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这样爱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方法 > 第一次这样爱孩子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02840723
作者:任艳玲
页数:261页

章节摘录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主张  中国的父母大多喜欢自己的孩子听话,认为只要孩子听话就什么都好说。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霸权,听话的孩子没有主张,家长便于管理。还有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事物,像在家里替孩子准备书包、物品、收拾床铺、送上车,等等,不胜枚举。甚至有些孩子考上了大学,自理能力还是特别差,就是因为在之前的生活中都是父母包办,他们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心理尚没脱离父母的照顾,凡是生活上的事情都需要父母来操办。  小明上高中的时候,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95%都是住校。与她一个寝室的同学李某,她的所有的衣物,包括袜子、内衣裤等都是每周父母来取回家再洗。高中三年,李某只给自己洗头、洗澡,衣物都是父母洗的。  上文中的李某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孩子从小没有这个习惯,家长没有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条件;二是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以学习为重,家务什么的就由父母代劳。  现在很多孩子让父母包办了一切,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确,一个温驯听话的人步入社会后,不容易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尤其是对上级百依百顺,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欢心。女孩子更是如此,将来结婚后能听从丈夫,可以当一个好妻子。但是,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使孩子丧失了独立性,而变成了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当然,这样的孩子也许在某种特定的社会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一个温驯的工具是要被多元的、开放的社会所淘汰的。所以,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能一味地服从。  有一篇网络文章《你有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华侨写给中国孩子的。这篇文章告诉中国的孩子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中国的孩子们虽然有选择的权利,可是大多数父母们却并没有将这种权利赋予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替孩子做主,按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日常的事情上,也时常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有时候买衣服,孩子和父母的眼光不一样。孩子看衣服都要好看的,注重样式,而质量好与不好无所谓,而父母总是要买质量好的,样式则放在次要考虑范围,本来孩子觉得不好看的衣服,可是妈妈却硬要孩子去试穿。妈妈们经常说的就是“穿上试试吧”。如果孩子说不好,妈妈们就会发脾气,说孩子审美怎么怎么样,什么都看不上,通常把简单的事情上升到一个高度,并且言语过激。  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妈妈们对这样的事情都不怎么在意,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她们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但是,经常让孩子处于依赖和安全感中,对孩子的成长反而不利,如果一旦父母有疏忽,或孩子离开了父母,他们就会束手无策。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而且通常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放手让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围内自理,让他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如果从小一切都由父母包办,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赖父母,形成依赖性,那样反而容易出事。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滑雪场里经常发生的骨折事故,大都发生在和缓的斜面,而不是在陡峻的斜面。建筑工人从脚手架上失足跌落的意外事件多发生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在高处。这些都是因为越是不大危险的地段,人们的安全感不强反而造成心理上的松弛和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拥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父母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绝对不要用“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孩子!”来压他。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时刻强加于孩子,仿佛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即使父母发现或认为孩子所说的话不对,也应该允许孩子说话,因为孩子的想法和主张不正确是常有的,父母可以加以解释和纠正。因为这正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机会,只是语气应该亲切,这样的话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主张,培养出孩子正确的观念、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灵活的头脑。  想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其一,不要用“听话”来称赞孩子,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别的词语。  例如:“听话,咱不要买那个玩具,好吗?”可改为:“你没有买那个劣质的玩具,你知道爱惜自己了,妈妈真高兴。”  其二,不要用“不听话”来呵斥你的孩子,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别的语汇。  例如:“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让你拿这个玩,你偏拿,存心作对是不是?”可改为:“你要是先把作业做完,再拿这个玩具玩,那一定会玩得更开心,也不用晚上再补作业了,是不是?”  其三,在生气的时候也要冷静下来,听从孩子的辩解,不要轻易说“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来呵斥孩子。要给孩子机会来表达他的观点和想法,不要压制孩子。  其四,在语言上不要吝啬夸奖孩子。  其五,父母在心里应该时时警惕,如果发现孩子一味顺从大人,而自己却不是信任孩子,锻炼孩子主动地去思考,独立做决定,就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理  李惠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一直认为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对李惠关爱备至。  从小时候起,妈妈就宠着李惠,帮她穿衣服、洗涮,吃饭都是把碗端到她的面前。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妈妈的宠爱,变得很任性,只要妈妈不按照她的意思做,她就会哭闹不停,一点儿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  李惠上学了,她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头疼。大家一起吃香蕉的时候,她竟然不知道香蕉是要剥皮之后才吃的;别的同学不小心碰着她了,她就会哇哇大哭,让老师束手无策。此外,李惠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其他同学差。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孩子的缩影,可以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长们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别说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料理自己的事物,就是碰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心疼得要命。