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教辅 > 中医基础理论

出版社:上海科技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32384686
作者:郭霞珍
页数:219页

章节摘录

(3)调畅情志:情志,属心理活动,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变化,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人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故能调畅情志。此外,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而恼怒是最常见的不良情志因素。只有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而肝失疏泄,气血不调则可致情志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亢奋,临床可见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二是疏泄功能减退,气血不畅,肝气郁结,临床可见抑郁寡欢,多疑善虑等症状。(4)促进和调节生殖功能:肝主疏泄还可影响到人的生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女子胞月经的排泄和胎儿的孕育。因为女子胞的功能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同时,肝又主藏血,调节血量,为女子胞输送气血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正是因为肝与女子胞的功能极其密切,故又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女子胞功能障碍。如肝失疏泄,气血不畅,影响到女子胞功能则可见月经不调,如周期紊乱,痛经等。其二是可影响到男子的生殖功能。男子精气排泄也依赖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如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扰动精室,则可见遗精、早泄等。2.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被各脏腑组织器官直接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贮藏起来。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常随人的机能状态及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体力劳动时则四肢血液的分布量较多,脑力劳动时则大脑的血流量增加,而在进食时则胃肠道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人体血量的这种分布,既可保证了处于运动中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又防止处于相对抑制的脏腑器官消耗过量的血液,而肝脏血量分配这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当人体某一部位活动量增加,血液需求量亦增加时,肝脏即可将贮藏的血液适时排放到相应部位,保证这些脏腑组织器官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当人体活动量减少,血液量需求也相应减少时,一部分血液又流回肝脏,由肝来贮藏之,肝脏即通过自身的藏血功能来调节全身的血量分布。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故人卧血归于肝。”唐代医家王冰注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由于肝具有藏血功能,故中医学称“肝为血海”。各个组织器官得到了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藏血的功能对防止出血、制约和涵养肝阳及妇女月经的调节也有重要意义。如果肝藏血的功能失常,可产生以下病理变化:肝血虚少,则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目花、干涩、夜盲;血不养筋,可见筋脉拘急,麻木、屈伸不利甚或抽搐;血海空虚,还可见妇女月经量少,甚或经闭。肝不藏血,则可见出血,如呕血、衄血;在女子则可见月经量多或崩漏。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但是,将贮藏于肝内之血液输布于外周的作用,实际上即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表现。所以(血证论)说:“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是说只有在肝气冲和调达的情况下,贮存于肝内的血液才能向外周布散。因此,肝气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在藏血与疏泄功能之间协调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前言

中医教材是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教材的质量,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中医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让高等中医药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继承创新、发扬光人中国传统医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內,牢固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参与,共同编写了本套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精编教材”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教材编写、出版的经验,是对中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规律探索的体会,是对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本套教材是以国家教育部新版的教学大纲和国家中医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以突出中医传统和特色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及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九五.规划教材(六版)为蓝本,充分吸收现有国内外各种版本中、西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从教材规划到编写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步步强化,重在提高内在质量和精编意识。既体现在精心组织,高度重视,以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在精心编写。在.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下,确保内容精练、完整,概念准确,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结合完备,并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切合教学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力求.精、新、实、廉”的特点。同时,教材编排新颖,版式紧凑。形式多样,主体层次清晰,类目与章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体现了清晰性、易读性及和谐性。在本套教材策划、主编遴选、编写、审定过程中,得到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得到了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一纲多本、形式多样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殷切希望各中医药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使本套精编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中医药院校教学的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內容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学习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第一节 精气学说一、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內容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內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章 藏象第一节 概说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二、藏象与藏象系统三、脏腑的分类与区别第二节 五脏一、心附:心包络二、肺三、脾四、肝五、肾附:命门第三节 六腑一、胆二、胃三、小肠四、大肠五、膀胱六、三焦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二、女子胞附:精室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气血津液与精神第一节 气一、气的基本概念二、人体之气的来源和功能三、气的分类及其组成、分布与功能第二节 血一、血的基本概念二、血的来源和组成三、血的循行四、血的生理功能第三节 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二、津液的来源和组成三、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四、津液的功能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三、血与津液的关系第五节 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二、精的生成三、精的生理功能第六节 神一、神的概念和本源二、神机的概念三、人体之神的形成与功能第七节 精气神的关系第四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一、经络的基本概念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名称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五、十二经脉的循行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三、奇经八脉的共同功能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基本功能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一、经别二、别络三、经筋四、皮部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体质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和形成一、体质的概念二、体质的形成第二节 体质分类一、阴阳分类法二、五行分类法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性致病因素二、內伤性致病因素三、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四、其他病因第二节 发病一、发病原理二、影响发病的因素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七章 病机第一节 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气血失常四、津液代谢失调第二节 内生“五邪”第三节 脏腑病机一、五脏病机二、六腑病机三、奇恒之腑病机第四节 经络病机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二、经络的气血逆乱三、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四、经络的气血衰竭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一、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含义二、影响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因素三、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形式第八章 防治原则第一节 未病先防第二节 既病防变第三节 治则治法一、治則与治法的概念二、基本治則第九章 养生第一节 养生的基本概念一、天年二、衰老第二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然二、形神兼养三、保精护肾四、调养脾胃

编辑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的一册。

作者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內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精气、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气血津液与精神、津液、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等等。

图书封面


 中医基础理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还不错!我看好的
  •     适合想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非常好
  •     很好,对于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基础的人来讲,挺好的
  •     基础理论这本书挺好的,比较通俗易懂而且也比较薄,不用花多久就能看完了
  •     是我要买的书,谢谢哦!
  •     作为中医学生,我在学校学的是双语版。妈妈建议我买一套中文版的(学校其他专业同学学的都是中文版,且为这本书)。拿到手后果然觉得非常好,结构清晰,叙述明了,我们上课的笔记基本都跟这本书的结构一样
  •     把外国的马克思的观点强加在中医理论身上,牵强附会,这样的所谓“中医”充其量只是西医的附庸。
  •     买了还可以,送给同学的礼物,希望他能有所收获
  •     好好好书,不错
  •     此书是中医入门必备,没得讲了,呵呵
  •     看这本书会让你成长,弘扬中医文化.
  •     书内内容太过用唯物主义去解释中医,有生搬硬套之嫌,且用朴素唯物主义给古代哲学思想戴帽子实在是~~
  •     是因为细化了还是……
  •     非常唯物主义的中医教材,哈哈~对中医理论都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加以讲解有几个观点可谓经典之极:人体精、气都是物质的;中医是建立在古代解剖基础上的;中医起源于古代养生家、哲学家……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要与唯物主义挂钩甚至用现代西方医学牵强附会的去解释中医理论且讲的都很简单非常好的一本教材,可以让后人知道传统中医理论是如何被消灭掉的……
  •     今天把这门的试考完了,算是读过了吧。可是为什么有些惆怅了呢?
  •     henhaoxihuan
  •     挺不错,买得值
  •     挺满意的!纸质稍微差了点。
  •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础理论书,言简意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