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又开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爱情/情感 > 木棉花又开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10800429
作者:戴日强
页数:225页

章节摘录

  木棉花开  四个季节的等待  伊人不在   木棉花又开  把我的爱  葬在天外   第一章 岁月的收藏    (1)  木棉花又开,窗台雪没有告诉我你归来,而我远在诗外……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攀枝花。树形有阳刚之美,花朵硕大,花冠五瓣,橙红色,如火炬;果实为蒴果,熟后裂开,里头睡着的棉絮瞬间窜出,若是起风时候棉絮随风飘零,似南国雪。  木棉树外观多变:春如元宵街灯;夏似慈父背影;秋若江浦游女;冬类崖之老者,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最美当属花开花落时。木棉花有个很美的花语,即:“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木棉花通常在3、4月开放,人们把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我爬过了高考那个狭窄的洞后在大学的胡同里反思着自己的校园生活,才发现自己只是一只勤奋下蛋的母鸡,争取每天下一个蛋,可我至今仍无法为自己孵出一个小鸡,到最后还是逃不出被烤着吃的宿命。我想这就是我的校园,像是鸡场、屠宰场,我下的蛋都被卖了,我孵不出自己想要的小鸡,最后仍旧被烤了吃了,现实那么残酷、那么简单,又有谁能明白孵出小鸡是母鸡最原始的本性呢,然而现在却成了最遥远的梦。  大学毕业后,文凭仿佛维纳斯雕塑下身的遮羞布,挂上去了就是艺术,似乎还有点朦胧美,其实上身还是赤裸着,但是没有这块布那就是绝对的裸奔,不过最关键的是维纳斯只能摆设而没法调戏,何况她没有双手也不能当老婆,这就是活生生的文凭。  找工作时,传说中的社联主席身份也不能当饭吃,这年头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好比大跃进时遍地开花的炼钢炉,学校里拿的奖又如闽台俗语中乞食(乞丐)过溪的家资(行李),多得贬值且一般人也看不上,真后悔当时不考研,不过又传闻硕士毕业后如果不考博士出来也一样,我们学生真是活折腾,后来我一直感叹着:硕士读完博士,博士读完博士后,博士后读完那得是烈士。长着隐形翅膀的校园生活更没给我太多的飞翔,毕业后的一切很现实,现实得像是岸上挣扎的鱼,要么挣扎入受污染的河流,要么就得死在岸上。  毕业就是失业,没有太多的选择,像是和尚划船——没发渡(没办法)……  没出路就是没活路,虽然一字之差,但放在毕业身上是一样的意思,我渐渐懂得内销不行就搞出口,趁现在人民币汇率还不是外语系男生女生的比例。我决定要出国留学了,就像是决定要去流产一样,日子一天天熬过,直到飞机降落在伦敦的机场,恶补英语让我学会了“八戒”更学会了“悟空”……谁也想不到我能出国留学,可是我还真的做到了,就像当时老师问我英语能过吗,我说不出意外的话真不能过……    记得我们系里流传着一句关于我的笑话,话说我英语成绩进步了,英语老师便把我立为榜样在班级里宣传着,她说:“枫这次英语考得不错,差一点就及格了。”可现在我自己也想不到能活在英语世界里。在国外上学时,宿舍楼像是上了年纪的黄花闺女,也像是鲁迅笔下错过豆蔻年华的豆腐西施,被遗忘在比较偏远的小镇里,如果不知道伦敦的情况,还真的以为这里是民居。  第一次见到宿舍楼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天津的五大道,反正觉得这些欧式古典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如此惹人怀念,只不过这种感觉是小弟弟怀念家里的老大姐。深咖啡色的墙砖、白色的百叶窗、还有那有着木香的楼道……这些都组成我留学时期的记忆。  