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永恒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 >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 建筑的永恒之道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2
ISBN:9787800116278
作者:[美] C. 亚历山大
页数:423页

内容概要

C. 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最高研究勋章的获得者,是一位有实践检验的建筑师和营造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教授,环境结构中心的负责人。

书籍目录

永恒之道
第1章 永恒之道

第2章 无名特质
第3章 生机勃勃
第4章 事件模式
第5章 空间模式
第6章 有活力的模式
第7章 有活力模式的复合
第8章 特质本身

第9章 花与种子
第10章 我们的模式语言
第11章 我们的模式语言(续)
第12章 语言的创造力
第13章 语言的瓦解
第14章 可共享的模式
第15章 模式的真实
第16章 语言的结构
第17章 城市共同语言的演化

第18章 语言的发生力
第19章 空间的分化
第20章 每次一个模式
第21章 建筑的形成
第22章 建筑组团的形成
第23章 建造的过程
第24章 修整的过程
第25章 城市的缓慢出现
第26章 其超时代的特征
道之核心
第27章 道之核心

作者简介

《建筑的永恒之道》提出了一个关于建筑设计、建筑和规划的新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成员按照他们自己的存在状态设定他们生活的世界秩序,这一古老方式从根本上构成了新的后工业时代建筑的基础,这些建筑由人们创造。

