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09709269
作者:沈志华 主编
页数:1210页

章节摘录

上册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二 自发的二月革命1917年2月23日到3月2日(俄历),沙皇制度在8天之内迅速土崩瓦解。一切都如此突然,如此出人意料,以至于到现在仍被称为“二月革命之谜”。自发性与革命进程自发性是二月革命的主要特征,从1917年2月23日到3月2日,这8天局势的飞速发展就是这种大规模的自发性爆发的结果。这8天的时间可以分为两段:2月27日以前基本上是完全自发的运动,各政党都未充分认识局势的性质,也未采取实际措施来组织和引导革命;27日开始各政党竭力影响革命进程:自由主义政党及其控制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在促使沙皇退位、组织临时政府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在组成苏维埃、影响群众运动方面占有主导地位;力量有限的布尔什维克党虽然在群众中积极活动,但“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二月革命史的研究者几乎公认,2月23日(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是这场革命的开端。这一天是国际妇女日,在首都的一些企业召开了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小型###或会议,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这一天,彼得格勒有128万名工人(占全市工人总数的32%)参加了罢工。工人上街游行示威的真实原因是彼得格勒粮食供应不足。有一种说法,23日开始的事件就是“面包骚动”。沙皇政权的保安局在2月初的报告中就指出,“如果居民还没有发动饥饿暴动,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最近的将来不会组织这样的暴动:愤怒在增长,而且看不到增长的尽头。而这类饥饿群众的自发暴动将是走向最可怕的无政府主义革命疯狂和无情破坏道路的第一或最后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2月中旬,由于运输困难,彼得格勒食品供应进一步恶化。排队买面包的队伍越来越长,居民中的担心、不安和不满在不断加剧。据二月事件的参与者记载:23日的“罢工很快变成了大街上的骚动。这种骚动是自发的……原因是商店门前排队的人们买不到面包”当然,彼得格勒的“粮食”问题仅仅是积聚在帝国内部的不满这一巨大的炸弹和火药桶的引爆物而已。罢工开始后,它并没有被马上赋予特殊的政治意义,也没有人想过骚乱会产生什么样的重大结果。人们对于群众性的罢工斗争已不感到陌生了,进入1917年后,大规模的罢工就已发生多次。正因如此,“几乎谁都没有把2月23日在彼得堡开始的那件事看作是革命的开端。人们认为,这一天发生的运动同上星期的运动很少有什么差别”。但23日开始的事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2月24日,罢工规模越来越大,参加###和游行的人越来越多。人群的行为开始失控,一些面包铺遭到抢劫,有些地方发生了工人与警察以及后备部队的冲突。25日,彼得格勒全市几乎所有企业都停工了,参加示威的工人已达306万人,一些工厂还成立了工人战斗队。城市居民的其他一些阶层也开始参加到游行示威中来,运动开始有了全社会总罢工的性质。但各个政党,包括布尔什维克国内组织、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和区联派等,都还未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严重性,只是纷纷表示支持总罢工。但这对事态的性质与进程并无明显作用,群众运动的浪潮仍然在自发地滚滚向前。对于正在发生的一切,沙皇当局也把它视为通常的“骚动”,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担心。2月22日离开彼得格勒去莫吉廖夫大本营的尼古拉二世在25日获悉彼得格勒的事态后,给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哈巴罗夫发去简短电报,要求立即制止首都的骚动。当天夜里,有100余名各个革命组织的成员被捕。2月26日是星期日,警察和部队在城里一些地区向游行者开枪。巴甫洛夫近卫团第四连的士兵拒绝执行镇压游行者的命令,带着30支步枪和不超过100发子弹走上街头,往涅瓦大街进发。在遇到一队骑警阻拦后,他们开了枪。弹药用完后,他们返回兵营并筑起路障。造反遭到镇压,19名主谋被关进彼得保罗要塞。到26日傍晚时,很多人都感到,秩序已经恢复了。晚上,大臣会议主席戈利岑宣布了沙皇关于杜马休会并延期至4月的敕令,并将其送达国家杜马主席罗将柯。这个行动被认为实际上就是解散杜马。沙皇政权一向认为,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活动是造成革命形势的重要原因,所以希望通过解散立宪派控制的国家杜马来除掉骚动的中心。此时,运动似乎已被压制下去了。26日晚上,在克伦斯基家中举行的各左翼政党聚会上,对局势的估计是保守的。卡尤罗夫回忆说,当时“可以感觉到一点:起义已被消灭了。游行是手无寸铁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还击采取坚决措施的政府”。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区联派的代表尤烈涅夫认为:“没有也不会有任何革命,军队中的运动正在消失,必须采取长期的应付办法。”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也是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的看法。至此,由23日自发开始的“面包骚动”似乎结束了。事实很清楚,运动并不是按照某个政党的既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也没有哪个政党直接准备和发动了它。也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提出疑问:“二月下旬发生的‘面包骚动’可以被认为是自发的,但它难道已经是那个我们所称的二月革命吗?”随后发生的事情又是出人意料的。局势在2月27日发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沃伦团教导队士兵为解救被关押的战友而发动了游行,随后驻扎在彼得格勒各处的几个近卫团的后备营士兵开始上街,同###游行的工人站到了一起。当天傍晚,起义士兵已达66700人,几乎占了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1/3。一些本来受命要驱散人群、恢复秩序的部队散掉了。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哈巴罗夫将军直接指挥的约1000人的一支部队起先集中在海军部大厦等待前线部队到达,然后又到冬宫广场准备保卫冬宫。28日黎明时分,沙皇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来到了冬宫,在同将军们谈话之后,他指示哈巴罗夫的部队离开冬宫,他不想让人说罗曼诺夫家族又像1905年1月那样在冬宫广场上向群众开枪。于是哈巴罗夫的部队回到了海军部大厦。28日白天,人群包围了海军部大厦。在得到消息说起义者已经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以及没有前线部队到达彼得格勒之后,哈巴罗夫命令部队有组织地不带武器撤出海军部大厦。就这样,彼得格勒已不存在有组织的保卫现政权的力量了。28日,起义士兵已逾12万人。到3月1日,除了两个军事学校的士官生外,彼得格勒的部队完全转到了革命方面。士兵们同工厂工人一起,占领了兵工厂、海军部,夺取了彼得保罗要塞并放出了刚被逮捕的沃伦斯基团士兵,然后又释放了被囚禁的###。内务部和保安局被捣毁。沙皇政权的高级官员被逮捕。彼得格勒的大街上到处是欢欣鼓舞的人群,到处是“打倒卖国贼”、“打到压迫者”、“自由万岁”的口号。塔夫利达宫正门前的台阶成了无休止的群众大会的讲台,登台发言的人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人怀疑专制制度已被推翻,连沙皇的堂兄弟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也率领他指挥的近卫军部队站到了胜利者一边。专制政权土崩瓦解。士兵的造反改变了局面,但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全面倒戈的原因值得探讨。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基本上是由在前线作战的近卫团的后备营组成的,而这些后备部队的人员组成则主要是那些因负伤而送到后方现在伤愈的士兵和刚被征召入伍的农民。从军事角度说,这是一支涣散的、没有纪律性的、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构成使其比较容易受到革命宣传的影响,但在二月事件中,他们的发动主要不是出于政治的原因,而是因为不愿离开“温暖的营房”、被整编成战斗部队并派往前线。他们随时准备抓住有可能使他们呆在首都安全的兵营里而避免上前线的任何机会。而且,根据同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协议,作为对他们在二月事件中态度的报答,他们将由于其特殊的“革命功勋”而不被调往前线。在旧制度垮台之后,围绕着调动卫戍部队到前线的问题,仍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临时政府还是试图把哪怕一部分“革命卫戍部队”调离首都,但布尔什维克把卫戍部队士兵视为自己最主要的支柱,捍卫他们留在彼得格勒的权利,而彼得格勒卫戍部队也确实迅速地布尔什维克化了。但在前线部队甚至在亲布尔什维克的部队中,对于首都卫戍部队极为鄙视和敌视。在阵地上流传着这样的威胁:“我们要用刺刀把彼得格勒那帮家伙押进战壕!”从政权安全的角度来说,沙皇政权把大量的后备部队放在首都是干了一件蠢事。因为无论如何,正是彼得格勒士兵的暴动成为二月事态转折的标志。由于27日运动出现重大转折,各政党纷纷采取行动,以各自的方式对革命进程施加影响。27日由民主派政党和自由派政党分别发起成立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和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是二月革命中最关键的事件。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民网:《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前苏联三种主要腐败现象2009年08月24日1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今日发布。该书认为,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在经济管理干部中的腐败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浪费公款和赌博,贪污受贿和权钱交易和贪污和盗用公款。为了遏制贪污受贿等舞弊现象的蔓延,俄共采取了三个方面的严厉打击措施。  该书指出,新经济政策初期,尽管苏联国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但是由于转入市场经济以及对干部的权力缺乏监督,在1921年发生了“贪污受贿大规模地蔓延”的现象。这说明,如果市场经济和缺乏监督这两个现象并存,足以产生腐败;从1921年至1926年贪污贿赂案件大幅度下降,这表明:只要党和国家反腐的措施坚决有力,腐败是可以有效地被遏制的;从1924年以后,由于国家对腐败根源认识上的偏差,反腐力度削弱,以及在法制机关的惩处中实行双重原则,导致1926年至1928年腐败案件大幅度回升,由此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党和国家对腐败根源认识是否客观,反腐措施是否坚决有力,将对腐败进程能否遏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在法律面前不能有特殊公民,对于反腐的成效,其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新经济政策时期,在经济管理干部中的腐败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形式。  第一,浪费公款和赌博首先是“交通开支巨大”。1923年11月5日,中央监察委员会与工农检察院主席B.B.古比雪夫在《致苏维埃与经济机关领导人》的文件中指出:“尽管国家经济形势严峻,每一个共产党人应该严肃周密地考虑每一笔开支,从而使每一笔开支用得最经济,但是我们的某些苏维埃经济机关和企业家却不经意地对待一些开支,使开支的数额巨大。特别表现在交通的开支上。几乎每个托拉斯和每个机关的第一件事就是置办汽车,为个别人出行,甚至办理个人的私事而使用。”