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视若掌上明珠,尤其在城市家庭当中,家长们溺爱孩子,处处迁就、保护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差。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两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的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认知,父母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可以对其他方面视若无睹,都不在乎了,这是教育的误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进入社会,那这个时候,他们又该怎么办?难道也要到书本当中去找如何去做,也要让父母代劳?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要靠自己的,要靠自己从小学会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父母在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当然这种管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培养的,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父母应该认识到这种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98%的父母担忧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这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病。但是这个心病大多数是由父母自己制造的。  孩子具备了良好的自理能力,就会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还可以促进动手能力的发展,建立自信,养成独立的优秀品质。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  1.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的意识  要想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孩子得有自理的意识。孩子只有有了自理的意识,才能做好自理。因为哲学上说,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孩子意识上认识到自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管理好自己的一切。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和二战后,都是世界的风云人物,他的愿望是从政,做首相,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曾担任《晨邮报》的记者,到南非战场采访,并且积极写作,靠撰写文章赢得名声,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结识权贵,发表演讲,树立政治威望……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付诸实践,等待时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才能够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一个连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处理好的人,又怎么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理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识,自觉地管理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2.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孩子除了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生活,父母还要教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父母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依赖父母。父母还要时常鼓励孩子。孩子只有有信心了,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小刚小时候,妈妈总是为他做很多事情。他想自己试着穿衣服,妈妈不同意;他想自己吃饭,妈妈硬是要喂他。小刚觉得自己可以做好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欣喜于孩子的想法,于是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  他第一次穿衣服时,竟然将扣子系错了。妈妈看到很想笑,但是她觉得这是孩子的第一次,于是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见到熟人就跟别人夸奖一下:小刚会自己穿衣服了。小刚听到夸奖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情更高了。  明年他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对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她相信孩子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管理,就很难相信他会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自己。  只要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办。衣服脏了,教孩子去洗;孩子的房间乱了,教他自己去整理。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渐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要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培养  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比赛;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新年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贺年片、包饺子等。  这些活动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我们中国的家长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活动来鼓励孩子学会自理。  4.要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孩子除了会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现在好多孩子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爱护书本,做完作业也不整理好自己的用具,有的孩子甚至连老师留的作业都不会记,每次还得家长给老师打电话咨询作业。  每天一回到家,姜菲就打开电视,看完电视再去做作业,常常做作业到很晚。这天晚上,都到10点了,姜菲的作业还没有做完。  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她的身体和学习,于是严格规定:她先看电视,后做作业,就以减少她的零花钱为惩罚。在严格的规定下,姜菲自觉地克制自己,回家后先认真做作业,然后再看电视,有时候作业多了就不看电视。姜菲慢慢地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  父母除了要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还要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不要代替孩子做作业或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父母那样做,孩子就会认为那是父母的工作,自己就不会检查作业了,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检作业,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还要注意,有的时候孩子的事情比较多,可能和学习发生了时间上的冲突。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调整做事的先后顺序,使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有序进行。这样也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让孩子学会调理自己的日常事物。  