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以不永伤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文学 > 爱情/情感 > 维以不永伤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00790198
作者:蒋峰
页数:363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  开始是那个打奶的女人发现的。七年来她始终宣称奶油因为比水轻而浮在上面,为此每天早晨五点钟她都要赶到花园门口以求买到最浓的牛奶。有时候送奶人未能在天亮之前准时到达,她便沿着送奶人的来路迎去,绝不容忍有人在她之前买到奶。同往常一样,送奶人在奶桶顶层舀出一斤奶后,她坚持要再添半斤。然后她走回花园,朝杂草丛生的小道走过去,她将小道称为“牛奶之路”,前后走了七年之久,以至于天色暗淡的时候她也能巧妙地绕过一株株浅色而近乎透明的白杨树,而且从不被野草丛中的连秧缠住。走到中途她觉得自己踩进了泥里,黑暗中她无法看清自己的脚,只是感到双腿怪沉的。她知道雨终于来了,同时想着这是走到哪儿了。然而不多久她便走了出来,拨开低垂在右眼前的柳枝,跨过齐腿高的铁围栏,看了看身前的那栋楼,还是只有一扇亮着灯的窗户,亮灯的是她自己的房间。  她上楼的声音震亮了楼道里的灯,借着光亮顺便看看今天的牛奶浓度如何。进屋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随后来到厨房,将牛奶倒在灶上的奶锅里,点上煤气,最后才走回门口脱鞋子。广播上说今天仍没有雨,算上昨夜已经是连续三十七天没降一滴水了。火的外沿将奶锅围成了一圈。她想再没有什么能使这夏天变得凉一些了,除非是秋天提前到来。牛奶开始向上涨,她调小一些火焰,然后又熟练地在牛奶落下去时提升火温等着第二次上涨。昨晚又没下雨,早该下一场的,她望着冒泡的牛奶想着。没下过雨?她突然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俯下身看看地面,地上满是从她鞋上掉下来的泥。她匆匆跑到门口,把那双拖鞋翻过来仔细盯着。光线有点儿暗,她看不清什么,只看到鞋底花纹间的空隙塞满了泥。她推开门走下楼梯,发现一路上都是她留下的脚印。她摸不;隹这是什么颜色的鞋印,但却如此清晰,甚至可以沿着印迹一路走回去。  起初她以为走错路了,可能是记忆的岔口使她无意中发现另一条打奶的捷径。太阳渐渐升起的时候她辨认出这确实是走了七年的小路,不一样的是很明显昨夜有人来过这里,很多树枝被折断,成片的杂草也连根卷起。风过之时飞起一片受惊的昆虫向她扑面滑过。她终于找到了那块最泥泞的地方,蹲下来用手指蘸了蘸草上的湿泥,举到眼前,在晨光中她辨明这就是鞋底泥土的颜色。她再次小心翼翼地将手臂向草丛中探去,仿佛一条蜿蜒前行的蛇那样缓慢移动。她明白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左手将高矮不齐的杂草拨开,她看见有人死在了这里。不是雨,而是死亡。死者的面孔被她长长的玫瑰红色的头发遮住,一双睁着的眼睛由于剧烈肿胀而突现于头发之上,即使是无家可归的乞丐也不会对那女孩身旁被扯碎的衣服怀有指望。不会再有什么能使她如此恐惧,她起身向后退了半步,长吸了一口气,惊吓得喊了出来,不是因为见到了令人心寒的尸体,不是因为闻到雾气中向四处延伸的血腥味,而是意外地发现那锅不停冒泡的牛奶竟然还在她的手中。牛奶被晨风吹得起伏不定,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声滚到她的手指上,烫得她松开双手。奶锅掉到女孩裸露的肚子上,牛奶漫过尸体向身下流去,发出咝咝的热气,将好不容易才凝了的血重新融开。  在警察离开之前没有其他人来过这里,早在雾气还未散尽之时,警察便清理了现场。然而消息依然像波涛汹涌的水一般迅速传遍整个社区,我们是最后知晓此事的几个人。那天住在一楼的张爷爷照常在正午十二点一刻拎着一袋烟丝爬到楼上来与我姥爷下棋。从他老伴因肺癌死后的第二年起他就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找我姥爷下棋,而且总是落败三盘而归。这一次他坚持着要再下一盘,“昨晚睡不着的时候我就想,”他抹着额头上的汗说,“我之所以从没赢过你,是因为我们还没下过第四盘。”