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三国演义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806432051
作者:罗贯中
页数:528页

书籍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九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破吕布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清水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悖拔矢啖睛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鸟巢孟德烧粮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第七十四回 庞令名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浍七军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第八十三回 战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孙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第九十回驱 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弟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邰中计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渡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作者简介

《像绣三国演义(套装共10册)》的主要内容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像绣三国演义(套装共10册)》,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像绣三国演义(套装共10册)》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像绣三国演义(套装共10册)》为像绣精品套装,竖排印刷。

图书封面


 三国演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四大名著,全收齐了,呵呵
  •       金克木老先生在《书读完了》提出“读书得间”,“间”是留白,意思是主动思考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丰富多彩的《三国演义》正好拿来练练手。
      
      曹操打吕布,郭嘉献计:“某有一计,下邳城可立破,胜于二十万师。”荀彧曰:“莫非决沂、泗之水乎?”嘉笑曰:“正是此意。”——荀彧知计不献计,仁者之风,令人敬佩。
      
      关羽于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曹操大喜:“将军真神人也!”关羽一听,顺手推销家中三弟:“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老板大惊,回顾左右:“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还命他们把张飞名字记在内衣里。——十五回后,猛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果真应验!
      
      官渡之战,许攸与曹操的密谈丝毫不逊于煮酒论英雄。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一笑、一怒、再笑、大声曰,对应一答、一挽、低言、愕然曰,许攸之“狂”,曹操之“奸”,淋漓尽致。
      
      元直走马荐诸葛,玄德顿时“似醉方醒,如梦初觉”。——一句“似醉方醒,如梦初觉”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刘备茅塞顿开之喜,更预示皇叔从此“一遇风云便化龙”。
      
      时值寒冬,大雪纷飞,刘备再顾茅庐,又访卧龙不得,借笔留书: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好一个“呵开冻笔”,再冷的天气、再背的时运也挡不住皇叔求贤若渴的热情。
      
      皇天不负苦心人,刘备终于逮到孔明,眼见对方大白天睡懒觉,也不介意,更撵开两位唧唧歪歪的兄弟,独自守候在外,且看罗老师如何描写诸葛亮睡大觉: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翻身将起忽又睡去,童子欲报又被皇叔制止,短短数字,一波三折,我真想跳入书中把孔明狠狠地拽起床来!
      
      赵云单骑救主,见张飞挺矛立马于长坂桥上,大呼:“翼德援我!”——“援我”而非“救我”,正见子龙英雄气概。
      
      赤壁之战前夕,淡定的孔明向不安的周瑜密书十六字:“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说诸葛军师,上回舌战群儒你还“曹贼”来“曹贼”去,怎么这次又成了“曹公”?真是为了押韵什么都说得出来!
      
      玄德令刘封出战,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我就纳闷了:曹老大未免有失风度,骂刘草鞋也就算了,“假子”有什么好骂?继续看下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亲儿子曹彰要出场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黑了曹操几十回的老罗终于也自嘲一回。
      
      孟获被孔明数擒数纵,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好不容易得到朵思大王收留。以手加额曰:“今日方有容身之地!”——“以手加额”实在生动,我读书时也忍不住试了一下。
      
      性命如何,怎地脱身,胜负如何,此人是谁,心下如何,其计如何,所言若何,如何对答,所得何物,是何缘故,后事如何,如何退兵……统统请看下文分解——不愧是说书先生的饭碗,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这是拍美剧的节奏啊!
      
      事实上,“东南风”才是幕后大BOSS,像特洛伊之战中的神,先在赤壁应孔明之邀大破曹军,揭开了鼎立之幕;后助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巩固了鼎立之势。其实人家早在小沛就牛刀小试,提醒曹操今晚刘备劫营(二十四回)。
  •       共120回书,30回后诸葛出茅庐,前四分之一算是刘备一生落拓的荒凉写照做个铺垫。104回孔明辞世,各种计谋权术到杨仪死才算结束吧!
      
      诸葛亮一家原为汉臣,国乱凋零藏于南阳。书里所有诸葛都让人不敢小觑。亮在西蜀,瑾在东吴,诞在北魏。瑾是兄,亮是弟,火烧赤壁一节诸葛亮单身赴吴,各种机关都在鲁肃身上,诸葛瑾似乎是个苍白的底色。后来孙权自述与瑾深交神交,种种看来,鲁肃和诸葛瑾是主战派,因为其弟在西蜀,所以韬光养晦,暗谋而已。诸葛亮气死周瑜,鲁肃又是老将,诸葛瑾在东吴地位势必上升。三兄弟的诸葛均书中未表,但是诸葛诞该是下一辈分的人了,难道不能是诸葛均的后人?
      
      伏龙凤雏,刘备纵横中国若干年并不曾听得,直到檀溪逃难遇水镜先生方才知晓。但也不识其人,错收了徐庶。徐庶最后是在北魏的,奉命守西凉逃了赤壁一劫也算掌了兵权,刘备当初韬光养晦离了曹操变成大事,想来徐庶也算封疆大吏,出不了大差错的。徐庶让刘备认识到军师的重要,要不也难三顾茅庐啊。诸葛一出,到赤壁就遇到凤雏,相当于伏龙名显,凤雏升天。
      
      这伏龙凤雏的排名到底哪来的?该是魏晋一群隐逸之人饱学之士自己圈子里的事儿,这圈子里水镜先生大徐庶五岁,却辈分高出不少的样子。一切因缘都在这个水镜先生身上汇集。这水镜先生是何人?姓司马,名徽。最后一统天下的便是司马家。汉末的中国能有多大?说魏晋是中华民族巩固阶段没太跑篇儿?同姓司马,脱得了关系吗?
      
      一部庞大的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你争我斗,谋略都是诸葛家出的,落入了司马家的一盘大棋里。
      
      以上是戏说,就像刘备那个皇叔,他自己都不信吧!小皇帝不知该央谁帮忙,见个有几分能力又仁德状的就认来做皇叔。对照后来的各种玉带诏看看,完全相信是病急乱投医。所以说,刘备是在和两个富二代作斗争,最后一起喝咖啡,真是凤凰男的立志楷模。曹操手下曹仁曹洪夏侯墩夏侯渊,那都是本家自己人;孙权更是孙策孙坚一脉承下来的江山。刘备娶孙尚香时年过半百,才算过上点儿好日子有个荆州后得了西川,他27岁桃园三结义,真是颠沛流离苦一生。死时六十几岁,也就享了10年福?还得减去战东吴给关羽报酬加躲在白帝城的日子。
      
      说来他儿子刘禅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曹操儿子曹丕三十几岁就死了,孙权死后幼子也没少受罪各种折腾。诸葛亮是什么人物?根本就不在成都呆着,要么打仗要么在汉中,刘禅能寿终正寝,没点儿智慧是不能够的。
  •       卧龙岗已经被白雪覆盖,就算是梅花也在风中呀呀作响,似在惊叹荆州大地多年不见的异寒。刘备那张白皙的脸上已经罩上了一层薄霜,不知是因为卧龙先生的庄园地势低洼以至寒气凝结,还是因为他心情紧张故而不复往日红光满面的风采。此时的刘备心情非常紧张,却又带着几分自嘲。从二十九岁召集乡勇,得到巨鹿富商苏双的资助起兵以来,除了对几乎手无寸铁的乌合之众——黄巾军,他没有取得过任何一次像样的军事胜利,他一直认为自己就像《山海经》里的庞龙,因为杀了蚩尤而无法回到天上,且徒具龙的形状却无法行云布雨。现在,他正在进行两场赌博,每一场赌博都足以决定这个四十六岁的老年人在所余不多的岁月中如何度过,一场的对手是曹操,一场的对手是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
      