浪费公款还发生在吃、住和医疗等诸方面。1923年10月,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发给州委会和省委会《关于同浪费做斗争》的通告信,列举了“个别负责人的”浪费行为,包括“带赛马私人出行,玩赛马”、“负责人的住宅装修得过于奢华”、“去餐馆花费了过大的开支”、“玩赌博(赛马赌、罗托赌、纸牌赌,等等)”。此外,公款浪费还发生在医疗中,当时“在官员中特别普遍的现象是去国外治病,去德国治病,甚至派自己的亲戚陪同”。有些领导干部的家属超期住在疗养院里,浪费国家开支。第二,贪污受贿和权钱交易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俄国恢复了市场交易,托拉斯的物资供应和销售都通过市场,常常通过私商进行。私商为了得到业务,经常采取贿赂的方式。有的经济领导人舞弊是为自己谋利益。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后的1924年2月,在俄共政治局中央委员会登记分配部的报告中谈到,有些经济领导人之间拿本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相互服务的交易”。也有的利用职权“曲线谋私”,在为家人牟利的基础上满足一己私利。1924年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察院主席古比雪夫列举了一系列舞弊的行为。其中之一是“工业银行事件”——银行的首脑克拉斯诺谢科夫用国家的资金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兄弟发财,而自己过着放荡的生活。  第三,贪污和盗用公款贪污是经济管理者中最普遍的职务舞弊行为之一,几乎在各种机关都有发生。关于贪污和盗用公款的情况可以从法庭卷宗中反映出来。在1925年3~9月间,在莫斯科省法厅接受了786个关于盗用公款的案件,其中发生在合作社的占28.7%,经济机关23.9%,民警机关17.3%,村苏维埃14.2%,苏维埃执委会4.1%,工会3.8%。1925年7月1日,在俄罗斯联邦48个省和州主持了对20773件职务犯罪的司法案件的审判,其中6698件(30%)涉及盗用公款。俄罗斯学者运用解密档案的研究表明,那些收受贿赂的干部通过破坏法律,在手里集中了巨额原始资本,并大肆挥霍国民财产,实际上威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根据1920年代苏维埃经济学家的统计,由于他们的挥霍,国家财产的损失达到3.50亿金卢布。此外,该书还指出,为了遏制贪污受贿等舞弊现象的蔓延,俄共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厉打击措施:  第一,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与贪污受贿斗争的机关俄共(布)的最高监察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和苏维埃的国家监察机关工农检察院成为进行斗争的领导机关。1921年3月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规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同侵入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的行为……作斗争”。  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同舞弊行为斗争的专门委员会:1922年在中央成立了附属于劳动与国防委员会(CTO)的与舞弊行为斗争的中央委员会,在国家建立了附属于人民委员部的部门委员会,在省里成立地方的——省的委员会。1922年10月4日,劳动与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对主动坦白和协助举报贪污受贿”者奖励的法令。1922年10月9日,在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的通令中,确定了“贪污受贿”的概念,列举了属于“贪污受贿”的行为:①收受生产机关合作者的物资、产品,利用其提供的住宅和利用在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规定制度以外的运输工具;②在买卖和推销商品时,作为国家机关与私人之间的中介者参加工商活动;③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地位向有利益关联的个人和机关通报对其有利的关于某些企业与公民信用能力的情报以及通报其出国的情报;④在与国家机关签订合同时,在对工作进行国家验收时,在检查生产及与供货者和承包者进行结算时,接受酬劳。  第二,在党内采取了惩治腐败的斗争形式俄共首先采取了党内惩治的形式,遏制舞弊行为的蔓延。1923年11月5日,古比雪夫在《致苏维埃与经济机关领导人》的信中,针对超额交通开支的问题,提出了下述措施:①立即削减利用汽车出行;②禁止利用汽车办理私事;③对没有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汽车的所有党员、机关和企业领导人追究党纪责任。  一经发现腐化分子,俄共党决不手软,坚决将腐化分子开除出党。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期的1921年8月15日至1922年3月,俄共对党内的非共产主义分子进行了清除,共计清除159355人,其中近17000人因有受贿、勒索或其他舞弊行为被清除,占全部被除名党员的近11%。  第三,对触犯法律的腐化分子进行法律制裁由于贪污是管理者最普遍的职务舞弊行为之一,1918年5月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惩治受贿和行贿者的法令,规定对受贿和行贿者在不少于5年期间剥夺其自由并进行强制劳动。  同时,苏维埃国家对触犯法律的舞弊者及时进行了审判和法律制裁。在1925年3~9月间,在莫斯科省法厅接受了786个关于盗用公款的案件。1925年7月1日,在俄罗斯联邦48个省和州主持了对20773件职务犯罪的司法案件的审判。  1925年11月,在42个省和自治州,涉及合作社管理者贪污的案件共10387件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此外,俄共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媒体,给受贿者曝光。为了这个目的,内务人民委员会管理部专门分出一些人,负责监视被发现的受批判者等。  由于打击措施有力,在短时间内,经济领域反对贪污贿赂的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21年贪污受贿和职务犯罪达到最高峰:贪污贿赂69641件,职务犯罪32177件。从1922年到1925年涉案逐年下降,1925年贪污受贿案下降到3942件,职务犯罪下降到7421件。(常红 肖芳)  人民网:《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干群经济差距加大是苏共衰亡一大诱因2009年08月24日1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一书今日在京发布。该书指出,通过对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三种住房类型的考察表明,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经济差距在加深、加大,这一定程度上对后来苏联领导干部中形成特权阶层,甚至于对苏共的衰亡、苏联的解体产生影响。  通过对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三种住房类型的考察,该书得出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领导干部就开始出现了住房特殊化,但是与普通群众住房的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从1920年代上半期开始,领导干部与群众的住房差距逐渐拉大。前者经历了从集体主义的住房公社向一家一户的单独住宅的转变。而在独户住宅的居住条件下,又不断向更加宽敞、级别更高的住宅搬迁,住房类型上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者经历了从住房公社为主(尽管入社人数并不多,但却是1920年代官方大力提倡的居住形式)向公共住宅为主的转变,实质上是从一种集体宿舍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集体宿舍,因而是住房类型上“换汤不换药”的变化。住宅中日常生活的冲突、人际关系的紧张是不难想象的。到1930年代,领导干部住房的特殊化已经比较严重了。从住宅的基础设施来看,领导干部的住宅基础设施齐备,楼房内仅运输工具就有电梯、楼梯、货梯三种,而普通群众的住宅则连最起码的生活设施都不齐备,使用公共的泄水盆、厕所、厨房设备,厨房通常只有煤油炉、火口和冷水龙头。走廊体系的公共住宅中,38个房间一共只有一个厕所。直到1930年代末,莫斯科大部分居民仍居住在没有浴室的住房里,一周在公共浴池洗一次澡。至于前者的配套设施——汽车库、电影厅、特供商店、医疗中心、百货商店、美食店,以及众多的服务人员,无须多论,这些都是普通群众根本无法企及的。由此可以认为,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苏维埃领导干部享有住房的特权是在逐步扩大。第二,从经济收入来看,在1930年代之前,苏联党政干部的最高工资,或者低于、或者相当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最高工资,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距很小。而该时期二者在住房方面已经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暂时可以推断,苏联领导干部的特权是从住房方面开始的,大约是在列宁晚期和斯大林时期出现的。1920—1930年代干群之间的经济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资、住房、交通补贴、公费医疗和免费疗养等方面。在工资方面已有学者做出了结论。因此,如果再能补充对交通补贴、公费医疗和免费疗养方面的研究,可以最终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  第三,1931年后,斯大林提出了在劳动报酬方面“取消平均主义”的方针和政策,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领导干部住房特殊化也呈扩大的趋势。根据这两点可以认为,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经济差距在加深、加大。(常红 肖芳)  人民网:《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文学“解冻”凸显文学社会影响力2009年08月24日1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一书今日在京发布。该书指出,一个国家文学艺术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丰富创作素材;有独立的文学家队伍。这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的素材,而没有独立的、成熟的文学家队伍,没有他们深入地思考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用文学的手段加以反映和表现,也就不会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出现;同样,有了文学家的队伍,如果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不紧迫、客观条件不典型,或者作家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也写不出有代表性的、有震撼力的典型作品。所以,只有把文学的“解冻”放在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总进程中去研究,才能比较清楚地看明白文学“解冻”的原因以及它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914年,俄国最早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短暂的胜利后就陷入了失败与战争造成的无穷灾难之中。接着发生了二月民主革命,俄国的民主政权没有站稳脚跟,布尔什维克党又用武力夺取政权。国家和社会大分裂,经历了几年的国内战争。布尔什维克党在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激进政策。