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上下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红楼梦(上下册)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6-7-1
ISBN:9787806656655
作者:曹雪芹
页数:765页

不过如是

批评本四大名著之前我也只看过金圣叹的水浒,刚读完红楼,正要读西游。相较水浒而言,脂批更多的是内容考据上的意义——不过亲朋好友你知我知互相唱和罢了,认真做批评看,不够新颖也不够深刻。整本看完,倒是勾起我不少读红学著作的兴趣。另外,岳麓的这套本子在标点上颇有些小错漏的地方,收藏也不太适合。具体因书不在手边,也便不一一赘述。

相对价格,这书真是不错了

07年买的这套书,两本,大概是68元,后来在淘宝上看到大概可以少十元得到,封面一般,内文版式不错,脂批算是比较全了红色小字,回前诗不是很全,每回开篇配有插图。版本上以甲戊,庚辰为底本的80回红楼梦,细节文字上比较符合所谓的原著味道。缺点就是纸张纤薄,恐怕不耐岁月变迁,不知为何出版社要在这个地方省上一笔!

看过很久了,还记得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

1.这本书是洪升写的,不是曹雪芹写的。2.支持土默热的一切观点,因为我没对红楼梦有过研究,但作为读者平民投土默热一票3.王熙凤有天秤座的特质(个人观点),嘴厉害,性格就是社交高手,看重金钱,又天生具有道德优越感,好安逸。本人最受不了这种性格,要被烦死!4.贾宝玉是作者自我的一个映射,所以说有这个形象的话作者(洪升)还是比较自恋的。5.洪升是一个诗文高手。隐喻高手。6.脂砚斋认识作者,不会错的。7.回想起来令人窒息。贾宝玉生活在一个牢笼里,每个人都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牢笼里。8.作者是具有追求自由,自我认知的完整的人。9.他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追求人与人关系的人本主义而不是道德上的重新定位。10.这本书,人人能为其中人物所感动。11. 圣经>红楼梦>三毛>张爱玲

我的枕头书

四年前吧,我爸爸把这套书送给我做礼物没想到自己会这么爱它脂批是红色的,还有可以做笔记的空白高中的语文自习课全在读这个上了大学,加入了学校的红学会和一群红友互相换书看虽然都是红楼梦,但是每个人的笔记不同现在我这本书上已经有了好多种字体我把它放在我本就窄小的床头上我的床头书,是我永远看不烦的红楼梦

彩云易散琉璃脆

读书人都在替曹雪芹惋惜,说高鹗糟蹋了半部红楼。高鹗的续书也真称得上是狗尾续貂。用心读《红楼梦》,会发现这部书在任何地方戛然而止,都无损于原作的风神。作者没有刻意地去制造巧合,作品中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叙述,没有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我们看到的是红楼儿女的饮食起居、爱恨情愁,其间没有大喜大悲,却充满诗情画意。如果生命像它来的时候那样又突然中止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这部书也是如此。作者在写作时沿用了传统中说书人的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句话重复出现在每一回的结尾,完全是画蛇添足。我们不难发现《红楼梦》的情节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就像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一样。相反,一个女孩子的笑、一个节日的盛会、一次眼神的交汇、一次感情的波折却能美不胜收。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在开篇之时就已经昭然,所以情节自然不是作者着意之处,而文笔流转,人物竟都活动起来,做着他或她的身份所要求他们去做的事情。世上若少了宝玉,必少了一个痴情的男子;世上若少了黛玉,也必少了一出悲剧,如此而已,就像你我,来到世间本是一次偶然,然而即已有了你我,我们便会想尽办法去添补时间的空白,走那长长的人生路,演绎出悲欢离合。宝玉、黛玉他们的生活环境真得很狭小,可是没有人怨尤,没有人愁眉苦脸,相反他们感到生活是一首快乐的诗。正月十五他们猜着灯谜,中秋节他们吃螃蟹、赏月、对诗,他们有戏班可以随时招来唱喜欢听的戏。这个富贵的家族每天想的只有一件事:如何才能笑口常开。刘姥姥进贾府是为投亲,却成了贾家上至贾母下至丫鬟的开心果。她把这些人哄高兴了,走得时候也就囊中鼓鼓。我们读书人也跟着贾母他们一起笑,我想这并不是雪芹本意,刘姥姥二进贾府是红楼梦里最热闹的一回,热闹下隐藏了刘姥姥的辛酸和作者的同情之泪。红楼中的女孩儿们一生中也只有一件顶重要的事:出嫁。出嫁之后,只能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出嫁之前,闺中的女孩儿们想尽办法的美丽,有人找到了快乐,也有人找到了烦恼。薛宝钗随分从时,所以无忧无虑;林黛玉万事关心,所以不堪重负;贾宝玉处处留情,所以终为情困;史湘云英雄阔达,始终娇憨可人;晴雯不依不饶,所以空留花魂。“风吹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花开花落,春去冬来,美丽之后,红楼儿女各自等来了各自的命运。我们唯有叹惋,到是不必遗憾。