      所有人都知道,身为大汉皇叔的他(虽然他很清楚自己是什么出身,但是现在的皇帝愿意把所有忠心汉室的人都编入皇族)是曹操的死敌,但是没有人知道兴平元年他和那个乱世恶魔的密谈。刘备接受了一个卧底的身份,他的任务是宣誓效忠大汉皇室,并率领曹操配给自己的武力集团投奔每一个曹操需要征服的诸侯,以此给与曹操征伐的口食,而自己得到的是大汉皇叔的认可和无穷无尽的俸禄——给别人他最需要的东西——这是曹操奖励部下的原则,简单而有力,正如曹操的每一项命令。曹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非常清楚,刘备——一个织席贩履到二十八岁的姓刘的穷人,他人格魅力当世无双,他可以像秦穆公那样给偷盗自己宝马的盗贼送酒,原因是只吃马肉对身体不好,也可以像楚庄王一样在部下占了自己妃子便宜并被妃子在黑暗中拉下盔缨之后,命令所有人都把盔缨取下来,事实上,他也的确像秦穆公和楚庄王一样获得了盗马贼和绝缨者的报答,比如,原本是曹操武装并监视他的关羽和张飞此时已经确实被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肝胆相照的信任感动,发誓效忠于刘备本人,尽管这一点曹操并不知道。但是曹操知道的是,刘备并不具备秦穆公和楚庄王那样的军事才能,所以,有了关羽和张飞的帮助,刘备便无疑具备了相当的武力资本,对抗曹操的诸侯当然会接受他的投奔——也就是将窝藏反叛的罪名揽到了自己头上,而没有谋士的帮助,刘备是没有能力背叛自己,独霸一方的。曹操需要收复徐州,刘备便来到了陶谦身边,曹操需要平定吕布,刘备便走进了吕布的大营,曹操需要消灭袁绍,刘备便借截击袁术之名(世人皆道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放走刘备乃是错棋,未免太小看了曹操)“逃离”许昌重占徐州,而这只不过是因为要以自己为由给曹操一个屠杀徐州臧霸的地下势力的一个借口,而最终还是“选择”了投奔袁绍,关羽“投降”曹操,斩杀了颜良和文丑。。。。。。往事一幕幕在心头涌动,“难道我一辈子都要这样为了别人的霸业而奔波吗?”他已经不再年轻,在那个过了三十六岁便要成老夫的年代,他绝对有了做爷爷的年纪,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年纪,他还要为了曹操对荆州的欲望而“投奔”刘表而来,一年前,他厌倦了这种生活。
      
      。。。。。。
      
      “丞相将徐庶调入许昌只是给你一个警告,如果有下次,你知道丞相的手段。”送走了曹操的密使,刘备直起了躬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腰,突然感到冷汗加身。他只不过留用了一个潦倒的侠客,并且在“帮助”刘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显示了一下自己的“新武器”,这件“新武器”便被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回,并向自己发出了警告。“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下定了决心,他要拥有自己的智囊,建立自己的霸业,他不属于任何人!他要得到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军师!而徐庶临走之前确实告诉了他,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他叫卧龙。
      
      卧龙并不是一个人名,它只是一个绰号,一个清高孤傲又不合时宜的绰号。刘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相信这个叫卧龙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甚至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什么经历,什么爱好,也没有和他发生过一丝一毫的联系,但是他相信了,不仅因为徐庶那个萤火虫和月光的比喻,也是因为——除了相信,他没有选择。“要么逃出曹操的控制,借“投奔”江东的任务为掩饰,联合江东,夺取荆州,占据西蜀,三分天下取其一,要么身败名裂,丧家失所,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条潜龙的决心,而取荆州益州三分天下,是他这么多年在和各路诸侯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清晰思路。在这种决心和思路的驱使下,他一而再,如今再而三地拜访这个叫卧龙的年轻人,甚至在此时此刻站在寒风中恭候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孩子睡醒午觉——而他对卧龙唯一的了解就是这个年轻人喜欢抱膝危坐,吟唱《梁父吟》那种丧葬时才会被演奏的乐曲。
      