特别是斯大林时期,在高度集权政治的基础上,实行高速度以发展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和用强迫和阶级斗争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对知识分子采取简单化的单一意识形态统治,对不同政见者进行残酷镇压。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代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斯大林去世的这几十年中,俄罗斯国家所走过的道路虽然有光辉灿烂的一面:苏维埃革命是震撼世界的伟大事变,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开创性和试验性的意义,战胜希特勒法西斯则是“世界性的丰功伟绩”;但不可否认还有另外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俄国人民遭受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沉重灾难,付出了5000万以上的生命代价和巨大的物质损失,而且,国家现代化、民主化、社会文明化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拖延。苏维埃年代的历史和现实无疑为文学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题材。有着“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文学传统的苏联文学家必然会关注、思考和表现这些问题。20世纪20年代文学的复兴和发展就是明证。作家的审美视角不同,表达的方式方法各异,但作家共同关注和反映的基本上是战争、革命、内战以及布尔什维克党的一系列政策在国内激起的各种波澜,引起各种人群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人们思想和心灵的起伏与震颤。从20年代末到50年代,虽然苏联文学被迫走上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但苏联作家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仍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文学的“解冻”,又恢复了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这同样是文学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的相结合的结果。此外,该书还指出:苏联共产党重要的历史教训就是混淆了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者的关系,把社会政治置于其他两者之上,从而也曲解了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特殊作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抓住了马克思“暴力革命”的理论,把夺取政权作为“革命的根本问题”,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但是,布尔什维克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经验,把暴力、政权绝对化,把维护政权的政治看作最高原则,处处从政治着眼。在生产和经济建设问题上从政治出发,违反经济生活的客观法则,而且动不动就使用暴力,伤害了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造成许多严重而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对待文学问题上,忽视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特性,把文学作为政权的“齿轮和螺丝钉”,忽视了文学的历史继承性,曲解了文学对人和社会的特殊作用。到了斯大林时期,把文学完全作为政治的附属品,“罢黜百家”,自我独尊,为作家规定统一的审美思想和写作方法,对作家实行政治高压政策,甚至不惜用暴力镇压作家,不仅使文学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上蹒跚前进,而且也延误了人的解放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斯大林之后,文学家掀起了文学的“解冻”运动,斯大林的继承者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斯大林的思想理论。这是苏联没有经过改革走出困境的原因之一。(常红 肖芳) 千龙网:俄罗斯最新解密苏联档案:干群经济差距诱发解体http://www.qianlong.com/2009-08-24 17:23:37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8月24日讯(记者 于振华)今天上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一书在北京公开发行。该书根据俄罗斯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进行研究后指出,通过对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3种住房类型的考察,表明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经济差距在加深、加大。   “这一现象至少说明,斯大林时期在缩小干群经济差距方面做出的努力是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丹在该书中撰文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对后来苏联领导干部中形成特权阶层,甚至于对苏共的衰亡、苏联的解体产生影响。   通过考察,该书得出以下3方面结论:第一,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领导干部就开始出现了住房特殊化,但是与普通群众住房的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从1920年代上半期开始,领导干部与群众的住房差距逐渐拉大。前者经历了从集体主义的住房公社向一家一户的单独住宅的转变。而在独户住宅的居住条件下,又不断向更加宽敞、级别更高的住宅搬迁,住房类型上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者经历了从住房公社为主(尽管入社人数并不多,但却是1920年代官方大力提倡的居住形式)向公共住宅为主的转变,实质上是从一种集体宿舍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集体宿舍,因而是住房类型上“换汤不换药”的变化。   “住宅中日常生活的冲突、人际关系的紧张是不难想象的。”据张丹在该书中详细介绍,到1930年代,领导干部住房的特殊化已经比较严重了。从住宅的基础设施来看,领导干部的住宅基础设施齐备,楼房内仅运输工具就有电梯、楼梯、货梯三种,而普通群众的住宅则连最起码的生活设施都不齐备,使用公共的泄水盆、厕所、厨房设备,厨房通常只有煤油炉、火口和冷水龙头。走廊体系的公共住宅中,38个房间一共只有一个厕所。直到1930年代末,莫斯科大部分居民仍居住在没有浴室的住房里,一周在公共浴池洗一次澡。至于前者的配套设施——汽车库、电影厅、特供商店、医疗中心、百货商店、美食店,以及众多的服务人员,无须多论,这些都是普通群众根本无法企及的。由此可以认为,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苏维埃领导干部享有住房的特权是在逐步扩大。   第二,从经济收入来看,在1930年代之前,苏联党政干部的最高工资,或者低于、或者相当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最高工资,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距很小。而该时期二者在住房方面已经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暂时可以推断,苏联领导干部的特权是从住房方面开始的,大约是在列宁晚期和斯大林时期出现的。   第三,1931年后,斯大林提出了在劳动报酬方面“取消平均主义”的方针和政策,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领导干部住房特殊化也呈扩大的趋势。根据这两点可以认为,从1920年代至1930年代,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经济差距在加深、加大。 http://www.gmw.cn/01ds/2009-08/26/content_970429.htm《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使苏联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记者 舒晋瑜本报讯 苏联走了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上,苏联遇到了哪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又是如何跨越这些障碍的?通过苏联这个“红色帝国”的崩溃,历史告诉我们什么?8月24日,《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举行新书发布会,会议围绕苏联历史中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学发展以及苏联解体等多个历史专题展开研讨。   苏联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表示,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学者并没有真正把苏联历史当做一门学科来研究。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公布,应该把主要精力用来收集、整理和解读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档案文献上,并在此基础上从事个案的、专题的、实证的研究,重新理解那个我们似曾相识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苏联文学的“解冻”,也突显了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有专家指出,一个国家文学艺术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丰富创作素材;有独立的文学家队伍。所以,只有把文学的“解冻”放在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总进程中去研究,才能比较清楚地看明白文学“解冻”的原因以及它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学者徐天新认为,以前有关苏联的书出版很多,但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硬伤很多,有不少被歪曲被伪造的东西。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需要坐冷板凳认真研究,图书出版只是研究的一个开始。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是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共28个专题,总计约110万字。在新出现的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面前,《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中的诸多研究都比以前有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把十月革命、“大清洗”等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而且引入了新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问题的各个侧面,对这段历史可以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读。http://www.gmw.cn/content/2009-08/26/content_969931.htm沈志华主编苏联专题史  刊发时间:2009-08-26 08:58:20 新京报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记者张弘 实习生罗取)昨天上午,由沈志华主编解密苏联的专题史《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首发,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郑异凡认为,“本书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最高水平。”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以28个专题的形式,用苏联解密档案,对于十月革命,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苏联文学,苏联文化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作者的专访:《中国青年报》以《中国历史学界的“三无人员”沈志华》为题对沈志华作了专访。《新京报》以《沈志华:不属于学者的传奇》对沈志华作了专访。《生活》周刊以《沈志华:政治家应该用真实的历史丰富头脑》为题采访了沈志华。《新闻晨报》以《沈志华:“有钱又有病” 天生弄历史的“料”》为题采访沈志华。《南方人物周刊》也以《历史学者沈志华:曾是中国第一号黄金贩子》采访沈志华。凤凰网历史频道,8月23日以头条对沈志华以专题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并重点推荐沈志华的新书《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内容概要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代表作:《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等,并主编3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8卷本《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等文献资料集。

