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类职称考试 > 中公版·201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10049309
作者: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页数:218页

内容摘选 10%书稿内容精选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相互作用的结晶,它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儿童的学习活动;幼儿园课程应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儿童的不断发展。狭义的幼儿园课程,就是指幼儿园的学科教学活动,即幼儿园设置的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科目。不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幼儿园课程都应该能促进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儿童的发展。一方面,儿童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为儿童设计出发展性的课程,准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安排丰富的教育活动,提供各种经验,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成长特点、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幼儿教育工作者还要为儿童设计出个体化的课程,符合儿童独特的知识经验,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使能力不同的儿童都有所提高。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它是课程其他要素抉择的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导向作用。(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三)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四)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三、幼儿园课程的种类幼儿园课程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如果从隐蔽性和显露性两个维度出发,对幼儿园课程加以划分,则可以分为隐蔽课程和公开课程两大类。(一)公开的幼儿园课程公开的幼儿园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幼儿园课程。它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涉及全体幼儿,并有利于其全面发展;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及个性倾向;反映出幼儿教育机构、家庭、社区及社会的各种特征与要求;承认人类的知识宝库来源于各种文化资源,并从中发展起来。(二)隐蔽的幼儿园课程隐蔽的幼儿园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幼儿园课程。它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的环境中,既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三)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幼儿园的公开课程和隐蔽课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日益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例如,在幼儿园里,特别注意班内外环境的美化、绿化、洁化、儿童化。幼儿教育的这两种课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幼儿园的这两种课程虽然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不仅关注幼儿现在的爱好,而且还注意培养幼儿新的爱好,并把幼儿的爱好当作课程延伸和发展的起点,进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四、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五、幼儿园课程目标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幼儿园课程目标。从目标的角度来比较,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在具体化过程中都可以分解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彼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从内容的角度进行比较,课程目标可能比教育目标划分得更细致,如幼儿园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五个领域,即健康、语言、自然科学、社会、艺术。再具体一些可以划分为若干学习范畴,如日常生活、体能锻炼、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六、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时,一般都是依据目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来确定计划中的教育要点,再具体地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课程目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具有两个意义:一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要符合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二是活动过程所选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方法、手段、途径,应与目标保持一致,才能较好地达到教育效果。(三)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课程目标是建立幼儿教育评价体系的标准,如果没有目标,就很难编制出符合教育目的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七、幼儿园课程内容(一)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包括幼儿身体、认知、语言、情感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必须遵照目标所包含的几方面发展要求来确定内容的范围,选择对幼儿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既能让他们终身受用,同时又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确定的,它体现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重视的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幼儿身体、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从总体的范围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性诸方面,并使这几方面得到平衡发展。2.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幼儿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到的知识,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幼儿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个简单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有兴趣,就能增强自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3.幼儿学习的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只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就可以达到内容的时代性与丰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儿的学习、理解和应用。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八、幼儿园课程的拟定(一)制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总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枢纽。(二)确立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立,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学科知识,即关于学科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原理,例如,有关字母、数字、物体各部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是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这主要指的是能为各种发展水平的儿童所接受的教师的情感、行为和性格;组织各种能使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地同儿童进行交往;再次是儿童的行为,即儿童的行动、动作。比如,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积极地表现自己,主动帮助同伴,正确地回答问题。在这三个指标中,儿童的行为最为重要。九、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一)设计幼儿园课程的原则1.承认儿童的权利幼儿园课程的设计,首先应该在承认儿童权利的基础上进行。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能通过各种活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和需要,能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与教师和同伴进行相互作用。今天,“儿童优先”的思想已经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儿童,承认并维护他们作为特殊的人的一切权利,这是科学地设计幼儿园课程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2.反映民族特色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当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美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构建中国化的幼儿园课程时,必须反映民族特色。3.面向世界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世界逐渐变小。所以,从幼儿期开始,我们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融进外国优秀文化,通过节日、饮食、建筑、服装、动物等主题活动,把反映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给幼儿,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加以理解和接纳。4.