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国学经典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浮生六记/国学经典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4832789
作者:沈复
页数:215页

章节摘录

  时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余友吴江张闲憨素赏冷香,携柳絮诗索和。芸微①其人而置之,余技痒而和其韵,中有“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之句,芸甚击节。  [注释]  ①微:轻视,看不起。  [译文]  当时有个浙江妓女叫温冷香,寄居在吴地,写了四首咏柳絮的诗歌,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与她唱和。我的好友张闲憨向来赏识温冷香,便带着咏柳絮诗来让我唱和。芸看不上这个人,就把它丢在一边。我一时技痒,照着她的韵来写,其中有“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这样的句子,芸很是赞赏。  明年乙卯秋八月五日①,吾母将挈芸游虎丘②,闲憨忽至曰:“余亦有虎丘之游,今日特邀君作探花使者。”因请吾母先行,期于虎丘半塘相晤,拉余至冷香寓。见冷香已半老,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③,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④者也,款接间,颇知文墨。有妹文园,尚雏。余此时初无痴想,且念一杯之叙,非寒士所能酬,而既入个中,私心忐忑,强为酬答。因私谓闲憨曰:“余贫士也,子以尤物玩我乎?”闲憨笑曰:“非也,今日有友人邀憨园答我,席主为尊客拉去,我代客转邀客,毋烦他虑也。”余始释然。  [注释]  ①乙卯秋八月五日:1795牟9月17日。  ②虎丘:在今苏州城西北,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  ③瓜期未破:古时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此处指年纪不满十六岁。  ④一泓秋水照人寒:化用唐崔钰《有赠》诗,原诗为:“一眸春水照人寒。”  [译文]  第二年,也就是乙卯年秋八月五日,我母亲准备带着芸去虎丘游玩,张闲憨忽然来到我家说:“我也要去虎丘游玩,今天特意邀请你去做探花使者。”于是我请母亲她们先走,约定在虎丘半塘见面。张闲憨拉着我来到温冷香的寓所,只见人已半老。她有个女儿叫憨园,还未满十六岁,长得亭亭玉立,真可称得上“一泓秋水照人寒”。寒暄之间,得知其颇通文墨。她有个妹妹叫文园,还很小。我此时并没有痴心妄想,同时想到,一杯之叙,并不是我这个寒士所能负担的。但已经进来了,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只好勉强应酬。因此私下里对张闲憨说:“我是个贫寒之士,你不会拿这位尤物来戏弄我吧?”张闲憨笑着说:“不是的,今天有个朋友邀请憨园来款待我,可惜主人被尊客拉走,我代表主人再来邀请客人,你不要有其他什么顾虑。”我这才放下了心。  至半塘,两舟相遇,令憨园过舟,叩见吾母。芸、憨相见,欢同旧识,携手登山,备览名胜。芸独爱千顷云高旷,坐赏良久。返至野芳滨①,畅饮甚欢,并舟而泊。及解维,芸谓余曰:“子陪张君,留憨陪妾,可乎?”余诺之。返棹至都亭桥②,始过船分袂③。归家已三鼓,芸曰:“今日得见美而韵者矣,顷已约憨园明日过我,当为子图之。”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④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人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  ……

书籍目录

第一卷  闺房记乐第二卷  闲情记趣第三卷  坎坷记愁第四卷  浪游记快附录第五卷  中山记历第六卷  养生记逍

作者简介

