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京都一年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108025319
作者:林文月
页数:207页

一本认真的书!

终于认真的把这本书看完了!收获:京都的茶会;京都大型节庆;京都的经典庭院;京都的离宫;京都的宗教;京都的旧书铺;京都的精致饮食等相关知识。^_^京都是一个恨怀旧的城市,可以让你静下心来仔细品读的城市,它的节奏一定是复古而缓慢的,所以,看完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觉得她真是一个很认真的学者,尤其是写京都的代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的各大祭祀“都舞”“祗园祭”“时代祭”“颜见世”以及京都庭园,颇显笔下功力!让人由衷暗赞!也许这正是触动了林文月的这些细节,故而再一遍触动了观者。京都也许会更适合情感丰富的人旅居,听那那绵绵的京都腔说絮絮叨叨,看那些连接不断的民俗表演,吃那些味薄精致的料理,赏那些精美玲珑的庭园,逛那些蕴藏惊喜的旧书铺。。去图书馆借了3次,第3次终于看完了!每次都会对封面赞叹不已,每次翻开却又觉得自己心情浮躁看不下去,终于,在这次平静的读完了,果然是一本认真的书!最初开始,我居然以为林文月是男的!直到读到她和秋道太太相约去看“颜见世”,被要求穿上最正式的服装,于是冒着严寒穿上了旗袍这一节才最终发现自己的本末倒置!!都怪她的自序写的那么中性,语调深沉!

京都意象

京都,无论自然景致还是寺院町家,都体现了日本禅文化的精髓;空寂、恬静以及“无中万般有”的境界。禅宗自印度传入中国,又从中国引入日本,逐渐形成日本之禅,同时也造就了以“绝对无”为核心观念的“京都学派”。京都以千年的轮回和对禅的历史解读验证了“京都意象”:传统与现代可以和谐共处,清淡之雅是美的最高境界。营构“京都意象”具有丰富的来源:寺院庙宇、茶室庭园、町家民居、祭祀节日、和风饮食和民俗工艺等。它们或自然天成,或人工雕琢,均以朴素的色彩、简洁的形式表达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清新雅致的禅宗之道。闵学勤,《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第121页,有删改。

又是一本很有味道的书

读过一本《日本四季》,当时读得满心欢喜,有种无法言表的满足感,这次又读到这本《京都一年》,随手翻翻,几张照片倒也拍得一般般,第一篇文字有点絮絮叨叨,但读着读着,那种满心欢喜感又来了!日本的庭院是让我彻底开了眼界,原来以为庭院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的假山流水,亭台楼阁,日本受中国传文化影响应也以此为上,没想到还有一个枯山水,用白砂仿成清泉,而且还做出深浅不一的水纹样,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北宗的水墨画当时深受日本贵族喜欢,那个枯山水的传承就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这是日本文化的再创造。非常喜欢这本小书!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

【读品•细读】朱航满:小识林文月

去年初,在书店购得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我个人对游记文章大多不感兴趣,购买此书,大致是因为这书封面设计十分优雅,又有许多精美图片赏心悦目,看看价格也不算太贵,于是就拿下了。书买回来后,只躺在床上随意翻阅了一下就混杂到书架上了。没多久,我又读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的《书窗梦笔》,其中有一篇文章《永远的傅教授》,写的是著名学者傅伟勋教授,其中写到傅先生那一代台湾大学的学生对于林文月十分迷恋,特别提到不久前他又重会林文月,竟然是紧张地双手直发抖。这个细节令我诧异,想来此时傅先生与林先生都已是老年人了,而林文月先生的魅力竟然还是如此具有杀伤力。这个林文月,对于我这个少见多怪又比较八卦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一阵惊叹,难道她就是那位被我冷淡在一旁的《京都一年》的作者吗?于是我赶忙从书架上翻出此书,才在此书的插页中细细地浏览了林文月先生的几幅照片,尽管此时到日本京都的林文月已经将近不惑了,但一幅在京都东方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林文月侧目倾听,双目有神,气质高雅,在众人中显得极为脱俗不凡,难怪傅教授那一代台大学子对于林文月竟然是如此地痴迷。据传,国内研究诗经而出名的扬之水先生曾扬言:“我要是男的,一定去追她!”而林文月的魅力还不只在于她的气质容貌,我查阅了她的相关资料,简直惊叹,她是当今难得的集才女、美女、出身名门与名师等为一身的奇女子,我熟悉的现当代文坛上,与林文月可比拟的,大约只有一个林徽因吧。读研究生时,我的一位颇有名士风范的老师常常向我感慨民国旧文人怀有三支笔: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样样精通,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等等,可到如今,能有两支笔的已属稀有金属了,何谈三支笔同时开弓。而我惊讶地发现,林文月不但三支笔同时开弓,而且每样均非常有特色,又都做的相当精彩。她的创作以散文作品著称,先后有《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作品》、《饮膳札记》等,这些散文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语文教材之中。我手头的这本《京都一年》系林文月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之前还曾出版过一册《林文月散文精选》,现书店早已不能觅其踪迹了。我在网上找到这本散文精选集的目录,一篇篇地搜索,然后下载阅读,如此也才寻觅了其中的一少半,由此可见大陆对于林文月的淡漠和无视。而仅我所读的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林文月的散文大多扎实优美,扎实是有做学问的功底,优美是有古典文学的底蕴。除了散文创作,林文月还先后创作了两本传记文学,一本为《连雅堂传》,一本为《谢灵运传》,这两册传记文学与林文月自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先说这后一本,其实,林文月的主要身份是台湾大学的教授,1996年她退休后又被授予荣誉教授,林文月在台大执教近四十载,主要研究领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有《山水与古典》《谢灵运及其诗》、《澄辉集》等著作,这样便不难理解为何林文月会选择谢灵运作为传记的对象了,但其中因缘也并非仅仅如此简单。林文月在京都游学十个月,写下了后来的游记文字《京都一年》,这次游学是1969年她因被遴选为到日本京都研读比较文学的人选。此之后,林文月先后着手翻译了多部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如《枕草子》、《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大陆我所熟悉版本如《枕草子》的汉译是知堂老人的译本,而《源氏物语》则是的丰子恺先生的译本。有趣的是,这两册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均是女性所著,但大陆流布最广的译本却是出自两位文学造诣极高的男性手笔。知堂老人的《枕草子》译本我购有一册,林文月的译本尚未见到,只在网上读到若干片段,惊叹其女性身份和古典文学修养之深厚,其细腻、典雅与知堂老人的散淡、闲适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不妨抄录如下:林: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伤感。又有时间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久以后,尚有风声虫鸣。周: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切,两三只一切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林文月与周作人均是对日本文化和古典文学有极高造诣的,因此对于不懂得日语的我很难判断优劣,只是感觉林文月更有女性与古典味道,而周作人的译文更让我联想到他本人的气味,于是阅读的感觉就颇为不同了。林文月的日语造诣极好,这与她出身于上海的日租界有关,她的启蒙教育为日本语文,十岁后抗战结束才开始读国语,因此以后她在国文和日文所创造的都可以堪称为奇迹。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来大陆访问,坊间相继出版了许多与连战相关著作作为卖点,诸如《连战档案》、《雅堂笔记》等,其中在一册《连战档案》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记述:“连战的表姐林文月第一次看到连战是他已满十岁时。”若读此段,则对那些只熟悉林先生文字的读者会极为惊讶,原来林文月还是与曾做过主席的连战为表亲,要放在古代,林文月怎么也是个地位特殊的贵人吧。林文月的外祖父连横是连战的祖父,连横乃是台湾著名学者,曾出版颇具影响的《台湾通史》,林文月的另一册传记文学《青山青史——连雅堂传》就写的是其外祖父连横。由此可见,林文月是典型的名门出身,但我在她的人生履历甚至是文字中没有读到一丝名门之后的骄纵,这一点她与外祖父连横气质相同,连横作为一介书生,曾写下“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这样的诗句,而林文月也曾写她在台大读书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安安静静过一种与书香为伍的单纯生活”(《台大与我》),后来她的这个心愿果然得以实现。与表弟连战所不同的是,林文月对政治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趣,这让人想起她笔下的诗人谢灵运,寄情人生于山水之间,我不知道林文月选择谢灵运作研究究竟是心有戚戚焉,还是谢灵运让她早早看透了人间风云?而这些只有去待到她的著作在大陆出版后再去慢慢破解了,或者这永远都可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谜语。林文月在台大多年执教,这一点与她在台大执掌中文系长达二十年的老师台静农相似,台静农为现代著名文人,曾颇受鲁迅的欣赏,林文月在台大很受台静农的影响和器重,后来她曾写过数篇文字回忆台先生,均是情深意浓的怀人文字,1991年她还亲自编选了《台静农纪念论文集》出版。林文月出生于1933年,于今已是古人所言的古稀之龄,但我读她的文字,读她的书,读她的人,感觉她并未曾年华逝去。她的一生与书斋为伴,生活幸福安逸,成就斐然。而我所知道现代文坛上的才女,像张爱玲、萧红、苏青、丁玲等,大多命运坎坷,诸如林徽因这样的才女加美女,又出身名门,一生遭际也颇为让人寻味,林徽因相比林文月更为传奇,从文学到建筑,几乎是两个不可跨越的领域,她都做到了杰出,但她的一生之所以坎坷,我以为是与她所入世的心态相关的,林文月则不同,她超然洒脱得多,更注重出世,传统文人的浪漫感浓厚,很容易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我大胆地猜测,如果林文月就是林徽因,她也许会选择徐志摩,吟风弄月,白头偕老;而林徽因如果是林文月,大约会好风凭借力,在人生舞台上激荡起更精彩的浪花。但毕竟这都是我的一己猜测,而她们所经受的人生环境与时代变迁又是多么地不同。 林文月著:《京都一年》,三联书店,2006年12月,22元。