说我的感受。

这版本我不推荐,虽然价格比较便宜。朱红色批注,但是不全,印刷的手感我不喜欢,而且感觉排版不好。纸张厚度也一般。初学者若是在价格上考虑,是可以购买的,因为批注还算全,但是比起人民那本和天津那本,我还是觉得后者比较实惠。建议真的很爱红楼的人关注下人民的和天津的两款,价格也算可以接受。还值得搜藏。

生命的真真假假-慢读《红楼梦》(总述)

对我来说,“红楼梦”是一部特别的文学作品,闲聊时似乎知道一些,因为我记得高中课本里有“林黛玉进贾府”和“葫芦僧断葫芦案”两篇课文;细想时却发现根本不懂,因为我最关心的是贾府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也许是很多人的写照,后来我常常想,也许每个人对红楼梦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也正因为此,《红楼梦》才是一部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我突然间意识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其实不是一种比喻或指代,而是对《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最高的褒奖。十分偶然的读了蒋勋先生的两本书而知道了这个台湾人,又十分偶然的在手机app里看到了“蒋勋细讲红楼梦”这个有声栏目,重要的是这两件事发生在一个月内,所以我的“蒋勋热度”促使我点击了这个栏目,这次点击,促成了我花去3个月时间,以每天一集的节奏,一边听蒋勋讲,一边读原著,一边看电视剧,这一有史以来最长、最立体的读书(“读”字其实已不切意,本想用“品”字,又有点扭捏)体验。大美无声,大象无形。三个月以来,让我越来越觉得不能评论《红楼梦》了,我忽然发现,这么大一块艺术瑰宝近在身边,我们却总去远方寻觅。一个什么样的大脑,一颗什么样的心灵,一具什么样的灵魂才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作者真是个有趣到调皮的人,第五回就把小说里所有人物的结局或明或暗的告诉了你,从某种角度说,看完这一回,《红楼梦》算是看完了,而当你全部读完时才发现,故事的结局根本不是小说的重点,我甚至怀疑,曹雪芹只写到80回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后40回到底是让它完整了,还是残缺了?画里画外都如此“精彩”,算是千古一书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从某种角度,给事情定义真假有些绝对,但文学毕竟不同与哲学,怀着这幅对联去看小说,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也使我重新感受“认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认真到底是输了还是赢了的问题,其实在300年前的清朝和现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小说看似非常着力的描写了林林总总的真假生命,但其实到最后也没有得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结论(或偏向),与其说作者本人也难以去定义,不如说生命本没有真和假的界限。“假”府从荣极一时到大厦倾覆,不能证明荣华富贵就如过眼云烟;小说中每个生命的自我完成与毁灭,也不能证明爱恨情仇就一定是生命的真谛。宝玉、黛玉们对生命本质的尊重与追求确实值得肯定和推崇,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悲剧命运也让人动容和叹息;而宝钗、贾政们对现世利益的热衷和对社会价值的惯性认同,同样需要肯定,人类即需要在普遍认可的社会规则里群居,以获得生存价值,也需要本体被高度认可,生命沿着本源自我完成,以获得精神价值。这两种生命形态都是真实的生命,所以说黛玉和宝钗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是很有道理的,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两种真生命,遗憾的是,这两种真生命却不能并存在同一个生命体中。死亡,是文学中对生命完成的一种具象表达,在《红楼梦》中,死亡仿佛成了对生命最高规格的完结形式,可敬、可叹、可悲、可恕的生命才能享受这一礼遇,贾瑞、金钏、柳五儿、睛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都是如此,而那些真正不堪的生命却只配在现世中苟且。而作者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构造宝玉和黛玉的死亡,作者要让宝玉在现世里替自己惭诲,所以宝玉不能死,但是宝玉却总在描述甚至幻想着死亡,美丽的死亡,也许宝玉最大的“假”,正是他的生命形态。作者让一块顽石赋予死去的宝玉一身皮囊,借助他的感官去重新审视与他有过生命交集的形形色色。为了不让宝玉重走人间的路途过于孤独,于是有了黛玉,我很怀疑在大观园中是否真的存在过黛玉,黛玉也许是作者纯粹虚构出来的人物,是作者想像中宝玉的真正伴侣。黛玉一出场就已经被标明了结局,所以说黛玉一开始就注定会离开,葬花后,已经死去一半,甚至已经死了,留下的只是和宝玉相同的皮囊。小说中充斥着太多的真真假假,在这里,我不能一一道尽,也不能一一理会。试着告诉别人《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一是看透彻很难,二是它包罗万象,自己不过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但愿自己片面的理解不至于太过荒谬和偏颇。另外要说一句,电视剧《红楼梦》的2010年版本,除了音乐方面,其实要比1987年版的拍得好。

