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民国风度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10811395
作者:徐百柯
页数:348页

远去的人,远去的魂

描写民国往事的书和文,已经不少。《民国风度》以人物为脉络,寥寥数语,写出了这些大家独立的人格和风度,展现了民国学人令人敬仰的治学态度和人生态度。书中的人物,对于熟悉民国学术情况的读者,大多都不陌生。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大多又很陌生。不管是对这些学人熟悉还是不熟悉,在他们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学习”说起来容易,但今天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术环境,似乎都容不得我们向他们学习了。六十余年政治变迁,前朝恍若隔世。书里的他们,有的人留在大陆,有的人去了台湾,有的人出国了,这一关键的选择,决定了对他们评价的悬殊。当然,现在稍有放开,评价也相对客观些了。徐百柯从一个报人的角度出发,查阅史料,访问后人,试图把这些“好人”或者“坏人”立体化,使他们在读者心中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术符号。正如作者所言,他要写的不是“人物小传”,而是“他们各自的履历、面目、性情”。通过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些大家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梅汝璈,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对这位铁骨铮铮的大法官记忆犹新。谁能料想,这位大法官晚年却十分孤寂,他所擅长的英美法在大陆无所适用,他自己成了“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比如王云五,爱好藏书的读者对他的“万有文库”应该不会陌生。这个人在大陆和台湾的境遇却十分悬殊,大陆把他定为“反动分子”,台湾却称他是“伟大的出版家”。这位将科学管理思想注入出版业的大家,现在看来,的确是先人一步。能够在学术和商业头脑上超过王云五的出版商,至今还没有出现。作者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来写张申府。之前我读过张申府的《所思》,篇幅虽短,却饱含哲理。其所思上天入地,涉及宗教、政治、文学多个领域,造诣可见一斑。通过作者的讲诉,我们看到,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异类,最后成了一个不成功的革命家、一个不成功的哲学家、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老人。历史充满偶然,太多人与“伟大”擦肩而过。时常追忆过去,往往是因为现实中有诸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当今学界、出版界的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离开政治谈学术,都是浮云。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妙笔去追忆那些远去的人、远去的魂吧。现实,不谈也罢。本书印刷精良,图文并貌,令人遗憾的人,第131页马相伯的照片下印的却是李济的简介。

一面历史的镜子

关于民国这个话题,今年看的很多了,从许啸天的《民国春秋演义》到岳南的《南渡北归》;从陈丹青所谈的《赳赳民国》和《民国范儿》,到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专题研讨《这就是民国》。如今又看到了这本以民国时期的79个人物的传奇轶事,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气度与风范。如果从历史的远近来讲,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成立的中华民国离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遥远,其历史的风貌应当是我们熟悉又有传承的,然而由于政治的原因,许多当年的故事和真相被刻意封存了起来或历经的扭曲,经过了时代的发展,这些鲜活的记忆反而离我们远去并模糊了起来。也许今年正是辛亥百年的纪念时刻,当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发掘材料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原来民国时期的风范是如此精彩,尽管我们现在国力、科技和经济上比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立人和为人的风度上,对比过去却足以令我们汗颜。作者以散文的笔法介绍了民国时期部分文人的趣闻轶事,读来是生动引人的,读后细细品味还深感羡慕,想来当时生活是艰苦的、时局是混乱的、思潮是多元的、而精神是多姿的,人格是独立的!本书中讲述的人物是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普遍的特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率真、执着和好玩,更重要的是透过那些有趣的举止行为和现象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坚持而不放弃的信仰,无论是对学术或是人生,都有一种坚定的准则和不懈的追求,即使用生命也要捍卫它。当我们被这些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也是我们深思为何有如此魅力的时刻,尤其是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拥有了过去无法想象的丰富物质前提下,相比民国我们却失去了人生中怎样重要的东西?读历史的故事是对照今天的事实,更好地反映出现状的优劣。比如说书中讲到李赋宁的轶事的时候,举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如今我们好多人学习英文是为了增加求职和生存的砝码,而像李赋宁那个时代那样一群人却是感到了英语语言本身的一种美,境界不一样了,水准自然也就不一样!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无须更多的说明,其实只要看看这些渐渐远去的往事,就能给心灵带来不小的震动,也许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回味一下,到底我们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民国,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

如果不是今年恰逢辛亥百年,我真不知道这一切还会发生吗?真的,这一切就如同从天而降似的,民国——那个在我们年轻时被称为“万恶的旧社会”的时代,那个被遗忘,被污蔑,被诅咒了整整六十年的时代,一下子重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原来,中华文化还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三十年!是啊,为什么要直到今天,当真正的民国人差不多已经全部离开了我们的今天,当年轻的一代要通过那些与民国气质根本毫不相干的所谓“民国电视剧”来“了解”民国的今天,我们才来“重新发现”民国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吧,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满清三百年黑暗的异族统治,中华文化被彻底篡改阉割了,读书人除了颂异族主子的”隆恩“之外,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争当”奴才“。然而,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华文化就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只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在每一个学术领域,是的,每一个领域,都进入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今天,每一个专业人士,不论他(她)在哪个领域工作,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还是工程技术,都可以回头想一下,在那个领域中在中国可以称之为泰斗的,有几个不是在民国时期培养的?那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文化巨人如璀灿群星般涌现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相媲美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谢谢徐百柯先生,他的《民国风度》,从一个侧面,把我们带回了民国时代。

一个寻找答案的年代

这是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每个大师其实都是一个创业者。书中的一些场景真叫人拍案叫绝,刘文典民国大学者也是一狂人,呵斥沈从文:“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民国就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民国风度也是有一个个的小故事展示出来了。妙!

那年、那人、那风骨

辛亥革命百年,民众各种庆祝方式,有的提笔书胸臆,有的泼墨展风采,有的欢歌唱豪情。在我看来,踏实的坐下来,点亮台灯,捧起一本讲述民国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庆贺的模式,一种缅怀的方法。《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归到这本书上。本书是畅销书《民国那些人》的修订版(典藏本),在序言部分增加了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在北大的演讲《谈谈“民国那些人”》,我觉得这个序言值得仔细阅读,“民国那些人”的承担、独立、自由和创造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所追寻的大学精神。