图书封面


 建筑的永恒之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想法:“现代诗歌处理的事物﹑问题和现代人的情感的日益复杂,要求诗歌形式上有相应复杂的技巧──像建筑学一样──唯其如此,诗歌方有足够的承受力去面对这个时代。”令我翻开这本书,但这本书的伟大嘲笑了我的诗歌功利主义:它真正教给我的,绝不止于建筑或诗歌的技艺,更关乎其宏旨。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无名特质”实际上也是诗歌/生活的必需,“无名特质”由“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等概念一步步界定和修正,最后又被“平常”二字洗涤,“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村庄的简易鱼池,它也许就是永恒的。”,因为组成它的一切都无比的忠于自己的天性。   曾几何时,诗人就等于最忠于自己天性的人,现在却不知怎的,某些“诗人”竟几乎成了虚伪的代名词了,他们或自欺或欺人地在虚妄中过活,写着诳骗自己或者读者的甜言蜜语,且全不知羞愧,他们距离“无名特质”该有多远。《建筑的永恒之道》实际上是在强调艺术所应虚怀向往的“真”何谓,“当你遇到忠实于自己的人,你会立即感到,他比旁人‘更真实’。”由人而来的艺术亦如是,一首诗尚未说服、感动那个你心底最深处那个自己,你怎么奢望它能说服、感动别人。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这说服和感动还要经起考验,所以说“技巧检验真诚”,这真诚带来的是富有生气的创造:“只有我们放弃了支配我们生活的意象时,我们才会有自由。”“它的好处来自它真实于自己内力这个事实,而不是来自任何特定的目标意识。”这就又触及到创作意图的问题了,所谓的“特定的目标意识”就等于我们的文学史意识、被批评意识、潮流意识等等,然而这一切,对于诗歌本身都是虚妄的。
  •     建筑咱不熟,都是四人帮的那本"设计模式"给亚历山大做的好广告.一位老兄说的好,"天啊,建筑的书咱们程序员也得看呐?"建筑的书看的很少,误打误撞看了这本,然后买了亚历山大的厚厚的那套"模式语言",准备以后有机会参照他的模式语言盖自己的小洋楼了。很喜欢亚历山大对于那种"无名特质"的描述,他列举的那些使事物具有某种无名特质的事件,让人掩卷而叹.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     这书我读了20页。发现读不下去。句句拗口,段段狐疑。然后到Google Book上找到E文版。发现,这本书被无良翻译糟践了。很恶搞的是翻译在译后记里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怀着一种焦虑。我心想,你再焦虑也把书看懂了再翻译啊。这样糟践一本好书不就是在拉中国文化进步的后腿吗?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值得各行业的人阅读
  •     每每陷入原有的框架,就难以抽离。
  •     美。
  •     这本书是谷歌翻译的?
  •     细腻的观察与分析简直说到心坎上去了。
  •     物理的递归直到心理的鞍点
  •     或许各种技术背后都有同一个最本质的知识框架,也可能美到极致的东西,无论是人,物,还是无形的音乐,算法,都有相似质地,所以各科大师格调上总有相通之处。这本书更像论道,唯有行业顶尖的人才能写出来吧
  •     不同的瞎子從不同的視角感知大象,所以他們得到了各自心目中“象”的模型。有的說大象類似於墻、有的說象蛇、有的說象柱子。但是他們都會把他們感知到的這個模型叫做“象”。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知道事物可能存在多種不同視角的模型,所以當我們說到一個名詞的時候,結合上下文、常識與共同的文化背景,我們彼此可以了解對方語言中的名字到底指代的是哪個事物在哪個視角下的模型。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出錯,尤其是在脫離上下文斷章取義或者交流雙方對常識和文化有不同認知的情況下。
  •     模式思想源自此处,原则在具体问题上的好的范例。理念、原则、模式三级结构来将工作流程化、模式化
  •     1968之后建筑理论。“无名特质”
  •     又一本神奇的书
  •     好书!部分地方的翻译有些晦涩,看起来有些累。
  •     总算凑齐一套了
  •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
  •     看不懂……
  •     哈,这本书还同时列在很多程序员的必读书目里,
    编程的设计模式的源头就来自于它里面建筑的“模式”。
  •     可以给1星,可以给5星。 尽管C.A很注意,但仍无法摆脱言说道的困境。当年阅读时并未阅读《老子》,依旧感受到不同语境下思维的交集。足以证明那不可言说的其中一瓢都让人忍不住与世人分享。知道那份力量可以救世就免不了像夫子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若C.A像《知北游》中的黄帝,我们就是北游之知,不知道谁是无为畏,而狂屈倒像老子,三言两语,懂得的勤而行之,不懂的大笑之。 五千言都已被老子自己嫌弃了,C.A还是从西方具象思维范式出发,条条道道的列了逻辑线。这本不合“道”,可又有什么办法?但求最不坏的路径就谢天谢地了。所以要感谢有拾级而上机会,让我们不至望而却步。
  •     建筑的永恒之道
  •     并非建筑方面,还有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一个城市的生成,如同一粒种子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演化,而不能够被直接制造。建筑主要问题是平衡各种力的冲突,包括心理上的。而书中说的模式,语言,跟软件工程中的设计模式,和软件架构很相似。另:序言囊括了大部分精华,不要略过。
  •     他说”软件一开始是从函数开始,一个个函数就像一块块砖,然后开始码砖,垒砌墙体,这就完成了一个小的软件。当要软件越变越大,这就要求用于建筑的理论,在软件构架上整合,让这个软件越来越强大。”
    听上去很有理,对于软件架构却彻底理解错了。
  •     奇书一本。在东方哲学里,禅和道的奥义都是不可言说的。作者偏偏要用逻辑去逼近建筑的永恒之道,构建了一套理解和实践的方法论,讲建筑也是在讲一切创造。受益匪浅,再读一遍再做评论!
  •     忠实内力。建筑的永恒之道,也是自己吧。
  •     早就该读,拖到毕业后才如恍然大悟般。
  •     你说的“小小软件”,把UML设计打印出来都是可以贴满整栋屋子的。像windows这种级别的软件老民伤财都是数以十亿计的。
  •     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觉得好对好对、好感动
  •     看书单收集的
  •        很艰难的看完了这本书,最后要结束时,竟有些不舍。
       从开始到现在,经过了2个多月的历程,算是看完了,初衷是因为身为软件工程师,从书中对其大肆赞赏而购此书。却发现阅历不足,无法领悟其中的精华,写个总结,算是为本书画上个逗号(而非句号)。
       忆起才拾起这本书时,有人发问,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软件的架构与建筑有何联系?我答道:“因为软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玩意儿,需要从建筑中吸取一些经验,运用到这上面来。建筑的架构和软件的架构是想通的。”听着似乎挺深奥,我也不懂得其中缘由,只是这么感觉。于是,我把这本书当做是能够开人心智,让我从建筑的设计中领悟出软件设计的“道”的一本书。
       “质”,原来有一种万变不离其宗,让事物之所以变得生动、变得与众不同的因素,只是我们难以为其命名,因为任何以语言为基础的名称都难以诠释其本质。但他并非因此变得模糊,他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不生不灭。我把他理解为一种完全顺应自然,不带丝毫矫揉造作而形成的一种特质。
       在自然丰富多样、千奇百态和无穷的创造前,人总是显得愚昧且缺乏想象力。为了能够更好地领悟,更好地抓住本质,我们需要一扇“门”,带领我们步入正轨。将那些有好的建筑某些方面进行归类,以“模式语言”的形式给出。模式语言给出了在某些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当他合适的运用以解决合适的问题时,他的效能能够发挥到最大化。于是,遇到问题-->找出相应的模式,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当找不出模式时候怎么办?这种情况是一定会遇到的。依赖模式,来构建出建筑,并不是模式的初衷。模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当我们能够熟练掌握模式语言,成功的进入这个大门,或许只能够成为一个模仿者,而非创造者。我们运用模式,却发现纵使有那么多模式,却无法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求;发现我们总是会在不该使用模式的地方强制的用上它。当然,模式的使用有他的方式,模式的背后,暗含着一种规律,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着。与胚胎孕育出人类、种子开出花朵类似,其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规律。在顺应规则的前提下,部分不断分化,变得独特。当我们不再拘泥于如何应用模式,而是领悟到模式为何存在,模式为何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自由了,我们能够脱离固有思维的僵化,而只是顺从自然地安排,好的东西也就应运而生,于是我们通过实践,领悟到“道”之核心——了解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我们所设计的应该是既得益于自然,又有益于自然。
       这便是本书的主要脉络。竟然能够将一个建筑的理念讲到如此高度。
       设计模式的出现,是由于受到了本书的启发。模式是为了满足某个场景下的某种需求,因此,用好一个模式的前提是清楚他的作用效果及其使用条件。而纵观GOF提出的23个模式,为了解决软件设计中相应的问题,这些模式都围绕着一些准则,算是编码/架构准则,又是从建筑行业乃至人生中所悟,还有一些还未悟出的。软件设计中,是否也存在这种遵循自然规律,而产生出一个完美的软件产品?
       人们花了几千年的时间,生活在大自然中,去犯错、去改错,进而不断领悟大自然的规律。
       建筑行业,人们也耗费了千年的时间,去建造、去拆迁,才发展到现在的高度。
       对于软件行业,短短几十载,从简单到复杂,又到现在重新呼吁简单。也是一种进步,一种返璞归真。复杂的事物是由简单的事物构成的,而各部分错落有致,各司其责,每个部分既是他的大的部分的要素,其自身又是由更小的要素所构成。相邻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受益。这也是软件各部分构成的形式。
       软件的架构,从一个整体架构,为架构中每个部分设计出一个“入口”,圈定了大致的范围,而内部的细节,则在今后进行不断深化。最终,由软件工程师进行”泥瓦工“的编码工作。从这样的一个方式来看,与建筑是类似的,从无形到有形。
       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够当建筑师;也并非任何一个人只要遵循设计规则,就能够当软件架构师。没有经验的积累,你无法很好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无法将抽象变为现实。模式,是在迷茫时刻给你方向的好东西。
      
