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 巴黎印象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63359356
作者:陈季同
页数:180页

章节摘录

书摘如果说现代文明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容易,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和福利等,它也造成了一种在我这样的守旧之辈看来十分奇怪的后果,那就是今天的人们生活在无休止的骚动之中。    持不同见解的欧洲人视对方为疯子,更不用说他们每天还用其他名称相互攻击。参观过夏朗东医院之后,我才相信人们竟然如此夸张地相互辱骂。这种情形就算不是疯狂,起码也是一种病态。如何定义这种病态,自有医生们作主;而本人则仅限于观察一种症状,即狂热,人们身受其苦,这一点无可争议。    要确定这一现象并非难事,甚至用不着为患者把脉!只需睁开眼睛,随便看看周围的人,就可以看到这一病症的表现:    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我注意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大量的印刷品,人们将这些白色或黄色的纸张称为报纸,疯狂转动的机器每小时将四万份报纸倾倒在街上。    进入一个以百万计生产这些报纸的厂房,一个巨大的锅炉带动成百上千个滚筒以疯狂的速度在运动;一个巨大的纸卷转动得令你头晕目眩,它像蛇一样在印版之间扭动,出来时已经奇妙地印上黑字并裁剪开了。一些铁臂抓起这些纸张,将它们举起来,然后在桌面上一下子折叠十六张,这一切动作都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举国上下以同样的狂热来消费这些产品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在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抓起他们热切盼望的报纸,无论是吃闲饭者、工人还是职员,每个人都急不可耐地浏览。钱包鼓鼓的,车夫坐在座位上看得津津有味;门房坐在门口,沉浸在他的报纸带来的真真假假的新闻浪潮里;就连农民也受到这种普遍的感染,只消看看最畅销的报纸,仅售一个铜板的《小报》已经侵入了在此之前保持宁静的农村,令外省平静的老百姓也变得狂热起来。    所有人都在阅读、寻找、探究,他们放下自己的事情,却是为了管别人的闲事。而且,他们如此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以及本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人们宣称认识全世界,并且通过这四页纸了解地球上发生的全部事情。无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在最偏僻的乡村,每个欧洲人都想知道上自君王下至黎民百姓的一切事情和举动,想知道部长大臣们在干什么,也想知道最默默无闻的农夫犯下的最微不足道的过失。    外交官的会晤、一位国王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某次宴会上最无聊的讲话,都可以引起人们滔滔不绝的议论。人们寻找、探究,在假设之上假设。这项脑力劳动从来没有以任何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因此是毫无用处和没有结果的,然而,人们却在上面花费宝贵的时间。    这种好奇心至少限于某一特别领域吧?不!正如它扩展到整个空间,它也企图涵盖最广泛的人类行为。这种好奇心在政治上——在我国只是专家们的事——得不到满足。它涵盖科学、文学、艺术、商业、工业、犯罪、忠诚、婚姻以及生老病死。从大清早起,欧洲人就开始了解政治家的演说以及化学上的新发现;了解关于最新一出戏的报道以及最近一桩案件的详情;人们幸福地呼吸火山爆发带来的酸味的芳香,兴致勃勃地打听上流社会以及市井之间每天发生的不法行为。    似乎这种狂热还不够厉害,疾病的传播者们还利用种种可能的途径来加以扩散:招贴、广告和沿街叫卖的小贩刺激着公众的想像力,向人们兜售着新鲜出炉的丑闻,如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就不妨编造一些。P9-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位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充溢着幸福……他的演讲妙趣横生,非常之法国化,却更具中国味,这是一个高等人和高级种族在讲演。透过那些微笑和恭维话,我感受到的却是一颗轻蔑之心:他自觉高于我们,将法国公众视作孩童……着迷的听众,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蛊惑,报之以疯狂的掌声。    ——罗曼·罗兰    摘自1889年2月18日的日记

内容概要

陈季同,字敬如,号三槎乘客,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青年时期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在欧洲学习和工作了十八年,曾任清朝驻法国使馆参赞。归国后,他又在晚清的政治、外交、文化活动中发挥过独特的作用。
段映红,1969年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1994年至1996年留学法国巴黎第四大学。1998年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言婚姻狂热万国博览会七十二天环游地球首场演出死者中国影子如果?决斗度假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热气球在交易所火车上百货公司大奖新闻界乡村国家图书馆马戏阅览室巴黎的咖啡馆家庭参观法院拉丁区中国的政治司法中国的“蓝袜子”