      。。。。。。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声清啸打断了刘备对往事的回忆,那个几乎要被霜雪冻死的头脑瞬间恢复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帘声甫动,一阵香气扑面而来,刘备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忍不住抬起已经低了两个时辰的头,要看一看这个将会决定自己命运的年轻人。刘备有些吃惊,并不是因为这个年轻人足足比张飞还要高出一个头盔,也不是因为他白衣如雪、羽扇轻摇的姿态,而是因为这个年轻人的眼神——那分明是曹操的眼神,是那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眼睛——此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出山之后献出的第一条计策就是吞并在危难时收留(投奔非真心,收留却是诚意)自己的宗亲兄弟。与卧龙对视了一眼,刘备竟然生出一丝惧意——也许是对曹操的惧意——意识混乱之间,卧龙让家人上茶并告罪更衣的话他并没有听清楚,只是唯唯诺诺地含糊了一句“多谢先生”。走进卧龙的书房,刘备看到桌子上的一碟萝卜和一尘不染的书箱,他并不陌生,要知道在二十八岁之前,他家中的物件并不比这些复杂多少。直到在火炉边坐了下来,他才稍微恢复了些主公的威严和自信,他决定用长跪的姿势等候卧龙更衣到来。“主公,如果我没猜错,你要想要取荆州和益州对不对?万万不能这般草率啊。”人还没有进来,一句一箭穿心的话就已经使刘备振聋发聩,他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他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要叫自己主公,第二,他不知道这个卧龙是怎么知道自己从未向任何人——哪怕是关羽和张飞——说过的战略思考。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卧龙已经换上了一袭黑衣,手摇白羽扇坐在了自己对面——带着满脸的傲慢和孩子一样的不可理喻。“先生叫我主公。。。。。这。。。。刘备惶恐。”他既不能拒绝,却也不能没有任何交涉和了解的情况下接受这个称谓——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那样显得太肤浅。“哈哈哈哈哈”卧龙发出了一阵豪爽的笑声,“将军早先任用了我的好友徐庶,徐庶走后又再三前来拜访我,自然是因为徐庶推荐了我而将军意欲请我出山相助,实不相瞒,在下已然同意了。”刘备发现这个年轻人这种一针见血,轻快干脆的风格似乎很像那个曹操身边那个天才军师祭酒郭嘉。“如先生所知,现在汉室衰微,圣上蒙尘,奸臣窃命,在下兵不满千,将不过三,先生竟然乐于屈尊相助,刘备幸甚”。卧龙似乎并不喜欢这样四个字四个字的说话,脸上闪过一丝不愉之后,将扇子放在了地上,整顿了一下衣领,正色道:“主公,既然我们已经是一家人,那么我不放告诉您几句心里话。第一,我答应出山助您并不是因为您三顾茅庐,说真的我的表姨夫刘表曾经亲自来过我这里十五次,我一样没有理会他。更不是因为将军你实力雄厚。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将军的实力是最弱的一个。”“哦?”不知道为什么,刘备似乎被他带进了这种一见如故的节奏之中,“此话怎讲?”“曹操那里,谋士如云,而且都是追随曹操多年,生死与共的人,我到了那里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发挥,就像我的一个朋友那样;孙权那里也不错,但是周瑜是孙权的义兄,张昭是孙权的仲父,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岂能有我发挥的余地?您一定要说,是宝剑总会出鞘是不是?(刘备重重点头)嗯,徐庶这个家伙对您的影响可是不小啊。但是我不想那样,我不想在还没有发挥才能之前先学会卑躬屈膝去讨好排在我前面那些老头子,所以,将军你的实力正是我需要的,贵军十分弱小,且武强文弱,却潜力巨大,有这种敢冒风险请一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做军师的主公,有关张赵那样的武将,再加上目前处于荆州这样一个不好不坏的地方,如果再加上我的智慧,十五年之内,我们的处境一定焕然一新。不管您高不高兴听,这是事实,请您记住,从今日起,在谋划的时候,我只说事实,不会顾虑任何人的感受,我要求您对我在军政上的谋划言必听,计必从,因为我军中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军事和政务上比我聪明,如果您不能接受,就可以请自便了,请您理解,在谋划中只叙述事实是一个谋士的基本职业素质。你成就功名大业,我一展平生所学,公平交易。”刘备复杂的心情变得更加五味杂陈,这个年轻人表现出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说明他并没有开玩笑,而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正是自己本来就会做的,但是在对话中这样被动,还是刘备头一次经历。“刘备愿听先生教诲”——其实除了这样的回答,一个拿自己命运赌博的人并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刘备甚至感觉卧龙看出了什么,但是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太过清亮,反而因为清澈而什么都看不出。这种直来直去,丝毫不屑遮掩的傲气以及某种充满法家风格的透彻和曹操何其相似。不知道为什么,听卧龙说话,刘备总会忍不住想到曹操,而“贵军”“我军”“将军”“主公”这些称呼的交替出现更是让刘备对卧龙的真实态度难以把握——这个年轻人有这种本领,他把一切都摆在你面前,仍然能让你什么都看不出。“以主公的阅历和头脑必能发现,当今天下的势力真空只有荆州和益州,汉中、西凉、辽东、百越等地想必还入不了主公的发法眼,刘表刘璋暗弱无能,将军仁明素著,深得南国人心,只需待刘表不久于人世,稍用伎俩便可取得荆州,而后溯流而上,收取西川,所以主公一定盘算了多年如何取这两个地方,以成三足鼎立之势,对否?”。刘备注意到,在自己答应言听计从之后,主公这个称呼稳定了下来。未等刘备回答,卧龙将扇子重新拿了起来,换了一个更随意的姿势,继续道:“主公是否想过,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并没有问题,但是绝不能轻易如此。一旦我军进入川蜀之地,那的确等于进入了一座坚城,只要对外交好孙权,结为唇齿共同对抗北方,便能称霸一方,但是。。。。。。”卧龙直视刘备道:“也仅此而已了,益州的确是座坚城,只需三员大将,五万精兵就足以抗拒任何来犯之敌,即使曹孙同至也不惧,但是我们如果想出来争取天下也绝无可能,北方的雍凉千里赤地,粮草补给从成都平原供应的话,就算是努力三十年,也绝无攻入长安的可能,东面荆州四战之地,宛城、汝南、上庸完全封锁了北进的可能,任何从荆州的北进之兵都要面对曹仁的坚守,徐晃的强击和来自于禁或者张辽的突袭,没有任何人能在这几员将领联手之下讨得便宜,即使是关将军亲自带兵也不可能;向东攻打孙权,更是无异于自取灭亡,不但北方的压力会空前增加,江东孙氏人才辈出,孙权更有用人之名,就算集中川蜀的所有力量也不可能吞并江东,国力决定命运,人力有事而穷,这是天道。所以,按照主公的设想,一旦我们进入川蜀,就好比飞龙进入了泥沼,雄鹰进入了铁笼,断不可贸然进取。”刘备听得目瞪口呆,但是此时他并不知道,卧龙的这番话在若干年后全部应验,关羽北伐而死,刘备向江东复仇而亡,而卧龙被迫采取以攻为守的生存战略也没有逃出他自己做的“坚城”预言。“以先生之间,我们当以何处存身?”虽然刘备很沮丧,但是料得既然能知其弊,必然有解救之法。“很简单,取荆州,入西蜀。”“可是先生明明刚刚还说。。。。。。”“是的,我的确刚刚说过,但是我们取荆州入西蜀是做给曹孙两家看的。”“请先生明言。”“在曹孙开来,所有想和自己对抗的人除了荆州和益州这两块权力真空地带之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作为与自己对抗依据,所以一旦有人打这两块地方的主意就会在第一时间引起曹孙的注意。”“那情况岂不是更糟?我既然不打算占据荆蜀,又何必造出一个占据两地的声势来提醒曹孙自己的雄心?”“主公错了,第一,我们不是要制造声势而是要切切实实占领这两个州,但却不是只占领这两个州,这样才能避免“坚城”之困,占领荆益和只占领荆益是有天壤之别的;第二,我们只有让两家都看到我们的野心,他们才都不会轻举妄动,要知道,第一个出手的必然会给对方留出进攻的空隙,并且消耗相当的实力,曹操孙权除了互相提防,相互猜忌,除了看着主公坐大别无选择,即使主公在攻打西川时不在荆州留兵也没有问题。”听着卧龙侃侃而谈,刘备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了某种前所未有的自信状态,但是他突然醒悟,这和郭嘉告诉曹操可以对抗袁绍而不必担心刘表或孙策偷袭许昌的分析何其相似!又和他建议曹操虚国远征乌桓的计划何等雷同!刘备开始相信自己的老师卢植说过的“天才不需要教授”这句话了。卧龙拨弄了一下火炉中的焦炭,继续道:“如果不要川蜀变作牢笼,北面的汉中和东面的南阳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没有汉中,运粮的路程徒徒增加一千多里,任何国力都负担不起这种运输成本,没有南阳作为通道,襄阳、江陵、武陵、零陵、长沙、桂阳,貌似通达,实则是在曹操封锁和孙权窥视下的死地!既不能作为进攻的基地,也不能作为坚守的大前方!”卧龙的声音略显亢奋,“所以,主公入川必须与汉中有关,主公取得荆州之后必须经营南阳。”“可是,南阳是曹操的重镇,更是中原地区的屯田基地,又在樊城以北,我们怎样越过曹仁、徐晃和张辽得到南阳呢?汉中被五斗米教控制,信徒上百万,张鲁虽然无能却是教主,要取汉中也是千难万难啊。”“哈哈哈哈,主公勿忧。南阳虽然在曹操手中,位置偏北,但是目前在南阳负责屯田的最高指挥官司马懿却是亮的至交,他在曹操帐下极不得志,既受曹操旧臣的排斥,又被曹操本人猜忌,其实我之所以不去投曹,也是因为看到了他投曹之后怀才不遇的下场,只需亮一封手书,司马必愿为内应,南阳可以暗取,发难之时好叫曹操猝不及防,主公请放心,司马这个人只做生意,不谈交情,我的手书不会谈我们之间的情谊,只须指明作为我军内赢,不须他有任何作为,我们的事业发展顺利进去中原,他临阵倒戈,是我们的开国功臣,我们的事业不成,他继续在南阳做他的最高屯田官,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他必然答应。至于汉中,正如主公所说,张鲁有百万信徒却只有汉中一地,久而久之,必然贪而不足,就算他知足常乐,他的信徒却也不会满足于五斗米教前永远加上汉中两字,想保住教主地位就要满足信徒的愿望,宗教的狂热也会摧毁宗教本身,所以,张鲁早晚会南下侵犯西川,我们其实是在和张鲁赛跑而和张鲁交手势不可免,击败张鲁,收取汉中,北方门户为我所有,坚城之困解可解。东北南阳,西北汉中,掌控荆益,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军,取南阳而胁迫中原,公自引大军出汉中而攻取西凉,百姓必然箪食壶浆迎接王师,那时,天下岂有抗手?”刘备的血液正如壶中的茶水已经被完全煮沸,他已经不在乎是否交易,也不在乎是否被利用。就在一个时辰之前,他还在担心这个连死人都没见过的年轻书生和我这个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究竟谁更胜一筹呢?但现在他已经完全臣服在这个要害突出,条理清晰,合情合理,规划严密的战略方针和它的作者之下。。。。。。
  •       第一次读三国,是在上大二的时候,当时完全是看故事看热闹,不过多久就忘记了;之后又陆续看过两回,每次感悟都不同。这是第四次看,感悟又不同;
      原以为看完会醍醐灌顶,对其中人物按照个性会有所分类,后来发现人物实在是太多,是在无法归纳。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所谓两军交战,全在于智谋和大将。如果用计略胜,无论如何都会胜利;如果大将厉害,其余兵马十万八万的都形同虚设;
      2、各种势力都在互相利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3、良将需遇明主,才能显示其才能。
      ===================================================
      @小胖子 分析的不错(转载)
      一:武将
        