      
      
      
  •     : TU-80/1172
  •     看过前半部分,前几章颇为有趣。永恒的方式很难以确切的言语来形容,更类似于道。
  •     对本心,常识和自然的尊重和思维方式。规则是因实际需要而自然产生,而非因既有规则束缚思维和实现。模式只是一种共识和知晓,原来还可以如此。
  •     语言很艰涩,作为理科生的我,不那么容易理解,但是从一些句子里看出,这书讲到了“原子”层面。经典的思维。
  •      @dabenxiong:这本书在当当和卓越居然是在IT类里面~我滴神~这明明十本建筑书~~
  •     据我观察,中国有许多人都喜欢发表言论,找到各种现象背后的联系,但是思维没到层次,议论之前也不喜欢花工夫去调查,所以找到所谓的“联系”,发出的所谓言论,也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     。。。。。。。。。。。。。。。。。我也觉得他理解错了~~他跑来跟我说~实在很让我搓火~
  •     对中国人而言是最好理解/共鸣的一本跨界思考图书,因为作者在中国的古典经集中才找到了正确的概念表述...软件太象 G.I.S 中描述的,根本就是魂业
  •     现在搞活动,比较值
  •     你确实不懂软件工程,也没看懂这本书。
  •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中世纪欧洲的有机规划,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总的来说,这本书很不错,试图通过总结模式来概括设计。正如同CS行业中的Design Pattern
  •     真的吗?看来编程也是很诗意的,呵呵。
  •     [需再读]
  •     我们有这样一个思考习惯,认为最深刻的洞察,最神秘的和精神上的洞察比许多东西更乏普遍性——它们是超常的,这只是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的肤浅的自慰。事实上,正相反:这些最神密的、最严谨、最奇妙的东西——并不比常见的东西更乏普通性——它们倒是更为普遍。它们的确非常普遍,因为他们触及到了世界的核心。这同这些东西确可清楚地表达、发现、谈论这样的事实相联系。这些至关重要的深层东西并非是脆弱的,它们如此坚固以致可以被相当清楚地陈述表达。它们难以被发现并非因为它们是异常、奇怪、难以表达的,而是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普通、如此基本、以致我们从没有想去寻找它们……尽管规则是简单的,但象这样,到了你心中有二十、或五十个规则之时,坚持这些规则,而不将其放开,就需要极其难忍的专注了
  •     作为一个工程师读此书感觉对于软件设计思想帮助很大,推荐
  •     真是一本奇书,作者居然能从哲学角度去讲清楚设计的本质。设计模式是一种语言,有了语言设计师才能更好的表达。
  •       "这些场所不是纯真的,不能达到无名特质,因为它们是以外表的效果来建造的. 建造它们之人用他们的建造方式来建造,因为他们在竭力把某种东西,某种想象转化到外部世界中去,甚至当它们建造得看上去像是自然的,甚至是自然性被计算出来时,最终还不过是一种摆设"
      
