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俱乐部》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叛逆/成长 > 魔法师俱乐部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802515642
作者:[日] 青山七惠
页数:299页

你要是能当足球运动员就好了

随感,木有标题,只是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堵得我好一会儿看不下去。在史人眼中,结仁一定是保护他的精灵,结仁和葵是让他快乐的魔法师,三个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填满了他的内心 以致于不需要使用魔法去祈求什么。小学为了奶糖使用魔法,那是他们拥有的魔法一样的纯真;中学为了葵和结仁萌芽的爱情使用魔法,其实只是史人的从中做梗,即使手段卑劣,这样的史人也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三个人的幸福。那个当年初见土堤女巫吓得装死的少年成长了,他开始用自己的魔法力量呵护着青梅竹马。我在想,如果如果夏令营里没有被阻挠,即使结仁认为她对伊田君的喜欢不同于他人,他是她心中的一棵树,而伊田君也无法撼动,青山是否会写出结仁与伊田君恋爱的俗套段子,当然 只是我太俗套了 才会这么想。接近尾声的时候,久违相逢的结仁和伊田君相逢了,结仁道出了当年未说出口的话:你要是能当足球运动员就好了。不是喜欢,不是爱慕,不是交往,只是一种祝福。一直以为扉页上写的:结仁的世界因为一件小事开始发生微妙的倾斜,是关于七夕愿望,因为那个时候开始,结仁确实开始变得像土堤上的女巫一样,既不悲伤,也不寂寞 虽然只是对无关紧要的人而已。原来并非如此,在那之后,那个魔法俱乐部似乎没有了,因为她们的友情似乎就此打住了,三个人才真正开始成长了,连着讽刺的家庭破解的打击,结仁开始真正的蜕变,变成女巫般的少女。三人的友情世界崩溃了,可是史人对结仁的守护却比从前更甚,什么也没说出口,什么也说不出口,只是自己像是时间表一样,自然而然把结仁划进了自己的世界里。是喜欢,是倾心,没有告白,没有交往,只是守护。青春的故事,没那么复杂 感情很单纯,记忆却刻骨铭心;却又那么容易错过,那么容易造成误解,如果有遗憾,即使是一粒沙大,那么心痛比幸福来得更真实。青春总是因为有了这些令人悲伤的情节,才会让自己一辈子都记得青春的动人之处。你要是能当上足球运动员就好了,这是结仁青春时光里 单纯情感的证据;喜欢伴着云的太阳 不会太耀眼 这样才看得清楚形状,这是史人青春时光里 成熟的痕迹;决裂多年之后,葵还是那副兴奋的表情,像以前田径部训练结束后,回到我们身边来的时候那样,这是葵对这份友情的一份守护,物是人未非。你揣着那张“不得解散”字样的纸条重新踏上了旅程,希望你能拥有比青春时光里留下的更加美好的记忆---致结仁女巫。

逆行精灵

读书看缘分,就像当年我纯因为装帧买了《一个人的好天气》一样。写书评看缘分,我至今写的最成功的一篇书评是直接在豆瓣网页文本框打出来的。后来与编辑接触多了,看了很多未必喜欢的书,写了不少言不由衷的话,文章的质量却越来越差了。因此写这篇关于《魔法师俱乐部》的评论,我决定还是要找回当年的心境。我几乎不看女作家的书,但是青山七惠是个例外,她在国内出版过的所有书我都读过,数量上大概与我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想接近了。现在的文学世界只有三个国家的作家还在好好的说故事,美国、中国和日本,而国内的文学有些可以和矫揉造作,美国的文学在文化上差异太大,因此日本文学成了我的最爱,而青山七惠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学的轻、恬淡、柔和、唯美等特点,还更加的生活化,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看故事的本身,作者在创意上似乎有些退步。《魔法师俱乐部》除了在名字上的噱头之外,在内容设定上并没有《一个人的好天气》、《窗灯》、《温柔的叹息》来的有新意,情节让我想到了不少传统的日本电视剧。小说的故事比较模式化,内核也和之前提到的基本小说一致,基本上是在探索现在女性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而她那种独到的视角和亲切的叙述方式让人在读一本通俗小说的时候却觉得有几分余味。小说就是讲故事,好的文学作品不论多么的有思想性、艺术性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好的作家如果需要让读者理解他的想法不是靠“写”、“做”给读者看的,而是应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领读者自己去感受的。我在读青山七惠的小说是明显会感觉在跟着作者的意图去思考一些东西,虽然最终并不能明确的表达出来,但确实能看出好来。如果用饮食去比喻小说,国内当代的文学有点像中国大菜,色香味俱全,做得好吃起来确实不错,不过或许会太油腻把人噎住;美国文学有点像正规的西餐,用料考究同时食材选择精细,即使不一定和口味,却能感受到做菜者的诚意;日本文学当然就像日本菜一样,选材接近原生态,烹饪方式也是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新鲜感,可能吃不来,但对身体绝对没有害处。当然国内现在还有一小撮以一个喜欢PS自己照片的花样美少年作家为代表的人,他们的作品就像肯德基麦当劳,喜欢吃的以孩子为主,因为其中的激素和油腻,对身体绝对有害。以上一段是扯淡。回到小说本身,魔法师俱乐部的设定本身是很有创意的,但是由魔法师俱乐部引发的事件和矛盾冲突就多少比较俗套,当然原因还是在于人物设定上有些俗套——主角是一个并不优秀的小姑娘,她一般有两个朋友,一个是条件非常优秀(皆藤),但最终会和她越走越远的女伴,一个是条件和她接近(葵),友谊长存的女伴。女主角会有一个不错的青梅竹马男伴(史人),同时却并不喜欢他,女主角和那个优秀女伴一般会喜欢同一个男生(伊田)。可以说小说的人物关系基本上就是一般的韩剧、台剧模式。不过小说在女主角性格的塑造上还是非常不错的。把女主角塑造成了个外边柔弱但内心刚强的女性,她可能不会多说什么多做什么,却能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向世界妥协。结城是一个未必值得同情,却非常可爱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进步,女性的权利以及社会地位将越来越大,而结城这种性格的人在小说中那个时代的社会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在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社会却需要这样的女性,我想青山七惠作为一个有独到女性视觉的作家肯定想到的还不止这么多,但是我说过了,很多作家的东西读完,你觉得好,但未必能说出好在哪。故事不算出彩但是连贯,一口气读完没什么问题。