《浮生六记》正文选用朱剑芒所编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为底本,该书于1936年刊行。之所以选用这个本子,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这个本子的校勘比较精,错误不多;二是它首次刊出了第五、六卷,是一个“全本”。同时还参考了其他三种整理本,即俞平伯校点的《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罗宗阳校点的《浮生六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和金性尧、金文南所注的《浮生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浮生六记》的注释为简注,内容包括一些难解的词语、人名、地名、诗文典故等,只要读者能大体读懂的词语,就不再出注。对所注词语,简要说明词义,不作征引和发挥。

图书封面


 浮生六记/国学经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学期返校后,遇到数件不顺心的事。此中怅惘,也不必一一记叙。在那段低低沉沉的时间里,从朋友那里翻到这本薄书,便零零散散地读了下来。深深觉得,此间际遇相异,却是情感相通,正如王韬所评,“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高中语文课上学过一篇古文《闲情记趣》,文中以蚊拟鹤的孩童的奇妙想象力,让人印象深刻。那篇散文,正是选自清代沈复的这本《浮生六记》,是为第二卷首篇。而通书看下来,沈三白笔下最婉娩动人的人物,莫过与他相伴廿十余载的亡妻芸娘。那一袭仪态清盈的倩影,似从书中姗姗走出,复又缓缓归去。书中与芸娘关联最甚的篇章,是首卷“闺房记乐”与第三卷“坎坷记愁”。前卷两情缱绻,后卷遭际凄伤,喜悲相续,哀从中来。所谓“吃粥记”,源自后来境遇惨淡中,芸娘强作的笑语:“昔一粥而聚,今一粥而散,若作传奇,可名《吃粥记》矣。”我的笔墨,自然是不堪为沈芸二人书写传奇的,只是甚为怜惜当日为心上人私藏暖粥的小女,而今带病远走避祸时,只得一碗清粥果腹。所以,聊借其语为题,以为怀悼吧。开篇时,芸娘还是个眉弯目秀的少女,被沈复唤作“淑姊”(芸娘字淑珍,是沈复舅父的女儿,两人原本是表姐弟)。彼此正当年少,心意初定,如愿结为伉俪。我很中意这二人之间的感情,因知遇而两心相悦,从恋慕到相扶相守。芸娘几乎呈现出了古时女子最美好完满的形象:容非绝佳,但顾盼神飞,身形盈盈;才非卓绝,但自有巧思,心意玲珑;行守女德,阖家内外都晓得她温和勤勉。夫妇俩最初置身在苏州沧浪亭,芸娘就像其所居住的苏州园林中宛转的一支小令,不如阳春白雪般凛然高洁,但有一曲历久弥新的清丽之音,在恬淡中沁人心脾。沈复对芸娘的心性是了然的,并深深爱怜而欣赏着他的妻子——他用了极多的笔墨,细细叙说芸娘的绣艺精湛、颇通文采,既能操持家务、待人处事皆齐全有礼,又在草木之道上夫唱妇随、有着令人称奇的妙想,还敢化作男装、随夫出游。文人淑女的姻缘,自然多见红袖添香的情趣。书中也多有记叙夫妇二人的日间闲语,讲谈诗文也罢,品评饮食也罢,一点一滴,于平常处见深情。很让人歆羡的一节,是沈芸二人各存一枚的图章,镌刻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沈执朱文,芸执白文,(在印章中,字突出者叫阳刻,为朱文;字凹进者叫阴刻,为白文)沈复离家在外时,二人往来书信则署为凭记。在音信只得鸿雁相传的久远年代里,这样的凭证,其实寄予相思的意味才更是浓重。我在想,手也灵巧、心也慧颖的芸娘,每每盼来夫君的一纸家书,便见笺底朱红色的一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笑容一定粲然。“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芸娘病死客乡时,沈复深深悔恨,叫芸娘随着他半生坎坷。既自嗟潦倒,更愧对爱妻,而留下哀语如此。芸娘病故于随夫颠沛流离的途中,然而要怪,莫若怪一句“人事多错迕”。为人妻者,亦得为人媳、为人嫂。家族中的是是非非,既难以说清,也难以兼顾。饶是芸娘这样平和谨慎的性子,也未免于失欢于姑翁,难容于兄弟。加之经济状况上的拮据窘困,真要叹一声晚景凄凉。而一开始看到芸娘尽心竭力为沈复择妾,心里总有一种难以说清的不适感。古时女子如此的贤德与深情,终究是难以用今日的眼光去欣赏与赞许的。只是可叹她苦心择定的“美而韵”的女子,罔顾她的倾心相待,却另攀高枝,将她置于众人责难与讥嘲的境地。