      -----买衣服的时候如果用这种心情,肯定会大大降低买回来后后悔的概率吧
  •       建筑的宗教,建筑的哲学,这个建筑世界太美了,不由得让人对其心生景仰,顶礼膜拜,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虽然未必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但是自成一体,缝合地如此完美。没办法,我打小就崇拜“体系”。
  •     何止是在讲建筑,简直就是在试图揭示生存的真理。喜欢这个理念。但是真正落实上建筑这件具体事情上,还是太理想主义了,要去顺应和和解,前提都是人们知道自己确切要什么,理解什么事生活,现代人多半迷失。
  •     说实话,不知是作者要表达的意义过于艰深晦涩,还是我的思维和经验还达到那个层次,总之一年多前我还是看不懂这本书。受此书中一些闪光点的指引,过去的一两年又涉猎了一些复杂性的书,其中不乏对设计的解释,于是觉得亚历山大同学可能真是误入歧途了,和研究复杂的学者相比,数学出身的他竟然放弃了数学方法,走了一条相对形而上的道路。 话虽如此,我还是强烈推荐这本书,要知道直觉和模糊推理是更高层次的计算。
  •     道德经的建筑版
  •     只看到“关于本书的阅读”,就知道此书不一般!
  •     看看
  •     @dabenxiong:劳民伤财
    ~这个总结的太好了~烧钱~~
  •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建筑的永恒之道》,一本出版于1979年的建筑学著作,却很深刻地影响了软件工程的一些理念。我很久以前在学软件设计模式的时候就听说过,却始终没有找到这本书来看。而身边的朋友也是知道这本书的不少,却没有谁真正看过。
      
      我去年某一天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是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版本,如获至宝。才发现这只是一套书的第一卷,第二卷A Pattern Language出版于1977,是对The Timeless Way中各种pattern的集合,这两本书相互佐证,而第三卷The Oregon Experiment是案例分析。书已经很老很破了,纸张都开始泛黄,于是赶紧开始看。结果从去年八月到现在,断断续续看了有大半年才把第一卷勉强啃完。
      
      这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写得过于晦涩,正相反,作者喜欢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来阐释同一件事情,有时候甚至略显啰嗦。这本书很难读,是因为它不是一本务实的书,并不只是为了告诉你要怎样去盖房子,也不是以一个专家的口吻去教导人,而是循循善诱地从无到有构建起一套对建筑和规划新的思维方式。看书后的致谢才知道,这是一本用了十四年写成的书,还能指望用读快餐书籍的方法来很快看完?
      
       在看这本书之时,常常能联想到的不仅仅是盖房子,还有写文章,做设计,编程序,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的演化。这时候我才忽然领悟,标题的“building”其实不仅仅是中文书名里的「建筑」,也可以是「建构」、「构筑」,甚至可以是任何形式有目的的创造:虽然纸面上讲的还是房子,但含义早已超越了字句本身。
      
      很多现代建筑越来越向造型发展,各种奇形怪状的高楼就像是巨型的雕塑。但外形越是粗犷,内部越需要非常精细的设计:精确至毫米的图纸,再加上现代化的施工,一门一窗都要完美还原建筑设计师的意图。大量一模一样重复的元素,大量一板一眼矩形的房间,这就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我们已习以为常。
      
      这本书正是为了颠覆这种建筑方式,却不是用批判的手段,而是毫无保留地从「什么是好的建筑」开始重新建造了整个理论体系:核心是赋予一切事物生命力的「无名特质」(“the quality without a name”),工具是模式语言的创造力,方法是从虚无的空间中逐个分化出房间、建筑、社区、城镇,最终让它们就像是自然的产物一样,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这与具体的技术无关,与具体的年代无关,归根结底跟人也无关。这本书让我们从对想要一手掌控整个建筑的欲望和对高科技带来对以前无法做到的奇特结构的痴迷中解脱出来,回到设计的本源——消解张力:
      
      “A pattern lives when it allows its own internal forces to resolve themselves. And a pattern dies when it fails to provide a framework in which forces can resolve themselves, so that instead, the action of the forces, unresolved, works to destroy the pattern.”
      
