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同济建筑讲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同济建筑讲坛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112105694
作者:卢永毅
页数:392页页

章节摘录

  恰似春日暖阳下冰雪消融,薄雾升腾,西方世界的“热”建筑从神话、礼制和凝滞不变的部落社会统治的冰层下浮出了水面。应该说,建筑越是僵化,现代社会的效率和经济最优化思想就越是难以呈现。然而,不管是对于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是对于我们的祖先,人类自身、或来自血缘、或传统固有的纽带关系又总是在和谐(Harmony)与纯净(Purity)的名义下呈现出来的,而正是这种关系在形成建筑设计法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超越陈旧价值视野的种种热情被激发,“热”建筑的兴起过程错综复杂,其间各种事件会以决裂的、互补的、逆转的以及跳跃的或相对持续有序的形式而共存与互动。这是一次认知上的协同革新(a cognitive‘co-revolution’),是一张在同一时间的众多地方——如宫廷、寺院、府第、别墅、学院和工场——发生的既具革命性又相互缠绕的各种变化的大网,是一场颠覆统治了8个世纪之久的陈旧设计思维(archaic:design mentality)的伟大运动。然而,“热”建筑自身的内在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既是精确严密的科学,又有天马行空的想像;既受效率观念的驱使,又要追求奢华与美学的愉悦;既渴望冒险的体验,又包含批判的省思;既追求全球的普适性,又不放弃地域身份的表征;既有集权力量的体现,又要为被剥削和被压迫者获得解放。  要了解“热”建筑的特点,就需要认识“热”建筑产生之前的基本状况,即原已存在的空间思考的系统化方式(systemanzation of spatial thinking)、建筑形式的分类方式(establishment of formal architec:tural categories)以及这些方式是如何组织建筑和建筑群的孕育、构思和建造的。还是以西方世界的发展历程作为线索,但我们不涉及关于这个制度系统起始的一些细节和争议,而是回到一般的认识。就是说,约在公元前6~前4世纪,在地中海的希腊地区(很有可能也包括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其他地区),形成了以“数”和“形”(number andform)——却较少涉及“尺度”和“材料”(size and material)——来建构的、关于宇宙间各种空间事物和空间关系的抽象逻辑体系。这个系统的形成过程就是:将已有地方建筑从其原初的意义和用途中剥离出来,并对其古老的创作与习语进行吸收、再用和重组。这一原创成果被罗马人继承,逐渐传播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发展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建筑。这是罗马人的一种帝国式的发展方式,与他们发展法律的情形很相似(图1)。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济大学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建筑教学开始走上正轨,长期处于政治批判漩涡中的外国建筑历史课程也得到了恢复,并受到一定的鼓励。这对我这个长期教授西方建筑历史的教师来说,是教学生涯与学术生命的一个新生,不仅是建筑思想开始从长期禁锢、心有余悸的状态中走出来,而且还获得了前往欧美国家访问的机会,能够亲身体验那些曾是那么“熟悉”却又无法谋面的著名建筑作品,甚至还在学术活动中结识了一些著名建筑师和历史理论家。  亲历国外访问考察收获很大,当时最触动我的不仅是发达国家中引领世界建筑设计潮流的作品,更吸引我的是,战后建筑学术流派的缤纷呈现、思想活跃,连第三世界的非洲也在探索自己的现代建筑,理论学说的多元态势让人深感其学科的包罗万象和发展活力。于是我如饥似渴地抓住每个可以考察体验的机会,并立下了回国后要把自己的心得向学校学生与社会汇报的决心,以使广大学子了解发达国家建筑发展的进程,这对活跃国内的建筑思想和创作也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当时有机会了解西方建筑的兄弟院校学者也在作同样的努力。  回来后,我第一次向学校汇报的题目是“美国大学建筑教育考察”。当时(1981年秋)系里十分重视,不仅是领导,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参加了,连校部也来了人。我大受鼓舞,接着便一口气整理了八个面对师生的课余讲座,内容有:西方第一代、第二代与第三代的建筑师与他们的主要作品,关于高层与大空间建筑的发展,关于一些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城市广场、城市雕塑、购物街与购物中心的介绍,以及一些新的建筑技术,如充气建筑、建筑中的太阳能利用等。当时协助我工作的是蔡婉英副教授,我们把这些讲座称为“八讲”。  随着建筑系研究生数目的曰渐增加,面对年轻人迫切关注世界建筑发展动向和积极学习理论的热情,我萌发了一个想法:要为研究生开设一门较为深入地了解西方现、当代建筑思潮和建筑理论动态的课程,希望通过对西方建筑思想与实践的深度学习,引导他们对我国自己的建筑、以至对世界建筑发展的进程的关注与思考。这样,从1983年起,就建立了以西方现、当代建筑及其理论为基础的、被称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课程,最初是选修课,后来成为全学院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

