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永恒之道》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 >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 建筑的永恒之道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2
ISBN:9787800116278
作者:[美] C. 亚历山大
页数:423页

建筑的永恒之道与诗

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想法:“现代诗歌处理的事物﹑问题和现代人的情感的日益复杂,要求诗歌形式上有相应复杂的技巧──像建筑学一样──唯其如此,诗歌方有足够的承受力去面对这个时代。”令我翻开这本书,但这本书的伟大嘲笑了我的诗歌功利主义:它真正教给我的,绝不止于建筑或诗歌的技艺,更关乎其宏旨。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无名特质”实际上也是诗歌/生活的必需,“无名特质”由“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等概念一步步界定和修正,最后又被“平常”二字洗涤,“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村庄的简易鱼池,它也许就是永恒的。”,因为组成它的一切都无比的忠于自己的天性。   曾几何时,诗人就等于最忠于自己天性的人,现在却不知怎的,某些“诗人”竟几乎成了虚伪的代名词了,他们或自欺或欺人地在虚妄中过活,写着诳骗自己或者读者的甜言蜜语,且全不知羞愧,他们距离“无名特质”该有多远。《建筑的永恒之道》实际上是在强调艺术所应虚怀向往的“真”何谓,“当你遇到忠实于自己的人,你会立即感到,他比旁人‘更真实’。”由人而来的艺术亦如是,一首诗尚未说服、感动那个你心底最深处那个自己,你怎么奢望它能说服、感动别人。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这说服和感动还要经起考验,所以说“技巧检验真诚”,这真诚带来的是富有生气的创造:“只有我们放弃了支配我们生活的意象时,我们才会有自由。”“它的好处来自它真实于自己内力这个事实,而不是来自任何特定的目标意识。”这就又触及到创作意图的问题了,所谓的“特定的目标意识”就等于我们的文学史意识、被批评意识、潮流意识等等,然而这一切,对于诗歌本身都是虚妄的。

一本浪漫的书

建筑咱不熟,都是四人帮的那本"设计模式"给亚历山大做的好广告.一位老兄说的好,"天啊,建筑的书咱们程序员也得看呐?"建筑的书看的很少,误打误撞看了这本,然后买了亚历山大的厚厚的那套"模式语言",准备以后有机会参照他的模式语言盖自己的小洋楼了。很喜欢亚历山大对于那种"无名特质"的描述,他列举的那些使事物具有某种无名特质的事件,让人掩卷而叹.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为什么要这样糟蹋大师的书啊

这书我读了20页。发现读不下去。句句拗口,段段狐疑。然后到Google Book上找到E文版。发现,这本书被无良翻译糟践了。很恶搞的是翻译在译后记里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怀着一种焦虑。我心想,你再焦虑也把书看懂了再翻译啊。这样糟践一本好书不就是在拉中国文化进步的后腿吗?

“永恒之道”

若不是有人来问我这本书,我都忘了我有这本书的。来求证此书的人不是建筑相关专业的,而是做IT的,写软件的~我很好奇,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专业,他居然能问出一本及其理论,及其专业的建筑类书籍。跟随这我的好奇心,才知道这本书“被封为软件界的圣经”,哈,圣经,有木有这么高的地位呦!我跟他说这本书太专业,对门外汉来说,完全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谁知对方很坚定的跟我说“要看懂它”还问了些建筑史入门的书,一副很起劲的样子。建筑师丰富多彩的,建筑史是枯燥的。他说”软件一开始是从函数开始,一个个函数就像一块块砖,然后开始码砖,垒砌墙体,这就完成了一个小的软件。当要软件越变越大,这就要求用于建筑的理论,在软件构架上整合,让这个软件越来越强大。”听完,我没有觉得建筑学科跟软件学科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如果有联系的话,也只能是要求软件设计师必须拥有建筑师从大处着眼,细处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个貌似该和软件的项目经理很有关系吧,自己目光短浅,项目初期只是像小作坊一样自顾自的埋头苦干,等想变大的时候,发现原先做的完全狗屁不通,还要从基层改起,浪费时间又是劳心累体。建筑是一项很精密的工作,在现代电脑手段和新型材料运用的帮助下,建筑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工业化。在房子还盖起来的阶段,建筑师已经规划出房子的蓝图,这个蓝图在各个支持学科的帮助下是有一定预见性的,绝不是发现了问题采取解决问题。建筑建造出来,首先要知道基地的基本情况(地基情况,周边环境,交通规划等),基地用途,业主意见,施工方意见,材料的选择,工程造价预算,建筑法规,作为设计师自己的意念,还有项目的宣传和商务运作~~ 如果在工程动工前,都把每一项拎清楚,这样在工程过程中会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是的项目又快又好的开展下去~建筑是按图施工,没有建筑,还有图纸。绝不是某人说的软件构架上会借鉴建筑的方法,我们有图,你们有图吗?你们只有几个小小的单独软件,整合在一起,才发现地基没打好,从头来改,让单独的软件兼容到大的软件中,为这个大的软件所存在。在建筑中,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这是重大事故,后果完全不可挽回,只能拆掉重新盖起来,这种耗时耗力,劳民伤财软件界木有见过吧。软件在虚拟的世界中,任意盖房子,想拆就拆,想改基层就基层,想多面积就多大面积,完全不用受基地红线和建筑规范的限制。我说就是让你们这些软件设计师拆房子,拆的太容易,你们才会没事干拿这个建筑理论来整合你们的软件构架。建筑师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效果,他再去分配下面做事的人,跟着他的想法,去逐渐构筑成建筑本身,绝不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效果,就这么模糊的做下去,结果来返工。建筑和软件都是很抽象的学科,在没有完成时大家都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这就要求建筑师发挥语言和文字的功夫,穷极词汇,把最能表现这种效果的词汇挖掘出来,最贴切的来描述最后的效果,不光是为业主还要给一起工作的人,让大家了解你的意图。不过软件设计师们空间想象能力一般都不是很强,强的都去做建筑师了。我觉得软件倒很想建筑装饰材料,比如窗,材料还是铝合金,但是我可以根据具体窗口的大小,来定制这个窗,他只为这个建筑为存在。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形制,定制的产品。统筹规划理念,放任四海而皆准,何必独采建筑一枝花!!

