又有异常记忆力的儿童竟然是自闭症患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美国曾有一名12岁少年虽然年幼时被查出患自闭症,但是在数学方面却有这过人的天赋,在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天体物理学博士课程。他喜欢心算或者用干擦板算到圆周率后面200位,喜欢看着天上的星星和行星,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数学、物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博士的水平。  但是这样的一个儿童能否通过一己之力寻找小狗死亡的真相呢?能否走出自己的小小空间,主动与外人打交道与交往?如果不能又怎么能去寻找答案呢?事实上他做到了,我想这源于他极度专著小狗,对其有着别样的感受。特别是有关福尔摩斯中《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对于两条猎犬的结局,自己有着不同的认识。正是出于此,他不忍心看到小狗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即使自己的父亲一再警告他不要去追查这件事情了。但是他仍然不断调整策略,去探寻一切可能的线索。源于这个原因给了他无比的勇气,从而帮助他走出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在追查事件原委的时候,他又惊奇的发现了自己家庭中有关母亲离去的秘密,在父亲的口中母亲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可是从一些家庭信件中,他意识到这其中另有隐情。慢慢发现了母亲其实没有离去,只不过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着而已。又一次的挑战,离开这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寻找自己的母亲。这次他又做到了,靠着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在常人看来不可能的任务。故事的背后唤起的是一种关爱,他们看似孤独、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其实未必如此,这是我们常人的感觉罢了。其实他们很敏感,他们也渴望关心和交流,只不过我们不能用常人的交流方式与其交流,找出语言交流中他们哪个方面相对较弱,而要学着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促进他们对话语的言语性及非言语性成分的感知。让他们理解在不同的情境或与不同的人交谈时什么话题最合适。
  •     拿到《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一书,首先赞一下外在美,装帧美观精致,封面色彩纯净,值得收藏。再看内容,本文并非推理侦破小说,而是以意外死亡的小狗为线索,讲了一个特殊男孩成长中的一段经历。另外,书中的插图很特别,为本书增色。本书自出版以来屡获殊荣,获奖不计其数,入选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中学教材,畅销全球,由此吸引了我的注意,本想同五岁的女儿一起阅读,收到书才发现对于女儿来说,也许要到十年之后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 本书主角克里斯托弗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精神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内心孤独又敏感,骄傲又脆弱。他不是智障,也没有残疾,他只是与众不同,他在某些方面虽然低于常人,却在其他方面有着过人之处——惊人的记忆力和超群的数学天赋。他们这类人群有一个特殊的称呼——特殊需要儿童。 本文以第一人称写就,通过“我”的言行展开情节,字里行间透着不寻常,就连章节的排序都用的是“我”喜欢的质数而不是我习惯的自然数,起初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这个习惯了条条框框的成人有些不适应,也许这才是孩子眼中真正的世界吧,一个特殊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我们看本文时自然不要拿成人的眼光来评判。换个视角来看孩子调查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过程中的成长吧。 克里斯托弗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小狗的主人和自己的父亲的阻力,顶着压力迂回调查时发现了秘密,感情受到欺骗和伤害,还有来自孩子难以理解的成人世界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克里斯托弗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不与人交谈到主动和别人说话,在常人看来十分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个特殊需要儿童来说,常人难以想象他们要承受多大的恐惧和压力。而这些困难,作者都清楚的写出来了,让我们能够看到,整个事件中克里斯托弗作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写调查事件的同时,还穿插展现了克里斯托弗的过人天赋,告诉我们即使是特殊需要儿童也有闪光点,他和我们不一样,他和我们也一样,我们对待这类特殊人群要一视同仁,欣赏而不是歧视。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的孩子不在特殊需要之列,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更能理解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苦恼,如果大家对于特殊的儿童能够不那么特殊对待,他们是不是更可以接近常人,变得不那么特殊,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天赋,也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呢!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差点因为“荣获英国《卫报》最佳儿童小说奖”这句话而错过这样一本触及心灵的佳作,这是我读完《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后的第一个想法。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童书,成年人从书中似乎能收获到更多的感悟。

    少年克里斯托弗下决心写一本书,内容是对门希尔斯太太家小狗威灵顿的神秘死亡事件。要知道这对于克里斯托弗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敏感、脆弱的他并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平日只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中的他,勇敢地走出家门,抑制心中的恐惧,探索杀害威灵顿的真凶。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真相被挖掘出来,父母的情感纠葛、陈年旧事,一股脑儿的展现在他的面前,承受不了重负的克里斯托弗选择了离家出走,以躲避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克服了种种障碍,终于辗转到达目的地,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讨论这本书,不可避免的话题是克里斯托弗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他就读于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有着非一般的抵触情绪,比起正常的人际交往,他更喜欢坐在那里算着自己的数学题,他执着甚至有些偏执,他敏感甚至有些脆弱,但他也有着惊人的天赋,有着极强的逻辑。克里斯托弗的很多话,都值得大人深思:“这也是我擅长下棋、做数学题以及逻辑推理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的感官都不够敏锐,大多数情况他们都觉察不到,他们脑中有很多空闲空间,但都被一些毫无关联、无聊的事情占据,比如‘我好像忘了关煤气’”

    母亲已经死亡的谎言,彻底撕碎了克里斯托弗与父亲之间的信任,发现真相的一刹那,他抽搐、呕吐,瞬间丧失了意识,令人心疼。苏醒后的他断然关闭了心灵的大门,不愿意与父亲再做过多的交流,因为他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父亲欺骗了他,便是可怕,他需要逃离这种可怕,需要拯救自己。父亲之前为克里斯托弗做的再多也如泡沫幻灭。其实父亲的做法可以理解,他的隐瞒和欺骗是因为自己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接受这一现实。但其实有的时候,人和人沟通不应该“以己度人”,而是更多的考虑对方的感受,特别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克里斯托弗的出走,并不是执拗的表现或病症的爆发,他只是单单纯纯的想要逃离虚假,追求真实,就像他追踪小狗被杀案一样。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虽然克里斯托弗考过了“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数学考试”,虽然他立下了更远大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一个喜剧的结尾。我看到母亲因为照顾克里斯托弗而丧失了工作,又在现任丈夫的抱怨下将孩子带回了家乡,我还看到母亲对于照顾自闭症孩子的生疏和沟通困难,我甚至看到了母亲逐渐动摇的爱心。我不知道接下来克里斯托弗将要面对什么,父母的重归于好看似几率不大,母亲的再次离开似乎更有可能,幸而父亲已经开始学会走入孩子的世界,那只嗷嗷待哺的小狗,背负着幸福的萌芽,向克里斯托弗跑来,希望,希望这孩子能少些挫折,多些快乐!哦,对了,他还有善解人意的雪凡,那个指导他写书,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以及莫大信心的雪凡,希望他们都幸福……
  •     本书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视角,讲述一个小小的侦探故事,却让我们得以窥见他那封闭的内心,以及他眼中的世界。