其实孩子的自理问题,就是孩子的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幸福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够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纠正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会大喜大悲,也会焦躁不安。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而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他们会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知道应该如何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爱发脾气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遇到冷落、待遇不公平、为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所求不遂等。无论哪方面的原因,父母均应认真对待,并采用适宜的办法,使孩子从这些因素中解脱出来。这也需要父母严于律己,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无不适当的地方,同时父母要多尊重、体贴孩子的感受,努力防止激起孩子的愤怒。  父母遇到孩子发脾气应当如何解决呢?  1.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  2.可以采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办法  眼看孩子要发脾气,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  比如说,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玩具,孩子因母亲没给他买想要的玩具而发脾气。“我们就要过马路了,现在看看有没有车来?看那个骑车的男孩,看见没有?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待他过去,我们就过街。听那卡车的噪音,真要震耳欲聋啊!现在我们终于过去了。那么现在我们该往哪边走呢?”因为母亲的滔滔不绝,孩子不愉快的情绪转移了。  3.也可以直接对孩子提出警告  向孩子提出警告可使孩子了解不按要求做的后果,有助于防止孩子发怒和耍脾气,还可以防止怒气和脾气一发而不可收拾。但要注意避免难以兑现的警告,这样警告才能得到孩子的重视。  如果说“假如你不停止吼叫和跺脚,我就不理你”,难以做到,不如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你的嗓子会吼哑,脚也会跺疼。”孩子就会重视你的警告,因为他确实能感到嗓子不好受,脚有些疼。当然,孩子有时也会对警告习以为常,不予重视。这时,采用幽默性的警告效果会更好一些,如上例警告可以这样说:“注意!你把地板弄疼了,刚才你听到它的哭声吗?”  4.要求孩子认错  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坚持要求他认错确实是好办法。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并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认错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孩子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语调是否正确都不那么重要。要求孩子认错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孩子懂得发怒之后如何使情况恢复正常有好处。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道歉,对孩子也有帮助。这就是对孩子的身教。在争论和爆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于有关各方都很重要。它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结束争论。  5.暂时不予理睬  孩子很难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耍脾气,脾气的爆发总是有对象的。所以如果任由孩子去号啕、跺脚,自己转身离开房间,孩子的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如无意外,事情就是如此!但是如果孩子正在伤害他自己或是损坏别的东西,是不能置之不理的,若把孩子留在那里,危险较大,必须把他弄到安全的地方。如此几次之后,孩子自然就会领悟到,靠执拗、任性、发脾气是不能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因此父母便可以慢慢地晓之以理,使孩子改掉说一不二、为所欲为、执拗任性等不良习惯。  6.父母还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式  如鼓励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以缓解内心的不快,还要教孩子不要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暗示自己。  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有一天,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和他人吵架时,就在家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以后的几天,他稍微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每天钉的钉子也变少了,并且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难。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一天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下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钉子都拔光了。  他高兴地带爸爸来到篱笆边。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会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好像是在他人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所以不要去伤害他们。”  父母只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等不良习惯。  还有,在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犯“滑稽”的错误,家长不要只顾好笑,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分析为什么错。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以此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1.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什么措施都没有意义,双方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  比如,当爸爸在干预发火的孩子时,妈妈切记不能说“不听爸爸的话”“不和爸爸好”“爸爸坏”之类的话;或者当妈妈教育孩子时,爸爸不要打断母亲的话而为孩子辩解、说情等。  家长要知道,那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受益,还很容易使孩子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有损家长应有的威信。所以,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脾气,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  2.家长切记自己不要经常发脾气  有一次,在商场的玩具部,有个妈妈突然抬高声音说:“上个星期刚买过,又要买!”俨然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不讲理,我不给他买的原因是刚买过,不是不给他买。我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心虚,不给孩子买玩具有什么丢脸的?不买就是不买,给孩子讲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点走样,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着孩子向外走,孩子则闹着往里拽。妈妈脾气大发,啪啪打了孩子两下,孩子哇地哭了起来。于是,这个妈妈不由分说拖着哭着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群中。有了这么一个好发脾气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发脾气都难。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放低姿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而且这样的父母对孩子也总是以责骂为主。只是这些家长有没有认真地听孩子说过话?