红楼梦无需累赘!

这是一个沉迷于揭秘的时代,总是有许许多多的学术泰斗走向前台,向人们揭秘红楼梦,言之凿凿,俨然一副曹老转世的样子!我深恶痛绝!在某个阶段,我也如此,疯狂地看各种各样的大师们如何解密红楼梦,版本无数,然而内容大抵一致。直到某位大师一副算命先生的模样出现在某个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说红楼梦就是一部清史,一部政治史,然后自以为是的给红楼梦做了后四十回真故事,还把曹老隐藏的某些篇章补充出来,不伦不类,对红楼梦的亵渎简直令人发指!红楼梦的魅力来源于菱角分明的多面艺术,每个热爱红楼梦的人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道冲,而用之不盈,红楼梦如道,简简单单一部小说,道尽风土人情,世间百态,人间万象,这其中的曲折,又岂是某个人能代言的?每个人感兴趣的面是不同的,同时,对于同一面,每个人的感受又是不同的,可以自由探讨,可以互相交流,但是请不要一泰斗的姿态代替曹老发言!也不要动红楼梦一分一毫,原原本本地一本红楼梦,犹如无字碑,不带任何个人色彩,交由万千观众评说!红楼梦无需累赘!

秋凉堪忆合欢酒

下了一天的雨,到了黄昏仍沥淅不止,初秋的凉意就在这样湿漉暗暝的时空中弥漫开来。想起黛玉的那首《秋窗风雨夕》,“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正是此情此感,犹无差别。不觉又拿起书架上静寞了许久的《红楼梦》,随手翻开。翻到第三十八回,湘云要开社做东,宝钗暗中资助她兴办螃蟹宴,于是贾母凤姐,诗社的一干贵族女子,以及平儿鸳鸯琥珀袭人这些“上得了台面”的丫头,赏桂花、品螃蟹、饮酒作乐,热热闹闹地聚了一回。中间,黛玉走至座间,拿起乌银梅花自斟壶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以往读时,这一节倒也罢了,然这一刻读来,“合欢花浸的酒”,却不禁令我出起神来。“合欢”,是这样一个令唇齿温柔的名字,犹记得童年时见到的飘坠于水面的梦幻般粉色花团,然后在成年后某一个难以忘怀的时分,偶然捡拾草地上的落花,惊讶地发现它原来有着极雅致清香的气味。后来有一次在清晨的姑苏古城,路过一株繁茂的合欢树,那香气低低地缠绕在空气中,仿佛是有着某种灵性,而只在极安静的场合才能积聚起来的。回来在网上发帖子,词句并不能尽意地描述这种合欢的气息印象,有人回复说,她记得在杭州读书时校园里的合欢,也是这样清柔低暗的香气,于是在国外遍寻一款合欢香,只是未果,倒是回国时在杭州找着了。我问道,你所说的合欢香是什么,一种线香,还是香水?她说,是kenzo的香水。我是不大喜欢用香水的,所以也甚少有了解,只觉得用合欢配制的似乎并不多见,少少地令我有些向往之意,如果能不经意遇上,我应该也会喜欢买下这样的一款来。然而并没遇上这样的香水,此刻在文字里遇上的却是合欢花的酒。突然想,贫寒交加的曹雪芹,于流离困顿的生活中每每回忆起过往生活中那些精美如艺术品般的食物,应该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呢。就如我们在老态龙钟时回忆起青春的欢畅,反目成仇的情人回忆起人生初见时的刹那心动和种种美好片段,除了惆怅之外,是因此庆幸总还有这些可以回忆,还是宁可没有关于这些的回忆来与现实作痛苦的对比呢?也许大多数的人犹豫再三,还是会选择前者,而那样交织着惆怅与庆幸的回忆,也正是因为带着痛苦的对比,所以才显得更为莹光璨璨,只可神游,不可触碰吧!本来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74年的版本,想到这些,就特地去翻脂评版,看看是不是有脂评(我记不清了)。果不其然,在合欢花酒这一节后面,脂批道:“伤哉!作者犹记矮幽(幽页)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二十年的绵长时光,把水的清亮冷冽和回忆的激越炽烈糅合在一起的物质就是酒,再加上合欢花低回清暗的香气......就这样一直想到迷失,刹那间不是“心口微微地疼”,却是痛楚入骨。徜我的面前就有这样的一坛,我愿拼却一醉,也要把它饮尽,最好就这样在醉里永远不再醒来,就让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那些时光,俱为尘埃。

不太喜欢这个版本。

不太喜欢这个版本的排版方式,有干扰阅读习惯的感觉。偏偏这一套带批注的四大名著都买了,还有毛宗岗批评本的三国、金圣叹批评本的水浒、李卓吾批评本的西游,至今后悔不已。相较而言,还是更喜欢人民文学的普通版本。