作者简介

诸位即将读到的内容,旨在引领欧洲读者进入一个中国人的头脑深处,让他们看看,巴黎万国博览会期间的奇异景象会使一个来自中央治国的人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诸位将会看到我的同胞直言不讳:他将谈及不同的话题;他漫无目的的在欧洲各地游走,每天带回一些令自己感到惊异的奇闻轶事,并将其与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做一番比较。
诸位很快就会发现,这位旅行者的判断是十分公正的。他品评事物毫无成见,也不吝惜赞美之辞。然而,它并不是只会作出平庸而无关痛痒的赞叹。因此,当他认为必要之时,也时常作出批评,但他的批评总是不失分寸,并且兼顾到他人的看法。惟其如此,讨论才有可能是融洽的。
真诚与善意相结合想必不会招致法国读者生厌。我相信读者们会作出宽厚的判断,故此将一个中国人的巴黎印象记公之于众。

图书封面


 巴黎印象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今天刚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只看了一篇【阅览室】,欣赏它对未来文化潮流的分析,信息时代人们的创作狂热达到了最高潮(比如博客),涨潮过后就会退潮;渐渐的,高潮过去了,狂热和仓促的创作就会停息下来了,一种新文学将会出现,它对自己的目的和方法,对自己的看法和倾向更有把握,它将浓缩这个精神生活极为活跃的世纪里最好的和最杰出的东西。我很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同时将以此为勉励,减少低俗的文字作品.
  •     十九世纪末,历经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日趋紧张,欧洲人对中国普遍存在着明显的蔑视与敌意,中国被妖魔化为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家,国民愚昧无知,男人狡猾懒惰,女人则干脆就是缠着小脚、连路都不能走的怪物。这时,一位来自于中国的外交官,不遗余力的做讲座、写文章,力图消除加于中国头上的一切误解与诬蔑,将一个真实、美好、善意的中国展现给欧洲。他,就是陈季同。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福建侯官人。1867年,陈季同考入福建船政局法文学堂,1875年毕业后随即在船政局洋监督日意格的带领下赴法国学习一年。随后,在1877年,福建船政局正式选派陈季同等35人作为清政府首批派往欧洲的留学生赴英、法学习,这其中还包括许多日后的风云人物,如严复、马建忠、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萨镇冰等。和大部分留学生进入海军学校或船厂不同,陈季同与马建忠受命进入巴黎政治学堂修习“公法律例”,同时担任留学肄业局文案和使馆翻译。数年之内,陈季同历任翻译、武官、代办,最终被任命为中国驻德、法使馆参赞。由于法语的娴熟、对欧洲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开朗热情的个性,陈季同逐渐成为当时欧洲外交界的活跃人物,与俾斯麦(1815-1898)、甘必大(1838-1882)等德、法政界要人关系密切,还曾经受邀和时为皇储的德皇弗雷德里希三世一同骑马散步。从1884年起,陈季同以法文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介绍中国的著作,并很快被翻译为英、德、意、西、丹麦多种文字,引起了欧洲社会的极大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1]在这些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出版于1892年的《吾国》。《吾国》收录了陈季同在欧洲撰写的十一篇文章,第一篇是曾经于1890年出版过单行本的《中国的社会组织》。在这篇长文中,陈季同将家长制作为中国社会组织结构的核心,将孝道作为社会的根本基础,基于这些原则,陈季同不露声色的就倍受欧洲人抨击的封建专制、司法上的连坐制度、溺婴、包办婚姻、多妻制等等弊端陋习一一予以辩护。对于今天的读者,这些制度本身是否合理已并不重要,而陈季同立足于文化本质的论述则显示出独特的逻辑魅力,其中最典型的是对于多妻制的解释。多妻制历来为西方人所诟病,如何解释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是很困难的问题,林语堂就曾说:“辩护娶妾制度是废话,除非你准备同时辩护一妻多夫制。辜鸿铭……曾经辩护过多妻制度,他说:‘你们见过一把茶壶配上四只茶杯,但是可曾见过一只茶杯配上四把茶壶吗?’这一个比喻最好的答辩莫如《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小老婆潘金莲说的那句话:‘哪有一只碗里放了两把羹匙还会不冲撞的吗?’潘金莲当然不是无意义的说这句话的。”[2]但是林语堂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恐怕并没有读过陈季同的书,陈季同将多妻制归因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在陈季同看来,传统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而祖先崇拜是其实现的重要形式,作为一个宗法制社会中的中国人,其“身后有列祖列宗促使他承担一个君子的责任”,而其自身,也将是其子孙的榜样,因此,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最不幸的莫过于承认自己的宗族不能传宗接代,如果那样,其祖先就无人祭祀了。”