        三国时两军交战有一点很有意思,先让两边的大将的单挑,胜的一方士气会大胜,不管有多少兵也会将对方击败。在单挑方面,最厉害的当然是吕布,所谓三英战吕布,吕布应该是所有武将中的NO.1,可惜这个人见利忘义,而且刚愎自用,最后被宋宪抓住。关羽这个人也有些刚愎自用,但是他讲义气,也听大哥的,所以一直没出什么乱子,后来大哥走了,他一个人守荆州,事情就来了。后来都知晓云长、赵云厉害,只因他们在某些战场上扬过名,其实在一般武将中吕布是超级的,其它的关、张、赵云、许褚、甘宁、典韦、张辽等都是一个等级,相互打起来,都难分胜负。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千里走单骑杀的都是比他们低一个档次的人,书中真正一流武将单挑的不多,当属马超与许褚的最为精彩。
        
        二:军师
        
        所有的军师中当属诸葛亮最为出彩,没有人不服的。魏国的郭嘉死得早,两个姓攸的谋臣因劝曹操不要称帝而被杀,但是曹操自已有文韬武略,一般军师都只是他的陪衬,而且魏国用的是人海战术,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人,蜀国少了诸葛亮就玩不转。吴国的张昭基本上就没有出过什么好的点子,但是吴国产文武兼备的人才,周瑜、陆逊是代表。
        
        有的军师可以让你胜一城或是一仗,但是有的可以让你在战略上取得胜利,书中的两大战略家就是诸葛亮跟司马义,诸葛亮不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司马义虽然屡吃败仗,但是在整个战略方向上没有犯错误,故可以屡次击回诸葛亮。
        
        三:说三国是七实三虚,中国历来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因其根据历史而写,所有刘备最终不能成事、诸葛亮必死、所以书中把一切都归于天。因其尊重历史,故能一改其他历史小说的弊病,写得有历史沧桑感,看看那些曾经鲜活的名字吧:太史慈、赵云、马超、郭嘉、张飞、黄忠、夏候淳……都因为各种原因清逝了,或战死沙场或死于疾病,越看到最后越是感叹不已。等到邓艾这般人夺天下的时候前人已成历史。这种历史沧桑感不中国古代的小说没有的。
        
        四:各国打仗,比的是军事、政治,也比教育,孙坚的教育就搞得很好,几个儿子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曹操的也不错,在曹丕身上多少还能看到他的影子。刘备的儿子就差了,可能当初在赵云的怀里被吓傻了,对打仗这回事不感兴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亡国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他要的就是自已的快乐。当皇旁是偏居一隅和称霸中国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一开始的时候,三国的君主都能求贤若渴,所有能人辈出,但是后来老一辈的死了,新君主坐在前辈们打下的江山上,不知道创业的苦,对人材也就不那么重视了,再说老革命的子女得照顾啊,所以后来的将领们多是干部子女,关平和张苞还好没有给自已的父亲丢脸,而像诸葛恪这样的纯粹是给诸葛家族抹黑。所以到了后面,感觉各国都没有特别出色的人材,到姜维跟邓艾大战的时候,对那些武将就没做太多的描写了,看到后面的时候也在想,要是马超、黄忠还活着还有这帮家伙说话的份吗?
        
        五:用计,有人称三国是一部战争百科全书,的确,它包括了战争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可概括的。三国中真正对阵真刀真枪干起来的少,一般都得用计,用得最多的是先诈败,然后几部兵马同时袭来,还有就是劫营,劫营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成功了,用得不好自已就挂了,诸葛亮六出祁山跟司马义用计那是文中用计的最高峰,在这里诸葛亮也使上了毕生的所学。
        
        六:浪花淘尽英雄,苏轼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生如梦啊,小说的开始确实有意思,天下大乱,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拉起一支人马来造反,全国的人材也都集中起来了为自已所属的集团出力,最后优胜劣汰,成三国之势。
        
        七:读高中的时候也读过一次三国,但是没有读完,见蜀国衰落下去了就不想读了。那时候觉得三国的语言真的是美,很典雅的感觉,那时候写作文不知不觉都像三国那种语气了,现在想来可能是那时候功力还不到,对书没有抵抗力,现在终于可以支持下来看完了。也深为其中的描写震撼。红楼也是读了好多遍的,但是没有一次读完,也没觉得书的语言有多美,可能是功力还不到了,要读红楼,也许还得等几年。
        
        八:读三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政治、军事、还有为人处世,诸葛亮每次用计都能成功就因为他识得人心,知道各人的性格,知已知彼,战争的胜利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不然依凭什么都没有用。
        