    你的身边也一定有一个克里斯托弗。他或敏感、或骄傲、或孤僻不合作,或者,他只是不懂如何合作,而为此,你愤慨过、无助过,唯独不曾自责过。

    本书或许能让你豁然,让你和孩子,不再咫尺天涯。
  •     有趣也奇怪。童心up
  •     儿童的心理刻画的很好
  •     对自闭症的孩子有了更切身的认识,我想我以后面对他们时可能会更宽容一些。 坚持用质数做页码其实是个不太坏的想法,只是我们已经默认了这个规则。不过看到第199页和用质数做页码的那一页重合的时候还是惊呼了好一阵子~
  •     叙述视角很独特,出人意料的故事,好形象的描写了自闭症孩子眼中的世界,他的挣扎和努力,结尾被感动了一下下。很阳光,很温馨的故事。
  •     比哈利波特有一定的深度,你会逐渐剖析出主人公的面纱和事情的真相,并让人温暖,这更重要。
  •     2013-28
  •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这个世界的逻辑。奇妙的是克里斯托弗脑海里的异想世界,感动的是爸爸对旁人眼中“怪孩子”深沉耐心的爱。最后时刻爸爸送给克里斯托弗的小狗和开篇深夜里的小狗有着暖心的呼应,故事起源于深夜的神秘事件,却结束在家人的爱与少年的成长中。
  •     可爱的故事:D
  •     2016.11.27-12.7 因为那个改编的戏剧才知道这名字,最近别人提到了就去读了。很容易读的儿童文学,我知道那个孩子应该是像“雨人”一样有什么天生的病,从他的视角来解读他看到的世界。也就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而已,其实阅读过程有点气人,想着还是蛮讨厌又愚笨的孩子,却又想着这是一个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孩子。或许才是真正需要让我们理解和包容的地方吧
  •     以儿童的视角来写小说本来不容易,何况是自闭症儿童。他把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活动以及日常反应,刻画得理所当然,仿佛我们的世界才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其实主人公算是幸福的,爸爸疼妈妈爱,即使爸爸妈妈分开了。周围邻居老师等,对他更是呵护备至,不苛责他的过度反应,对他在数学方面的聪慧保护得体。
  •     使用小孩的语气稍微有点做作与刻意,如果读者可以克服这种感觉,就会觉得无论从构思与文笔来讲都算是不错的小说。-只是我克服不了,而且原本想读个轻松的。。
  •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记忆中除了《小王子》和《指环王》等经典作品以外我几乎很少看童话。但是当我看到有评论说“本书或许能让你豁然,让你和孩子不再咫尺天涯”的时候,我就莫名地喜欢上了这本荣获过英国“惠特布莱德年度图书”、“大英图书奖年度最佳童书”、美国“多利*格雷儿童文学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赏大奖”等30多项文学大奖,并被翻译成35种文字160余个版本、畅销全球近2000万册经典童书《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说实话,接下来的阅读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而相比以往的阅读,这绝对是一次完全与众不同的阅读——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中,通过男孩克里斯托弗对一个小狗被杀事件的层层调查,我们邂逅了一个奇妙的童话故事般十五岁孤独症男孩,他的简单而又不胜繁复的生命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以孩子的视角,或者说完全以一个孤独症特殊孩子的视角来生动诠释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像故事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是一位因患有孤独症而成为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孩子一样。太多的时候,他很难与正常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通过他对小狗被杀事件的整个调查工作的努力与执着,让我们轻易看到了一个孩子天真而纯洁的认知世界里,感观、思维、是非与评判的澄明,以及那些与成人世界里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兴味的截然不同。

    也许,在世俗的眼中他们只是一些心智残缺的孩子,卑微地生活在无所知的世界中。可是在他们的眼中,自己是一个蕴含了无限特别能量的孩子,他们有良好的心智、有过人的天赋、有敏锐的洞察、有超乎寻常的记忆力、有清晰的评判……虽然他们是被医学界归集为患有孤独症的特殊孩子,虽然他们完全沉浸于只属于自我的全封闭世界,并且不被外部世界的景致所触动或左右,可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无论精彩或者悲哀,都是那么纯粹的真实,都是成年的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读《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让我对这些特殊孩子有了些许的了解和关注,和对自己以往对于这些特殊孩子认知观念的一种反思与诘问。是的,绝对是这种感觉。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它让我想起前不久我在晚报中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男孩穿着潜水服,不断尝试潜入水中,3只海豚在男孩身边游来游去,男孩满脸笑容,兴奋地大叫……在由大连市心理医院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共同创办中国第一家海豚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3名孤独症孩子正在和海豚“医生”做潜水训练……”

    不知道他们的治疗效果如何?也不知道此时的他们是否已然勇敢地走出了那个被封闭的世界?但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生命而言,命运都是不可知的。而我们的世界因为不可知,才更精彩。
  •     我也不喜欢吃玉米~
  •     搁置了半年又重新开始读,去做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者的关系,对里面一些描写深有体会,特别是一描写到克里斯托弗尖叫,我的心也跟着颤抖
  •     一个叫克里斯多弗的15岁小男孩,有天半夜在家里附近发现邻居的小狗被人用铁叉给活活叉死,他决定要把这个凶手找出来交给警察,就像他的偶像福尔摩斯一样。所以这个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努力把自己推进一个完全无法了解、没有任何逻辑可言的世界里。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未知与恐慌,他选择以不停地解答数学问题稳定思绪……
    喜欢看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神经质的、阴郁的、自闭的、天才的人总是很吸引他人,像《犯罪心理》中的REID。这样的少年让人感到心疼又无能为力,他们的世界旁人很难进入,却总让人想带其走入更轻松快乐的境地。如果有这样一个小孩,好像也挺不错呢。
  •     其实是在伦敦看的剧 只是看剧前了解了一下剧情 剧中也有旁白+表演 也差不多是知道大概了。主要是要标记一下这个剧 应该算是先锋戏剧吧 记下来省的后面忘了……
  •     拿到《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一书,首先赞一下外在美,装帧美观精致,封面色彩纯净,值得收藏。再看内容,本文并非推理侦破小说,而是以意外死亡的小狗为线索,讲了一个特殊男孩成长中的一段经历。另外,书中的插图很特别,为本书增色。本书自出版以来屡获殊荣,获奖不计其数,入选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中学教材,畅销全球,由此吸引了我的注意,本想同五岁的女儿一起阅读,收到书才发现对于女儿来说,也许要到十年之后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

    本书主角克里斯托弗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精神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内心孤独又敏感,骄傲又脆弱。他不是智障,也没有残疾,他只是与众不同,他在某些方面虽然低于常人,却在其他方面有着过人之处——惊人的记忆力和超群的数学天赋。他们这类人群有一个特殊的称呼——特殊需要儿童。

    本文以第一人称写就,通过“我”的言行展开情节,字里行间透着不寻常,就连章节的排序都用的是“我”喜欢的质数而不是我习惯的自然数,起初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这个习惯了条条框框的成人有些不适应,也许这才是孩子眼中真正的世界吧,一个特殊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我们看本文时自然不要拿成人的眼光来评判。换个视角来看孩子调查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过程中的成长吧。

    克里斯托弗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小狗的主人和自己的父亲的阻力,顶着压力迂回调查时发现了秘密,感情受到欺骗和伤害,还有来自孩子难以理解的成人世界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克里斯托弗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不与人交谈到主动和别人说话,在常人看来十分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个特殊需要儿童来说,常人难以想象他们要承受多大的恐惧和压力。而这些困难,作者都清楚的写出来了,让我们能够看到,整个事件中克里斯托弗作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写调查事件的同时,还穿插展现了克里斯托弗的过人天赋,告诉我们即使是特殊需要儿童也有闪光点,他和我们不一样,他和我们也一样,我们对待这类特殊人群要一视同仁,欣赏而不是歧视。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的孩子不在特殊需要之列,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更能理解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苦恼,如果大家对于特殊的儿童能够不那么特殊对待,他们是不是更可以接近常人,变得不那么特殊,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天赋,也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呢!
  •     希望小男孩可以梦想成真 得到幸福
  •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又是孩子提出的要求
  •     极具创意的一本书,我想作者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关于差异,关于边缘人,关于一种独特的看世界的方式。
  •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太不容易了。
  •     很难相信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书中实在有太多令人思考的东西了。单纯的文科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作者的思路和知识面也是令人叹服的。
  •     能称被称为“欧美10年畅销三甲”,内容应该不错,孩子见到后很高兴,还没有看完,内容就不说了
  •     话说昨晚睡前翻小狗这本书,忽然想起之前曾看过的一个少儿节目。
    主持人是俩活宝,加上真宝宝们的天真无邪,那节目在我们那个小城红透了半边天。
    当时便注意到一个细节:主持人和宝宝们说话时,都是蹲着的,抑或说跪着,说起话来一时间也是奶声奶气,而往往这样一场节目下来,无意中又增添了许多会心之处。
    且不说做此类节目有迎合之嫌吧,这种与孩子平视的出发点就值得赞叹。
    那时便明白了:孩子的世界,原来要蹲下来看。
    再回到小狗这本书上。
    我觉得,克里斯托弗的内心世界,与其他孩子没太大不同,当然,不能否认,他的世界,他看待外在世界的视角,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些“固执”,有些“独断”,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这是一个“怪胎”的结论。他不过在智力超群的同时,有一颗敏感执拗的心。我们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某个陌生人,那就不要跟他们说话,或者走开,就像后来做的那样。但前提是不要伤害别人。何况他本就不想伤害别人,他只是有自己的“底限”。而说到“底限”,我们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时,谁能说底限是对还是错呢?以己度人,是不好的。
    书还没读完,但感觉值得再读,有关孩子,有关成人,有关沟通。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也曾经迷失。
  •     你觉得他可怜,他的世界过于精彩懒得理你。
  •     冲着和哈利波特齐名,特价时就入了,拿到手感觉还不错,希望内容好看!
  •     自己成年后甚少看童书,总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看童书会有代沟。现在有了女儿,就有很多时候需要亲子阅读。机缘巧合能拥有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刚一拿到书,就被这本书漂亮的外表吸引了:可爱的橘色封套,精装的白色书皮。可见出版公司对这本书的重视。

