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史(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兩晉南北朝史(上下)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1
ISBN:9787532540686
作者:吕思勉
页数:1374页

章节摘录

  《晋书·何曾传》云:曾侍武帝宴,退而告其子遵等曰:“国家应天受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速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诰厥身谋之兆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山涛传》: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刘颂言:“陛下每精事始,而略于考终。故羣吏虑事,怀成败之惧,轻饰文彩,以避目下之谴。人主恒能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征,无逃其诛赏。”李重亦言:“建树官司,功在简久,阶级少则人心定,久其事则政化成而能否着。”当时相需最殷者,实为督责之术,固夫人知之矣。刘颂又言:“善为政者,纲举而纲疏。近世以来,为监司者,类大纲不振,而微过必举。微过不足以害政,举之则微而益乱。大纲不振,则豪强横肆,豪强横肆,则百姓失职矣。大奸犯政而乱兆庶者,类出富强,而豪富者,其力足惮,其货足欲,是以官长顿笔,下吏纵奸。惧所司之不举,则谨密网,以罗微罪,使奏劾相接,状似尽公。而挠法不亮,固已在其中矣。非徒无益于政体,清议乃由此而益伤。”“错所急而倒所务”如此,欲以求治得乎?  武帝天资,本近夸毗,平吴以后,尤日即怠荒。史言其“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帝性好色。泰始九年,诣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大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大康二年,诏选孙皓妓妾五千人人官。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官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及七年,出后官才人妓女以下,仅三百七十人而已。怠荒如此,复何暇为久远之计哉?  凡功名之士,多非纯正之徒,故守成与创业异情,而栉风沐雨,共取天下之人,或不足以托孤寄命。然此亦随创业者之心量而殊,苟有安民定国之志,自亦有具公心,抱大志者,相与有成,如魏武帝之有荀文若,蜀汉先主之有诸葛孔明是也。晋之宣、景、文,则诚所谓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者。党附之者,自多倾险之徒。贾充父逵,为魏诚臣,而充党于司马氏,嗾成济以成高贵乡公之祸。文帝新执朝权,恐方镇有异议,使充诣诸葛诞,阴察其变。充既论说时事,因谓诞曰;“天下皆愿禅代,君以为何如?”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之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高贵乡公引王沈及裴秀,数于东堂讲燕属文。  ……