老虎比人更有生气——读后感2

很少上豆瓣,今天上来居然发现有一位朋友邀请我为好友,信息中写的居然是“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笔记一直都没有贴完。(感谢这位朋友的关注和提醒。)现在把后4篇读书笔记一并贴上。以下是正文:什么是更好的建筑?不是更高的,也不是更矮的;不是更大的,也不是更小的;不是更豪华的,也不是更朴素的;不是更鲜艳的,也不是更素雅的;不是更现代的,也不是更古朴的……《建筑的永恒之道》中Alexander告诉我们:好的建筑源于一种无法命名的特质——“无名特制”。“无名特制”之所以无法命名,不是因为它太高深、太抽象、太模糊,恰恰相反,是因为它太朴素、太具体、太精确,用我们语言中现有的词汇无法准确的表达它——“名可名,非常名”。那么到底什么是“无名特质”?Alexander给出七个相关的词汇:“生气(勃勃)”、“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把无名特质想象为一个点,上述七个词都是一个椭圆。每一个椭圆都包括这个点,但是每个椭圆都包含许多远离此点的其它意义。”“无名特质”无法制造的,只有当某个建筑(或者某个人、动物或者其它任何事物)与他内在的“力”相协调时,无名特质就会出现。例如,一只野生的老虎。它有尖利的爪牙,敏捷的身手,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带肉垫的脚使得它在潜行时悄无声息,长长的尾巴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它嗜血成性;它独来独往,突然出现,快速捕杀,撕碎并吞噬猎物,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远山中传来的一声虎啸,山中所有的动物胆战心惊……这是一个隐秘的杀手,一个山中的王者,这是——虎。再看看一头动物园中的老虎。它出生在动物园,是人类濒危物种救助计划的产物。小时候因为母乳不足,它喝牛奶,后来吃剁碎并添加了维生素的牛肉。它一点点长大,祖辈外形的特征一一显现。然而在一次实验中,面对人类投放到虎笼的一只活野兔,它不知所措,甚至当野兔惊惶的做最后反抗时,它掉头逃走……两只虎,哪一只才更有生气,更完整,更舒适,更自由,更准确,更无我,更永恒?哪一只才更具“无名特质”?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我”。每一个做出杰出成就的人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顺应并实现真我的结果。试想如果刘翔将理论物理作为毕生的追求,而杨振宁从小练习田径梦想成为奥运冠军,那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然而,认识真我,自我实现并不容易。在外因的影响下,我们经常趋于背离真我。先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在轻松的环境下,一个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的人,在紧张拘束的环境下(例如,一次充斥着领导专家的会议或晚宴)会更多的选择缄口不言、谨小慎微。言多必失,在外力的影响下,他背离了真我,在外人看他是无趣的,就自身而言他也觉得很别扭。再举一个例子:一个擅长思索,对抽象的概念天生敏感,而且享受思辩乐趣的人(Y),在科学研究中如鱼得水并且乐此不疲;然而当一个潜心问道的学者常常是寂寞和清贫的;名利的诱惑、家庭的责任、生活的压力等等外力都可能导致这个人弃学从商,开始炒做、经营自己。我并非有意批驳这种做法,只要不违反道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其他人没必要废话。我想说的只是,Y的选择背离了他的真我,他可能获得名利权势,但是他并不快乐,每天的应酬连他自己都感到厌倦,他的身上失去了“无名特质”,他不再有生气。“大智若愚”。老虎不会权衡利弊,在山林中,它一切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深刻的智者,不再为外因所动,忠实于真我。在这两者的身上,无名特质都悄然显现。Alexander说“一只老虎常常比一个人更有生气”。我们这样的凡人,无法超然于物外,恐怕很难有一个具有“无名特质”的人生,但是退而求其次,我们就尽力来建造一个具有“无名特质”的建筑或者软件吧。我翻开《建筑的永恒之道》,看到扉页上写着——“无心之心,道之所存”。

随意之间掌握设计的本原

设计这个行业,一旦投入之间,往往很容易迷失自己的追求。我就是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数年的工作,智慧让你忘记对于设计的本原追求——乐趣。建筑设计的乐趣在书中充分展现,值得回味。

读书笔记:建筑的永恒之道

Christopher Alexander这本《建筑的永恒之道》是一本相当有名的建筑理论,我是从某书单里知道它的。不过有人批评说模式语言扼杀了建筑师的创造力。我觉得C.A可以反驳说被模式语言限制了是还没理解透透彻模式语言,最高的境界是心中已经没有模式语言了,无心之心,道之所存。今天扫一眼标题发现时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build的东西不一定非得是建筑。看到有人说自己是学软件工程的,读此书收获颇大。因而有人说这本书其实是本哲学书,我觉得有道理,这本书讲授的方法论确实有一定普适意义。C.A.的理论是讲,建筑有种”无名特质”。有一道门能使我们达到这种特质,那就是寻找并使用模式语言。通过这个门建造有”无名特质”的建筑就接近了永恒之道(还没达到)。永恒之道的核心是,忘记这个大门来建造。无名特质C.A.说是无法说明出来的,我来比喻一下就是:特质是一个函数,用有限的点(就是说明无名特质的词或句)只能逼近这个函数。好像如果用几个词不精确表述无名特质是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模式被C.A.比喻成基因,而建筑就是一个生命体。建筑是从一个胚胎,被基因控制(因而建筑里有很多重复但不全同的元素),生长出来的(不是被一下子创造的)。我觉得要是这样说的话建筑(更具体的,住宅?)应该是一个细胞(--||)而不是生命体,因为它微观。这里比较奇妙的一点是说,有活力的模式疏解了作用力。我来描述就是,有活力的模式使得作用力系统总势能有稳定区域。这里作用力系统是一个比喻,举例说就是在客厅里,窗户把你拉过去(人喜欢窗前空间),沙发把你拉过去(人在屋里转然后想休息)。这个比喻有什么实际意义我还不太清楚。还有一个比喻是,建筑是分化出来的(上面也提及了),所以要由整体到局部应用模式语言建造。如同种子产生花。模式语言貌似还和模式不一样,模式通过一定结构(比喻的说是语法)构成模式语言。我想起设计课胡老师有时指着模型说,这句话说得啰嗦,那句话说得不充分。对语言学了解不深,理解也就不太深。如何发现模式?貌似有两种,观察和推导。可以观察正例,分析问题与作用力系统。可以观察反例,如果没有某种模式会怎样。如何校验模式?C.A.说是感受!我这种没经验的人觉得这里好是神秘主义。初涉建筑专业,读过一遍印象深刻的也就这些。多年后在读此书,应该会有更深的理解。不清楚C.A.的理论对我的设计会有多大用,好像很多人都说没什么用--||后记:wiki一下才知道C.A.君对CS影响很大--||。。。我这个学建筑的那个囧啊。。。