或许,真有“恩爱夫妻不到头”一说?芸娘正因深爱丈夫,才会费心周旋于家族事务,却每每吃力不讨好;才会痴心为丈夫物色良伴,到头来落得一场空,更摧折了自身病体;才会抱病随夫辗转颠簸,忽焉长绝,中道相离。沈复深情,芸娘痴心,如此情意深重地相伴了彼此大半的人生,即使颇多悲苦坎坷,也能叫人羡慕不已了。合上书页思忖,想到沈复曾作感慨,“事如春梦了无痕”,从此熙熙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     人世浮生,尽皆虚幻,红楼一梦,多少人误以为真。六记浮生。写喜,写怒,写哀,写乐,写情,写愁,写尽沈三白的人生。闺房记乐尽喜,闲情记趣尽乐,坎坷记愁尽悲,浪游记快尽欢。剩两记已散佚了。很想看看,却并不以为憾。这是一个多么温柔的男子的文笔。一字一句,都有如和风透过纸张扑面而来,像丝巾般顺滑,一抚之下不舍放手,很快便读完了整本书。这是一个多么专情的男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纵使芸娘久病,顾她如初,言语间满是怜惜。这是一个乐观而坚强的男子。即使身陷困境,亦不忘生活之乐趣。我看到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正向我娓娓讲述他的故事。很美很迷人。从平淡的文字里读出如压抑不住的火山爆发这么多的感情。我以为文字之佳者,总是用最简单朴实的句子,表达最深刻的感情。全书的火山口,当属夫妇俩离家避难与子离别时,其子大呼:“噫,吾母不归矣!”每读此句,短短六字,却必心痛胸闷,久不能静。浮生一梦,何须太过认真。
  •     1题目是陆游《沈园二绝》中的一句。宋朝文人的情世心思都写进词里去了,宋诗重理趣,数量胜过唐诗,能和唐诗一样深情的却只有两首沈园而已。沈园是陆游七老八十了思念原配唐婉做的,浮生六记是沈复自传,怀念老婆芸的篇幅却不少。比较起来芸和唐婉很有相似处,都是知书达理的贤妻,和老公感情很好却不讨公婆喜欢。才女就是这个命吧。《浮生六记》里写芸的篇章最好看,主要在《闺房记乐》《坎坷记愁》里,前者喜后者悲,叙述详备字字感人,古人的笔记体散文多志怪志奇,像《浮生六记》这种记夫妻间日常小事的不多,远到《世说新语》有几节像“卿卿爱卿”的情话有点类似。芸说:“今世不能,期以来世。”沈复回答:“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这般的爱情平等美好,没有一丝一毫尊卑架子,今天看都是感人至深的。2沈复十三岁见到芸,芸比他大十个月,两个人两小无猜,沈母看在眼里定下婚约,十八岁沈复娶了芸。他们感情一直很好,“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两个人相伴二十三年后芸死掉了。芸懂沈复的才情,沈复也是好男人,从他记述的事看完全像是现代人的样子。特别注意了沈复的父亲,是个小官,所以沈复小时家境还好。沈复写他父亲“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而自己“余性爽直,落拓不羁”,有现代人的平等意识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这显然是继承了父亲;后来被逐出家门,漂泊无依艰难维生,也还是因为父亲的脾气和封建规矩。之前听雄姐讨个人性格与家庭、个人与家长的关系怎么被家族环境影响,联系起来觉得很有道理,慢慢想想。3三个有意思的发现:拖鞋至晚乾隆年间就有,书中是叫“撒鞋”,想起当年外婆就是这么叫的。初中语文课本选过一节《浮生六记》。读到“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觉得这人真和我像极了,这本书一定要看看。现在看的时候却只在乎写人情的了。《银魂》中有一节,坂田银时朝一只太空大蚯蚓撒尿,结果小鸡鸡肿了,吐了大半集的槽。我以为这是日本妈妈骗小孩的,但何乔说他们那边也有这种说法,说有个小孩无意碰到了蚯蚓然后就肿了。今天意外看到沈复是这么写的:“卵为蚯蚓所哈(吴俗称阳曰卵),肿不能便”……哈哈哈笑死。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不愧为是经典。国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好多人不爱看古文,隔过去古文看白话文。这样就失去了原来的意境。我是最爱读古文的,有韵味。