青山七惠的蟹子沙拉

日本文坛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大多爱着眼于社会现状,关注社会的小角落小人物,在小说故事的叙述中展现这些小人物在一些特定环境下的生存状况。青山七惠便是一直致力于表现“难以融入社会的青年女性或少女”的日本新生代作家中具有独特气质的一位。从《窗灯》到《一个人的好天气》,再到《温柔的叹息》和《魔法师俱乐部》,青山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都是不善与身边人交流,难以融入社会,性格奇特的边缘女性。在前三部作品中,书中行与行、段与段之间有着大片大片的空白,像是纸张需要通过这些空白处进行呼吸才能将故事慢慢地讲给你听。作者用第一人称进行的故事叙述,更多的时候让你像是在听着书中少女的喃喃自语,少女的声音在午后闷热的空气中轻轻飘散。不同于以往的作品,《魔法师俱乐部》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没有了过多的喃喃自语,没有了字里行间中的大量留白,甚至没有了精美的装帧和封面,青山七惠似乎想要认认真真地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有关于少女成长的故事……青山从故事的女主人翁结仁四年级开始讲起。小学四年级的结仁让我们想到了自己的当年——功课不好但是喜欢画画,同班的美女同学总会吸引所有人的眼光,有一个小男生会让我们的心像小鹿乱撞,还有每天跟我一起放学回家的好朋友相约组成一个秘密的魔法师俱乐部……四年级的结仁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女巫,其实这个愿望跟别的女孩想成为公主、王妃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可就是因为太特别太坦诚而被小同学们奚落。于是她和最要好的两个小朋友在储物间里成立了一个“魔法师俱乐部”,试图通过通过每天念咒语来达成自己的愿望。而他们的咒语似乎都成功了——挽救狗狗奶糖,让美女同学发生意外……咒语真的这么神奇,能让他们的愿望都成真吗?到了初中,结仁已经不相信这些东西了。不相信魔法,更不相信魔法师。然而三人魔法俱乐部的另一个成员小葵仍然相信,相信是因为他们的咒语才使得那些愿望成真的,甚至觉得他们使用了魔法终有一天会被老天惩罚的。结仁骂她幼稚,坚持不相信魔法,于是魔法师俱乐部解散了,结仁也失去了她最要好的两个小伙伴。此时的结仁,心理已经渐渐成熟,她在心里想:“这些是我们念咒语的缘故呢?或者仅仅是偶然的呢?我还是不能下结论。其实,念咒语并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三个人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秘密。”是啊,这便是我们形成小团体的意义所在,可惜,年轻时的我们并不懂。故事的前两章让我们有很强的代入感,仿佛结仁的某一部分就是当年的那个自己。然而,故事的第三章,作者笔锋一转,将结仁带到了18岁,一个因父母失和家庭解体后与成年男子非法同居的18岁——因为这个设定,这个故事最终还是回到了青山七惠的一贯调调。小葵成了未婚先孕的问题少女,最好的朋友史人要赴美留学,结仁高中辍学与男人同居靠拍艳照谋生,而且依然一直没有勇气向喜欢了8年的男生表白。于是乎,不管当年的我们多么的个性,多么的张狂,人生拥有多么明确的目标,我们终究还是成为了那样的一种人,我们从没想过甚至不想成为的一种人。隔着栏杆看着在校园足球场上那个自己暗恋了8年的男生离开,结仁心里想:“已经见不到伊田君了,这样的真实感完全没有传导到我的脑子里来。而且,自己对于伊田君的感情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以后我也会继续想念他的。我继续想念下去的或许不仅仅是伊田君这个人,而是有关他的回忆,以及回忆他的过程本身吧。因为这些想念是支撑着我现在拥有的一天的最可贵的东西。我长久以来一直很珍视它,不和任何人分享,只属于自己一个人。”《魔法师俱乐部》跟青山七惠以往的作品在叙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三段式的叙述将故事的时间跨度拉长,也使人物和故事更加的丰满。紧凑的故事叙述中并没有放松对场景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感觉是青山一次很有意思也很有益的尝试。如果说青山以前的作品是青瓜小卷的话,那么这部小说就像一盘蟹子沙拉——依然清爽,但是口感不同。梦想就像那些蟹子,饱满而鲜艳,可现实终将会把它们咬破。随着幻灭般的破碎声,蟹子的汁液融在了清爽的水果沙拉中,丰富了口感,也丰满了人生。

男巫

看到第三章的一半,史人坚持不懈的来找她,我就隐约有预感。那个“一直只是听着”“什么也不做”“没有许愿”的安静的男孩子,在结仁八卦的时候从来都只是淡淡地回应,翻着手里的书仿佛一切事不关己。因为他是男巫。那些如愿以偿,原来都有赖于史人的魔法。最后两个人在狭小的公寓里拥吻,突然觉得感动。真希望结局是结仁跳上了奔向史人的电车。

掩卷的那一刻,留在我体表的那股无力的冰凉怎么也消散不去。

平均线下挣扎的少女,和无业中年男人同居,以拍色情照片为生,这样的生活无论怎么看也是极度不幸福甚至凄惨的。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作者的轻描淡写。对于主人公遭受的现实之凄惨并没有过多渲染,更多笔墨用于描述儿时朋友间的羁绊、不幸发生的全过程以及一些浅层次的心理描写。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浅,背后隐藏的冰山才那么地令人惊心胆颤。至于小说前半部分的童年生活描写,倒是觉得酸酸甜甜冷暖自知。以我这童年未受过太大委屈、长大后有过被孤立经验的成年人来看,被孤立的”魔法师“的童年是相当不幸的。然而作者竟然可以做到,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同情眼光或煽情哀叹,只是一味地以小孩子特有的稚嫩口吻来描述...那种阅读过后闷在心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又或许,只是我太久太久没有读过”装无辜“口吻的儿童小说罢了。然而还有一事。以我现在略微世俗的思维去考虑,主人公的前途实在堪忧。当然我得承认这种担忧多余得可笑。只是,她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幸福或不幸,整个感觉已经被麻木了。麻木的状态,比起自觉不幸,到底哪一种更令人扼腕哀叹?到底她该怎样活下去呢...说一句很俗的话:从她身上,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尽管从表面上发生过的事来看,我的境地似乎更优越,但是某些心灵创伤是共通的。掩卷的那一刻,留在我体表的那股无力的冰凉怎么也消散不去。

最初的美好,最后的最后

看青山七惠的书,第一次是看《一个人的好天气》,很薄的一本书,故事琐碎,平淡,却记录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的点点滴滴。平时大家很容易忽略的细节,却成了作者笔下的故事。每个人都会常常感叹自己生活的平淡,不出彩,现在才发现,即使它平淡,它却是我们生活的细节,我们是其中的主角,是真真实实的生活。这本书,看了一半,就想开始写点什么东西记录下来。因为,一直都是喜欢喜剧,悲剧总是让人心疼心碎,痛恨许多。书中千纮是结仁的好朋友,知道结仁喜欢伊田,却和伊田交往,因为千纮的愿望是当女巫而远离她,这给千纮该是多么难过的体验。而伊田却对千纮一视同仁,那他凭借的又是什么。葵的变化自己已经不是第一个得知的,原来除了我们,她还有另外的朋友。谁也不是谁的唯一。唯一欣慰的是,三人小团体,曾经真实存在过。人生中,能有多少坚定的友谊,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呢。一起喜欢,一起讨厌,一起祈祷,一起诅咒。最初的美好,最初的纯真。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体验,才能让人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不论外界怎样变化,坚持自己,始终不变呢。

