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画的画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儿 > 儿童文学 > 没有画的画册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806813515
作者:(丹)安徒生
页数:151页

成年人的童话

“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有人这样说。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想象力不是进步了,而是退化了。我们离童年愈远,我们离纯真就愈远。可是,作者却以一颗未泯的童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淡雅,有涵着淡淡的哀愁的素描画。和安徒生其他的童话不同,这些故事里不止一次写道死亡:生命垂危的、风华不再的、遭人遗弃的、曾经有着明亮的眼睛和玫瑰一样美丽的、让恶狠狠的房东从病床上强拉起来去挣钱的抹着粉脂的妇女,“我看着她;她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手垂到膝上。一扇窗子被风吹了回来,一块窗玻璃碎了,然而她静静地坐着,窗帘在她周围飘动着,像火光一样,她已经死了。”(第三夜);格陵兰岛上捕海豹的人,安静地躺在皮帐篷里,等待死神的召唤。“把我沉到海里吧!”他带着痛楚的微笑对妻子说(第九夜);孤独的、失去了老朋友的、穿一件黄色锦缎裘皮衣的、总在窗前忙来忙去的老姑娘,“昨夜,她屋前停了一辆车,他们抬了一口棺材出来……他们在棺材周围裹上了草席,把车赶走了。这位去年一年足不出户的安详的老姑娘在里面长眠了。”(第十夜);下巴长满威武的胡须的、感情深厚、热爱艺术却总被艺术拒绝的、勇敢却总被嘘下舞台的、不被人容忍的可怜虫,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剧场里被一群破破烂烂的观众再次被轰下了台。“今天夜里,一辆简陋的柩车驶出了城门,后面没有一个人跟随着。是一桩自杀——我们化了妆的被轰下台的英雄。驾车的是车夫是唯一的陪伴者。没有一个人跟随着,除了月亮之外再无别人。自杀者被埋在教堂陵园墙边的一个角上,荨麻很快便会再这里长出来,陵园工很快便会把别的坟头上的杂草扔到这里来。”(第十九夜)。这些死亡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作者把最悲天悯人的情怀给了他们,还有爱,对生命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童话,这是安徒生的泪水,晶莹剔透,像缀满星辰的夜空。我们,在物欲的世界里挣扎的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情怀吗?谁还会在意那些小人物心中的欢喜和悲伤?忧郁和希望?爱情和泯灭?以至于他们默默的死亡?当然,书里还讲述了一些美丽的故事。但那不仅仅是童话般的美丽,还是真实的美丽,是充满希望的美丽:“最后来的是一个贫困的小姑娘……在她抬头朝海上的天空看去的时候,她的眼睛发出亮光,她叠起双手,我想她准是在向上帝祈祷。这是,她虽然没有把握住当时渗透了她全身的那种感觉,但是,我知道,这一瞬间,她四周的景色将会比画家所画下的那些色调更加真实,更加美好地在未来的岁月中长存在她的记忆里!我的光亮跟随着她,直到晨曦的初辉吻着她的前额!”(第七夜)。