无边落木

  京都一年目录  庭院四篇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  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  京都的庭园  祇园祭  馔食一篇  吃在京都  艺能三篇  京都茶会记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樱花时节赏都舞  京都"汤屋"趣谈  遣唐三篇  神户东方学会杂记  空海?东寺?市集  鉴真与唐招提寺  京都的古书铺  风物  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性  结语  "京都一年"以后  望文生义,梳理目录如上,缘起陌生,也许真的读到内容会有意外之喜,其中有"空海"一篇难道讲得便是沙门上师吗。  汤屋放在艺能里面算是调皮一记,对日本人而言濯汤算是一种仪式多于一种方式。  据目前 已有电子文本摘录如下:  吃在京都  她们宁愿倾家荡产去买一袭华丽的和服,或粗饭蔬食地节省,以换取一条西阵织锦带  六按:一条西阵织锦带。  观看市川昆拍摄的《细雪》,当四姊妹华服立于樱花之下,和服之美可谓如若实物般坠压心头。而足以与和服并称的"西阵织锦带"该是多么缀绣铺锦之丽。  那个料理亭可能于附近的民家没有什么分别,木造的日式房屋,窄小的门面,拉开细格子的木门,可能还垂着一幅蓝色蜡染的布幔,所不同者,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去,他们的店前总是扫除洁净,在那石板地面上泼撒着水的。日本料理亭前喜欢泼水的缘故,一方面是因为可以保持灰土不扬,干净凉快,另一方面则因为"泼水"这个词的发音在日语里近似"招迎",可以解释做"以广招徕",生意人藉此讨个生意兴隆的吉利。只要一听见拉木门的声音,店里就会有两三个穿着和服,脸上堆满笑容的中年妇人碎步出迎,她们会操着浓重的京都口音说欢迎客人的话,并且迅速地接过客人手上提的东西,引导入内里。平常一个较高等的料理亭,往往要走上一段石板廊子,才能到餐室。这时你会惊讶于里面的气氛是如何与外头所看到的门面不同了。京都自千余年前平安时代以来,直到明治时代,为日本的都城,历史与古迹是它的光荣与特色,因此京都的人都刻意保持古物,他们宁愿时时翻修木屋纸门,却不愿意让钢筋水泥的大厦替代那些低矮阴暗的老房子。先前你所看到见的京都式细格木门也许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因此那不施漆的木料已发黑。但是跨过门槛,低头从布幔下钻过,你会看到一条洁净的石板路,石板与石板之间可能还有翠绿的苔痕,两旁布置着精致而古雅的石庭或假山。眼前的景致予人的印象是宾至如归,亲切而温暖的,使你不会有置身餐馆的感觉。  六按:美的窍门无非意料之外。置身于餐馆之中而触目为古旧木门静怡情怀,一如武士无刀兵之气。  正式宴客的房间多有"床之间",  六按:床之间,日文汉字总有寻常之处惹旖旎之想。  说到菜肴布置的手艺,另有一家料理亭的生墨鱼片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他们总是将一片片白色的墨鱼片卷曲摆列成一朵白色茶花的形状,用黄色的鱼卵做花蕊,翠绿的菜茎和三两片洗净的树叶点缀衬托,摆在不施漆的桧木砧板上,构成一幅艺术的画面,教人不忍下箸破坏那完美的形象。就因为京都的厨师特重菜肴的视觉之美,所以连日本人自己也管京都菜叫"用眼睛看的料理"了。  六按:大嚼之际而生庄敬之心,干卿何事。  从外国和日本各地来京都的人必一尝此禅味,故而"南禅寺"北侧的"壶庵"常是座无虚席,有时尚得排队等候  六按:座无虚席的禅意,真是令人哑然莞尔。  如果你是一个初次尝食的客人,那位妇人会亲切地替你服务,一边用绵绵的京都腔和你聊天。她的手法熟练,有时候一个人站在柜台里,可以同时照顾一排五六个客人,而使每个客人都没有被冷落的感觉。  由于北白川通近京大人文科学研究所,许多学者的住宅都在附近,而秋道太太又是一位多愁善感,饶有文学气质的女性,她店里所悬挂的字画,展出的屏风,甚至于摆饰用具都十分雅致,所以这家"十二段家"很自然地成为文人学者雅聚的场所。  如今主人已故去,店务由其女公子主持。这位皮肤白皙,娇小而高雅的中年妇人经常穿着与其他女侍应生同样的制服,来回巡视于各餐桌之间,对熟悉的客人她常常会自动上前招呼,但态度温文,辞令不卑不亢,往往使客人觉得能得到她的青睐是一种殊荣。  六按:吃来吃去,最好吃的是老板娘。  在市区河原町四条有一家号称肉屋的"南大门"。这家六层楼高的餐馆有电梯接送客人,而每一层楼专卖某地肉食:有日本式"寿喜烧"、"铁板烧"、韩国烤肉、蒙古烤肉及西式牛排等。初看那称做"肉屋"的广告,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会吓一跳,其实所谓肉屋者,既意谓此六层楼的房屋全部以肉食为主耳。以前动物的内脏类为日本人所厌恶丢弃,近来也颇有知味者了。街旁常见"荷尔蒙烧"这种奇特的广告,便是指专以肝脏、肚子、腰子等为主的食物。我们中国人一般家庭中常吃炒肝片、腰花等,却从来没听说过标榜为"荷尔蒙烧"的吧。  六按:吃肉吃肉,从底吃到顶,李小龙痛吃日本肉乎。  它们都是古老的日式木屋,紧靠着鸭川建筑,客人坐在榻榻米上,可以边吃边听潺潺的水声。多数的店在正屋之外,又搭伸木板台子在河岸积石之上,叫做"床"。这些"床"都是露天的,专供夏夜纳凉之用。先斗町为京都著名的花街,舞妓与艺妓集中此区。闷热的夏夜,这种"床"便成为宴客的好场所,灯光水影与星月互辉,三味线的弦音伴着艺妓的歌声,岸边送来习习凉风,使整条的鸭川散发出惑人的妖娆气氛。这样的情调只有在京都才能看到。  六按:酒不醉人,色不迷人,水声月影,荡漾凄凉。  如果你能用参观古刹的悠闲心境去享受京都的食物,那就对了。  六按:以枯寂之心观荣华之相,以沉寂之觉品浓腻之味。洒然若失,梦里不知身是客也。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在十二月的寒风拂过鸭川的水面时,京都居民的心底却另有一种兴奋与期待,那就是绵延三百余年传统的年终歌舞伎大表演。京都是日本歌舞伎的发祥地,自从庆长(后阳成、后水尾天皇年号,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一五年)初,由出云巫女阿国在京都的"四条河原"策划演出歌舞伎表演以来,这个古典艺术的年终大表演即成了京都市民每年岁暮不可或缺的一大盛事。在部分比较保守者的观念中,甚至于有不看此年终歌舞伎表演即不算过年的想法。他们管这年终的歌舞伎役者联合表演叫"吉例颜见世与行"。"颜见世"本来的意思是歌舞伎班主于每年年终了时重新招聘役者,订合同,而将新的班底公之于世的一种介绍性的演出,所以每一个役者都要登台表演一下,后世遂以名角露脸称为"颜见世"。在京都,你只要简称"颜见世",任何人都会知道是何所指了;而"颜见世",京都的妇女自古又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兴奋心情,即藉此一大盛事,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因为这是京都,甚至于来自全日本的各界仕女会见的场合,所以她们自己也特别花时间和金钱在自己的衣着上。从来京都的妇女就以讲究穿着著名。日本人称讲究吃的大阪人为"吃倒";称讲究穿的京都人为"穿倒",大阪人为山珍海馐,可以倾家荡产;京都人则为绫罗锦缎而倾家荡产。京都的贵妇名媛,为这盛事置装,往往不惜一掷千金。这样看来,这古都的岁暮盛事,真可谓台上台下的大"颜见世"了。  六按:"师走"遗风总算让今日之日本非独有"红白歌会"耳。"颜见世"自然相见,所以"见"字自为赘疣,去之则存"颜世",沪语读来,狂笑骇突。  只有那一节(截?)只着尼龙丝袜的小腿,直接受刺骨的冷风吹袭,最为受罪;双足隔着高跟鞋,也像是踩在冰上一般冷。秋道太太穿着紫红色系统的和服,那流动的线条,和丝绸的柔软质感,使今天的她看来特别富于东洋情调。  餐厅中绅士淑女十分拥挤,妇女们的和服在此得到展览的机会,她们花花绿绿的配合,确实令人应接不暇,然而我的一身黑色而式样简单的旗袍也颇吸引了她们的注意。想起"穿倒"那句话,我忽然觉得自己像是来到了百花竞艳、孔雀开屏的园中了。  六按:小腿自然一截,双足待暖。和服自然一袭,情调流转。这个,"颜世"开始了啊。  从京都东区的北白川到闹市区四条河原不算太远,在我们愉快的谈笑间,车子已经停在南座正门前了。  六按:这种地方就是我觉得笔力软塌的地方,总觉得写来有些胆怯。  从早晨十时到下午四时,将身心浸淫于古典艺术的欣赏中,整个南座大楼中,荡漾着古都的悠闲与和平情调。  六按:古典者,舒缓也,不知时日将逝,不知岁月既终。总没有完结的时候,总没有无痕的时候。  京都的庭园  多少个周末假期的下午,我徘徊在苔痕斑斓的小桥流水边,多少个郁悒无聊的日子,我独坐回廊,凝视着一片枯山枯水,那时,眼前的美景曾吸引我全部的注意,使寂寞远却,乡愁淡去,心中只是荡漾着美的旋律。  六按:全句虽然造作到底有情怀荡漾,但最后一句实在败兴,写来为何如此之不自信呢。  又《洛阳伽蓝记》亦载:  华林园中有大海,即汉天渊池。池中犹有文帝九重台。高祖于台上造清凉殿。世宗在海内作蓬莱山,山上有仙人馆。  六按:无一字绮丽,无一句跌宕,但自有一种风致蕴育其中,美其甚哉。  当其月色朦胧之下,则看似荡漾的绿波,园隅静伏的白石,又如神话里的龙女出浴,庭中散发出妖异的气氛,诱人遐思。  六按:透骨情语往往自平常中得来。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部分)  我只有尽量挤到玻璃窗前,睁大眼睛,像一个饿人似的饱览一番。  六按:"饿"字下得"狠""准"。