我姥爷告诉他本该把第二天的棋当做四、五、六盘的。“把风扇打开吧。”他说,“打从早上一死人,我就明白要有奇迹发生的。”我姥爷端起茶杯,吹着浮在水面之上的碎茶及白沫,细小的水沫仿佛堆在路边的柳絮从一侧飘到另一侧。我姥姥在沙发上坐起来,手里还织着毛衣问他谁死了。张爷爷将象棋摆好,“下棋吧,”他盯着棋盘说,“什么也不比象棋重要。”我表弟把线团从沙发上滚到地上,然后又兴高采烈地缠回。“到底是谁呀?”我姥姥又问了一次。我表弟抱着线团向里屋跑去,他想看看这紫红色的线团究竟有多长,能把他一直带到哪里。“毛毛,对楼住的那孩子。”我姥爷喝了一口吹凉些的茶水,咬着滑进嘴里的茶叶。茶叶散出浓烈的苦涩,他又吐回杯中。而那边的我姥姥则将针抽出来插在没有袖的毛衣上,从花镜上方看着张爷爷,同时起身拉开风扇。吐回去的茶叶在杯中缓缓张开,下沉,最后降落至底,消失在深褐色的茶叶之中。“棋收起来吧,”我姥爷点起装满烟丝的烟斗,“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这样,毛毛的死讯传遍了整个社区。  那一年我九岁,或许是十岁,不会更大一些。整个夏天也没有下过一场雨,老人们搜寻了记忆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找到这么奇怪的天气,此后也一样,哪一年都没能热过那年。我姥姥禁止我们在上午九点后下午五点前出去。前后一个多月里她讲了七次她是怎么看见那个人被一点点晒成水汽的,就好像从一街到七街的每条路上都发生过似的。“我们都是糖捏的,”她在冲橘子粉的时候告诫我们,“像这样,一烫就化掉。”每天早饭后她都要配好各种果味的饮料放到冰箱里。为了抗衡炽热的气温,那台八八年就买来的冰箱时刻都在无力地驱动着充满噪音的发动机。我们封死了所有的窗户以抵挡高温的侵袭。在那一刻烟雾弥漫,风扇和冰箱交替鸣响,透过玻璃我们能看见白云之下热气的流动,就仿佛火焰上方的空气那样凝在一起。他们刚刚开始说话,我姥姥就让我和表弟回屋里午睡。她从充满柠檬味的冰箱里拿出两瓶葡萄汁放到桌子上,“喝完就给我躺到床上去。”之后她抢回我表弟手中越变越小的线团像个放风筝的人那样走遍每个屋子将散落一地的毛线一点点缠回去。“才十六岁的姑娘。”我退出房门的时候张爷爷说。  天气热得无法入睡,阳光透过玻璃穿过窗帘将热量一路送到床上。我们躺在凉席上面,全身热乎平的,我表弟在床上反复转身,倒在我胸口上,汗流不止。每隔十秒就有一股热风被左右摇摆的风扇吹过来。我双手摸着头顶的白墙,汗渍在墙上留下十指微黑的印迹。后来我们在嘶鸣不止的知了声中睡着了。  到了晚上八点钟以后,人们陆续走了出来。每一个靠在树下的人都在回想着最后一次遇到毛毛的情形。大多数人早已想不起来,对毛毛的印象同他们对住昔的回忆掺在一起,渐渐模糊不清,这使得他们一边扇着当晚的暖风一边随心所欲地描述着死前的毛毛。有人在散发出酱油气味的小卖店里碰到过毛毛,在对面八十九栋的五层楼梯口和毛毛说过话,在挂满葡萄藤的凉亭里和毛毛一起避过雨,仿佛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即使是不为人所知的角落里也会出现毛毛的身影。我姥爷一直没说话,从铁盒里抓了一小撮烟丝添到烟斗里。我表弟在树下捡了几只断掉翅膀的死知了放在手心给我姥姥看,“为什么这些没被晒化呀?”人们围在一起猜测着凶手是谁。我姥爷敲了敲燃尽的烟灰,以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的声音说“别猜了,准是她后妈干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毛毛总是往返于她父亲和她亲生母亲两人之间。也没有人能弄清楚她父亲是什么样的人物,打我记事起他们就住在对面八十九栋的第五层与第六层,我们没见过她的父亲与后妈。每天早晨鸟鸣声还未停止时,就已经有一辆黑色的轿车停靠在楼下等着他们,他们在人们渐渐入睡时的夜色中归来。有一段时间好像人们在猜想毛毛的爸爸到底是个多富有的人,而现在他却成了我们心中最可怜的人了。  好多人都开始认同我姥爷的猜断,他们不再相信会有其他的什么令毛毛死于非命。聂大娘对此惊叫了一声。她儿子在大连上学,本来打算要在暑假回来的,后来在电话里她告诉儿子等这里下场雨再回来吧,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刚从外地来的人能忍受这场高温,医院里住满了热病患者。整天希望能见到儿子的幻觉使聂大娘成为本社区为求雨而供奉关公的最虔诚的女人。我姥爷没回答她,那些喷出来的烟雾在他面前筑起一道灰白色的屏障。  ……