深夜里才读的书

有一些时候,也不是因为勤劳才熬夜,而是相反:因为懒惰。因为从醒到睡的状态的改变,需要一定的“启动力”,需要中止在电脑前或沙发上的滞坐,中止沉溺,不是对某件事的沉溺,而是对某种状态的沉溺。黑暗的时光引人沉溺,好像一个奇怪的平面,让人变成一滩向四面八方散漫的水。洗漱、上床,入睡,都等于是将这滩水收拾起来,装进一个有效率的容器。所以我迟迟地浸在夜里,越陷越深,越陷越深,据说这叫熬夜。另一些时候,熬夜上了瘾。起身去倒水的时候,看到平时熟悉的家具也深陷夜色,钟表在墙上发出沉着的嘀嗒声,窗帘可有可无地微微起伏。这是与白天不同的一个世界,我充满不明确的欢喜。我信手翻书,看到的字与白天不同,我充满漫无所指的诗意,像个富有的穷孩子。安徒生一定是在很深的黑夜写那些散文的。他的散文故事没有他的童话那么为人广知,编成一本《没有画的画册》,每一篇的开头都是:月亮说道……。月亮跟安徒生说了很多故事,有时在罗马、有时在法兰克福,有时是中国,世界上任何角落里发生在夜里的故事。安徒生的故事只能在夜里。夜,让闪亮的玻璃变成穷孩子的财富,让农舍旁边的枸杞、小檗、藏瓦莲、接骨木、橡树变成穷孩子的乐园,敏感的穷孩子和作者一起藏在黑暗中,藏在植物的遮蔽中,他们安全地讲述一个个字。还有那些黑暗而璀璨的情感,比如一个可怜的侏儒丑角“普尔希内拉”,他爱上了美丽的女主角科伦宾妮。他带着满心的悲伤加倍地滑稽,但是到夜间他哭了,要是观众看到他那扭曲的哭泣的面孔,他们会鼓掌的,因为那是最妙的滑稽。——这就是月亮对安徒生说的故事。每个爱过安徒生的穷孩子和失意人都会感谢夜色。因为当我们独坐暗夜,或许也曾当过普尔希内拉,有时甚至当过安徒生。夜是神奇的分水岭。刻意迟迟不睡时,时光只过去几小时,但黑夜的时光与白昼的时光不能用同一个计量单位。白昼暴露在光亮中,如闪电般短暂。置于两个白昼中的黑夜,却因为黑暗的缘故,显得无比悠长,深不可测。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打鼾,一种错觉降临了,觉得第二天会在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一切重新开始吧。在近乎静止的悠远里,熬夜的人拥有没根据的从容。有时候,我丢开急于赶工的任务,开始奢想编述一个长故事。夜像放慢了的音乐,从角落里响起来,令人有起舞的冲动。我知道那时所写下的文字,在天亮之后一定羞于重读,因为夜色令它裸呈着力不从心的抒情。可是这有什么要紧呢,就算此时写出的全将亲自销毁,但无毁于我曾赢得的秘密时光。我曾试过要品尝这黑暗的秘密,穷尽它,品味这寸寸时光流逝的奇特之处。安全的夜色渐渐淡了,稀薄了,天色漂出了微白。熬夜的人像一只将在天亮之前显现原形的妖怪,随着长夜漏尽而开始惶恐。天亮了,借助某种形式跳舞过的某个人,又恢复成一个正常的角色。她正常地启动了她的程序,像最合理的公民。黑眼眶暴露了她的秘密。人群中,她忍不住打着幸福的呵欠,提示自己曾有过多么丰富的、独有的秘密时光。她既委顿又亢奋,既虚脱又殷实,好像诗人所言,你曾不为人知地轻身飞扬,有蔑视光明的力量。

看不见的童话

这文字难算童话,却篇篇由我那么喜欢的清亮月亮讲出,真是开心。故事没有骨架,柔软而忧伤。不知怎么,这样的结构没让我想到一千零一夜,却有读着卡尔维诺那本《看不见的城市》时的感觉。看不见的童话像依旧在那里上演,就像月亮有时躲在云后,也依然固执地发着光。至于那些画,让人看到一个早生的天才。我小时候似乎有更多的天才涂鸦,某些还在夹子里变黄,等等我变成安徒生时被发掘出来。