用魔法与这个世界联系

两年前“青山七惠”这个名字出现在我的阅读笔记里,从此我记住这个作者。和很多人一样读她的第一本书是《一个人的好天气》,看那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一部小说要赢得读者的心,致命的不是情节,而是细节。似乎两年前读的书现在我已全然记不清情节,但我对那些感动过的细节记忆犹新,那些细节像拼图碎片,只要数量完整便可将故事再次呈现。花了三个睡前的晚上读完了这本书,刚好做到不贪心地也将其分为了三个部分读了。青山七惠依然用平淡,简洁的文字将细节表达得恰到好处,就像她很熟稔地旋着保险箱上的旋钮,扣到正确的凹处时“咔”一声,打开了箱门,不告诉你里面有什么,让你亲自目睹。这时,我想起这种感觉也许就是林语堂先生说的“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淡无味,只有毫厘之差。”在看第一部分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这书显然有了点色彩,也许那颜色就是结仁童年时候看到的那辆老师的车的颜色,在下雨的时候,它是黄色的;在没下雨的时候,它是淡绿色的。是这么不确定的颜色,但无论如何,还是有些颜色了。若用画者来做个比喻,我会觉得这是否是一个擅长画淡水彩的画者粗心拿错了色料,或者她只是想尝试新风格?到了最后青山七惠告知都不是,她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将色料全部抹在画纸的中央,之后她会慢条斯理地用沾了水的画笔抹出让人惊愣的淡水彩的。这次青山七惠似乎抓住了一个骨干——“魔法师俱乐部”。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都萦绕着这个,童年因为女巫的梦想让三小无猜越走越近直至建立这个魔法师俱乐部;少年的时候因为心智的成长,也同时因为这个关系破灭;最后也因这个共同的梦又相见。似乎就是魔法让他们有了联系。故事的过程里,史人和结仁的时间里,应该总是充满着模糊不清的东西,这东西可以说是暧昧。青山七惠像是手持一钝物在那层模糊不清的膜上轻轻拂过,在快要看清膜后面的东西的时候止住了。这让两人的暧昧变得很寡淡,甚至说没这回事。这样也让史人这个人物变得神秘起来了,史人应该是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三人的友谊以及梦想的。他不图回报地独自保护着三人梦——“用魔法”、“魔法师俱乐部在梦想实现之前不得撤除”、“永远一起”。 但结仁迫切长大,直到结尾处,青山七惠揭开谜底,让史人捅破之前“故弄玄虚”的膜(原来暧昧这般强烈),他强吻结仁,还告知以往那些魔法印证的事情都是他在暗中做事的结果。在结仁迎合的时候,史人却停下,试图想将关系恢复到以往魔法俱乐部时期的友谊,他说“要是做了就不一样了。”结仁说不可能回到过去了,也就是包括葵在内三人在黑屋子里默念魔法的日子永远地去了。像结仁的姐姐说的那样“只有结仁不合群吧”,在不合群的孩子有着一个和成人世界很容易切合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不需任何解释便被人定位“不合群”。而自己本人却也总是看不清那个世界就像“太阳一定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形状的吧”。无法驾驭的世界便迫切自己快快长成,于是没有任何精力不给人们任何试图更改它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和不明底细的人同居,也是为了排遣寂寞、抵抗媚俗。暗恋的人、结束关系的家庭、不欢而散的友情,这些让人觉得温暖总在结仁渴望近了实现时戛然而止。对此作为读者的我无能为力,却为结仁不可逆转的命运唏嘘不已,终于在相同的痛处点头流泪表示理解害怕、孤独、空虚。最后,结仁逃走。作者再也没留下什么,就和之前青山七惠所有的故事一样,故事可以继续,但留给读者……也无所谓结局了,所有的都像史人和结仁那天在河边看到的遮住夕阳的云彩,漂浮不定……终末,我想说,青山七惠被冠名为“日本的安妮宝贝”我觉得很可笑。青山七惠若摘掉80后、探讨女性心灵成长等等莫名其妙的虚无帽子,她绝对是一个完全懂得和世界沟通的天才作家(那么她是用什么和世界沟通的呢?)。青山七惠绝对是一个值得一直期待下去的作家。2011.3.11 Jercho

世界上唯一抛弃不掉的是你自己

文\Shirleysays青山七惠是最会写“自己”的作家。每部作品里都刻画一个独特的自己。《窗灯》里在咖啡馆里打工的女大学生绿藻;《一个人的好天气》里的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知寿;《温柔的叹息》里的江藤姐姐和风太弟弟。三部作品联系起来读,可以串成一个女孩的成长曲线,就像手掌纹上的生命线分出许多细小的枝叉,它们伸展向不同的方向,却永远断不开主线。这就是命运吗?青山七惠从来不为命运准备答案,她的小说就像中国的水墨丹青,清素淡雅,敢于留白。不懂留白的作家,都不是好作家。太饱满的小说使人沸腾躁动,而留白过多的小说却令人乏味,喘息之度是青山七惠小说的功力所在。《魔法俱乐部》要算是青山七惠写得最长的小说了。这部小说仿佛为之前的三部做了个总结。青山不再进行碎片似的选材,而是将一个女孩的八岁、十四岁和十八岁时的生活对比着写。在读书之前,我不禁在心里为青山惊呼,你要多么了解你的女孩,你才能将这在一个女孩一生中具代表性的年龄段勾勒清楚。很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部小说对于女孩内心的细致把握精妙绝伦,是青山最棒的作品。八岁时的女孩上小学不久,世界对于她们是崭新的。她们利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来推测世界,比如像书中的结仁和葵,要好得就像一个人,分享彼此的秘密,共同拥有独一无二的“魔法俱乐部”。她们相信一切都是真的,哪怕是当写下想成为女巫的愿望而被其他人耻笑时,结仁也毫不畏惧。她的内心坚定,因为她有魔力的咒语。女孩的心纯净而洁白得像天空的云朵。世界在她心里是完全可以驾驭,她的魔法可以拯救世间的一切,救下那只叫奶糖小狗就是最好的证明。八岁的自己的无畏是多么令人着迷。十四岁是女孩初潮的年纪,身体的变化让她们由惊恐到坦然。终于了解人生里还有忧郁这个词,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反对无效。魔法的效力渐渐远离,取而代之的是交些什么样的朋友,融入哪些人的圈子,暗恋哪个男生,与哪位女生是竞争对手。友谊、爱恋、亲情,诸多的情感元素不再像八岁时那么纯粹。她们无法再依靠魔法,而懂知了凡事需要努力。结仁执着地喜欢伊田君,为了与他考取同样的高中,而努力学习。这里有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翻版。青春在各自的天空划过相同的轨迹。十四岁的自己依然是令人欣赏的,至少她们愿意付出,懂得体谅父母。青山是把成长中的孤独描绘得最到位的作家,她笔下的女孩们总是有种逃离和独立的勇气,孤独中有迷芒,也在反抗。日本民族文化中有一种抗压能力,就是在极度的压抑状态下炼成的一种释放能力。当你发现十八岁的自己长成了自己完全不想要的样子,你该怎么办?结仁选择了我们都曾经想选,却没有勇气迈步的方式。远离家人、同学、昔日的伙伴,闯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去遇见未知的自己。小说中的十八岁写得很疼,是种冰冷的疼,也是全书的高潮部分。书中的结仁从来就未流过眼泪,她用对亲情的拒绝、对朋友的冷漠和对身体的肆虐来对抗她眼中的世界。我们的生命里有一种痛,叫生长痛。我们在如水的凉夜里醒来,脚上的筋骨在丝丝拉拉地疼痛,那是因为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但是还是要长高。还有一种痛,叫成长痛。长大本来就是一个疼痛的过程。十八岁时,我们以痛疼为代价,学会接受与面对,接受周遭的一切,父母的离异,朋友的分离,和那个不成器的自己。就像《半生缘》里,顾曼桢握着许世钧的手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确,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找不到十八岁、十四岁和八岁的自己。回不到相信有魔法、有咒语,孙悟空还会七十三变的年纪。可我们不能因为回不到过去就否定未来。终生与你相生相伴的只有那个自己,哪怕死都会陪你在一起的自己。不管将来去到哪里,千万不要抛弃的就是唯一的自己。