致顽石

一他们说,你叫曹雪芹。你我之间,相隔的是浩浩荡荡的两百多年岁月。你在盛世中的金陵诞生,是权贵世家的贵公子。所以我想,那时候的江南该多么美丽富饶啊,流水长长,荷叶飘香。但你一定疏于欣赏。现代话说,你这样的孩子是“衔着金汤匙”长大的,正如你小说里的主角,他衔玉而生,非同寻常。所以,你矜贵的身份,怎能容你随意走出那铺金砌银的深宅大院呢?偶尔我会想,假如你的人生就此荣华富贵下去,我们还会不会有幸读到这红楼一梦呢?就像假如南唐不破,世间还会不会有那第一伤心词人李后主呢?这个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人的心灵原本简单透明。只有辗转反复的命运,突如其来的浩劫,一饷贪欢之后那些恍若隔世和物是人非,才能让我们简单透明的心灵在不堪重负之下,只好沉溺于文字的叙述。把咽回身体的眼泪,用墨水哭出来。我们一直在听啊,你却终究未能讲完。二两百多年前那个冬季,京城朔风呼号。你唯一的孩子走了,你送他上路。路上,你遇见空空道人。你追上他说,我想快点结束,这已经够了。空空道人听罢只是一笑,就消失无踪了。你都来不及告诉他,你还想再去一趟太虚幻境。你放心不下那株绛珠草,想着她既然已经还清了眼泪,如今是否干干净净了无牵挂地游离于离恨天外了呢?还有她们呢,在凡间了结了冤孽,都该宁静如初了吧?当然,你只是去看看。最后,你还是会坚定地回到青埂峰下。你终于明白,还是做一枚石头比较好。无血无肉,无情无欲,冥顽不灵。你把撒手的日子选在除夕。这是团圆的佳节,你知道她们在盼着你。这一天京城的西郊白雪茫茫,干净得像是初见。至于你的那本书,尽管十年来你依靠它支撑余生。而如今要走了,你忽然才发现,其实说与不说,有没有人懂,都不重要了。当自己依然做了石头,哪还用在乎这些花柳繁华之乡的真真假假了呢?悲欢离合,也不过是青埂峰前倏忽逝过的云烟罢了。倒是白白辜负了一直等着知道结局的亲友们。你想,他们真傻呀,看到现在都还不明白,自己就是梦中之人。三你知道吗?当年你留下的半部小说,有人帮你续写了结尾,能换钱了。再后来,大家都说你很有才华,你的小说成为熠熠生辉的经典巨著。现在,人们像盗墓一般在你的文字里不断挖掘秘密,热闹而欢腾。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位严谨的学者在研究一个前人忽略掉的重大问题------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姐姐,还是妹妹呢?青埂峰在哪里呢?我真怕他们寻着足迹找到了你,而你竟然因为年代久远,也把这事给遗忘了。那样多尴尬。