听月亮讲那动人的故事

很多成年人看童话都觉得童话是给孩子们看的,儿时没有读过的,大了再读时,多半是因为要给孩子在临睡前讲一一段,而那类给幼儿看的童话,多是节选本,拼音注释,翻两页,只觉面目全非。若儿时读的也是这类,成年以后肯定不会再喜爱了,象是挤了汁的柠檬,怎么吃都没有味。怀疑编书的低估了幼儿的欣赏能力,然而自己并不是母亲,似乎并无发言权。但节选本编辑是否母亲,却同样不可考。虽然在童话里,瞬间和永恒,生与死都没有区别。一切于现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理所当然的存在,即使在孩童时期不能够理解童话里讲述的人生,不明白小人鱼为什么那么傻,宁可化成蔷薇色泡沫,也不把刀子刺进王子的胸腔;不明白小王子拥有一颗星球,为什么还会对一天看五十四次落日忧伤;不明白白雪公主后母的恶毒源于女人的妒忌而不是她身为后母的身份......然而那童话里描写的美丽与哀愁,却一样可以令孩童感受。至今仍然记得儿时看《小意达的花》里那轻盈如舞蹈的感觉,《拇指姑娘》里描写每朵花里都住着一个带翅膀小人儿的惊喜,那种体验到今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那扇美的的窗户,也是从看的童话中开启。对于小孩子来说,《第十二夜》太深奥了,但同样跟夜晚有关的故事,可以选安徒生《没有画的画册》来读。三十三个夜晚发生的故事,三十三个夜晚就讲完了,但那三十三个夜晚之后,小孩子或者也会明白:月亮不是每晚都会出现,有时会被一两片云耽搁了,但我们可以学学那四岁的小女孩,在每天请赐面包的时候请上帝在面包上多抹些黄油。而成年以后,回想起那三十三个夜晚,会不会突然明白:月亮是孤独夜晚最好的朋友,那亲爱的老月亮,让一生没有得到所爱,居无定所,终年住在旅馆的安徒生,在漫漫长夜里写下那么多灿烂纯真的童话。看到《没有画的画册》里,安徒生借和月亮对话的画家说:“说起来也真奇怪!当我感觉得最温暖和最愉快的时候,我的双手和舌头就好像有了束缚,使我不能表达忽我内心所起的思想。”有过相似体验的人,就能够会心一笑吧,而这体验,又并非画家或写作者独有,意乱情迷的恋人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就不由心领神会,开始了愉快的阅读。

永远的安徒生

永远的安徒生     书名:《没有画的画册》  作者:[丹麦]安徒生  译者:林桦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定价:25.00元    我坐在一扇玻璃窗边读这本书——阳光一寸一寸地涨,漫过了红鞋子,漫过了红裙子,漫到了浅灰色的书页上。这不是一本愉快的童话,而是一本悲伤的诗。我轻轻读着,——亲爱的安徒生,我想把我的额头,帖在你的冷鼻子尖上。    这本《没有画的画册》,一共有33个故事,它们一开始不是写给孩子看的,直到安徒生晚年手定全集,才给它们也收进了集子中。这些是月亮讲给一个住在阁楼上的画家听的故事,他向他描述昨夜或者今夜,看到的东西,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是“动”的,时光流逝。——这些故事,关于永恒与瞬间,关于生和死,关于无奈和希望。    安徒生总在废墟间徘徊,“墙的裂缝里长出了无花果树,用它宽阔、灰绿的叶子遮盖了那一片荒芜;残瓦堆中驴子踏着绿色的桂花丛,在享受着尚未结出果实的飞廉。这里,是罗马的鹰曾一度飞出、远征者凯旋回师的地方,现在则成了一条通道,通向在两根折断的大理石柱子之间用泥土砌成的破败的屋子。藤蔓象致哀的花环爬在歪斜的窗子上。”    对于永恒来说,一切的功名都象是过眼云眼,甚至连艺术也算不了什么,女歌唱家的歌声转瞬消失在廊柱之间。生者何艰,死者何哀。看安徒生的笔下:睡在车马棚边的流浪乐师那一家人,“母亲和父亲大约是在梦着酒瓶里剩下的那一点点烧酒,脸色苍白的小姑娘则在梦着眼里那颗颗炽热的泪。”还有一辈子只在家里缓慢地走圆圈的老姑娘的死,“现在,死后,在尽是碎石土堆的大道上奔驰起来了。裹着草席的棺材被颠出车子掉到了大道上,而马、车和小伙子则飞速地奔驰而去。云雀在田野里飞起,在棺材上空唱着晨歌,歇到了棺材上,用嘴着啄着草席,就像要把席子撕碎。”    从这些篇章里看到的,是在讲那些美好童话背后的,另一个安徒生。他非常忧郁。这个鞋匠的孩子,十四岁的时候,带着十四枚银毫子,到哥本哈根去找自己的梦想。他的一生,有着巨大的成就,——可是一直都很孤单。这个长得不好看的孩子,一个人,过了一辈子。    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最动人的一篇是写安徒生的,《夜行的驿车》。他设想安徒生爱上一位在夜行驿车中同行的夫人。但是,当怀着坚定的心来到她的面前时,他是来告别的。而她从他的眼睛与神情中猜到了他心中的一切,微笑着但凄然地说:“看来您在自己的生活中却害怕童话。您缺少爱的力量和勇气。” 这只是一篇小说,但也许是真的。安徒生在临终前不久,对一个年轻的作家说:“我为自己的童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代价。——为了童话我拒绝了自己的幸福,并且错过了这样的一段时间,那时,尽管想象是怎样有力,如何光辉,它还是应该让位给现实的。” 这本书里,附有许多幅安徒生的画,这些画比他的文字模糊,有着象征的、神秘的色彩。有些让人笑,有些让人难过——一幅叫《爱神阿摩尔》的画里,他画了许多心,被爱的小箭射中,但有一颗心是空白,旁边写着,他自己的名字。    永恒的河水泛起冰凉的雾气,安徒生只有在孩子们的身上,找到了一点温暖的希望。《没有画的画册》中,寥廖几篇让人微笑的画面,都有着孩子天真的话声在回响。最后一篇,写一个小女孩在祷告完“谢谢上帝赐予我们每日的面包”之外,还多嘀咕了一句什么,妈妈问她,她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希望上帝在上面多多抹些黄油。”    也许,安徒生对于我们的意义,就象是慈悲的上帝,多多抹了的黄油吧?他让生活变得明亮和甜蜜,梦想熠熠生辉。    喜欢一个人,会喜欢这一个人的全部。喜欢安徒生的童话,就也一定会喜欢不象是童话的《没有画的画册》,就也一定会喜欢他的铅笔画与剪纸(可惜这本书里没有剪纸)。上海社科的这个版本,用的是林桦先生的译本,和叶君健先生比起来,他的译笔要更柔惋些。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不好的,绝不是安徒生不好——而是装桢得不好,书的封面不对,那种沉暗的锈红完全不是安徒生的,这本书被做得太硬心肠了。——唉,生活中总是有些糟糕的事。