        九:女人,三国的作者很糟蹋女人,还好那时候没有女权主义者,不然这样的书想出版都难。“朋友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是刘备的名言。他的朋友为了招待他可以把自已的妻子给杀了食其肉,看到这里让人不寒而栗。像关羽这样的大英雄更是与女人绝缘的。吕布喜欢女人,所以成不了大事。但是吕布在这群人里真是极品,为了爱情他可以不要事业,换一个角度来讲的话,那是中国版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典型啊。
  •        《三国演义》中最具特色的两个女性人物一个是貂蝉,另一个是孙尚香,貂蝉在之前已经写过,此处便不再着墨,这次来说说孙尚香。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她其实在第七回里已露过一次面:“却说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由此可见在《三国演义》中,她的名字叫做孙仁,但众所周知的名字却是孙尚香,这是因为众多戏剧中,她都叫做孙尚香。我也更喜欢孙尚香这个名字,因为它更体现了一位巾帼英雄的柔肠。
       孙尚香是孙权异母的妹妹,即然如此,当然无多少骨肉亲情可言,当周瑜提议用“美人计”时,孙权当然不会觉得不舍,舍弃一个妹妹,能得到一个荆州,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建安十四年6月,孙尚香与刘备缔结政治婚姻。对于刘备来说,能娶一个年轻貌美而又身份高贵的女子自然是欣喜的,可那偏生又是孙权的妹妹,首先心里肯定会有警惕之心,不会真心对待她,而对于孙尚香来说,虽然对要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心存不满,而且还是一个三夫人,但鉴于对方是位征战多年英姿飒爽的中年老大叔刘备,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内心中的不平便被渐渐抚平。可她不知道,她的婚姻注定是以不幸收尾的,她怀着少女的希冀,披上了花嫁。
       新婚之夜,红烛正燃得欢。刘备醉醺醺的走入洞房,却只见刀光剑影,床上的英气女郎温柔一笑,道:“你戎马一生,还怕刀剑吗?撤下去吧!”英姿飒爽,面目含煞的巾帼在自己面前温柔似水,矫俏动人,这让年过半百的刘备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于是与孙尚香如胶似漆了一段时日。可刘备与孙权都有争夺天下雄霸一方的野心,夹在中间的孙尚香很迷茫,也很痛苦,养在深闺中,从小舞刀弄枪的她当然不会知道男人的世界里有多残酷。她也不会知道,表面上对她情真意切的刘备只是在演戏,无论是她的哥哥还是她心心念念要保护的夫君,都没有真正地把她放在心上,挂在心里。
       最终,她还是离开了刘备,终日望着西窗,以泪洗面,思念着远在天边的那个人,独自惆怅,而那个人,却另娶娇妻,浑然不知当初的那份恩爱,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有一个叫孙尚香的女子曾无私的爱过他一场。在爱情里,永远都是男人抽身最快,而女人只能默默得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自己舔伤口。彝陵之战,刘备战败,有流言传入东吴,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三国演义》中写道:“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
       就像柳岩的《孙尚香》中唱到的那样:“铁娘月下也惆怅”,她虽志胜男儿,但她毕竟是一个女人,也有儿女情长,于是芳魂逝去。古时的女人,是如此悲哀,就连孙尚香这般的女子都沦落如此,更何况其他的呢?
       夏桀姒履癸身边的妺喜,商纣王伊帝辛身边的妲己,周幽王姬宫湦身边的褒姒都被冠上了祸水之名,她们的作用都被刻意放大。如褒姒,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史书上便不再有她的结局,她下落不明,生死难测,就像貂蝉一样,在失去了利用价值后,便被抛弃。还有个知名祸水相信很多人听过,那就是陈圆圆。吴梅村在《圆圆曲》中写道:“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传说中,她让明朝一夜亡国,一夕之间她从一个坊间名妓变为千夫所指的亡国妖物。可是这一切又与她何干呢?这一切,原本就有着太多的巧合,人们愿意接受的是一个香艳刺激,充满浪漫的结局,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这里虚构的成分居多。
       史书上,记载的是一部男人的历史,所谓的王侯将相,而他们背后的女人,只是一群寂寞而黯淡的影子。寥寥可数的,或是贤德,或是狠毒,好与坏都到了极点。而更多的女子留在发黄的史书上的,唯有一个冷冰冰的姓氏或封号,连全名都没有。可当一个王朝腐朽到无可救药以至于灭亡时,总会有一个女人被推出来承受这一切骂名,当一切风平浪静时,她们又消失不见,再也不见她们的身影,如此悲哀,而已。
  •       一、曹操
      
      我爷爷在很小的时候闯过关东,在关东当过保姆,做过小买卖。后来他还在酒馆里当过伙计,负责外送,据说他能左手托个圆盘,圆盘里摆着两盘菜,右手托着两个酒壶,骑着自行车游刃有余地穿胡同过大街,赢得街坊们喝彩。在东北的最后几年,他又偷学了酿酒的窍门,想开一家酒馆。但适逢家里父母身体有恙,他就回老家务农了。如果当年他留在东北,现在的我就是满嘴东北玉米碴子味的小东北了。
      
      由于二十多岁才转行,所以爷爷务农技术十分有限,全村皆知。但他有另一个特长令他赢得乡亲的尊敬,那就是讲三国。也许是他自小在酒馆里听熟了别人讲三国,所以尽管他没读过什么书,但讲起来却头头是道,绘声绘色,所以得了个外号叫作“曹操”。这名号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现在我回到老家,还有乡亲说我是“曹操”的孙子。
      
      但我却没有听爷爷讲过三国。在我刚满两周岁时,他因肺病去逝了。他只给我留下两个画面的记忆:第一个画面是我自村东头回家,远远看见一个须发模糊的老人,擎着一根冰棍向我招手;第二个画面是老家的正堂里,一个老人躺在灵床上,父亲和伯伯还有姑姑们围坐在四周。
      
      因为爷爷叫“曹操”,所以我一直觉得曹操理当是正面人物。
      
      二、关羽
      
      很小的我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三国里的一个段子,且只记得段子的名字:“三英战吕布”。因为胶东口音的问题,我听成了“三英展绿布”。我那时只知道刘关张,之所以对这段子记忆深刻,是因为我认为“展”这个字非常潇洒,非常帅,非常迷人,令人想到了茫茫天地间,三人骑马疾行,高高展着一幅绿色的旗帜。至于这三人为什么要去“展”一块绿布,我也不想深究。我现在也想不明白当年为什么会对“展”字如此着迷,以至于会一人在家,拿鸡毛掸子挑着床单“展”来“展”去。
      
      后来我在姥爷家墙上看到一幅画,画的是刘关张三顾茅庐的故事。姥爷指着画上的人物一一给我认识,其中关羽面色深红,长须飘飘,身穿一身绿色。我瞬间明白了他们三个人为什么要“展”一块绿布——原来刘备和张飞是为了给兄弟做衣服啊,他们真是情同手足,令人羡慕。
      
      最后姥爷指着深山掩映中的一个小屋,里面坐着一个长须老朽,说:“这就是诸葛亮。刘关张为了请他出山,跑了三趟腿,终于请动他了。”
      
      我问:“为什么要请他出山?”
      
      姥爷说:“当时曹操要打刘关张他们。刘备人少,打不过,所以请诸葛亮出来帮他们。”
      
      三、辞海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接受了曹操是“奸臣”,关羽是“忠臣”的事实。我对于二者的认识,皆来源于道听途说,但这些认识是如此完备,可见民间对三国故事流传之广。——比如曹操杀吕伯奢,放出“宁教我负天下人”的名句;比如关羽土丘约三事,后来又过五关斩六将寻哥哥而去的豪迈;比如华容道中关羽念旧情放曹操而去的不忍。
      
      那时候我还不到七岁,但心里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要是当年刘备不从曹操那里逃走,是不是曹操和关羽就可以成为好朋友了?”
      