人都需要有倾诉的对象,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应该放低姿态,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这样做才是在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和关心,也会促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提升自己的能力。  放低姿势,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子态度。父母和孩子说话,最主要的是平等和真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也会赢得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孩子会自觉地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一来,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品”“附属品”,喜欢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对孩子颐指气使,这样反而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父母要想创建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就必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而蹲下来听孩子说话是了解、理解孩子的最好方法。  在西方国家,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成了孩子的朋友。他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都会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同一水平上,并会使用身体语言,比如牵着孩子的手,亲切地注视孩子,和颜悦色地听孩子说话。这样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愉快的情感体验。  父母要知道,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也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他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而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就是对孩子所表达出来的尊重。  爸爸妈妈们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尊重自己,说话时也会很舒心,有安全感,这样会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对于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很有帮助。  黄敏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最近妈妈发现她经常一个人闷闷不乐,不像以前那么爱说爱笑了。妈妈想孩子心里一定有什么事情,所以决定和她好好谈一谈。  吃完晚饭,妈妈拉着她的手说:“我女儿最近好像很不开心,走,妈妈带你去公园散散步。”黄敏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妈妈和黄敏坐到一条长椅上,黄敏靠着妈妈的肩膀,说:“妈妈,我总觉得这件事不好说,怕您不理解。我最近经常给我的同桌讲解难题,可是他却说喜欢上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说着哭了起来。  妈妈拍着她的肩膀说:“孩子,别哭了,这说明你长大了。妈妈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告诉他,我需要一个他这样的哥哥,后来他真的成了我的哥哥。”  妈妈继续说:“我建议你和他说清楚,做朋友挺好的,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妈妈相信那个男孩会想通的。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妈妈会随时帮助你。”黄敏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觉很轻松,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其实,这样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黄敏的母亲就巧妙地处理了。她有效地和女儿进行沟通,尊重女儿的隐私,并且像朋友一样进行交谈,得到了女儿的尊重,并且女儿和她说出了自己的困惑,走出了困境。  在很多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的,想要做到和孩子平等,并且能够心平气和地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并不容易,父母平常应该怎样做呢?  1.和孩子交流要放平心态  小强今年7岁,平时总是仗着自己的年龄小,行使某些特权,这让妈妈很担心,怕给他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  为了增加和孩子的亲近感,妈妈蹲下来和小强耐心地沟通,告诉他其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无权去享受别人没有的权利,要学着把自己当做普通的一员。  小强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妈妈对自己的真诚态度,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惭愧。他用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的方式来“惩罚和教育”自己。妈妈这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要放低姿态,和孩子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这样孩子就有被尊重的感觉,孩子也会自觉地改掉自己的毛病,而且和父母们的关系也会缓和。反之,家长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以训斥的口吻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反感,不会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解决不了当前面临的问题,自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并且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2.与孩子交谈时态度要诚恳  乐乐个子长得矮,比同班同学要矮一截,为此她很自卑,很少主动和爸爸妈妈交流,在外人面前很少说话,在学校里的表现也不积极。  这天,家里来了客人,乐乐又躲进自己的屋子去了。妈妈走进孩子的房间,蹲下来和她交流。因为乐乐矮,妈妈蹲下来正好眼睛能和她平视。乐乐的内心得到了尊重,也就能听进去妈妈的教育和建议了。妈妈建议她出去跟客人打个招呼,乐乐就出来向客人问候。妈妈对孩子的尊重,让乐乐变得开朗多了。  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很敏感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很重视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家长们与孩子交谈时一定要态度诚恳,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心理上和人格上有被尊重的感觉。  让孩子感觉与父母交谈很诚恳,那就是爸爸妈妈蹲下来与他们说话,并且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如果家长用压制性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孩子可能会表面附和,但是心里并不服气。所以聪明的家长就应该以诚恳的态度与孩子说话。  3.身与心要同时蹲下来  王强眼睛近视,可是在班上的座次很靠后,上课时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导致成绩很不理想。王强是个内向的孩子,没有对老师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没有告诉父母。  最近一次家长会开完后,妈妈对孩子的成绩很不满意。回家后,妈妈看见王强乖乖地在等待自己的批评,她的心一下子软下来了。她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尽量对孩子保持平静。孩子看到和颜悦色的妈妈,主动将自己成绩低的原因告诉了妈妈。  妈妈了解到孩子的难处,及时和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将他的位置调到了前面。一个多月后,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很多父母其实心里是知道应该对孩子尊重和理解,不要对孩子颐指气使,但是碍于面子,不想那么做;还有的家长表面上对孩子身体上蹲了下来,但是精神上和心理上还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就使得孩子虽然看到了父母的亲密动作,却无法体验到父母的真诚。  