33个夜

我可以透过她们的皮肤看到她们的思想。带着刺得萝蔓划破了她的拖鞋,她依然匆匆地向前面走去。刚才在河边饮完水的野兽飞快地逃开了,因为姑娘手中拿着一盏点燃的灯。这是安徒生的话,也是他的画。

月亮讲的故事

就在那个穷苦的娃娃,在城市中寂寞的时候,他的朋友,那个“透过沼泽旁边柳丛悄悄走进来”去看他的圆圆脸的老月亮,又来到了他寂寞的小屋,并讲故事给他听。老月亮告诉他,“把我说的画下来,这样,你便会有一本漂亮的画册了”安徒生接着说:我现在讲的这些,没有经过什么挑选,就是我听到的那些原本的东西,别的伟大的天才画家,诗人或者音乐家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加工成若干零散素材,因为月亮不是每夜都来,常常有一两片云耽误了他……老月亮的故事开始了……第一夜,讲的是一个美的得像夏娃的印度姑娘,在恒河岸边,点着灯位心爱的人祈求平安,而,杂草中卧着一条粘湿的蛇……后来怎样了呢,月亮没有说。第二夜,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小姑娘,却被爸爸和月亮误解小小的委屈,是不是有些我们童年的影子呢?就这样下去,讲了33个月夜的故事,多希望月亮没有被一两片云耽误了,能天天来啊!故事短小,嘎然而止,引得人不禁句句思量,继而,浮想联翩。全书的构思巧妙,“老月亮”这个视角,使一切叙述变得更有趣味,也更合理。也使得那些小故事,海阔天空,抛开时间,空间的樊篱。遣词极美,让你不知道是在读诗,还是看故事真好的一本书

