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与灾后重建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村镇建设与灾后重建技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112102136
页数:162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村镇总体规划  1.1 村镇规划总则与灾后重建的原则  1.1.1 村镇规划总的原则  村镇规划总的原则是:城乡统筹,积极发展;远近结合,新旧结合;尊重现状,适当迁并;注重集约,省地节能;发掘历史,突出特色;注重环保,村容整洁。  1.1.2 村镇灾后重建的原则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着眼全局与长远,科学制定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步组织实施。用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全力而为,实现科学建设。具体来说,村镇灾后重建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②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③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④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⑤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1.1.2.1 鼓励多方参与,合理利用资源  广大村民是灾后重建的主体,在灾后重建中要尊重其自身意愿,防止强迫命令。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及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书籍目录

第1章  村镇总体规划  1.1  村镇规划总则与灾后重建的原则    1.1.1  村镇规划总的原则    1.1.2  村镇灾后重建的原则  1.2  总体规划    1.2.1  总体规划的任务    1.2.2  总体规划的内容及成果    1.2.3  建设规划    1.2.4规划的审批    1.2.5  规划的实施  1.3  规划中的人口预测    1.3.1  人口规模分级    1.3.2  村镇人口规模的预测    1.3.3  规划人口的分类预测  1.4  用地分类与主要建设用地指标    1.4.1  集镇用地分类    1.4.2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4.3  集镇建设用地的选择  1.5  农村住宅区规划    1.5.1  农村住宅区规划总的原则    1.5.2  农村居住用地规划  1.6  村镇中心区(社区中心)规划与城市设计    1.6.1  村镇中心区(社区中心)的公共设施构成    1.6.2  村镇中心区(社区中心)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1.6.3  村镇中心区(社区中心)的规划布局    1.6.4  村镇中心区城市设计  1.7  工业(园)区规划    1.7.1  工业(园)区的规划内容    1.7.2  工业(园)区的规划程序  1.8  新农村防灾减灾规划    1.8.1  新农村抗震防灾规划    1.8.2  新农村防洪减灾规划    1.8.3  新农村防火减灾规划第2章  村镇建筑设计  2.1  村镇灾后重建的原则    2.1.1  村镇灾后重建的总体原则    2.1.2  村镇建筑设计的原则    2.1.3  村镇灾后重建的相关法律、法规  2.2  村镇灾后重建的主要建筑类型  2.3  村镇住宅建筑设计    2.3.1  一般要求    2.3.2  村镇住宅建筑设计    2.3.3  村镇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    2.3.4  细部设计    2.3.5  村镇住宅物理环境设计    2.3.6  沼气池    2.3.7  村镇住宅建设的外观设计  2.4  村镇中小学建筑设计    2.4.1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2.4.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设计    2.4.3  行政及生活服务用房设计    2.4.4  相关指标  2.5  村镇社区中心建筑设计    2.5.1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2.5.2  村镇社区中心建筑设计    2.5.3  相关指标第3章  村镇结构设计  3.1  结构设计原则    3.1.1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3.1.2  选择利于抗震的地基和基础    3.1.3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竖向)布置    3.1.4  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3.1.5  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    3.1.6  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    3.1.7  注意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    3.1.8  采用减震新技术  3.2  结构体系的类型  3.3  材料  3.4  设计参数  3.5  框架结构设计    3.5.1  结构平面布置    3.5.2  框架梁    3.5.3  框架柱    3.5.4  梁柱钢筋的锚固    3.5.5  楼板    3.5.6  填充墙体    3.5.7  楼梯    3.5.8  基础设计  3.6  砌体结构设计    3.6.1  结构平面布置    3.6.2  墙体设计    3.6.3  圈梁、过梁和构造柱    3.6.4  板、楼梯和基础  3.7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    3.7.1  结构平面布置    3.7.2  托墙梁    3.7.3  抗震墙    3.7.4  楼盖  3.8  砖木结构设计  3.9  隔震与耗能减震结构设计    3.9.1  隔震结构设计    3.9.2  耗能减震结构设计第4章  村镇给水与排水  4.1  给水水源选择    4.1.1  给水水源的选择    4.1.2  地下水源取水    4.1.3  地表水源取水  4.2  净水厂的总体设计    4.2.1  水厂厂址的选择    4.2.2  水厂布置    4.2.3  净水工艺流程选择  4.3  给水管网及调节构筑物    4.3.1  给水管网的布置    4.3.2  树枝状管网的水力计算    4.3.3  调节构筑物  4.4  排水管网及附属构筑物    4.4.1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4.4.2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4.4.3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4.4.4  排水管网的附属构筑物  4.5  污水厂厂址的选择  4.6  污水处理和利用    4.6.1  物理处理法    4.6.2  化学处理法    4.6.3  生物处理法第5章  村镇废弃物处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5.1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    5.1.1  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    5.1.2  村镇小型垃圾填埋场设计  5.2  建筑垃圾处理    5.2.1  建筑垃圾评估    5.2.2  建筑垃圾处理    5.2.3  建筑垃圾再利用  5.3  秸秆类废弃物(生物质)的资源化处理    5.3.1  常见生物质气化炉    5.3.2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村镇的应用  5.4  村镇牲畜粪便的资源化处理    5.4.1  标准型水压式沼气池    5.4.2  村镇家用沼气池的建造    5.4.3  村镇家用沼气池工程启动运行方法    5.4.4  小型沼气池配套设施  5.5  太阳能资源利用    5.5.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    5.5.2  太阳能利用技术第6章  村镇道路建设  6.1  行车对道路的要求    6.1.1  行车对拐弯的要求    6.1.2  道路纵坡  6.2  路基路面设计    6.2.1  路基路面的一般规定    6.2.2  路基的高度和边坡    6.2.3  路基路面的排水    6.2.4  路基的防护    6.2.5  道路的路面  6.3  路基路面施工    6.3.1  路基施工    6.3.2  路面施工  6.4  道路灾后恢复与建设    6.4.1  道路灾后恢复与建设的原则    6.4.2  道路的快速修复技术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为具体指导灾后重建及乡镇建设中工程技术工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专家紧急编写了《村镇建设与灾后重建技术》一书,其内容涵盖“村镇总体规划、村镇建筑设计、村镇结构设计、村镇给水排水设计、村镇废弃物处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村镇道路建设”等诸多方面,以期于为灾区全面开展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村镇建设与灾后重建技术,ISBN:9787112102136,作者: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图书封面


 村镇建设与灾后重建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