在家庭中能够得到平等对待的孩子,才具备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进步和成功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父母在蹲下身体的同时,心灵也要蹲下来。  对孩子爱提问题不要嫌麻烦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问题需要父母解答,家长需要特别有耐心。因为您关注的不应该是教育效果是否“立竿见影”,更应该关注是否给予了孩子快乐。  调查显示:儿童三四岁的时候,是最喜欢发问的时候,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开始接触书本,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父母这时可能会因一时答不出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嫌弃孩子厌烦!“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讲。”或者干脆骂:“你怎么这么啰唆,别再问了。”或“只有你的问题多,下次不带你出来了!”甚至是“去去去,不要问个没完,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用粗暴的语言来应付,因为粗暴态度会让孩子很伤心,会扑灭和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和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孩子就会逐渐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当然,在学校里对新的功课也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了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容易心灰意懒。有的时候,家长会问孩子怎么这样,孩子的答案往往是:我问你们,你们还嫌麻烦,我不问就是了。  平日里的倩倩整天小嘴不停,就像一个小“十万个为什么”。放了暑假呆在家里没有小伙伴分享问题,爸爸妈妈一回到家,她就追着大人说这说那。但是爸爸妈妈劳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又要做家务,好不容易闲下来想歇歇,倩倩又跑过来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妈妈就会很不耐烦:“乖女儿,别吵了,让妈妈静一会儿!”妈妈没有注意到倩倩脸上失望的表情。  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上述事情,家长们也认为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很正常。但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有的父母嫌孩子缠人,采取上述做法,打击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是很错误的。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发问,并且加以鼓励。因为孩子有问题要问正好说明孩子善于观察问题,也很想解决问题,这是通往成才的必经之路,说明孩子善于思考,家长们应该高兴,不应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如果老是去扼杀孩子求知的欲望,孩子会因为怕被父母责备而不敢再提问题。  父母应当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千万不能嫌麻烦,要鼓励、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同时,要认真地和孩子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当问题太难时,可以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如果问题不是太难,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启发,鼓励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当不能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可以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有些问题一时实在无法回答,这时也不妨坦白地向孩子承认:“妈妈不知道。”或者“妈妈也不清楚,将来我问清楚了,再告诉你。”或者说:“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这样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本来就不可能什么都清楚,同时也不应该忌讳向孩子说明父母读的书不多,过去没有条件上大学,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从小教育孩子对科学和学习应该采取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这正是由于瓦特少年时期看见水壶盖被蒸汽吹动,于是对蒸汽产生了兴趣,而不断研究,最后发明了蒸汽机。  孩子好问是好事,做父母的应该鼓励,不能打击。  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家长都希望儿女成才,年轻的父母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在家长中间都流传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所以,社会上大量涌现出各类的学习班,做父母的在儿女的智力投资上更是不惜一切。  随着一天天长大,孩子也开始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这个世界,思考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并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父母靠近。他们对父母的世界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赞赏和尊重。父母的赏识和尊重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或者压制孩子的想法,逼迫孩子去做家长认为对的事情,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做事情,而是要倾听孩子所说、所想、所求,允许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中,他们住在纽约美丽的哈德逊河谷的海德庄园里。小时候的富兰克林与外界没什么接触,但是他却在庄园里玩得很开心。  幼年的富兰克林非常幸运,妈妈总是非常尊重他的想法,不强迫他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妈妈只是给富兰克林提些建议,她完全尊重富兰克林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这不仅促进了富兰克林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富兰克林从小就非常有主见。  母亲萨拉在富兰克林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记日记,20年来从未停止。  在日记上,萨拉记录了富兰克林两岁半时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一家人围在餐桌边吃饭。调皮的富兰克林把盛牛奶的玻璃杯边沿咬掉了一大块,我立即将他推出餐厅,从他嘴里掏出玻璃碎片,并严厉地教训了他一通。  当我觉得他已经认错了才让他回到餐桌上来。可是一会儿,他又拿起刚换上来的高脚玻璃杯,闪着调皮的目光假装再去咬他。'富兰克林!你的顺从哪里去了?'富兰克林庄严地回答道:'我的顺从已经上楼去了。'”  萨拉经常自豪地对周围的人说:“我的儿子是德拉诺家族的人,根本不是罗斯福家族的人。”  幼年的富兰克林长着碧蓝的大眼睛,鼻梁挺拔端正,一头金色的卷发,显得英俊、神气,很招人喜欢。妈妈很喜欢富兰克林这头漂亮的卷发,并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年幼的富兰克林。但是,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富兰克林并不喜欢。  有一次,妈妈想给富兰克林穿带花边的套装,富兰克林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还有一次,妈妈想说服富兰克林穿苏格兰短衫,富兰克林又拒绝了妈妈的好意。最后,富兰克林和妈妈一致同意穿水手服。  关于这段故事,萨拉在她的《我的儿子富兰克林》一书中这样写道:“父母们对于衣饰的品位虽然高雅,可是父母们执拗的儿女却并不喜欢。”可敬的是,富兰克林的妈妈并没有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萨拉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来反对他的喜好,或者按照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事实上,富兰克林在这方面确实有很大的自主权。  在5岁的时候,富兰克林忧郁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并不快乐,因为我并不自由。”