前言

  《维以不永伤》写于2003年,次年5月于春风文艺出版社初版。那时青春市场不错,编辑比作者多,杂志比文章多,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所幸裁父母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相识相恋相结合,时祥选先生在了解到我纯正的1983血统之后,毫不犹豫地将此书列为青春文学读物。谢谢他。  为防止有人控告我二次诈骗,我似乎应该讲明——此书与青春题材无甚关联,请勿上当受骗。寻得到的是我其时还正值青春,如所有怀梦的孩子一样,对未来及生活憧憬满怀。而这一憧憬却常常是自问,假若我完成《维以不永伤》,假若它得以出版,那么它会给我带来什么。全书围绕一场命案展开,源自我少年时期耳闻的一件祸事。对于死者、凶手、动机、结局以及相关人物怎么想的胡乱猜测,伴随我从十二岁至十九岁最为孤独的七年时光。以致全书的结构有点儿像奥运的五个圆,彼此有些联系,又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只是抽掉一个就有可能全部散掉。上星期有个制片朋友说有兴趣将其做成电影,我兴趣盎然地陪她聊了几个晚上,结果很失望地发现,我们几乎无法将五个圆改成适合电影的一个圈。四年以后,我感觉到它已不再属于我,我仅仅是个阅读者,已没有办法再去控制它,于是再版也没有改动,虽然我很清楚其中的一些漏洞。  几年陆续地出书,我在序言里也变得越来越诚实,我开始有勇气提醒读者,若是只为了消遣不一定非得买这本书。这并非一本单一风格的小说,一个下午的阅读仿佛是完成一次小小的文学测验,如演奏之于作曲,歌唱之于词曲,舞蹈之于编舞,你会有二度创造的快感。可是你若不想唱歌,只是想听音乐看演出,这不是你在书店的第一选择。栽不能保证你会不会在糟糕天气里撕书骂娘,但能肯定的是,你一定会留下某些你喜欢的几十页的篇章。  像一本大杂烩的小说,魔幻现实,侦探故事,诉讼小说,拼贴元素,罗曼司情节,充满一二三人称的叙述,四部里悬念由小做到大,不过还是这一个事,这一部结束找到凶犯,到下一部你发现原来他(她)仅仅是更大罪恶阴谋的一枚棋子。  书写第二部时去上海,在朋友家看了奥利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回来时激动而愈发自信,仿佛找到了盟友。

媒体关注与评论

  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知,诚实写作,这也是我对我年轻的同行们的希望。希望我们共勉。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青年作家是中国文学的未来,我们对他们寄予非常深厚的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胡平  抓住一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充分探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我们已经不是孩子,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超越自己,就没有人会替我们去超越。  ——青年作家 张悦然

内容概要

蒋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80后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维以不永伤》《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我打电话的地方》《才华是通行证》《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淡蓝时光》等。

书籍目录

当代文学的青春证明充满革命性的“80后”青春写作再版序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读蒋峰的《维以不永伤》

作者简介