名可名,非常名——读后感1

我的专业是软件工程,因为“软件设计模式”和“软件过程模式”的关系,我曾仔细的看过这本《建筑的永恒之道》,并在自己的blog中写过一些读后感,共5篇,转发到这里,与各位网友交流。以下是正文—————————————————————————“抽象”、“建模”这种带着学院气质的词汇,其实不过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实施的一个行为的命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其实就是对这个事物建模的过程。我们看到一棵树,我们之所以知道它是树是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有一个树的模型,而眼前这个绿色的、长着枝杈、并且扎根在泥土里的木本植物符合我们心中那个树的模型,所以我们知道这是一棵树,即使这是一种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树。名字是模型的符号(Notation)。我们语言中频繁使用的所有名字(或者名词)都指代着某一个模型,例如:“天”、“地”、“人”、“鸟”、“兽”、“风”、“雨”、“电”、“理想”、“主义”、“爱情”、“痛苦”。同时我们通过扩展、限定、子类化已知的模型来认识、定义、命名新的模型。比如我们对“松树”加以修饰产生了——歪脖松。客观存在都是复杂的,我们常常无法(在很多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例如,“人”这个简单的名词指代了我们都熟知的“人”的模型。但是如果刨根问底,追问“什么是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采用了抽象的方法,为这些客观存在建立模型,并使用这些模型帮助人们之间的交流。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建模,这些不同视角的模型经常使用相同的Notation—— 名字。经典的故事是“瞎子摸象”。不同的瞎子从不同的视角感知大象,所以他们得到了各自心目中“象”的模型。有的说大象类似于墙、有的说象蛇、有的说象柱子。但是他们都会把他们感知到的这个模型叫做“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知道事物可能存在多种不同视角的模型,所以当我们说到一个名词的时候,结合上下文、常识与共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彼此可以了解对方语言中的名字到底指代的是哪个事物在哪个视角下的模型。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出错,尤其是在脱离上下文断章取义或者交流双方对常识和文化有不同认知的情况下。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我们的认知能力虽然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这个世界中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理解。但是可贵的是我们没有放弃对未知的求索,同时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已经知道自身的渺小——我们在摸象,并且有时候知道自己是瞎子。因为所有的模型都不可能包含客观事物的全部特征,甚至因为对某一特征的过分强调从而淹没了更加本质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重要的特征。就像George Box所说“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models are useful.” ——当我们为某一事物命名,就是为他建立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也许是有用的,但是他总是错误的,所以这个名字也不是“常名”。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些客观存在,他并不复杂,也不模糊,恰恰相反,他简单、朴素、精确,人们对其缺乏共同的常识,通过扩展已有的模型来描述他反而会导致误导,我们不能命名它,我们也无法用语言来定义他,比如——“道”。但是那些对事物认识更加深刻的人,还是可以通过类比,启发,示例来帮助其他人加深对这些事物的理解的。例如——《建筑的永恒之道》的作者,伟大的布道者Alexander。《建筑的永恒之道》决不仅仅是一本建筑学的著作,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是,他描述了一些普遍适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世界的结构,并且为“不可道之道”作出了一个具体的示例。