民国文人风骨

随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到来,与辛亥有关的影视书籍应时而生,与那个短暂的夹缝中的时代民国伴随而来了无数的探讨话题。无论是政治,还是文教,都有股鼓吹民国可以再救中国的意念。从来只听有“魏晋风度”之说,在魏晋360年历史中,30多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那场在权势与动乱前,文人士大夫们精彩的集体表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魏晋名流们不为物累,不畏权势,自由洒脱的种种性情中人的表现,也都演变为在现实面前有所困顿之人的一种精神向往。而民国,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比之魏晋更短暂的生命,更激烈的价值观的颠覆,比之魏晋的表演,民国实质的政权更替,也具有更多现实的意义。不过比起政治上的意义,军事上的军阀纷争,民国更多看点是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那些堪称大师级的人物,那些人文精神。民国风度,原名《民国那些人》,早先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钩沉”专栏,主要讲述民国过来的那些学人。也只要是介绍这些在那个很不一样的时代里,形成的与今天学人迥然相异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表面上各人“个性或迂或狷或狂或痴,可谓千人千面,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底子里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之一,“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徐百柯从民国记忆里,点选了70余人,不写全人,不写大人,只着重于这些人的不为人知,细微而重要之处,辟如求学,教书,治学,工作,为人,处世,追求,理想等等。没有宣说大套言,没有概而述之,正是这些点滴的挖掘拼接出一个更清晰更立体的民国人物以及他们的信仰、精神和人格。这些来自生活的真理,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感叹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之时,当我们追求经济数字的丰饶而痛失人文精神,当我们面对现实中小悦悦事件的冷漠时,再读这些民国那些人的趣事,我想多少也可以唤起一些对那个时代浓郁人情味的感慨。那些有承担,有独立自由,有创造精神的一代知识分子,曾经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骄傲的民国人物远去了,但是留下了这些精神的财富,也留下了这些感召。斯人已逝,探索无限,唯上下而求索。

那一段峥嵘岁月——读《民国的风度》

很久以前,对于历史,我一向比较喜欢古代史,尤其喜欢汉朝前期和隋唐年间的那段历史,后来,受一个三国迷的朋友影响,对三国年间的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之后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又开始喜欢清朝年间的历史,但是至始至终,对于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却始终无法深入。可是在渐渐接触到民国的那些历史书籍之后,心中的那个柔软的角落里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民国,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个年代,军阀混战,人们流离失所,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着,属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有人将这个年代称之为能与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年代,只因这是一个充满不安定因素和迅速变化的时代。我对于民国的前后时间段是比较模糊的,只是觉得也许从国人们纷纷开始剪去辫子,学习西洋文化开始,或许就已步入民国时代。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海外归来的学子,沉浸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学者,各种思想的辩论或是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局面,再加上各种军阀混战,军人的思想不同于文人的思想,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的民国辉煌。《民国的风度》,所写的是那些在民国时代具有影响的一部分人,对于这些人的描述,不仅仅是通过他们的光明一面,而更侧重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是辉煌的,也有那么一段时光是晦暗的,这些在民国时代能领一方风骚的人物虽然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可是历史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生平的种种事迹。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把握恰到好处,不是长篇大论般地深入描写,而是每个人千字的精简描述,旨在表现这个年代这些人物的各种风骨,独属于这民国时期的人文风貌。历史,在时间的潮流中弥散着浓郁的香味,其实无论是那一段历史,都有这独特的人文风貌,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故事,只是,当我们沉湎于那些宏大的历史故事之中时,是否还有余力来发现其余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民国时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国难当头的痛苦时期,可正因为那样一个混乱的时光,才造就了那些独具魅力的思想火花,潜心下来,读一读这份民国档案,品一品那段峥嵘岁月。

百柯钩沉

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中有个疑问——为什么“并不遥远”又“相距甚远”?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这个疑问最近越来越强烈。我们无时不在高唱我们的文化是独有的一脉相承,而细想想,这一脉下来,没有太久,仅仅不过几十年,可差距究竟有多大呢?越是了解他们,就越觉得他们渊博、自我浅薄,都是“寒窗苦读”的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我想,除了个体的差异之外,我们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肯定是出了一些问题,我曾经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那就是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要郑重其事地翻译成大大的白话再教给学生,不能不说有点滑稽跟悲哀…… 对于“民国那些人”,有人说他们有“脾气”,有人说他们有“骨气”,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他们有“风骨”,他们是“矜持而有尊严”的。对于这些人物的描写,作者有着明确的定位:不是写其小传,而是应取其特出一点。一篇一人,每人不过一千五百字,不仅要能够表现他们风格各异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还得读来别致有趣。作者很棒,不仅完成了这样的写作要求,还使人对于那些原本不了解不熟悉的名字和人物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清晰的认知。 本书除了记述《民国那些人》里的79个人物的传奇轶事之外,还在书前和书后增加了一些内容,这也正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书前有两个序。杜涌涛的序言把这本书的来历做了简单明了的交代;钱理群的那个再版代序,虽然有些啰嗦,倒是情真意切。书后增加了作者八篇精彩文章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人物涉及到了严复、胡适、卢作孚、季羡林等,话题则涉及了科学院、初中教育、大学中文系等,让人印象深刻;后记《对抗短裂、遮蔽与遗忘》更是有理有据、入木三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增加和添补,这本《民国风度》才真正称得上“《民国那些人》的典藏本”。 历史如同大海,激荡浩渺,到底有多少人和事被时间的潮流所掩盖、淹没?我们无处得知。还好,尚有许多像徐百柯这样的人还在用心“钩沉”, 用他们独立的判断和自我的笔触“激活”一段段陈年往事。我们因而有幸阅读更多的历史。

民国无法忘记的历史《民国风度》

民国无法忘记的历史《民国风度》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今年是辛亥的一百周年,所以出版了很多很多关于民国关于辛亥的书,简直可以称为爆发,里面真的有很多好书,从各个方面讲述着民国年间的故事,这本《民国风度》就是其中很精彩的一本。这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里面的一个专栏,每篇文字都不长也就是一两千字,每篇文章介绍一个民国人物,连续写了两年,民国就是有那么多写不完的人物写不完的话题,让你永远也发掘不完。还没看内容首先出现的就是钱理群的序言,看来钱老师也非常详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序言写得很认真,很长,很详尽,竟然有一万多字,这篇序言本身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评论民国的文章。一本书遇到这样的读者,才是最幸福的事。虽然没有钱老师那么深厚底蕴,更无法写出钱老师那么精彩的文章,但是看了这本书,还是有很大感想。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如果说那个年代能够和民国相比,我想就只有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了。一个春秋孕育了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史,而一个民国,不知道要影响中国现代社会多少年。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我想再看一遍 10月7日 3

很久没有碰到一本让我这么激动的书了,天天揣着,边角都让我磨的不整洁了,只好去下了一本电子书。可是屏幕的感觉怎么能跟白纸黑字的感觉相比呢。从没有给一本书照过这么多的相片,呵呵,以前都是抄书的,现在果然是懒了,或者是时间变得宝贵了吧,有点悲哀。“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里内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反观自身,单薄如秋天的落叶,好凄凉啊

