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深圳记忆

出版社:南兆旭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9-01出版)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807092483
作者:南兆旭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插图:“如果能真正地做到,可以保护干部。”因收受贿赂被判死缓的原深圳市能源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劳德容在狱中为国营企业招投标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建议:“如果能真正地做到,可以保护干部。”“要公开招标,不能私下邀标;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时,不能由个人圈定,要粜体决定;对众多的符合资质的施工单位,要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从中抽取3至5家作为入围对象,不能人为圈定;从企业以外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2个工作组,企业人员不能参加。其中一个组负责编制工程的标底,另一个组负责工程的评标,两个工作组各自独立地、保密地工作。最后的开标很关键。第一,一定要当众开标;第二,不要先设好固定标底,采取动态标底的办法。开标时,当众将入围的3至5家的标底以及专家组编出的标底,一次展开,然后当场将这些标底一一推加后,再取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即为标底。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走漏标底。”胡鞍钢对深圳的“八个质疑”1994年,学者胡鞍钢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八个方面的质疑:一、“特区的特字实质上是一种特权或垄断权,具有破坏公平竞争的消极作用”,是“少数人垄断的市场经济”。二、特区“具有自利动机,以寻求本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属于分利集团性质”。三、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机器内部组织合成各种特殊的独立的经济利益集团和攻冶利益集团。尽管他们是共产党人,但是以寻求本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经济寻租寻求垄断和特权”。四、特区政策“等于享受其他地区的‘输血’。从而间接获得一种‘租金’”。五、特区“代表局部地区利益,这本身与全局整体利益发生矛盾,也与其他地区利益发生矛盾”。六、“对特区的优惠政策,是人为加剧地区的矛盾,受到绝大多数地区领导人的反对。”七、特区政策“只有利于少数地区,却损坏大多数地区,它只刺激局部市场繁荣,印破坏整个市场统一”。八、“为了保持特区局部利益,珠海和深圳特区不得不花巨资兴建铁丝网,以防止周围大量贫困人口涌入特区,特区如同‘国中之国’。”中国人要把聪明规范起来1999年,面对在华为内部推行新的流程变革的阻力,任正非发言:“中国人就是因为太聪明了,五千年都受穷。日本人和德国人并不聪明,但他们比中国人不知道要富裕多少倍。中国人如果不把这个聪明规范起来的话,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超过长城和金字塔的世界奇迹古巴共产党总书记卡斯特罗1995年12月访问深圳时说:无论是中国的长城还是埃及的金字塔,都难以和深圳这15年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深圳成功了,中国也就成功了1990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问深圳,离开时说:“深圳这条路子走成功了,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也就成功了。”“蛇口风波”争议的内容1988年1月,在引发“蛇口风波”的座谈会上,当时在全国红极一时的“青年导师”曲啸说:“淘金者不是为深圳特区的发展在创业,而是看上了(深圳)这样一个经济非常活跃、利也很厚的地方,为了个人利益到这里来,图这里生活好、工资收入高。如果钱少了,生活又艰苦,就不肯来。我把这类人当作淘金者,特区不欢迎这样的淘金者。”蛇口青年李云忠反驳说:“淘金者赚钱,但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对错。淘金者来蛇口的直接动机是为赚钱,客观上也为蛇口建设出了力。比如说一个个体户开餐馆,他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他给国家上缴税金,也方便了群众,这样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好?”重组当时的中国的政治生态1992年,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麦克阿汉逊说:“第二次南巡不仅改变了深圳四面受压的窘境,至关重要的是骤然重组了当时的中国的政治生态”。支持和拥护的原因1992年2月,邓小平在国贸大厦旋转餐厅语气坚定地说:要使人民生活继续富裕,他(们)才会支持你,拥护你。深圳,你为什么被抛弃?网名为“我为伊狂”的呙中校在《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中提出:深圳竞争力下降的4大原因是:国有经济改革迟缓;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治安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环境捉襟见肘。对深圳人口的终极想象1985年,受深圳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深圳总体发展规划;中规院工作组得出一个当时让所有人吃惊的推断:到2000年,深圳特区内会发展到200万人口——而此时的深圳,特区内人口仅仅有17万。当时,除了梁湘市长接受200万人的推断之外,上下各方均认为深圳未来发展没有这种超常发展的可能性。在一次深圳市委常委会上,正赶上一位国务院主管特区工作的老领导视察工作,出席会议。在讨论未来城市人口规模时,老领导提出:(到2000年)最多发展到60万人,不能再多了。梁湘和其他市领导都认为不够,老领导拍了一下桌子,态度坚决地说:就80万,不能再超过了。最后,1984年制定的规划将深圳的终极人口规模确定为常住人口80万、暂住人口30万。最终在总人口上突破了100万的限制,同时将深圳的未来定位为“特大城市”。这也是“暂住人口”一词在全国首次出现。15年后的2000年,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深圳总人口已达到701万。特区内(俗称“关内”)的人口是213万。22年后的2007年,深圳总居住人口突破1400万。梦想与现实1979年初,深圳建市后的第一届市委规划:未来深圳将建成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有10万居民工作、生活的小型城市。一年后,短暂担任过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1980年6月到1981年3月)的吴南生进一步放大了对深圳的构想:城市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近期(1990年)人口达到50万。1982年12月,前后写了8稿,73位专家参与评审的深圳第一部《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1982—2000)》颁布实施。《大纲》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扩大到98平方公里,特区人口到2000年达到100万。到2007年底,深圳居住人口已突破1400万。