  •     生活中的点滴写出了人生的含义
  •     每次读到芸娘的部分都能让我心绪难宁,甚至肝肠寸断。
  •     果然是一种纯粹和平凡的奇迹。沈复后来又做了什么去了哪里命运如何无人知晓。他也从没抱着写一部惊世之作名传千古以平此生坎坷之愤的心理。纯文学和纯生活的张力在闲情逸致里不断闪现。一下想到归有光。项脊轩志
  •     一个小文人的人生浮沉。最喜欢闺房记乐。
  •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好书
  •     浮生六记,闲云记趣
  •     恩爱平等如此,芸娘竟也主动筹谋夫、公妾室之事。
  •     真希望如这般美好而淡然的生活,不论富贵贫贱,有一伴、些许知己聊天喝酒赏月~
  •     印象最深还是坎坷记愁,实在太惨了
  •     百無一用是書生
  •     看了浮生六记后感慨万千,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为芸娘和三白的命运叹息,但是第二卷中更是让人感受到很别致的生活情趣,羡慕。书的质量也不错,每天晚上睡前读一点,握在手里很舒服
  •     前三卷于世有益,后三卷于己有益。世人多耽于世,轻三白后三卷矣。然芸娘如水,当拥水中之浮塔。世辈若马,自没道边之红尘。钦邪羡邪?不见塔之孤洁钝朴水之柔润简憨故耳。
  •     人生自是有情痴
  •     古文有一定功底的话,看起来比不费劲
  •     事如春梦了无痕。
  •     很喜欢的一本书,内容随性而不随意,很感人。国学经典,值得一读再读。
  •     字里行间 都是缱绻深情
  •     挺好的,就是这翻译水平太差了点
  •     清新真率 幸福 羡慕
  •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芸娘和沈复就是心灵的契合,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他们找到了彼此,成就了自己。
  •     世俗一点来看,当时的沈复是落魄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直面且怡然自得。
  •     内容很好 装帧也比较简单 符合书的意境
  •     很喜欢书的装帧,素雅不流俗。内容更是回味隽永。有时想想来人间一遭,这种人生不失为一种选择
  •     浮生六记是文言文呢入门的绝佳书目,浅显易懂并且充满日常生活的趣味,沈复也在其中展示了独到的人生见解。
  •     人与人是不同的,也难以沟通,遑论同感了。而人生的况味却有些微妙的共通,不过也要在走过一段路之后。七八年前读过,只不过觉得这个前人的书还好。今日再读,却是不胜唏嘘。虽然并不象三白和芸娘那样坎坷,也不如他们如此纯粹,却是能够想见他们的所思所感了。
  •     愛死芸娘死別一段了- -
  •     这个芸娘也是自找的
  •     我还是觉得难以抵御世间变故。
  •     该版翻译太差。附录未读,懒。还是要踏实干活,诗意人生谁都想过,没资本是不行的。
  •     看看古文,沉淀一下。。。
  •     描述了古人的日常爱情生活,尤其是作者对其太太的描写多从日常生活着手,轻快活泼,值得一看。
  •     以前在当当买书感觉不错,但是这次寄来的书中有几本都是书角书边显得很脏~
  •     语调里有一种很讨厌的东西
  •     这系列的国学丛书都不错。
  •     装订和印刷俱佳。
  •     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     以讨论夫妻小事来展现人生感悟
    有点意思,
    值得品味。
  •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布衣饭菜,尽可终生。
  •     补后两记,说着说着顺便说了芸娘
  •     缠绵悱恻,心醉神伤。
  •     不止可以“泥他沽酒拔金钗”还有瓦罐煎茶对菊吟诗的蕙心,得妻如此,此生无憾。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坎坷浮沉,唯存其真。
  •     就是冲着这本书的内容买的,觉得还不错,整本书的印刷什么的都很不错,曾经看过这个版本的李商隐诗选,感觉不错就买了这个。推荐!!