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评《民国风度》 曾经有那样一个年代,既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是最坏的年代。那个年代见证了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民生凋敝,百业颓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正是那个年代,国门初开,外国新鲜事物涌入中华,志士仁人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热潮,中华大地遍布着难得的民主与自由。 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生活在曾经的那一个年代。他们拥有传统士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从西方发达国家获取了民主与知识;他们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之中。校长、教师、记者、摄影家……中华文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因为这些人物的杰出贡献,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当如今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我们在精神世界陷入贫穷的时候,周围一次又一次想起“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的感慨的时候,这个时侯回顾一下那个年代的那些人物,对于我们的未来有很大的意义。 于是有人把那个年代的一些人物“钩”了出来,把那些人物最为善良、真挚的一面献给了我们,其中有些人我们有些熟悉,有些人物很陌生,甚至有些人物我们还有很深的误会或者误解。《民国风度》就是通过后人的印象和曾经的故事,把曾经的那些人物的风度重新进行了描写,让我们对那些人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肯定有很多读者和我一样的感觉:对于“钩”出来的人物,却少了蔡元培、胡适、梁启超、陈寅恪等重量级人物,让人觉得有些遗憾;即使是“钩”出来的7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仅有简短的介绍,读不出人物的血肉来,就像曾经一闪而过的历史,当然让人读完有不过瘾的感觉。全书一律的正面描写,是对每个“钩”出来的历史人物的一种慰藉,还是仅仅是为了那个时代的风骨?历史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而将历史中的事实“钩”出来,进行编排的逻辑也不能令人满意,这就是历史。依然要肯定的是,“钩”出来的不仅仅是民国的那些人,和民国的风度,还有在我们尘封的历史中那段不该忘却的陈年往事。 2011-10-21

我们这个时代的灾难

贪婪的占有资源、无度的消费+政治谎言、魔幻、情色、搞怪,构成了我们时代真正的主旋律。一屡清风袭来,虽吹不散浓重的瘴气,提神醒脑还是有余的。缺失了风度、风骨、独立意志不可怕,灾难在于有人在带领我们围剿让我华夏民族屹立不倒的魂魄。

风过留痕 史去留青

民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小掬,却影响深远,只是生活在现今的我们,经常会对这段历史既好奇又抹不去模糊,有很多的很多都在昨日的失传中在今天的人们脑海中变成失忆,我们很需要,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时期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风骨。历史在于回顾,民国这段要记住。历史都是一段一段的拼凑,这段不多,但却不可少,能够得见这本最初以专栏形式汇集出的民国史书,也算一幸。加之民国热潮的兴起,各种形式版本的人物趣闻轶事也得以展露,但放在整个历史中还是显得单薄,这本书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用隐含的角度来讲述了这一段,让人心感温暖,看到属于过去的那抹希望。尽管书中的记忆很零碎,甚至散布,但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从学术到文学、从艺术到教育,从历史的过往沉湎中抬眼望,看今天的社会留存,真的如书中所言,我们与他们的时代似乎相隔并不遥远,但我们与他们的精神已经相去甚远。作者用不多的千余字,将一个个已经远去的人又鲜活的展现出来,讲述人们的一些知道和一些不为人知,尽管讲述并不深入,但都可以说是言之有物,每一篇都述说了一种精神,在今与昨的对比中,让人叹惋与羞愧。此外,能够在这段留存不多的历史空白中,搜罗出如此多的故事已是不易,或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入探究者们来说并无大益,但对于丰盈这段历史,填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空白认知普及还是可供一看的。民国这一段历史已经像一阵风一样过去了,但留下了痕迹,那些人的那些精神那些业绩都是千古留青的,尤其让人可思的是,都说“时势造英雄”或者“英雄造时事”,而对于这样一群非武将们来说,生在如此动荡的社会中,如何选择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牵引社会发展方向,都是严峻的考验,它记录的是一段历史,一些人的风骨,也是民国的独有风度。最后的延伸阅读中,作者以自己的学识和认知进行了新旧对比,站在历史和现在的中间客观公正的进行更深度的剖析,我们如他一样,希望那些荣光能够得以为继,得以流传。

这只是果粉希望看到的民国

本书的毛病主要有两点 ,一是水,二是偏。说他水,全篇看下来,每篇文章的套路不过三五八卦配三五图片。八卦也多是从《文史资料选辑》之类的回忆资料里摘出来的。此外,绝少个人见解。不同人物之间的描写也颇不均衡,大概是有的人资料好找,有的人资料难查吧。这种文章,写着费翻书的时间,但应该不怎么耗费脑仁儿。当然,资料的汇编也不是全无意义,要在两三页纸介绍清楚人物经历、风骨面貌,确实也不是容易的事,但本书的“水”字总是逃不了的了。说他偏,则是与选人有关,民国历史色彩纷呈,但无论如何绕不过共产主义及其同路人。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简单又粗暴,把相关人等一概剔除。谈徐伯昕而不谈邹韬奋,就是个再显然不过的例子。或许作者要狡辩说邹韬奋、瞿秋白之类的人物以往多有介绍,无需赘言。但说实在的,现在的一般读者有几个能知道邹韬奋的事迹风骨呢?剔除此类学人,最终呈现在读者,绝说不上是完整的民国风度,顶多是去共产化的民国风度。这么做当然可以迎合当前对党失望、对国怀念的情绪,但展现的民国风度真不真实、全不全面就很难说了。还有一点也令人诧异,说是民国风度,但某些文章不讲传主在民国时期的作为而讲其解放后的经历,是要作为民国遗老来展现还是懒得查其早期的材料?