宿舍楼的大门有点小,门口挤满车,仿佛向我说明国外的车是那么便宜,可惜这只能得瑟一时,经济危机这老大妈一光顾,把车免费送了没人要,大有倒闭商场清仓甩卖、吐血跳楼价风范。我望了望古朴的宿舍楼,门上有一个蚂蚱模型,我一度怀疑这是西方版的门神,不过这门神也足辛苦,秦琼能单挑关公又怎么碰到吸血鬼呢,可能初到国外我想太多了,最近很流行佛祖、上帝、真主、太上老君一起打麻将。  安顿下来后,负责接待的老外突然问我:“are you japanese?”  突然有种被赵本山拐卖的感觉,我说:“no。”  他接着问:“are you korea?”  我在想,中国人还是生不够多,“no”我又回答。  他还是不死心:“are you mongulia?”  搞得跟人口大普查一样,我相当无奈,像是闽台谚语:剃头店公休——没理发(没办法):“no!”  他想了想,然后小心翼翼地问:“are you Chinese……”  我真想说句:“坐轿的不知扛轿的辛苦——到担你才知(到现在你才知道)。”可惜他不是中国人,更不是闽台人,感觉自己真的很无辜,我到底是长相有问题还是人品有问题?不过他最后说了,这里之前真的没中国人在这里住过,突然有种到火星的感觉。  一天的车程让我相当疲惫,草草收拾后真想好好休息下,不过看到外面那帮美国人和英国人兔子般跳东跳西,而且走到哪敲到哪,我便在宿舍门外贴了张公告,上面一本正经地摆着四个严肃的大字:“请勿打扰。”随后我便如一条水蛇蜷缩在窝里休憩。  “咚咚咚。”非常响亮的敲门声。该死,他们不会吧“请勿打扰”看成“非诚勿扰”啊,我可不是秦奋,更不是梁笑笑。一开门才发现是那帮外国人“走访”到我这了!  我拍了拍脑袋,忖道:“该死的,我真的是晕了,他们是外国人啊,我写中国字给谁看啊,他们还是照样敲门……难道这里真的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  我现在已经在伦敦留学了,留学这段日子我一直在证明大学教授的一句话:“英语说得很流利也不过是给英国增添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我一直反问自己:学好英语就代表你很强吗?能把英语说得很流利,能让英国人把我当老乡就证明你牛吗?英语说得很流利到英国去工作就能说明你很强了吗?英国说英语说很流利的一大片,同样的,英国说英语很流利但碌碌无为的也有很多,原来自己也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难道我也很傻很天真!如今我学得是建筑设计,我更喜欢说自己学的是“创意”,这属于建筑的外观美,也是化妆时的粉底。  我看了看放满草稿纸和绘图工具的桌子,回想起毕业后的曲折,此时,窗外的鸟儿倏忽而过,仿佛阔别多年的心事,那时总是喜欢在教室的边缘思索着被窝的温暖和马背的颜色,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是激动中夹杂着惊栗,像是心底放置着一个摇晃的不倒翁,我只是静静的摇了摇头,在白纸上写上:“给我一片自由的天空,让鱼儿也学会飞翔。”  得去教室了,我披上黑色的夹克和风……  我走过学院后面蔚蓝的天空,那是一片嫩绿而自由的草地,一条泥土小路通往布雷顿西约克郡国家雕塑公园里。小路旁边是木桩围成的小围墙,只有膝盖般高,里面养着毛茸茸的绵羊,这些小生灵在学院的庇护下,悠闲地吃着草,像是偶然降落在这里的白云。远方是紫得发红的树丛,我至今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不过我只要拥有这份感觉便可,哪怕有一天它们不在我身边,我仍会记得这些迟到的温馨。  公园里摆着枯树雕塑,仿佛告诉过客这里的历史,以及隐在历史里无法察觉的沧桑……半个小时后,我便来到教学楼,真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学楼就是一座城堡。灰白的岩石垒成的四方形建筑,给人一种钢铁的感觉,就像是帝国时代里坚固无比、易守难攻的城堡。靠近教学楼的时候,闲逛在草地上的野鸭很自然地让出一条路来,这些紫红相间的小生灵竟是如此可爱,它们并不惧怕人类,反倒成了城堡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仿佛告诉游客:这是一座温馨而和平的城堡……  坐到座位的时候,一个平常有些联系且懒惰的印度小伙子突然跑过来问我,顾先生,你是学文化的。