  •     喜欢中州古籍出版社这个版本的~~~另这书确实好看~
  •     非常生活化,挺好玩的
  •     人生若得此佳偶
  •     落魄又有情调的小资生活。
  •     读了两三个月~闺房记乐我觉得是最佳伴侣养成记。陈芸的一段话“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让我想起大学时在人人网的一篇日记,大约就是此意。读此书时,画面感极强,像是一部剧似的。
  •     一个平凡人的人生感悟
  •     恩呢 还不错速度还好 书本完好
  •      《秋灯琐忆》里的秋芙和沈三白的芸娘真不一样,尽管林语堂称她们为古中国最可爱的两个女子。芸娘很端庄,重礼仪,属于相敬如宾的那一种妻子,而秋芙却有一种倾斜的美,你看她的出场,“绾堕马髻,衣红绡之衣”,堕马髻就是一种偏垂在头发一侧的发髻,那薄红的单衫倾斜的发髻,怎么都觉得有种撩人的风情。 总之很好看。
  •     寥寥数笔就让内心泛起了波澜。都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可真写到了纸上,读之竟也唏嘘不已。这是谁的浮生?!
  •     河南的老牌出版社,很不错!
  •     内容还没看,粗略一翻纸质非常差……无语!
  •     还是这些书值得一读再读,推荐大家读!
  •     清朝的容斋随笔
    清潮的爱老婆日记
    沈复和他老婆的生活还是滋润的说
  •     平凡人生中,自有真意在。读完全书便老了很多岁。芸娘的故事尤为令人唏嘘感慨。
  •     版本很喜欢,不花哨,有书卷气。有注释,有译文,内容也很好,值得买。打算回去慢慢读。
  •     我觉得后面的伪作也很好看呀。
  •     情深不寿,果然逃不过啊。
  •     小小的一本,还行吧
  •     素来觉得“庭有枇杷树,余妻死之年之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的文字,比“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更有力量。读完《浮生六记》,更是深有此感。全文浸透这冲淡之气,日常琐事间有对人生的深思。沈复的文字是值五星的,但是这版的翻译不值。另外,一听说五、六卷系伪托之作,我就没兴趣看了,惭愧。
  •     浮生六记~
  •     留侯、邺侯之隐于白云乡,刘、阮、陶、李之隐于醉乡,司马长卿以温柔乡隐,希夷先生以睡乡隐,殆有所托而逃焉者也。
  •     刚刚我对她说,我那本特别干净,特别干净,我希望自己还认得出,因为它是偷来的。我害怕它的干净被削减,但事实上是不会发生什么都。
  •     很有情调的一本书,需要好好研读。
  •     很好的书,印刷的好,纸张好,像正版
  •     买过几个版本,这个版本不错。
  •     快递慢点,别的还行。
  •     这两天看完,不过两百多年,已是完全不同的远去的逝去的古代了。
  •     平淡的生活平平常常的过
  •     平凡之人的真性情亦感人
  •     高三的时候读了一遍,大一暑假又读了一遍,美好的文字。关于雅致的生活,很需要深入了解,说道插花什么的我完全不懂。关于芸娘,无语。还有浮生六记的语言的确比较浅白,怪不得很多人爱看。
  •     写芸娘的很好看,园艺的部分读不下去啊
  •     很爽
  •     真的可以看哭的书
  •     很不错,内容很全面,有注释,有翻译,但是我觉得纸张粗糙了点
  •     非常有趣味的一本书,点滴中成就了全面地生活。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没有其他版本好
  •     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写的自己的故事。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USTC I264.9 / 1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