被埋葬的灵魂

对于历史书籍,很多人都喜欢诸如汉唐、明清等盛世大一统的朝代。喜欢那个朝代的风俗民情,都会梦想着有朝一日真的可以穿越。但是,说到刚刚过去百年的民国史,相信很多人都会破口大骂,或者不断摇头叹息。只因我们看到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们从来都不愿去承担苦难,更何况,这是一个民族的苦难。然而,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印记留下,这些印记或者是我们道听途说得来的,或者是亲身经历,但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人来说,或者更多的是从书本上得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所应肩负的责任,生于民国那个年代的人,注定了要承受民族的苦难,注定了要为国家的兴衰高声呐喊,注定了要与一切权贵势不两立,或者沆瀣一气,一切都在历史的纵轴上发展着,一切都是注定了的。文人爱国,自有一番热情和愤懑满贮于胸中,或者一支如椽大笔书写民族历史,一写三叹;或者一腔热血抛洒疆场,杀敌卫国;又或者站立于高校讲堂义愤填膺,抨击时弊。总之,这是一群民族的卫士,这是一群国家的栋梁。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毅然会放下个人恩怨,投入爱国怀抱,为社会安定,百姓安康谋福祉。当一切归于平静,这文人相轻的一股子醋劲儿便占了上风。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车,彼此虽没有刀枪往来,一支笔却能顶三千将士。彼此之间的友谊、恩怨、瓜葛、芥蒂由此而生,圆圆满满地组成了一幅画,留待后人欣赏品评。这是一笔财富,那些灵光闪现的瞬间,那些啼笑皆非的段子,那些真假难辨的传说,那些闪闪发光的文字,无不记录着每一个曾经鲜活过的生命,每一个曾经发过光和热的个体?而这些却又构成了我们今天能得以看到和想到的民国的那一代人,那一个世纪的历史。如果说文字还不能让我们最真切地出没那段逝去的历史,那么最好的感知方式莫过于照片了,看着那些黑白模糊的照片,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胡适、梁思成、黄侃、刘文典、徐志摩、梅贻琦、季羡林。。。。。。这些陌生却又熟悉的名字就无端地跳了出来,挡也挡不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有大师的时代。然而,今天我们却没有大师。多年过后,很多历史书上看不到的背后故事被挖掘出来,我们惊喜于那是个既战乱不断却是可以一睹大师风采的时代,那个时代出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和悲凉,这沧桑和悲凉是对生存环境的不满,也是对壮志难酬的慨叹,更是对生不逢时的叹息。儿女情长,英雄命短。很多大师在还来不及留下什么的时候就随着那个时代的消失而成为了尘埃。那些得以继续前行的人便成了“后死者”,他们肩负了逝去人的重托,肩负了时代赋予的使命,肩负了整个民族的苦难兴衰。。。。。。他们肩负了太多,这是民国人独有的风度。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话的人早已作古,这话却仍在耳边萦绕,其音不绝。现如今,又有多少大师呢?纵有大师,这其中真正求知者几何?为家国、个体价值奔走呼号者几何?袁世凯年轻时空有一番报国志,却报国无门,流落烟花巷中,曾对一沦落风尘的歌妓吟哦:“商服飘零,一曲琵笆知己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这民国的风度,这民国的人,又何止是知己少呢?又何止是感怀多呢?这重量,当今之人,谁又能承受得了呢?

《民国风度》谱写民国史,追忆民国人

民国的全称是指中华民国。根据史书查询,它具体包括的时间范围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众所周知,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如此的年代之下,中国自然诞生了不少那一时代的特殊人物。尽管这已然成为了一段过去的历史,但是现今的我们依旧怀着某种特殊的心情去跟随这些特殊人物的足迹,共同找寻那段永远篆刻于中国史书的难忘过去----翻开颇有那个年代气息的《民国风度》一书,我们可以直接一睹那个年代的岁月征程。牛皮纸色泽的封面打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陈旧的黑白相片记录了那一时代的民国人士;客观纪实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一时期的史实。一如本书的封面文字:“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见。”一个时代的氛围影响和造就了那一时期的人物。正可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而在《民国风度》中,我们可以深入民国的天地去深入领略与了解这些民国的人们。读着这本书,我们可以远离喧嚣忙碌的城市,沉浸入民国那段尘封已经的沧桑岁月。事实上,书中的序言明确揭示了作者著书的目的。因为危难之下显本色;因为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承担着精神坚守;因为他们的努力,推动那段岁月中国的前行。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观望着今日的繁荣与昌盛;分享他们的努力,我们展望未来的美好与前程。风度翩翩的民国知识分子顺应着历史潮流发展的趋势。在作者字里行间的深度描述中,我们时刻可以通过这本书见证这那个年代那批民国人士的所思,所想,所为。因此,及至书中的各个板块,我们都可以欣赏到他们的才情,领悟到他们的学识,感悟到新旧的交融。不同于以往介绍人物的书籍,《民国风度》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选择范围圈定为了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人物传记,《民国风度》对于全文的内容定位扩大到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人物不是单一的人物,人物有着诸多的版块设置。六大篇章中让我们领略到了那时代的那群人。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明月独举,气节长存;一校之长,今安在;前辈已逝,不可追;真名士自风流;背影渐远犹低徊。而在书的尾声中,作者巧妙地备注上了延伸阅读和后记。更让读者可以详尽地一睹人物背后的史实和时代背景。而书中对于每个人物的描述,又是穿插着他们当时的个人照,生活照,题词照等等。让我们对于某个民国人物的了解直接从抽象的名词上升到了形象的直观认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在。阅读着《民国风度》,你我徜徉在那个时代的历史之旅;欣赏着书中的人物,你我沉浸在那个时代的陈年往事。一个时代的人们推动着那一年代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岁月激发着那一代人们前行的脚步。唤醒那段消逝的历史,追忆那个年代的民国人士,你我或许对于民国又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感知与领悟。风度由此而生,民国由此载入史册。而现今的我们也时刻于《民国风度》一书中得到感悟。

民国风度: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看过《民国风度》,轻轻掩卷的那一刻,我如刚刚参观了一个气势滂沱的民国人物志暨群像雕塑展一样,从心灵乃至灵魂都受到了空前的洗礼。可能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即,而市场上关于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著作蜂拥面市的原因吧,最近一段时间连续读了几本关于民国那段历史的著作,我开始对记忆中认知中的民国历史发出不断地问询,并期待着从我所阅读的文本中探求答案。可喜的是,现实并没有令我失望。读《民国风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为书中一位又一位被尘封在故纸堆中曾经构筑了一个时代风貌的热血奔涌的人们,也为拥有了文人敏锐特质,努力以现当代人物或场景为切入点,从而钩沉和激活一个个人和一段段陈年往事的执笔者徐百柯。我们都知道,民国是一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代,未来的中国何去何从都在无限未知中,因而它之于中国近代史也具备了极其重要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可是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其人其事,我们却知之甚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专栏“钩沉”“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始创初衷也就具备了相当的现实价值。《民国风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的合集文本《民国那些人》的再版。它用“兴味深长的奇闻逸事,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告诉我们这些喧嚣中已然对历史越来越漠然的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些人物……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虽然这些人与事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有必要记住这段历史,也有必要记住构成历史现实的他和他们……在本书中,他们不再只是一个个简单意义上的名词符号,而是分别持着各自的履历、面目与真实性情,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野。记住这些人,记住这些历史,于现代人具备了怎样的意义,我无从判断,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们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上生生息息的人们都需要这样的警醒。我为在浮躁之中依然有机会获得一份来自心灵来自灵魂的警醒而无比庆幸,也为作者葆有历史与陈述历史的情怀与担当而无比感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笃信民国风度必将因孜孜以求的写作者而更加唤发璀璨光芒。