      但在民间的道听途说里,我从来没有听过关羽的结局。我所知道的关羽,是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关羽,是豪气万丈的关羽,是万人景仰的关羽。我所听到的,都是关羽的辉煌,我从来没想过,关羽也会死。
      
      我八岁那年,妈妈被评为优秀教师,被奖了一本《辞海》。我翻出“关羽”那个词条,看到了最后一句话:“二十四年,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七军,因后备空虚,不久孙权袭取荆州,他兵败被杀。”
      
      关羽居然被杀了。
      
      我又看了一遍,没错,关羽被杀了,而且不是被奸臣曹操杀的,是被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一个叫孙权的杀的。一个如此义薄云天、忠义双全、神功盖世、受人景仰的武神,居然被杀了。就算他一时失手打了败仗,孙权你怎么舍得杀这样一个人啊!
      
      我这才明白,我一定还不知道很多事情。我去问爸爸:“刘备后来怎么样了?”
      
      爸爸说:“刘备后来给关羽报仇,打了败仗,一气之下病死了。他的儿子当了皇帝。”
      
      “那张飞呢?”
      
      “张飞在出兵前,被人刺杀了。”
      
      “那刘备的儿子给他们报仇了吗?”
      
      “后来刘备的儿子也被魏国灭掉了。”
      
      “诸葛亮不是很厉害,能神机妙算吗?他没有帮忙吗?”
      
      “诸葛亮死得早,带兵在外的时候病死了。”
      
      从小见惯了正面人物笑到最后的我,第一次被历史的残酷给震慒了。
      
      四、毛批《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1996年,我13岁。那年暑假,我搞到一本《水浒传》连环画,讲的是景阳冈武松打虎那一段。虽然残破不全,但激起了我对《水浒传》的兴趣。我四处借《水浒传》,爸爸说,他的同事王叔叔有,可以去借来看。
      
      王叔叔是爸爸的高中同学,又是同事,说话低沉,不紧不慢。我骑车找到他,说想借《水浒传》看一下。王叔叔道:“水浒传不在身边,但我有一套《三国演义》,你要不要看?”
      
      我立刻把《水浒传》的事儿忘了,拿了那套三本的《三国演义》回了家。
      
      那套书里,毛宗岗的点评有时是痛惜,有时是毒舌。他对关羽的几句评点,深得我心,以至于我曾背诵下来:“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在我心里,《三国演义》以张郃木剑门之死为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名将如云,各有千秋;谋士林立,奇谋百出。而在此之后,诸葛亮渐衰,人才凋零。当年给关羽提鞋都不配的廖化、张嶷、胡班成了大将,黄忠的牙门将陈式居然也能领兵一方,魏国也居然派出张虎、乐綝这些小朋友。想想当年长坂坡的赵云,樊城边大战的关羽和庞德,葭萌关夜战的张飞马超……眼前这些都是什么龙套小鬼啊。
      
      败走麦城那一段,英明神武的关羽被东吴一邦肖小之徒设计打败。眼看关羽如一头神威仍在的雄狮,而东吴诸将丁奉、朱然、潘璋、马忠之流,轮翻来斗,便如东非草原上成群的土狼一般,战败便退,蝇转再战,打埋伏,搞包围,举长钩,上套索,终将关羽绊倒在地。看到此处,我不胜悲怆。原来我自小便认识的盖世英雄关羽,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
      
      不知当年的爷爷,坐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讲三国时,有没有讲过这一段,当他讲到关羽之死时,又是怎么讲的呢?
      
      五、还书
      
      那年暑假,我家装修房子,我则蹲在工地里,一遍遍翻看三国演义。看完第三遍,我认为有必要做一点笔记。于是从第四遍开始,我边看边抄。一个暑假,我前前后后看了五遍有余。有时家里停电,我在窗前点着蜡烛,凑着月光一遍遍看着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不胜唏嘘。
      
      在暑假将要结束时,我骑车将书还给王叔叔。经过我的折腾,崭新的书已经被我翻得厚了不少。王叔叔看着变旧的书,呆了半天,问我:
      
      “怎么翻成这样?”
      
      “我看了五六遍,翻得有点多。”
      
      王叔叔看书的眼神有点心疼。但我想,他看到我这么喜欢这套书,也许会送给我吧。
      
      他说:“这书怎么样?喜欢吗?”
      
      我说:“特别喜欢,特别特别喜欢。有的章节我翻了有十多遍,有些地方我甚至能背下来。”
      
      “啊,”他的眼神里显出了赞叹,但依然没有要送我书的意思:“那你真是下功夫。那么——”
      
      他迟疑了一下,接着不紧不慢地问道:“你暑假作业写完了吗?”
      
      我脑子突然“嗡”地一声。
  •     爽!
  •       少时常闻“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前者易知是劝慰年青人世事复杂难测,勿以一腔热血行凶以自祸。但后者委实难明。有说是三国间相互攻讦,奸诈诡谲之事众多,读罢使老者心思促狭,不宜晚年。但细思并不令人信服。若从此言,不仅老者不宜,少年人朝气勃发,亦应不适。待到自己终于通读此著,才略有所悟。
      
      此书共一百二十回,从第一回桃园结义始,刘关张三兄弟一路斩荆披棘,至书七十三回夺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至大业巅峰。此后约五十回,近全书之小半,便一路挫折哀事不断。先是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尔后张飞被刺、黄忠战死、马超病亡,至九十二回姜维登场之时,昔日五虎将已仅剩年过七旬的赵云仍冲杀在阵。至于夏侯氏、张辽、甘宁、贾诩等名将智谋,不是远离沙场悄然自逝,便是奋老朽之躯战败而亡。书至此地,便有英雄迟暮之哀。但见笔锋一变,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等将门虎子左突右冲,读者眼前一亮,不免尚存所期。及至赵云、陆逊、关兴、张苞等皆病逝,诸葛亮陨五丈原,魏延叛亡,昔日赤壁遍地英雄,皆已亡尽。至尾声蜀灭之时,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于蜀内战死,姜维于成都被戮,后一代名将邓艾、钟会皆死状凄惨,已是一代英雄逝后其后代复逝,是以“浪花淘尽英雄”。读者哀书中人物之兴衰亡替,亦不免为己身自哀。老者有感身之将朽而自哀,其哀必倍。
      