(13页)基于这个原因,多妻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抛开现代的男女平等观念不谈,这个从文化传统出发的辩护简直无懈可击,况且,陈季同还捎带着用《圣经》里没有孩子的撒莱将自己的使女夏甲赠给亚伯兰从而使后者有了一个儿子的故事讥讽多妻制同样也是西方的传统,甚至可能还更早!与此同时,与后来辜鸿铭强调妇女被动的无我和牺牲精神不同,陈季同否认中国的妇女是没有感情的男人的附庸,正相反,他引用了《诗经》以及唐诗、宋词中大量的从女性角度写作的诗歌来说明中国妇女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爱情观和责任感。在第一篇文章之后,另外十篇文章分别从婚姻、家庭、科举、监察、商业、宗教、水利等角度详尽介绍了中国的制度与文化传统,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都可以作为第一篇文章的注解或是进一步阐释,从形而上的仁义道德到具体的制度风俗,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虽然陈季同对中国的描述难脱过度美化之嫌,但是矫枉难免过正,况且,在当时充满敌意的环境下,这样的描述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与《吾国》等单纯介绍中国的著作不同,陈季同还有一本专论法国的著作——出版于1891年的《巴黎印象记》。这本书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描述和评论了对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内容涉及法国的司法、婚姻、家庭、交通、商业、娱乐、文化设施等等,由于主题不一、形式不拘,作者广征博引,文笔更显得轻松灵动。然而,一切评论都涉及立场,这本书与其说是对巴黎的印象,倒不如说是以巴黎为引子,阐述了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观,并且,往往在只言片语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深刻思考。即使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陈季同的态度也是公允的,对于巴黎,他并不掩饰他的好感。巴黎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让他赞叹不已,并意识到随着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与日俱增,中国也需要建立类似的机构以便深入的认识外国的历史、文学、科学;对于新闻业,虽然他指出报纸造成了人们狂热的心态,但是,同时也为其思想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而深深感动;甚至对于咖啡馆,他在指出它和中国的茶馆不同之后,也指出了它的亲和力,并加深了对法国人的认识,即,这是一个“愉快、亲切、忙碌和有说服力的民族”(145页)。然而,对于巴黎的好感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相反,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陈季同看到更多的是中西方文化间差异,并随时将两者加以比较。在《狂热》中,他略带尖刻的讽刺赌马的人“他们的欢喜或忧愁取决于一匹马的鼻子超过了另一匹”(12页)。 在《决斗》中,陈季同直接斥责决斗为野蛮的陋习,并用中国以调解来解决争端的例子对欧洲人反唇相讥——“你们会说欧洲人常常将我们视为野蛮人,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这样说的权利,我们以淳厚的民风和真正符合人性的道德而超凡出众。”(69页)在《乡村》中,他批评了欧洲人对农业的忽视,以及政府的土地私有化制度和税收制度,并极有见地的指出,“漫漫数千年来,中国政府是一个庞大的农业部”(120页),将农民的富足归因于政府兴修水利、强调土地公有制等与农业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参观法院》中,他对中国审判中的肉刑避而不谈(或许在陈季同看来,肉刑乃是审判应有之意),反而用中国式的快速高效的判决来批评西方法律制度的拖沓与形式主义;同时,对于其朋友将西方的诉讼程序称为“中国式的繁文缛节”而愤愤不平。事实上,在之前的《中国影子》中,陈季同已经就西方人对事物的命名方式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他指出,对于火药、指南针这些源自中国的伟大发明,欧洲人并不在前面加上“中国”这个定语——“这些原籍的分配本着一个哲学的原则:对于所有严肃的发明,人们喜欢让它们的出处保持匿名状态;至于那些无价值的、讨人喜欢的、轻松愉快的小玩意儿,人们则乐于将它们的来源划归别人,有时也划归自己。”——于是,“一切奇怪的、钻牛角尖的、扭曲的东西,就成了中国玩意儿。”(55页)(不过话说回来,直接引发陈季同这一番感慨的“中国影子”,即皮影戏,恐怕倒确实没有叫错,它至少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于元代传至西亚以及欧洲,只不过由于大多流行于北方,不为生长在福建的陈季同所知罢了。)作为一本法语著作,陈季同的目的显然在于告诉法国的公众,欧洲的文化并非尽善尽美,它也存在着在中国人看来野蛮与冷漠的成分。但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陈季同并不争论孰优孰劣,他说:“在所有这一切事情上,我们的两种文明是矛盾的,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同于欧洲人。好耶?坏耶?我一无所知,唯有未来才能加以证实。”