书籍目录

序导言建筑学的视界  建筑的冷与热/亚历山大·楚尼斯      建筑是一种思考形式/马克·卡森  建筑学的途径  “建构学的哲学”解读/彭怒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常青 边沁、福柯、韩非:关于明清北京政治空间的跨文化讨论/朱剑飞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郑时龄 一种非对象性的思与言是如何可能的?/孙周兴 蜿蜒的法则/戴维·莱瑟巴罗观念与设计 诗意的设计途径/彼得·库克 开放的模型——以勒·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住宅为例/斯坦福·安德森 建筑作为一种创意与概念的形式:语言结构/雷蒙·多里嘎蒂  城市理论 20世纪的西方城市理论概述/李翔宁 柯林·罗与“拼贴城市”理论/王骏阳 阿尔多·罗西与《城市建筑》/童明历史与记忆 建筑的时间性/阿尔多·卡斯特拉诺 原真性、价值说与历史保护的困惑/卢永毅全球化与地方性 上海建筑风格与上海文化/罗小未 建筑,作为城市复杂环境中的悖论现象/罗伯特·文丘里 关于批判的地域主义/卢永毅中国现代性思考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赵辰 包豪斯及现代建筑思想在上海的影响/伍江 现代性的移植与转化——论现代建筑在台湾的论述形构与汉宝德的建筑省思/夏铸九鸣谢

作者简介

这本文集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西方建筑理论课程,其中收入了西方一些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在这个课堂的精彩演讲,也汇集了国内外多位学者为这门课程带来的丰富内容。旨在开展对后现代时期一些重要建筑理论与建筑问题的深入学习与讨论。文集强调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思想,关注建筑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思维方式,以此引发对中国建筑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交流。