内容概要

南兆旭,当过工人、大学教师,1989年11月26日来深后经商。 著书6种,撰稿系列纪录片《深圳民间记忆》。已出版作品:《老照片-20世纪中国图志》(台湾出版社)、《龙的历程》(中国文联出版社)。

书籍目录

声音见识手笔解密收入价格人物情怀眼泪记忆传奇景像情爱数字第一移民沉浮骄傲底层过招冤屈死亡双城缘起财富轮回地理江湖

编辑推荐

《深圳记忆1949-2009》用19万文字,330幅图片为您讲述深圳60年的惊世之变,每个城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景观,年轻的深圳,也不缺少沧海桑田的记忆,光荣和骄傲属于所有的深圳人,是他们以拓荒牛的精神成就了一个移民城市的传奇,铸就了深圳灿烂的记忆。

作者简介

《深圳记忆1949-2009》以民间视角真切地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众多普通深圳人的迁徙、改变的命运。从一个小视点出发,通过城市原有的居住文明、原有的生活状态,原有的住宅环境,寻找曾经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发现值得记忆的城市精彩,让更多人了解深圳历史。

图书封面


 深圳记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一个城市的脚步不是用一本书就可以记录,但一个城市的感觉可以用片断来说明。
  •     深圳记忆,记录了深圳的成绩,更多的却好像都是深圳的“黑账”。很多事,我不敢想象、不愿相信。 然而看完以后,我也深深地被打动了——每一个人,不管在这个土地上做了什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子;而对与错,又哪有那么容易分辨呢……
  •     东西很不错,内定很丰富!第一次上卓越买东西感觉爽!
  •     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大事件和小细节,让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俯首深思。。。关于深圳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图文并茂的好书!
  •     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快10年了,很多片段还是看这本书才知道的~
  •     作为历史的注脚,可以的。
  •     感动历史,窥视八九十年代那疯狂的岁月……当我的父母在广州享受省城的有吃有穿万事无忧的小生活时,他们已经在一片热火朝天的改革土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移民到某地,与一座城市共同奋进!在中国,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第二个深圳,如此地让人疯狂与感动!
  •     有意思
  •     一本很好玩的书,亮点颇多。
  •     当年为了写口述史作业读的,内容简明详尽。
  •     这本书完全从一些很小的,不同的角度去看60年来深圳的故事,很推荐!
  •     知古通今,我对这城市的爱已经发展到去研究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