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形与文化》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宅形与文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112092758
作者:阿摩斯·拉普卜特
页数:156页

《宅形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住宅建筑导言

Rapoport谈论的是住宅,如果我们认为精英建筑与民间建筑真的存在分野的话,那么这里的“住宅”显然指后者。郭文亮在《象在兰阳——三种方式/多边对话》中将我们建成环境按照建构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种为“常民的方式”,即居民与家庭及社区成员自力造物,人人皆懂建造,人人皆是建筑师;第二种为“工匠的方式”(craft),即通过经验将长期积累而成的模型进行微调或组合以适应新的需求;第三种为“设计师的方式“,即通过绘图的中介将理念转译为外部形象的过程。Rapoport大体也是这样分类的,他将第一类"常民的方式“命名为“原始性”(primitive),这类方式对个人需求和环境的应答更为直接;第二类“工匠的方式”命名为“风土性”(Vernacular),这种方式产生于农耕时代,有相对固定的范式和约定俗成的用法。这三类住宅是从前往后不断分化的,与社会形态的分化如出一辙。后者往往占据着建筑学金字塔的塔尖,而前两者则较少受到建筑界的关注,说到底,他们本身也不属于狭义建筑学的范畴,但这不代表这三种方式应该各行其是,而应该知己知彼、相互借鉴。《宅形与文化》想要讨论的是,是什么决定了民间建筑的形式呢?他批判了当时常见的气候决定论、物质or技术决定论、场所决定论、经济决定论等统统以“物质”为主导因素的理论,也不赞同“宗教决定论”这样太过单一的解释。作者的论证方式是举反例,他援引了大量人类学的考察案例,视野广袤,读起来非常有趣,将建筑学的外延拓展至人类学大概也是其贡献之一。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社会文化因素起主导因素,气候与技术是修正因素。他认为”社会文化“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包括文化、风气、世界观和民族性等方面。同样举了很多民居的例证来证明同等环境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住宅形式?有条件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人们这样盖房子而不是那样?其中列举的包括基本需求、女性地位、对私密性的不同追求等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让我持怀疑态度的是书中很多例证比较非典型、甚至是孤例,我不赞同它们与日常所见的大众住宅存在同等的说服力,因此用它们作为反例来证明可能不足以使人信服。甚至可以进一步假说,为什么有些居住模式日益普及而有些日渐式微,是否存在一种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自然选择“机制将一些不符合生存环境的住宅模式都淘汰掉了,如果真的有,那么这种机制可能是比”社会文化“因素更高一级的控制力。不过不管是什么因素,用因果论来推倒都容易显得武断,不如用概率论来解释更为恰当。另外书中没有谈到民族迁徙对宅形的影响,大概是因为讨论的范围过大,只能用“片段”式的文化来例证。以上只是一点个人拙见,这仍然是一本写作规范、例证详实、语言流畅、读起来令人愉悦的优秀理论书籍。

文化决定论时代的产物

赶着60年代那一批浪潮,反思民粹和文化对精英和上层建筑的意义。只是所居实例大多有选择性,过于强调文化的决定意义,论点在当时有新意,只是论证牵强,论据缺乏一手资料的支撑。看看还行,算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追忆和回顾,可以算是时代的一个记号。

很实在的《宅形与文化》

译者的能力很强,用词也很到位,一边听课一边读书很愉快。我希望能在书中不光看到乡土建筑如何如何,还能看到转变过程中一个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有没有有趣的现象。    蓝皮书真贵。

溯源

透析了村落与城镇建成的各种相关因素:气候、物质、经济、技术等,重点讲述文化在建成中的意义。同时也追溯了相关的历史渊源。似乎摸到了村落与城市的本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把地理、文化、建筑、规划、人类学等等都贯穿到一起了。翻译功底也非常深厚,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难得的理论书籍

国内很难看到这样好的理论书籍。说理明了透彻,翻译精当,薄薄得一本,内容却足显丰厚。国内的论文往往厚厚一大堆,废话连篇...别个很早就对“风土建筑”,即“乡土建筑”关注,研究,中国不是没有做,而是做的不够....继续认真读...准备多读几遍..


 宅形与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