书籍目录

上册
绪论 写一部实证性专题苏联史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
一 俄国革命的根源
二 自发的二月革命
三 布尔什维克革命理论的转变
四 布尔什维克与七月事件
五 走向武装夺权的十月
六 苏维埃政权与立宪会议
政治危机中苏俄国家功能的转化——喀琅施塔得事件始末
1921年春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发生
苏俄政府对事变的反应
俄共(布)十大的决策
无情的镇压与惩罚
-
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1921~1929)
一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
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三 围绕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和斗争
四 新经济政策的阻力和终结
-
苏联官册制度与干部状况(1923~1929)
一 苏联“等级官员名册”制度的创建
二 官册干部制度的运行及干部队伍的变化
三 领导干部的腐败、惩治与腐败回潮
四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研究
一 住房公社:干部与群众住房差距初显
二 独户住宅:干部与群众住房差距加大
三 别墅: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世外桃源
由对抗到承认:1917~1933年的俄美关系
十月革命后俄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颠覆红色政权的武装干涉
人道主义与政治动机相结合的饥荒援助
世界性经济危机与峰回路转的苏美关系
罗斯福的转变与美苏建交谈判
-
苏联30年代大清洗——一场震惊世界的政治悲剧内幕
一 危机出现和大清洗的序幕
二 基洛夫遇刺事件与大清洗的开端
三 “叛国案件”审判与大清洗的高潮
四 对党政军干部的全面清洗和镇压
五 大清洗运动的尾声及其严重后果
古拉格:苏联强制劳动经济体系的形成
强制劳动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古拉格强制劳动经济体系的建立
结束语
-
中册
悲剧是这样诞生的——“卡廷事件”与战前苏波关系
苏联对波兰战俘最初的处理措施
对波兰战俘的关押和使用
苏联对所占波兰领土的处理
分类处理后在押的波兰军官
苏芬战争和贝利亚的指令
战俘营情况通报与“减轻负担”建议
处理战俘范围的扩大和政治局决议
“减轻负担行动”和“卡廷事件”
中断与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关系
大迁徙:苏联的特殊移民政策及其后果
一 关于特殊移民的基本概念
二 特殊移民政策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 特殊移民问题的解决
四 特殊移民政策的后果和影响
-
放弃“世界革命”:斯大林与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
共产国际的解散势在必行
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的双重考虑
斯大林突然决定解散共产国际
解散共产国际并非一场骗局
-
重归集体农庄:40年代苏联农业政策的调整
一 战争期间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的发展
二 战后初期政府对集体农庄的强化
三 货币改革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与西方合作: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944~1947)
“联合政府”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联合政府”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联合政府”政策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斯大林“联合政府”政策的破产及其原因
-
战后初期苏联对东欧政策的演变——对苏捷关系的个案考察
一 1943年苏捷条约的签订
二 斯大林在捷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三 苏联禁止捷参加马歇尔计划
四 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
-
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博弈:苏联与战后对朝鲜的托管政策
一 战后对朝鲜托管政策的提出与苏联的反应
二 对朝鲜托管政策的确立与苏联占领北朝鲜
三 联合委员会与苏联对托管政策的坚定立场
四 简短的结论
-
解禁的历史叙事:苏联核计划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1945~1949)
一 战前苏联物理学家的努力
二 二战期间苏联政府的推动
三 战后发展核武器的全民总动员
-
对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原因的历史考察
一 战前苏联敌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原因
二 国际犹太复国主义者与莫斯科的接触
三 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形成
四 苏联对以色列的援助和支持
五 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原因
-
悲剧的产生: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命运
一 战争洗礼:犹委会在卫国战争中的诞生及其作用
二 时乖命蹇:苏联国际战略的转变与犹委会的命运
三 两难抉择:以色列建国及其对犹委会的致命影响
四 大难临头:“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审判始末
五 结束语
-
摇摆于国共之间: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1946)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二 斯大林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简短的结论
-
下册
难以做出的抉择:对苏联空军投入朝鲜战争的历史考察
斯大林承诺将调用苏联空军
莫斯科并不急于让中国出兵
金日成期待来自国际的空军援助
毛泽东急于出兵援助朝鲜
斯大林拒绝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
苏联空军飞越鸭绿江投入战斗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时代的里程碑
赫鲁晓夫路线在二十大的阐释与确立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准备过程
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
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与苏共中央的收缩
文学的“解冻”——20世纪俄罗斯文学曲折发展的一个解扣
一 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文学的再辉煌
二 十月革命后苏联文学发展的曲折道路
三 文学的“解冻”及其在俄罗斯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四 文学“解冻”的原因与苏共文学政策的教训
-
发出不同声音: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研究
一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国际背景
二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缘起及经过
三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私下出版物
四 党和政府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政策和措施
结 语
勃列日涅夫主义与苏联侵捷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出现
冷战格局下的东欧及其变化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
苏联对捷改革的反应和干预
苏军对布拉格的武装占领
“分离”还是对峙?——东正教会与苏维埃政权关系研究
东正教官方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地下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境外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民间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结 论
苏联文化政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十月革命初期到20年代苏联的文化政策
斯大林文化管理模式的确立
“解冻”与赫鲁晓夫时期的文化政策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文化政策的演变
公开性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化政策
从修补到重构:戈尔巴乔夫政治新思维的形成、发展与实践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最初内涵与实践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转向及其目标
苏共党内在“新思维”实践中的分歧与斗争
分崩离析: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与苏联解体
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民族问题总爆发
戈尔巴乔夫对民族矛盾估计不足
苏共中央对民族冲突事件处置不当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迈出了第一步
俄罗斯民族分离主义给联盟的最后一击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套装共3册)》:具有93年历史、执政达74年的超级大党一瞬间瓦解了!领导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半世纪的超级大国神话般消失了!悠久与短暂,强盛虚弱,历史的变换究竟说明了什么?