图书封面


 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同济建筑讲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研一时的建筑理论课老师曾拿这本书的稿件给我们,并留下了写读书笔记的作业。偶然发现原来已经出版了,节选一段当时肤浅的笔记吧。还记得老师最后给的评语似乎是“仍在外围打转,应尝试有针对性的深入”,的确是,这么一本应当说是论文集的理论书,对于我这个平时并不勤于理论研究的懒人来说实在是太杂太丰富,读起来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的依凭。。。以下为当时的一段读书笔记。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现,在这二十多篇文章中,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差异是显著的。中国几位学者的文章,就现象学,人类学,城市理论,地域主义等热门理论问题做了很多自己的归纳和阐释,但这些归纳和阐释几乎都是基于内容的,基本上是一种知识整理与普及式的写法,带有很强的简介性质。当然,这种知识简介若能做到清晰确切真实,需要相当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分析提炼能力,这类文章的益处在于让全然不了解此类理论的读者对这些理论内容,相关发展脉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但就我而言,看过之后最大的冲动是把作者提到的那些人,那些原著找来研读,否则除了留下一些不够强硬的怀疑和自觉读书太少的愧赧,就几乎还是如什么也没看过一般。而国外几位学者的文章呈现另一种面貌,当然这大概也与他们的身份有关,如彼得库克,文丘里等可以在我们的建筑史里发现的人物,他们有自己主动的,富于原创性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从很多方面来说绝不是尽善尽美的,但从其语言文字中可以发觉其对自己一整套理论的或曰热情也好,自信也好,这种自主情绪在国内学者的文章中似乎难觅踪迹。这里并非表达的是一种崇洋心理,只是一种差异的探讨。并不是说国外学者就不做他人理论的研究,就不写讨论他人研究的文章,正如卡彭的《建筑理论》,无处不在引用着他人的作品和话语。但也许这种研究,的确可以跳出内容层面而有一些更好更新的方式,又或者对其内容的研究是为了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意义都会比单纯地从内容出发并止于再现内容,解读内容来得大得多。又或者实际情况是,外国理论太多太深奥,我们压根看不懂,需要对其内容做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把它们翻译成我们能够懂得的模式,而后才能化为己用?如《建筑的时间性》一文,作者的叙述方式实在让人很不明所以,大量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似乎与建筑毫无关系,而其实其旨在说明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建筑因其在时间维度上的相对稳定和持久性,同时承载着记忆和遗忘的属性。还有另一篇《开放的模型》,文章的前半部分对历史事件和他人的研究活动做了大量的陈述,但其目的是明显的,为了引出作者后文的“建筑准自主性”学说,不能说我对这篇文章有很深刻的理解,但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作者对柯布多米诺住宅解读方式的批判性研究和阐释,通篇使用令人费解的概念范畴,读来感觉啰嗦又吃力。相比之下,国内学者的文章的确更具易读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必须陷入这样被动式的理论内容解读模式中,不断地等待他人,不管是基于何种目的和何种手段,提出我们难以理解的理论,再绞尽脑汁,花尽力气去研读之。这不是一件很可笑而愚昧的做法吗?当然,这样的局面也许是受到很多历史客观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但我认为其中存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差异等因素。还是那句话,读书太少,且待我慢慢往上爬爬,或许可以看得更清。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看综述真不若看专著
  •     开卷有益
  •     泛泛泛泛的读过
  •     总结了一些理论,还算不错。就是把一些本知道的话说了出来。
  •     同济讲坛汇编。楚尼斯的文章如果去掉“热”与“冷”人类学的说辞,就是不错的17世纪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的转型期概要;卡森的文章,讲述了AA的教育史,特别是1970年代之后的教学理念;Leatherbarrow的文章,倒是把“入画派”、“身体”、“地形”联系了起来。。。安德森的中心是对埃森曼的柯布多米诺解读(这篇文章真不错)。。。。这几位海外作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为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过程,给出了描绘。其他作者的文章也都不错。孙老师的那篇现象学,也跟建筑学很。。。契合。
  •     这本书不能算读过,不能……
  •     考博士的参考书,其他没什么用
  •     对于指导论文阅读、开拓视野很有效。。。reading。。。
  •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
  •     外国教授写理论...中国教授写综述...
  •     很好的书,有利于理论思维拓展
  •     书面局部刮擦 应该是邮递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 不过没什么关系!
  •     对我来说有点艰深
  •     一些建筑理论的解读
  •     开篇序和《蜿蜒的法则》很精彩,其它文章也不错
  •     这本文集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西方建筑理论课程,其中收入了西方一些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在这个课堂里的精彩演讲,也汇集了国内外多位学者为这门课程带来的丰富内容,旨在开展对后现代时期一些重要建筑理论与建筑问题的深入学习与讨论。文集强调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思想,关注建筑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思维方式,以此引发对中国建筑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交流。
  •     好几篇在讲GLOCAL
  •     颇有收获~
  •     5年过去了,应该还会有新的文章整理出来并填充成新的一本。
  •     多篇短小精干的 美文集合在一起,是那些实在啃不动也没时间啃大部头的同学的福音~
  •     上个世纪的建筑热点讨论资料集。当代建筑理论看不到半点影子。对编者最美好的评价只剩下勤勤恳恳四字。
  •     多方视角值得读读
  •     讲义整理文章合集,可以作为相关建筑理论的导读
  •     以前觉得很好看
  •     这本书有点中文版“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的意思 中国的学生需要竟可能多的这样书籍理解什么是建筑啊。南大每年一本的建筑文化研究合集虽然非常难得,但是专题性太强,有时难以进入语境。
  •     这不是大张伟校稿的那本吗~ 理论课强迫书单~ 他认为垃圾的几篇里有我当年想读研学校的老师 一下子就很爽~ 只有上他的课时候才会动动脑筋 我真悲哀。。
  •     书的封面有磨损,但内容很好,不影响阅读
  •     对于了解建筑理论的一些相关动态还是有帮助的,看完你就会想去看书中提及的其他书。连锁反应
  •     开拓视野
  •     清晰明了~提纲型读物,要把相关知识补上
  •     强烈建议原文是英文的地方直接英文成篇,别翻译了。 看翻译看得累
  •     大四
  •     内容其实在其他书上都看到过,就是集结了一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