风度民国

“书生意气,老骥伏枥。挥斥方遒,志在千里。”有这样一群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为民国吹来了清雅而又略带粗犷的“国风”。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群体。并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坚毅与优雅。不论是从容优雅的顾维钧,还是敢说敢做的蒋廷黻。不同的性格杂糅出了最美的风度。或许我们对民国的记忆只是停留在那个战火纷飞,政客勾心斗角的时期。但不妨走进民国的大学,报社,工厂去看看,去看这一批长得“有棱有角”的民国“士人”,再加上他们“有棱有角”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维护了作为一个当代“士人”的尊严。记得有一位同学调侃道:《民国风度》那些人的长相,现在的人是长不成那个样子了,想要有他们那样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我总觉得,与其叫《民国风度》,不如叫《民国风骨》好,因为他们“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会把工作弄成战争,会把生活玩成艺术,还敢与政府叫板,不要说次长,总长,司令长,就算是“委员长”也不怕。他们坚守的“士”并不是像封建时期的儒生士大夫,而是有些像唐雎,介之推,张玄素那样的人物。无论生活富裕或困窘,仕途平坦或崎岖。骨子里的硬朗却不变,他们性格的流露又是那样地直接而优雅。或许正是这种优雅的感觉,才称之为“民国风度”吧?然而,历史的风向标总是飘忽不定,曾经为国民政府立下汗马功劳,让中华大地重现复兴之光的“名士”们。在解放后不久的那次席卷全国的浩劫之中遭到无情地批判与折磨,他们光辉的一生却因此而黯淡,不仅让人悲恸感慨。这是历史的一道深深的,淌着血的伤痕,打下了一块痛苦的烙印,让后人摸着伤口的余热静静地深思。除了勾起对历史的回想之外,书中的后记还提出了对于现代教育的一些担忧。《民国风度》中收录的大都是学术精英,高校教授。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现如今能有多少人向他们一样用毕生去坚守的精神,而那些真正坚守的人们却有时会被他人嗤之以鼻,为什么呢?提到“崇高”“精神”“志向”这样的词语,难受说仅仅是口号么?相信在书中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是我们的过去,风度是我们未来的风向标,是面对现实,回顾历史,深思未来的一本沉重的教科书。风度并非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只要有高尚的气节,鲜明的性格,风度定会存于心胸。抛开党派纷争,军阀派系,带着一颗平和的,景仰的心细细地去品读这本书。让这些丰富翩然的君子们带你回顾一个不一样的民国,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留下的永存风骨

民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小春秋时期”,特殊而又复杂。那是一个当权者独断专行的时代,政治与思想极端动荡,黑暗痛苦到让人窒息。但民国又是一个群星灿烂、群雄逐鹿、性情中人的时代,有着民主意识的雏形。然而,越是社会动荡的时代,越是需要知识分子勇于担当、行使其学者的使命的时代。经邦济世的学者使命在民国知识分子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面前,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却具有同样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出发,试图从教育救国的角度引领中国社会走上复兴之路。他们或著书立说,研讨发展方向,或组建团队和研究机构,扩大社会影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民为邦本思想、家国天下情怀、求真务实精神对于当今学者的治学之道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徐百柯的《民国风度》,就是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书中记载的这些民国文人,有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等等,他们的故事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是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作者徐百柯围绕着这些民国文人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这是一群很难定义的文人,在泥古与西化、保守与激进、淡泊与热烈之间挥洒自如。他们既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士大夫,又扮演了冲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先驱。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多少代文人的理想一朝崩溃,这使得民国时期文人从一开始就面对无所选择、没有出路的痛苦。这本《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虽然每篇都短小精悍,但写出了那些文人的气节和风骨,把他们勾勒得神形兼备。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民国风度》无论从封面设计方面,还是从纸张印刷方面,都给人以浓重的“民国感觉”,读此书,仿佛回到了那个已离我们远去的年代,不禁抚书自省:如果我们置身其中,将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呢?

《民国风度》读后感

先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民国风度》所吸引,一直以来对民国抱有不错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国人才众多,大师云集。一想起民国,脑中就出现烟雨朦胧的优美画卷,这是民国诗人带给的印象。一想起民国,就浮现风云际会的辽阔图景,这是民国政客带给的印象。一想起民国,还会想起在战火纷飞中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的西南联大老教授,拥有着这个时代缺少的传统与风骨。   也许那是个乱世的缘故,时势造英雄。他们那一代肩上担着更重的道义与气节。审判日本战犯的梅汝璈,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顾维钧等等。他们,或是政界领袖,或是杰出外交人才。他们,代表了民国政坛的铁骨风度。   我们都感叹,这个时代缺少大师,但什么是大师呢?有一个可能有人听说过的小故事:一日,日本飞机空袭昆明,西南联大师生急忙躲避,在跑躲过程中,刘文典想起他十分敬佩的陈寅恪双目模糊,急忙反身去搀扶。在途中遇到向外逃躲的沈从文,呵斥道,你跑什么?我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能讲庄子了,你为什么要跑?从中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这就是大师,一个人可以担起一个学科。有气节,有傲骨,有着对学术的坚持,我想,这就是民国大师的风度。   冯友兰,我知道他是由于他写得中国哲学史。当时他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全国统一教材,统一考试规格。在如今和当时却形成较强的对比。西南联大人认为学术自由,坚决反对行政干预,并由冯友兰起草了《抗辩书》,表明了联大的态度。此时又想起蒋介石曾到安徽大学指导,见校园没有欢迎的队伍,冷冷清清。蒋表示不满,此时身为校长的刘文典却说:“大学不是衙门”。如此学校,如此师生,方为真勇士。   当然,民国时期名士还有很多,比如梅贻琦,傅斯年,陈垣,赵元任等等。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民国有这么多大师,而现在被公认为大师的却寥寥无几?是我们看不出来,没有伯乐的眼光还是真的没有?我无从得知。   自由,气节,风骨,道义,这些词语在现代人身上还有吗?想想我们的教育,想想我们上学的目标——考上好的高中,大学,找份好的工作。从此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吧。有谁还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个人追求不同,在此无法详解。但我们是否可以不时回望一下他们的风骨,为我们的前行增添一点动力呢?