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建构,应该注意幼儿发展的特殊阶段,不仅应反映出这一时期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而且应体现出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其成长、发展的时期、时间和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还应考虑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的需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二)设计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我们应使其内容具有全面性、启蒙性、社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1.全面性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覆盖幼儿身心发展的诸方面。首先,这是实现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需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次,这是幼儿整体发展的需要,幼儿是一个有着生理的、安全的、情绪的、智力的、社会的等多种需求的个体;再次,这是世界幼儿园课程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构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方面,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基础,丰富幼儿知识为前提,提高幼儿智能为中心,培养幼儿个性为核心,陶冶幼儿情操为关键,塑造幼儿品德为指南;最后,在安排各方面的内容时,也要注意均衡;此外,在设置具体课程时,也必须注意学科内容的全面性。2.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不仅应是广博的,而且还应该是浅显的,具有启蒙性。3.社会性“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社会性是我国近现代幼儿园课程内容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经过教师的选择、加工而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4.发展性幼儿园课程内容不仅要有规律性、稳定性,同时还应具有发展性、变化性。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要不断扩展、拓宽,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排也应有所区别,从小班到大班,知识点逐渐开阔。5.灵活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水平不同,幼儿园课程内容也不应简单划一,而应具有区域性、经济性、民族性、机动灵活性。(三)设计幼儿园课程的策略我们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师应该如何教,更要考虑幼儿是怎样学的。幼儿的学习是其好奇心的表现,幼儿的学习是个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幼儿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操作,这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2)游戏,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3)模仿,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4)交往,这是幼儿学习的积极形式。我们要根据幼儿学习的方式和需要,进行筛选与尝试,不断改变教育教学行为,以寻求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课程策略。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为不同的幼儿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当班级环境改变时,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也会随之而变化,课程的策略就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个体的成长发展。2.要为幼儿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的自发活动、自由游戏,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发展自我。3.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发展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幼儿体育运动技能、自我保护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4.要鼓励幼儿参加大组活动;同时尊重每个幼儿,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参与游戏、活动还是放松休息;允许幼儿在众多的活动中自由选择,为幼儿提供自选活动的材料和时间。5.还要兼顾特殊幼儿的需要,施予不同的课程策略。这种不同性依赖于特殊幼儿的具体情况,如是低能儿、发展迟缓儿、还是情感危机儿等,让不同的特殊幼儿享用不同的环境、设备和器械。■一、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计划(一)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二)教育教学计划的类型教育教学计划可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年龄班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这层计划包括一日活动的安排和活动设计即教学设计)。(三)制定计划的过程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确定目标、设计活动、观察或评价,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安排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阐明期望幼儿通过这一活动能学习到的知识、态度或技能。教学方法:描述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步骤:计划好怎样开始、怎样进行、怎样结束。教学内容和教具的选择:怎样配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具,以有效地达到目标。 二、幼儿园的教学(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领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上课为基本模式的班级集体或小组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由教师参与和指导的分散的、个别的活动以及幼儿的自发的学习活动等,它们有机地结合,相互影响,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是游戏、劳动等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一个方面,是幼儿园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是幼儿园的唯一活动,必须和游戏、劳动、日常生活等密切联系、有机结合,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1.幼儿是通过亲自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感知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关系,获取感性经验的。因此,让幼儿通过自己身体的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和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与环境、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这是幼儿园教学特点之一。2.幼儿通过与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通过游戏、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同伴或周围熟悉的人们的语言、表情、声调、技能、举止行为以习得易于理解、力所能及的语言、道德行为、习惯、技能等等。所以,给予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范例和示范进行学习,这是幼儿园教学的又一特点。3.随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不仅可以直接感知认识事物,而且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讲解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接受成人的言语指示来调节行为,而且通过自己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幼儿期可通过语言进行学习,但是语言必须和具体事物相结合,运用口头语言,不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是幼儿园教学的又一特点。4.幼儿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的新异刺激引起探究和兴趣,但幼儿兴趣不持久。因此,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上课教学必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引起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幼儿主动学习,同时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和参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自发探究学习活动,这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之一。5.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注意不稳定,抑制能力差,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和疲劳等特点。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具有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教学。此外,为了避免幼儿过多的学习负担,幼儿园不布置强制性的家庭作业,也没有考试制度,不记分、不留级,而是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游戏、生活。(三)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和幼儿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在这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和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1.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因素。在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发挥他的重要作用。