“无名特质”——建筑美的最高本体

类于道家的建筑哲学,提出的“模式”概念影响深远,比如软件模式。我极为推崇“无名特质”,并深有体验,影响至深~

常读常新,很有启发性

书中的不少观点很有启发性。喜欢思辨、善于吸收各领域知识的读者应当会获益匪浅。虽然用了一些实证数据,但这本书整体应并非实证主义,而是偏向思辨,有的地方又仿佛禅师的启示一样点拨读者。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过实证和试验构建出了我们的现代科学文明。在这个环境下,这样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1根据我的理解,此书的核心思想已经在标题中得到了全部体现:存在着一个“道”,它是永恒的、客观存在的,等待着人去发现和应用。而模式和模式语言即试图把这个“道”以各种角度描述出来,每个模式都是一块拼图,从不同的视角诠释着“道”的整体。这似乎和安兰德的客观主义有所契合?望有识之士指教。2作者强调,永恒之道“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们顺应它,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论述“有活力的模式”时,作者举洛杉矶街道旁刻意远远避开街道灰尘的咖啡馆为例,说明这种模式不和人们的内力相一致,而必须靠外界作用力(法律规定)来维持。它不断产生内部冲突(满足不了人们想在露天喝咖啡的天性),最终会导致内部应力的存积,从而死去,“总之,当一个模式允许其自身内力自我疏解时,它就是有生气的。”作者还说,要得到一朵花,你不能用镊子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制造,只能通过培养一粒种子,让它自发形成。要形成有机的社区和建筑,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设计的并非物,而是事件。而与人相关的事件是不能直接设计的,设计师应该通过设计“物”来激发“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当,恰当地疏解了内部应力,“事”就能有机自然地产生。由此可见,作者认为”道“不可刻意求得,而是要靠人们创造各种条件,让永恒之道从中生发出来。而激发永恒之道的模式并不需要很多,少量简单的模式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正如种子发芽、白蚁筑巢、冰雪结晶等复杂系统的突现现象一般。3 模式语言会不会成为设计时的束缚?作者告诉我们:学习规则,然后抛弃规则。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给这书打分很为难。基本上,这书可以算是做建筑设计的人不能不看的一本书,所以似乎应该打5分?可是翻译出来的语言真的不太顺,所以应该扣一分。就算翻译没有问题,这书用的也是那种“文科生的思维”的写作方式:一个一个的提出问题,摆出事实,然后试图归纳出一个道理。文字上和结构上都不是理科生所爱。理科生的思维是啥样的?典型的就是最近mitbbs/百度贴吧/天涯上都沸沸扬扬的“袁崇焕是汉奸”大辩论,很明显上去辩论的理科生极多,论述方式是先抛观点――袁是汉奸,然后理由1,2,3,4,5。。。有说袁不是汉奸,好,你把1,2,3,4,5驳倒就成。--事实上近代人做历史研究也是这样的风格。这书不是这样的写法。它的结构更像《论语》,处处有珠玑,但并非有一条逻辑性强的线串着的,构架比较散漫,让我看了好几章才慢慢体验出它的好处,虽然仍然不习惯。语言上也很怪,作者喜欢用一些自定义的概念,比如认为模式用得好,他叫做“有生气”或者“有活力”,就是不说“好”。当然我理解他可能觉得“好”字太模糊,不足以指出妙处,但对读书人来说,要先摸清楚他那一套概念倒也要花不少时间。所以在豆瓣上给它评了4分,其实对喜欢建筑或者想探索模式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可以错过的一本书。顺便说,这书是一系列五本书的第一本。第二本书的名气也很大,叫《建筑的模式语言》,里面详细展开讲解了253个建筑模式。有趣的是在很多书店这套书的前两册都被人买光了,只剩下后三册,据说很多是被软件工程师买走了。我觉得很汗,《建筑的模式语言》200大元洋洋撒撒百万字居然有那么多人能看下去。不管怎么说,按照《建筑的永恒之道》的说法,古代人都是农民都是自己造房子的,人人都有模式的直觉。在工业化中人们以为自己不能设计,必须倚靠设计师,而设计师也耽迷于流行的模式而设计出没有活力的东西。所以我们缺少的是模式之道,即鉴别什么是好的模式的能力,喔对不起按作者的说法是鉴别什么是有“活力”的模式。――所以我认为我读读第一册,学习一下建筑模式之道就好了,除非哪天发横财能自己设计自己的房子才有必要往后读。废话了好多,该谈谈书的内容了。我们买apart的时候,一直想买一个带“眺窗”(即窗台向外凸出)的,我那时候也就觉得眺窗别致,倒也没太多感想。住进来以后才发现冬日坐在窗台边看书实在很妙。这书讲到了眺窗模式,说人是矛盾的动物。一来人生理上向光,有从屋子里走到光强的地方去的冲动;二来人在任何房间中都有想坐下舒展自己的冲动。普通的窗让这两种动机形成了一对矛盾,因为窗强调了室外和室内的区隔。而眺窗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消除了这个张力。按时髦话来说,就是和谐了。――这么说来,中式花园的内庭院,在屋子和园林间一定有个廊作为过渡空间,也是有建筑之道的理论基础的,虽然我总腹谤廊妨碍了室内的采光。或许这个问题应该用明瓦来解决,但这个方案似乎不为复原古建筑者所喜啊。高级的土耳其地毯,在两种色块的过渡之间一定会加上第三种颜色的细线。这是一个小trick, 然而可以让颜色显得更鲜艳,也因此作为一种模式区分了高级和低级地毯。由此我想到了刚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的张宗宪珐琅器展,掐丝作为区分瓷色块的边界线,确实起到了让珐琅器更艳的作用。虽然那是太艳了,那么艳的颜色配上珐琅器呆板的图案,有些气闷的说。大房间一定要至少两面采光的建筑模式,这一原则常被人淡忘,即使是柯布西埃也会违反这个原则设计出狭长而没有窗的不愉快空间出来。作者大肆批评了现在的office设计,即使它们是采用了模式,但单单模式的使用并不能使场所有“生气”。他还举了个疯人院的栏杆和窗户的例子,说有学生认为精神病人在窗口看风景有助于恢复,可是他们又有自杀的倾向,所以窗户要有栅栏。这个问题是真实问题,但模式必须要让真实世界更完善,并不是解决了真实的问题就能算有“生气”的模式。建筑模式并不是像我想的那样的僵化的范式。书中一个意大利南郊石屋的例子体现了建筑模式在使用中的可能变化。不变的是建筑之道,或者说人类当初发明这个模式时背后的需求背景。最后引用一句,是做过软件的人一定深有体会的:“一事物中有活力的模式越多,它就越作为一个整体唤起生活,它越光彩夺目,就越有这无名特质保持的生气。坏的模式不能保持住发生在其中的力,最终整个系统必然崩溃。”――模式的作用在于处理张力,因应变化,在建筑在软件都是如此。人类使用模式的一个原因在于追求永恒。在《Under the Sun of Tuscany》里,作者的丈夫说,看意大利人的房子会觉得他们要活上好几百年,看意大利人的饮食觉得他们明天就要死去(所以疯狂宴饮)。没错,生命有限,而有限者总想追求永恒,就像柔弱的少女总想找个稳重的倚靠。所以某著名商业管理书籍也叫《Build to Last》(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2936/),人总是想在汹涌的时间之河里努力想抓住些什么。这书的名字既然叫《建筑的永恒之道》,当然也讲到了房子会沉降、墙壁会开裂,梁柱会被水所腐蚀。。。原来建筑面对的问题一点也不少。一个有活力的模式,当然,是要能够应对变化了。软件面对的变化要比建筑更多更经常,要看如果面对变化,软件模式中有更多繁复和有趣的例子。这一点倒也不是这书的重点了。

建筑的永恒之道与工作流模式

本文系《流程的永恒之道》第三章的开篇,与辛鹏共同编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我们老祖宗老子《道德经》中的内容。意思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可以用名字来命名的道,这个名字也不能形容妥当。其终极思想是,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无法窥见道的全貌。当然老子后来又在《清静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不肖,但我(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好了。”“道”,可作道理、途径、真理、方向、方法等解释。按照老子的说法,世界万物都有其本质和终极真理,但是“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在现代,人们已经把“道”作为事物的本质了。C.亚历山大[1]在其著的《建筑的永恒之道》一书中说:“永恒之道是一个唯有我们自己才能带来次序的过程,建筑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生机勃勃”。城市和建筑的特征是由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模式所赋予的,提到丽江,我们第一就会想到美丽的邂逅,正因为美丽邂逅一次又一次的在丽江发生,所以赋予了它所特有的酒吧文化,而事件模式不能与它所发生的空间相分离,古朴的建筑、人加上重复发生的邂逅,这一切就创造了丽江的文化。事件模式和建筑模式共同创造了城市和建筑的特质-文化。我们从两家公司不同的装修风格就能感受出不同的公司特质:一家是开放的空间、随处可见的白板和热烈的讨论;一家是单调的色彩、密集的格子间和冗长的流程。公司的特质同样由建筑模式和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模式所赋予。在《建筑的永恒之道》里,C.亚历山大描述了253个建筑模式,他领衔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建筑设计的5本从书[2]并首次提出了模式语言的概念。模式(Pattern)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它是一种指导,是一种解决某类问题的最佳实践。借助于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作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式语言则是模式对应于那些使建筑美妙的深刻观察的模式集合,是你对如何建造的认识的总和。建筑的永恒之道正在于建筑模式,在于我们对建筑的认知达到一致即拥有共同的模式语言。我们这本书的名字为《流程的永恒之道》,因此也套用C.亚历山大的经典名言:“永恒之道是一个唯有我们自己才能带来次序的过程,流程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生机勃勃”。那么流程的永恒之道是什么呢?在本书项目的整个备战培训及实施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到三个永恒之道。第一个永恒之道,即流程万变的永恒之道就是工作流模式。发点小牢骚:按照《建筑的永恒之道》的说法,在古代,农民都是自己造房子,他们自己都有模式的直觉。在工业化时代人们以为自己不能设计,必须倚靠设计师,而设计师也耽迷于流行的模式而设计出没有活力的东西。所以我们缺少的是模式之道,或者说不知道怎样鉴别什么是有“活力”的模式。如今的软件领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就见过很多牛逼哄哄的所谓的架构师、设计师,讲起模式来一套一套,但是设计出的软件架构其实是奇烂无比,有的甚至不会将架构转换为框架。实在是比古代的农民差远了。所以我们认为,做软件的同仁们,如果你想真正的成为一个好的架构师或设计师,《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本书是必须去读的。它告诉你了什么是道,模式之道。这个道才是灵魂,才是核心。这个道是使之“有活力”,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读读第二本《建筑模式语言》。最后还有一个小提醒,所谓的架构师、设计师也不是读了几本大师的著作,就成为真正的设计师了。架构师、设计师是从“理论—实践—总结—再理论—再实践—再总结”这样一个长时间(而且这个时间,我们认为至少7-8年以上)的循环中循环出来的。牢骚之后言归正传,在C.亚历山大的第二本《建筑模式语言》中详细描述了253个建筑模式,这本书也被评为20世纪出版的关于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一本书。模式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此类问题所在的上下文(Context),即当前模式所面对的此类问题所在的周围环境和状况,也就是说模式在什么状况下发生作用;其次是动机(Motivation),即此模式的目的或预期的目标是什么;最后是解决方案(Solutions),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或解决此类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模式的实质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所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而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时,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这个领域的模式。借助于C.亚历山大的模式理论,GOF在软件领域提出了23种设计模式。同样在流程领域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工作流模式”。工作流模式做为流程的灵魂,是时间无关的(timeless),是和人、文化相关的,它不会随着时间和新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可以称之为永恒的。道德经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套用在工作流模式上,非常准确,世界上没有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地方,所以模式的细节没有哪两个大的特点相同,总存在变化和不一致性,需要我们在应用中不断的去总结思考,工作流模式可以生一,…,最后生万物,演化出无数个不同模式组成的流程。