很特别的一本书

据说是安徒生晚年修订自己作品时才归入童话一类的,但确实是童话,三十三个夜晚,每个夜晚听到处游历的月亮讲一个世界某处发生过的画面。画册没有画,画在心里。比较满意林桦的译文,之前的担心是因为从小陪伴我的都是叶君健的译本,《海的女儿》那优美动人的文字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安徒生童话也是我长大后还十分热衷的童年读物之一,其实,幼小的我并没有读懂他,不了解爱情,便不会明白小人鱼选择灭亡的甘愿和欣慰,不明白宗教,便没有读懂热爱红鞋的女孩不停跳舞的战栗。安徒生的童话,如同《小王子》一样,都是写给成年人的,因为那里边包含了太多人情冷暖,并非孩子能理解的世界。这本书仍旧如此,三十三个夜晚,三十三幅画面,全部是最琐碎的生活情景,然而在安徒生细腻优美的笔触下,却都被赋予了一种鲜活的气质,一种对生命本身最灿烂的赞颂,从中你可以找到属于人类的种种最本源的情感。书主体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是《没有画的画册》正文,而后半部分则选了很多安徒生的手绘画作作为“有画的画册”,均带附注与短评,他的画并不算十分出色,但是还是满有特点的,极富想像力,而且带着隐隐的稚气,很多画作是赠给一位名叫“奥托·靳克”的朋友,但也许是我的疏忽,我并没有找到对他的简介,存疑了~~今天乱逛书店,发现了一本安徒生剪贴画集,看来这位不朽的童话作家正被我们不断发掘着,认识着。

书札四

2005年正好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应该说是蛮清楚的。宣传的文字更是诱人:安徒生一生最唯美的“人生童话”单行本首次在中国出版。所以说书的设计也相当的考究(有书皮),印刷的纸张也相当的有质感,所以说价格也挺贵的。因此,与其说是用来看,不如说是用来收藏更为妥贴。整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3个童话或者说是33个夜;然后是一些安徒生自己的画作;最后就是译者对于安徒生一生的简单介绍。看第一遍时的最大感触不是来自安徒生的文字,倒是译者对于安徒生的介绍和安徒生的画作。让小样我才知道原来安徒生也是个诗人!他原来是个旅行家!还是个蛮有造诣的艺术家,会素描还会剪纸!那时,我好像写过一篇随笔。大致是要说,安徒生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今第二次看,我开始有些能沉寂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中了。我又一次被他震颤,我才发现他真是个天才!戴着童稚的面具向大人讲述着人间哲理,他的童话常常会让小样我惊起一身的冷汗。太厉害了,短短的文字有这样强大的爆发力。太了不起了!如果说格林童话的结尾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那么安徒生童话的结局往往是个悲剧。如果说格林童话会让人相信世界充满着真善美的话;那么安徒生童话则把丑陋的社会、残酷的现实偷偷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不能说格林童话没有安徒生童话来得深刻,但是安徒生却没有刻意地美化这个世界。毕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总能遇上龌龊的人,公主和王子的结局有时也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虽然书有些小瑕疵,但是这书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没有太多人生阅历的我还看不懂许多的箴言,但谁不是说过安徒生的童话可以用一辈子去阅读?原文写于2006年8月20日(年轮)8.8.6晚修订于大房间感谢点击

写给成人们的童话

又找到一个封面和我看的那本一样的图片。忘记了多久没有看过童话,家里书架上的那些童话故事似乎都变成了儿时的回忆,大概是潜意识在告诉着我童话是属于孩子们的故事。不过翻开这本书时,看到上面写着“写给成人们的童话”,于是就借了出来。书的前半部分是《没有画的画册》,33个夜晚的33个故事,有的时候如果乌云密布看不到月亮,那么那个夜晚也就没有了故事。又或者只是在那个夜晚他累了而已。也许是我真的随着岁月改变了,书里的好多故事变得不再能吸引我,反倒是书后半部分安徒生手绘的画稿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因为让我想起另一个我喜欢的人——蒂姆波顿——他们的灰暗有着同样的浪漫。原文地址:http://blog.mdbchina.com/xiaoyu1985/post_1348735/

月亮看见了

这里的安徒生褪去了童话的外衣,我看见了他单纯而美好的灵魂,月亮的目光的悲悯,仿佛像上帝在默默地凝视着他的孩子,温柔而包容。月亮的旅游多么的动人,这是另一个视角下的旅行,淡然而美好。这本书是我四年前在书店里淘到的,当时就觉得自己发现了一种美好,至今还时常翻开它,体味月亮的旅行。对于书名,其实我更喜欢< 月亮看见了>,简单而诗意。