    当然,这本书也当得起这份重视,因为这本书获奖累累,好评如潮。甚至曾经超越红极一时的《哈利.波特》,登上英国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作品陆续以35种文字在全球出版。我数了数封腰上的获奖居然有19种,当然还不算后边的“......”。

    正好有一天参加会议,自己没什么事,把这本书带上。看书前还犹豫自己是否能看进去,谁知竟然手不释卷,在会场看了大半。回到家,又看到深夜,直至把它看完。

    首先,吸引自己的是本书的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本书采用第一人称。“我”——是一名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特殊需要儿童)。在看完书之后有去互联网搜索一下“特殊需要儿童”。可能搜索结果并不专业,网络这样说“特殊需要。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儿童都和别人不一样,都具有其特殊性。但如果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差异,就被界定为"特殊需要儿童"。据统计,特殊需要儿童群体占儿童总数的20-40%左右。”可见这类儿童并非我们所说的智障儿童,但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笨、闹、多动、反叛、无法集中注意力、读写障碍等等等。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这样的特殊少年来看待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我感觉就像是透过一颗多面的水晶球来看世界,看到的世界会发生一种奇特的形变。比如,每当身处人群或者陌生的环境,“我”就会濒临崩溃,极端敏感的体验令人难以忍受,惊慌失措。

    反之,如果透过这颗多面的水晶球来窥探“我”的内心世界,每个窥探者就会仿佛身处有很多面镜子的世界,每个镜子都能照见一个独特的,你从未体验过的世界。比如:“我”有单纯善良的一面。面对小狗威灵顿被杀,“我”努力要找出真凶。(不要把这本书理解为是一部谋杀案推理小说,这本书远远不是。)谁知竟然发现了凶手居然是自己的亲人,而且,发现自己父亲一直撒谎欺骗自己。“我”完全无法忍受这种欺骗。我的世界里只有“真”、“假”,没有所谓的“善意的欺骗”。

    这本书的第二大特色是书中用十分别致的小插图把“我”的内心的多面性表现出来。“我”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可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是一名数学天才。而且,对很多事物都有独特的见解。这大大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真想知道作者马克.哈登是如何把握这样一个特殊少年的内心世界的。可惜书本里对这位作者的介绍不多。

    阅罢这本书,感觉自己只是了解了克里斯托弗(“我”)——这名十五岁三个月零两天的特殊需要儿童内心世界的一二。要探索他的内心,我想还需要很多次的阅读这本书,而且,每次都会沉迷到他的内心世界,就像那个漫游奇境的小爱丽丝。
  •     这本书的确不错。
    与其说是一本探案小说,更不如说是一本倾述着小孩想法的书。作者以质数作为每一章的标题,故事线索是以主人公的一些日常生活、喜欢做的数学题穿插其中。喜欢!!
  •     书的名字,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酷——《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我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是因为什么而买下这本小书的。但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在拥有它之后达一年之久后才把它一页一页读完。
    因为这本书,很难读懂。
    没有内容简介,没有媒体评价,没有各种推荐,没有作者介绍……甚至没有目录。显然,这本装帧风格简约而考究的书应该是很有品位的,不热闹,不花哨,真正低调。
    翻开头几页的时候就让读者有点儿莫名其妙。
    这是一本侦探推理小说吗?从一只狗的死开始写,颇有惊悚的意味。
    但为什么这第一章的序号,写的却是个“2”?
    而接下来的所有章节篇幅有长有短,似乎随心所欲,编号则似乎有某种规律:3、5、7、11、13、17、19……233。
    发现了什么?
    而第二章,使这个故事的风格有所变化。这是主人公,或者说是作者(他说这本书就是他自己写的,也就是说这个作者就是故事中的“我”)对自己的一个介绍。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实际上书中有不少类似的好像跟主题没有什么关联的文字,包括一些让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的数学推理论证的题目(在七岁那年我就被数学老师宣布是一盆浆糊,我耿耿于怀了很久,直到今天终于确定……她是对的),甚至有33554432这样的数字——这是“我”,也就是克里斯托弗用来使自己安静下来默默计算2的25次方的结果。他经常这样,当自己面对危机赶到紧张乃至惶恐时,用思考数学问题来缓解不安。
    没错,当我把这本书放下了一年之后,再次捧起时,终于读懂了它的意思,于是欲罢不能,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它读完了,并迫不及待地向推荐给所有的爱读书的大人和孩子。
    克里斯托弗是一个在大多数人眼里显得很特殊的孩子。
    我不太懂专业的东西。不过根据书中的描述,我大致认为,他应该是一位孤独症儿童。
    正如他自己所罗列的,他有诸如此类的表现:
    长时间不跟人说话(比如连续五个星期没跟任何人说话);长时间不吃不喝;不喜欢被人碰(包括爸爸妈妈跟他握手也要小心尝试);生气或困惑时尖叫;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气或困惑时砸东西;呻吟;不喜欢黄色或褐色的东西,绝不碰黄色或褐色的东西;从来不笑……
    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根本不懂得怎样和人相处,又时常被人误解。
    其实,他还有很厉害的天赋。
    正像在这个关于深夜小狗被杀事件中所表现的那样,他有很强的记忆力,特别是对数字和地图,有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尽管在大人看来,一只狗而不是一个人被害,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克里斯托弗出于对小狗的爱,仍然克服重重困难,特别是克服自己人际交往的障碍展开调查,最终揭开了真相,实际上也解决了自己的家庭问题。
    我觉得,这本书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情节本身的曲折之引人入胜,更在于如此真实的敏锐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孤独症孩子的敏感和洞察,好像为我们展示了世界的另一面。
    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种种,有着别样的意义。我们必须承认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们的聪明,那另一个视角非常犀利和睿智。
    这一点,是神秘的,也是非凡的。
    所以,这本书很有嚼头。它绝不会被你走马观花般草草浏览,而是不能不读上几页就要动动脑筋然后乐趣无穷。

    2012-6-11
  •     吴一汉荐书单Top10
  •     刚看的时候对男主的行为模式很不习惯甚至有些抗拒。文中对自闭症患者的内心活动刻画非常细致,包括他能观察外界超越细致的程度,对内在逻辑性的重视,对常人世界里的情绪和非理性部分的不理解,以及在无法process过量信息后的混乱反应。读完后对自闭症患者的全新认识十足好评。
  •     为了Colin找来看一看,看完愈发感慨他真是个奇怪又可爱的人。没料到看本小说也能被科普不少各领域知识。金毛真好啊!
  •     儿子今年8岁,拿到这本书以后,很是喜欢,爱不释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本书让我变得很勇敢,更坚强”,还说悬疑小说原来是这样的,我也挺喜欢的,尤其是其中有关质数的知识,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也让我开始对质数感兴趣,当然,这本书是非常适合7到15岁孩子看的,强烈推荐!
  •     GIELGUD THEATRE最近
  •     当天儿子就看完了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孩子九岁,很吸引他。
  •     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是精装本,是一本视角与众不同的儿童小说,有可爱的插图,有深入浅出的数学题,有逻辑推理的图表方法……描述的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值得孩子们阅读。
  •     这样一本看似没有情感铺陈、语言简白的小说,用一种弱而不脆、小而不微的力量打动了我。

    克里斯托弗看不懂人的表情,“人们有时候一个字都不说,只是扬起一条眉毛就会表达很多意思”,这让他很难理解。他对世界的判断简单、条理、黑白清晰,但正是这种清晰在他小小的内心里构筑了分明的爱恨。他喜欢狗,因为狗的心思容易了解,而且狗很忠诚;他相信爸爸爱他,因为爸爸在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比如去警察局;照顾他,比如给他做饭;而且总是对他说实话……这样直接的取舍让他的情感很死心塌地也很真心实意。