这本书是亚历山大试图用公式建立建筑学系统的尝试

他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但后来却发现建筑学不能用很简单的规则来表达,结果他给出的公式和限定越来越复杂,我认为失去了他一开始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实验比较失败。想要把建筑学公式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非理性的、不能量化的因素太多了。。。期待其他人的著作。

有多少人不明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要说这本书的伟大,可以被称为神书也不过分。为什么?因为他探讨了一个宇宙最本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的理解和一个切实的方案。我们不要把它理解为建筑,建筑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例子。这个问题是什么,以着书中的内容,就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何以长成一棵大树,一个卵细胞何以发展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动物。自然界的伟大、神秘、每秒,全部在此。而人类目前并不能揭开这种演变力量的全部。而这本书,在赞叹自然之美的同时,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难道还不算伟大吗。为什么这种演变如此重要?简单的说,它是宇宙的工作方式,假如不是上帝创造,一颗种子长成大树,以及万物演变成今天这样的样子,难道都是设计好的吗。这种设计存在于何处,他必然是一种规则,不会规定结果,但是依着这种规则,结果必然是如此。这对我们认识复杂的事物很有帮助,比如各种物质不都是由基本的原子组成的吗,而原子之间遵循一种简单的物理规则,在这种规则作用下,产生出了如此复杂而丰富的宇宙。重点是,当我们认识宇宙时,不应该从结果看到其复杂性,而是应该研究其本质的规则。这也是物理学的基本道路。再看看人类的大脑,我们不能揭示其如何工作,他太复杂了。因此任何动物,以及人类创造的机器人都不能达到人类大脑的一丁点聪明。但是如果依着上述观点来思考,就可以发现,再复杂的人类大脑,其基础运作必然是非常简单的(我不了解,但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们彻底掌握了这种运作的规则,那么人工智能完全不是梦想。还要说什么吗,那些从没有思考过哲学问题的人们,再伟大的书放在你们面前都会变平庸,热爱知识吧。你见过类似的书吗,至少我没有,没人能够做到,除了本书。关于这种自然界由一个细胞演变成一个系统的精彩的一个例子,请看科幻小说《时间回旋》(《spin》)。

《建筑的永恒之道》跟《混序》有共通之处

最近遇到很大的挑战和瓶颈,因此逼迫自己要安静下来,从眼前在做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John送了我一本很特别的书《建筑的永恒之道》,他说“不光是建筑,也给我人、自然、艺术、设计、组织等多方面的启发”。我按照书中提示的方法看了一部分,觉得跟《混序》有共通之处,又拿起《混序》从头开始阅读。《建筑的永恒之道》的开头就说:无心之心,道之所存。两本书一起看,我忽然觉得——混序(自然的有序之道),就是一切的永恒之道。《混序》中说: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取代你那茫然、自私的病态,还有你那对世界不能满足你幸福的抱怨……下文摘录《建筑的永恒之道》中整体传达出来的话,可以看出,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才是一切永恒之道。只有遵循自然的状态,不刻意去控制,处于自然的有活力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东西。最近还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是,每每陷入原有的框架,就难以抽离。尤其是当自己需要追寻突破的时候,更加需要忘记,忘记自己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忘记别人已经完成的东西,而重新回归自己原本最初想要的,再去思考,再去“设计”。永恒之道建筑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生机勃勃。* 它是一个惟有我们自己才能带来秩序的过程,它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们顺应它,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质为了探求永恒之道,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无名特质。* 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质,它是人、城市、建筑或荒野大生命与精神的根本准则。这种特质客观明确,但却无法命名。*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这种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个人的经历的关键所在,它是对我们最有生气的那些时刻和情境的追求。* 为了明确表示建筑和城市中的这一特质,我们首先必须理解,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的模式所赋予的。* 这些事件模式总是同空间中一定的几何形式相连接的。实际上,正如我们就要看到的,每一建筑和每一城市跟不上是由这些空间模式而非其他所构成的,这些模式是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原子和分子。* 组成建筑或城市的特定模式可以是有活力的,也可以是僵死的。模式达到了有活力的程度,它们就使我们的内部各力松弛,使我们获得自由;当它们僵死时,它们便始终将我们困于内部冲突之中。* 一事物(房间、建筑或城市)中有活力的模式越多,它就越作为一个整体唤起生活,就越光彩夺目,就越具有这无名特质自我保持的生气。* 而当建筑具有这种生气,它就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海浪或是草叶,其各部分由万物皆流而产生的无尽的重复和变化的运动所支配。这便是特质本身。门为达到无名特质,我们接着必须建立一种有活力的模式语言作为大门。* 建筑和城市中的这些特质不能建造,只能间接地由人们日常活动来产生,正如一朵花不能制造,而只能从种子中产生一样。* 人们可以使用那些我称作模式语言的语言来形成他们的建筑,而且行之已久。模式语言赋予每个使用者创造变化无穷、新颖独特的建筑的能力,正如日常语言赋予他创造变化无穷的语句的能力一样。* 这些模式语言并不限于村庄和农业社会。所有建造行为都是由某种模式语言支配的,而世界上的模式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模式是由人们使用的模式语言创造的。* 除此之外,不只是城市和建筑的形态来自模式语言,其特质也来自模式语言。甚至最使人敬畏的宏伟的宗教建筑,其生命力与美丽也来自建造者使用的语言。* 但在我们的时代,语言已经瘫痪了。因为它们不再被共同使用,使之深入的过程也便瓦解了;因而事实上,我们的时代,任何人不可能使建筑充满生气。* 为重新朝着我们共享并有活力的语言的方向努力,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发现深层的、且有能力产生生气的模式。* 然后,我们可通过体验到检视逐渐改进这些共同使用的模式,可以通过辨识它们怎样使我们感受来十分简单地确定,这些模式是否使我们的环境活跃。* 一旦我们懂得了如何发现有生气的单个模式,我们便可以为我们自己、为我们所遇到的建筑任务,编制一种语言。语言的结构是由单个模式之间的联系网产生的:语言作为一个总体,其生存与否取决于这些模式形成一个整体的程度。* 而最后,从不同建造任务的个别语言中,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个更大的结构,一个不断演进着的诸结构所构成的结构,一个城市的共同点语言。这就是大门。道一旦我们建成了大门,我们便可以通过它进入到永恒之道的实践。* 具有自然特征的完整的建筑将根据这些个别模式的顺序,在你的思想中,像句子一样简单地自我形成。* 一旦建筑像这样被构想出,它们就可以直接地从一些在地上做的简单的记号中产生出来——仍是在共同的语言之中,但却是直接的,不用施工图的。* 而随着整体的形成,我们将看到它具备了赋予永恒之道其名的那个超时代的特质,此特质是一个特定的形态特征,清晰明确,一个建筑或城市富有生气的时候,它肯定出现,它是建筑中无名特质的物质体现。道之核心然而,永恒之道并未完结,直到我们把大门抛在身后,它才彻底地产生无名特质。* 诚然,这超时代的特征最终和语言无关,语言及出自于它的过程仅仅解放了我们天生的基本秩序,它们并未教我们什么,它们只是提醒我们,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设想和成见,严格地做出出自于我们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将要一次又一次发现什么。原文链接:http://www.ourdearamy.com/2009/08/29/one-from-many/