内容概要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總論第二章  晉初情勢  第一節  政俗之敝  第二節  戎狄之患  第三節  封建之制  第三章  西晉亂亡  第一節  齊獻王争立  第二節  八王之亂上  第三節  八王之亂下  第四節  洛陽淪陷    第五節  長安傾覆  第六節  巴氏據蜀    第七節  張氏據河西  第八節  鮮卑之興  第九節  荆揚喪亂第四章  束晉初年形勢  第一節  元帝束渡  第二節  北方陷没  第三節  東晉初年内亂  第四節  成康穆閒朝局第五章  東晉中葉形勢上  第一節  劉石興亡  第二節  後趙盛衰  第三節  冉閔誅胡  第四節  庾氏經營北方  第五節  桓温滅蜀  第六節  殷浩桓温北伐  第七節  桓温廢立第六章  東晉中葉形勢下  第一節  秦滅前燕  第二節  秦平涼州仇池  第三節  秦平鐵弗氏拓跋氏  第四節  肥水之戰  第五節  後燕後秦之興  第六節  秦涼分裂  第七節  拓跋氏再興  第八節  後燕分裂滅亡  第九節  秦夏相攻第七章  東晉末葉形勢  第一節  道子亂政  第二節  孫恩之亂  第三節  桓玄篡逆  第四節  宋武平南燕  第五節  宋武平盧循譙縱  第六節  宋武翦除異己  第七節  宋武暫平關中  第八節  魏并北方第八章宋初南北情勢………………………………………

编辑推荐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的对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简介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

图书封面


 兩晉南北朝史(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P98:观晋元帝王导事,知隔江而治其事甚易,司马睿尚无良将如赵构,已可安半壁江山,可知南明君臣之无用,使一兵不足用因人成事的满清一统江山P100王弥乃贼中骁果有能者,中石勒如此简易计谋而死,一代强人不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人颇多,如李自成,张献忠般拥众十余万,自己轻出,死于竖子之手P101两晋之败,战败于朝廷,衮衮诸公尸位素餐,有胜势不能用,有败势则必败,石勒乃胡酋中第一英武之人,得一谋主能听之信之,颇似汉高祖,而又不似苻坚好大喜功自作主张,故可保己身基业不失,然终不能制石虎之坐大,遗憾P103:破刘璨之战,猗卢率骑六万,刘琨仅有兵千余刘越石纵横捭阖诸异族之间,得保一方水土,心力交瘁殊为不易,若可得荆州冀州之肥饶之地,或将其与王浚易地而处,必可力保晋室不失,退不失为刘表P104吕先生分析石勒吞王浚之战,有理有据,不可不读P106箕澹败没石勒之手后, 刘琨再无可为,此战归咎刘琨躁进定然无错,然是时我方节节败退,强援又内乱自灭,急需一场大胜以振人心,此战政治意义强烈,刘琨不为无理,可惜此战之后,形势再无可为,痛哉P107段末波倾心石虎,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表现者P109:干戈扰攘之际,忍而无信者多成,守义者多败,此其所以有害于民德也段匹磾杀刘琨事,足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四夷诸国,胡蛮异族多畏威而不怀德,故消弭边祸,和亲重币无用,必国力先强,以威慑之,然后恩抚,可策万全,刘琨辛苦经营,以夷制夷驱狼吞虎,其事难成,死于异族之手情理之中,死于亲厚之人段匹磾之手,则悲哉痛也P110邵续亦当时一强势诸侯,心怀故国,是忠义之士,段匹磾害刘琨以后,邵续犹以后事基业托之,不与其子,可见刘琨固忠,时议多以拥兵藩镇视之,与王浚苟晞等同,故不以匹磾为非P111: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祖逖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不附祖逖手段高明,军事政治均有才能,晋元帝终将其投闲置散,以致郁郁而终,此事与宋高宗岳飞之事颇似,岳飞无必死之罪,高宗杀之有遗臭之危,而赵构终假手秦桧杀飞,奈何不可使飞如祖逖,缘故大概在于苗傅刘正彦之事使高宗心有余悸,岳家军除岳飞外无人管束的来,而岳飞性格颇为刚愎强硬,因故赵构颇惧岳飞不甘有志难伸,兴兵