    而成人的世界累积了太多毫不相干又毫无意义的东西,眼睛不再清澈、思虑也不再单纯。比如小克的妈妈,喜欢幻想并不存在的生活,以为和希尔斯先生远走高飞可以摆脱乏味和疲倦,直到在小克真诚的撼动下,才看清希尔斯伪善、没有爱心的真面目。

    克里斯托弗的小脑瓜里装不下太多的信息,否则他就会像一台停止运转的机器发出呻吟的声音,这仿佛与信息愈益繁多的世界格格不入,因此被常人贴上“自闭”的标签。在他专注的头脑里,所有问题都是线性逻辑而顺理成章的,“等我参加完数学考试,我会再参加进阶数学物理考试,然后我就可以上大学……再然后,等我拿到数学学位、物理学位或者数学物理学位,我就能找个工作、赚很多钱了,我就能雇一个人照顾我,给我煮饭、洗衣服,也许我还可以和某个女孩结婚,那时我就有伴了,不会再孤单一人。”

    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能够被乐趣所吸引而无旁顾,这样的幸福持久而宁静。我们太多的人把注意力分散得七零八落,把该关心的事抛在一边,而深陷于各种琐细的烦恼中不能自拔。但在小克狭长深入的目光里,看到的却是被大人忽视的真相。
  •     一个孤僻的小孩内心的独白,絮絮叨叨,大多数句式都以“我”开头,不过我很喜欢这种自言自语/坚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要纠正别人一点点的误解与给台阶下的善意,哈哈哈这就是之前的我嘛!/太空太远,没法成为宇航员了,感受到了悲伤,这是他首次体会情绪吧/父亲真是可怜人值得敬重
  •     和儿子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克里斯托弗的孤僻,聪慧,多疑深深吸引了我,穿插的叙述方式很吸引我们,但到底是谁杀了威灵顿又吊足了儿子的胃口。但当我读到一半时,我又不禁悲伤和犹豫起来,七岁的儿子对克里斯托弗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似懂非懂,我建议这本书适合15岁以上的孩子看。但儿子似乎觉得很棒。对于克里斯托弗画的各种图表,佩服的五体投地。
  •     以意外死亡的小狗为线索,讲了一个特殊男孩成长中的一段经历。章节从2开始,然后是3,然后是5、7、11…… 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这些都是质数。感觉家晨九岁的小男孩不是很能读懂,但是他却坚持读下去了。
  •     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是一个有些奇怪的人,比如我会在听到一些令自己感动的音乐时,突然间浑身发冷地打哆嗦;比如我常常在经历某件事情时,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觉,似乎曾经在梦境中亲历过一模一样的场面;比如与黄色的灯光相比,我更喜欢白色的灯光,因为它们让我感觉内心明亮;比如对文具、毛绒玩具和甜食有种无法控制的迷恋,就象童年在自己身上烙下了某种印记,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将它拭去……同时,我也清醒地看到,自己身上还有一些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比如我对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具有敏锐的记忆力,我能清醒地记得亲人和朋友的生日、星座,在某年某月的某天曾经用怎样的眼神看着我,说过怎样的一句话;同时,声音也是对我有特别影响力的东西,即使十多年没有联系过的朋友有一天突然打电话给我,我也总是能准确无误地辩别出他/她们的声音,这种对声音的敏感同时也让我对于周围人们的声调、说话的语气、质感非常在意,所以我完全受不了有些盗版光碟中那令人作呕的配音,它们会突然间把电影变得索然无味,不过我知道,很多人并不象我那么注意和在意这些东西。

    看过《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要用上述一大段的文字来描述自己这些奇怪的特点。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克里斯托夫。起初我想把它当成一本儿童侦探小说去读,猜测以儿童的视角去侦察案件,一定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然而在我翻开书的第一页时,却突然奇怪地注意到,我所拿到的这本书好象是错版,因为它在本应该是第1章的地方清清楚楚地印刷着一个“2”,而在右下脚的页码位置那里,又确确实实地印着“1”,并且在这一页的前面,没有发现任何掉页或被撕过的痕迹。当我继续往后翻阅时,才注意到所有的章节数字都不连续,是由2、3、5、7、11、13、17、19、23这样的数字组成的,并且书里面还夹杂了很多奇怪的表情、地图、公式以及我看不懂的符号,是的,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如果你在花园里发现一只小狗的尸体,并且身上还插着一把铁叉,你会怎么做呢?会不会马上冲过去抱起它,并且帮它除掉沾染着它血迹的铁叉呢?克里斯托夫这样做了,可悲的是他同时也被狗的主人发现并误认为是杀狗的凶手,然后勇敢而无奈地承担起侦破这起小狗谋杀案的重任。

    所以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本谋杀案推理小说去读,然而当你真的静下心试图去理解这本“推理小说”,却发现自己**了,至少,它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因为它是从克里斯托夫独特的视角去描述这起案件的前因后果的。

    克里斯托夫是一个很特别的天才小男孩,他喜欢数字,对于周围环境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所有曾经经历过的事件都能在他的脑海里准确无误地被记录下来,就象拥有一部永不停息的摄影机一样。他能在对着山坡匆匆一瞥后告诉你那里有多少只奶牛,其中多少只是白黑相间,多少只白褐相间,而它们身上又分别有着怎样的图案和花纹,与此同时,他还支观察到树篱上挂着一个阿斯达超市的旧塑料袋,以及一个可口可乐罐,一只蜗牛,一根长长的橙色绳子;田野里有三种不同种类的青草,两种不同颜色的野花;大多数奶牛都面朝向上坡的方向……诸如此类普通人永远也观察不到,即使观察到了,也会视若不见地忽略掉的细节,对克里斯托夫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他迅速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无误的记忆力决定了,他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然而,这样的一个天才,却又同时拥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缺点:他讨厌黄色和褐色,每当看到这两种颜色的东西,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如果有人要移动家里的家具,他就会提前画一张家里的平面图,标出所有家具应在的位置并测量好距离,当一切完成后再按照图纸精确地将所有的物品归放至原有的位置;他可以连续五个星期不和人说话,长时间不吃不喝,被人触碰时就用瑞士军刀去捅对方,生气时持续几个小时地尖叫……这所有的症状加在一起,你该明白,克里斯托夫他就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尽管我非常不愿意提到这三个字。

    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一位孤独、敏感、单纯、偏执却又拥有超能力的少年呈现在我们面前,始终坚持从他的视角去描绘世界和思考问题。它让我们看到克里斯托夫完全本真的一面,没有评论,没有批判,没有侮辱和伤害,即使是在描述克里斯托夫的非常规带给爸爸妈妈的烦恼和压力时,也只是以尊重事实的方式进行客观的讲述。

    或许,因为他的自闭症,克里斯托夫有那么一点不幸。然而换个角度想,也许正是因为某一方面的缺失,才使得他在另外的方面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呢?天才之所以和常人不同,就是因为他无视日常秩序和理性规范,并且勇于破坏那些秩序和规范。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天才和疯子其实很难区分,因为他们同样拥有思想和心灵的绝对自由,这就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当你听说梵高用镰刀割掉自己的耳朵并且对着自己的心口开枪时,你看到的或许是一个疯子,可是当你面对他充满激情的画作和令人心醉的色彩时,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在这里我无意探讨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我想,世界应该予以天才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对克里斯托夫来说最幸运的事情便是他拥有一个很好的父亲,尽管他因为儿子的独特而承受了高于常人几倍的压力和痛苦,可他从来没有歧视或放弃克里斯托夫,并且一直给予他平等和尊重。对于克里斯托夫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及思想,他通通选择容忍和接受。甚至在妻子忍无可忍地离家,情人也因不堪重负地选择分手后,他表现出来的唯一愤怒和残忍只是杀死那只他认为影响自己爱情的小狗。

    小狗在书中是一个很巧妙的线索。故事因它的离奇死亡而开始,然而当克里斯托夫越来越逼近真相时,他并没有想到其实小狗的死追根究底是因为自己。在这里我看到父爱的伟大力量,不管是妻子的离开,还是情人的分手,父亲从来没有将这一切归罪于克里斯托夫,反而是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脆弱而敏感的心灵。当克里斯托夫因为害怕和他共处一室而逃离后,他绝望且不懈地寻找着他,用自己全部的诚挚企求他的原谅,甚至为他买了另一只小狗作为补偿。

