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三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梅县三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302150213
作者:陈志华,李秋香
页数:156页

内容概要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专家,1929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带领建筑系师生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十余年来主持十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并培育出热爱传统建筑的新生代。已出版的专书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婺源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发行海外,影响深远。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专著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合著)《流坑村》(合著)等。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已出版的专书有《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于1971年,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为宗旨,目的是要建立“一座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亚洲最佳出版物”颁给了台湾的杂志《汉声》,《时代》评价:“这本中国艺术文化的‘圣经’30多年来能一直反其道而行,是因为内容实在值得阅读。”《汉声》是一本受人尊敬的杂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方面有一条自己的道路。

书籍目录

前言
1 人文历史篇
第一节 客家和围龙屋
第二节 一根扁担挑来的村子
第三节 海风万里故乡情
第四节 竹声焦影的村落
第五节 血缘村落中的宗族组织
居民访问记
2 村落建筑篇
第一节 围龙屋的典型形制
第二节 两类围龙屋和三种发展模式
第三节 围龙屋形制的诞生和演进
第四节 围龙屋的风水讲究
第五节 围龙屋的结构、构造和施工
第六节 其他类型建筑
3 图版篇
总测绘图
居住
教育
商业
拓片
梅县三村围屋谱
梅县六记
后记

编辑推荐

此书是作为《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丛书一本,介绍的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有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1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客家文化的特征“村落建筑”典型形制以及各种“图版”。

作者简介

客家人的桃花源--九十八幢客家围龙屋完美呈现。
本书浓郁的乡土风味,首先体现在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上。中国地域辽阔,北方气候干燥,南方则潮湿多雨,常见的胶订图书如果历经迁徙,容易因空气水分的变化导致松脱,不利久存。这本关注地域人情的书,居然连这方面问题都考虑周全了,特地在书脊上打了眼,读者可自行穿针引线,把它加固成一本线装书。这样处理开本较大又以图画居多的书,既科学,又别具韵味,值得藏书者把玩。
此书是作为《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丛书一本,介绍的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有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1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客家文化的特征 “村落建筑”典型形制以及各种 “图版”。
梅县三村是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包括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究竟这样的宅院,是如何产生的呢?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朽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重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
本书第一篇“人文历史”,首先说明客家文化的特征:即长期迁移过程中产生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以祖堂为中心,建构严谨的大型集体住宅。接着溯本探源,说明潘姓家族的发展过程和宗族组织,围龙屋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篇“村落建筑”,剖析其典型形制:即矩形四合院、后面的半圆形围屋,以及前面的禾坪、水塘,每一部分都含有风水意义和实用功能。接着比较早期。后期围龙屋的演进和变化,指出由大家族上百个小家庭共同居住的形态,转变成一个家庭。几代人居住的独立宅院,家族凝聚力减弱,小家庭的生活空间和功能更为舒适。另外还记录了围龙屋构造,施工的特点和技术。
第三篇“图版”包括村落总图、居住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拓片五项内容,完整呈现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所处的环境以及个别屋的不同特色,配合着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更能一窥堂奥。
“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首客家人传唱的民歌,道出了先人拓殖四方的艰毅不屈。梅县三村的围龙屋正是见证了“发迹海外,心系故乡”的精神。

图书封面


 梅县三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了解客家文化必读啊。作者是深入到了村里面去调研的,书里面的有不少配图是房屋结构那种图,非常好。  看完觉得只是入门的书吧,或许也是因为客家文化系列的书籍太少,能有这么一本也算是慰藉了。  本书多是从历史和建筑学上去描述的,多少还有一些风水学的东西,还是挺不错的!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送货也很快。当当相当给力。
  •     很少一本建筑书能把历史方面描写的那么到位的。特别是侨乡人们的生活状态。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建筑和艺术要靠谱的多。这个地方虽然距离广州单程开车要6小时+,还是准备在天气不那么热的时候走上一趟了。
  •     书很好~~包装和设计都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很值得购买
  •     无论是文字还是建筑的专业描画,都是棒棒的
  •     图书馆借的好书
  •     我有二分之一的客家人血统。对客家人的历史文化风俗有很浓厚的兴趣。从这本书中,不仅可以了解客家围屋式民居,更可以了解这种独特建筑所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土壤。
  •     看完培田看完土楼,当然要再看看围龙屋。
  •     这套书都很棒,纸张也很舒服,印刷和文字风格等都和书的内容很贴切
  •     老家
  •     独具风采的客家围垄屋。
  •     研究性质的书,且不谈成果如何,倘若真想强调过程。多些笔墨也没关系,可惜太平铺直叙。
  •     看得我很感动。
  •     字体排版稀稀松松,把不多的内容扩展到厚厚一本,浪费纸张浪费能源,以前这个系列都是很简朴的一小本,读者买书是买内容而不是买装潢。
  •     流弊!!!!
  •     民居很实用
  •     喜欢,推荐,价高了
  •     而且我们都是讲客家话的捏.....
  •     这排版不能忍!!!
  •     書的立意是好的,但內容實在太枯燥了,特別是家族史的羅列。可能真的比較適合研究之用吧。
  •     了解客家文化必须的。
  •     包装确实精美 内容也很不错
  •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这套古村系列都败在了汉声排版设计上。
  •     也是有人记得的
  •     .5 P3、128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42555885
  •     该书田野调查很实在,写得很中立,是客家研究的好材料,其中对客家祖原的所谓”中原士族“提出中立的看法。
  •     作者做了一定的田野调查工作,但对当地历史建筑、聚落的研究十分有限,学术水平不高,值得旅游者一读
  •     很好看的书,想收集全套。有机会要去一次梅县。
  •     第一次知道还有围龙屋这种乡土建筑,介绍的很全面。
  •     图片丰富,有一定价值。
  •     很满意,质量好,快递好
  •     本书对梅县南口客家建筑群以建筑发展为主,人文历史为辅,从姓氏宗族在当地和海外的发展,对传统客家建筑从围屋到华侨洋房的发展变化有详细的介绍,建筑风格、寓意都有说明,测绘图也很清晰。对了解客家围龙屋建筑有很大帮助,对华侨下南洋历史也有参考作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