可爱的林文月姐姐

林姐姐是一个可爱的作者,她的娇气和温柔在这本散文集里表现的很明显。凡是美女都比较自恋,林姐姐也不例外,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唠唠叨叨讲她自己的点滴感受,当然,作为无书可读的读者,我们也很乐意去看她的这些感受。很多人说她的散文写的不够好,也许确实不够好,但是跟现在书店里铺天盖地的那些烂书相比,林姐姐的书已经算不错了,至少让人看完之后心情愉悦。我是微笑着看完这本书的,就像有一个单纯的小女生抓住了你,跟你唠叨她在旅行中的种种小事和见闻,你总会微笑着耐心听完,虽然也许心里觉得有一点儿好笑,不过更多的是感到温馨。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了。毕竟,我们并不总是想通过读书来“受到教育”。

梦里的京都---有感京都一年

翻着书时,不止一次的想象,如果我在京都住上一年,会写出如何的游记散文来。其实,只在那里呆了不到24个小时而已,1/3的时间还是在睡梦中度过。梦里的京都呵。20年前的散文,也许放在现在这个快餐时代看起来,味不对了。简单朴素的文字,平实无华的描述,作者用纤细的笔触描绘着她在京都的所见所闻,没有大喜大悲,甚至,对我们这些已经被各种信息轰炸的视觉疲劳的人来说,很平淡。只是那一天的京都之行,我知道她的确是个平淡中见到细腻的城市。夸张渲染的语言和京都是完全不相干的两回事。品味京都的细节,也许还真得静下心。那些书里描述的寺庙,遍布了京都的四周。甚至在城市里,也随处可见木质结构的寺庙(具体派什么用的,忘记了……),小小的一座,藏在矮矮的居民区之中,车转几个弯,便瞧见一座,多了之后,开始的好奇就成了习惯。只是看着那清冷又清爽的街道,很有骑车走一圈的冲动。清水寺是傍晚去的,暴雨过后,洗刷干净的清水寺,据说晚上有庆典,布置的热闹的很。不高的一座山,收拾得精美无比,傍晚的夕阳更是看的人恍惚,忘了只穿单衣的自己在初春的寒冷下瑟瑟发抖。绚烂的金阁寺是第二日赶早去的,阳光好的让我几乎忘了昨日如瀑布般的暴雨。京都的豆腐有名。吃了才知道。可怜了我这个不爱吃豆腐又味重的人。活活死在京都的豆腐堆里。汤豆腐,煮豆腐,蒸豆腐……据说京都的食物高级之处是保持每样原料的原味,这点倒是和西式餐点很相似,只是苦了我,迟钝的分不出自己到底吃了什么进口,只知道,不停在吃淡豆腐……略有浪费便无颜以对老板娘的殷切眼神,惟有哭着咽豆腐。第一次看樱花,也是在京都。睡不醒的早上被拖起,出门,凛冽风中看到旅店对面的樱花树,开了。昨日的暴雨和骤然降温,仿佛都不存在般,只看到满树的绚烂粉红。然后一个喷嚏,回神,带着满足和遗憾离开了京都。

《京都一年》—京都的镜花水月

东京和京都,就像是日本文化的两极。过去的东京过于尚武,是武家政权的在一片洼地缔造了这个城市;现代的东京过于浮华,太拥挤,太喧闹,在时尚和奢华的包裹下,谁也看不透它的真面目。从大陆文化和佛教大规模引进日本列岛开始,京都一直是朝廷贵族的聚居地,代表着高贵、雅致和品位,尽管在武人面前偶尔显得弱不禁风,但得势的武人最终还是得从京都获得权力、血统、甚至生活品质的认可。毫不夸张地说,京都呈现的不仅仅是日本文化最精致的一面,它还是日本文化的血脉。庆幸的是,一个叫林文月的台湾女子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亲身触摸了京都的精细和别致,淋漓尽致感受了这脱胎于中华文化母体,而今截然不同引人啧啧称叹的东洋风情。作为一个交流学者,作者具备深厚文化底蕴,不会轻易流于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在婉约细腻的笔调下,你不得不惊叹正仓院宝库藏品的妙处,犹豫于烦琐刻板的茶会又沉醉在空寂禅意中,流连于桂离宫的静谧质朴,留恋歌舞伎的轻歌曼舞,徘徊在金阁寺对比和唐昭提寺的孤寂之间,还在繁花似锦的街头,品味着时光的永不凋谢,在热闹的各类节祭里,寻找京都人生存和追求完美生活的原动力。基于尊重和传承传统的精神,京都保存完备,艺术精品汇集,建筑风格多样。多亏了林思成,他用以德报怨的宽容疾呼美国人保护京都的千年之美,足够证明这个异国的故都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而此刻,通过一本装帧精美的小册子,我们领略到京都“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接触越多,越体会到她的可爱,使人深深迷恋。”其实,这风情万种的少妇,既是京都,也是林文月,不信掬起书的文字和照片,她们一起惹人遐想。

看完心里很温暖

好友去了日本,因为她,我和这个国家好像变得亲近起来,想多了解,多看看所以在书市上买了好几本关于日本的书,呵呵,先翻看的这一本,因为欣赏京都的古风很喜欢,不知道朋友看过没有