作者简介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是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书中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共28个专题,总计约110万字。这部著作利用大量俄国解密档案,立足专题或个案分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以重构苏联74年历史兴衰的主要过程。

图书封面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学期桂梅老师开当代文学与当代史课(貌似是这个名字),因为实习缺了大半学期,看了一位师妹的课堂笔记,提到了这套书。早些时候听说过这套书,这次得空翻阅完。果然攒的书还是不忍卒读啊,虽然说有很多档案馆解密后的史料补充,但感觉老沈的专长是研究50年代的苏联史,于是在这套书前期苏联史里,因为各路人马的介入,果然还是被写成了花边史,缺乏一击必中,一阵见血的论调和眼光。做苏联史如果还是用90年代匆匆盖棺的那套评价体系的话,再多的史料也组织不成新东西。做苏联史,在褪色的时代,始终被学者们看作是“照镜子、正衣冠”,是找点批评、总结教训,或者始终围绕着重大问题喋喋不休,动辄上升为路线斗争。共运研究中苏联史热有抬头趋势,但个人觉得,当代语境下做苏联史研究应该有拨云见日的客观,就像老沈说的,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不要结论先行。但是,这部书里还是很难看到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前期史即所谓“崛起”的部分,几乎都是陈词滥调,对于可能的内部妥协和斗争叙述太少。这种出发点就是有失公允的,后果就只能是无甚新意。不过,专题史的结构还是可取的。能否期待苏联史领域的新作?越来越觉得与其看这种争议史,不如自行看史料去。中苏论战方面有很多中国学者的史料集,可以一看。
  •     让苏联史不止成为工具2009-11-29 11:09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 条,点击查看  苏联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作为重要的科学领域原本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事。但是,多少年来的事实却表明,长期以来苏联史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工具。用这种工具进行国际的和国内的阶级斗争,进而来划分党的派别、国家的营垒;用这种工具进行思想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进而来区别阶级的属性、经道的皈离;用这种工具进行人为的、运动式的斗争,进而来划分人的尊卑、地位的高低、权势的大小。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全三册),沈志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148.00元。  闻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  不是科学是工具的苏联史  苏联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作为重要的科学领域原本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事。但是,多少年来的事实却表明,长期以来苏联史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工具。用这种工具进行国际的和国内的阶级斗争,进而来划分党的派别、国家的营垒;用这种工具进行思想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进而来区别阶级的属性、经道的皈离;用这种工具进行人为的、运动式的斗争,进而来划分人的尊卑、地位的高低、权势的大小。  苏联史不成其为苏联史,就在于它已经不是对苏联发展进程的全面描述、阐述、分析和总结,而是任凭描述者、执笔者的个人意志、愿望、需求所选择、所挑用、所整编、所解释的事件和人物的罗织。苏联史不成其为苏联史,就在于它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而是一部为特殊需要编撰的阶级斗争史、党内斗争史、领袖恩怨史、胜者王侯对败者盗贼的剿讨檄文。  不是科学的苏联史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这样的历史不是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命运为主线,而是以领袖的个人恩怨、成败、归属为主线,事实上成了一部“帝王将相史”;在这种故事和讲述里,领袖总是对的,反领袖的人,即使是被誉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人民也总是错的、反革命的、反动的;二是,这样的历史不是国家完整的历史,而是某些党派的争权史,社会的运行、人民的归属、前进的方向全维系于党派的争斗和结局;三是,这样的历史不是以已经发生的事实和人物的真实命运为依据,而是让纷繁万千的历史事实和光怪陆离的人物命运为其服务的;在这样的历史里,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实的选择;四是,这样的历史是对历史学的基础和唯一重要的依据———历史的遗存(其中最重要的是档案)不予考虑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对一切历史遗存都采取极为缜密的实用主义态度和几乎怀疑一切的怀疑主义视角。适用者,用之,并尽量扩大其效果;不适用者,弃之,甚至怀疑其真实性,进而斥其为可疑、伪造;因此,五是,这样的历史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叛离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主观意志、唯心论和权欲私利充塞字里行间。  突破传统的“禁区”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最令我关注的,就是它是一部在真正———或者更准确地说,在试图真正地———讲述历史,把苏联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著作。因此,这本文集在我看来也就具备几个特点。  一是,文集里的大多数文章都把历史事实作为论述的基础,它与已经有过的苏联史的论文集有较大的差异。过去的论文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先结论、后事实,也就是说,这些论文先给你几个先验的结论,再根据这些事先想好的或别人设定的结论,来填充一些事实,哪怕这些事实是相互本不关联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先下结论后找事实,还是先找事实后下结论,这是能否将苏联史当成一门科学来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看出,这本文集里多数文章的作者都在努力先事实而后结论。苏联历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有的历经反复、多方位的论述,如十月革命、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大清洗”、集体农庄、苏共二十大、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霸权主义等等,有的很少涉及,更谈不上研究,如苏联国内政策中的苏联官僚阶层的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与政策、强制劳动体制问题、特殊移民和民族问题、苏联的犹太人和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问题、东正教与政权的关系以及宗教信仰问题,对外关系中的“卡廷事件”、战后的对外政策问题、共产国际问题、对华关系问题等等,在这本文集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事实阐述和档案依据。  二是,文集里的文章都有着自己对所研究问题的新鲜视角和结论。姚海笔下的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道路,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上的金光大道,而是一个充满激烈巨变的崎岖之途,十月革命的最后成功令人信服,但也令人深思布尔什维克夺权的成败得失。朱小萍和余伟民所讲述的喀琅施塔得是非传统的,他们把这个一直被解释成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重大军事行动作了新的解释,用了“政治危机中苏俄国家功能的转化”这个概念(尽管该文事实的陈述多于结论,也就是多于对这一概念——研究结论的阐述)。黄立茀和张丹研究的事实上是同一个范畴里的问题,即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的等级化问题,她们都利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证实自己的结论。篇幅最长、引用档案最详尽的,当算宋永成对苏联反法西斯委员会的阐述。文章中所列的一系列档案事实,让人确信斯大林时代当局的“反犹”是个严重政治事件并且造成了难以补偿的后果。总之,应当说,有关国内政策的文章所利用的档案资料是丰富的,相对比较之下,有关对外政策的文章,所利用的档案资料就显得有限和单一化。这与俄国档案解密的程度大概不无关系。  三是,文集里的文章在内容上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苏联史研究范围,一系列被视为“禁区”的问题得到了关注和阐述。而突破也就主要表现在对这些“禁区”问题的研究题目上,其中十月革命、喀琅施塔得、“卡廷事件”、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特殊移民和东正教等更应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禁区”,并不是历史自身的不可进入,而是人为设置的障碍。