萨拉想是不是对孩子太过严格了,导致孩子反抗对他的管制,于是,萨拉决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  第二天,萨拉就开始这样做了,她对儿子的日常生活不作规定,让富兰克林自由地做事情。  富兰克林似乎很高兴,并开始了他的自由生活。结果,富兰克林发现,受人忽视的自由其实一点儿都不好玩,后来,他开始了让妈妈安排日常的生活。  事后,萨拉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的:“他对我们置之不理,以此证明他对自由的渴望。那天晚上,他成了一个疲惫不堪的脏小孩,累得拖着脚回到了家。我们也不问他去了哪里或是干了什么。第二天,他自愿地按平时的日程作息,并且觉得心满意足。”  其实,富兰克林的母亲是聪明的,正是她知道并了解到此时不应该强迫富兰克林,不把自己的愿望、意志强加给他,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避免了母子之间产生更大、更多的矛盾。这才是富兰克林母亲的成功之处。  后来,渐渐长大的富兰克林想把自己的卷发剪掉,尽管萨拉非常喜欢儿子的卷发,但是她还是同意了富兰克林的请求。  萨拉说:“我们想培养他具有独立精神与责任感,而波浪式的卷发确实与这些品质不相匹配。”萨拉非常理解儿子的心情,帮助儿子实现了走向成熟的一步。但是,萨拉保留了儿子的几缕卷发,并把它们与富兰克林幼年时期的其他纪念品放在一起珍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要老是克制孩子的行为。富兰克林的母亲知道怎样尊重孩子的想法,适时调整母子之间的关系,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我们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你这样不行。”“你应该这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是应该经常对孩子说:“我认为……你觉得呢?”“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因为……”这种沟通方法,是将孩子和父母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对孩子的将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一个小学生,父母要他学钢琴。每天下午放学,他必须先练一个小时钢琴,然后做功课。星期天更是得忙上一上午,上教师家里学琴。但孩子对弹琴没有兴趣,他看见钢琴就厌恶,几次想把钢琴毁掉,几次反抗:“我不弹,我不要学。你打死我,我也弹不好。”但父母却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反抗,一定要孩子学:“已经学了两年了,花了那么多钱了。你应该争气,把琴学好!今后每天不弹熟练习曲,就不许出去玩!”  孩子无奈,为了断掉父母要他学琴的念头,有一天在放学回家时,他用石头砸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电视上星光闪耀的艺术家他们都是从小培养的,普通的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那么一天,所以从小就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但应该注意先从培养儿童的兴趣着手。然而兴趣是因人而异的,绝不能由父母来主观决定或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在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可以鼓励孩子学习和接触各种事物,如画画、写字、弹琴、跳舞、武术,等等,启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产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当孩子们自觉地愿意学习时,他们才能把坐在桌前画画、写字、坐在琴前弹琴当做一件乐事,一两小时还嫌少。他们的学习也才会进步。  反之,没有自觉的要求,即使可以强迫一个时期,也不可能持久坚持下去。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和学习什么东西,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时,才能做好或学好。  所以,做父母的绝不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哪怕是好事,父母的要求是正确的,也只能耐心地开导,绝不能一意孤行、强迫、蛮干。  可能有的父母也很想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但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做,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第一,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并且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二,父母在决定之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选择。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就得先接触,再观察,必须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才行,如果让孩子一次性学习的太多,不但学而无成,反而会破坏他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去压制他的想法,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展示自己。当孩子有想法和意愿向你倾诉时,你要很认真地对待,不能敷衍了事。  正确看待孩子追星  人的一生都不能没有榜样,孩子更是如此,但是孩子该以谁为榜样,又该如何向榜样学习?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很多孩子把名噪一时的歌星、影星作为自己迷恋的对象。我们也不能说明星不好,但是孩子们对他们的迷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往往只是迷恋于模仿明星们的外在的着装,一些表象的东西,却不懂得去学习他们获得这些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杨丽娟,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但这样的事实也是少之又少的。现在的追星现象非常普遍,父母们也都担心青少年盲目追星会导致上例那样的结果,所以面对孩子追星都很矛盾。作为家长如何去做,是阻止还是提倡,就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了!  其实,作为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追星”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成人都会对某一位才能突出或德高望重的人产生敬佩之情,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喜欢新潮的东西,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歌星、影星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如果孩子只是在书中夹带一些明星们的照片,或者听听明星们的流行歌曲,听听演唱会,家长们就不要太过担心,不要横加阻拦,紧张学习之余,听听流行歌曲,让生活丰富多彩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次,如果孩子的“追星”到了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的地步,就像例子中杨丽娟那样,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星”了,张口闭口该“星”怎么样,家长应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孩子心理不成熟,阅历浅,感情容易冲动,狂热地迷恋容易使他们做出一些不冷静的事来,严重影响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适当地向孩子解释:这些名星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而且,许多人的外在美都是包装出来的,是一种广告行为。作为一个理智的青少年,“追星”可以主要是学习该明星奋斗、成才的经历对自己的启迪。听歌、看影视节目,只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部分,青少年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实现远大抱负。另外,青少年应该视野更开阔,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几名大红大紫的影星、歌星身上,追星的目标应该在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作家及自己身边有突出成就和卓越心灵的人的身上。  再次,可以偶尔跟孩子一起追星。孩子追星后,父母不妨同孩子一起追星。其实不要把“星”们想象成洪水猛兽,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坎坷的。