《青春文学典藏书系:维以不永伤》是系列中的一本,这套书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所有入选作品都是已经出版过的图书,作品基本都是作者的代表作或者成名作,大部分都是作者投入最多、写作最用力的作品。第二,在市场尺度外,还从文学角度、文化高度给予肯定。入选作品都是鲁院老师大量调研后确定的篇目,保证了入选篇目的质量。鲁院是青年作家的黄埔军校,从2006年就开始有关“80后创作”的研究课题,以客观、研究的姿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陆续展开了80后创作现状调研、80后作家研讨会、开办青年作家班等活动。这套书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篇目,每本书邀请了一位鲁院的课题老师进行评点。第三,这是一个开放系列,后面还会陆续分批推出一些好的80后作家代表作品,比如李傻傻,张悦然等,使这套丛书真正代表青年作家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作面貌。

图书封面


 维以不永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前言和后记都特么是废话最棒的是故事本身的各种叙述角度之间的切换如同蒋峰本人所说这本小说写得很用力锋芒太露 故事本身很简单 无非是杜宇琪(杜宾)和毛毛的爱情、毛毛惨案、雷奇的瞒天过海与暗渡陈仓、钟磊的救赎与自我救赎、张文再的悲惨爱情故事以及之后亲情与权钱的抉择 不简单的是故事的背后以及故事所牵连的人性 好书是好书 但放在这样的一个书系是明显的屈辱 这本书是朋友送的 但我觉得我应该去买初版的 一版一印是我的最佳选择 虽然可能是二手书虽然可能纸张泛黄现在我在期待蒋峰的最新小说白色流淌一片
  •     我喜欢小说,也舍不得错过任何一部被人称颂的小说。但有的好小说可能没那么幸运,没有取得它该有的名声。2004年上半年,我还在读高一,有着每月买一本《萌芽》的习惯,有天翻到了一篇小说连载,名为《维以不永伤》,以一个中年人为主角,叙述其婚恋经历,其压抑而有节制的文风,其波澜不惊的叙述,埋藏着巨大对人生艰难的感悟,我为主人公哀伤的爱情、戏剧化的命运、对人生无力的妥协所打动,完全以为是出自40岁左右男人的手笔(当然其实想想也不可能,《萌芽》不会登中年人的作品)。后来知道,小说的作者是蒋峰,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这里穿插一句,蒋峰无疑是新概念作家中文笔最为老到的一个,他早期的作品就已经超出了青春文学的概念,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直不红。然而连载戛然而止,那些天我一直怅然若失,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是一件难逢的事情,这本书在我心头一直萦绕,正因不红,所以难找,而韩寒、郭敬明的书又是在多么如火如荼地一版再版啊。那时候又没有普及网上购书。直到07年我在图书馆借到才了此心结。那时读的还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版本的。到手才发现,该小说叙述方式极为独到,整部长篇被肢解为四部不同文体的中篇,四部相对独立地讲述四个故事,却又紧密相连。“彼此有些联系,又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只是抽调一个就有可能全部散掉。”而我当时看到的中年人的婚恋故事,是本书的第四部。第一部是表弟叙述命案对自己童年的影响及被牵涉到命案的表哥的离家出走,采取传统叙事;第二部是警察回忆自己的破案过程,夹杂大量倒叙、插叙、人称变换,你、我、他,过去、现在、未来的多次转换让人仿佛步入迷宫;第三部是叙述被害人被害前所发生的事情,其叙述与第二部相比哪个更凌乱见仁见智,但却有数字提示,需要读者自己组合,于是用心点的话其实比第二部还要好读:每小节的标题是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代表叙述此事的人,第二个数字代表叙述的任务,第三个数字代表从时间顺序上看此节的位置;第四部是中年男人的婚恋经历及警察破案后的下落,采取传统叙事。