这里可以研究,那里不能研究,某些人可以研究,某些人不能研究,一些档案可看,另一些档案绝密,于是,历史就被割断成一个又一个的区域,它们互不相连,没有前后继承,缺少因果关系。研究者进入苏联史研究领域,就像进了八卦迷魂阵,东冲西突,最后那将台上的令旗一挥,四处皆是死门。突破这种死门,突破这种传统的“禁区”,成了能否将苏联史作为科学来研究的关键。文集的作者表现出了这种勇气,文集中的文章铿锵出了这突破的深意。  四是,文集中多数文章都在摆脱或者试图摆脱“八股式”论文的传统陋习。让事实说话,让以事实为基础的述理、分析来与读者交流,让笔者自己的看法和结论自然地融汇成结论;命令式的、指令式的语言减少了,强加于人的、非历史性的结论减少了,空洞的、言之无物的东西减少了,甚至在大量引用经典的、领袖的、前人的、他人的话语和结论的传统笔法中,也出现了以作者自我阐述、分析和结论为主的新气象。历史论著的表现形式需要改革,要突破繁琐的条条框框,要彻底改变官僚文牍现象。历史论著不是自我欣赏的案头玩物,历史论著是给千百万人看的、读的、品析的,因此它们需要活的气息,需要生命,需要色彩,需要个性。  苏联史不止如此  但是,我推荐这本文集并不等于说,这本文集没有缺点,或者说,我完全同意文集中所有文章的所有观点。人们的看法不同,论点不一样,这是科学研究中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同、差异,苏联史的研究才能不断前进,才能在求同存异中更上一层楼。这是另一个问题。  这本文集是沈志华负责的《苏联历史》课题的先期成果,这个成果证明他们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并预示着好的前景。但是,严格讲来,这本文集还不是苏联史,文集只是涉及了苏联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苏联史还远不止如此,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探讨和重新探讨。作为一部苏联史,现在的文集只涉及了一部分,似乎还是不很大的一部分。此外,这个成果是建立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也局限了文集中作者们对档案的利用。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之后,俄罗斯又解密、整理出版了一系列解密档案汇编以及相应的研究论著,有综合性题目的,有专题题目的。所以,进一步翻译、选编和利用俄罗斯陆续解密的档案资料就成了我们深入苏联史研究并获取更大进展的关键。  让苏联史的研究从工具的使用中解脱出来,让苏联史成为一个真正的、重要的科学领域,《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在此道路上有了作为,因此有理由期待更大的作为。
  •     22位学者,28个专题,110万字,1200多页,《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这套书带着专注与厚重,根据解密后的大量苏联历史档案撰写,让这套书充满了权威性,而如今研究苏联历史,已褪去太多敏感性,也就让这套书更多客观性。我对苏联历史一直充满兴趣,过去只是了解过如“大清洗”、“秘密报告”之类片段历史,而这套丛书给我了一个机会,更全面连续的了解,一个横跨欧亚,震慑全球的大国,是如何的兴也忽焉亡也忽焉。严格来说,这套丛书并不是苏联的通史,而更是对苏联各个阶段或主题的研究文章的汇编文集,但是编排顺序上,基本按照时间主线,所以有通史的感觉,又有另类史的趣味。时间主题上,俄国革命当然是开篇,而围绕之后的苏联政治斗争和新经济政策,马上又换了个风格,以“喀琅斯塔得事件”这一个事件,窥得苏联建国初期,政治生态、苏共矛盾、人民立场、国际舆论的全貌。《苏联官册制度与干部状况(1923~1929)》、《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研究》是给我印象深刻的对苏联早期政治的另类解读,从中,你可以看到特权制度和阶层的产生,特权阶层与人民状况的反差,而这一切也为后续的苏联内部矛盾和解体埋下伏笔。“大清洗”无疑是苏联内部历史中,最令人震颤的篇章,围绕这一事件的章节也令人有痛心、荒唐之感,特别一系列大清洗前后的对比数字,让人震惊的看到苏联领导层,特别军队领导层几乎被“灭门”,幸免者寥寥。而更讽刺的是,那些在其中的高层刽子手,如叶若夫、贝利亚等,最终也成为其牺牲品,可谓苏联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一场自相残杀。而尽管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掀起了一场平反运动,但“大清洗”背后的制度弊病一直没有被理清,很多其遗产延续下去,没有那么暴虐和血腥,却更如毒药般继续渗透这个国家肌肤的每一寸地方,更吞噬着苏联人民和其国际追随者最后的幻想和耐心。外交关系也是本套丛书重头戏,苏联和美国的对抗和承认,围绕“卡廷事件”的苏波关系,斯大林“联合政府”政策,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考察,苏联空军投入朝鲜战争考察,苏联入侵捷克等,诸多历史事件都尽在书中。这也正是苏联在历史上别具重量的地方,它的历史不但是自己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世界史,它对世界诸多国家、诸多人民、诸多历史进程产生了太深的影响。本书通过解密档案,让我们可以从一段段历史背后,看到更多内幕和细节,必然和偶然。苏联并未如罗马帝国一般产生那种表面扩张性的影响,却通过意识形态,几乎让其触角伸向全球。然而,其制度内在的弊病决定了这种影响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所以,我们最终发现,大不列颠王国领土的萎缩,却留下制度的文化和文明;而苏联在崩溃前就已经面临自己制度影响力的急剧萎缩,直到崩溃,历史更多留下它作为负面的教材。葬送苏联的是什么?制度当然是主要原因,然而最终给予其重大一击的却是其民族问题,所以这些内容也是本书重要内容。可以说,苏联国内大清洗、劳动营制度等历史悲剧中,都有民族问题牵涉其中,并在苏联民族关系上不断留下伤疤。而本书最后一章《分崩离析: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与苏联解体》,对这些问题又做了总结,苏联从加盟共和国,到民族自治州,其民族问题复杂性和难度都超出其自己预料,苏共自欺欺人的认为民族问题早已解决,却不断制造一次次民族惨剧。特别斯大林制造的一起起民族整体被放逐、歧视的事件,其留下的血泪和历史影响延续至今。所以,当戈尔巴乔夫的新政策给了这被高压政策压抑的情绪发声的机会时,从阿塞拜疆到立陶宛,从波罗的海三国到俄罗斯联邦,一时间独立之声骤起,苏维埃成为一具空壳,特别叶利钦带领苏联最核心联邦俄罗斯的独立,更让戈尔巴乔夫无力执掌大局,并在一次“宫廷政变”后,伤心的宣布苏共“解散”,宣告了一段沉重历史的结束。由于本书叙事核心在于各次事件,所以并未专门为人物立传,但是通过各次事件,一个个苏联历史的人物依然鲜活的出现在你的面前。其中最重头的当然是斯大林,可以说,无论再客观的叙事和数字,都无法让你对这个疯子产生冷静,因为客观的说,这就是一个权力欲膨胀的刽子手。苏联本身有其制度弊病,但是也正是斯大林将其从血腥程度上发挥到极致,制造了一出出惨剧,特别在民族问题上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给苏联提前敲响了分裂崩溃的挽钟。赫鲁晓夫给人投鼠忌器之感,将斯大林清算一番,却不敢触及制度根本,骨子里,他依然是既得利益者和维护者,只不过他不再希望以那么血流成河的方式去维护。勃列日涅夫给人外强中干,暮气沉沉的感觉,特别自不量力的投入到国际冲突和势力争夺上,可以说,为苏联的经济崩溃又推了一把。戈尔巴乔夫显得很悲剧,尽管据说现在很多俄罗斯人对他心存感激,但是他个人恐怕感到更多的是无奈,苏联的崩溃并非他本意,他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思路,但是却无力掌控局面,在后续一个个民族事件上,不但处置失当,更由于没有勇敢的担当,导致内部失去信任。列宁?这个苏联之父在本书中露面不多,而且形象相对还比较“正面”,他的政治手腕其实带有实用主义,去世前经济思路还颇有亮点,然而他的早逝也难说对他个人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若活着,是会成为又一个政治牺牲品,还是制造牺牲品的斯大林式的人物,这只能是猜想了。《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是一本大部头,不过对于喜欢历史的读者来说,读着并不枯燥。毕竟苏联本身的历史就足够戏剧性、悲剧性和现实性,加上几位作者在严谨的治学思路下,又不乏逻辑清晰的文笔,所以,一章章读下来,不知不觉间就读完了。甚至,还觉得意犹未尽,比如本书未展开的苏联内战史、苏联二战史等,都值得进一步挖掘。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708fe03480e91f709fa9311.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对于苏联,大家都知道过去这样一句话“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联合体经历了七十多年凯歌猛进后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我们的明天就这样“死了”。作为过去一直向苏联学习的我们应该怎样审视自身,不走苏联的老路,成为了摆在政治家面前的问题。
    然而对于历史学而言,我想历史学家没有这个思考国家前途命运的义务,历史学的使命在于还原、重建,让历史以接近真实得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点上,这部大作已经相当不错了。本书分了二十八个专题,从多个角度对苏联做了剖析。比较难得的就是不再人云亦云,相互抄来抄去的用一些伪史料,而是采用了解密档案这种一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也是沈志华教授主编或亲笔的作品屡获成功的原因。
  •     今天收到货物了 ,不过送货员没有联系上自己,就把货物放在门卫处,货物款还没有给的 ,说是下次来学校时候送书时候一起给@
    这本书是不错,无论是质量等,就一点不足价格太贵的了 ,不是想了解苏联更深点和听过沈志华的报告我绝对不会如此的破费!