(13页)在他看来,不同的文明并没有优劣之分,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包容——“我尤其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一切民族都将在战争中消亡,它们之间相互厮杀显得多么疯狂;若想免于灭顶之灾,只有一个办法:各民族友好相处。”(80页)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和对欧洲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陈季同成为第一个用外语写作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作家。虽然他因为官场的倾轧而早在1891年就被召回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毕竟以其努力,在中西方交流中架起了一座另后人瞠目的文化之桥!百余年后的今天,陈季同在其著作中所辩护的制度和风俗大多已不复存在,但是,陈季同的价值正在于他的文化眼光——不同于国粹派的论调,却有着充分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针对西方的偏狭认识作出的反驳的同时,他也认识到西方文明的长处并意识到它将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强大冲击,正如他在《火车上》一文中所预见的,“这个喷烟吐火的庞然大物将横空出世,用烟囱的吼叫和汽笛的嘶鸣,打破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宁静的夜晚。它将一路掀起漩涡,带走我们古老社会延续千百年的习俗。”(94页)在中西方文化交往愈加密切的今天,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又该如何构建与坚持自己的文化逻辑,或许我们可以从陈季同的身上得到些许启发。参考文献:[1]有关陈季同的生平,来源于《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李华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林语堂.《吾国于吾民》.长沙:岳麓书社
  •     不愧是外交官,学识很丰富,写得东西也很有意思,从有些文章的观点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交锋和冲突,比如那篇关于某国人参观万国博览会以后的信件,读来颇有趣味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中法文化的碰撞
  •     有趣,并不过时。作者真是妙人。可惜我读不了法文版。
  •     “如果”那一篇特别有趣的。 有机会能读到原文就好了
  •     译笔相当好,第二个序很雷,百年前的人尚且知道直腰,百年后还有人以折腰为傲,羞煞人。
  •     被封面吸引而看的。
  •     封面设计感很强,中国的泼墨山水暗含着法国的象征凯旋门,纸质也很厚实!内容经过现代人翻译后略显单薄,很想读读原著,顺便复习下快忘光的法语!书中的描写比较客观但是也带有作者本身浓烈色彩,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读起来趣味昂然^^
  •     本书的副标题可以为《一个清代外交官对21世纪的忠告》,陈季同对当时一些国内所没有的事物及现象的评论,时至今日,仍然不会让人觉得是一个古代人在那里大惊小怪,那略带幽默讽刺的调侃会让你会心一笑,却仍有它的警示意义。
  •     渐入佳境 : )
  •     已入
  •     看完以后觉得一个作为一个中国人,到现在都还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感觉万分惭愧,感叹前人能在国外用法文写文章,还能将中国文化立意体现的淋漓尽致,确实让人感叹!
  •     清朝人眼中的巴黎
  •     文字 老道。
  •     国人看国外
  •     林则徐被贬边疆的时候曾经给朋友写信,说到对付英国的枪炮,关岳束手矣,同时小心地不得了地告诫朋友千万别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以免影响民心士气。中国西化西华,西化了近两百年,总到时刻给师傅交出点东西吓一跳了吧。
  •     很有趣,看一個清朝的人的紀事
  •     大乡里进城
  •     写得一般,译得很好。
  •     回味巴黎可与游荡巴黎同乐。
  •     清朝高级知识分子所思所想。。。
  •     娘啊,早上突然翻出这本书,看了几页才发现文章写得是那么好!!!那我前几年在干吗?都没看进去啊~~~~
  •     质量好,书的内容也很好,而且很快就收到书了
  •     翻译的实在不敢恭维。清人用法文写的散记,翻译过来不带古风倒是无所谓,但是感觉翻译的挺粗糙的。情人外交官的视角其实挺有意思,原来还是曾朴的法文导师。将中国的政治犯罪归纳为:渎职罪和谋反罪两种也很有见地
  •     1891年法国出版,中国外交官在索邦大学演讲!现在却要将当年的陈将军法语写的札记翻译回来,让国人了解那个时代外交官的魅力与责任。无论今天读起来视角是落后还是先进,当时只有一个目的:努力的向欧洲人塑造中国形象,这种精神都是很值得拜读的!不知道南京还能找到多少关于他的历史?
  •     上个世纪读书人眼里的西方和巴黎,生动又有趣
  •     好多观点不敢苟同~
  •     法季同法文作品之一
  •     前人的视角,还是不大容易理解
  •     被吹毛求疵的民族自尊心吓到了,虽然时代在那摆着,可是。。。
  •     读之恍若穿越的感觉
  •     翻譯得很好
  •     第一本陈季同的书《中国人自画像》,是在书店里打折柜淘到的,5元,相对于书的内容,真是超值了。在当当网搜到他还有其他的书,就想买来集齐。很喜欢,书的质量也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