阅读本身充满了快感。且看本书的第四部,是最初最让我沉迷的,以中年人般的口吻娓娓道来一个心酸的故事,书的第二部、第三部并不是很好读,读起来颇费心思。纵然这样,我还是如饥似渴地把它读完了。几年过后,当我读过一些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意识流一派,特别是《维以不永伤》与之叙述方式稍微有点类似的《喧哗与骚动》,再加上读了大量的侦探小说,回头再读这本书,却觉得好读许多,看来几年前的我,阅读经验太过匮乏。当然另一原因是我对此书的故事情节已了然于心,尤其是本书的核心——一桩命案,其脉络已经非常熟悉了。总之,再读它时已经没有走迷宫般的惶恐和慌乱,有的只是纯属于文字和技巧的享受。我突然觉得,除了张爱玲的小说,此部小说就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我的这几年的其他阅读体验,只是做好了铺垫,为了让我在重读它的时候更加能领会它的文字之美而已。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已经绝版了。2013年想要去买,已经是这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版本。此书由一名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员的成员做了后序,在序中本书特色简单提炼如下:“1、小说有着一个独特而意味深长的名字,取自诗经; 2、小说的结构是极其独特的,摒弃了传统小说中按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顺序结构方式,也放弃了统一的文体,而是肢解成四个不同文体的中篇,相对独立却紧密相连;3、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不同人称的切换; 4、语言有着异样风格,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是敏锐、细微的;5、情感氛围忧伤,给人以独特情感体验,独特阅读感受。”以上均引用序中原文。我再补充一点,我认为本书的一大特色是:蒋峰借书中某一角色即被卷入命案且多年后成了作家的杜宾(又名杜宇琪)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念(在小说中《维以不永伤》是杜宾写的,这一设定使本书颇具后现代文学的味道),这些文学理念我个人认为十分经典:1、“我们尽量不说话,不然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被写进去,这是我的作者告诫我的,而太多与故事无关的对话会毁掉这本最出色的华语小说。”——我个人也是喜欢对话少而描述多的小说。2、“我只是个记录者,懂吗?像个打字员那样机械地写他。”——我看过一些小说家的随笔,他们往往表示写小说到后面,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笔下的人物了,都是按照人物和事件按自己的意志发展,自己只是起个记录的角色而非编者。3、(有段时间杜宾爱不知疲惫地、十分琐碎地去构画场景,练习细节,却几乎不去写任何情节和人物,他的表弟不明白这样做的好处,杜宾解释说:)“表达某种情绪。”(表弟问他为什么不直接讲明,而如此弯弯绕绕地描述,他解释说:)“语言的苍白无力。人类还创造不出足够的词汇来形容这些情绪,就好比我们现在,各自在自己的荒原上长途跋涉。”——无以名状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心情根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本身来表达了,只能还原到场景本身!当然场景的勾勒也要用到语言和文字,但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是不同的。4、(杜宾要记录这个以自己为主人公的故事了,但他准备在最开始以表弟为第一人称,杜宾对表弟说:)“你和我同属一位作者,对我们而言他仿佛是全能的上帝。一个人活在这世上的目的就是要摆脱作者对他的控制,现在我做不到,不过总有一天我会逃出作者的掌心。