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十六国墓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咸阳十六国墓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501019595
作者: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页数:159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墓地及墓葬慨况
一成阳师院墓地
二文林小区墓地
三中铁七局三处墓地
四平陵M1
第三章出土器物
一陶器
二砖雕器及铭文砖
三铜器
四银器
五铁器
六泥器
七其他
八铜钱币
第四章分期
一分期及年代
二各期墓葬及出土器物的主要特点
三主要陶器的演变特征
第五章结语
附录一关中地区十六国墓的初步认定--兼谈成阳平陵十六国墓出土的鼓吹俑
附录二咸阳前秦墓出土的有铭砖考释
附录三“榆麋令印”的风格及其蕴涵的史地信息
英文提要
后记
图版

作者简介

序言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发掘了几组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墓葬.并及时撰写成发掘报告《咸阳十六国墓》,这是十六国北朝时期考古研究的一项重要成绩。
中国的考古学者对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墓葬的认识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存西安市发掘了草场坡一号墓,出土的以甲骑具装俑为 核心的陶俑群,存北京的“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展出,引起人家的注意。当在《考古》月刊发表该墓的发掘简报时,将时代定为“北朝早期”,可能是因为有些人曾将十六国和北朝视为同一个时期所致,从而引起人们的误解。后米多有学者撰文指明那本应是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遗憾的是那座墓缺乏有明确纪年的考古标本.所以还难于进行更深入的探研。
十六国至北朝时期,有多个古代少数民族,如匈蚁、氐、羌、鲜卑等先后在关中地区建立政权,其中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都以原两汉故都长安为都城。前辈学者存汉长安城发掘巾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上世纪纪50年代初,土仲殊先生发掘汉长安城的城门时,就曾在宣平门揭示出后赵时期曾继续使用该门的遗迹。这座门十六国时期改称“青门”,从后赵、前秦、后秦直到西魏、北周仍存使用。惜后来缺乏类似的工作,所以对十六国到北朝时期的都城长安的考古学遗迹,至今仍不甚清楚。虽然近年米对关巾地区十六国时期的遗迹方而缺乏新的考古发现,但是存墓葬发掘方面却有极为重要的收获,最主要的成绩是成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阳市北部的头道塬发掘的一组墓葬.其中的文林小区朱氏家族墓地出土有前秦建元年间纪年铭砖,为研究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墓葬提供了准确的标尺,从而将十六国时期墓葬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十六国至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秦汉向隋唐的过渡时期,灿烂的隋唐义化正是孕育丁这一时期。由于六国时期墓葬巾陶俑群的变化。正表现出其上承魏晋,下启北朝的时代特征。因此咸阳十六国时期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的撰写和出版,应能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研究的进展,这是极为令人欣喜的事。我们衷心希望咸阳的考古工作获得更新的成果,以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研究推向新高峰。
后记
本报告报道的24座十六国墓,是成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自1995年至2001年在咸阳北塬文林路一线配合基本建设发掘的。这些墓葬资料均以简报的形式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但对这批墓葬没有做过统一的分期研究。由于这批资料对研究卜六国墓葬非常重要,我们在文物界专家学者的鼓励下将这批墓葬资料做成一本报告集。
此报告的整理和编写工作是存项目负责人岳起的带领下进行的,谢高文、刘卫鹏对出土器物进行了分期,岳起对分期结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文稿的撰写由岳起、谢高文、刘卫鹏三人分别执笔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二节、第_三节的M4、第五章由谢高文执笔;第二章的第一节、第三节的M1、M2、M3、第三章、第四章由刘卫鹏执笔;第二章的第四节山岳起、刘卫鹏执笔。岳起审阅了全稿。照片多由张东轩拍摄,其中平M1的部分照片由王保平拍摄。另外,谢高文、刘卫鹏拍摄了部分照片。绘图由邓攀、魏冰、王平武、董补顺完成。文稿由孙卫华打印。报告整理期间修复工作由杨新文、魏冰、王平武、刘福田、胡雪芹、申维等担当。英文提要由王文建先生翻译。
本报告的编写厂作得到了陕两省文物局刘云辉副局长、文物处同魁英处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杨泓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韦正博士等先生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得到成阳市文物局樊延平局长及其他各位领导的帮助和鼓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咸阳博物馆、成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杨泓先生应邀为本书写了序言。文物出版社李力女士为本报告的编辑付出了艰辛劳动。
本报告的编写和出版,还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及陕西省文物局提供的资金支持。
对以上关心和支持本报告编写和出版的单位和个人,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图书封面


 咸阳十六国墓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