你知道中国的building怎么写吗?  我捉摸这个人是对建筑有兴趣,就写了个“建筑”。但是他却表现得一片茫然,像是午后的阴天。  “no.”  他似乎能看懂中国字的样子,我捉摸,大概写的复杂了,兴许他的汉语四级还没过,于是就写了“房子”,他又说不对,就一个字。  我就纳闷了,难道他也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概是一个字的,那就该是“家”了。当我写下来,这家伙马上乐不可支地说:“对,就是这个!”  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听说中国的这个字的意思是房子里养着一只猪!”  我知道他是印度教徒,从说话的语气我就明白他蓄谋已久。  “嗯。”我回答。  他嘲笑道:“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要在吃睡的房子里养猪呢?”  我笑着说:“和你们喜欢养牛一样啊。”  他也笑着说:“不一样啊,猪脏啊!你们怎么和他们睡在一起呢?为什么不养牛,牛多好啊!”然后他摆出了一脸的民族荣誉感,恨不得把印度那些仅剩的光荣历史挂在脸上,极有尿布挂在公厕的感觉。  我说:“因为我们保护动物,所以牛都是放养在大自然里!”  他似乎有点不服,说:“如果家里养2只猪怎么表达,是在后面加‘s’ 吗?”  亏得他还是个印度人,被英国殖民到了什么程度了!居然想到在后面加“s”……  我说:“不,我们的房间里不会养两只猪。”  他又继续笑道:“那养猪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是不是崇拜猪,和猪一样?”  我愤愤地说:“这是我们的教育策略,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像猪一样好吃懒做。”  我说到“猪”的时候特地指着他说,他平时干活总喜欢偷懒,所以我就用这样的话映射了他一下。  他似乎也明白了什么,鉴于印度曾被中国打得唏哩哗啦,他自己也光荣不起来,便灰溜溜地走了。走之前,来了一句,“中国的文字真是无聊。”极有二战时期日本战败后偷点中国的东西回国,发扬自慰(自我安慰)精神,但我更惊诧于他竟有如此深的中华文化见识,连阿Q精神都学会了,看来阿Q是属于世界的……  我摇头笑了笑,但是我竟没有对这次“外交”的胜利感到兴奋。“家!”这个中国字竟又是如此清晰、如此遥远……  伦敦下雨了,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倚在窗棂上,望着窗外常被诗人写成相思泪的雨,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回忆像是蒙太奇的电影一样,一幕接一幕的……  (2)  教学楼的警戒线外,所有考生站成了一座座雕塑,像是等待判刑的囚犯。然而,在教学楼后面幽深的地方,棉絮飞扬……我再一次看到木棉花再次飘零了,而你能否再一次出现在白茫茫的白雪中呢……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木棉树有两次花开,一次通红如火,像元宵节街道上的灯笼般挂满整棵树;另一次就是果实破裂后随风飘零的白丝绒,而且我习惯称之为南方的雪。我并不清楚木棉花的第二次花开到底象征着什么,反正我只能在雪海中写下:“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给曾经的爱情一个离开的理由,只是这个理由却像飘零的木棉花一样,一样感伤……”  黄昏很是忧郁,木棉树也将如此。考试老早就开始了,我发现等在高考的窗外——很美!再一次掀开那封反复折叠过的信。那古诗:  泛艋金波迎冷露,  幽花摄影碎心浓。  多情只有西江月,  万里寻踪却是空。  我又陷入迷茫了,思绪和木棉花一样,我已然分不清这诗到底是你为你自己写的还是我写给自己的。