“清君侧”,故不杀岳飞,高宗睡难安枕,而祖逖颇似刘琨,自己兵力微薄,与胡人战多用各坞堡征集之兵力及各受其节度之义师,如李矩郭默等,元帝褫其兵权,祖逖不过一匹夫也,可观其死后,兵力由其弟祖约代统,祖约作反,一鼓而败P114寒门起家与士族分庭抗礼者,郗鉴实为刘寄奴之先声,由流民帅而至三公,与王周诸高门贵第通婚,可谓东晋第一励志故事,又可谓有兵便是草头王之佐证P117:王鉴上疏劝元帝亲征,其文颇可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然汉高祖唐太宗果没于战阵,天下当如何?夫开国之君身冒矢石,身先士卒之时,或如朱温被逼无奈外有强虏而己力微薄,不可不身先士卒,或如魏武袭虎牢败于徐荣,光武昆阳之战血满双袖,太宗与丘行恭一步一骑力挡千人,一为被逼无奈,一为当时不知自己终有天下,天下未定群雄逐鹿之时,光武太宗均为一将,并无珍身惜死之心,称孤道寡之后,再无亲身冲阵犯险之事,此王鉴误之一御驾亲征亦为险事,且君主亲身出阵,大本营何人戍守,司马睿先遭八王之乱,又兼本性为庸懦守成之人,岂敢轻离本土,此王鉴误之二题外话,王鉴痛诋刘表,刘表虽成割据藩镇,无忠义勤王之心,又野心不炽,无开疆拓土之志,看似无用之人,然匹马入荆州,十数载间,安定一方水土,人民富庶,野无饿殍,保千万人之性命,不似魏武先主,动辄屠城,以人肉为粮,又不似孔融,高谈论道,无力保民,误人千万,刘表乃三国一可敬之人也又: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起兵,以清君侧为由作反已成故老伎俩,再无第二人如孝景般天真了P121:评论王敦,精辟P122:祖约是祖逖的弟弟,他的女婿的姐姐是祖逖的老婆,也就是说,他嫂子的弟弟是他的女婿,他女婿的姐夫是他自己的哥哥,他的女婿是他的哥哥的小舅子,嗯P128:陶侃搬砖一事流传千古,陶侃有大志而心无君父似乎为真,陶侃灭郭默,真黑吃黑也P134:评论庾家兄弟,精辟
  •     P11: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P14:国有可倾之势,则执权者见疑,众疑难以自信,而甘受死亡者非人情P17:名士祸害: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若夫文王日旰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矣吕公诉名士祸害极精当,名士误国之事汉末已极严重,孔融之事可为殷鉴,反正竖儒误国非一时一事,这里我也不展开了,单纯引用吕先生牛叉评论P24:江统徙戎论,应读P31:对晋初封建论论述精当,应读P33:武帝之所以立惠帝,其事奇诡,惠帝昏愚,智力低下自然是实,并非受诬,而吕先生指出的几个疑点也非常中肯,武帝必然不似晋书所说,为贾南风所蔽,不知惠帝昏愚,但若然知之,又不愿授国与齐王攸,奈何不传位与秦王柬?秦王年齿虽稚于惠帝,有悖长幼有序之原则,但惠帝愚鲁何人不知?传位于秦王,惠帝岂知与之夺位?于情于理,秦王均胜惠帝颇多,若念惠帝有贾充扶持,其时任恺与贾充成朋党相争之势,言志任恺不能为秦王所用?又司马氏以篡窃得天下,岂不畏贾充以外戚窃愚主之权,此事当真奇哉怪也,不可以常理明之,除非愍怀太子司马遹真为司马炎与谢淑媛之子,因爱怜之而立其父,意在惠帝荒悖,可由愍怀太子主政,惠帝百年之后,顺理成章即位,由武帝崩殂后四月,便立司马遹为太子可证,如是而已P38:贾充家事国事处理的都一塌糊涂,何以富贵终生?鸡鸣狗盗之士在朝,此所以君子不至也P39:晋诸王与于乱事者,不仅八人,而晋书以八人之传,合为一卷,故史家称之为八王之乱又,此段吕先生为贾南风力辩,可成一家之言P44:贾南风害司马遹,在朝诸公未必不知,历史疑点未必为疑,无非知贾后势大,事不可为而明哲保身,晋得天下本不正,在朝诸臣公忠体国至忘私者半个也无也非怪谈,又吕先生认为裴頠张华素来清正,必不会与贾后同流合污,构陷太子,赵王司马伦废贾后以后,杀裴頠张华,若二人无有勾连贾后,奈何不留而用之,得用硕德耆宿,可以养望,可以得人心,赵王杀二人,正因其为贾后一党也P50:嵇绍死于荡阴之役,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中引用多家古人之语丑诋之,认为嵇康死于司马文王之手,嵇绍仍屈身事于司马家,认贼作父,全然不知忠义,为之而死更是荒唐。