很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加重、感冒药失效等多种不良反应

青山七惠是很有个性的小说家。小说里那种似乎是在心里扎了根似的寂寞,阴郁,隐隐的不安,连自己都憎恶的冷漠和脆弱,越到后来越浓烈,好像可以透过书脊把你包围,感觉既真实又熟悉,就像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的性格的原因,我觉得这本小说很有感染力,害得我心情低落了好几天,再加上得了感冒吃了一盒药也没怎么见效,整个五一小长假都泡在了灰暗之中。没错,这本小说既不有趣也不魔幻,既不向上也不励志,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浪漫的爱情——青山桑的一贯风格。就像《一个人的好天气》一样,这本小说里的故事也同样是极其普通、每个人都可能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中的小事,而且,同样让人感到很真实——不仅仅因为故事的平实,更在于她可以很自然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是我特别偏爱那些善于描写普通生活的作家的原因。一次普通的旅行;一次短暂的邂逅;一段乏味的生活……一个人当真能有勇气去描写这么平凡的故事,还指望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么?单单是这份自信就足以无愧于小说家的名头了。我们为什么喜欢读小说(看电影)呢?在小说里,纵然也有困难危险,却一定可以不断收获成功;爱情总是充满波折,但是一定会浪漫而又美丽;丑小鸭一定可以变成美天鹅,如果变身失败,就悲惨地死掉吧——那也算悲剧啦!如果主角一直是丑小鸭,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丑小鸭呢?这才是生活的常态,大多数人的命运吧,只不过确实很难写。青山很擅长干这个。我也不是不喜欢精彩的故事。新奇有趣、跌宕起伏、热辣香艳、悬念重重的故事可以满足人类的八卦本能,足以吸引读者读下去,足以让小说热卖、让读者大呼过瘾。但是,热闹过后,是空虚还是满足?这故事是否还有让你流连之处?是什么让你想要一读再读?小说的神髓,以我个人的理解,正是在故事之外。就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把“床前明月光”和“疑是地上霜”分开来看,都是中性的、写实的、普通的语句。只有在天才的诗人将这两句放在一起的一刻, 才突然释放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反过来,“啊!好寂寞,好想家!”,这样子可以让读者知道诗人当时很寂寞、很想家,却不能引发哪怕一星半点的共鸣。如果你看厌了好莱坞模式,也不想每晚沉迷于YY,我向你推荐青山七惠。如果你没看过《一个人的好天气》,我推荐你先看看它,因为它比这一本更艺术——我不想说这一本不好(照比《窗灯》什么的好很多了),只是口味有些重。要是你也像我似的心理不太正常,本想看治愈系,却不巧看了伤害系,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本就该愁眉苦脸。

接受自己

十岁、十四岁、十八岁,一个纤细敏感女生的精神成长。我喜欢的青山七惠。正如那天跟好朋友聊天时谈到的:过去的,无论美丽或丑陋,心中过得去或是过不去的坎,终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统统都是自己的,拥抱并包容它们。是不是这样,就能最后到达,内心的强大?

微妙的感觉

刚看开头的时候还以为买错了书和想象中的“魔法”根本不搭边甚至在车上都不能当作消遣书看偶然的假期消磨白天的时间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在YUNI的三段人生中最喜欢的是初中十四岁的时候然而看的时候却无比讨厌YUNI的性格很喜欢青山笔下的“伊田君”直到最后还是不懂为什么YUNI不去向伊田君表白用她的话说是:和喜欢不一样的感觉 但又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形容仔细琢磨伊田君的行为还以为他也是喜欢YUNI的抱歉总是从“情感”这个角度来思考最后高中的辍学人生虽然像是对YUNI来说最不幸福的家庭的破碎、亲情的冷淡、莫名其妙的同居连和魔法俱乐部留下的回忆都好像消失了但总觉得这样的人生是最适合YUNI的千紘绝对是最引起大家共鸣的人物了吧每个人某一阶段总会遇到类似这样女生的存在中途就猜到史人是在喜欢着YUNI吧但是明明那些事都能为YUNI去做了为什么又不说出来自己的感情这可能和个人人生经历有关总是对这种男生抱有期盼和瞧不起的感情简单的回忆了一下感想之后又把评价从三星改到了四星所以说这算是一本和《一个人的好天气》稍稍不同又稍稍实际一点的值得细细品读的书吧

不失水准

对于青山的书,可以说是一直追踪过来的.这次的书份量增加了,可以慢慢读.她的书,全是以女子为主角,全以第一人称写作,真是令人佩服,而且写得令人佩服的好.第一章的铺垫,第二章的顺延,第三章的爆发,每一章是一个年龄的跨度,幼稚的童年和残酷的青春的转换,也没多残酷,即使是全盘的失去与堕落,也不过一句,不再开始而带过,青山的书一直是这样的微温,待到某点会让人为之沸腾.这个故事其实不是介绍那样子的,看过便知道了.世界就在那里,只是我们都在变化着.你用什么眼睛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

魔法师俱乐部

可能看这本书的我并不在状态,所以总觉得刚刚开始看不下去。一直到最后,才回到青山七惠的故事里。确实前面年少的生活太有距离感,总感觉那样的不共鸣,无法想象这是年少该有的生活,但慢慢的,共鸣感越来越多,最后,突然就发现这是青山七惠的书。不过,这本书多了更多现实生活的味道,不再是《一个人的天气》那种淡淡的味道。

很幸运,这是很合适我的一本书,

而且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节奏读完的。我喜欢它的开头,入迷的看到他们的小话剧演出部分,但,就到此卡住,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后来,我们吵架了,我想散伙,想绝交。后来后来,我搬家了,翻出了这本书,书签卡的很稳。原以为这本“轻松的小品”会让我心情愉快少许,但,我错了……我是借着还算不错的阳光,在公园的长椅上读完剩下部分的,第三章开始剧情便急转直下,他们长大了,他们不联络已经四年了……当史人拿出幼稚的画着“不得解散”的皱巴巴的黄纸条的时候,我发现已经不能离开你了,搬手男已经习惯了……于是,扳手男继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于是于是,谢谢七惠小姐。

这一类女孩?

我是因为《一个人的好天气》喜欢上青山的。青山笔下的主人翁总是不合群的少女或轻熟女,所以透过这些少女的视野里看周遭的世界一切都是无所谓的。无所谓要功成名就,无所谓要穿金戴银,无所谓要朋友堆砌,无所谓要爱情伴侣。她们仿佛就是上帝忽略的人儿一样存在于这个世上,从心灵到行动都是孤独的。我觉得喜欢看青山书的人内心深处都有点小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在伴随阅读的过程中从主人翁的身上找到了共鸣。因为主人翁的性格孤僻很大原因就是来自于不自信,所以她对世人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漠然的。但是这样的女主角往往是善良的,她的善良体现在对她较熟的人身上。所以她是充满爱的,只是没有传播爱的途径。作者在写这些善良的小个体上总是有着怜悯感情的。因为主人翁其实是有人爱,同时也是渴望去爱人。虽然人人都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可是不是人人都能够发现这个孤独群体的美好一面,所以喜欢女主角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有这一两个就够了,因为她本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需要用一大把人来证明她存在的必要。她自己的生活范围本就狭窄,所以拥有一个懂她,爱她的少数人就够她投入精力的呢。这样的女主角很感性,所以心思其实很细腻,她在默默的关注着周围的一切,感受一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然后没有办法鼓起勇气只得脆弱对待。但是她也会有厚积薄发的时候,而这往往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我想我喜欢看青山描写这样的女子是因为我有时候挺羡慕女主角的吧。虽然孤独了点,但是没有这么累吧。没想过要通过别人的认可而生存,没想过要得到别人的回报而知足,没想过要接交更多的朋友而满足。仅仅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日子,这样虽然会受委屈,会被别人排斥,但她的世界很寂静。因为自己与她们有相似之处而喜欢,因为自己不能完全成为她们而羡慕。青山笔下的她们总是能在嘈杂的环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静土。唯有书籍,能使我内心平静。蓓蓓的世界哦:http://blog.sina.com.cn/beibei12