手指紧攥后轻轻松开,如遗忘记忆一样,那信、那诗渐渐地消逝在迷茫中……木棉花依旧在飘零,而我的眼睛,悄悄地流下了美丽的忧伤……考试结束的铃声突然响起……  哦,不是考试结束的铃声——是手机来电的铃声打碎这份宁静,我从木棉花的回忆中醒来,我此刻是在伦敦留学……是她打来的,也不知道她现在在远方的一切还顺利吗?我迟疑了会儿接起了电话——没人说话……  在那段珍藏的岁月中,我找到了写给你而你却无法收到的文字——  记得你是比我低一年级的,我们的相遇也像是落叶与蚂蚁的邂逅吧,或许是季节的偶然,但更可能是秋的牵线。那时我正和同学们在一起出黑板报,由于平时与她们交往得不错,况且每次出黑板报只有我一个男生,所以她们就毫不遮掩地讲起女孩子的话题,而这个话题也就是你。  “喂,枫。初一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也是实验班的……口才好,人品也好,特别是那双灵动的眼睛,胜似秋水,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绝笔。”玲突然笑着对我说。  我惊讶万分,怎么都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给我声没有闪电的雷,或许我这毫无市场的“小国寡民”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吧!但我也只能是诺诺答道:“嗯?”  没想到玲又继续说:“她今天也来出黑板报。”  我顿惊,暂停了画画,所有的心事停格在老鼠看到猫时静止的那一刹那,又像是GRUBBY在WCG总决赛上突然知道对手是SKY的那种神情。  “嗯,她出黑板报没有多大经验,你画得那么好,写字那么棒,可以去帮帮她啊!”  我转过头,勉强地笑了笑,心想: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流星不会总出现在平安夜吧,叔本华大叔说的“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我还是继续“禁欲”吧,要不早晚得像贾宝玉一样去和尚庙报道。于是拿着粉笔又继续画着,但严肃的表面难以掩盖心底的涓涓细流。  玲也像是明白蛹里的虫子总想变成蝴蝶,又笑着说:“我认识她的,刚才到学校的时候她还愁怎么出黑板报。我笑着对她说,我班肯定拿第一的,因为我班有高手。”  这时我的心像是雨水打在刚长成的荷叶上,又如北海道渔民看到千岛寒流,总有说不出的激动,但我又强制自己沉住了气,因为我一直都是饥民。  她又说到:“喂,你要过去帮忙吗?我刚才答应她帮忙问问……”  还没等她说完,十年干旱后的田地上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可玲怎么知道年少的我未曾猜过女孩的心思,颇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影子。手早已不听使唤的在黑板上乱画着,等回过神来才连忙找黑板擦。玲笑了笑便走了出去……  其实我也只是拿着黑板擦呆呆地站着,像是运动员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那样的神情。另一个女同学转向我笑着说道:“她不会是红娘吧!”这句话像是突然取消了颁奖,无奈的神情又挂在我的脸上。擦了擦黑板,无心勾画着“黄土高原”。  爬满汗水的手漫游在黑板上,像是把月光洒在黑暗中。  突然间一个幽雅而神秘的声音恍如清晨时悠荡在我耳畔的钟声:“哇,真的棒啊!”  我失惊一回头:秋水双眸、麻花辫子、白色连衣裙、凝脂肌肤……木棉花絮般的那一幕倒影在我的眼帘里,我惊异于南方也可以见到这样美丽的白雪,或许这比辛弃疾那笑语盈盈暗香去后的蓦然回首更让人兴奋吧!  我没有回话,傻对着流星摄影。玲挽着你的手笑着说道:“不是吧,刚见面就表扬啦。”我差一点跌倒,夕阳的醉红微微地染在我的脸上,我终于张开了被蜜粘住的嘴。  “这位……”你迟疑着,又继续说:“哦,你出黑板报太棒了,可不可以赐教、赐教!”  预备几秒后,我抑制了身上的震动,点点头欣然答应了。随后我就像跟屁虫似的和你们一起走到了你的教室,然而走的路线像是上帝早就安排好了,我不敢“一不小心”碰到你,彼此并肩中隔着一条陌生而又充满磁力的鸿沟,我想如果可以,我愿意爱的路上我们永远同行……