    故事的结局令人欣慰,克里斯托夫在一份伟大的爱面前放弃自己的偏执,一切都在朝最美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他的学习,他的情感,他渴望成为科学家的美好梦想,还有他在经历了小狗事件后培养出来的勇敢和坚强,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希望。

    我喜欢这本书,它用独特的方法诠释生命的价值,在上帝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平等,与其肤浅地嘲笑别人的不足,不如大度地欣赏他人的专注。

    PS:这段时间玩植物大战僵尸,最大的心得就是,攻击力再强的植物,也有自己的软肋,假如没有软肋,那么它一定很贵,或是冷却时间超长。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完美呢?所以,对于克里斯托夫以及如他一样的天才儿童,即使他们因为患病或心理原因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会让人崩溃,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欣赏,给他们的人生大放异彩的机会,或许,下一项改变世界的发明便会出自他们之手。
  •     这本书是送给读小学四年级的外甥女的儿童节礼物,送到后,因为无聊我先看了,结果根本停不了,一鼓作气看完了。书的前半部分我读的很压抑,自闭且天才的儿子,无微不至关怀他的老爸,一只小狗的被害,还有书中的数学题,有点混乱的感觉。可是越往下读,越体会到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简单,他们不会领悟到父母的苦心,只是想到自己,可是这并不代表自私,只是孩子的世界太小,小到盛不下自我以外的其他。
  •     自闭儿童,不懂。
  •     我两天看完的 很好看的书!至于带领千万个孩子走出孤独的茧壳什么的我其实不信。。我也觉得翻译可能会有点问题吧 不过这本书就是以小孩子的视角写的所以语言简单肯定是必然的了 不管怎么样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
  •     适合十几岁的孩子独立阅读,书中故事围绕着“孤独”与“理解”这两个永恒的话题,叙述的方式别具一格,这样温暖又牵动人心的作品,留给家长和孩子很多有益的思考空间。精彩独特,充满了令人称奇的片段。
  •     这本书是一口气看完的,但看后的感悟却不是一口气就能说完的。

    作为一个大人,我常常发现自己懂得并不比孩子多,常告诉自己我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领导她的成长;在涉及她的事情上和她商量,而不是强迫,虽然她才两岁半,但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到有耐心、在爱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换位,理解,爱而不溺。其实,这些话,天下的父母几乎都知道,但在面子前,在生活的压力前,在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失败后,百分百做到的又有几个?
    所以,我敬佩克里斯托弗的父亲,深深理解他的母亲。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从自己孩子的身上体会到克里斯托弗的恐惧,也更能看清周围家长的误读。女儿自小怕人多的环境,怕浓妆艳抹的人,怕说话高亢的人。先开始我还试图改变,后来觉得既然她害怕,为什么非要强求,或许长大了有一定心理承受度就会好的。但有一天,孩子的奶奶告诉我,有一个说话总嚷来嚷去的老太太对她说:“去带你家孩子看病吧,怎么这么怕人!”奶奶气的一天不想说话。。。
    其实,如果大人想想自己也会对嘈杂的环境、高声说话的人退避两步,那么在孩子初看世界的眼里,他们的反应不是很正常吗?

    这是一本孩子的书,
    但首先的读者应该是大人。
    因为大人是孩子行为、心理、言语的最大影响源。
  •     最瞎的是什么儿童眼中的世界的评论,一个自闭症但是可能是学者症候群的孩子的故事。
  •     视角还挺有意思的,可以切入一个自闭孩子的视角写东西怪不容易的,在失常超常和正常之间有一个挺好的平衡
  •     看起来像侦探小说,实际上更像特殊儿童的生活记录。他们的家庭似乎注定会比别人多更多艰险,但让人意外的是这样坎坷的生活却更真实可感…或许是因为对比对象是现在富足却空虚的日子吧…读完20岁的我对15岁的主人公有几分钦佩和羡慕,觉定以后迷茫的时候要看看它寻找答案
  •     语言风趣,还有同名话剧。描述问题方式很不一样
  •     读这本书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到那部经典电影《Rain Man》,有意思的是,中文直接译为《雨人》(也有译为《手足情未了》的,感觉都不是很好)。其实,Rain Man还有一个释义:自闭症儿童。这就是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一般外貌俊美,却又有着异乎常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人们又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雨人”。“雨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专有名词———指那种具有某种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厉害点的叫“白痴天才”。电影《Rain Man》和本书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的“白痴天才”,他们都是天才的数学家。

    电影《Rain Man》和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本质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讲述别样的亲情故事。不同的是对象和形式。雨人的对象是弟弟;《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的对象是妈妈和爸爸,小狗威灵顿只不过是一个契机。就形式而言,雨人主要是依靠和通过弟弟来演绎情节的;克里斯托弗的伟大之处在于突破了自己,说实话,读到他一个人去伦敦的情节时,我的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敬佩。每个人都有固执的一面,更别说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要想改变或者突破自己是何其艰难。读到克里斯托弗头痛、呕吐、呻吟的情景时,我的心被揪住了,我完全能够感受到克里斯托弗的感受。

    可以说,这本书是越往后越好看。前半部分是克里斯托弗傻傻的认知,有几分可笑也有几分可爱;后半部分则是克里斯托弗的认知与现实的残酷遭遇和激烈交锋,让人有几分心痛也有几分心疼。还好,结局既安心又鼓舞。其实,读完这本书后,我突然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不管平常人还是非平常人,拯救自身的还是你自己,你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强,但绝对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弱。

    就外表而言,这是一本装帧印刷都非常好的书,大大加分。书中还有一些精致的小插头,很好看。书中还有很多数学题目,本人是数学白痴,连质数是什么都搞不清,对于那些题目自然是看个热闹了。当然,如果阁下对数学很有兴趣,不妨解答一下克里斯托弗做过的那些题目(如果能够轻松解答这些题目的话,奥数冠军非你莫属了,嘿嘿~)。
  •     深夜,邻家小狗威灵顿死在草坪上。我心疼地抱着它,却被主人误以为是凶手。孩子很喜欢的一本书。
  •     好
  •     不太懂这本书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我觉得写的挺一般啊,一个小孩子絮絮叨叨。看到中间甚至有些厌恶这个孩子,觉得他很不懂事,虽然知道他是一个自闭症小孩。最后的结局却看到了一点点乐观的地方。
  •     好有趣,自闭症的人真的都是天才。好奇别人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一定跟我眼中的很不一样吧。
  •     第一次了解自闭症儿童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也第一次知道除了背3.14后面的100位之类的技能,还有能背质数的!
  •     自闭症小孩奇特的逻辑思考故事。
  •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本书,孩子喜爱!也觉得新奇!好书!值得一看!
  •     爱的教育三部曲之《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是一本蛮独特的书。

    它的独特不仅仅在于故事内容,也不仅仅由于讲述视角,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处处都很独特,而且最后会让人觉得,它的独特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它的故事内容是独特的,讲述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如何破解深夜小狗被杀事件,以及后续发生的故事。

    它的讲述视角是独特的,用自闭症的孩子来看这个世界,在他的眼睛里,世界是另一个样子。我们能轻而易做到的事情,对他而言非常困难,而他也能轻松做到许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记住7507以内所有的质数。

    它的形式是独特的,每一章的编号采用了质数,在书中夹杂了许多独立的数学题目和科学知识——从小说的角度而言并非必要——但是非常有趣。

    然而它又是顺理成章的。

    主人翁克里斯托弗的努力贯穿始终,他想要通过数学和物理考试,成为一名科学家。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是爸爸和妈妈的付出。爸爸曾经对克里斯托弗说谎,也曾经伤害过他,但爸爸始终爱着克里斯托弗,天知道,这有多困难。妈妈对生活绝望,并一度从家庭逃离,然而面对找到伦敦来的小克里斯托弗,她终于回到了儿子的身边。我无意责怪爸爸的谎言和暴力,对妈妈的心酸逃离也毫无责备之情。天知道,他们有多困难,多绝望。小克里斯托弗的努力令我感动,爸爸妈妈的无私付出尤其令我动容。