然后回过头去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维以不永伤》是我写的,而不是你功成名就的牺牲品。”——蒋峰本身可以理解为杜宾和表弟在某种意义上的结合体,书中的杜宾作为一个作家,很有蒋峰自己的影子;书中的表弟作为被命案困扰多年的一方,很是符合蒋峰幼年时的自身经历,这本小说时而以表弟做主体、时而以杜宾做主体来描述,完全打破了作者全知全能的视角。但描述的方式不同于《罗生门》,不是个人主观的简单陈述。而是把每一个的命运分别写进不同的故事。生活中的全知全能者是不存在的,然而中国现实主义小说总试图将作者放到全知全能的地位,西方的现代主义小说做得很好,但又太过散乱了,散乱得缺乏逻辑,蒋峰对此的中和很对我的胃口。有的小说,虽然篇幅很长,鸿篇巨制,但人物扁平,情节一通到底,厚厚的一本看完却和看了一篇小小说没什么两样。有的小说,不算太长,三四百页的样子,却能带你走进一个丰盈的世界,觉得每一字一句都有分量,起承转合都值得回味。蒋峰调侃说,此书“像一本大杂烩的小说,魔幻现实,侦探故事,诉讼小说,拼贴元素,罗曼司情节,充满一二三人称的叙述,四部里悬念由小做到大,不过还是这一个事。”于是它经得起一看再看。也许有人会觉得元素太多的小说可能会给人以杂糅不精之感,但那通常只是因为小说本身就不够好,真正的好小说,有一类是能同红楼梦般,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即常读常新,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解读。因为这本书带有侦探推理的元素,其中情节我不能多说。不然会抹去不少悬念和阅读趣味。抽丝剥茧地打开悬念是很有意思的,而“四部里悬念由小做到大,不过还是这一个事”就更有意思了。有意思只是针对悬念本身说的,本书的基调是悲伤,四个故事里,每个故事的人物都在自己的境遇里兜着圈子,最后所有圈子都汇成了一个大圈子,那就是命运, 每个人都不过是命运步下的棋局里的棋子,而可笑又可悲地是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是在下一局大旗,能让别人成为棋子。这就是维以不永伤吧。最后总结一下,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如下:(1)叙述方式很有特色,摒弃传统叙述,却又不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晦涩;尽管有人质疑形式大于内容,不过我个人认为内容绝不单薄。(2)有悬念支撑,抽丝剥茧,多重叙事,环环相扣,不失为好的故事。 人物丰盈,虽然性格都较为极端。如《天龙八部》里的人个个深陷“贪痴嗔”一样,书中人物个个怀有莫名的心结不能自拔。(3)文字叙述极为娓娓道来,极为老练,极为舒缓,压抑感极有破冰而出之势却被用力打压。人生的无奈被精准地表达了。(4)我很喜欢第二部中“小人物”的无奈和第四部中“大人物”的爱情故事。我更喜欢那种宿命感。文章当然也有轻松幽默的地方,有文字游戏加黑色幽默的况味,要细心寻找,可能大多数时候都被压抑的背景给埋没了,但如果能找到其中的乐趣,倒也能看出作者的游戏精神。如何讲一个好的故事?如何表达无奈的人生?这本书做得很优秀。它不是青春小说,希望它能在文学史上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如果说这样的愿望太功利化了,那么我只愿它能找到它应属于的读者。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是期待很久的书。很喜欢蒋峰写的书。好看
  •     一个悲伤的故事
  •     只是读过,其他都忘记了。
  •     教科书般的小说。
  •     叙述手法稍微有点绕,不过的确是个好故事,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
  •     这算推理小说吗?不算吧。这本书讲了一个现代的故事,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偏要把它写的比文言文还要晦涩难懂。尤其是杂乱的第三部分,说好听点是有新意,说难听点就是装逼。太乱了,我很艰难的翻来翻去也没能理清头绪。看完这本书,连女主是被谁杀的都没弄懂。是作者的失败还是我的失败?