      而最精彩的是,这一切甚至也不一定与建筑相关:
      
      “In our own lives, we have the quality without a name when we are most intense, most happy, most wholehearted.
      
      “This comes about when we allow the forces we experience to run freely in us, to fly past each other, when we are able to allow our forces to escape the locked-in conflict which oppresses us.”
      
      所谓的模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用了第二本更厚的书来阐述的,其实仅仅是实现这一切的大门(“the Gate”)或是手段。很多人认真研读了A Pattern Language,却把它当作装修必读、居家设计指南,就像我们码工刚学软件设计模式的时候,写程序总想要往pattern上面去套,却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些pattern背后想要解决的是怎样的冲突,从而认为这些模式并没有所宣称的那么好使。很少人真正领悟到,要真正完全实现建筑的无名特质,还必须要抛弃掉这些pattern,因为它们仅仅是工具而已。
      
      诚然,出版三十余年,这本书在建筑界的影响反而远没有软件工程那么大,这似乎给人很讽刺的感觉。但要颠覆一个成熟完整的行业必然没有改变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那么容易。这本书讲的都理应是极为基础极为明显的东西,就像作者所说,最为深刻的见解通常都是最朴实的,这些一个个的pattern只是为了让我们能找回自己本就已经懂得的东西,帮助我们达到「无我」(egoless)的状态,体会自己心里最深处的感觉,让我们的建筑能回归到自然中去。
      
      “[The use of pattern languages] will allow you to come back to that part of yourself which has always been there, and is there now, but is obscured by images and ideas and theories, which make it impossible for you to be yourself, or act as nature does. [...]
      
      “It is utterly ordinary. It is what is in you already. Your first, most primitive impulses are right, and will lead you to do the right thing, if you will only let yourself. [...]
      
      “This is the final lesson of the timeless way.”
      
      可惜纵使每人都知道要“follow your heart”,要让如今的人们都回到那样纯真的状态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当西方的道路走到了头,莫不是条条大路又都回到了曾经的东方?建筑的永恒之道与老子所说的「道」也许并无二致:大道无形,无名。用这样的一部著作来阐释,就像《道德经》一样,下笔之时就已经陷入了自我的悖论之中。这样就算是多么本真的东西,用我们这些现代人已有的逻辑去解读,都会变得难以咀嚼,更难以实践。
      
      因此,不妨忘记你所知道有关建筑的一切“images and ideas and theories”,再来体会这本书吧。
      
      P.S. 一定一定要先看目录之前的“On reading this book”。
      
      本文原载于我的博客:http://blog.leethree.me/2012/05/the-timeless-way/
  •     嗯,读了两遍
  •        这本书,不像其它建筑专业书籍,却像一本散文集。表面上是谈建筑之道,但细细读来,发现确是生活的道理...
      