其实我也曾经刨根问底的想要知道,大观园后来发生了什么。那些姐姐妹妹们都去了哪里,各自有了何种际遇。时间长了,慢慢我竟也释然了。总之,她们没能飘向幸福。但是,正因为对“不幸福”千差万别的理解,才使人们对她们的结局有了千奇百怪的臆想: 上吊、沉湖、被劫持、被卖进青楼……你不必生气,你要理解,有些人关于不幸的联想,只能止于贫穷、卑贱或者死亡。如果所有人都能懂得,生之不堪更多的是无奈的文火煎熬,那空空道人度你一回,岂不是画蛇添足?四最疼痛的,留在最后来说吧!-------关于你最爱的那个人。在你的生命中,自然也有过一些堪称贤良的女子来来去去。比如善解人意,端庄大方的明媒之妻,或者曾经知寒知暖、后来却又嫁作他人妇的小妾。但人近暮年,贫病交加之下,你心心念念不能忘却的,却依然只是她。你从未抱怨过她们的不好,你只是一味强调她的好。大观园中,万紫千红。只她一人,知你洁净,不忍你在名利场中脏了身手。前日午后,我再读《芙蓉女儿诔》,仍然几度哽咽。你看,感性使人脆弱。我当然知道那不是写给丫鬟的,那是你为祭她而作。她这一走,天上人间,独留你在浊世。遇见最好的那个人,本是人生之大幸。却因为眼睁睁看着那个人离开,成为人生之最最不堪。在小说里,你让宝玉娶了宝钗,那善解人意、冰雪聪明的女子。然而,一个人终究是无法怀揣一份太强烈的爱情,去与另一个不相干的人经营好婚姻的,对吗?如此这般,纵然举案齐眉,势必意难平。所以宝玉选择了出家。但是,在现实中,有几人能活得这样洒脱呢?一个人背负的,常常高于他所能承担的。你给了男主角干干净净的一条路。但你自己呢?可能正因为有所寄托,所以即使身陷腌臜,似乎亦可以接近希望了。五当我读你所写,许多次都有想流泪的感觉。但最可哀的是,我竟然从没有一次,可以痛痛快快哭得出来。

喜欢红楼梦的人不能错过的

我的这套红楼梦是在书店里抢回来的,最后一套,被我从两个大男人手上抢回来~他们的老婆都来催他们,于是被我捷足先登。之所以说不能错过,是因为这是至今能找到的市面上相当完整的一套脂砚斋批评本,不要说一些很老的版本如何如何,那样的书的确有,但是市面上找不到,而且更合适那些专门研究的人,而不是我们这样一般的爱好者。如果把这个书和前段时间的刘心武说红楼梦一起看的话,感觉更加有趣。不过,这个书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和我以前看的有些区别,是个别字词。总体来看,这本感干干净净的,比较完整全面的脂砚斋批评本,还是值得所有爱好者去买的


 红楼梦(上下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