    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是每个人的视角。有人看到的是要关爱儿童,有人看到的是应当不懈努力,有人惊讶于世界的另一个面貌,有人也许仅仅对书中的习题感兴趣。而我,我在书中看到的是父母无私的爱,他们也会脆弱,他们也会退缩甚至想要逃离,但父母总会坚持下去,直到他们老去的那一天,仍然不会改变。

    买下《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原意是计划等儿子大一点送给他读,但我想这个计划要推迟了。也许这本书,知道他成为一名父亲之后,才能真正读懂。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直都在长大,每一天……

    《小王子》讲述的是爱情,《夏洛的网》讲述的是友情,而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则对亲情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三个故事,三种最美丽的情感。

    爱的教育,从《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开始。
  •     以前以为用喜剧口吻来写悲剧就足够悲凉,原来还可以用接近零度情绪的口吻来写悲剧,大意了。亚森伯格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不知道。只知道为了试图最大可能地理解他们,他们家人付出了多少的爱、耐心、时间,受到了多少结结实实的伤害。这书是不幸的分泌物,也是面对命运无可奈何的强硬、嬉皮笑脸,甚至还有点劫后余生。在冷静、理智后,是深沉的,无边无际的绝望。
  •     看到来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描写,刚开始总是不能理解小主人翁的一些行为习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正常人吧。后来看到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完成了一个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寻找妈妈,我们不得不为他感到高兴。 只有所有人对他们关爱和包容,理解和尊重,其实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     我喜欢《哈利波特》系列,《达芬奇密码》虽然没看过,但知道很畅销,这个标题虽然很童话,但能和那两本并列,我觉得也挺了不起吧,,,,而且更吸引我的时候半句话:带领千万个孩子走出孤独的茧壳。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吧。这个孤独并不是贬义词,人人都有孤独的权力。
  •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很特别。起初读的时候还真不知道是写什么自闭症儿童的,就是读完了也不认为那个小男孩是这个意义上的特别。而是,普通中的特别。就像最近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他只是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样。但却很可爱。他们看待问题、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和常人不一样,他们看重的、在乎的在我们这些人眼里或许一文不值。他们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对我们来说陌生、新奇,同时又很熟悉。就像主人公克里斯托弗,他弄不清楚人们的各种表情代表什么心情,他就用可爱的表情符号将喜、怒、哀、乐画下来,见到的时候他就将这张纸拿出来比对,有时他会遇上图画里没有的表情,他就会很疑惑。多可爱,多有趣。他的特别让他感受和经历了为常人所忽视的东西和情感,内容不一样,但都很丰富。
    虽然,我说不一样,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真,这个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他以他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事物最真实的面目,直面人最真实的情感。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看待问题的方式很简单,没那么多考虑和顾忌,因为他自己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也是简单的。而正是这种简单,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事物最真实的一面。有时,我读着读着,会不时地感叹和惊讶。
    我也喜欢sheldon,不仅仅是因为他跟我不一样,更因为他教给我另一种看待世界、事物、问题、人的视角和方式,让我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更可爱、更丰富的东西。对有些事不再那么看重,对那些我以前不感兴趣的事多一些关注,总之,生活和世界还是那样,在我眼里却在慢慢改变。这感觉很奇妙。而克里斯托弗给我的感觉和sheldon有些相似,只是更小,更单纯,更真实,更孤僻,更让人心疼。
  •     刚刚看完《乐琦的神奇力量》,接着翻开了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乐琦和克里斯托弗,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他们在孤独中渴望着亲情,在胆怯中探索着世界,在纷乱中寻求着安全感,在与成人世界的“博弈”中成就着自己。

    虽然以前看了不少儿童心理的书和文章,但这两个“纯属虚构”的故事却展现了无比真实、具有超级想象力又极富个性的儿童内心世界,读起来惊叹不断——
    妈妈说克里斯托弗是个很好的名字,和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故事有关。但“我不希望我的名字和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故事有关。我希望我的名字就代表我自己。”

    成人通常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是有逻辑的,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在克里斯托弗开来,常常相反。比如,
    人们常说“安静”,但不会告诉你要安静多久。
    请勿践踏草坪,是这块牌子周围的草坪,还是所有草坪?因为其实还有很多草坪是可以让人踏的。
    爸爸总说“别去管别人的闲事”是什么意思?我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别人有关。
    人们建立了很多规矩,但又总是在违规:超速驾驶,酒后驾车,不系安全带。《圣经》上说不可杀人,但十字军东征,两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都有基督徒在杀人。
    深夜小狗被杀,原来凶手是爸爸,难道他不会因为我发现了真相来杀我吗?

    随着线索的深入,克里斯托弗走进了一个让他更加疑惑的世界。
    父亲、母亲、母亲的男友、邻居、路人,这个成人世界里,痛苦、猜忌、困扰、纠结竟是那样复杂和深厚。爸爸说的没错:我们都会犯错,你,我,你妈,所有的人,有时还会犯很严重的错。我们都是凡人。而孩子都是感受精灵,当成人们来不及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或者想掩盖什么的时候,孩子的不安全感就会日渐增强,甚至出现许多“行为问题”。
    克里斯托弗有他的逻辑:我之所以喜欢数学,是因为它让我有安全感,数学意味着去解决问题,最后总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数学和现实生活不一样,现实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答案。
    克里斯托弗的老师雪凡是个例外,要是她“想叫我别去做什么事,就会明确地告诉我是哪些事。我喜欢这样。”同样因为这能带来安全感。

    父母中的一方出了问题——孩子失去安全感——离家出走——最终找回亲情,是《乐琦的神奇力量》和《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共同乐章。乐章的高潮叫做“神奇的力量”!
    乐琦抱着妈妈的骨灰坛,仿佛感觉到了妈妈那柔软的肩膀,同时,又好像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在关注着她,知道她现在需要什么了……
    克里斯托弗呢?他会通过考试,并且再次拿到A,两年内他还会参加其他考试,也拿到A。等这些都完成了,他就要去其他城市上大学。然后“我就会拿到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成为一名科学家。”

    一个聪明和爱思考的孩子也许会有更多的烦恼,一个敏感和富有想象的孩子也许会有更多的“麻烦”。但其实,乐琦和克里斯托弗要的并不多,他们最重要也是最秘密的心灵角落需要的,只是一种安全感。
  •     这是个很精彩的故事,主人公是个很喜欢狗的男孩子,他通过自己的调查,知道了小狗死亡的真相,最终也原谅了父亲,我喜欢
  •     看了几章时,就看到有不少可乐的图,忍不住去翻作者简介,发现这厮不仅是作家,还是插画家、漫画家、剧作家,牛津毕业。
    精英啊!有创意啊!想象力天马行空啊!艺术天赋啊!老天爷赏饭吃啊!玩着就能赚钱啊!不羁放纵爱柿油啊!还能拿奖拿到手软啊!
    羡慕嫉妒啊!
    羡慕嫉妒完了还是要说,很有意思。最近正看哈里·博斯系列上瘾,居然觉得这个英国的小男孩和博斯这个参加过越战的美国老兵都很令人发自内心地喜爱,不自恋不矫情,善于观察,敏感细腻又执著坚定。
    如果不用被迫看恐怖片,今晚就可以躺在床上把它看完,哦耶!
  •     用高智商自闭症孩子的视角,写生活中的事。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多了些许理解。
  •     可能是中外的差异,儿子不是太喜欢,他说真的比不上“哈利波特系列”。
  •     早在05年的时候,本书已经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书名为《深夜小狗神秘习题》。或许是当时人们只是把它当做了一本少年侦探、奇幻小说而并未产生过多的兴趣。而此次由南海出版社重新出版,不仅在书名上做了更改,其装帧和质地也是有很大讲究——硬皮、简单的图案,而且翻译上也有相当的改进。

    当然,在此之前不少读者将其视为一本少年侦探小说其实也并不奇怪。本书的内容便是以一个少年发现邻居家的狗被杀害,而自己被当做凶手之后,开始在调查这件事件的过程之中不断发现的故事。作为这么一个看似线路单一的故事,虽然是马克.哈登的处女作,可谓是相当的有名——“该书已被译成34种文字、160余个版本畅销全球,荣获全球30余个奖项”等等一系列的光环。在诸多的光环之下,究竟为何被这么多人喜欢呢?

