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09736319
页数:283页

章节摘录

  方福前、孙永君(2009)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角度出发,发现在中国奥肯定律并不存在。这是因为,在短期,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是总供给冲击,而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是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共同作用使失业和产出的方向关系在中国并不显著。长期看,产出方面,总供给冲击对其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总需求冲击没有影响;失业方面,总供给冲击对其却存在不利影响,而总需求冲击也不存在影响。这一特征使正的供给冲击带来产出和失业的同向变化,即在经济转型期,失业率上升与产出增加并存。尹碧波、周建军(2010)从分配角度解释了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原因。他们认为,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持续就业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而王忠(2006)在凡登定律的思维范式下,将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不符合奥肯定律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每年新增的大量劳动力上。  上述研究忽略了奥肯定律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即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导致失业波动的主要源泉。根据前文分析,在增长方式转变阶段的中国,失业问题更多地表现为自然失业率的波动,而周期性失业在失业中所占份额不大。周期性失业情况下,根据总供给函数,就业份额的增加会导致产出的增长,即失业率的下降伴随着产出水平的提高;而当自然失业占主导情况下,失业率就不能在总供给函数框架下同产出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不适用的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阶段的中国,奥肯定律解释力的下降使失业和产出之间缺乏清晰的联系,从而从失业成本角度研究产量成本问题缺乏必要的逻辑基础。  ……

前言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

内容概要

杨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某些现实经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作有《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等。姚宇,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研究,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在各类学术刊物、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刘剑雄,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新政治经济学、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宏观经济等。近年来在《经济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代表作为《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谢志刚,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制度经济学。主持和参与“现代奥地利学派企业组织演化理论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对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大论战的反思”、“对自由市场制度的两种理解的比较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张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政治学与经济学交叉理论等领域。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从事科研工作。200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已出版译著2部,合著及论文若干。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衡量指标
第1章 经济增长模型和TFP对增长率的贡献
  第1节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第2节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第3节 创新与经济增长
  第4节 增长核算
  第5节 集约增长类型的衡量指标问题
第2章 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1节 引论
  第2节 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3节 特定环境问题与增长关系的三种类型
  第4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第5节 绿色核算
第3章 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
  第1节 引言
  第2节 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
  第3节 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第4节 判别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第5节 结语
第二篇 增长方式转变的社会经济成本类型和测度方法
第4章 资源环境成本的类型和测度
  第1节 环境成本的发生机制
  第2节 环境成本的类型
  第3节 资源环境成本的测度
第5章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成本
  第1节 失业成本及其测度
  第2节 产量成本及其测度
  第3节 投资成本及其测度
  第4节 增长方式转变的通货膨胀成本
第三篇 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
第6章 增长方式转变进程
  第1节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第2节 从污染型向环保型增长转变
第7章 科技进步与R&D体制
  第1节 美国的科技实力
  第2节 日本的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
第8章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1节 结构优化中的增长方式转变阶段
  第2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第3节 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主导作用
  第4节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欧美模式
  第5节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东亚模式
第9章 环境政策与措施
  第1节 环境政策的基本思路
  第2节 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的环境治理
  第3节 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经费投入
  第4节 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环境治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杨春学、姚宇、刘剑雄、谢志刚、张琦等编著的《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之一,重点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及其衡量指标,分析了增长方式转变的社会经济成本类型和测度方法,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与政策。
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衡量指标”研究了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及其衡量指标。第二篇“增长方式转变的社会经济成本类型和测度方法”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资源环境成本、经济成本类型及其测度进行了研究。第三篇“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分析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科技进步和R&D体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及环境政策与措施。
《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对增长方式转变中诸多经济社会行为的成本及测度方法进行了开创式研究,包括资源环境、失业、产量、投资、通货膨胀等;总结了典型国家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经验和政策,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因为是杨老师写的书,就买来看看。内容还行吧。借鉴一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