以雍容之笔写典雅京都

http://blog.163.com/stevenzh1189/ stevenzh1189@163.com京都之美,美在它的厚重深邃,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心有戚戚之处。就拿我手头上有关京都的书来说吧,不算川端康成的小说《古都》,而以近年来以中文出版的有关京都的书籍而言,平泽摩里子的《一个人的京都漫步手帖》,以现代东京少女的眼光,用漫画手法从一爿老店、一个祭典、一段风俗出发,刻画京都的四季流转之风情之美,寿岳章子的《京都三部曲》(《千年繁华-京都的街巷人生》、《喜乐京都》、《京都思路》)心心念念的是京都寻常巷陌、寻常人家生活的清素之美,姚巧梅的《流水不争先 京都八年》同样诉说京都民风民情的清简之美,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说的是京都的野田禾稻、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唐宋气韵之美,而三联刚刚引进的林文月的《京都一年》,写作年代早于上述之书,它说的又是什么呢?那可以说是一种学院派京都的典雅之美。林文月以研究六朝文学和翻译日本平安朝日本王学《源氏物语》、《枕草子》、《伊势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闻名,《京都一年》是她当年赴京都研习比较文学为期一年间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的京都,这个千年古都绚烂的文物典章、山水庭园、节庆祭典和风俗礼仪自然也成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同是留学京都的台湾女生写京都,她和姚巧梅落笔于京都的市井风情不同,在《京都一年》里,她兴兴头头参观奈良正仓院的的文物、兴致勃勃寻访平安朝天皇建造的桂离宫、津津有味领略京都枯山水名园的禅意之美,也在樱花盛开时节满带好奇观摩揭开京都人四季之幕的“都舞”、在盛夏时则确确实实体验了祗园祭之升平景象。林文月的文笔向以雍容、优雅、严谨、节制著称,在《京都一年》中自然也是这样,但是曾经说过《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有一付“热笔”也有一付“冷笔”的她,自然深谙文章之法,行文之间,庄重之笔糅合了女性纤细、幽微、润泽的感性之思绪,体现出她的散文的“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采”的风格,平实,细腻,隽永而情思自然流露的笔法与其所写的京都的内容正相得益彰:所谓枯山水,顾名思义是指没有真水的庭园。园中放置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块,以代表山水;满铺细白石,上画平行而规矩则的波纹,以代表水。枯山水庭园又简称石庭,源起于平安时代(西元七八四至一一八五年),当时日本朝野向往我国文化,贵族文士竞以模仿唐风为雅事。这种白山白水的庭园构想即受由我国传入的禅宗文化影响,溶以北宗山水画枯淡雄劲之风,独创庭园设计之一格,富于超自然主义的形式。在所有庭园形式之中,我最爱此石庭。静对幽玄的枯山枯水,白色一片,你真的内心会有禅的意境产生,它带给人的,与其说是眼睛的观赏,无宁是心灵的领悟。(《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在写过京都典雅之美但也是古意之美的庄重后,她又不忘补上《京都的古书铺》、《吃在京都》、《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性》、《京都‘汤屋’趣谈》等笔墨显得恬淡但极具趣味的文章,又即或谈典章文物,正笔之外不忘顺手补上闲闲几笔,文章于是活了起来。《京都茶会记》记正式茶会前的礼节:“日本人很重视客套,日本妇女尤其有赞颂别人的天才。我听到她们赞颂那些木箱,赞颂主人所插的花,甚至赞颂那烤火的炭炉――一具用整个木材刨出木心所成者,以及彼此之间相互赞美所着之衣服之名贵讲究。整个房间之中,唯一没有受到她们赞颂的,恐怕只剩那一张大家所坐的古旧地毯了,因为那一条红绒绒的地毯原先可能很可名贵,但年代已久,毛多磨损,有几处并已露出底来,也实在不值一赞了。”日本茶会的繁琐、多礼,于此谐趣文字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全书实多这样的细节,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同时对京都之种种具备了更亲切、具体的感知。中国人看京都,不可能无感。舒国治去京都,发现“日暮掩柴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之唐诗宋词意境唯在此能寻到:“又白川与三条通交会处,是白川桥,立桥北望,深秋时,一株虬曲柿子树斜斜挂在水上,叶子落尽,仅留着一颗颗红橙橙柿子,即在水清如镜的川面上亦见倒影,水畔人家共拥此景,是何等样的生活!家中子弟出门在外,久久通一信,问起的或许还是这棵柿子树吧。”唐诺写他站在哲学之道的树下,最期盼的是一场雪。对于从小熟读唐诗宋词长大的中国人而言,京都的清嘉山水竟然完好具备我们早已不存的唐宋意韵,不免大受刺激,由此不难理解艺术家登琨艳的感慨:京都是他最想终老的城市,它竟然保留了如此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林文月在《京都一年》中常常感叹的,倒是京都的古代文物的存留之完好:“…想到我们的祖先如何以其优越的文化影响于日本,而今我们却要跑到别人的国度里来追念前人文物,心中能不感慨!”(《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这片空海的袈裟,实际上仅余破损的碎片……然而日本人极其珍视历史,这几片零碎的布片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玻璃柜后,与前面的法具、袈裟箱同列为国家财宝。遗憾的是,今日我们却要瞻仰唐代遗物,想像先人的生活,也唯有在京都奈良的博物馆中窥其一端罢了…..”(《空海·东寺·市集》林文月在《京都一年》中庄重其事写下的京都种种典雅之美,是一种我们自家遗失了的、人家却保存得完好的传统、古典之美,我们中国人在百般感触之余,其实也该该切切实实悟到一点什么学到一点什么。这或许是读《京都一年》该领会的言外之意吧。

让人感到喜悦才是上品

这是本掌门推荐给我看的书。一个名叫林文月(书中提到有日本人见了此名字感慨其美丽而难忘,想想也确实是日本人会喜欢的名字来着)的女性讲述自己在京都的见闻,文辞清隽诚恳,作为第一人称的叙事也颇得体到位,温柔地将一副京都浮世绘娓娓展开,是本有趣味萦绕的好书,也很容易理解为何常以游记见诸各杂志的掌门会喜欢。通篇读下来,京都的茶会、京都大型节庆、京都的经典庭院、京都的离宫、京都的宗教、京都的旧书铺、京都的精致饮食……一一井然罗列在跟前,让人恨不能亲眼得见。全书配图很少,作者一开始也讲说自己不擅摄影,只能讲生活用笔记录下来,这在这个读图时代多少有点教人遗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先以最直接的感官去认知,然后再慢慢去考究探寻。偶尔见着几张照片,估摸着也不是出自作者而是出版社美编去寻来凑数,只为了让读者稍微窥见豹点。不过其中有张金阁寺的照片看着非常亲切,几乎是顿时就笑出声来,那不就是一休里面最常出现的场景之一么,几乎可以看见足利将军的身影伫立湖边。也许作为文学作品而言,《京都一年》算不得上品,但是贵在能让读者喜悦;也许作为游记而言,《京都一年》少了些第一手的画面,几乎没有视觉上的贡献,但是作者拼尽全力的恳切描写,让人脑海里的成像多少弥补了这点。就好像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作者,而是你的一个友人,从京都游学归来,与你坐在席间,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的见闻,而你便微笑着听完。未必幽默,但绝然有趣。

时间已久远

书中的图片还不错,语言写作方式也还可以,但是时间却太久远了,1975年的事情,现在看,早已是物事人非了!描写异地风景的书,三年之内就已经有很多非比寻常的变化了,要是跨越了30多年,不知道还剩下什么?报纸新闻讲究时效,希望书也可以速度提上来,别让我们读者还在感叹当年,追忆往昔!