《民国风度》:有了他们,才有我们

第一次系统的了解民国文人,是看《南渡北归》这本书。这本书全景式的描绘了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的遭遇,从胡适到沈从文,从林徽因到冰心,从傅斯年到郭沫若,他们南渡之后的狼狈,北归之后的悲惨,两相对比,让人叹息。后来,这批大师深印自己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时常想起,也会为他们的命运之波折,感慨不已。清末民初,被李鸿章称为“二千年未有之变局”,政治上遭受西方压迫,经济上百业凋敝,文化上中西激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遭遇空前的冲击,尤其是一些高级文人,他们积极学习西方文化,但又有国学底子,这种中西合璧的人才在那时候的中国成批的出现。在《民国风度》这本书中,徐百柯先生介绍的每个老先生几乎都有留学背景,他们既有西方绅士的气度,也有中华儒士的风度,但也不失作为一个学者的温度。他们传承着中国千年文化的精神,同时,又给这精神注射新的精神内涵。徐百柯的这本《民国风度》不同于《南渡北归》,它属于报纸专栏文章集结,因为此,他没有事无巨细的描绘各个大师的方方面面,用记者旁观者视角描写某一侧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大师最突出的特点,甚至,你光看标题就能知道这位大师一生的特点。他写李济,说他是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准确而生动,一语道破李济先生在学问和做人的风格。他写冯友兰,说他两束雄文,一抹背影,概括了这位大哲学家人生的辉煌与落寞。他写容庚,宁跳江,不批孔,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当然,本书也有掌故。反右期间,历史教授徐中舒常被拖出去批斗,但对此一场豁达,每次回头倒头便睡,大概不到5分钟便鼾声大作了。甚至自己的孩子写大字报和自己划清界限,他也是微笑着持赞成的态度。徐老的态度与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他风骨和风度表现的淋漓尽致。种种如是,构成了一副中国文人大师的群像,这群像背后都有一个“士”的精神。士、农、工、商。那时候,“士”是国家的支柱,是时代的脊梁,有了“士”才有了文化血脉。“士”忧国忧民,渴望用自己的所学拯救旧中国,同时,他们也风度翩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同代及后世之人。从小,我们都要求学习圣贤之道,要在精神上追随古圣先贤,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庄子的梦蝶化蝶……可是,他们都太远了,总感觉这些东西都是想象出来,只能是“心向往之”。而这辈学人,无时无刻都在践行着古人的圣贤之说,他们告诉我们,这些理念并不遥远,很朴素,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努力,我们也能做到。你看,他们不是都做到了吗?这些人著书立说,他真理带给我们,又去按照真理来要求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国的这辈学人,是一座桥,连接了我辈与古人,以免文脉断裂。他们已经远去,幸好,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记得。

对独立精神和民国风骨的沉思

《民国风度》初拿到手里看似是一本简单的书,其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很短的,但认真翻阅过后会有另一种感觉,它不仅不简单而见异常的厚重,因为文章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如果说有大师的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以这样称呼。书中的主人公们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学者的集合,这些人所具有的个人魅力和一些特质可能会被很多人所推崇,而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值得普遍推崇的。社会总是要进行分层的,也就是说社会这个范畴中总是存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群,而大学者、大教育家甚或是信念坚持的媒体人都可以成为精英,而在精英这一团体中也还是有不同的情况的比如说历史学家蒋廷黻的一句话我就很赞同“我国几千年来最无贡献的阶级是士大夫。我心发火的时候,不免要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鼓掌。”我想这句话很多读书人看到了都会很惊愕,之后就会怒目而视蒋廷黻,也就是说这本书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可能都会反感这句话。诚然,民国时期的大学者们曾经存在过,并且现在没有人敢于胆大狂妄到视其为无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影响过历史,由于他们的努力让很多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我亦认为这些值得尊敬的人有则有了,不宜广泛推广。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坚忍不拔的秉性,甚至有着固执、执拗的心理,这些特质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似乎很宝贵、很值得大家学习,想想看一个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人多么受人尊敬啊,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面子工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实际生活中需要的并非这种精神,而是实干家的精神。读书人免不了酸腐之气,如果说这群人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的人就是那群校长了,毕竟他们做事比做学问多。陈寅恪的学问做的好,很多人都清楚他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级人物,但是他的做事实在不敢恭维,他直接改变的事情很少,如果说改变了什么也就是他的学生改变一些事情吧。季羡林先生对所谓后死者非常推崇,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后死者肩负着那些殉道者肩负的理想,但是我认为纯粹的学问是不能救世的,如果要改变这个世界就要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民国风度》的作者想告诉我们风骨和独立的精神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这一点我就非常认同在风骨和独立精神中我们能够找回自己的本源、自己的真实,有了这些东西作为个体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所谓的民国风度大概也就是这个了。《民国风度》是一本让人回忆的书,之前我已经接触过书中的一些大家了,但这本书让我加深了对这些人的认识,甚至还认识了一些“新人”,而其中杨荫榆的出现更让我欣喜,因为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恐怕印象中的这个人只限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里的那位邪恶的女校长,但实际上她确实因为爱国死于日本人的枪下。因此一些民国人物的形象并非我们之前了解的那样片面。总之对这些人我很矛盾,我作为个人来讲非常的佩服他们,但要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他们这群人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少数,否则那样的时代也并非是一个值得期望的时代。

随谈

这本书是徐百柯在为冰点周刊的专栏——钩沉所写的文章的辑合,以每篇一千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记述了六七十位活跃于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他们中有的人赫赫有名,有的人默默无闻。正如专栏名字所提示的那样,这些文章的目的在于发掘那些被遗忘的人,让他们重回世人眼中,并重新检视那些被世人熟知的老先生,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那一面。有意思的是,有几个尤其出名的人物并没有出现在这本书中,如蔡元培、胡适、陈寅恪等。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太过出名,记录他们的文字太多还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无法在这么短的篇幅内很好地对他们进行勾勒,抑或其它。这本书序言的题目是“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以这个题目概括这本书想传递的民国知识分子的风度再适合不过了。不论这些老先生的性格是温文尔雅还是沉默寡言抑或狷介狂傲抑,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和骨气。除此,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对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那全心神的投入和不计较得失的一往直前。在写陈贻焮先生的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先生心里的积郁,其实很深”,这或许所有经历过中国近代那百年风雨的知识分子的共同感受吧,不论是留在大陆还是离开的人。大陆有大陆的折腾,海外有海外的飘零,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个人不论有怎样的才能和风采,面对时代的浪潮,那种深深的扭曲感和无力感总是无法避免。李璜曾评周太玄:“他本是一感情深厚于文笔优美之词人,而乃一意要学科学。”周太玄或许是79位知识分子中最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人物,他和许多先生一样,并非仅擅长一学科一专业,而是通晓多个领域,文理兼备。这或许跟当时的学科积累并没有现在那么深厚,并不像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有关,但那一辈学人的专注和勤奋是现在的人们比不上的。他们面临那种时代,颇有司马迁笔下“圣贤发愤”的氛围,外界的刺激引起心中强烈的愿念,因而去学习因而去奋斗。发愤,有的时候真的很需要外界的刺激,我初中的经历让我对这点深有感触。在写施蛰存先生时,提到了他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非峣峣者易折”的气质。他对现在文学的关注和评判,他所体现出来的大师风度,真真是让人惊羡敬佩,让人极力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不仅是施蛰存先生,其它先生体现出的能力和高度,都让我好奇想找出他们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的原因。或许去分析细节能有所收获吧。

