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9
ISBN:9787806322864
作者:刘国光
页数:679页

内容概要

刘国光(1923~),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经济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书籍目录

目 录
代序: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模式
转换的若干问题
上篇 改革的目标模式论
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总体设想
第一节 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意义和
前提
第二节 从比较中看我国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对目标模式的归结和进一步的思索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的模式比较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
第三章 经济决策体系
第一节 传统经济决策体系的特征和改革的两条
线索
第二节 影响分层决策的基本结构要素和行为规则
第三节 决策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第四章 经济利益体系
第一节 对我国传统的经济利益体系的再认识
第二节 经济改革过程中经济利益体系的演变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经济利益
体系
第五章 经济调节体系(上)
――在计划指导下有宏观控制的市场调节
第一节 经济调节体系及其功能
第二节 经济调节体系的理论模式比较
第三节 我国原有经济调节体系模式的基本特点和
改革的必要性
第四节 经济调节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第六章 经济调节体系(下)
――经济杠杆的运用
第一节 价格杠杆
第二节 税收杠杆
第三节 信贷杠杆
第四节 汇率杠杆
第五节 工资杠杆
第七章 经济组织体系
第一节 经济组织体系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
目标模式的比较和选择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结构:企业的专业化、联合化
群体化
第三节 中间经济组织的重组与创新
第四节 改进部门管理,加强行业管理
第五节 从行政区管理为主转向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
管理
第六节 精兵简政 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
下篇 双重体制的转换论
第八章 我国体制模式转换的特殊道路
第一节 对现阶段转换进程的估量
第二节 模式转换的两个基本方面
第三节 推进模式转换中的“三位一体”关系
第四节 经济改革和模式转换的长期性及其步骤
第九章 我国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双重体制问题
第一节 双重体制的由来
第二节 双重体制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双重体制下的矛盾和摩擦
第四节 对各种可能解决办法的分析
第五节 积极创造从双重体制向目标模式转换的条件
第十章 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与经济体制模式转换
第一节 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演进
第三节 发展模式与体制模式的转换及其摩擦
第四节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
第十一章 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环境与供需总量平衡
第一节 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困难 问题
和前景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需求膨胀
第四节 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战略与对策选择
第十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节 传统结构与传统体制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换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三章 企业体制模式的转换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企业体制改革道路
第二节 深化企业改革形式的比较
第三节 企业改革:从多样化走向规范化
第十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运行机制的
转换
第一节 经济运行由行政协调向市场协调转换的
条件
第二节 经济运行机制转换过程中的双重经济参数
第三节 双重经济参数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第四节 理顺经济关系 从双重经济参数转入一重
经济参数
第五节 经济运行机制转换中的市场体系形成
第十五章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
重要保证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发展的紧迫要求
第三节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体制目标
模式的重要前提
附 录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体制模式演变的回顾
第一节 建国初期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1958~1976年间的演变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初步改革
第四节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进展
第五节 “七五”期间的设想和展望

作者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ISBN:9787806322864,作者:刘国光主编

图书封面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