被忽略的

金城出版社的印刷很一般,没有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好。青山七惠的书一直有读,这本书却和之前读过的不一样。这回青山的视角落在了青春期成长中的少女。故事情节相对紧凑,描写也很富有镜头感,如果拍成电影应该也不错。结局让我惊讶。看了些书评,发现自己原来那么木,竟然没有察觉到史人对结仁的感情,只是读完之后回过头来,看着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细节心中会隐隐地痛。结仁是个好姑娘,她不是冷漠,她只是缺乏安全感,渴望被肯定、被关注,否则又怎么会在别人表扬她写的剧本时兴奋得不知所措呢?她又是那么善良,在和纤纮是好朋友时默默地祈祷纤纮一个人平安地去丹麦,祈祷伊田君能够当个足球运动员,祈祷葵和史人的梦想能实现。还有仓持,好多人读过却好像都把他给忘了。这个曾经开朗的男孩最终变得和结仁一样的不爱说话,到底是为什么呢?他又是怎么会喜欢上结仁的呢?印象深刻的是,仓持同样是个细致而又敏感的男孩,他也渴望被他人肯定,所以他才会在词典里用醒目的粉红色的记号笔划出dignity这个词吧。越来越喜欢青山七惠,从《一个人的好天气》开始。我从不觉得读她的书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思想或者主旨什么的,甚至和网站上或者是书面扉页上他人的推荐语都无关。我只是喜欢在青山淡淡的文字下,那种对生活的思考,用看似平淡的语句写出一些被人忽视的却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刻的道理,以及那些令人惊叹得不敢呼吸的精致的细节描写。然后,你被感动到,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就足够了。

太阳一定不知道自己是圆形

我想,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法师”,陪伴我们成长呢。十岁的时候,那是每个处在童年的透澈的心灵中都不会缺少的天马行空。像是深邃浩瀚的宇宙中的UFO,像是广阔无垠的大海中的美人鱼,抑或是平淡枯燥的生活中的2012。他们憧憬它的神秘,好奇它的力量,把它认认真真地写进许愿条里,即使被人嘲笑被人孤立也那么坚信它的存在。这种只有那个年龄才会拥有的似真似幻的执着,让他们立下了不离不弃的誓言。十四岁的时候,那是他们逃避胆怯的支柱,那是他们历经现实之后的避风港湾。一个只有三个人才知道的秘密小屋,三个人一起埋藏的青春琐事,夹杂着淡淡的青涩的喜怒哀乐,映照着青春期的敏感伤痛。不可避免的,现实一步步拨乱了三个少年细腻脆弱的心弦,有什么在时间的光剑下被斩断,只剩下拼命想要忘记的那个的誓言,苍白无助地,在各自的心中偷偷被埋葬。十八岁的时候,那是他们想要拼命挽回最初那个自己的救命稻草。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烦恼苦痛,都以各自的姿态去面对现实残酷。那时的他们已经形如路人,曾经最坚定要成为魔法师的结仁,也成为了最冷漠的人。即使重拾了当年的誓言,也无法回到过去,但却有人因此得到救赎,葵或者结仁。我一直都觉得史人是喜欢结仁的,从十岁的结仁一次一次将被欺负的史人救出开始。史人对结仁的喜欢,就像是结仁对伊田的喜欢一样,只是远远的看着就得到了满足,无私的宽容的不求回报的,是多年形成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的支柱,坚持得久了,虽然已经不记得当初为什么而坚持,只是为了给这么多年的感情一个交代而一年又一年地不断延续着。只不过史人要比结仁坚强得多,结仁把自己的感情寄托给遥不可及的魔法和幻想,而史人却将自己的感情不计代价地履行。我想,结仁的魔法师一直都是史人,十四岁的时候是,十八岁的时候也是。三个人十岁时候许下的愿望,也只有史人在一步一步地实现,也只有坚定地迈向自己梦想的史人,什么都没有向魔法师俱乐部祈祷。或许比起虚幻可笑的魔法,他更相信自己的信念,或许他早已明白,那个最想要祈祷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三个人中,最接近大多数人形态的应该是葵。一开始的入伙只是随波逐流,并不是特别坚信,只是被结仁的执着蛊惑,本身很好奇并且也找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她也并没有真正的体会过,那个誓言,对于结仁和史人来说都是怎样的分量。所以她的小秘密并没有理所当然的第一个告诉结仁和史人,当魔法“生效”了之后也心安理得“抛弃”了史人和结仁。轻易地背弃了誓言之后,因为怀念感伤,或者因为内疚自责,想要挽回却缺乏勇气,就这样拖了四年,直到有了自己无法面对的困难,才拿出当年的誓言,再次站在结仁面前。葵的一切,都像是自私懦弱虚伪的我们。而结仁是三个人中最极端的,十岁的她最认真的相信,十四岁的她最决绝地面对背叛伤害,十八岁的她最冷漠地不愿回头。单纯的她默默地在背后看着伊田的身影,看了八年,十八岁的她,丢弃了童年时代的一切,却没有丢弃这份无以言表的感情。我想,或许结仁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冰冷麻木,八年前的暗恋还一直怀揣在心底,八年前的执着梦想又怎会轻易舍弃。“真正不高兴的家伙表面是看不出来的”,我想,即使时光兜兜转转几十年,对魔法师俱乐部最执着的,也一定还是结仁。三个人的故事,有些感伤,有些感动,断断续续,最可悲的人是葵,最可怜的人是结仁,而最深沉的人是史人,默默守护着两人的青春。一个晚上,看完了青山七惠的《魔法师俱乐部》。相比《一个人的好天气》和《温柔的叹息》,这本书在节奏上紧凑了许多,在情节的起伏冲突上也相对激烈了一些。但仍然能够感受到青山七惠的叙事的味道。《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面的吟子,《温柔的叹息》里面的风太,都有着从容地微笑地拥抱生活的一切的姿态,而《魔法师俱乐部》中的史人,在最后,也淡淡地透露出那种对生活的,对青春的,温和的,包容和热爱。《魔法师俱乐部》虽然没有《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面那种成篇的经典对话,但青山七惠的这种叙事方式,我要喜欢的多。