被打断的脊梁——评《民国风度》

近年来,“民国范儿”成了流行词,民国的一些人和事,也渐渐热了起来。在我看来,所谓追忆历史往往代表当下的缺乏,例如愤青们往往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挂在嘴上,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当局在南海问题上是在是太怂了。怀念所谓的“民国范儿”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外乎借古讽今,看不上当今学者教授的媚姿丑态,于是便怀念起民国学人那不屈的风骨和高洁的人格。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被我们追忆怀念的民国学人的狂傲姿态,也许并非他们的本意。他们大约更愿意著书授课,或是安安静静地做学问,抑或是三五好友畅游山水秉烛夜谈。我想在他们看来,这些事情,一定要比起草一篇驳斥教育部的雄文,或是亮飞腿踹向蒋介石,要有趣得多。他们更愿意有一个安定的国家,摆一张宁静的书桌,以有涯之一生求无涯之真理,然而竟不可得。也幸而终不可得。那些留下的天真的人,以为自己终于盼到了在安定团结的祖国里大展拳脚的机会,却只能在夜里流泪,后悔自己不曾做出一个“政治上错误的选择”。幸?还是不幸?所谓狷介,所谓不屈,所谓傲骨,正如寒梅绽放在严冬,当熬过凛冽盼得春归,却更快地凋零了。无论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还是军阀林立时的民国风度,均可发现当政府的掌控力最弱的时候,恰恰是文化最为灿烂耀眼之时。由此可见所谓的盛世真的很值得怀疑,如果它没能孕育出比乱世更为繁荣的文化。手上这本《民国风度》,搜集了许多民国学人、记者、企业家的轶事,其中有许多是我未曾听过的。作者不是单纯记录奇闻异事,更着重于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值得肯定。未曾见有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小传,许是他们为人们所熟知,或是作者不敢轻易下笔吧。囿于专栏的篇幅(本书是《冰点周刊》专栏钩沉文章汇编),文章都比较短,又特别吸引人——所以总是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喜欢本书的朋友我推荐后续阅读——大部头的《南渡北归》三部曲,一定会让喜欢民国风度的人看得过瘾。另外值得称道的是本书政治上非常正确——尽量避免了建国后的一些不必要的描写,而且对李济这类人提出了“政治上错误的选择”这种批评,我真不知道这种句子他是怎么忍心写出来的!瑕不掩瑜,《民国风度》,推荐阅读。

青衫磊落险峰行

展开《民国风度》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磊落之气息。手指划过目录中诸多姓名:李济、冯友兰、傅斯年、刘文典……便仿若那个时代的坐标与此时重叠了一般,一应世上最深切的赞美,都在唇舌之间呼之欲出。然而毕竟仍旧无语。民国风度可以观瞻,大师的韵致却被断了层。最少在此时此刻,人们尚未想起将它重新拾捡以供传承。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民国时代的学者们,在战火之流离、文化之碰撞、生死之须臾中,以其高度的使命感,接过了维新的火种。代表革新前奏曲的新文化运动,以及继起的代表新民主主义之开端的五四运动,其帷幕皆是由这些学者揭开。当民族危难之际,是知识分子以如利箭之思想,以如椽之笔,向旧有的陈腐观念与黑暗政治击起鼙鼓。敢于担当,佑我中华的表现,不仅在于开拓,还在于持守。陈垣先生于北平沦陷时期对启功先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四大文明发源地,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一如春梦,余痕轻浅。唯有中国,历夏商周汉,经唐宋元明,疆域与统治者的身份或有改变,文化却在知识分子的手中一脉相连。这使得中华民族在危难间自然而然有种向心力、荣誉感、责任感。书中所述人物,由学术分,有治化学、地质、文学、物理等。由政治分,有亲共派、亲国派、中立派等。由行政职务划分,有外交官、处长、局长、校长等。由性格分,有沉稳、憨厚、果断、优柔等。但这些在书中的体现,千红百紫,只为汇聚成“风度”一词。作者在书中写: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所谓风度,由个体来说是器量、仪姿,由总体来说,恰是精神、传统与风骨。有些人物如逻辑学家金岳霖、翻译家施蛰存,并未因如电如露的时光而被人们彻底抹杀于脑海。有些人物如战地记者方大曾,甚而做过清华校长的周诒春,却被隔阻在记忆之外。尤其方大曾,这位年轻的勇士,假若书中不言及他,读者们绝大多数都不会知道,曾有一个人奔赴前线,在雄雄战火中不顾生命、奔走穿梭,将真实的战争展现在世人面前。方大曾于25岁之时失踪,对一个战地记者来说,失踪就意味着死亡。而求仁得仁,斯有何怨。冯友兰所作《中国哲学简史》,及至现在,也是诸多读书人必读书籍之一。一九三九年前后,陈立夫训令要求统一全国院校教材,举行统一考试,冯友兰其时在西南联大,执笔撰文以拒此令,写: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全文览罢,只觉一股雄气由心底而生。知识分子的尊严、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对学生负责的心态,于此文中浩浩荡荡汹涌奔流,宁不使读者生王恭“痛饮酒、熟读《离骚》”之情。《京报》创始人、记者邵飘萍,敢忤张作霖之意;政论家、记者林白水,敢逆张宗昌之心。两人名字,取一萍一水,为萍水相逢。泉下有知,相聚一处,怕是还要对这些军阀十分大嘲,一并吟咏“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句。北大校长马寅初于全国各地批判其《新人口论》时,以一句“因为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来回应外界。还有蒋天枢类似程门立雪之事,杨廷宝就餐时以尺量桌椅之行,蒋百里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而拨枪自尽以期办学款项能足之为。书中太多事例,每一条事例,在当时来看平常的很,现在却足令人惊心动魄。之所以惊心动魄,不仅仅来自于那个年代中的人,他们对学术的痴诚,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戚,对自我的负责。还来自于,在这个年代,他们曾具有的优良品德、伟大的操守,已然流为传奇秩事。它们不再真切的出现在当代人身上,这也是作者之所以说“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的原因。目前有些小学开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要求学生购买《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书籍。学生负责每日背诵;老师负责检查背诵结果,但不负责讲解。中学始,少年人当有的英气在成绩面前垂下头去,为着理想的目标,一切皆给书本让路。至大学,几乎被耗光的学习热情,终于不能重新恢复,就此嘻笑打闹,至毕业而终。纵观这一过程,仿若是制造机器人的过程。每个人在教育里面滚一滚,只为沾上或多或少的知识,以备走上社会时先有一份求职谋生的资本。我在书的内页中写:之子于归,风度依旧。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那个时间上并不遥远,而思想上却隔着丘壑的年代,是否能够重来。韩愈所作《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沾一点知识之外,师者能否重拾道、业、惑的旗帜,引领学子趋向积极的心态与完美的道德。不带着功利色彩,只是本着经世济民、成就自我的理想,能否重新于人们心底蔓延。——这皆是这本书所派生出来的问题。钱理群在《再版代序》中,以谈谈“民国那些人”为标题,分条列项对书中人物所代表的普遍意义与意义的断层、意义如何再现进行了品评。但愿这本书、这些品评的字句,能够给读书人内心砸进一颗石子。但愿这颗石子所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但愿中国学者开始真正着力于治学、教育,而不是为个人名誉地位金钱奔走。但愿因人施教。但愿每个人在社会行为中都持守道德。但愿没有绿领巾,不再出现救人反被诬的事件。但愿罢了。