  •     读的很艰难。
  •     我的青春
  •     还没看完,不知道为什么用觉得他的用词有些拖沓。
  •     从书名 猜不出内容 不过不是很引人入胜
  •     多视角的叙述 精妙的构思
  •     很喜欢蒋峰的作品,据说这本《维以不永伤》是他20岁时完成的作品,这么年轻的年纪竟然写出如此成熟的文字,真得很惊人,
  •     蒋峰的扛鼎之作,很是不错的。
  •     萌芽的,突然想起来,很好看阿就
  •     很精彩的悬疑故事,写得也很炫技,蒋峰很有才华。
  •     蒋峰无疑是很杰出的小说高手。这虽然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小说技术已经很娴熟了,该书没有用一般意义上的什么顺叙倒叙插叙等小儿科的技巧。他经常说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敲碎,然后重组。
    本书的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小说技巧的试验田,它会带来很不一样的东西。。。。
  •     如果一直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单凭故事完全没有可读性 太多漏洞和断层 好在当时的蒋峰如此骄傲 太多眼花缭乱的炫技 20岁能写出这种小说不可谓不是天才
  •     好在蒋峰之后没有一头扎进纯文学的路子里不出来。
  •     最喜欢的是第四部 也就是最后一部 不得不承认 当时的蒋峰自恋的哦 最早的时候 高中时候在萌芽上看的第四部的一部分 对于处女作来说已经不错了 很好 第四部五颗星
  •     好!快看吧!没别的了。
  •     一起收到六本书,独有这本也太脏了——用湿纸巾擦了擦,纸巾都是灰黑色!
  •     蒋峰最值得称道的既不是行文语言也不是叙事结构、而是人家浪漫啊!、
  •     只有把它记录下来,才不会永久的伤怀。买这本书是因为他,他的网名,为以不永伤。他名字中有一个为字,看过这本维以不永伤,他很喜欢。我是因为他喜欢才想着去买来看看。曾经查过维以不永伤的出处,《诗经 周南 卷耳》诗经愿意是指男子行军在外,借酒来解乡愁。很贴切他独自一个人在国外漂流求学的生活。
    用了一段时间看完这本书来写评论。整本书的基调有点灰暗,有点悲伤。没看完貌似没懂,看完了很悲伤。作者借由一个案件,描述了很多人物真实想法和心理。最后恍然明白,原来感情这么深,这么细腻,这么沉重。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处也是这么让人揪心。爱情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即使在这个具有侦探色彩的小说中,同样也介绍了几种心酸的爱情。每个人在追求爱情中的表现不同,获得的结果不同,我不能去评价谁对谁错。爱情是盲目地,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虽然在外人或者常人看来,有点气愤,甚至是导致整个案件的最初。但是针对爱情本身,针对哪个盲目爱着的那个人,这些批评或批判又是那么微不足道,她也是一个爱情的受害者,爱情的陪葬者。Never end,never hurt.他喜欢用这句来做他的自我说明,貌似看完这本书我才真的懂了。
    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不光是因为他,也值得一看。
  •     用礼劵买的,折后性比价高
  •     可惜卖得不好受众少,于是蒋同学现在不这么写了
  •     很特别的叙述手法,我孤陋的发觉小说也可以这样写。是本有意思的小说
  •     忘得一干二净了
  •     极少把一本小说反复看,尤其是无修订的再版。忘却了大半情节故得以邂逅之心再读,时隔4年,笔锋惊艳与文字迷人有增无减。只是读完脑子累,好比看了3-4本普通长篇。焖几年再回锅。@蒋峰之梦
  •     美丽的名字,好看的书。封面不错,印刷也很好
  •     在长春读完这本书真是不一样的体验
  •     蒋峰的书,一直很支持~
  •     谁说这是青春小说?谁说为他准备的谋杀是蒋峰的转型之作?