内容概要

戴日强是一个颇负才情的新生代校园作家。宛若一场无根的风,向往海滩上的夕阳。
喜欢在文字里徜徉,是少有的校园诗人,亦偏爱流浪和摄影,在当代校园传媒上占有一席地位。独爱钱钟书、苏童和七堇年的文字,常用幽默、尖锐的比喻和残酷的写作手法批判一切浮躁的脚印。
他举办过众多创意活动,开创校园活动与中国门户网站合作的先锋。曾获得“叶圣陶杯”、“蔡丽双杯”、搜狐ChinaRen 年度最佳校园大使、2008年中国年度大学生人物百强入围奖、2008年度校园人物等奖。

书籍目录

《木棉花又开》由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作家、评论家白烨 联袂推介著名港台诗人、香港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香港文艺报》总编 蔡丽双博士奋斗是一件很年轻的事。

编辑推荐

  《木棉花又开》由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作家、评论家白烨 联袂推介  著名港台诗人、香港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香港文艺报》总编 蔡丽双博士  奋斗是一件很年轻的事。

作者简介

《木棉花又开》小说文字融合了幽默、唯美、诗化等风格。以校园为背景,涉及了升学、爱情、梦想等主题。它的一个幕后故事是主人公顾枫在中学的时候因为碰见了知己棉而深深喜欢上她,但年少的他却不懂得表达知己内心的感受,后来棉在失望中离开了他,也正是这份凄美,顾枫带着诗意的美一直等着棉,直到故事的结束。等待没有归期,至爱选择别人,但是他却拥有了最真挚的队友,哪怕所有情感都将消亡,一切的美丽就像最后的对话:“镜由心生”。