炯炯有神

建筑是让人炯炯有神的事情,我们把生活的多数时间心甘情愿的交给了各种建筑。就像历史一样,他还在,我走了。

崇拜敬仰悲壮凄美

建筑的宗教,建筑的哲学,这个建筑世界太美了,不由得让人对其心生景仰,顶礼膜拜,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虽然未必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但是自成一体,缝合地如此完美。没办法,我打小就崇拜“体系”。

生活中的大道理

这本书,不像其它建筑专业书籍,却像一本散文集。表面上是谈建筑之道,但细细读来,发现确是生活的道理...

建筑与建筑无关

"这些场所不是纯真的,不能达到无名特质,因为它们是以外表的效果来建造的. 建造它们之人用他们的建造方式来建造,因为他们在竭力把某种东西,某种想象转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甚至当它们建造得看上去像是自然的,甚至是自然性被计算出来时,最终还不过是一种摆设"-----买衣服的时候如果用这种心情,肯定会大大降低买回来后后悔的概率吧

做个统计-有多少人看了这本书后有了自己盖房子的冲动

我先看了住宅制造,而后就产生了自己盖房子的冲动,其实不仅是房子,最好是个小社区。将所有好友都忽悠着加入,自己盖一个社区,然后孩子们在屋前玩耍,老人们在花园聊天。这个想法持续了30秒钟,然后我就强迫自己不要再幻想了。然后就开始读这一套书。顺道说一下,我做工程项目管理,和做软件的哥们姐们一样,也觉得这本书说的根本就不光是建筑的事情,制作一个永恒的系统,然后看着各种活动在其重生生不息。但愿资本主义社会的奠基人们没有看过这本书。希望大家踊跃回应,没准人多了大家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

建筑的永恒之道

说来奇怪,看这本书不是为增加我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增加我的软件开发的知识,正是Gof四人帮和板桥里人的推荐,我与此书有了如此缘分,我估计读过此书的人中有多部分是学计算机的。呵呵。