青春的荆棘路

十岁的少女角来纯真可爱,生活像洒满阳光的绿草地,一片绿油油。然而,这个傻丫头却在许愿节写了一张“我要当巫师”的许愿条,她怎么也没想到,这张纸条好似一张传递生命之“恶”的多米诺骨牌,伤害接踵而至。朋友背叛孤立,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童年所拥有的一切美好在几年之中不复存在。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被分配了这样一张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一朝倒下,无忧无虑的童年随即宣告结束,成人世界的大幕徐徐拉开。 残酷青春的主题在不少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出现,以女性角度讲述少女成长经历的好作品却很少遇到。青山七惠的笔触细腻,讲故事的手法和结构也都有相当水准。读这个故事,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代入感。她叙述,鲜少判断。作家选取了少女生活里的三个时光切片:十岁、十四岁、十八岁。十岁到十八岁,一段布满荆棘的青春路,多少有些不堪回首。故事的底色从明朗到灰暗,随着少女的成长,越发孤独和阴霾。成人世界像远方天空步步逼近的巨大乌云,一点点遮掉头顶的阳光,随时都会暴雨倾盆,把你的生活淋个稀巴烂。 家门口是一所学校,每每和那些十多岁的中学生擦肩而过,我都有些触目惊心,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他们穿着过大的校服,散发着分泌过盛的荷尔蒙。男孩子大声说话,勾肩搭背地从身边呼啸而过,自以为是的眼神掩藏不住对周遭的迷茫和慌乱。女孩子呢?早熟的用奇怪的方式打扮自己,三五成群的叽叽喳喳,一脸说八卦时的兴奋和神秘,看表情就知道在在议论同学间的是是非非;青涩的戴高度近视镜,背硕大书包,只顾低头走路,对周围有极高的戒备。 青春的残酷在于,当你发现青春的残酷时,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纷繁芜杂的现实生活中,青春的记忆渐渐黯淡模糊,有些痛却刻骨铭心。只要在熙熙攘攘的校门口站一会儿,我就会有些恍惚,看到自己,那个迷茫、孤独,内心荒芜的十四岁少女,是如何伤害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的。她敏感、骄傲、自卑,渴望得到认同,渴望成长。那天晚上,她和最要好的朋友吵翻,昏黄的路灯下,一个不停地流眼泪,一个一言不发,自此分道扬镳,再也“不说话”,像小说里的“角来和葵”。多年后,那个女孩在文章里说那天让她“一夜长大”。我感慨万千,回忆那些伤害,却觉得不可避免,无法避免。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女来说,那间小小的教室就是她的社会,周围的同龄人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在成人世界里存在的东西,好的或者坏的,一样不少的都在这个缩微世界里存在。这世界不成熟,但却不是“更单纯、更善良”那样简单,相反,因为没有定型的人生观和成熟的游戏规则,这里的生态更加复杂。孩子们在这个小社会里跌跌撞撞,狼狈不堪,深受苦闷和孤独的折磨。 小说结尾处,少女惊然发现:在自己不断失去的时候,男孩史人用另一种方式给予了她宝贵的爱和保护,史人的“付出”和“爱”解救了角来。虽然已是伤痕累累,但她最终走出荆棘路,坐上了开往远方的黄色巴士。阖上书,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为角来,也为自己。

很多很多疑惑。

首先,封面我很喜欢。接下来是一串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设定伊田这个角色,而结仁一直喜欢却没有告白,最后也只是希望他小时的梦想成真,虽然伊田早已忘记。我认为伊田只是结仁的心灵寄托而已。为什么皆藤会喜欢伊田,那她一开始说要帮结仁追结仁是为什么。为什么她在看见结仁想成为女巫后就不再理结仁。她一开始不是讨厌围在她边上唧唧喳喳的女生么?她七夕和伊田在一起那后来为什么没有呢。史人喜欢结仁吗。若喜欢,他为什么要在最后一刻停止,说希望回到从前朋友的时候;若不喜欢,为何要吻结仁。仓持喜欢的是皆藤还是结仁?个人认为,他真正喜欢的是结仁,皆藤只是大多男生心中的梦想和崇拜对象而已。为什么哥哥姐姐和结仁明明是亲人,却那么陌生。结局是什么意思,结仁为什么要逃?最后,看到蓝色的车是不幸,看到黄色的车是幸运。

温柔的一塌糊涂。

这的确是一本代入感极强的书。虽然是写一个小女孩的体验,但所有拥有过温馨家庭和邻家死党的同学们可以一下子回忆起那种感觉。书中有令人惊叹的细节,不仅是活动和心理,更是整个写出了孩子眼里的风物世界,敏感细腻而激烈。我从没看过把孩子的内心写这么好的,仿佛就是我想说但无法说出的话,《偷书贼》被比的灰头土脸的,《铁皮鼓》也不行。后来确实是有点虐,都开始看不下去了,幸好结局还不错。其实也没什么大事,这就证明了,要想写的惊心动魄,不一定非要死人什么的。 不死人而惊心动魄,才真厉害。以下致翻译大大!36页,guteng老师和启太老师,差的老鼻子远了。- -~老鼻子,指非常,特别,甚。。39页 刘海被卡子别到了头顶上,露出了整个奔头。。。奔头,即前额。翻译大大,你知道这会给东北以外的读者造成多大的阅读障碍嘛!除此之外,是厉害的翻译,也许特别符合了我的东北审美,不过怎么看都是清楚优美的文字。这家伙有点像村上大叔,有那么两句话简直就是一样,还有那种孤独的人对世界的触觉,看过一次就忘不掉的独特细节,这儿那儿的。但青山七惠是独特地杰出的,除了最优秀的女艺术家们共有的优点之外,她写的东西总有种淡淡的感觉,时刻保持着冷静和耐心,我突然无比的嫉妒,可以把周围的世界,发生过的事,通过写作变成自己的东西,那是怎样的感觉啊。

读前两章,"这回玩偏了=.=?"...读完最后一章,"这是玩过了- -"...

读前两章,这次的主题碍了事?还是我自己嫉妒那没法重来的学生生活?至少少了那个必须的人,与"我"相对的那个人,那个人不是史人,更不是妈妈,但...还会有吧?读完最后一章:那些青山七慧独有的私小说的东西又找回来了,不用一点形容词而只是用"语气",用"眼神",用"心"去描绘...描绘一个个相似的人物,总感觉她随时都把一切思考的非常整齐而后淡淡的诉说,那不是在诉说记忆,也不是诉说必然,只是有种,一切就是这样的啊~可能是用童话的心情和态度去"抒写""现实"吧,好像好像那种让彼此一切的一切都互相接收,所有的所有也都轻轻的随风飞逝了..."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不像自己缩想的那样."是的,那个人还在,至少于我,那个人就是哥哥

带入感很强

在医院排很长很长的队的时候,看完了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青山七惠水平不稳定。这本的文字没有《一个人的好天气》沉稳。像是很早期的作品。慢慢看下去,到第二章的时候,带入感逐渐强了起来。到第三章,后面,写她与哥哥姐姐之间的那种疏离感的时候,竟然眼泪出来了。才觉得,她这本写得,是更用力的。大约带入了很多私人体验。不然写不出来那些细节。大家的少年期和青春期都是差不多的。暗恋,不知所云的小迷信,很会弹钢琴又很受大家欢迎的美女,发育总比同龄人早些,也有一个暑假回来就让人刮目相看的男生……无非就是这些。到第三章,开始沉重。开始戏剧化。也许可以不用那么的,戏剧化。疏离感不需要自暴自弃到如此程度。可以有更压抑的表达。但总而言之,很好。

接下来会是怎么样的生活呢?

小说的最后,因为有人的介入,18岁的辍学女高中生结仁从同居的男人远江家里逃出来,买了一张远方的火车票。我想,在即将到来的远方,她又会是怎样的生活呢。这样的续集还真是想要知道啊。第一时间买了这本书,回家后翻看书架,居然有青山七惠所有的中文书。从最开始红火火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到窗灯到温柔的叹息,说不上特别喜欢,好象就是一种习惯,看到她的书就买了,甚至都懒得等到在网上买。但是书的内容,好象都记不得了。有时真是怀疑,看书的意义在哪里呢?看过的都会忘记,然后不断有新的书在出,在继续出于好奇而看。这本书比她之前的几本书内容要结实,结构要复杂一些。最喜欢书的第二章,初中时的女孩,已经失去了最喜欢的女同学的友情,但还有好朋友,还有心仪的男生,有明显喜欢自己的男生,还有内心相信的东西,比如魔法。到第三段的前三分之二部分,我都快要看不下去了,结仁的生活就象是一个夏天里密封的小房间,拒绝所有的一切,拒绝学校,拒绝朋友,拒绝家人,内心象关闭着的,不能透半点气。看到最后的时候稍稍好一点。特别是史人的解释,有一种关闭的房间忽然打开窗户,透了新鲜空气的舒适感。不知道别人看的时候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一直喜欢看这样的成长小说,比如角田光代的《第八日的蝉》,那种成长中的害怕,拒绝,快乐,迷惘,温暖,总是会将我拉回到自己的成长岁月,虽然这样的日子并不喜欢总是回想起来,那仿佛是另一个人,不是自己。但看着书,明白原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的难,就豁然了。这套书的其它日本作家的名字似乎都没有听到过,犹豫着要不要一套都买来看看?有看过的朋友可以介绍一下吗?