      此外,本书以蜀立言,以刘备为仁德之表率,其间大有演义戏说不可细究,乃是望后人兴仁德,举忠义,“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但史间诸葛亮七出祁山,姜维十伐中原,皆无功而返,乃至魏篡汉,晋复篡魏,蜀灭吴降,最终天下一统,皆为蹙眉不平之事,已去述者所望扬善抑恶之本意甚远。虽推托于刘禅昏庸、孙皓暴虐,以及宦官黄皓、岑昏乱君,但读来不免为天下贤臣忠将惋惜,为世事无常,人力有不逮而嗟叹。复感人穷一生之渺小,成事之不易,兴衰往替,善恶之虚。老者或有感于此,心灰意冷,生无聊赖,是以不读。
  •        目前看到第十二回,已有许多领悟,这次先说这第一点。
       其实我的这个想法,纳兰容若早就提起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虽然描述的对象不同,所带有的情感也不同,但切入点是一样的。
       先来看刘备: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开头一句,说明这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推崇读书无用论的同学们可以好好记一记。而纵观三国历史,刘备的成功关键是大义。有了这个大义之后,天下英雄云集麾下,至于是否学富五车,并不重要。况且,刘备在后来的阶段,智囊充足,也不需要自己去绞尽脑汁了。
      另外,刘备的长相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三国无双论坛上的朋友们管刘备叫做大耳,不无道理。他不但耳朵下面碰到肩膀,而且眼睛往边上瞟能看到耳朵,这确实很大。
       至于刘备的内质,毕竟是作者内定的主角,用现在的话说,主角光环作用非常明显。小小年纪就有做天子的想法,但是家里穷,不过没事,光环无敌,马上有人资助。而且他的朋友对他后来的大业也很有帮助,比如公孙瓒、卢植等等。
       但就三国的第一回,刘备刚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28岁而且基本没什么成就的家伙。和他小时候的那种大志,差很远。这个可怜的小屌丝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招募义兵的榜。按孔子的话,“三十而立”,但刘备在28岁的时候显然什么都没立起来,所以作者写他“慨然长叹”。不过马上他的人生就要转变了。因为他遇见了张飞。
       来看看张飞:
       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典型的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种手法对于描写那些性格张扬的人物真是屡试不爽。然后刘备回眸一看,先看到张飞的身高(这其实很有难度,一眼就看得很准)八尺。
       关于三国里人物的身高,先应该明确这里的尺,是西汉时候的尺,一尺长度为0.231米。那么算起来,张飞的身高大约在1米85,确实是个大汉。顺便一提,刘备的身高大约是1米73。
       再看长相,作者先后用了四种动物,并用了类比的手法描绘,可见其张飞长得野性十足。而这种长相连刘备也惊叹不已,不禁攀谈起来。结果发现这厮是个地主,干的是杀猪卖酒的生意,而跟刘备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交朋友。
       刘备和张飞都在了,二缺一的局面也很快被打破,关羽来了。
       来看关羽: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讲到关羽,作者称其为“大汉”,要知道作者在介绍1米85的张飞时都没用上这个词,可见关羽不但身高伟岸,而且一定虎背熊腰。而关羽说的第一句话,竟然和喝酒有关。莫非冥冥中注定了关羽此人和酒有缘?往后的情节我不知道,但至少在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里,作者为了说明关羽的勇武,真的提到了酒。这便是“温酒斩华雄”了。
       然后作者再次通过刘备的眼睛来观察人物。同样的,刘备以他量尺般的目光再次准确丈量了这个他将来的二弟——九尺。也就是说关羽大约有2米08,这个身高,放在现代,可以在NBA胜任一个大前锋的位置。而在三国的前十二回,这也是第一身高了。除了身高臂长,关羽的胡须也是一大特点。二尺长须,按照人体正常比例,足可以盖过关羽发达的胸肌。这样的相貌,给关羽的作战带来极大优势,也让关羽本人看上去有一种不言自威的霸气。而接下来描写,则加重了这种霸气。
       “重枣”是暗红色的枣子,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脸色(看来古代人的脸色真是很特别)。嘴唇很红,像涂了胭脂。丹凤眼,眼角上翘并且狭长,为21世纪的汽车大灯设计提供了灵感;卧蚕眉,平行于丹凤眼,像极了汽车大灯上那画龙点睛的LED日行灯。不管你觉得关羽长得怎样,至少作者认为他,威武霸气,极具男人魅力。这种魅力,一定对关羽在三国的舞台上俘获了刘备的兄弟情、曹操的爱惜之情,有很大帮助。
       但这个富有魅力的关羽,在此时此刻,也只不过是逃避政府通缉的犯人。而且还逃了五六年。而毕竟社会正值乱世,关羽竟然还能被招进正规军队而非被送进监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年以后在甘肃同样是杀了人的鲁智深,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他只能出家为僧,或者跋涉至山东梁县,一个叫梁山泊的地方落草为寇。
  •     广陵绣像版
  •     线装古籍,这完全成了我的传家宝了!
  •     诸葛亮,前期神乎其神,后来却计谋都失败——这就是北京人说的,先吹得呜呜嚷呜嚷的,再摔得瘪唧瘪唧的。因为源于评话,所以有很多民间流行的情节设计:差一点,曹操经常差一点被抓到;喝酒,是最常用的情节转折办法;进谏,是失败发生前必不可少的设计,但决策者就死活不听;神鬼等糟粕占了很多篇幅。
  •     写得很赞,有种城南旧事的味道~
    我小时候看到关羽败走麦城就没有再看了,想想不至于毁童年。但是多年后老大不小知道这些人的结局我依旧被震撼到了。
    现在已经再也没了暑假,可是我最大的遗憾还是小时候手上没有一本毛批的三国演义啊~
  •       魏殊多士人谁信
      ——徐庶辞刘
      
      
      对徐庶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三国演义》及衍生文学,裴注三国志,94版三国电视剧。
      
      演义中的徐庶,我唯有可惜。他亲手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如果再加上孔明在书中的第一句话,“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真尖锐。小说作者用“庶羞惭而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多多少少文学作品都在写徐庶辞刘的不得已,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落寞。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说徐庶不该去赴那个陷阱。但是作为孝子,是绝不可能拿母亲的性命为赌注的。类似的前例有:楚汉相争,王陵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史记》忠实而沉默地记载了这血淋淋的一幕。可以说,“徐庶之不终于昭烈也,其母存也,陵母不伏剑,陵亦庶也。”(冯梦龙)
      
      
      关于正史上的徐庶,陈寿写得很少。我们只能在《诸葛亮传》中看到他。一次荐才,不掩人善;一次辞主,不欺方寸;以及诸葛亮在公文中每每怀念的那个名字。所幸《魏略》记载甚详:以武犯禁,折节向学。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觐见启悔……” ——《蜀志·董和传》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 ——《与群下教》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好友崔、徐、孟、石等人后来都去了北方,也如诸葛亮预言的,做到了两千石的官。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获水》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动容的文字:
      (获水)又东至彭城县北,东入于泗……城内有汉司徒袁安,魏中郎将徐庶等数碑,并列植街右,咸曾为楚相也……
      卷二十八《沔水》:又北迳檀溪谓之檀溪水,水侧有沙门释道安寺,即溪之名以表寺目也。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居。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终日矣。
      
      
      值得注意的是,徐庶的选择在魏晋时期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徐众也说:“管仲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以为相。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徐庶母为曹公所得,刘备乃遣庶归,欲为天下者恕人子之情也。”
      
      世俗常议“忠孝不能两全”,徐庶和姜维就是代表人物。然而人们很难对他们苛责。如果一定要找个原因,或许可以用“人心思汉”来解释。
      
      
      在民间传说中,徐庶后来在鼓子洋隐居成仙了。又据考证,徐庶在魏时编《南洲·徐谱》,记载了秦时徐福率众前往日本的故事。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中国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徐庶都实现了。
      
      
      最后谈谈94版三国给我的印象。电视剧比演义增加了许多情节,有些是剧本中没有的。翟万臣演得太好。他给我的最大好感不是多清癯多沧桑,而是内敛平和。当他和孙彦军的刘备站在一起时,我感觉很舒服,不扎目。这样一个谋士的运筹令人安心,他的离去也令人扼腕。
      可圈可点的是徐庶入曹营后的表现。尽管心不在此,徐庶依然表现出了对生命的重视。蒋干第二次赴江东前,徐庶曾出列微阻,一瞬犹豫又不再进言。他的矛盾,很真实。与庞士元江边一见,“此间八十三万人马又当如何?同是芸芸众生,为何要厚彼薄此呢?”后面一句的真挚是演义和剧本中都没有的。翟万臣的眼神语气让我看到了徐庶的悲悯。两军交战,多少炮灰。即便他最终弃剑而去,但是有这一问,已经够了。
      