    书中有两个奇特点,第一是作者别具匠心的章节序数的安排,并非我们所熟悉的“1、2、3……”而是从质数开始“2、3、5……”;第二,作者将心比心的以一个儿童的第一人称“我”来描述故事内容。前者是为了突出小主人公对于数字的敏感与兴趣——毕竟这本书是“我”所记录的身边事物、后者则是让读者们更加能够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从而了解一个少年的心理层面。

    鲁迅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做儿女之时与父母有着沟通障碍的“代沟”一说。虽然小说之中的“我”是一个自闭,或是用“阿斯伯格综合症”之类的词来形容的孩子,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去关注“特殊儿童”,而是通过这一个相对较为极端的特例——因为“我”的孤僻,所以更加能细致的描述并突出“我”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深刻的感受透过孩子的双眼看到的谜题的答案、父母的情感、世界的丰富,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去感受到或者说是回忆出我们曾经在青春叛逆时期面对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情绪,从而做到放下身段与姿态去与一个孩子真正的交流。毕竟成人世界的对与错,已经与孩子心中 “评判标准”有所不同了。

    书中“我”的执着与敏感,难道不是曾经的你我么?那么的天真、或者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坚持的去寻找一个答案,甚至不怕伤害到最亲近的人。或许这就是孩子,不懂得圆润的去处理尖锐的冲突,大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陷入爱恨两个极端。他们是直白的、天真的,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健忘的”,他们眼中的爱恨来去匆匆。当我们去褒贬一个孩子的懂事与否之时,可曾想过其实在孩子的眼中,我们才是“不懂事”的人。当我们为了一件小事儿怀揣在心的时候,也许他们早就因为眼前的新鲜将那些不愉快抛到九霄云外了。

    的确,这就是他们,透过天真的眼神,反映出来最直白的世界。
  •     简介说楠竹要找杀害小狗的人,以为会有推理成分,结果是我想当然。以自闭症孩子的口吻讲他的生活,他的逻辑与非逻辑,他支离破碎的家,母亲偷情离婚,父亲骗他说母亲去世,他发现真相但不能体味真相。大约作者想表达孩子的坚韧。但我没办法用孩童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站在成年人角度看,我为他爹感到心累。
  •     这部英国小说没有英式中上层阶级的腐朽与意淫,还原了一个自闭症儿童最基础最本质的思想,实在难得。
  •     还没读过这本书。但看此书如此畅销,应当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爱心树”的品牌也错不了啦!
  •     女儿很喜欢,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一本经典文学作品。
  •     可爱又温暖。性格内向的读者可能都有共鸣吧。
  •     神秘??有多神秘?一个具有超群的数学天赋的男孩,一个旁人眼中的怪孩子,最终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气破解了这宗神秘案件。
  •     好喜欢> <
  •     大爱之一
  •     用了两个晚上读完《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内心终于归于平静。这本书让我想起曾经感动过的一部澳大利亚黏土动画《玛丽与马克思》,那个自闭的美国犹太人Max,简直就是克里斯托弗的中年版。怎样的人生都会有他的轨迹与终点,而命运则在你出生时早已注定。

    克里斯托弗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少年,他能关注到周围的一切细节,以至于大脑无法处理如此海量的信息。同时他又非常的聪明,能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各种理性的逻辑判断。但是,他无法处理来自于人的信息。因为人极度的复杂,也极度的不理性,就像再先进的电脑也无法模拟人的思维一样。于是周围的人把他视为问题少年。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人,不过是问题的种类与程度不同而已。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伪装的过程,掩盖住自己的问题,装作与大多数人行为一致。自然赋予人天赋时,总会拿走一些东西。克里斯托弗被赋予了太多天赋,却失去了伪装的能力。他不需要任何的怜悯,因为他与我们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自然而然地让他融入这个世界,他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程。

    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看到了问题少年的精神世界,有人唤起了为了父母的责任,有人像在读《小王子》一样的寓言故事。而我感觉克里斯托弗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被所谓的正常人复杂化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克里斯托弗一样简单而又富有逻辑地思考问题,也许世界会变得非常的美好。他作为5698次抛出硬币正面的幸运者,淹没在无数不幸者中,反而成为了一个异类。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就是这个天才异类的历险记,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外星球一样不可理喻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定位。虽然周围的正常人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但他自认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这就已经足够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行为不也是这种历险吗?对于每个人来说,自我的意义要比世界的意义来得重要得多。
  •     去往朋友家的路途中,在车上看完了这本书。看得很快,很酣畅,也深受触动。有几个细节一直记着:

    警察来家,开门的瞬间克里斯托弗看到男警鞋底沾着一片枯叶,女警脚踝处的丝袜有个小小破洞。
    外出野游,发现19头奶牛中15头白黑相间,4头白褐相间;树篱上有个塑料袋,还有个压扁的可乐罐,罐上一只蜗牛。
    一种表情,绝对只代表一种情绪,比如笑脸就意味着不存杂质的快乐。

    啊,我想说,我心中有过这样一个小孩,丢失过这样一个小孩,或躲藏着这样一个小孩,他的世界里只有简单的逻辑,纯粹的记忆,以及可以把握的每时每刻。没有犹疑,没有含糊,一切都透明、确定。所以他看世界的视线不拐弯不转角,难以理解暧昧的人际准则。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有人说他是问题小孩,但我宁愿说,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个影子,怀念起这个影子来:视野里的景象没有挤压变形,脑子里的画面干净清晰,思绪能安静地定格在一点一事,一切未被万般嘈杂稀释。我想说的是,怀念纯粹的自己,简单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克里斯托弗的心不难读懂。

    书虽然看得快,但值得看多遍,或随便多翻,有很多语言直入心灵深处,这时便会停一停脑子,想想所谓的生活状态问题。

    最后,不仅仅是童书。相信看了的人都会深受启发。
  •     我通过书中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他虽然什么都知道,但是他受到母亲的教育很少,他不会理解他人的想法。通过一只小狗的死亡事件,克里斯托弗找到了真正的母爱。我从中受到了启发,我以后一定要孝敬母亲。
  •     书比想象中厚,内容很好。中午在学校看感觉心情很好。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与《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并称“欧美10年畅销三甲”! 带领千万个孩子走出孤独的茧壳……),书很有特色。
  •     同样,很好玩
  •     假期里读完这本书,感慨良多。

    千千下半年就要升初三,半大的女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疯起来没个够,看起来跟孤独一点儿也不沾边。可在家里,她却时常会有忽然间安静的时刻。找她搭话,她也爱答不理,独自闷在一边,默默垂头深思。这不禁让我担心,在这小小孩子的心里,有多少我所不能理解的哀愁与孤独,有多少不愿向大人(恐怕也不愿向她的小伙伴)敞开的心扉与秘密。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本书讲了一个孤独的少年,为人父母的看了大概都会有心疼的感觉。故事里的父母背负着各自的生活重负,并没有做到最好,甚至妈妈面对孩子的无法沟通,曾经一度退缩,但他们终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去化解孩子的孤独,并慢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然,千千没有故事里的孩子那么严重的问题。像老安说的,青春期的女孩子都那样,甚至现在的独生子女也都那样。但这个故事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不要把大人的逻辑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尊重孩子的情感与感觉,以他们的方式去和他们相处;我相信,消除孩子心中的隔阂,不是要强行去改变孩子,把他们硬拗成大人心中的标准模样,而是以最贴近他们心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比如故事最后父亲送给克里斯托弗的那只狗,那便是一个信号,一种温暖,一个开始。和孩子做朋友,不是一句空口号,而应该真正地落到实处。