图书封面


 木棉花又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木棉花又开》,岁月守望的梦和爱 文/天堂的侧影 戴日强的长篇小说目前刚刚写到第四章,而我只因读过之后心中沉淀了诸多感受,出于冲动写下此文,浅谈薄见亦为学长喝彩。 ――写在前面 故事的镜头一直在切换,如一个有关回忆的电影。伦敦的雨绵绵在下,而时光中纷飞的记忆也如雨丝,剪不断理还乱。那些错落的镜头里,有唯美青涩的爱亦有年少张扬的梦想。一切的一切,只与青春有关。 回忆是从他和她的相遇开始的。故事颇有些一见钟情的味道,可我不能这样的妄下结论。因为他和她仅仅是十几岁的孩子,即便才情非比寻常,在情感上仍然是懵懂的。那么,就让我暂且称它为才华和才华碰撞出的欣赏与好感吧。 整个第一章,完全是一个诗情澎湃的海洋。波澜中起伏的,是淡淡的伤感,浓郁的惆怅,朦胧的爱意,和不知该寄往何处的一怀愁绪。诗歌是他们交流的开始,从纳兰词的忧郁情思到余光中的满腔乡愁,两人在共办板报的同时也在共同勾勒着另一个世界,一个只属于他们的世外桃源——那里有他们的文学理想,建立在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怅惘之上。然而,一个像诗歌一样如梦的世界必然要被打碎。于是,自然而然谈到了现实的生活,《活着》,《围城》,无一不是赤裸裸现实的写照。他们用它来诠释年轻人有关生活的思考,见地是深刻的,但却是忧心忡忡的。他和她一起探讨着,不知不觉便触碰了敏感的领域——情感。于是,躲躲闪闪若有若无的情思发生了由量到质的飞跃。 然而,青涩的爱总是无一列外地会面对重重叠叠的遗憾。小心翼翼地将爱包裹起来,于是,只能换来擦肩而过的伤感。她走之后,是无处不在的悲伤,有关她的回忆如影随形,缠绕着他,如丝如网。直至很多年以后,他还会在窗前念起为她写下的诗,感动我一如看到自己的曾经。于是,竟脱口而出一句,“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就真的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于是,一段与文学梦想有关的日子在高中的校园里激情登场——这就是第二三章带给我的整体印象。 坦白的说,较之第一章,我更欣赏后几章的文字风格。轻松而活泼,完全不见了开篇时字里行间的抑郁。每一个细节都让我真切的感动着,让我听到了一群高中生真实的心跳。虽然第一章的心理刻画及感情描摹是到位的,但却没有后几章着眼于生活细微处的描写。从这一点上来说,铺排的文学欣赏显然败给了平凡的感动。文章的好于不好,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读者跟作者心灵的契合。第一章,显然是文学爱好者滔滔不绝的自我观点的阐述,虽然才华横溢,但单调的二人对话却很容易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兴致。后几章则不然,故事情节环环紧扣,让读者不断的期待,并有兴趣继续翻看下去。动作的刻画,心理的波动,亦如电影的现场版,真实而富有动感。 于是,人物和情节也丰富了起来。语言中充斥着的是男孩子的俏皮和幽默,当然也免不了面对情感时的纠结和对于生活的质疑与坚持。毓秋和班主任无疑是对枫至关重要的两个人物,而枫与班主任之间的故事无疑是小说的一大亮点。“绰号”风波,“吉他”事件,以及向高人的“引见”……基于师生情又超越了师生情,老师的形象生动有如真人再现。情节是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而毓秋无疑是他生命中的天使。(抱歉,也许天使二字并非适合这个角色,但原谅我固执的想法。)她给他的是超越友谊的关怀和温暖。比起梦一样的绵,毓秋倒来的真切些,像是邻家小妹,伸手即可触碰的到。她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必然存在的那个人——了解你一如了解自己,愿意为你无偿的去做一切。但她又只能是你的挚友,永远定格在那个位置。 若是仅仅有这两个人物也是不能带给我们丰富触觉的。于是,曾经在我们生活中鲜活过的那些笑容一一浮现了出来……乐队,足球,啤酒,文学社,故事中一些与青春有关的元素在一点点浸润我们的回忆,然后让泪水决抵。如果你仔细看,那里会有她他他的影子,那是我们外貌相似的成长故事。有他的音乐梦想,有他们足球场上的疯狂,有她手持吉他的沉醉,有他对于文学的坚定不移。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想如果用它作为背景音乐的话,大概在适合不过了。(反复看小说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这首久违的歌,怦然心动的感觉依然停留在那里。)坚持过后,是无悔地追求。于是,枫地征程开始了。而我,也在静静地期待着后文的继续。 不得不说,小说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被岁月的尘土覆盖的故事又再次重见天日。我以前总说,好的小说会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读者能在那里面看到一个自己。感谢清风寒士,让我在你的文字里找到了一个曾经的我,还有一些永远不会泯灭的情愫。而我,也在你的故事里看到了你的影子,恍惚的模糊的微笑。你把自己的心和感情也完全投进去了,不是么?否则,小说也不会有这样的生命力。“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生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于是,我们默默的感动着。 越往后,语言越发纯熟而坦然了,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等待你故事的继续。所以,请继续将那些青春的爱和梦想进行到底。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那年的阳光,那年的花,那一川忧伤...
  •     犀利的語言,幽默的對白,有那麼點浪漫,還有點野蠻……
  •     好恶
  •     看完之后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把我们带到了高中,又给带回来了。原本以为的奋斗,也只是属于他们几个的内心,总觉得不适合现在我们的心情。结局一切都没了。有种草草结束的感觉,不喜欢。
  •     图书管借来的书,打磨时间罢了,主人公让我很轻易的想起一段往事,也算是有点触动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