世界的结构——慧眼中的世界——读后感5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那首曾经红极一时的《雾里看花》中的歌词。虽然我不喜欢这首歌,但是歌词却印象深刻。确实,世界太大、太多样,而且变化太快,我们享受世界的精彩,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内心的困惑,甚至我们产生了怀疑——以我们有限的心智是否能够认知变化万千的世界呢?确实,我们无法了解事物形态上的所有变化,但是我却有可能认知这些变化背后更加深层的、稳定的实质。万变不离其宗,通过理解这些实质,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变化。而我的这些自信源自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有一种结构。所谓认识某种东西的结构通常意味着我们“希望简单的勾画它的轮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这也意味着,一旦可能,我们将用尽可能少的要素勾画出这一事物的简单图景。要素越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越丰富,这些关系的‘结构’中所展现的图景就越多。”关于世界的结构思索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我所知道的经典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例如,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具有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建的基本结构,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世界的基本秩序,形成了世界的运动。欧洲人有相似的理论,不过元素的个数减少了一个,包括风、水、火、土四种。另一种源于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各种物质都是有种类十分有限的简单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一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发现竟然与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理论惊人的相似。然而上述两种理论都还不够。首先,那个优雅的哲学上的结论太抽象,将其映射到实际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信息。虽然经过几千年智慧的积累,我们已经将其应用于一些领域,例如五行说在中医中的应用,但是要将其应用于新的领域却非常人能力所及。另外,微观世界中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应用范围也有很大的限制。毕竟宏观世界远没有微观世界那么单纯,我们如果尝试着寻找直接构成宏观事物的基本粒子,结果也只能是令人沮丧的。但是,Alexander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中提出了一种观察世界结构的新视角——模式的视角。何谓模式,Alexander并没有给出定义。我理解所谓模式是一种模型,是对同一类事物中反复出现的、足以刻画该类事物特征的特质的抽象。具体到建筑学领域,模式表现为两种关系:一种是其作为一个局部在更大的整体中,与其他局部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其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组成它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来分析“门”。第一种关系表现为:门分隔了两部分空间,并且为两部分空间的连通提供了一个连接点,通常这个连接点是可以开启或者关闭的。第二种关系则表现为:组成门的门框、铰和门扇之间的关系。虽然门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门的模式却是相对稳定的。我们之所以认为眼前这个东西是一扇门,并不取决于它的颜色、形状、材质、大小,而是我们看到东西确实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扮演了两部分空间连接点的作用,以及这个东西由上述那几个局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正是刻画这些关系的模式才是门的本质特征—— 我们根据这些特征区别它是否是一张门。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门中的那些局部又由更加小的局部构成:门框由柱、横档、铰榫、线脚等组成,门扇由挺、横档和板组成,铰由叶和钉组成。显然,门中的每一个局部(门框、铰和门扇)还是模式——我们识别一个门框同样是依据上述两种关系。如果我们不断的分解,我们发现所谓构成各种建筑的元素,其实并非实体,而是关系,这些关系是构成建筑学领域中所有事物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而且,这些模式是数量有限的。建筑五彩缤纷,但是构成建筑的元素(模式)却数量有限,Alexander在《建筑的永恒之道》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建筑模式语言》中列出了二百多种模式。如果所有的建筑都是由数量有限的模式结合生成的,而正是这些模式给予了建筑的特征,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推论——好的或坏的建筑源于它们之中蕴含的好的或坏的模式。因此想要建造好的建筑就可以采用这样一个办法 ——发现、收集或创造好的模式、清楚的描述这些模式、定义模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建造一个模式库),然后再应用这些好的模式来建造建筑。虽然建造模式库的工作可能难度比较大,需要大师深邃的观察与思索;但是只要这个库一经建成,那么无数的人都可以应用这个库,建造出无数美妙的建筑。这不仅仅是一个经验、知识或灵感复用的理论,他已经成为事实——Alexander花费数十年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库(《建筑模式语言》),并且应用这个库进行了建筑的实践(《俄勒冈实验》)。《建筑的永恒之道》绝不仅仅适用于建筑,其中的方法、思想,尤其是模式的思想已经被迁移到了软件工程领域。设计模式就是这种迁移最成功的案例。推而广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不断重复的模式。稍加思索我就发现音乐中有模式。例如:协奏曲中的模式:快——慢——快的结构。又如:流行歌曲中的模式:先有一段节奏比较缓慢的铺垫,然后进入旋律清晰、易于记忆的副歌;通常副歌第一遍演唱是不会有太多修饰;整个唱完一遍以后会再从铺垫开始重来一遍,歌词可能重复也可能不重复,但是第二遍进入副歌后,副歌可能会反复出现几次,而且演唱时出现越来越多的修饰;在歌曲快要结束时还会插入一段象华彩一样的难度比较大、音调比较高的过渡部分。再如: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歌曲中都出现的,我称其为“海上风暴”的模式——波浪从远处渐渐形成,近处风平浪静,但是你可以隐隐感觉到远处有一种力量正在聚集。有时候你会经历一个小高潮,不过很快它就过去了,你了解,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你紧张的等待着,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背后不断推你,使你充满期待的、紧张的等待着,直到那一刻排山倒海般到来——你的心门一下子被巨大的力量撞开,感觉每一根汗毛都站立起来,甚至泪流满面……想想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者那首“人鬼情未了”,完全不同的音乐,相同的模式。为什么伟大的音乐作品中会出现相同的模式?因为这些模式是好的模式。那么它们为什么是好的?因为它们顺应了人们的行为模式——试想如果没有铺垫,上来就直接面对那些排山倒海,你可能无法被感动,人的感情、思维就需要那样一个铺垫的过程。就像Alexander说的,建筑中好的空间模式,一定是与人的行为模式匹配的。以模式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拥有了一双慧眼。我将尝试用这双慧眼来观察身边的一切,才短短几天,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为模式而读此书

很艰难的看完了这本书,最后要结束时,竟有些不舍。从开始到现在,经过了2个多月的历程,算是看完了,初衷是因为身为软件工程师,从书中对其大肆赞赏而购此书。却发现阅历不足,无法领悟其中的精华,写个总结,算是为本书画上个逗号(而非句号)。忆起才拾起这本书时,有人发问,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软件的架构与建筑有何联系?我答道:“因为软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玩意儿,需要从建筑中吸取一些经验,运用到这上面来。建筑的架构和软件的架构是想通的。”听着似乎挺深奥,我也不懂得其中缘由,只是这么感觉。于是,我把这本书当做是能够开人心智,让我从建筑的设计中领悟出软件设计的“道”的一本书。“质”,原来有一种万变不离其宗,让事物之所以变得生动、变得与众不同的因素,只是我们难以为其命名,因为任何以语言为基础的名称都难以诠释其本质。但他并非因此变得模糊,他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不生不灭。我把他理解为一种完全顺应自然,不带丝毫矫揉造作而形成的一种特质。在自然丰富多样、千奇百态和无穷的创造前,人总是显得愚昧且缺乏想象力。为了能够更好地领悟,更好地抓住本质,我们需要一扇“门”,带领我们步入正轨。将那些有好的建筑某些方面进行归类,以“模式语言”的形式给出。模式语言给出了在某些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当他合适的运用以解决合适的问题时,他的效能能够发挥到最大化。于是,遇到问题-->找出相应的模式,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当找不出模式时候怎么办?这种情况是一定会遇到的。依赖模式,来构建出建筑,并不是模式的初衷。模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当我们能够熟练掌握模式语言,成功的进入这个大门,或许只能够成为一个模仿者,而非创造者。我们运用模式,却发现纵使有那么多模式,却无法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求;发现我们总是会在不该使用模式的地方强制的用上它。当然,模式的使用有他的方式,模式的背后,暗含着一种规律,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着。与胚胎孕育出人类、种子开出花朵类似,其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规律。在顺应规则的前提下,部分不断分化,变得独特。当我们不再拘泥于如何应用模式,而是领悟到模式为何存在,模式为何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自由了,我们能够脱离固有思维的僵化,而只是顺从自然地安排,好的东西也就应运而生,于是我们通过实践,领悟到“道”之核心——了解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我们所设计的应该是既得益于自然,又有益于自然。这便是本书的主要脉络。竟然能够将一个建筑的理念讲到如此高度。设计模式的出现,是由于受到了本书的启发。模式是为了满足某个场景下的某种需求,因此,用好一个模式的前提是清楚他的作用效果及其使用条件。而纵观GOF提出的23个模式,为了解决软件设计中相应的问题,这些模式都围绕着一些准则,算是编码/架构准则,又是从建筑行业乃至人生中所悟,还有一些还未悟出的。软件设计中,是否也存在这种遵循自然规律,而产生出一个完美的软件产品?人们花了几千年的时间,生活在大自然中,去犯错、去改错,进而不断领悟大自然的规律。建筑行业,人们也耗费了千年的时间,去建造、去拆迁,才发展到现在的高度。对于软件行业,短短几十载,从简单到复杂,又到现在重新呼吁简单。也是一种进步,一种返璞归真。复杂的事物是由简单的事物构成的,而各部分错落有致,各司其责,每个部分既是他的大的部分的要素,其自身又是由更小的要素所构成。相邻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受益。这也是软件各部分构成的形式。软件的架构,从一个整体架构,为架构中每个部分设计出一个“入口”,圈定了大致的范围,而内部的细节,则在今后进行不断深化。最终,由软件工程师进行”泥瓦工“的编码工作。从这样的一个方式来看,与建筑是类似的,从无形到有形。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够当建筑师;也并非任何一个人只要遵循设计规则,就能够当软件架构师。没有经验的积累,你无法很好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无法将抽象变为现实。模式,是在迷茫时刻给你方向的好东西。