千字意风流

前几天在家,发现中央六正在放《建党伟业》,便停下来看了一看。虽然有人说这是一部马屁片,但是细细去看,却能发现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毕竟自古以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总会宣扬各种好——片子的大部分在讲的并不是“建党”的“伟”,却是在讲建党前夕华夏大地所处的一个环境。 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客观环境创造的各种条件不可分割的。若是没有辛亥革命将清王朝推翻,也就没有民国的建立,然则也不能否认袁世凯的复辟,但更不能否认的是在民国时期人们思想的一次腾飞,尤其是深处校园的莘莘学子们,不可磨灭的是那一代自有知识分子对于“民主”的传播。我们或许可以不去注意,到底谁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却不能忽略那一代群星闪耀的民国人的光芒。 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出版之后,着实引发了一股民国风。而这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民国风度》则是继前一本之后的修订版,有什么不同我真的说不上来,因为没有看过。所以只能从这一本来说些感受。 每篇文章、每个人所占的篇幅并不多,也就一两千字,是作者对他们的萃取与提炼。短小而精湛,言简而意赅。 选取的是他们每个人的经历中的一段,也是最能代表他们个人风度的部分,如南开创始人张伯苓的忍耐与厚颜的经历,日本学者、新闻人王芸生在儿子眼中国共对峙时期、文革时期的独立写文的事件等等。而书中的这些人物,对我这种读史不精的人来讲,可以说是在陌生与熟悉中交替的阅读,而文章所附的人物照片以及简介可谓是帮助不小。熟悉的如李济、冯友兰、傅斯年、金岳霖、顾维钧等人,陌生如李登辉、周太玄、马约翰等,除了一般的了解外,却不能评判其他。 历史的消逝,除了时间的覆灭外,如同大浪淘沙般的筛选着个体,或多或少的一些剩余的人们因为其术业专攻而被一部分铭记在心。正是因为他们的术业类成了属于华夏土地的硕果,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个人风度,让他们为现世人所敬仰。民国,是夹在动乱中存在的一个特殊时期,有列强在土地上的掠夺、有军阀各自为政的统治,也有妄求复辟的清朝一代,北洋政府的对外的软弱,与对内的宽松或者说是无能,亦是因你所站在的角度不同而出现的景色。 在历史格局的动荡之下、社会磨砺的打压之中的人们,会因这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烙印在他们身上时代的标签。而短短的一两千字也很难去描述他们的经历与是非,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一种共性,一种有着相同的独立自由精神支撑着的、却因个体不同而表现不 同——或迂腐或耿直、或风雅或痴狂的“士”气。 时代影响着一些人,而这些人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鲜明特色。我们或不可妄求什么,去让在大学校园中越演越烈的官僚气息一下子吹散干净,去让热爱冷门学科的学子一下子得到各种创新优待,去让叫兽们不再去成为某些阶级的喉舌、不再为了经费而去拍马屁附庸什么。或许是时光研磨掉了那些人的黑暗,但是我们心向光明,自然是要与那些阴霾处格格不入的。

风度

看到书名,马上想到是前段时间刚刚接触的“魏晋风度”。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民国的精英们的风度可以说是让人纠结。不同于魏晋的士人的洒脱与个性这么单一,民国时透露出的多是一种复杂,或者说是一种各类思想文化的交集,每个人都有一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身上有重担,心里有些许负担。这与复杂的社会脱不了干系。在转型时期,人们都会迷茫。但那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保留着“士”,保留着君子的风度。

纪念最后的大师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狄更斯民国,那个在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夹缝中的短暂存在,是中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相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是旧世界的蒙昧专制和新世界的启蒙觉醒的激烈交锋。在这个动辄“和谐”的官本位社会里为人们所遥想追思的民国风度,源自于那个战乱频繁的混乱年代,也正是因为那个年代的混乱,所以人们的思想所受到的束缚也最小——那是一个思辨的时代,一个百花争鸣的时代,一个与现在的人才的时代截然不同的、天才的时代,一个在下一次的大混乱来临之前的最后的大师的时代!自来就有“魏晋风度”之说,那些面对人生如朝露般脆弱短暂,不想面对这样残酷,而无力改变的现实的名士们只有寄情于山水之间。过去了的总是最美好,时间像一片滤纸,滤去了可能存在的不美好,放大了那些逝去者的光环……于是,他们率真任诞、他们自由洒脱,他们不畏权势、不为物累、超然物外……成为了那些在现实面前困顿的后来者的向往与慰藉。民国亦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大动荡大转变时期,同样残酷的战乱,太轻易的生离死别,无可奈何的离愁,更激烈的价值观的颠覆……政治上实质的政权更替,军事上的军阀纷争……同样天资横溢如繁星璀璨的天才的时代。当时曾出现的那些堪称大师级的人物,那些人文精神,曾经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骄傲。那些有承担,有独立自由,有创造精神的一代知识分子、远去了,留下的,不过是后来者的几声感叹。——斯人已逝,探索无限,唯上下而求索!本书是由《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钩沉”专栏,作者徐百柯主笔两载,期间文字结集成书,原名《民国那些人》的。今次修订版更名后出版。作者从故纸堆里,点选了79人,以老辣的文笔从今天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切入,将历史和现实嫁接起来,“激活”了那一段陈年往事;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勾勒出一个个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的趣人。作者不写全人,不写大人,只着重于这些人的不为人知,细微而重要之处。辟如求学,教书,治学,工作,为人,处世,追求,理想等等……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没有概而述之,正是这些点滴的挖掘拼凑成一个个更清晰更立体的民国人物以及他们的信仰、精神和人格。这些以一言一行而实践的品格,比空口说什么大道理都重要!……当我们感叹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之时,当我们痛惜人文精神的流失时,再读这些民国那些人的趣事,我想多少也可以唤起一些对那个时代浓郁的人文精神的感慨。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用心,令人轻易联想起上个世纪2、30年代,那种令今人追思的褪色的繁华。虽则作者的文笔不错,但是受限于文章的篇幅,再怎么写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毕竟这不是单个人物的传记,而是众多人物小传的合集。不过,个人来说还是更喜欢作者这种就事论事,个人主观意识不强的文风,如果是个人主观意识过盛的写法,可能带给我们的就仅是作者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故事了。甚至有些完全就给写成了抒情散文,人物经历背景居然还得读者自己上网去搜的……可我花钱买书难道就是想买你写的小说吗?文不对题,写得再美有啥用!


 民国风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