推荐、推荐!

可能今天早晨的雾是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了吧!在等班车的路边,只有车开到跟前才能分辨车子的颜色。我也期盼着能看到几辆黄颜色的车给带来好运气。遗憾的是,还没等到一辆,班车就如同巨大的毛毛虫一样从雾里爬了过来......我都试着以这样的语气来写点东西了,更难可贵的是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平淡事情,而就是这些平淡的事情,更入木三分的刻画了小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整本小说不是让读者看到作者向你解释小说主人公是如何如何,而是让读者自己融入到小说平淡的生活其中,自己去感受。很推荐这本小说!

有时你会希望别人替你说些什么

好久没这样一下午赖在床上看闲书。这本书拖到现在过期了才看,一方面是因为拖延,一方面可能也是想找一个合适的心情。看第一章时一直想到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不过皆藤其实并不是俱乐部里的一员,很快就成了一个遥远的影子。也许是个奇怪的联想,到后面就一直联想到Joyce的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尽管背景大不同,角色性格大不同;却有着相似的记录方式,有着同一个模糊面容的主角(一开始甚至没有分清是男是女),还有一、二、三章随着主角心境发生变化的叙述语气。比起她此前的另外几部作品,这本的时间跨度是比较大的(从小学到高中末期,孩童到接近成年)。对比一、二、三章能觉察到焦点的变化;从写作技法的角度来看,这是很见作家功力的地方。随着情节的推进,结仁的叙述也渐渐脱去了稚气。(尽管没有看过原文;但我相信竺家荣的译本还是很靠谱的)一开始是单句,短句,惊叹,引用的对话,没意义的家常;结束时是冷淡的长句,置身事外的陈述,泛着冷意的比喻。曾经对“处女作”这样一个词都会有反应的女生,成了不知自己为何存在、看自己看他人都一片模糊的,outcast。青山七惠对色彩的运用有时令人特别印象深刻的:《窗灯》里的昏黄,《温柔的叹息》里的墨绿色围巾,而这本里自然是黄和蓝。颜色本无情绪,其意义在于观察的人赋予其多少情感。黄色,是漂亮的颜色,还是太轻快的颜色,还是真的吉利的颜色,还是怎样呢?或许黄色仅仅就是黄色,蓝色也没有特别的的意义,“这是小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随意定的不极力的颜色,真是可笑。”可笑的程度仿佛“魔法师俱乐部”曾经的存在一样。“用心祈祷愿望就会实现”,本已是荒诞的观点;因为“成为女巫”这么一个荒诞的愿望而无端端遭到了全班人的冷落,更是荒诞而讽刺的“命运的转折点”。惟有在不知道自己“过去”的人面前,生活才有可能重新开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文案简介写得很可笑。与其说结仁是在战斗,不如索性承认她就是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态度——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样。真正能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能有多少个,反正她不是,我大概也不是。尽管有点讽刺的是,最后停在她面前的,是曾经象征吉祥的“黄色”大巴。她在逃避,逃的路上却又一次撞上与过去相联的征兆。或者这就是一个死循环而已(乘上车,到达新的站点,遇上新的一个近江一样的人或者更糟,继续过没有差别的生活),因为黄色已经没有过去的意义。对于多少有点loser心态的人来说,青山七惠的书应该很容易给予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渐渐那些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好象都跳到了自己身上。被这些文字冲刷着,突然发现原来在呆滞中我也度过了这么多的时间在无形中脑里不忠实地记录了这么多的,“生活”。然后通过她的书,觉察到这样一种枯萎般的生活,竟然也可以用文字描述出来;竟然有人可以帮我做到这一点。其实我有一个猜想:最后把“相关人员”叫来的会是史人吗?想把结仁“解救”掉?也许让她离开近江会是件好事;从结仁的叙述里所能感受到的对近江的喜爱其实也只是薄薄一层,他给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饮食上苛求,又在给色情杂志工作,并不算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设定。然而到最后,她也没有接受这种外来的(由成人施加给未成年人的)“解救”。她没有家,她的栖身之所在三章的历程里逐一崩塌。她其实有很多选择但是她统统不要,她选择再次选择逃向一个不是家的地方,所能去到的最远的地方。有点让人想起Ibsen的The Lady from the Sea。即使情节再往下,不见得会更好,但起码定格的那瞬间,似乎也能给人一些对自由的向往。尽管也只是逃,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全书最痛快的一次“解放”。啊,本来只想简单写几句评论的,结果……既然装不下干脆就多嘴几句好了。Ps.豆瓣上的简介真的依然很不靠谱……||||再回头看简直就是雷。哪有那么励志呢——就像正常的生活那样。Pss. 这个版本前面有一个许金龙的导言,不要看。看他对青山七惠的评论真是太……“道德正确”并且全是狗屁的感觉囧,想必对其他的评论也好不到哪里去。

沟很深

小说按结仁的年龄段分三章,前两章看着觉得这个孩子说不清是过于成熟还是正常,她和伙伴的行为和言语我也只能理解一半。到第三章她的行为我越发无法理解了,可能家庭破碎,家人四散的缘故才会变得那样吧?!觉得小时候那么样的孩子,应该不至于会把自己的身体拿去出售的,也或许是我的世界和她的世界隔得太遥远的缘故吧!不知道青山七惠多少年纪,我觉得代沟这种东西真是难以越过,特别是那么深的沟。

时间魔法师

在时间的面前,我们终究是渺小而无力的。在那么长那么长的岁月里面,有多少自己被忘却了,有多少自己被遗弃了。年幼的我们,在一起唱歌,一起微笑,一起发疯,一起追着太阳,一起祈祷快快长大,希望第二天镜子里的自己可以有着一张成熟的脸。时间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该遇见的人还在赶来的路上,已经遇见的人又踏上了另一段旅程。我想每个人都会那么一段旅程,孤独,消极与迷惘。也许也正是因了这一分的彷徨,我们的青春才会在未来漫漫的人生路中,显得尤为地弥足珍贵吧。。。。。。