      
      徐庶是侠者。
      侠,是“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男儿肝胆,是“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的死生一诺。孔明的好友中,一样能让人感到侠骨铮铮的还有子敬。可惜这同样是一个被演义矮化的人物。
      
      
      2010年6月初稿,2013年11月改定
      
  •       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代开锡山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锡山无房证明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姜维殉国
      
      
      倘若说看电视还有什么角色能让我从十几岁喜欢到二十几岁的,那就是他了。
      
      演义中的姜维是对历史人物的弱化,以至于我当年看书时去喜欢了邓艾。而在经典作品翻拍的今天,有人断言:“老版姜维估计是超越不了了,别的不说,光那个颜和气质,现今演艺圈难找”。不错,樊志起盛年谢世,姜维已成绝响。
      
      94版最后七集,篇幅小,内容多,要把三十多年的事都匆匆写尽了。好在姜邓钟司马等演员都表现出色。
      记得几年前一句评价:张天舒的小姜是三分入木,而樊志起的老姜,是入骨三分。
      老姜的演绎是不容错过的。迎接羌王的舒心一笑,伏击徐质的肃杀果断,面对邓艾的从容不迫,朝中议事的孤立无援……
      
      当时的蜀国已到了什么境地啊。用吴国使者的话说:“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内忧外患,整个王朝都在混吃等死,居然要靠他这样一个“羁旅来投”的外人苦苦撑持国家的精神。
      
      
      现在回想,对姜维的最初印象,显然不是来自陈寿。
      有太多的流言质疑陈寿撰史的公正性:
      
      孙盛异同记:
      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刘知几史通:
      若王沈《魏录》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立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更不用说那神一样的晋书:
      或云丁仪、丁暠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所以这是不成立的。)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我向来不信陈寿在蜀书卷十四末尾的评价是真心的,一开始也只是用“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去为他开脱,用史记的“互见法”去说服别人。直到知道这位史官曾经做过卫将军主簿,一切的感觉都不同了。
      
      陈寿【公元233-297年】生也晚,武侯病逝时,他只是个两岁稚儿。换言之,关于诸葛亮的所有描述,都是在口耳相传基础上的再想象。
      而他与姜维之间不同。
      
      据年表,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姜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姜维进位大将军。此前陈寿曾任卫将军主簿,也就是说,跟随姜维的他才不过二十四岁。这正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姜维所经历的一切。
      
      有些事情,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知道个中端详。二十出头的陈寿未必能理解半百之年北伐不辍的姜维(整个蜀汉朝堂又有几人理解呢?)我们今天看到的姜维传,见闻故事的是初应州命的青年陈寿,回忆讲述故事的则是阅经世变的老年陈寿。由于众所周知的大环境,仕晋的陈寿无法对故人作出客观的评价。当他一次次公然记下“某某说姜伯约怎样怎样”时,内心的挣扎与窃喜可想而知。
      
      我们知道陈寿师从谯周。后者在政见上与姜维有极大的分歧。蜀书十二卷里的谯周是个不计名利一心为公深受敬重的饱学鸿儒,不过一想传记是他学生作的也就不稀奇了。其中有段话的感觉很好:
      
      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周别。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疑周以术知之,假此而言也。六年秋,为散骑常侍,疾笃不拜,至冬卒。
      
      史官的职责要求他们不偏不党,大多数时候,亲历事实的史官将自己摒于记录之外。陈寿著史,难得有这样人情味流露的段落。后世的《项脊轩志》里有类似笔法: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深受谯周影响的陈寿,对姜维盖棺定论时,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他理解他,但并不完全认同他。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三国志中保留了时人对姜维的不同评价。既有邓芝的“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钟会的“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郤正“舍大而赞其细”(刘咸炘语)的著论,又有大量不利于姜维的记载:
      
      蜀书十四: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胡三省曰:姜维自弃险要,以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
      
      蜀书十五:
      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通鉴》“为蛇画足”在“进或毁此大功”之下,亦为翼语。《华阳国志》同,此传失之。】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
      
      陈寿的点评是“张翼亢姜维之锐……咸有可称”。
      
      延熙二十年,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亡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竟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或校改作“奏免戏为庶人”。◎何焯曰:伯约于此不及公琰远矣。】后景耀四年卒。
      
      而当我们仔细研读这些文字时,会发现陈寿始终没有质疑姜维的道德人品,只是对其战略方针和为人处世提出异议。
      
      我读姜维故事,经常想到两句话。一句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一句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少好郑氏学的姜维深得儒家“舍身取义”的精髓。他的一次次进击让人懂得什么是尊严。
      
      有一篇同人小说这样写道:
      【直至多年以后,我正式动笔写到诸夏侯曹传时,终于知晓了夏侯大人的想法。】
      【命运弄人,像夏侯大人、卫将军,还有我,像我们这种身负两个国祚的人,注定没什么好结局。】
      
      联系“承祚”二字,精妙而沉痛。陈寿以才学成名,备受损折,前半生在蜀被视为谯周一党,后半生在晋被视为张华一党。晋书说“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华阳国志说他“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文章憎命达,史官的生存环境会影响他对笔下人物的认识,以及整部史书的品格。
      
      陈寿之于姜维还体现出一种“故吏”的精神。我们熟悉的汉魏故吏里,就有赵戬为王允弃官营丧,王修为袁谭收尸,向雄法场哭王经,等等。陈寿做不了那些赴汤蹈火的事。但他的用心写作,不输于以上数人。
      
      
      喜欢姜维,是从他的死开始。
      他本可以不那么死的。刘禅都降了,不要这个国家了。可他却想着复国。这样一个人物,一生两次被迫投降,看似不能“全节”的矛盾碰撞出惊心动魄的美感。
      
      干宝晋纪云:会谓维曰:“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会甚奇之。
      这一段描述在樊志起的演绎下,显得正气凛然又无可奈何。就连起先欲讥讽他的钟会也黯然无语。
      
      不必说“解甲投戈,面缚委质”的忍辱负重,也不必说“情好欢甚,诡说钟会”的苦心孤诣,只看他的结局,是真正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魏书二十八:
      时方给与姜维铠杖,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有顷,白兵走向城。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蜀书十四:
      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演义用一句”假投降巧计成虚话“,赋予了姜维心痛突发、拔剑自刎的不甘落幕。”我计不成,乃天命也!“看过多少遍都难以释怀。最后一集,导演都忙,樊志起自己设计姜维的死。魏国士兵想要抓活的,立刻被他干脆利落地斩杀。特写镜头似有红光掠过他的眼,一剑将自己钉死在柱子上——宁死都不在敌人面前倒下。 霎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我国文化传统总是对末路英雄充满敬意的。魏国官员对遗体施礼的桥段显然化自《说岳全传》。
      
      孙盛晋阳秋曰: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
      
      ”于今伤之“的后果是剑阁、天水、芦山等地至今有姜维墓遗存,即使人们都知道,那里面可能只葬着一套腐烂的衣冠。
      
      
       2013年2月初稿,11月完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