  •     虚妄是不由自主的。
  •       我先看了住宅制造,而后就产生了自己盖房子的冲动,其实不仅是房子,最好是个小社区。将所有好友都忽悠着加入,自己盖一个社区,然后孩子们在屋前玩耍,老人们在花园聊天。
      这个想法持续了30秒钟,然后我就强迫自己不要再幻想了。然后就开始读这一套书。
      顺道说一下,我做工程项目管理,和做软件的哥们姐们一样,也觉得这本书说的根本就不光是建筑的事情,制作一个永恒的系统,然后看着各种活动在其重生生不息。但愿资本主义社会的奠基人们没有看过这本书。
      希望大家踊跃回应,没准人多了大家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
  •     @YURII:你在说我嘛!~~~
  •      场所精神和环境心理学换了个包装又拿出来忽悠人了,典型的形而上学,希望刚入门的朋友还是尽量看一些专业大师的著作,事实证明外行就是外行,永远都只能徘徊在心门之外却不自知。实在想看的朋友们想看的话请带上脑子,满篇的穿凿附会和诡辩,很多地方牵强得太幼稚了,让人想起来以前不幸看到的一本类似的垃圾,叫什么建筑是首散文诗还是什么,呵呵,没想到美利坚也有这种沽名钓誉的学术骗子,怪不得现在的设计界越走越偏,真想亲身经历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师辈出的时代,要是他们知道后辈的这些货这么二肯定都要再死一次了,浪费时间,竟然还有人故作高深的打五星,呵呵,请问你看过几本设计著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要误导后来人
  •     真的很不错,推荐一下
  •     我想这是一本关于系统的书,关于网络的书,不只是一本建筑方面的书,对于其他方面也有借鉴作用,现在以一种系统的理念来读这本书显得非常轻松,但是想必在几十年前未必如此。
  •     五星
  •     某些“诗人”竟几乎成了虚伪的代名词了,他们或自欺或欺人地在虚妄中过活,写着诳骗自己或者读者的甜言蜜语,且全不知羞愧,他们距离“无名特质”该有多远。
    ====================
    贼喊捉贼
  •     很好很好,关于设计,关于生活工作。即便是中文读起来也十分传神。
  •     無名特質
  •     为什么软件人员还需要去读一本建筑类的书?请思考。
  •     一般般
  •       最近遇到很大的挑战和瓶颈,因此逼迫自己要安静下来,从眼前在做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John送了我一本很特别的书《建筑的永恒之道》,他说“不光是建筑,也给我人、自然、艺术、设计、组织等多方面的启发”。我按照书中提示的方法看了一部分,觉得跟《混序》有共通之处,又拿起《混序》从头开始阅读。
      
      《建筑的永恒之道》的开头就说:无心之心,道之所存。
      
      两本书一起看,我忽然觉得——混序(自然的有序之道),就是一切的永恒之道。
      
      《混序》中说:
      
       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取代你那茫然、自私的病态,还有你那对世界不能满足你幸福的抱怨……
      
      下文摘录《建筑的永恒之道》中整体传达出来的话,可以看出,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才是一切永恒之道。只有遵循自然的状态,不刻意去控制,处于自然的有活力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东西。
      
      最近还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是,每每陷入原有的框架,就难以抽离。尤其是当自己需要追寻突破的时候,更加需要忘记,忘记自己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忘记别人已经完成的东西,而重新回归自己原本最初想要的,再去思考,再去“设计”。
      
      永恒之道
      
      建筑或城市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生机勃勃。
      
       * 它是一个惟有我们自己才能带来秩序的过程,它不可能被求取,但只要我们顺应它,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质
      
      为了探求永恒之道,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无名特质。
      
       * 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质,它是人、城市、建筑或荒野大生命与精神的根本准则。这种特质客观明确,但却无法命名。
       * 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这种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个人的经历的关键所在,它是对我们最有生气的那些时刻和情境的追求。
       * 为了明确表示建筑和城市中的这一特质,我们首先必须理解,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的模式所赋予的。
       * 这些事件模式总是同空间中一定的几何形式相连接的。实际上,正如我们就要看到的,每一建筑和每一城市跟不上是由这些空间模式而非其他所构成的,这些模式是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原子和分子。
       * 组成建筑或城市的特定模式可以是有活力的,也可以是僵死的。模式达到了有活力的程度,它们就使我们的内部各力松弛,使我们获得自由;当它们僵死时,它们便始终将我们困于内部冲突之中。
       * 一事物(房间、建筑或城市)中有活力的模式越多,它就越作为一个整体唤起生活,就越光彩夺目,就越具有这无名特质自我保持的生气。
       * 而当建筑具有这种生气,它就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海浪或是草叶,其各部分由万物皆流而产生的无尽的重复和变化的运动所支配。这便是特质本身。
      