记忆中的旧版本

是一个很薄的本子,浅色封面。那还是十几年前。家门口的新华书店突然呼啦出来一整套安徒生童话,其中就有这一本,当时觉得好特别,因为更小的时候从来没在安徒生童话中看见过这本中的故事。现在这一整套浅色封面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又呼啦一下全消失得无影无踪,真让人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另一种倾听的感动

很多年后,距离我读那些童话很久之后,读到过关于安徒生的一句话,原来这个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高手,在写故事的故事的时候是一边写一边剪纸的。那时候看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心想剪纸是一件细致到要小心翼翼才能完成的艺术活动,他会边写边剪,可见那是一个多么心细敏感的人。确实如此,安徒生再敏感不过。因为安徒生生于丹麦,幼时我把那片土地一样当做了童话世界。也许上帝曾经在那里遇见了至美的忧伤。不是因为要在童话世界里寻找一些美好才去读这个由小故事构成的系列的。起码这些故事并不是关于童话-----“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个生于穷困人家的孩子,被赋予了灵感的天赋,除了那些因为忧伤而对美好的憧憬以外,讽刺起码是另一种无声的反抗。一个住在顶楼的穷苦的画家,除了屋顶什么也没有看到。幸运的是有月亮这个老朋友和他做伴,并且每天都会和他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讲故事的是月亮,多么诗意的感觉啊,每次讲起的时候都不忘从“昨夜”开始,就像小时候外婆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会说,“很久很久以前啊”。日夜更替,月亮每天讲不同的故事,从印度河畔,讲到古罗马,再讲到东方古国。我们永远对着月亮起誓,但我们看见的也只是月亮的背面。月有阴晴圆缺,人世无常,这些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故事无疑是浮世绘的缩影而已。故事很短。小时候我们常常是期待最美好的结局,要是好人不得好,非要伤心一场,张爱玲小姐幼时去大光明电影院看戏也是要急于分清戏中的好坏角色。而这33个小故事所构成的故事集中,我们不能遂愿,那些忧伤似乎带有凉意的况味。玫瑰园里的风尘女子,王子和夫人来牛栏看德国戏引来的热闹,在七月革命中牺牲倒在天鹅绒的孩子,格陵兰岛的传统生活方式,孤独的老小姐,编辑先生的遭遇,扮演失败而自杀的演员,雕刻家多瓦尔省........原来长大之后再看童话竟能读出人生的残酷,是因为经历有所共鸣吧,毕竟岁月总有薄凉之感。故事文字优美,娓娓道来,有忧伤亦有温馨,只在时光中静静欣赏。安徒生是一位有文采的作家,同时他也会绘画。题目《没有画册的画册》显然是用这些至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各种画面。在上帝收去童年之后再读一些童话,那些触及内心温暖的感动亦是对光阴的另一种倾听。

没有画的画册

从图书馆里翻出这本《没有画的画册》,竟是1955年出版。自小很是喜欢安徒生的童话,但这本据说是写给成人的童话。给丑丑读了几天,很意识流,很难懂,读起来也很费劲,因为有一些繁体字不认识。从故事本身来讲,三十三夜通过月亮讲述,“我”描绘的画,在夜深人静独自耐心读来,一幅画卷不觉浮现眼前。或许,这本童话,每篇加一两张画,会更有趣。

无所谓

是不是童话无所谓,因为大人小孩都能看,小孩子看起来可能要无味得多,我呢,从平朴清灵的文字里看得心里发苦。

没有画的画册

我就是冲着安徒生成人童话的名字来看的其实看完了以后就忘记了= =(你这叫看书么?!)不过却挺羡慕安徒生的某些生活到处去旅游观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虽然他事业和社交上不怎么如意,但是旅游确实是他能创作大量童话的基础比如这本书里面,他写了各种各样各个地方的故事,如果不是有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或者有丰富的经验,使创作不来这样的作品的而且,他的确是个可怜的人不过我却从他身上看到了GAY的潜质!(喂....同人女也不至于这样吧...)他和一个叫约翰·勒克的人来往十分密切,而且那人还小他很多,安徒生为了他画了好多画!PS安徒生的画很天马行空....但是有些幼稚的画风....


 没有画的画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