这是何等的迂腐言论,舍小义就大义竟被腐儒抵斥,那么,以此类推,沈充响应陈敏之乱,三日得兵万人,起事叛晋而死,其子沈劲为晋死守洛阳,被慕容恪生擒后骂贼而死,也是一愚鲁不知大体之匹夫了?P53:司马颙杀张方,何其愚鲁…..张方虽多行不义,杀贤王司马乂,犹自是当时晋室第一强将,自去羽翼可以理解,张方有些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但是天下未平,何事急于兔死狗烹?张方彼时反意未张,司马颙不过气量小,不能容人,身死事败,理所应当,可怜张方良将,不得其死P64贾疋无愧贾文和之曾孙!P67世传刘曜颇知经史,果然善用攻心之计,索綝死的不冤,声名被毁就冤哉枉矣,晋愍帝所言索綝鞠允误我,无非立之为帝而已,末代帝王仓猝而立,如何不冤?不信可去问完颜承麟P72-75李氏诸兄弟话语看似平常,细品则杀意凛然,权力误人,一至于斯范长生有陈婴母之智,深得道家韬晦之道,声名不显于今日,可惜可惜
  •     第一章-总论1、自三国以来,魏晋恒为我所服,至五胡乱起,而我转为异族所服矣……唐室武功,超轶汉代,然实用番兵、番将为多,与汉之征匈奴,纯恃本族之师武臣力者异矣。2、文化之优劣,民族之优劣3、东汉名士,看似前仆后继,尽忠王室,实多动于好名之私,挟一忠君之念尔。4、由民族的动荡迁移引出四种成就(1)士庶等级之平夷(2)地方畛域之破除(3)异族同化(4)开辟长江流域第二章-晋初情势(政务弊端、戎狄之患、封建之制)第一节:政俗之弊1、过宽之弊,过严之弊2、晋初所任,非功臣之后,则外戚之伦3、奢侈之风4、百姓要求休养生息,官吏亲农者少5、礼法行政大坏第二节:戎狄之患1、先声:后汉羌乱——永兴以后大乱萌芽2、晋初乱势,西北最烈3、东北情势不如西北紧急,但是幅员广远,种落滋蔓,隐忧之潜伏者亦深。4、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吕大师的书的确很好,学术性很高。从他写的书就可以看出,治学之严谨。本书为繁体,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因大师使用了很多通假字,如“大”、“太”等。本书为断代史,是学史必读书。现在很少能读到这样有水准的书了。------广西柳州
  •     吕思勉的书没的说,看完这本书对历史了解不少。
  •     最爱的朝代并非唐宋,而是两晋南北朝,即使没有统一大业,也未有盛世天朝,民风却近乎完美,无论是贫民还是士族,王家还是谢家,大家都生活的随意自然。即使是在近乎古板的正史里,也能读到他们的放荡自由。穿越吧 穿越吧……虽然这个很俗
  •     老先生的书有点过时了。
  •     政治不是游戏,打下一个地方就可以统治。统治不是游戏,天天巡查就可以收买民心。民心不是数据,今天加一分明天加一分,最后就是一百分。肥水之战,苻坚盖败于徒欲以众慑敌,而别无制胜之方。
  •     或许确是好书,但读起来好累好累。
  •     买了吕思勉史书全套,书很好,
  •     吕先生的南北朝版本可以说是业内顶尖了。话说好像很多人不适应上海古籍出版社?
  •     成书于四十年代,今天依然经典
  •     不可多得的好书。如果可以,愿意去那个年代,为钱穆吕思逸等大家提鞋呀~
  •     吕先生的著作常常凝结着他对国家深厚的感情
  •     乱
  •     吕氏断代史也可谓字字珠玑呀
  •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全两册),是吕思勉先生读史作品,需要时间细读!
  •     20111225-20120129,四周目结束,吕公之作,只应匍匐而读,详情见长评,长评将慢慢逐一整理上发
  •     好多
  •     这一系列的书都不错,一定要收藏一套,实在太赞啦!!! 吕先生的书没的说,那叫个扎实啊!!!!!