散文应该有趣味

这本书是作者在70年代游学日本时候写的游记性质的散文。纯粹从散文的角度看,虽可读,但并不见得特别好。散文应该有趣味。这种趣味,未必就是幽默,而是一种神韵。我们读一篇文章,而能望到那个写作者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趣味。而林文月的文章,很多时候写得像游览说明,进来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人所写的和那个人所写的就没有分别了,那样就失去的趣味。反倒是前后的序跋,倒是很有些味道。相比较,我更喜欢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虽然同是写京都,但舒国治的文章总带着他特有的味道,特别是写“京都的长墙”,于细微之处写出京都的风韵,读来特别令人向往。

京都印象

早两年,如果有人问起,对日本的最初印象源于什么?我定会说,糕点。:)糯米粉为主料的草饼,柔软貌似透明,口感细腻,甜度纯真,配以朴素却文艺的纸品包装,实在是精致。那时候,见识疏陋如我,糕点几乎就是整个日本啦,对后者的想象何尝不是那般:传统的,朴素的,干净的,完美又精致,纸窗木屋,青苔石板,又是怎一个“古”字了得。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掠三十年前京都之影,于今看来,自然更具“古”意。无奈林女士中规中矩,语言平实,情绪淡然,笔下的京都便失却了想象中风物人情该有的趣意盎然,倒是查考严谨,适时总会抖出一段史料充实其中,并不是普通游记的泛泛空谈,每章每段皆有学问可寻。那一年,林女士为研读比较文学,只身赴京都,每每夜晚,孤灯对影,只好以书写打发寂寞。好在白天的京都充满罗曼蒂克——古寺庭园、料理茶道,旧书坊,歌舞伎,是值得寻访和经得起挖掘的一个城市。于是,京都一年,倒成了掠艳和增知的一年。当然,准确计算,作者于古都的逗留时间实际只有十个半月,却照样经历名城的春夏秋冬,节令行事,实为可幸。京都气氛典雅,四季分明。作者的见闻,无不与季节息息相关。比如她初到京都,是秋天,正值气候最佳——不冷也不热,景物宜人——暖日当头,丹枫黄杏。游历古刹园林,赴茶会观摩茶道,赏枫叶山水,便是上好时机。祗王寺遍地红叶,枯山水庭园充满艺术之美——以砂为泉,上构石桥,间植树木,唯不见人影。远远望去,满目苍凉,生气全无,却更具历史韵意。日本园林讲究的荒废之美正在于此。它常以“静”字取胜,而中国园林多采用《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婉约。冬天的京都寒冷萧瑟。榻榻米地,格子纸门,低矮回廊,廊外初雪,被炉暖几,是纯日本趣味冬天的写照。以上景致,尽管作者文中少有提及,但一场岁末歌舞伎的表演,足以让读者对京都的冬天浮想联翩。十二月被日本人称为“师走”,即岁末来临,人们必得赶在新年来临之前把旧年诸事办妥,因而四处奔走。工作、购物、清扫、迎新。但即便如此繁忙的十二月,京都人还将抽空观看一场绵延三百余年传统的歌舞伎颜见世表演,如此,一年才算终结。盛事当天,贵妇名媛,花枝招展,欢歌笑语,等薄暮降临,人散茶凉,寒意阵阵,“师走”情调更为浓郁。春天的京都数绿叶最美,这一点,川端康成在《古都》里尚有提及。修学院离宫的松树,北山的赤松,东山的嫩叶,尤其晴天,远远就能望见比睿山新叶的苍翠。当然,树木的清新,绿的纯净,与京都街道的整洁密不可分。青石板小道一尘不染,墙上悄悄蔓延浓郁绿意,也是京都的一大景观。樱花自不必说。红色垂樱如柳枝拂地,花朵稀稀疏疏飘落树下,花瓣漂浮池子水面……而《京都一年》里的樱花更为壮观,鸭川之畔,疏水之堤,人行道旁,墙里墙外,一夜之间,京都似乎被深深浅浅,如霞似雾的樱花湮没了。值得一提的是,春天的来临,正如旧年的逝去,京都人同样以自己的独特庆贺方式——观看一场祗园“都舞”,感受春的信息。梅雨季后,京都的夏天隆重登场。京都新旧互容,高楼之间不时参杂低矮木屋,石板小道。夜晚时分,小巷深处,大人搬椅纳凉,浴后儿童聚众玩耍,好一幅平和静谧的夏夜图画。京都的夏天,最热闹自然算得上占满整个七月的“祗园祭”。简便和服,赤足木屐,迈内八字碎步,手握团扇,在四条通闹街,悠闲漫游,便是“祗园祭”的重要节目——赏“宵山”夜景。而另一个节目——白天的游行更是壮大华丽。所有种种,足见京都这个城市古典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良好交融。传统的完好保存,西方文明的适当摄入,是日本的立世之道,正如作者强调的,“日本乃是极易接受、摄取和醇化他国文化的一个国家。”

看了一篇文章,就看不下去了,

一直没以为自己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在看这本书时候,实在没法跟一个台湾作者产生什么共鸣,可能实在没法忍受一个中国人(台湾人?)以这种心态去描写日本,唉,历史不可以忘记却也很难原谅。

书淡如菊

你要我说这书好在哪里我一时还真说不出,可我已经找它找了这么久,罗洪的装帧又让人耐不住抚摩的冲动,林文月的名字与京都一年四个字放在一起又那么美,她惊鸿一瞥般的照片也是那么美,又有那么多静默的图片配在文章间,又有我曾经想去想的发疯的京都,又有空海、鉴真和唐招提寺,又有古书铺子和吃吃走走,那么,还是收一本放着吧,三十年了,她没老,它也没老,也许留它三十年,你也不会老吧。

旧时月色

人是一种很恋旧的动物,但是这种恋旧情怀又往往很微妙。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旧习俗和传统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极端者还要砸碎、打破、踩上一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我们又会因为某些原因对他人的文化心心念念,爱之深,了解之深,连当地人也要自叹弗如。像那《查令十字街84号》的海伦娜汉弗小姐,从未到得英国,却日夜魂牵梦绕,而当她终于到了英国,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已经是披头士的时代了,而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了,我想,她宁愿一直没有去过那里吧,那她还会一直保有一个完整的英国梦。说到京都,喜欢源氏物语、枕草子等等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人都不会陌生,而喜欢鬼怪传说的人就更觉得那里的神秘了,阴阳师安倍晴明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在平安时代的日本,人、鬼、妖仿佛是和谐相处的。那种泰然自若,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写照。林文月对日本文化侵淫日深,笔下文字也有了那种淡然的感觉,看到很多人说觉得太淡,那我送他们一句诗:淡极始知花更艳。如果你的心是浮躁的,那你永远无法品出平淡生活的真味。

体验Zen的意味

没有去过日本,也一直对日本挺有偏见,不知道为什么却憧憬京都。这是一本非常朴素的书,文字简单朴素,图片简洁却把京都充满禅意的美表现淋漓尽致。怒放的樱花,小巧玲珑的庭院,叶黄枫丹的丛林......突然间我萌发了去京都的欲望。只为那安静却不失精彩、古典却包容现代的禅意之都。

偶然的精品之作

当初作者为了排遣思乡之愁,把在京都的人、事、物、景一一记下,却给像我一样喜爱阅读且对日本文化生活感兴趣的后来者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文字享受,文化之旅。印象最为深刻是日本的庭院文化,没记错的话花了很多版面在说,图文并茂,身临其境。而感受最深的则是日本人对于古物的珍惜和爱护,这一点中国真的是要倍加借鉴学习才是。很多东西虽都是从中国传入,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茶道或庭院艺术,日本人都能将其注入新的血液发扬光大。这一点早前就明白,但是从游记散文中读得,感受越发深刻。

京都的姑娘

王安忆在《王安忆读书笔记》中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坚不可摧”,是林真理子的小说,写了日本男女关系,其中提到了京都的姑娘,京都是古风淳淳的地方,不像东京那个大都市,日本人一般最终会娶一个旧式的京都姑娘。现在也许不是,不过当时就想京都到底在日本什么地方,是日本比较纯朴的地方吧,直到看到这本《京都一年》。时间是2007年,而成书的时间很早,1972年,可以推断作者是70年代去日本的访问,里面的照片很美。真是有意思,林文月有机会去日本,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两篇文章。《京都“汤屋”趣谈》,写日本公共浴室(汤屋)时候,想必有羞耻感的中国人还是和日本人不一样的,日本人能充分欣赏自己的裸体,另有意思的是,法国人的表现就又和亚洲人不同,日本人家里一般没有浴室,京都那么传统的地方是没有的,他们热衷在汤屋里洗澡,男女浴室只隔一个不封顶的木板,浴室的老板娘也不避讳,左顾右盼的。不过对比目前中国的澡堂,还是很避讳的,结果是目前也掀起新的一轮窥视癖。此外日本人洗澡的时候各个好友可以坦诚相见也是让中国人比较惊异的地方。还有一篇《我所认识的三位日本女性》,三位优雅的日本女性,不一定美丽,但是日本京都的女人是优雅的,最让人感动的是日本保姆,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她有个儿子,儿子相当英俊也相当沉默,和妈妈不怎么说话,妈妈把他拉扯大,他准备去美国学习,而他们住的木屋也很简单,但是日本京都妈妈极为勤劳,很让感动,也可以看到平常日本人的生活。