空想言叶

青山七惠给我的感觉并非是一位作家,而是一个发声者。最早让我们熟知青山七惠的一本小说是让她得到芥川奖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薄薄的小册子1小时的时间足够翻完,这本书的女主角知寿恰恰代表了日本新世纪以来诞生的一群被称为尼特族的青年人;所谓尼特族就是指不升学不就业,终日无所事事的年轻族群,用天朝人民比较熟知的语汇来说也就是“家里蹲”;2007年是青山七惠在中国收获大批读者的一年,社会边缘青少年的困苦在她书里被修饰成云淡风轻的小忧愁,让一部分文艺小青年感同身受的同时,也不至于令人觉得太消极。她小说的切入点往往是一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感情的女子的心理世界,像《窗灯》里爱好窥探别人生活的绿藻、《一个人的好天气》里自由职业者知寿还有《温柔的叹息》里感觉生活枯燥乏味的姐姐。3本书读下来感觉在主角人物的塑造上,青山七惠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力气去构想,她们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性格:不想长大,依赖性强,不敢于承担责任,生活懒散,在感情上有渴望但往往得过且过,逃避麻烦。由于青山的小说往往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在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描写上随意简单,语言上甚至可说是简陋,所以烂木头经常会觉得主角们呼吸的就是青山自己周遭的空气,在很大意义上这四本小说也算是青山的私物语,私成长。烂木头经常会吐槽青山七惠写出的小说在装帧上是恨不得1号黑体3倍行距,留出许多空白,实际上在小说内容上也是如此,喜欢的人可以说它是慰藉心灵的良药,不喜欢的人可以说矫情、顾影自怜、空洞无物。用一句话总结,青山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短途旅行,它们只是那些女孩生活中某一时期的一些琐碎片段的集合,有的人是从山脚走到山顶,有的人是绕了个圈回到原地。用毛尖的话说“她的小说,什么都发生过,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对于金城出版社去年出版的这本《魔法师俱乐部》,烂木头在刚看完时说:装帧比较粗糙,和其他几本已经出版的相比内页很像盗版,不过这应该是青山最厚的一个故事,从女孩的三个年龄段出发讲述,显出不同以往的认真,虽然很像年轻时的习作笔调但是整个故事相比从前的“零剧情”来说,言之有物。全书的第一,二章,也就是主角结仁的10岁到14岁可能会让许多人有带入感:漂亮到让人嫉妒的前座女生,发光发亮的足球部男生,自己所属的那个“平凡3人组”;3个人每天放学在家闭关修炼魔法的情节是不是让你回忆起儿时兀自一个人对着墙壁练神功的可笑历史。这次的青山变成了秦文君阿姨,絮絮叨叨地把一个儿童的所见所闻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过多的“走心”内容,更不带那个世界的真相,毕竟儿童的世界里魔法可以拯救一切。我们在小时候会希望自己成为任何一种样子的人,唯独不是自己现在这样。结仁们一直觉得在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身处的环境,念咒语挽救小狗奶糖,能交上了不起的朋友。到了故事第三章的时候,青山文笔陡然一转,结仁的青春如地震一般倏地来到了青黄不接的18岁,青山又变回了自己,不管之前的小女生有多么强烈的性格多么明确的生命目标,最终她还是成长为了青山笔下典型的“彷徨女青年”,虽然在第三章看到了作者熟悉的调调,但也不免叹息,毕竟结仁是青山小说中最没有无病呻吟,且有血有肉的姑娘,情节让她饱满。长大后的结仁实际上如愿成为了一个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女孩子,只是这路径有些许偏差:与男人同居,拍艳照谋生,辍学,遁向远方;她最好的朋友葵未婚先孕也成了问题少女。如今的结仁会在黄昏时路过高中的足球场看看仰慕过的男生,隔着铁丝网却像隔着一个世界。这一次青山笔下的青春没有找到出口,属于结仁的旅行是无法成形的果实。不过正因为青山的切入点小,小说中传达的信息量很少,所以如黎老师所说这样的女作家话题打不开。这也正是青山的局限所在。除了对她们自己,她们对这个世界关怀得太少。

魔法消散,幸福粉碎

将所有幸福都摔碎的是时光还是我们的双手?10年父母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冷战,离婚了单身家庭终于算是实则名归11年,没有一声通知,曾把自己当作亲弟弟的一个姐姐结婚了,莫名...12年,因为在QQ聊天一句玩笑话决定和高中就一起的好友断交...魔法早已不在起作用了:像结仁说的:可以说不能跟我们说的话的朋友,你不是有好多吗?我也可以不必去接你的电话,不必第一时间去回复你的短信.堕落,堕落,为了让结仁心中更坚信魔法依然存在的信念,史人竟然去做危害皆藤的事,结仁甘愿堕落,"我现在想要把这样的自己抛向坚硬的黑夜,摔倒粉碎.结仁做到了,她失去了葵,拒绝了史人的爱,而对伊田君那份不断坚守的爱呢?小说没有交代最终三人的命运而是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结仁捡起她那一份"不得解散"的字条,曾经清晰分明的字体,曾经少女时期象征幸福的黄色逃亡大巴颤抖了向她开启了大门...

那些遗失的美好

发表时间:2012-01-06 21:59:33 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首先喜欢的是它的封面,干净的紫色和白色,让人很有在某个午后静静阅读的冲动,我是喜欢这种感觉的。之前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没有看下去,像日本作家的书,没有充足的耐心就不能体会她们对细节的描摹,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会只留于表面。       因为这本书我打算重新去审视过去看的日本文学,并且除了轻小说和推理恐怖类的书,也接触那些传统的日本古典文学。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讲述一个叫结仁的女孩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变化,她与葵和史人的魔法俱乐部一直贯穿始终,童年时代的她是我们每个人都羡慕的样子,有可爱的朋友,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有哥哥妈妈爸爸,每天无忧无虑,偶然的机会看见了女巫,从此在自己的心愿里加上了我想做个女巫。。。       而所谓的童言无忌带来的后果就是遭到同学的耻笑,好像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担惊受怕,而现在想来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小事。结仁与小伙伴们组成了魔法俱乐部,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我也自然联想到我自己的童年了。       或许每个普通女孩的同学里总有这么一个美丽骄傲的女孩,你渴望与她接触,同时又有自卑感,千紘是那么美丽,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男生们喜欢的对象,结仁渴望与她的友谊,但最终未遂,后来她对千紘施展“魔法”巧合的成真了,这使小伙伴们相信了魔法的威力。       进入初中,史人的变化是最大的,从一个胆小懦弱的小男孩渐渐变为三人中最可靠的,也最坚守三人友谊的人,他也是唯一一个最终没有为了自己使用魔法的人,唯一一个实现童年梦想——去美国的人。葵渐渐远离结仁,其实不算远离,长大后每个人都会有自我,不可能一直在一起了,而结仁无法理解,家庭的变故,班级同学的态度还有现实里无法回避的千紘,不能割舍的对伊田的爱慕,使得她心态上有了畸形的变化,最终在第二章最后与小伙伴们决裂。       走上一个人孤独的道路,其实我不喜欢转变那么快的结仁,第三章中堕落的她与曾经天真烂漫的她形成了太大的对比,让人无法想象是不是同一个人,曾经魔法俱乐部的发起者却是第一个去否定她威力的人,即使她是主角,我依然不喜欢这样的她,身上的刺刺痛了葵,史人和家人。相比之下,葵的成长是最平凡的当代少女,爱恋后的告白,之后不小心怀孕,自己还是个孩子无比紧张的去告诉好友,这些情绪都是在身边可以找到模糊影子的。       整个故事都是波澜不惊的,最后算的上高潮的是史人的坦白,为了魔法俱乐部,为了三个人的友谊,他停下对结仁的冲动,带着葵来找结仁,从小到大的种种奇迹也是他的一手操作,我有点不能理解,那时年幼的他是怎么说服自己,不相信魔法,而是装作信背后又搞小动作的,也许他才是心机最重的一个呢。       但是所有的一切,随着年龄终将告一段落,不到二十岁的他们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童年和少年时的回忆,就像遗失的美好一样,回忆起来带着暖意,然而我们知道这是回不过去的过去,只有褪下青涩,渐渐走向现实的社会,在困扰中寻到人生的平衡点。


 魔法师俱乐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