  •     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还好。
  •     论文集,分量很足
  •     超级大国倒塌的原因太值得琢磨了,让无数学者为之着迷。沈志华教授编写的这部著作让读着舒服,使人能够解惑。苏联的历史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如今中国的启示。苏联的倒塌是必然的,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坍塌是有偶然性。我同意沈志华教授的观点。希望中国能够实现真正的法治和民主,能够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     我一直很喜欢苏联,很喜欢当时苏联的歌曲,不晓得为什么。
  •     想知道苏联的崛起跟崩溃吗?那就来找这本书吧
  •     看简介和目录很激动,买回来看内容良莠不齐,很失望。课题就是这样,一个学者带一帮子人,大部分文章必然差。
  •     冲着沈志华的名字去买的,到手发现是论文集。书还是不错的,但不是历史读物,比较专业,或者说难懂
  •     6.13
  •     对于围观群众来说,第三册就没啥意思了,读一半就撤
  •     一部分还行,有启发
  •     看了两年…上册在漫长的公共课上看完了,中册是在高铁上高效地看完的,下册…不见了……
  •     具有93年历史、执政达74年的超级大党一瞬间瓦解了!领导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半世纪的超级大国神话般消失了!悠久与短暂,强盛虚弱,历史的变换究竟说明了什么?内容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书中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共28个专题,总计约110万字。本书利用大量俄国解密档案,立足专题或个案分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以重构苏联74年历史兴衰的主要过程。
  •     对照现实看
  •     有深度,但不连续。有几篇文章水平只一般。
  •     以课题的形式撰写的历史,查阅、引用了大量前苏联的档案和资料,真实。
  •     以史为鉴障目明心
  •     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这书对我们来说,很有历史警示意义,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     一些文章水平一般,总的来说还是有必要读。好心的、相信“徒法足以自行”而一味放权、放弃作为的戈尔巴乔夫和为了夺俄罗斯大权不择手段竟让苏联解体的叶利钦,都是政治素养很糟的历史罪人。苏联解体没有解决法治、多民族问题,反而加剧无政府状态。对观之下,德国人真该庆幸有俾斯麦。
  •     对苏联的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研究,不过对只想想了解苏联历史的人来说深了点
  •     因为刚读完董乐山先生主译的《第三帝国》《光荣与梦想》两套书,这套苏联专题史真令人有不堪卒读之感。好不容易得到解密的珍贵档案,但这群作者全无田余庆、高华诸先生那种处理史料的精到眼光,不少人明显连文字表达也没过关(沈志华在序言中委婉提及)。通读下来,只有沈志华自己写的几章还算不错。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大概已经是该领域国内学者的最优表现了
  •     史料丰富 客观翔实
  •     既然读不到另一个大国的解密档案,那就多看看"老大哥"的光荣荆棘路。
  •     老师推荐的,买来读后觉得确实不错,研究苏联是的人最好都读一读。
  •     很不错的系统研究苏联的著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不禁想到过去的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所选研究专题偏重于政策,反思性、借鉴性比较强。基于史料,论述较为公正,了解苏联历史的必备书籍。
  •     里面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些地方水平参差不齐。不过,还是讲了许多苏联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借鉴。
  •     沈志华教授主编的这套书,借鉴了大量原苏联解密档案资料史料充分、出处明确,对于我们了解研究苏联历史和冷战史及中苏关系均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我认为这套书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解读苏联历史发展问题的具有巨大研究价值的著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相信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道路。
  •     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的杀人规模,超过了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超过了我国古代的武则天,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也超过了红色高棉。但是文革更残酷,而红色高棉的做法比文革还要“左”。这样真实的史书应该多写些,把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杀人魔王都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沈志华的书,就是研究苏联史的权威著作。虽然学术性太强,但却还原了历史真相。
  •     只是觉得沈志华的文章太少了!
  •     沈志华主编,作者来自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从研究生直到年近八旬的老学者,水平参差不一,看了不到一本就放弃了,许多人缺乏基本的学术能力,只是随便摘抄材料,胡发感慨,可惜了所谓的大量解密档案。
  •     過分依靠武力征服所建立的國家,註定不能長久,蒙古帝國如是,蘇聯帝國亦如此。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     详尽真实的展露了苏联的另一面!
  •     前前后后读了一个多月。
  •     此书的内容丰富,就是一套书,有三本(上、中、下),比较厚,书里面的字不是很大的,作者对苏联的历史讲解的很详细,注释多为俄文,因为他曾经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买了许多苏方的档案,所以有研究的资料。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 YANJIUSULIAN
  •     一直对苏联的相关历史很感兴趣,想深入研究就一下。
  •     非常好的书,厘清了一些我很多年前的疑惑,也对苏联史有了一个可靠的脉络印象。
  •     选取了几个典型问题对苏联进行分析,比一般的流水账好的多
  •     苏联始终是中国的老大哥,不管是强盛时期还是解体之后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很满意
  •     这本书通过许多专题,勾勒出一部苏联的建立、发展、灭亡的通史,很有深度,都是专业学术论文,对业余读者来说,读起来很枯燥
  •     前段时间在读苏联史,昨天梦见被斯大林追杀,一直跑,累死
  •     我一直期盼手中能有一套苏联(苏俄)历史的权威版,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尽管其价格不便宜,但拥有了这套书,那份收获感更强烈。
  •     苏联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中看到的不仅是过去,而且是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     要了解苏联怎样诞生、崛起,又怎样由巅峰开始渐渐崩溃,以至于日益衰落,最后终于解体、亡党亡国,不得不看本书。如果能参照国民党如何丧失大陆政权的史料一起阅读,则更有刻骨铭心的效果。是什么要了苏联党的命?因素当然很多,但最不能避开的,是脱离群众,专制贪腐。
  •     论文汇编,层次不齐
  •     教科书式写法,仅仅陈列发生的事实,缺乏内在逻辑。虽然如此,但对揭露的事情还是很震惊的。专权不可怕,可怕的是滥权
  •     史料丰富,没有主线;只讲崩溃,未言崛起。
  •     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整本书主要是关于苏联的历史,不过几个专题例如《1920—1930年代苏联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研究》等总是让人想了解到学校苏联的某党建立政权后干部的物质待遇问题。再如《文学的“解冻”20世纪俄罗斯文学曲折发展的一个解扣》总是在强调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和革命后的衰落,最后作者的最后一段反思,说的是苏联,我却总感觉他是在指桑骂槐。 总之,这是一部关于苏联的历史,我却总联想到某天朝,也许是本人的反动思想作祟吧。
  •     不错的书,是一部实证性专题苏联史,学习了
  •     买这套书主要是支持沈志华老师,国内恰缺少沈老师这样的有心人。本书不是苏联的编年史,是通过众多的历史事件的档案来解读苏联历史,视角很新颖。我以前很少能读到苏联的历史,这次终于可以补上这一课了。感谢沈老师!
  •     大多数文章还是介绍性的,真正原创的较少
  •     速读过一遍。太多令人唏嘘。无法评价 有空细细研究
  •     很详细的一部讲解苏联74年兴衰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对于历史和国家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     28个专题,很多侧面,其实好黑啊
  •     读得累
  •     目前为止国内对苏联研究的最权威的一部著作,涵盖整个苏联历史。学习研究历史的人不可错过,喜爱收藏的人也不要错过。
  •     苏联史与新中国史紧密相关,一部苏联史就几乎是半个中国现代史,或者说苏联就是中国的影子。
    虽然不研究苏联,但看看苏联的过去,看看中国的历史,也觉得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以档案这种第一手资料写成的历史理论上应更为真实可信,先概略的翻了一下,确实不错。
  •     有些文章写作水平不怎么样。。
  •     苏联是大哥,也是我们的经验教训,了解这位所谓大哥的历史,未来也许才知道该怎么走
  •     戈尔巴乔夫前的苏联史与中国改革开放前何其相似!愿两个国家数千万个无辜生命的逝去可以唤起对当代人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反思!左的思潮对中国的毒害至今尚未肃清,从"姓社姓资"到现在的以"要效率还是公平"来反对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路依然曲折。胡书记说"不折腾",但愿真的能不折腾。中国需要懂经济的坚定的改革家,才能推动进一步的发展。近期去了俄罗斯、法国和美国,中国目前的国力还远未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的程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鼓励致富,让利于民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如果现在不要发展只要公平,只能是共同贫穷绝非共同富裕!近期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总路线中删掉了,中国将往何处去?