触动心的一霎那

初次与《京都一年》相遇是在隔壁寝室好友的书架上。出于对京都、对日本的好奇与兴趣,我便随手拿来翻了翻。在我意料之中,这本书就像三联出版社其他的书一样,有着素雅的封面、考究的装帧以及精美的插图——拥有如此优雅格调的书拿在手里着实令人爱不释手。作者林文月,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学者,我从未听过她的名字。不过,一个研究中文的人能有机会到京都大学研修,也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冲这一点,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读读她笔下的京都印象。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京都研修十个月间的所见所闻。她不仅写了京都茶会、歌舞伎表演、京都的庭园、祇园祭,还细细描述了京都的饮食、汤屋、古书铺等等,可以说是道出了京都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作者细腻的笔触,我仿佛能隐隐地呼吸到来自京都的气息。跟着作者穿街走巷,游览京都名胜,参与京都年中行事,一切都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作者的京都之旅即将告一段落,而我竟被作者的文字深深触动。在读到作者与三位京都女性的相识于离别之时,我的心头也竟闪过一丝忧伤。不知这些作者笔下的人们现在可好?回想起《京都一年》带给我的阅读感受,那触动心的一霎那与我读《查令十字街84号》时的感受同样令人难以忘怀。京都——若有天赐良机,我必定前来与你相会。

喜欢本书的朋友欢迎来看我的《京都の绘本》

在去京都之前,这是我做为了解必买的一本书。不是因为本书的写作有多么好,旅游资讯有多么详细。而是因为关于京都的介绍,大陆的著作实在少得可怜。。。反倒是我在日本买到了更好的著作,对比即知。由此,也可以说,本书算上各位大陆的朋友,想去京都或者了解古都必读之本。我从京都回来,感慨万千,想以绘本的方式来记录这次旅行,以求让更多朋友来了解这个有上千年历史并保存超好的古都风貌。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转到我的小组,里面有关于京都の绘本张杰客の绘本馆 之 京都绘本http://www.douban.com/group/jackyzhang/张杰客の绘本馆-主页面:http://jackyzhang820325.spaces.live.com/

远去的七八十年代啊

现在市面上新写出来的书,大多已经看不到这样,写吃喝旅行身边琐事却又毫不掩饰那一股子纯真到有点呆的学者气书卷气了……1977年的京都,和2010年的京都,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庭园依旧,东寺的弘法市集依旧,十二段家依旧,吉例颜见世依旧,可是好像这一头写书看书的人们,笔触和语气都早已经与时俱进,不由分说地进化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不知不觉已经习惯了看线上线下犀利搞笑讽刺矫情的各路文章,《京都一年》这样朴素诚恳安静的文字,带着前网络时代的气味,果然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啊。今天的作者们,用这样的文笔恐怕要被广大人民群众鄙视为酸或者“装”;如果是学者,恐怕又没法用这么谦卑的语气去写这些异乡的风土……所以如今还能看到这本写于1977年的书,真是心怀感激。书里提起的那些小典故,今天也只怕难以在旅行指南或者网络论坛上找到,所以如果有人打算去京都游荡数日,或者单纯缅怀一下纯真的七八十年代,请打开这本书吧!

儿子有次称赞香水包装漂亮,说:“叫人忍不住买椟还珠呢!”我笑。尽管这成语一方面讽刺商家过度包装,一方面讽刺顾客不识货,可是谁又真正喜欢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呢?佛要金装啊!再重视内在,也该与外在统一,表里如一才是真的好。所以,《旧时月色》书的装潢要做旧,温婉可人的、优雅惆怅的旧时光,拿在手里已漫上心头;《比我老的老头》封面用橙黄,一个缺牙老头顽劣大笑,淌过深深浅浅的岁月的河,豁达睿智的感觉热烈而直接地击中买书人的心;《我们仨》素色瓦楞纸封面,拿在手里象握住了三颗饱受磨难却依然温情的美玉做的心,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一生一世。所以,《京都一年》的封面就应该做成这样。作者下了许多功夫,在正业之余,考证、记录、体味,给我们一道异常丰富美丽的料理。用特殊的手法摆出来的日本料理本身即是艺术品,且不说滋味如何的清雅可人。我的搜索水平有限,这美丽封面的日本图案始终没查到出处,殊为遗憾。红黄,尤其是浅色的红黄图案,是温暖可亲的,又别有一种富丽的雅致。封面之后一页暖黄的纸,隐隐的图案是樱花岸,满纸只四个小白字:京都一年。再下页是整幅的蔚蓝,白色碎花装饰着京都古街的图片。新绿的版本数据页后是目录,目录背面是更深一点的暖黄,然后才是林文月的自序。书中《吃在京都》中说:“……春夏之交,芋头的新茎刚长出,摘下最嫩的一节,用沸水略烫,切成寸许长,放在精致的浅色瓷碟中冷食,颜色碧绿,脆嫩可口。又有一种细长而略带紫红色的植物,梢头卷曲,学名叫薇。也同样以清水煮熟后,切段冷食。这种野菜在一流的料理亭里,每人面前的碟中一小撮,以极讲究的手艺摆列出来,予人以珍贵的感觉。”看,这象不象在没有看此书的内容之前,我们所欣赏到的精心的装潢?看到一些关于藏书的知识,书籍的装潢是否精美,在古书的价值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一本值得的书,下一番功夫是值得的。这本书内部的插图照片也极为精美,我怀疑作者是专业的摄影师,因为有许多有时效性的照片或与作者的描述情景完全吻合的照片,不应该出于他人之手吧。如果真是作者拍的,我要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有偏爱之心,赐予她的才能真是太多了。这还不算,林文月的美丽也是出人意料的。容长的椭圆脸儿,挺直的鼻子形状优美的嘴,那双大眼睛,啊,那双眼睛,清澈、优雅、真诚和灵动,什么也不缺了。看她穿和服的那张照片,端庄圆稳,不是惊艳,是惊雅。林文月的文章,我先是接触到她译的《枕草子》,后是看她写的两篇散文,《我的喝酒》与另一篇,再看到她丧夫后写的文章,再到买来这本《京都一年》。她译的《源氏物语》,我因家中有丰子恺所译,也许以后借来对比看看,暂时不买了。所谓下笔千言言不及物,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一直没有写到我对这本书内容的感受,一直在谈这本书外在的美,但,请相信我,锦绣其外,金玉其中,这评价,本书当得起。

优美的书经久不衰

我看作者自序是在1971年元月,代序是在1995年了,而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2007年,整整三十六年,与我的出生、本命年正好契合。人经过三十六年会懂得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沉淀下一些东西。所以看《京都一年》会从作者1970年的笔触中看到美丽的京都景色还是应该感谢生命的。在京都生活了一整年,林文月的文字能带领你走遍那个百年、千年也不会改变的景色,刚好这个新的版本配搭了很多彩色的图片,让我们从文字、从平面的图片中穿越时空的距离,“看到”京都。

浅浅走过,记录美好

看《京都一年》,觉得好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美丽的景色、食物以及人儿,还有作者的好性格,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诚。其实袒露自己的真诚,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有在异乡生活过的经历,但是却很少人愿意袒露自己去异乡之前的忧郁,以及到达异乡之后的孤独和不适应。但是林文月却不是如此,她坦白自己去日本学习之前也曾经犹豫过,在学习之余也曾经感觉到孤独和寂寞,另外也实在是不适应那里的洗澡房。但是,她都面对了,观察着,融合着,这样身在异乡却不哀怨的情怀,是很多人所难以具备的。或许是由于学者是天性使然,在记录的时候,林文月很用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色、细节、对话,都记录得清楚,让读者很顺畅地就读得明白,可以看得出她花费在遣词造句上的用心,这与当今的快餐文化显然是有点相左的,却又显得那么地难能可贵。她同时很留意写一些日本文化中异于中国文化的东西,比如日本女性的生存情况,京都的古书铺、歌舞伎、茶道、市集等等。这样的一个视觉,让她可以观察出很多细腻的东西。这样一些看起来随性的文字,其实是透露着负责的,她很负责地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京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很多领域可能是她所没有能涉及到的,但是只要是她能涉猎的,她一定很真诚地告诉你,让你去品读。一年的光阴实在是太短了。匆匆之中能留下的这些回忆,虽然让人总觉得欠缺点什么(可能就是欠缺一种深度吧),但正是因为这种短暂和小小的遗憾,提醒着读者,尽管浅浅走过,也能记录下生命中的种种美好。