  •     值得精读,但不太适合入门。
  •     看得比较吃力,需要一段时间,吕思勉先生学问很深,从多方面展示两晋南北朝历史
  •     唯一后悔的没买这个版本
  •     这是本很经典的书,而且这个版本的排版也很独特,繁体横排,有注释,真的是很不错,特别适合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又想深入加以了解的人买来看。当当网购书体验很好,送货快,书的版本也选的好。
  •     有史以来啃过最硬的一块骨头,几点浅见:1. 架构清晰,层次分明,各章节并无刻意疏简或拖沓;2. 史料原始,但多照搬晋书,寥有深刻个人洞见;3.规模浩宏,可见所承心血之重,诚意令人肃然起敬;4. 书人所涉人物、事件、国家皆无背景介绍,默认读者具备一定水平之识,于粗了解晋史并不适合;5. 本书之结构似通鉴,适合择章选篇阅读,慵懒无毅力如我,只把感兴趣的两晋部分读完,至于南北部分,束之高阁,以待有暇。
  •     读吕思勉这系列需要一定国史基础 相比严耕望近乎强迫症的地毯式考据 主要以长编入手的这套书对专业入门很有帮助
  •     竖版繁体
  •     关于这段历史的作品真是很少见,这两本字典一般的著作应该算是把内容涵盖的很全了。包装有些破了,但是书没问题
  •     吕先生是大家,读他的书真是享受,不敢多讲,唯恐亵赎先生.
  •     比竖排本读起来省力气
  •     就是上海出的书价钱贵,吕的书我总算买齐了
  •     书极好。但有困惑一点,两晋南北朝史中,“太”皆为“大”,例如“太守”“太后”印刷为“大守”“大后”,又间或有正确印刷;有错别字,“拒”为“距”等,不知是否作者引述之古籍原文亦如此。因以上,一度怀疑是否为正版。。。此次购买吕先生此版著作颇多,余书,未及翻阅。
  •     吕思勉的书,没的说 好
  •     吕大师的作品,繁体横排,值得收藏。
    有钱还想买吕大师隋唐五代史
  •     都是打仗,中间有点想跳了。其实可以考虑把最后的几章拆一点出来,在前面的部分稍微提一下。
  •     上古新排,不该把旧式符号去掉,尤其是人名地名,不过看古书,总也要习惯这个。
  •     一直没舍得买,来澳大利亚才发现,国内的书真TM便宜,这套上下本也就一个巨无霸的钱
  •     购买的是全两册,少发了一本上册。
  •     亂世出英雄!
  •     吕先生的书,我大部分都买了。个人是很喜欢他的作品。象这样的大家,严谨的治学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现在还有几人?
  •     首先,这本书是繁体字,大家买的时候要注意。其次,这本书实际很小,只有三十二开,长大约二十厘米,宽十五厘米,买来读着玩还可以,但是不适合做收藏。我收到书时看书这么小还小失望一下。还有,这本书无插图,无彩页,如果没耐心估计很难读下去,譬如我还没读完。半文言文是,因为是清朝的书。但写的很具体很详细,应该是南北朝史里最完整最好的了,但是因为文化程度有限,需要一边查字典一边看,真正想了解的人可以买一下,一定要认真对待它,因为这本书挺贵的。
  •     结合着胡注通鉴看,吕思勉先生史料编排用心,大局把握得好,细部体现不出,兼有评论,可解疑问。
  •     2015年秋冬租阅上海图书馆,2017年购入收藏,爱不释卷
  •     了解魏晋南北朝,不可不读的书。很不错,大师写的书就是好。
  •     很厚的两本书,内容详实,繁体横版,阅读无障碍,好书,推荐
  •     文字是繁体字,内容翔实,研究南北朝的史书不是很多,吕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大贡献。
  •     书不错!吕先生的书很好!特别值得用心读一读
  •     吕思勉先生的著作,要收齐……
  •     繁体横排,字体稍微有点密集。但内容确实丰富!