“永恒之道”的发现之旅——读后感4

《建筑的永恒之道》内部一直有一条线索,正是沿着这条线索,Alexander发现了 “永恒之道”。阅读过程中,我也试图还原Alexander的发现之旅,以帮助我跟上大师的思路。这里本来有一个图片,可惜豆瓣的书评无法贴图,因此我只好给出一个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0de00100077h.html

别装了

外国人的书 就那么回事 其实大部分中国人 是不会理解的就像猫不知狗再说什么有那位中国的牛人 不是学建筑学的阿 能看得出好来 希望能站出来骂我两句 洗耳恭听

客观的美——读后感3

写在前面的话:“美”,又一个不可名之名。虽然难以为“美”下定义,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她的认知。我并不想讨论“美”的概念,只是想说说《建筑的永恒之道》给我的又一个启示,作为我的另一篇帖子《老虎比人更有生气》的续集。“美”,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看到风景、建筑、画作时,我们听到音乐、诗歌时,我们读一本小说时,甚至我们分析一个算法、一段程序时,我们都曾经感受过美。我们体会到的美感源自于对事物某种特质的认知,这种特质令我们愉悦、感动、共鸣;并且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其是否“美”有不同的认知和判断,例如我眼中的美女,在你看来或许不过是相貌平平。因此,我们开始想当然的自大起来(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自大”,也算是个特异功能吧,呵呵),认为美是主观的—— 我认为美就美,我认为不美就不美,美与不美的事物在客观上并无本质的区别。然而,是什么使我们做出美还是不美的判断呢?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吗?显然不是。我们并不能控制自己对美的认知。例如,当我开车违章被女交警截下,虽然她貌似 “恐龙”,但是我却如见天人,无论从言语还是行为上都不断的表现出对其容貌的沉醉。但是,我真的能够从内心深处认为她是美女吗?即使我想这样做,我真的做得到吗?那么,是环境和文化造就了我们的审美观吗?美的标准确实与环境和文化有关。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国际名模吕燕女士。据说为吕燕女士的美貌倾倒的老外不在少数,而且与我对恐龙交警的沉醉不同,他们是真心实意的认为吕燕女士美不可言。但是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不会同意老外们的观点。我绝对无意讽刺吕燕女士,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说明审美标准地域、文化差异的典型例子。但是,“美”决不是环境和文化,或者说人们的“群体”意识创造的。我第一次听到捷克作曲家斯梅塔纳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时,对捷克的文化完全陌生,对斯梅塔纳也一无所知。然而当旋律响起,当那条陌生的河流流过沿岸猎人围猎的森林、正在举行婚礼的村庄、深夜精灵起舞的林地时,我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了那份激烈、欢快和静谧。乐曲的末尾,沃尔塔瓦河冲进圣约翰湍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最终河水闯过险滩、豁然开朗、波澜壮阔,我在沃尔塔瓦河上的神光普照中,被一个100多年前的完全陌生的艺术家征服。《沃尔塔瓦河》的美,穿越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蒙娜丽莎》、《大卫》、《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离骚》、敦煌壁画、欧洲的教堂、苏州的园林、日本的寺院、印加人的陶俑……这些不受时空文化限制的美绝非人云亦云——我们感受他们的美,并非因为我们周围的人从小灌输给我们的审美标准。美就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他就像我们看到门前的一棵树。就像花草树木、雨露阳光,美早就在那里了,甚至早于人类的出现。我想起中文版《圣经》上的那句话——“太初有道,道即是神”。早在太初之始,道就已经存在了。“道”是什么呢?是宇宙的一切法则、规律的总和,是不变的真理,是万物的创造者,如果要给他一个人格化的命名,那么可以称其为——“神”。美与其他万物一样,为宇宙中唯一的“道”所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完全隔绝的人(例如美洲印加人和现代的中国人——如我)会对美有共同的认知,存在那些古拙的艺术品中的美,会那样毫无掩饰的直击我们的心灵。那些穿越时空的永恒之美与人类最深层的本性强烈共振。美是客观的,正如人类的本性是客观的一样。创造永恒之美的艺术家并非依靠他们纯属的技法,他们无一不是听从自己本性,先“无我”而后“美”自然从他们的作品种长了出来。那吕燕女士的例子是怎么回事?美是客观的,而且是立体的。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可能存在区别,而这种区别也可能存在地域性。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真心实意的觉得吕燕女士是美女,那么她身上必然有美的地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还是开篇那句话——“美”,几乎无所不在,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我将从发现自身的美做起。写在后面的话:吾友周周前不久刚刚研究了黑格尔的美学著作,在交流中我才知道原来美的主客观之辩是一个经典命题。我对美学一无所知,这篇帖子不过写了些个人的理解,肤浅的概率很大。但是,擅长自我安慰的我几乎出于本能的想到——作为一个纯粹的门外汉,能自发自觉的思考到本领域的经典命题本身就是对我潜质的强烈暗示!

大道可求吗?

终于好不容易把书读完了,很好的一本书。对于从设计模式来看这本书的程序员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的书,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很好,观点很深,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在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不止一次的想到这样一个图像:一块石头被从一个原点扔出去,然后在宇宙中不断的运动,一切都在开始就注定了。都蕴藏在那个寂兮,寥兮的大道之中。从这本书到设计模式,从设计模式对我自己最近对做PPT的很多心得,似乎道就是这么简单,真实存在,但是在书的27章,作者提到一切的前提就是达到无我之境。以无模式为模式,即无招胜有招。这样的境界,又去哪里求呢?而且作者所描述的这种境界,真得就是这样的吗?译者后记中提到译者没有说出来,恐怕读者失望的又是什么呢?翻译的出版是1987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学习,对于思考,似乎还不如那个年代。一声叹息, 无可名状!


 建筑的永恒之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