      门
      
      为达到无名特质,我们接着必须建立一种有活力的模式语言作为大门。
      
       * 建筑和城市中的这些特质不能建造,只能间接地由人们日常活动来产生,正如一朵花不能制造,而只能从种子中产生一样。
       * 人们可以使用那些我称作模式语言的语言来形成他们的建筑,而且行之已久。模式语言赋予每个使用者创造变化无穷、新颖独特的建筑的能力,正如日常语言赋予他创造变化无穷的语句的能力一样。
       * 这些模式语言并不限于村庄和农业社会。所有建造行为都是由某种模式语言支配的,而世界上的模式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模式是由人们使用的模式语言创造的。
       * 除此之外,不只是城市和建筑的形态来自模式语言,其特质也来自模式语言。甚至最使人敬畏的宏伟的宗教建筑,其生命力与美丽也来自建造者使用的语言。
       * 但在我们的时代,语言已经瘫痪了。因为它们不再被共同使用,使之深入的过程也便瓦解了;因而事实上,我们的时代,任何人不可能使建筑充满生气。
       * 为重新朝着我们共享并有活力的语言的方向努力,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发现深层的、且有能力产生生气的模式。
       * 然后,我们可通过体验到检视逐渐改进这些共同使用的模式,可以通过辨识它们怎样使我们感受来十分简单地确定,这些模式是否使我们的环境活跃。
       * 一旦我们懂得了如何发现有生气的单个模式,我们便可以为我们自己、为我们所遇到的建筑任务,编制一种语言。语言的结构是由单个模式之间的联系网产生的:语言作为一个总体,其生存与否取决于这些模式形成一个整体的程度。
       * 而最后,从不同建造任务的个别语言中,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个更大的结构,一个不断演进着的诸结构所构成的结构,一个城市的共同点语言。这就是大门。
      
      道
      
      一旦我们建成了大门,我们便可以通过它进入到永恒之道的实践。
      
       * 具有自然特征的完整的建筑将根据这些个别模式的顺序,在你的思想中,像句子一样简单地自我形成。
       * 一旦建筑像这样被构想出,它们就可以直接地从一些在地上做的简单的记号中产生出来——仍是在共同的语言之中,但却是直接的,不用施工图的。
       * 而随着整体的形成,我们将看到它具备了赋予永恒之道其名的那个超时代的特质,此特质是一个特定的形态特征,清晰明确,一个建筑或城市富有生气的时候,它肯定出现,它是建筑中无名特质的物质体现。
      
      道之核心
      
      然而,永恒之道并未完结,
      
      直到我们把大门抛在身后,它才彻底地产生无名特质。
      
       * 诚然,这超时代的特征最终和语言无关,语言及出自于它的过程仅仅解放了我们天生的基本秩序,它们并未教我们什么,它们只是提醒我们,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设想和成见,严格地做出出自于我们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将要一次又一次发现什么。
      
      原文链接:http://www.ourdearamy.com/2009/08/29/one-from-many/
      
      
      
  •     无名特质”由“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等概念一步步界定和修正,最后又被“平常”二字洗涤
    真诚带来的是富有生气的创造:“只有我们放弃了支配我们生活的意象时,我们才会有自由
    =======================
    得不到自由是因为强烈支配生活的意象 (企图将自由抱紧,自由逃的越快?)
  •     嗯,这本书的评论里排在你之后的那篇就是一个程序员写的..结尾还提到了软件和设计模式。
  •        若不是有人来问我这本书,我都忘了我有这本书的。来求证此书的人不是建筑相关专业的,而是做IT的,写软件的~我很好奇,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专业,他居然能问出一本及其理论,及其专业的建筑类书籍。跟随这我的好奇心,才知道这本书“被封为软件界的圣经”,哈,圣经,有木有这么高的地位呦!我跟他说这本书太专业,对门外汉来说,完全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谁知对方很坚定的跟我说“要看懂它”还问了些建筑史入门的书,一副很起劲的样子。建筑师丰富多彩的,建筑史是枯燥的。
       他说”软件一开始是从函数开始,一个个函数就像一块块砖,然后开始码砖,垒砌墙体,这就完成了一个小的软件。当要软件越变越大,这就要求用于建筑的理论,在软件构架上整合,让这个软件越来越强大。”
       听完,我没有觉得建筑学科跟软件学科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如果有联系的话,也只能是要求软件设计师必须拥有建筑师从大处着眼,细处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个貌似该和软件的项目经理很有关系吧,自己目光短浅,项目初期只是像小作坊一样自顾自的埋头苦干,等想变大的时候,发现原先做的完全狗屁不通,还要从基层改起,浪费时间又是劳心累体。
       建筑是一项很精密的工作,在现代电脑手段和新型材料运用的帮助下,建筑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工业化。在房子还盖起来的阶段,建筑师已经规划出房子的蓝图,这个蓝图在各个支持学科的帮助下是有一定预见性的,绝不是发现了问题采取解决问题。建筑建造出来,首先要知道基地的基本情况(地基情况,周边环境,交通规划等),基地用途,业主意见,施工方意见,材料的选择,工程造价预算,建筑法规,作为设计师自己的意念,还有项目的宣传和商务运作~~ 如果在工程动工前,都把每一项拎清楚,这样在工程过程中会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是的项目又快又好的开展下去~建筑是按图施工,没有建筑,还有图纸。
       绝不是某人说的软件构架上会借鉴建筑的方法,我们有图,你们有图吗?你们只有几个小小的单独软件,整合在一起,才发现地基没打好,从头来改,让单独的软件兼容到大的软件中,为这个大的软件所存在。在建筑中,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这是重大事故,后果完全不可挽回,只能拆掉重新盖起来,这种耗时耗力,劳民伤财软件界木有见过吧。
       软件在虚拟的世界中,任意盖房子,想拆就拆,想改基层就基层,想多面积就多大面积,完全不用受基地红线和建筑规范的限制。我说就是让你们这些软件设计师拆房子,拆的太容易,你们才会没事干拿这个建筑理论来整合你们的软件构架。建筑师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效果,他再去分配下面做事的人,跟着他的想法,去逐渐构筑成建筑本身,绝不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效果,就这么模糊的做下去,结果来返工。建筑和软件都是很抽象的学科,在没有完成时大家都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这就要求建筑师发挥语言和文字的功夫,穷极词汇,把最能表现这种效果的词汇挖掘出来,最贴切的来描述最后的效果,不光是为业主还要给一起工作的人,让大家了解你的意图。不过软件设计师们空间想象能力一般都不是很强,强的都去做建筑师了。
       我觉得软件倒很想建筑装饰材料,比如窗,材料还是铝合金,但是我可以根据具体窗口的大小,来定制这个窗,他只为这个建筑为存在。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形制,定制的产品。
       统筹规划理念,放任四海而皆准,何必独采建筑一枝花!!
      