  •     新概念作者里我只看过这本,事实证明我没看错
  •     用他讲述我的故事,耐力,智力,好作者,好书不需要解释。
  •     终于看完了哈哈哈
  •     太过于讲究写作手法神马的,过于虚了,殊不知小说应与读者沟通让读者易懂,而不是因为作家的写作技巧及有的没的为难读者。有浪费时间之嫌。
  •     以前就读过,但这次买回来收藏
  •     80后是文学的一代,这一代人的文章写得前所未有的好,承接了贫富两个时代。90后嘛,我个人认为,是街舞的一代,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一两招街舞和摆两套POSE。
  •     没看过初版。这个孩子的叙事手法很不错呢。
  •     小子还算有点想法,不过功力不足哈,期待以后的作品
  •     能讲好一个故事且手法百出,确是天才之作。
  •     never end,never hurt
  •     这本书的前言和后记都特么是废话 最棒的是故事本身的各种叙述角度之间的切换 如同蒋峰本人所说 这本小说写得很用力 锋芒太露 故事本身很简单 无非的杜宇琪(杜宾)和毛毛的爱情、毛毛惨案、雷奇的瞒天过海与暗渡陈仓、钟磊的救赎与自我救赎、张文再的悲惨爱情故事以及之后亲情与权钱的抉择 不简单的是故事的背后以及故事所牵连的人性 好书是好书 但放在这样的一个书系是明显的屈辱 这本书是朋友送的 但我觉得我应该去买初版的 一版一印是我的最佳选择 虽然可能是二手书虽然可能纸张泛黄 现在 我在期待蒋峰的最新小说 白色流淌一片
  •     和我几年前看的那本不是一个版本的,书的内容我喜欢至极,觉得书壳没有那么漂亮了
  •     读的很费神。后来越看越觉得,这就是命运。真挺有才的。
  •     标题很耐人寻味,作者逻辑很强。
  •     多个视角,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2003还是2004年 初中的时候在《萌芽》上看过连载 不是从开头开始看的 我印象中有个父亲的角色 而十年后买来这本书完整的看过却发现 似乎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故事
  •     前面叙述环境简直太乱 纵然知道那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也不得不承认经常搞混 第四部最好 因为最清晰
  •     蒋峰的书都有看,只是这本一直没找到,上月终于看了,给我的感觉是震惊。以前下载电子书看过一半的内容,但总就觉得看电子书没有逻辑看完之后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一直等到买了纸质书后好好把逻辑理清楚,现在清楚, 是值得我期待这么久的书。
  •     需要有人提醒一下。
  •     姑酌彼金礨,维以不永伤
  •     手法特别,都是悲剧
  •     难,阴暗,冰冷。
  •     这个世界是灰色的 情与理是天平的二端 人站在中间准备着随时向其中一方倾斜
  •     昨天和今天一口气看完了。写得真棒,就象杂耍一样的炫技,但是又不仅仅只有技巧,可以看得出作者非常有才华,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应该是80中最好的作家之一吧。
  •     货真价实!!真正正品!!
  •     多难过的书啊
  •     看着让人迷糊的书!
  •     维以不永怀,维以不永伤。
  •     萌芽系列的味道和调调,其实不过是一起凶杀案,却翻来覆去说了好半天
  •     在这本书里蒋峰也许太过于注重技巧了。不知道一般的读者是不是受得了。
  •     我已然没印象了
  •     不错的推理
  •     昨晚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第一次讀蔣峰的書,寫得真好,即使最後是悲劇結尾,但似乎這才是最好的結局。衹是,這世上真有那樣執著的愛情嗎?!
  •     到货很快还没看呢
  •     这是一个姑娘最爱的书,强力推荐给我的,,,但是我觉得并不好看,差一点就没读完。。。兴许是现在年纪大了,读不了青春文学了
  •     乱七八糟 故事为什么要这么讲?!
  •     新的故事叙述方式。一度拿起又放下,然后再拿起再放下,昨天终于看完了。
  •     一本从初三起就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曾离去的小说,近8年的一段历史终于在今晚画上了句号。从此蒋峰作为一个作家在我心中的地位与韩寒没有差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