    总之,感谢这个温暖的故事,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的妈妈。
  •     高功能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
  •     物理男孩的哲学。我还蛮喜欢的!
  •     神秘的不是谁是凶手,是少年的内心。完全就是少年sheldon。
  •     我没看过这本书,我女儿对它的评价是不怎么样,当然也有可能是她的水平不够,但是哈利波特她很喜欢.
  •     一部优秀的,用孩子的口吻说话的作品
  •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很多思维已经开始被成人世界的定性给同化。
    孤独的孩子克里斯托弗他真的孤独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仍在翻看的我,先把这个问题记录着,希望在读完的那一刻,试图把答案找出来,好好地说说,说给自己听。
  •     
  •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这本书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当你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的时候你会吓一跳,你会以为你拿到了一本错版书,因为这本书第2单节开始的。你会不由自主地往后翻,接下来的章节是3,还是接得上的,再接下去是5,之后是7,然后是11。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就会知道作者是用质数来标注章节的。
    除了标号,本书里还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并不是独立于文字之外的,不是那种不看也不影响对书的理解的,相反,这些插图是小说的一部分。书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文字:“那个东西就像这样:”然后就是一幅图。也就是说,这部小说不完全是由文字写成的,作者用抽象的文字和具象的图画讲述了这个故事,完成了对主人公的塑造。当然,这一点作者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插图画家、漫画家。
    当然,上述两点还只是形式问题,下面说说此书内容的独特性。在这本书里还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物理学问题,以及哲学问题。当然,文史哲是一家,在小说里有哲学问题的存在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此书里的哲学问题也很独特,因为小说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是一个数学天才,他考虑哲学问题的角度往往是数学的角度,比如他引述了“三门问题”来反驳书里的一个次要人物说数学总是很明确——不过作者在这一点似乎做得并不好,因为克里斯托弗还是给出了“三门问题”的一个唯一答案——姑且不说这个答案正确与否,但至少小说里的人物还是认为它是明确的(关于这个“三门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不过我确实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以这里也不准备探讨这个数学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来原著看并琢磨一下)。
    不管怎么说,“三门问题”以及其它类似的问题在书里的存在也是此书的独特性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小说里出现太多与故事无关的东西会对小说造成某种损害——即使是《深夜小狗》这本书里也不能说就没有造成损害,这些技术性或学术性的东西在小说里存在得太多会让人厌倦,小说就是故事,读者想读知识可以直接去看科学专著。然而,《深夜小狗》里的这些东西却有另外的含义,一是这些东西可以告诉读者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在想什么和怎么思考的,对人物的并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于是也就产生了第二个效果——因为塑造了人物的心理,也就部分推动了故事。
    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也比较“独特”,不过我说到“独特”这个词是要像雪凡说到它时一样要用手指比划出一个引号来的。因为像克里斯托弗这样的角色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很多了:数学天才、自闭、喜欢待在闭塞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等等。也就是说,这个角色其实并不是作者的独创。然而另一方面,这个角色又确实不是一般的人,他有他的独特性,所以本书腰封上的那句“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真实世界”一语就有点无的放矢,如果要让克里斯托弗来说这句话,他一定会修正成“这是某一个孩子眼中的真实世界”。但是当然,我个人在这本书里还是找到了我儿时思考问题时的思考方式,有一种亲切感。
    小说里有些细节还是会让人费解,比如小说里的主人公是十五岁,虽然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但是十五岁的年纪又是那么高的智商,有些问题不应该那么幼稚。还有,书里屡次写到主人公曾随父母去法国度假,那么他就应该经历过类似火车站这样的地方——即使他们是通过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去的法国,也不大可能完全避免车站之类的地方。
    《休斯敦纪事报》说这本书会让人想到《大卫·科波菲尔》,我也确实想到了这本书,因为两者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于是也就同时不能避免第一人称写作时带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读者都明白了小说中“我”以外的人的心意的想法,唯独书中的“我”不明白。不过对于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太苛责,因为《深夜小狗》里的“我”本来就是一个有问题的天才,于是,这一点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这次不带引号的。它能带给你阅读的愉悦,也能带给你不同寻常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它还能唤醒你儿时的思考方式。
  •     过机场的时候,看到这本名字怪怪的书。
    一翻,章节从2开始,然后是3,然后是5、7、11……
    猛然才明白,不是章节数错了,都是质数。
    记得前时读过的一本书,说到质数,说到彼此孤独的质数。
    心中倏忽一动,如潮涌过……

    留心世界的人,处处都有江山。
    这句话从某一个哀伤的故事里读来,时不时会想起。
    然后在口中心中咀嚼一番。
    常常将它当成名言,哪知常常错在转角处。
    开始以为是一个孩子的侦探故事,慢慢才发现,克里斯托弗只剩下一个遥遥的背影。
    克里斯托弗没有留心世界,没有留心整个世界。
    他只留心他的世界。
    那个奇异的世界,就如7000多内所有的质数,就如他一眼就能看出某两种图案的巨大区别。
    这是一个与任何天才世界不相上下的另一个天才的世界。
    但孤独,无人懂,就像那些只能遥遥相望的孤独质数。

    当克里斯托弗寻找的小狗威灵顿的死亡真相,当他毅然走出他从未单独离开过的家
    当他“冒着死亡一般的”危险走下地铁,
    当他茫然地站在伦敦街头茫然地望着茫然的大街,
    当他连从他妈妈眼睛里也读不出熟悉……
    忽然内中翻涌,鼻子酸楚……
    此时也才终于明白,一本小小的书,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为什么能引起几千万人痴痴阅读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书,常常都只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
    《小王子》如此,《哈利波特》如此,《呼啸山庄》如此,《百年孤独》也是如此。
    从这里,从这些陌生似又熟悉的文字里,从飞机穿过云端的寂寞里,
    能感动,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世间有几本书能够如此?
  •     对我而言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因为这是我从没接触过得题材 就像是尝到了一种特殊的饮料 味道让你说不出来。读完之后百感交集,克里斯托弗的世界我无法理解,但却让人心疼。我只是单纯的觉得他无法理解父母的爱 ,活的太理性 像一个机器。
  •     有段时间,连续看了好几部“小鬼当家”系列电影。记得其中一部很神奇,说是婴儿一生下来其实也有自己的世界,跟成年人一样智力完全,然后渐渐退化,到会说话就完全忘记了之前的事,慢慢开始走向大人的世界……这个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觉得婴儿连话都不会说,却有自己独立的世界以及属于他们之间的交流,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往往,我们这些大人似乎总是以己度人,以为自己长大了长高了,也不管脑袋好不好使,就觉得小孩完全不懂事,小孩子懂什么呀。其实,不懂事不明白的往往是自以为是的大人们。
    看这本书时,也让人觉得这个叫克里斯托弗的男孩其实一点也不怪,只是他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恰好因为跟一般小孩不同,就被目为乖孩子,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不合理的曲解呢!
    有时我们盲目地以为路有好多条可以走,其实,归根究底,我们不过只能走一条脚下正在走的路,至于对这个世间的认识,就看体味寡淡了。
    这本书很不错,它打开了那个终我们一生也无法彻底了解的世界。很适合慢慢阅读,书也比较精美 。
  •     儿子说还不错,看无法和《哈利波特》相提并论。
  •     一本看得很难受的小说
  •     克里斯托弗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式出乎意料却又客观的让人无法反驳。质数,难懂的人类隐喻,时间表,地图,数字规律,无法忽略细节的头脑,固执的颜色定义,害羞而独自生活的刚果丛林的㺢㹢狓,这样的小孩现实中可能难以照料和相处,但就像空的宇宙里独自旋转的星球,有一套自己活生生的运转方式,你注视不由自主的就被他吸引。
  •     看完话剧过来补原著,话剧对小说的还原度非常高,但是小说里的细节更加详细。不过不大理解推荐语,这本书更倾向于表现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冷酷的世界吧。
  •     我想我是从这个孩子讲解为什么银河看上去是一条长长的星带开始迷上这本书的。
    这是一个对逻辑有着专注癖好的孩子,他用数学和逻辑解释这个世界的方式真是精彩极了。他总是冷静地、淡淡地说出一些令人赞叹的哲理,就像在叙述今天买了几根长条水果糖和一根牛奶糖。然而正是他这种对人世不带感情色彩的、探索式的观察,让我看到原来真实是那么可爱。于是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惧怕坦白自己,只是因为惧怕收到人们带有感情色彩的反馈,比如批判的、甚至厌恶的,即便收到了赞赏的、甚至喜爱的反馈,我们又会去猜它是不是真实的,并且担心下一次不能做得更好。
    “人是种很难懂的生物。”这个孩子说。谁说不是呢。但这个十五岁的、带点孤独症倾向的孩子表现出的对人和环境的理解,却比我这个大他十岁的大人更清晰、更精确、也更沉得住气。我能猜想,如果我用这句话当面夸奖他,他会面无表情地告诉我:“我只是说出了事实。”
    他是个天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