但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幼儿集体上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向年幼儿童传递信息和技能,幼儿处于接受学习时,教师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而当幼儿分组的、个别的进行发现学习时,教师仅是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等条件,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支持、启发、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供探索问题的机会,帮助幼儿自己找出问题答案,获得知识经验,得到能力的发展,教师仅是指导或辅导幼儿的学习。教师对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技能技巧以及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机制、情感等,都会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幼儿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幼儿是否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过程成败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教学内容能否转化为幼儿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能力,能否影响幼儿的情感、品德和行为习惯,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的问题。除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对幼儿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外,幼儿的成熟(即个体的生理组织的结构、机能和本能行为)、智力水平和知识经验、内部动机(由好奇、兴趣、需要所引起的内部学习动机)、个性品质,以及外部的教学环境气氛都与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教师不仅关心本身怎么教,还要多思考幼儿学习的环境气氛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如何学,学什么,学得怎么样等等,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愉快地进行学习。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幼儿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幼儿认知的主要原料,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中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教学内容应能引起学习主体的兴趣、好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应是幼儿所必需的,既能使幼儿适应周围的生活,又为入学奠定基础。教材还应有较高的发展价值,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和创造力、主动性、自主性、独立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幼儿学习的教材有的属符号类教材,如语言、数;有的为知识内容教材,如自然、社会;有的属艺术教材,如造型、音乐;而有的是身体动作的技术教材。无论何种教材,必须难度适当,彼此能有机联系,才能使学习处于最优化。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教师运用的教具、幼儿操作活动的具体材料、电化教学、教学方法等,它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促使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以及发挥主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年幼儿童,由于他们注意的无意性占优势、知识经验的贫乏以及记忆、思维等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上四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促进、影响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要考虑教学的时间和参加教学活动的人数等因素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四)幼儿园教学的原则幼儿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幼儿园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促使幼儿正确地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并结合各科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教学,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2.积极性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个方面的统一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表现在有积极好学的态度,对学习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能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有充分信心完成学习的任务。其次表现在幼儿积极的外部操作活动和内部的智力活动,能积极感知、探究、发现周围事物,获取感性经验;能积极思考,对感知材料进行储存和加工,并能以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第三,能把所学的知识、语言、技能进行迁移,积极地运用于所遇到的各种情境中,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活动性原则为了贯彻活动性原则,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既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幼儿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4.发展性教学原则发展性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智力、体力、道德、意志、情感等的发展。遵循发展性教学原则,教师选择给幼儿的学习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是逐步加深的,需要幼儿作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学会的,并且要求幼儿不断地努力,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地发展。5.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图片、模型、幻灯等直观以及语言直观。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运用各种类型的直观手段,从具体的、有情节的事物向无情节的事物过渡,从实物类型的直观向图片、模型过渡。6.巩固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学习新知识技能时要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作用于客体,给予适当分量的学习内容,使其及时理解,得到及时巩固。其次要创造条件,给予幼儿运用已学知识技能的机会。第三,引导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时练习旧经验,复习原有的知识技能,使幼儿在较自然的条件下,对所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尽力避免单调机械的重复。7.个别对待的原则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要从每个幼儿实际出发,个别对待。教师要观察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态度、独立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以及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区别对待。三、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一)集体活动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二)小组活动幼儿园的小组活动可以是教师有计划安排的活动,可以是教师组织引导的活动,也可以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小组活动的特点是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和同伴、教师谈论或交流,并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所要求做的事。(三)个别活动个别活动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的自发、自由活动。教师的指导一般在幼儿自选活动时间进行,教师作为同伴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个别幼儿互动,或是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辅导。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一)观察观察法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运用观察方法,让幼儿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幼儿的眼界,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锻炼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和大脑机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积极的态度。(二)实验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三)游戏操作游戏操作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游戏操作是一种在玩中的学习,一要给幼儿自己探索的空间;二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愉悦感。(四)参观参观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活动。参观能使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究而获得较丰富的直接知识和经验。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注意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整理信息。(五)谈话、讨论谈话与讨论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到的是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的方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别人沟通,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六)讲解、讲述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讲述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教师在讲解和讲述时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注意语速的快慢停顿、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强弱等。