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同追星,然后与孩子谈论他们,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这样对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起用强硬的手段来阻止孩子追星,这种方法更有效,至少孩子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会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最后,把崇拜转化为向上的动力。追星实际上是一种对榜样的认同。青少年往往把崇拜的明星当做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的寄托。父母可以对孩子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干预,也可以利用有学习价值的英雄形象来创造另一种明星效应,还可以为孩子的特长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把孩子的追星转化为自我激励。  其实,孩子追星,重在引导。  小张的同事的孩子上初二时迷上了周杰伦,甚至还留了一个和周杰伦一样的发型。过于专注这些,学习成绩自然下降了。可无论小张的同事怎样严厉批评,孩子都当成耳旁风。  一天晚上,小张的同事一觉醒来,发现孩子屋里的灯还亮着。她悄悄走进去,发现孩子戴着耳机睡着了。她摘下耳机一听,发现她给孩子买来学英语的MP3里响着的却是周杰伦的歌。小张的同事说,当时她真想拉起孩子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可转念一想,也许正是以前的教训让他学会了“打掩护”。同事一夜未眠,天亮时终于想到了对策。  第二天,孩子发现秘密泄露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可小张的同事却显得对周杰伦很感兴趣,主动在家里放上了他的歌曲《蜗牛》。孩子被这首旋律清新、内容上进的歌曲感染了,不自觉地跟着哼了起来。见此情景,同事不失时机地说:“喜欢一个明星,要看他的哪些方面更适合自己模仿,更适合自己学习。”听了这话,孩子若有所思地垂下了头。  没过几天,孩子就去把头发剪短了,小张的同事还从他的笔记本上看到了《蜗牛》中的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上了高一,不但成绩优异,各方面也都齐头并进。看来家长对待孩子追星,要找准切入点进行引导,让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整,从明星身上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闪光点。  由此可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追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只要做家长的能够正确认识并引导好孩子的追星行为,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多倾听孩子对身边事物的看法,多帮孩子解答一些他们认识模糊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健康而愉快地成长。  不做唠叨家长  一天,公共汽车上,两个孩子正在进行有趣的对话。  “嗨!昨天我妈妈就为我考试卷上那错了一个小数点的题唠叨了一晚上,听得我头都变成了两个!”  “那算什么?上次我爸爸为我差1分满分的卷子说了一整天呢!我当时就昏过去了,当然是假装的。”  “哈哈……”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周围的生活,都会听到不少同学这样议论:  “我家里人真是啰哩啰唆,我干了点儿不对的事,他们就唠叨个没完没了,真是烦死了。”  “我爸爸妈妈什么事都要管一管。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连我的零花钱怎样花也要过问,真讨厌!”  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听父母唠唠叨叨,其实细想一下,我们成年人也不喜欢父母在我们面前唠叨。但现在爱唠叨的父母确实不少,孩子有的时候不爱听就和父母顶撞,而父母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从而双方产生矛盾,让大家都不开心。  那么,父母为什么爱唠叨呢?  现在的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功课,经常在他身旁督促,或唠叨不休,一会儿提醒他字要写得端正,一会儿又说那个字写错了;或者孩子专心计数时,一会儿端茶,一会儿又说“太累”了。父母这种做法,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想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希望给孩子些帮助。但是这种做法,只会惹孩子反感,使他们坐立不安,无法专心读书。  从孩子方面来说,他们有的时候会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但是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错误后马上义正言辞地批评教育,孩子就会把挨骂变得像家常便饭般的轻松平常,久而久之,他对任何的责骂都无动于衷,同时他也会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甚至连说话都表达不清楚。而父母的责骂与劝告以后也变得没有效。没有耐心的母亲,常常会嫌孩子做事慢吞吞,又做不好,由于看不顺眼,便不停地唠叨。唠唠叨叨地骂孩子,会使孩子不愿意接近父母,父母也会觉得这孩子不可爱。对于精神散漫,无法专注于书本的孩子,再多的唠叨和督促都不能奏效,反而会令情况恶化。  一个13岁的女孩这样讲述发生在她身上的-件事情:  小时候,我很爱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看课外书,学习成绩就慢慢下降了。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少年文艺》或者《故事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作文选。我当然觉得很内疚,作业还没做呢!决定看完一篇最放不下的文章就写作业。  妈妈过来了,一看见我手上的课外书,就有些生气地说:“还看,还看,还不写作业!”我赶紧心虚地回答:“看完这篇就写,也就10分钟。”“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了不到3分钟,又过来了,说:“快看完了吗?不快点写作业,又要写到晚上12点了。”我没有理她,继续看我的书,心里有点儿烦。  我听见妈妈继续在客厅里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写作业,你倒好,拿着这书那书瞎看,作业写到深夜,时间不够了就胡乱应付,成绩当然好不了。”我越来越烦,想想也是,成绩越来越差,作业很难,写起来很费劲,真泄气!妈妈还在旁边唠叨,书也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就有写不下去的感觉;偷偷拿出那本书,提心吊胆地又看起来……当然,我又挨了一顿说,结果是那天的作业到12点也没有做完。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孩子说好了10分钟后就开始写作业,妈妈应该相信他,等到10分钟过后如果他还没开始写,再提醒也不迟。回家了该写作业,这个道理孩子是懂的。妈妈的提醒让她有些内疚,这种内疚感会促使孩子很快改正错误。可是,妈妈太心急了,她不停地唠叨使孩子产生了厌烦感,这种厌烦感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爆发出来,取而代之的就是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一定要有个限度,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孩子犯一次错,家长就批评一次,不要多次重复地说,要简明扼要,挑重点的说;而且批评要讲究方法,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错误总是被揪住不放,从而产生厌烦心理。  作为父母,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那么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去纠正呢?  1.学会尊重孩子,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