  •     买的时候心里其实十分忐忑,毕竟苏联于人而言确实是充满神秘与吸引力但同时又格外残忍,我一直认为要客观的去描述苏联的某些事件和历史是很困难的,比如卡廷事件或者喀琅斯塔得事件的···这本书有爱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为我们去解释什么或者替我们理解什么,而只是记录和分析。我这大概是最为有益的一点。
    书的包装也较为认真,没有磨损。总体而言是套好书。
  •     刚刚买了一套,厚厚的3大卷,资料很丰富,内容很翔实。正在拜读中。但从本书的选题和内容来看,个人认为有严重的缺陷。
    苏联可以说是从沙皇俄国的烂摊子上崛起的一个大国了,当年立国之初,一度内忧外患,内有愈演愈烈的武装反叛,外有西方列强围攻,必欲除之而后快(,处境之艰难,几乎摇摇欲坠(有点像现在的中国处境哈)。但苏联不仅抵抗住了这些攻击,发展了自己,而且后来一度与美国并肩为超级大国,争雄全球,其国力令人为之侧目。我感兴趣的除了这个超级大国如何崩溃之外,更是其如何崛起的——苏联既然能够强势崛起,总是做对了什么吧?
    但是纵览全书,丝毫看不到这方面的内容。把目录一看,除了控诉苏联如何野蛮、不人道,不民主,就是穷兵黩武,就是错误判断局势,等等,给人的感觉除了崩溃,还是崩溃,而且是从崩溃走向崩溃。
    既然书名叫《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为何书中只选取了那些“崩溃”的内容呢?是作者带着有色眼镜呢,还是故意的遗漏?
  •     书的质量和包装很好,书的内容对于了解苏联的有关情况有帮助!
  •     沈志华是国内有名的苏联问题专家,其所用材料大多来自于历史档案,所以真实性毋庸置疑!
  •     史料足,可信服。因为苏联从赫鲁晓夫中期开始走下坡路导致后半段写的不详尽?
  •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对全面了解苏联解体具有重要作用,对现在我们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发展问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本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对苏联从1917年二月革命到九十年代解体过程中所发生的大事,按性质归类,从不同侧面,对大事件做详细解读。对于仅仅凭兴趣读读的普通读者来说,能通过本书对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时代的历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列宁,尤其是斯大林也有新的认识。如能参照沈志华总编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可在网上下载)一起读,对一些事件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因为使用了比较新的苏联解密档案,所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些新看法,值得关注。
    另外,从总体来看,虽然每个章节分别是由不同的作者撰写,但总的表达方式仍比较一致,读来很连惯,没有断裂感。当然,有个别章节可能因为写作者的水平之故,还稍显欠缺,所幸是并不太重要的章节。
    总之,这本书无论可读性还是实际内容,都值得有时间和有兴趣的朋友看一看。
    最后,对沈志华以私人之力(包括资金,时间,精力等)从国外抢回大量珍贵档案,才能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成书之举,深表敬意。
  •     斯大林真的那么二B么
  •     正因为有沈志华这样优秀的教授,我们才能重新梳理苏联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能不能从苏联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训?
  •     写的很好,可以说是苏联历史的一部巨著,而且作者很谦虚。但是对苏联历史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可能一开始看有一点吃力,不过多看几次,理解也就全面了
  •     了解苏联
  •     十月革命内幕、新经济政策和集体农庄、大清洗全景、卡廷悲剧、朝鲜战争发起真相……感慨良多。一切肇始都是列宁暴力夺权,否则我朝也不会被栓在共产主义的巨轮洪流之中,演出那么多的人间惨剧。历史虽然无法假设,时光也不能倒流,但以集体主义名义实施的社会实验悲剧,永远也不要重演了。
  •     最近对苏联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买了一套,要花时间静下心慢慢看了,书很厚的三本,送来时有点压坏,不影响阅读,很满意。
  •     充足的史料,全景式的专题史,令人感叹唏嘘
  •     水平良莠不齐,有的题目写了不如不写。不过作为入门读物还是不错的
  •     这套书带着专注与厚重,根据解密后的大量苏联历史档案撰写,让这套书充满了权威性,而如今研究苏联历史,已褪去太多敏感性,也就让这套书更多客观性。我对苏联历史一直充满兴趣
  •     苏联:曾经的大国,现在的没落,中国在崛起
  •     苏联的历史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不走苏联路是党切实要注意的,书不错。
  •     苏联史的研究,国内首当其冲是沈志华,因为他掌握大量的前苏联解禁档案,对其学术研究有巨大的支撑作用,故而这本专著有高的学术价值,是一部合适的苏联史著述
  •     掩卷叹息。
  •     汇集了很多研究苏联专家的著作,分析了很多专题
  •     苏联就是中国的一面极好的镜子!
  •     还算不错。但一边在批评苏共某些意识形态上的错误的同时,作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学者又在犯着,不免滑稽。对某些历史问题关注不够,某些又关注过多。当然也不够学术,不过作为我国的社科研究,也可以理解
  •     整体上碎片化,废话不少,但有些专题值得一看。
  •     短短几十年从积弱走向霸主,又迅速瓦解,因战争而得福,集中力量,迅速崛起,带领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们,顶着老美的资本主义的压力,但因内部体质和管理,极端畸形发展,最终也迅速瓦解崩溃。其原因并不像教科书上所说的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资本主义是在虎视眈眈,但其自身的问题经过日积月累,最终其体质和管理下的各种承受体,不堪重负,走向崩溃。这本书,对其崛起和瓦解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非常值得阅读!
  •     共产主义,各取所需
  •     沈先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苏联,很喜欢。
  •     全面解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厚的三本,看了很久终于看完,给书和自己都点个赞。
  •     本书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苏联进行国家建设和卫国战争的详尽过程,利用苏联档案馆解密的最新材料真实地还原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文章中关于十月革命的背景介绍、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讨论、关于喀郞施塔得叛乱的全过程、关于苏联等级干部制的论述相当独到、充分,且另辟蹊径。就本书而言,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是戏说历史,我认为他从一定的层面上客观的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并且具有十分新颖的时代性。从整体上来看,这套丛书的论述相当全面,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苏联建国期间的重大事件,其理论视角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出发,用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对各大事件进行了论述。对于学历史的,或者政治学,或者苏联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将是相当出色、相当完备,相当有价值的一部书;而对于一般的历史爱好者而言,这本书的语言并不晦涩,也将是一个良师益友推荐大家购买不过价格确实贵了点
  •     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曾经的顶礼膜拜,忽然似大厦倾,分崩离析。令人百思难解!沈志华先生编的这本书根据大量的解密史料,详细分析了大国解体的秘密。读来如拨云见日,原来如此!令人叹息!
  •     副标题才是书的内容,主标题“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很有迷惑性。里面都是苏联各个时期的论文,没有主线,有些读起来相当头大。沈志华自己写的那两篇还可以,但是很短。
  •     很喜欢这本书,其中有些章节,在别的研究中已有体现。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反倒是下册的《文学的解冻》和《发出不同的声音: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研究》。一是这方面研究出版的并不多,二是对现实意义非同小可。无论是从各个角度这些方面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个人认为,此书内容丰富翔实,但是由于编者众多,写作体例不一,仅从阅读的角度看,如果能够将部分章节的“结语”、“结论”部分始终贯彻全册,也许会更好。仅仅是个人意见。
    希望沈老师能够出更多的书,很有意义
  •     近期买了一些前苏联作家和领导人关于苏联解体的作品,这次看看国人是怎么分析和评价的。。。。。。。。。
  •     没有永世不灭的火焰
  •     作者的研究基础比较扎实。可能这是现在所能找到对那段历史描述最有依据的一本书了。
  •     在众多充满个人意识思想的所谓历史书籍中,它用一个历史学者的相对第三方的角度描述和还原当时的历史及真相,作为业余爱好者或者想扩充下历史知识而不愿意去看沈志华另外编册出版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那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苏联的崛起与崩溃,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