(七)演示、示范和范例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也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演示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引导幼儿按一定顺序注意物体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特征,使他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较完整的感性材料。示范或范例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或幼儿的动作、语言、声音,或以经过选择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是幼儿模仿学习必用的方法。教师在运用演示、示范和范例时,必须伴随语言的讲解,演示、示范要正确、逼真而富有感情,要面向全班幼儿,保证每个幼儿能看得到,听得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视听媒体(教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实物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皮肤来感觉物质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与感受。(二)图书幼儿图书包括故事书、科普图书以及其他各种反映幼儿生活或供幼儿学习的画册等。(三)挂图、图片、照片在实在没有实物或是实物无法带到教室的情况下,可以用挂图、图片、照片来代替,但要注意恰当地使用。(四)幻灯片、录像带幻灯片是较多使用的电化教具。它的特点是制作简单,价钱也不算贵,使用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由控制画面。另外,可以通过放映录像给幼儿提供真实的画面,但时间不宜过长。(五)自制教具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些教具。六、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一)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的系统活动,并且主要由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的过程。(二)日常活动与生活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日常活动与生活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三)学习环境在考虑幼儿学习环境时,不能只想到活动室内的环境,同时也必须考虑活动室以外的可供幼儿体能锻炼和户外自由活动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幼儿园整体的文化环境。(四)家园合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共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者互相沟通、加深理解、合作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幼儿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一、课程评价概述(一)评价的目的1.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2.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二)评价的作用1.鉴定作用。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者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2.诊断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质量。3.改进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不足和问题,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4.导向作用。评价依据的标准是按《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确定的,具有鲜明的方向性。二、课程评价的内容(一)课程评价的范围课程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对照教育目标,检查和评估课程教育教学计划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适;2.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记录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预定目标,检查和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适;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对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各项要求,检查评估教师的行为、态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4.对照课程教育目标,测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包括身体、认知、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几个方面。(二)教育活动的评价教育效果的评价是改进教育、提高质量不可或缺的,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一技能。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做出评价。三、课程评价的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这是课程评价的总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幼儿园对教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教育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估,要侧重于诊断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作用,不适合把评价只作为对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的鉴定手段。(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并不是被动的被检查者,而是课程的主要评价者。评价过程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因为任何评价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都要通过教师的活动才能得到落实。(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1.评价目标要符合幼儿身心整体发展原则,避免偏重某方面而忽略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2.评价内容及方法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事物及能够接受的方法。3.评价是要找出幼儿的优点,发现和发挥幼儿的潜能,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案。4.评价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自己的早期表现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不要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5.评价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参与机会,要接纳幼儿的看法,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6.评价要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对幼儿连续的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幼儿的学习作品等,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不存偏见。7.评价的结果要清楚、有系统,并正面地告诉家长,使他们了解幼儿的发展进度,增强对幼儿成长的认识,以利于家园合作。(四)评价应客观与真实评价还应做到客观和真实,这是对课程评价应持的一种科学态度,也是达到课程评价目的的保证。四、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对幼儿教育的课程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课程的终端环节,同时也是课程的起始环节,对课程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评价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评价幼儿的发展这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关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主要指标。首先,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幼儿。可以通过直接与幼儿谈话、系统地观察和及时地记录,以及经常和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来了解幼儿的现状,正确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其次,教师应对幼儿多进行纵向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幼儿,把幼儿的今天与昨天进行比较,看看幼儿是否进步了,还存在哪些问题。再次,教师应对幼儿少进行横向评价。教师不应反复把幼儿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或简单地把他们与常模进行对照,再作出判断,予以批评。(二)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教师要认真评价幼儿园课程为幼儿所设计的目标、选择的内容、运用的手段和采用的方法以及幼儿参与活动的形式和兴趣,以此来改革原有的不适宜幼儿成长的课程,构建科学而又合理的新课程,促进每个幼儿的积极发展。首先,教师要评价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要求;是否以本园、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反映出整个教育计划的基本思想和最终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评价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否考虑到幼儿应该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并能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再次,教师要评价课程形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既有计划性、稳定性,又有偶发性、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本章思考与练习】1.论述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试述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有哪些?3.请谈谈如何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中公版·201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