美丽的装帧 温雅的文字

《京都一年》是我一直留在手边的书 每次翻开 看到从封面到扉页 从扉页到内页那斑斓的颜色 总有温暖的感觉漾开。是从不同季节采撷的花瓣还是落叶呢?温煦的黄,清新的蓝 柔媚的绿 像是四季的一张张留照,“且向花间留晚照”......温雅的文字 虽则略显整饬 却是恰切的端庄 正和了林氏的学者身份。看她的《饮馔札记》亦然,不能期望看到小煮妇的娇俏的 完全的端方和矜持 这才是林文月哟

不错的书

一直想买一本

中华佳人--平淡中的惊心动魄

东奔西走的生涯中,每搬家一次总会有一堆需要处理的旧书。但这本《京都一年》却一直跟着自己,一来轻小,携带方便,二来经得住咀嚼,反复回味,还能发掘不少惊喜。第一次一人离国远赴东洋谋生,在现如今的高压纪元,已成为极其艰难的求存生涯。心里有害怕和疑惑,内心无助需要参考他人的意见,买了这本介绍京都生活的文集,想走前先取点关西的生活经。谁料看了几页有上当的感觉,原来写的都是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京都现如今也不似当年,我心中大叫,我要的现代日本社会生存经去哪里看?后来一直置于书架上没翻动过,忙护照,忙签证,忙着跟新同事联络,与旧友道别。一晚辗转反侧,知道自己得了远行焦虑症,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害怕不已,害怕会被一个陌生的社会吞没。这时候再看多少电视专题都没用了,知道自己不是过去观光游玩,一切不努力,就会堕落到潦倒街头的地步。于是失眠中又在孤灯下开始重新翻开这本书,打发慢慢长夜。于是自秋道太太出场的那刻,我被这样一个淳朴善良又美丽优雅的京都女人迷住了。虽然仅是只言片语的侧述,但林文月女士的妙笔已将一个活生生的天人勾勒了出来。因为是现实中的天人,沾有不少烟火气息,但这样反让她更加引人入胜。这本类似生活杂记的东西,秋道太太是作者在京都生活的主要记述人物,我不禁感叹原来过去果真存在着这样的京都女子,融合了东方女性所有的柔情与智慧。所以在后来看到她与教授那段惊世骇俗的婚外情加虐恋时,惊讶如林文月之余,竟然把眼泪看落下来。我是心疼这样好的女人,却没有看男人的眼力,儒雅有才学又如何,如果没有勇气去爱一个女人,还要反复纠缠蹂躏的话,那和自私自利的禽兽有何分别。总有人格不健全的聪明人打着爱的名义去伤害别人,不懂得分寸和牺牲,靠着圆滑与魄力欺负弱者,这样的人,当被唾之弃之。秋道太太面红耳赤地向林文月女士解释着何为虐恋,"就像你很喜欢一个婴儿,太可爱,你就会忍不住掐她的脸...”可以想象一个六十年代受过传统书香门第教育的台湾大家闺秀,到东洋听到这样新潮的爱,是如何难以消受了。可怜的林文月女士被迫坐在餐厅听完秋道太太的话,写道:“当时的我只想呕吐。”如此耿直的反应,我不禁看笑起来。是啊,看所谓变态东西也看不少了,喜欢的三池崇史和伊藤润二已经把这题材挖到极致,还有也常看SOD和Attackers的非主流成人录像,眼睛和观念从不给自己设限。但这样现实得滴水且从当事人口中道出的真实虐恋,竟然让自诩百毒不侵的我也有想要呕吐的感觉。也许我是可怜当事人吧,老毛病犯了。当然,言归正传,林文月女士的确是让我钦佩且羡慕的学术美人。出身世家,教养与风度自不必说,难得生得楚楚动人,仪态万方,难怪秋道太太第一次看见她,就怕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华美人会成为自己情敌了。自小生长在上海日租界,日语比母语还要流利,之后和丈夫远居美国,英文也是棒到家,所以国际背景比较宽阔,看问题视野开阔。自己其实除了看过她两本书,对她本人并没有钻研。而且这本书仅是她20多岁时作为访问学者的旅日生活小记,庶民气息浓重,平淡中时时有闪烁的思想精华,深刻体现了她的学术沉淀与精神境界。虽然自己和她背景差了太多,但她在京都的生活过得简单实在,并未铺陈,只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者的角度,日日做着孤独研究,住在普通的民房,结识普通的老百姓,所以个中故事,如和房东太太,还有秋道太太的友情,都让人感动至深。同为女人,对她拿着一封信孤身赴日的经历还是深有感慨,虽然之间隔了几十年的距离,但漂泊感未变。我没她的背景条件,自是无法有人帮忙安排好生活的一切,平淡却轻松的日子也自是无缘。一下飞机休息一晚,第二日就得上岗上位,逼着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环境。想着第一次在大阪超市结帐时,没听懂店员那浓重口音的大阪话,闹笑话惹人抱怨,激得面红耳赤的经历。什么都新鲜但不懂操作,之后相继还闯了不少祸,真如老师临行前叮嘱自己的一样,“我在日本十年,什么祸都闯过,你女孩子要机灵一些,好自为之。”初到宝地,的确如他所说,只觉得自己好像被流放般送到了一个人人好过自己的地方,自己就如语言有障碍的废人一般,结结巴巴地说着话。所以觉得林文月女士,不论从家世还是语言上,都是幸运的,加之自身条件又极佳,不得不让人羡慕,这世上还真有如此美丽的智者学人。不过漂久了,也就习惯了一种适应生活的过程,渐渐上手,说话也越来越快,开始有能力了解周围的人,理解整个社会的运作规则。日本人心里的中国美人,永远是要穿着旗袍,盘着黑发,姿容艳丽,雍容华贵、娉娉婷婷地走出来。不知道是旗袍征服了世界,还是旗袍里威严中带点妖娆的旗人女子征服了世界。林文月虽不带艳气,但那股正气的美丽的确和穿着和服、温柔小雅的秋道太太形成鲜明对比,一中一日的两个美丽女人,还常亲密无间地手拉手在林间散步,想想都让人入神。晚年的秋道太太,一直和林女士联系,身体渐趋不佳,店里经营惨淡,与子女关系淡泊。想起二人离别最后一次见面共饮小酌,可怜的女人已经染病,在林小姐面前哭得凄楚哀凉,“除了你我没第二个朋友了,这些心里话只能跟你说。”把我看得鼻子发酸,那个忘八教授又在哪里,除了用她泄欲,就只能用家里来搪塞,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平心而论,就阅人无数来看,连这种男人都已绝尽,现如今的世界充斥着更差更无心魂的男人,智慧美女挑到还有一两点优点,能拿上台面的,就应该赶紧加个标签拿回家,摊牌讲明,现现实实地维持关系,所以对秋道太太的遭遇,还不算太不平。不管如何,看了之后带来不少平静,生活如水,波折不断,但也很少有决堤之时。《京都一年》,当可作饭后清茶,醒脑提神,百饮不厌。

品味文化的态度

我其实对日本文化有着很多的好奇,也有着一些喜欢。不过在很多愤青眼里,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是遭BS的。当我发现《京都一年》,并且开始阅读的时候,发现真的很对我胃口。我阅读到了我想了解的京都,更重要的是,我很欣赏林文月对于文化的态度。林文月的认真品味和这样平实的态度,让临睡的阅读十分的舒适。我喜欢这个台湾笔者认真的写“我们故宫……”,欣赏她感叹日本保留文物的认真、遗憾中国的文物流落他国。因为欣赏这种品味文化的态度,让我没有读完,就忍不住来这样一说