  •     把建筑书写出了道德经的感觉也是蛮叼......
  •     三总威武!
  •     道家之于建筑。
  •     译本后面没列参考文献,真是遗憾。我觉得作者一定精通老庄啊。他的思想资源肯定有康德和海德格尔。今天读完《质》部分,层层展开,愈进愈深。插页黑白照片也都很赞。待在家里自己最喜欢待的地方,真的很自然就能读进去书了,越读也越觉得自己所居的环境是有生气的。有生气的模式解放了自由的特质,而本质上是它们自己带有自由的特质。
  •     无名特质
  •     规划设计的哲学。它能发挥效用的程度与认可和遵从它的群体规模成正比,归根结底一个人的生活无法也不应被他人设计。它必须成为文化,介入通识。
  •     内容有点太散碎了。有活力的空间、城市;无名特质: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事件模式—空间模式—语言模式;
  •     朋友指定的书,想来不错吧。
  •       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想法:“现代诗歌处理的事物﹑问题和现代人的情感的日益复杂,要求诗歌形式上有相应复杂的技巧──像建筑学一样──唯其如此,诗歌方有足够的承受力去面对这个时代。”令我翻开这本书,但这本书的伟大嘲笑了我的诗歌功利主义:它真正教给我的,绝不止于建筑或诗歌的技艺,更关乎其宏旨。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无名特质”实际上也是诗歌/生活的必需,“无名特质”由“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等概念一步步界定和修正,最后又被“平常”二字洗涤,“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村庄的简易鱼池,它也许就是永恒的。”,因为组成它的一切都无比的忠于自己的天性。
        曾几何时,诗人就等于最忠于自己天性的人,现在却不知怎的,某些“诗人”竟几乎成了虚伪的代名词了,他们或自欺或欺人地在虚妄中过活,写着诳骗自己或者读者的甜言蜜语,且全不知羞愧,他们距离“无名特质”该有多远。《建筑的永恒之道》实际上是在强调艺术所应虚怀向往的“真”何谓,“当你遇到忠实于自己的人,你会立即感到,他比旁人‘更真实’。”由人而来的艺术亦如是,一首诗尚未说服、感动那个你心底最深处那个自己,你怎么奢望它能说服、感动别人。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这说服和感动还要经起考验,所以说“技巧检验真诚”,这真诚带来的是富有生气的创造:“只有我们放弃了支配我们生活的意象时,我们才会有自由。”“它的好处来自它真实于自己内力这个事实,而不是来自任何特定的目标意识。”这就又触及到创作意图的问题了,所谓的“特定的目标意识”就等于我们的文学史意识、被批评意识、潮流意识等等,然而这一切,对于诗歌本身都是虚妄的。
  •     到底什么是质门道?
  •     看了,可敬的程序员啊~
  •     已购.
  •     生机勃勃的建筑便是永恒的。恨晚。值得反复反复看。
  •     跟MATRIX的台词很有异曲同工,但是这本书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可就没有那么高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