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教辅 >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出版社:施红、衡先培、 郑健 科学出版社 (2011-04出版)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030305657
页数:21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上篇 内分泌疾病第一章 下丘脑一垂体疾病第一节 下丘脑一垂体人的下丘脑只有4g左右,不足全脑重量的1%,但在维持人体自身稳定中却起着关键作用,它调节水及电解质平衡、摄食、生殖、体温、内分泌及免疫反应等各种基础活动。其对内分泌的调节,除部分通过自主神经系外,主要通过垂体。因此,下丘脑一垂体系统是神经内分泌学的核心部分。人体的下丘脑是间脑的最下部分,下丘脑组成第三脑室前下部的侧壁与底部,下方与垂体柄直接相连。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和内分泌两种特征。它和其他神经细胞一样对电兴奋、传导作用电位和起源于脑部的神经冲动起反应,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合成和释放神经激素,能将传人的神经信号转变为激素样物质,并将其储存,当机体需要时释放进入大循环,最终到达其各自的靶细胞,对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人类垂体重约0.4 ~1.1 g,垂体最大部分为前端部,约占其重量的70%,妊娠妇女的垂体前端部增大,但分娩后逐渐恢复正常,绝经后的垂体体积不再有显著变化。男子在中年以后,由于前端部缩小,垂体体积稍下降。垂体可分为前叶和后叶,垂体前叶在组织结构上属于腺组织,称为腺垂体,其血供主要来自垂体门脉系;后叶的神经部来自外胚层的原始间脑,称为神经垂体。腺垂体受下丘脑、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支配;神经垂体受下丘脑一垂体束支配。下丘脑的正中隆突与垂体的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是下丘脑对垂体进行调节的最重要部位,也是各种促垂体激素必经的共同通道。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有神经联系,神经激素沿轴突下行至后叶的神经末梢和血管相接处;下丘脑和腺垂体与神经血管联系,下丘脑的神经轴突在正中隆突、垂体柄处与垂体门脉系的第一微血管丛相连,促垂体激素从此处释放入血,然后沿门脉血管到达腺垂体,兴奋或抑制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近年发现,腺垂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腺垂体有直接神经纤维联系。垂体门脉系统可通过短门脉系统和长门脉系统转运不同的下丘脑激素。第二节下丘脑一垂体激素下丘脑激素包括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两类,可兴奋和抑制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产生精氨酸加压素和缩宫素,直接作用于效应器官。神经垂体只起到储存和释放这些激素的作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为大细胞性神经分泌系统和小细胞性神经分泌系统。

书籍目录

总前言前言上篇 内分泌疾病第一章 下丘脑-垂体疾病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激素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疾病第五节 下丘脑综合征第六节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第七节 垂体性侏儒症第八节 垂体瘤第九节 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第二章 甲状腺疾病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调节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第四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七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第八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第九节 甲状腺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第三章 甲状旁腺疾病第一节 甲状旁腺第二节 甲状旁腺激素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钙受体病与甲状旁腺素抵抗综合征第四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第五节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第六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第七节 佝偻病与骨软化症第四章 肾上腺疾病第一节 肾上腺激素第二节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第三节 皮质醇增多症第四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第五节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第六节 嗜铬细胞瘤下篇 代谢性疾病第五章 肥胖病第六章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第七章 糖尿病第八章 低血糖症第九章 痛风第十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与失调第一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的生理平衡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第三节 钾代谢异常第四节 钙代谢异常第五节 镁代谢异常第六节 磷代谢异常第七节 酸碱平衡失调第十一章 蛋白质与维生素代谢疾病第一节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症第二节 维生素代谢与调节第三节 维生素缺乏症第四节 维生素过量与中毒

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是全国高等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之一。

作者简介

施红等编著的《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为《全国高等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内容分为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上、下两篇,共11章,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肥胖病、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低血糖症、痛风等,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及预防与调护等相关内容,同时,适当反映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进展。其中,内分泌疾病中的男性性腺疾病,归人中西医结合男科学部分;女性性腺疾病归人中西医结合妇科学部分;代谢性疾病中的代谢性骨病归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部分。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可供全国高等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教学与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