  •     厚厚的两大本,很有历史厚重感~
  •     吕先生的书就不敢评论了,书很厚重,有手感。喜欢。
  •     浩瀚。此外值得商榷。
  •     繁体横排,名家经典
  •     2013新刷本印得糟糕透顶。
  •     经典,虽然略有点汉族与异族的不平等,但整体是经典著作
  •     很权威的两晋南北朝史 不错的
  •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是承上启下的,上承秦汉大一统,奈何早熟的果子先烂,胡风吹起,胡人汉化,汉人胡化,吸收各自合理的优点,一经冶疗,消除病变之躯,注入新的血液,才在隋唐酿造出气象万千,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本书内容充实,见解深刻,体例不拘一格,基本概括这一时刻的基本内容,是这段历史的不可不读之作!
  •     相见恨晚。
  •     读过正史和通鉴,再来读吕著可能更好点,毕竟吕做的还只是长编。还是很精细的,不过有些地方对史料的去取和甄别稍失之于武断。
  •     太难读下去了,高看了自己。
  •     另
  •     缺点是多半本都是史书上的原文
  •     呂先生的大作,還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天天逃課認真在圖書館讀完的。豎排繁體,上海古籍版本的,那段時間特愛看魏晉南北朝的內容,先是看了陳寅恪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然後緊接著看呂先生的大作。
  •     语言艰涩难懂,时代感不强。本想购这本书了解一下在两晋南北朝这个乱世,是如何演变的。书是好书,学术价格很高的,我相信,因为我没有读。易中天、王立群与于丹之风行商业社会节奏快,需要这些学者。中国的文化积淀太深中国风行的影视都是基于对已有的改良,如古装戏美国风行的影视更多的对未来的探索,如科幻片。
  •     当年本科必修课中国通史的参考书。
  •     吕思勉的书,绝对有内涵,准备定下心来好好看看。
  •     ~吕思勉先生的书超赞的,已经买了此系列很多书了
  •     吕思勉最富盛名的断代史
  •     很不错,利于全面了解两晋南北朝史。
  •     繁体有点古文腔,需要仔细琢磨一下。
  •     吕思勉先生的书初读起来有点晦涩,但是沉下心来慢慢读,会被他的史料功夫、宽广的视野所折服。
  •     用的不是白话文,读着有点吃力,就先放下了
  •     繁体字看得很吃力,吕大师的书至少读一套
  •     晋南北朝凡三百余年,中华大地分分合合,朝代更替频繁,一直想能理个头绪出来,现在有了这部治史名家吕思勉老先生的鸿篇巨著,终于可以搞搞清楚明白了。只是版本是繁体字,看起来有点烦。
  •     宿舍断网三天,还是有收获的...
  •     魏晋风流
  •     内容孰能质疑。看有人说难,确实吕先生旁征博引,入门者只要买本经子解题或理学纲要就先读比较实际。
  •     这套书真心很好,大师的杰作,本来介绍断代史的书就比较少,这么权威、专业、详细的就更难觅了,值得收藏。
  •     先生博学旁收,除了引用整理史料外,文中还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引用资料也都注明了来历和出处,方便读者对照查阅。只是是古体文,且人名除了第一次提及会用全称外,其余全部是单名无姓,读起来略有些费神
  •     繁体横排,感觉还不错。上海古籍的书是唯一能跟三联媲美的。
  •     吕思勉先生的书其实蛮不错
  •     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其实精彩程度不下于三国
  •     终于找到关于两晋南北朝的书了,就是有点难度,因为是繁体字,其它的都OK
  •     吕先生的名著,写与建国前,就是没有一定文字坚持的不要轻易去读。
  •     如果你已经对这些历史有过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想深入看一些其他的观点。如果你有一定的闻言一级繁体字基础,请购买此书。不然买了只是装装门面。 这套书的观点很好,考据很详实。不过用半文言写作的,而且是繁体横排。会有些累。但很值得!