前言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宋庆龄曾说过:“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孩子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家庭是孩子一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孩子不可选择的同样也是不可替代的第一任教师。  从孩子成长的实际情况看,父母的很多理念和言行对孩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1993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那场较量中,无论是体质还是精神意志,中国孩子都输给了日本孩子。“在夏令营之前,曾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北京男孩一针见血地回答了我:'遗传呗!'他还解释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让我住在姥姥家。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我动,电不准我动,火不准我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很少划,我家炊都不会,哪儿还会野炊呀?不是我们不想干是不会干,不会干的事怎么比得过人家?'”  由此可见,现在的孩子的动手能力都是比较差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反观这种“爱”不知是爱还是害?诚然,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生活中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应对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呢,书中就给予了解答。  本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以“孩子真的出问题了吗?”“父母的'爱'是否过了头?”“拒绝家庭冷暴力”“父母的尖酸刻薄会让孩子自暴自弃”“习惯决定命运”“教育孩子,父母要积极借助外力”“奖惩并用的艺术”“及时纠正孩子不好的苗头”“用心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一同成长”等十个方阵为框架,列出“正确看待孩子追星”“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言语过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从小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等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一一给予“追根溯源--事例分析--解决方法”三个步骤的解答,层层深入,纵横交错,引人入胜。  书中所述均来自于实际生活,来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和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家长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得到。  总之,父母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既要帮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缺点,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好这些非常不容易,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书籍目录

上篇 为人父母,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 孩子真的出问题了吗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主张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理
纠正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
放低姿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对孩子爱提问题不要嫌麻烦
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正确看待孩子追星
第二章 父母的“爱”是否过了头
不要替孩子包办一切
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
不做唠叨家长
孩子哭闹时别轻易妥协
“陪”读才能学习?
第三章 拒绝家庭冷暴力
不要对孩子太冷淡
对孩子别太严肃
不能用“物质补偿”代替“感情补偿”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不要漠视孩子的孤独
第四章 父母的尖酸刻薄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别拿高标准压孩子
言语过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别拿孩子的缺点来说事
不要把孩子当成夫妻吵架的出气筒
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
不要让孩子的假期比上学还累
中篇为人父母,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五章 习惯决定命运
养成读书的习惯
养成勤于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
幽默风趣是一种人生态度
乐观向上的习惯有力量
从小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
第六章 教育孩子,父母要积极借助外力
夫妻合唱一出戏
借助激赏让孩子自信起来
巧用隔代长辈做亲子间的润滑剂
利用社会反面形象让孩子自律
第七章 奖惩并用的艺术
奖惩不可混淆且要讲究艺术
表扬和批评都要用对地方
微笑看待孩子的失败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先不要愤怒
让孩子适当发泄
父母不要对孩子施加太多压力
第八章 及时纠正孩子不好的苗头
对孩子的任性不可放纵
对孩子的说谎需要警醒
对孩子的自私要调查原因
对孩子的懒惰要根治其里
对孩子的浪费要及时阻止
对孩子的失礼要谆谆教导
对孩子的骄傲不可助长
下篇 为人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
第九章 用心与孩子沟通
父母主动向孩子敞开心扉
放下家长的架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尊重”比成绩更重要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父母要勇于承认错误
第十章 与孩子一同成长
培养孩子的孝敬心
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培养
家庭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培养孩子宽容待人的美德
培养孩子的爱心
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

编辑推荐

  “孩子出现问题了!”当这类话语频频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时候,家长们的视线也因此被牵引。什么是“孩子的问题”?一般我们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指那些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影响及个人自身问题,在心理、行为、认知和学习方面偏离正常状态的孩子。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问题真在孩子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也许让家长们很恼火,也很惊慌,但是家长们在关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时,不应该只从孩子的身上找,更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反省。也许是自己的教育方法过时,也许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还有可能是自己身上的某个习惯、某个问题让孩子出现了问题!  人们常说,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大量事实也证明:父母的教育方法决定孩子的一生。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受益终生;而不好的教育方法,后果则很严重,也许不仅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不健康的阴影,还会影响孩子成人后的正确抉择。  《第一次这样爱孩子》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不仅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提出了合理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帮助广大家长朋友们排疑解惑,除忧祛烦。

作者简介

《第一次这样爱孩子(教育方法决定孩子的一生)》由任艳玲编著:如何做合格的家长,帮助孩子更快地进步成长,成了许多家长努力的方向。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能使孩子受益终生,而这一切不是其他人能够给的,只有自己的父母才会给予如此深远的影响,好父母的教育影响远远超过老师的影响。孩子就像白纸一张,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所以家长的“以身立教”绝不能丢掉。
让你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是非常可能的,你给孩子一个不同的爱,他也许就是下一个“爱因斯坦”。
《第一次这样爱孩子(教育方法决定孩子的一生)》适合家长阅读。

图书封面


 第一次这样爱孩子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