当我们谈论起风雅

波德莱尔在《我看德拉克洛瓦》里评论画家本人写的文章时说:我宣称在此发现了读好书所形成的那些贵族习惯的痕迹,发现了这种思想的正确性,它使社交界人士、军人、冒险家、或者一般朝臣,能时有马虎地写出连我们这些职业写作的人也不得不赞赏的非常好的书。所以修养以至底蕴的形成对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我也常常想,那些花四年大学生活来学中文的人,他们所付出的意义也在于此——时有马虎的写出连我们这些职业写作的人也不得不赞赏的非常好的书——时有马虎的写出不坏的书来。毕竟,夯实的条条框框所构建的方正规矩,在如今看来是很难得的。——这是我看这书的第一个观感。我们已经看腻了网络风气传染下各种梦呓般的文字。它们浮华空洞不值推敲,缺少根基生硬捏造——我承认我也乐于这种习气下码字,宣泄本来就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组织则要好好的花心思技巧。是的,就是“技巧”,教材一类的东西,语文课本或者读物。让我们可以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结构,用词用典,揣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文中某处地方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如果用了又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作者用的这个修辞你可否模仿造出类似的句子等等……这种意味和本书的写作时间是有关系的。作者林文月所描述的那个年代,安妮宝贝大抵也才刚刚出生,我还不知道在哪里。那时间大家都讲究严谨朴拙,更何况作者的身份除了名门之后更是一个翻译家和学者,这就不难解释文中的学究气质了。至少我看到的文字是这样的,精致得很,如同切发糕,但是刀口都是平整的。诸如:枯索、无端欲泪、风吹叶凋、习得、拂地、毗邻而居、干寒、叩寻无门、白帷深垂、晦暗如故、岁暮、丹枫黄杏、斯言不虚、浅俗……林文月老师是研究魏晋文学的,我以为我约略从中看出了点点隐逸的气质来,同时文言文的简约也荡漾其中——毋宁是,确属不凡等等。结构也是,顺序逻辑,起承转合,详略得宜,轶事典故,学问出处,单就这些就足以堪当游记的范文。但是,这样的书读来是稍逊快意的。张爱玲谈论起苏青,说她文章的风格和她人一样也是简洁果敢的。张还说过她不喜欢冰心,大意是看她文章觉得该是个怎样俏丽娇柔的女子,但是真实确不如此,不免失之造作,有矫情的嫌疑。而林文月教授,看她的图片你就该知道她是多么清丽的女子,相比之下,文笔却显得过于规整了。比如我看第一篇最后提到的思乡愁绪:这儿不是我的家,这里面没有亲爱的家人在微黄的灯下等待着我……但是扭开了那四十烛光的日光灯,心里却意外地有一种安慰的感觉。人总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巢啊!诸如此类的情绪是很规整的被铺开而不散开的。书中谈论民情风俗、鬼神传说都是略输雅趣的。太像是一个考察团而不是一个身处异乡要纵情游玩的旅行者。在看谈论京都吃食的文章中,我同时在看彼得梅尔的另两本书《茴香酒店》和《吃在法兰西》,林的文字更应该被储藏在档案室以供收藏观瞻,而不适合置放在私人书架或者旅行指导上挑逗人的兴致。这样的阅读是不无欢愉但是却总让你磕磕绊绊的。我不禁想起了几个台湾散文作家:三毛,张晓风和简桢。那样的文字会让人有瘾,其实更多可能是读者的一种窥视欲望,要让自己的文章读者众多其实不是难事,只要拥有一点新闻传播技巧即可。只是那些文字极易让你消化却不易吸收。趣味是有分门别类的。可以是街头巷尾的桥牌麻将,也可以是普通人行头都不易置齐的高尔夫,甚或是入门都难的古玩收藏。名牌的崇拜到时尚买手,时装的贩卖到高级定制的艺术设计感,此间有多么的不同。当我们谈论起风雅这个词,我联想到明末张岱,想到他的风花雪月、山水园林、亭台楼榭、花鸟鱼虫、文房四宝、书画丝竹、饮食茶道、古玩珍异、戏曲杂耍、博弈游冶。这样的趣味并不是可以街头巷议来做普及的。于是怎好意思去怨尤林教授文中的茶会、院展、歌舞伎观赏、离宫别院以至市集庭园了。毕竟普通的游人只在乎一扇窗棂是多么的美丽,但是有些人就是要考证它的木头质地,年代构造,图案出处。如果真想某一类媒介能够激发你山水饮食的声色趣味,直接观看旅行节目也许更直接便利得很。

真想去京都呢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季风书园。被它的封面吸引,但内容似乎有些沉闷。一向是外貌派的我,在书店里犹豫了许久,还是把它留在了书架上。大约一年以后,再次看到它,还是在季风书园。依然是外貌派的我,毫无悬念地再一次被吸引,只是,这一次我没有把它留在书架上。一年后的我,对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后的我,觉得内容似乎也没那么沉闷,甚至有点清新淡雅的感觉。一年后的我,占有欲似乎更强了些。应该是在某个夏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就把它放到了书架上。今年夏天,决定把那些只读过一遍的书再读一遍,它是第一本。喝着茉莉花茶,在一阵一阵夏日夜晚清凉的风里,看《京都一年》是最适合的了。看书时似乎有许多想法,但想来想去怎么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不过,真想去京都呢。

林文月还欠有点儿意思

对这本书的评价,偶修改了三次,从二颗星、三颗星,一直到今天的四颗星,hoho~~买这本书是因为偶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花400大洋买她翻译的源氏物语,只好买她自己写的书过过瘾,啧啧,见不着美人本人,摸摸她穿过的衣服也好啊——偶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买了这本书。刚买了挺失望的,每篇的题目起得简单,类似于我小时候写游记用的副标题《***古刹》,《**集市》什么的,至于里面的内容,我看也挺无聊,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作文六要素。而且她又自称“笔者”什么什么的,给我感觉就是一个挺无趣的干巴巴的小老太太。可是啊,后来我翻到了她的照片,hoho,居然是一个长得很古典很美丽的气质型少妇,虽然说不上是魅力四射的大beauty,但绝对像我们当地人说的“耐看”,当然,也绝对一点的不干不燥。再看这本书时,大概也有点受了照片的影响=-=!!,我觉得也不是像第一看时这么糟糕,文字配上图片,也能够遐想下林文月所说的那种京都风味。不能不说这些图片很重要,否则我的感觉就像是看红楼梦里对凤姐出场的那些衣服的文字描写,看得我心痒难忍,但是,我,实在实在,是无法光凭这些挠人的文字想象出这身行头到底是什么光景。再看这本书时,感觉这本书有点儿想林文月本人,美丽的但不扎眼,古典的而又点儿隐忍的味儿,慢慢得看,还能琢磨出里面点好来。但是,不得不说但是,比起京都风景里那种精致安静,抑扬顿挫的美来,她的文字还欠点。不知道是不是学者的身份压抑了她的写作,大概觉得放开了写有点流于下层的意思,所以老觉着读着读着好像感觉她要发力了,又转念憋住的感觉。当然了,我也不喜欢那种卖力的文风。最好是闷儿不骚,偶尔不着意的小发力,挠到你痒痒处,但是又波澜不惊的没了,比起这个段数,林文月真是还欠点儿意思。

那些樱花曾来过

我一直以为林文月如台湾其他的女名人一样,老丑的要命。不想1997年的照片上,竟然是非常清秀宜人的女子。

原知美人也是会老的。

今日读罢《京都一年》,作者林文月的名字跟照片上她人一样漂亮。后才发现这窈窕女子如今已是八十二岁的老妪了。原知美人也是会老的,希腊庙堂坍塌尚有荒废之美,皮肤皱起的苍老红颜却令人唏嘘,奇怪的事。此书行文冷静,对京都的饮食、园林、书店、颜见世俱有详实的描述,不是散文而是实文,颇有几分考据的价值。但有时作者又给我种“不堪惊讶的文弱女子”之感。书至最后颇深沉,“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子”一篇因有前文含序十三篇的铺垫,且将“人”作为描述的核心,读来感人至深。复翻卷再读序言,便有不同于初读时的情愫寄于其中了。

文字的节制美

最近在读《京都一年》,确实是很安静、沉缓的一本书。《京都一年》写于七十年代,字里行间满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绝美遗风。遣词造句都极讲究,有一种婉约的气质。念起来非常美,同时又很有节制,是让人感觉很舒服,有教养和深度的文字。作者详尽地介绍了她在古老京都生活时的所见所闻,描述细腻,情感饱满但不张扬。写作上似乎有日本传统文学的影子,但又不至于那样拖沓与感伤。

台湾人最喜欢日本

如果问谁对台湾影响最大,我说一定是日本,从学术到流行歌曲,到年轻人的举止,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影子.当然,台湾人到日本就是到了"精神家园".

书非买不能读也~i

这本书是从同事那里借来读的,不知道为什么读得这么慢,也许真是自己比较贱,应验了那句“书非买不能读也!~" 这本书写的挺细腻的,可以算作是了解日本的入门级读物。写的很详细,但是信息量不大,文字一般吧,正常应该3天就能看完。


 京都一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