  •     看了以后,很受启发,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     必读
  •     吕先生文笔醇厚,史识超凡,值得一读。
  •     【吕氏断代诸史,兼取前代纪事本末与政书体裁,採择正史材料,依照自己的组织系统,凝聚组合成为一部新体裁的著作,极便初学作为研究各断代史的入门读物。】文言写作,但相当易懂。是我读过的魏晋史中叙述考据最为详尽的一本。吕先生于历史总有自己的见解,有时甚可用语出惊人来形容,然细品其论点,却又不得不叹服其读史之细致,逻辑之严密,观点之独到,绝非妄下论断。即便不赞成其说法,吕先生的思考方式也是值得学习的。吕先生治史虽然严整,但借古喻今得有些过了。用现代的史观来评判当时社会的优劣及行为之错对,未免有点苛求了。
  •     20几年来,这次的阅读应该超过50次了......呵呵
  •     吕公史学文存
  •     上海古籍的版本很正宗,用繁体排的,接近最初的原版,印刷尚好,这种书也没什么商业价值,当然没有什么盗版,只是奇怪的上册很厚,几乎是下册的1.5倍,不知道出版社为什么不分为差不多的呢?
  •     家藏未读。
  •     大家著作,值得一看。思想上有些保守,可以和钱穆的书籍一块看,比较一下,是历史研究者必读书目
  •     学问思想文笔俱佳,宏观微观两全。惟时代使作者经常立异,其中有深切发覆处,亦有感情用事处,今人读之,应该体谅其苦衷,而非苛评之。
  •     这是真正做学问的大师作品!虽然读起来有些难度,不过只要是真正喜欢历史的人,肯定能够读下去。目前虽然只读了几章,但是已经深深感受到大师的水平——客观、详尽!在我所读过的一些历史读物中,大凡写到晋武帝基本上都是介绍他荒淫无道的一面,尤其是坐羊车逛后宫,被太多的通俗历史读物所“津津乐道”,反而忽略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所做所为。但吕先生去能够客观地评价晋武帝,并且阐述了他在施政治国方面的得失。这正是那些“戏说”所不能相比拟的!这样的书是值得细细品味、一读再读的!
  •     吕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很不错。
  •     没有给五星完全是我对吕老的偏见【你还说出来
  •     除了这本书,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另外一本如此详尽讲述南北朝历史、风俗、地方势力、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书籍。作者严谨的文字,虽然与一般白话文读本相差很多,读起来会稍微难理解,但是认真读过去,可以让我们对这个1600多年前的社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书非常好。如果您是想了解历史,而不是随便找简易读本,这本是最好的,也是最全的。
  •     书不错,繁体文言的,就是贵了点!
  •     力透纸背,汉民族的一种思想。
  •     其实写的挺乱的,但资料确实丰富。适合有基础的人研读
  •     12.08.18.始读。13.01.29.通读完毕,接下来第二遍……。[13.12]得从刘秀说起。光武李二是一类,论驭人之术、胸襟气度、军事才能光武还略胜一筹,但光武历史战略眼光逊于李二,对外政策亦不行,当然晚节不保的李二为人虚伪、是否黩武等又是另一回事了,跟这里无关。咳,话说回来,东汉末年之弊早在西汉便已埋下了祸根,到了光武一朝更是将这祸根加固,最终党锢之祸爆发种种弊端暴露终成无可挽回之势。又,君臣之争始“显性”,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里皇权相权反复拉锯、替代,直至隋文帝杨坚以相权代君权创三省六部制才暂时平息。之后李二秉承隋制,发扬光大,从此开启另一个版本的君臣争权、士寒之争,到赵匡胤找到“思想”这一大利器,“显性”总算固化成“隐性”。当然,现在来看其实也不算什么事儿,不过历史发展之必然。
  •     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中最黑暗的一个片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