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人民币国际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09708125
作者:刘仁伍,刘华
页数:29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定义、特征与模式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特征与条件  一 货币与货币国际化: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考察  (一)货币的产生:一般等价物的发展  从商品生产矛盾的发展考察货币以及货币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双方都将对方的“物”视为等价物,而对方的“物”总是特殊的、偶然出现的东西,因而在物物交换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物物交换中一方都是另一方的等价物的事实已经内含了某些“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社会基础。这就导致人类社会商品生产的发展最终使得在交易中,一方为偶然出现的、特殊的、变化的商品,而另一方为固定不变的“货币商品”,即“一般等价物”。这就是马克思最著名的货币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货币发展的早期演进中,作为计价单位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其产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及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以其载体自身的价值为基础,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体现并仅体现交换主体之间横向的交易关系;在这一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并不需要“信用”的支持,可以说获得货币就等于抵押了商品的价值,同时获得了换取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权利,这时候的货币基本上都是自由货币。   (二)货币的发展:从自由货币到国家货币  商品生产与交换中的矛盾发展,特别是贸易的发展使原有的自由货币的职能不断分化;当一般等价物固定以某单一商品来充当的时候,也实现了使用价值和货币本身价值的分离。不足值的货币可以凭借“信用”发挥货币的媒介职能,于是货币的铸造就产生了巨额的价值,其发展的结果就是以国家的名义控制货币发行,由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这样国家可以实现:(1)控制铸币收益,增加岁入;(2)扫除商品交换的货币障碍,促进经济发展;(3)以货币的统一体现国家权力的统一;(4)调节与控制经济运行。这样,货币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信用和权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也越来越体现为权力性货币发行主体与一般居民之间的纵向契约关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矛盾发展使货币从自由货币发展为有国家“信用”支持的国家货币。  (三)货币的国际化:货币职能的扩展  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货币是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五大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国际货币。其中国际货币的职能可以看做是前四大职能在范围上的延伸。当~国货币在一定范围内行使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的时候,它只能称为国别货币或者区域货币,而当一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它就成了国际货币。在这个意义上,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价值标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的职能。在金、银本位制的时代,由于金银本身是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在全球流通和自由兑换,并且具有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功能,因此在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的时代,金、银就是国际货币。当金本位制崩溃,黄金非货币化后,人类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在信用纸币充当交易媒介的时候,国际化货币的内涵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国别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作为流通手段,企业能够用其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交易,或者官方机构能够用其干预外汇市场和为国际收支逆差融资;作为支付手段及其派生出的记账单位,它可以直接用于清偿国际债务,用作商品贸易报价和金融工具计价以及被官方用于表示外汇平价;作为储藏手段,它可以作为企业或居民保存财富的手段,或者作为官方的储备资产。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必须代表一定的价值量,在金币中其价值即为其内在的含金量的价值,而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主要反映在其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上,发挥价值尺度职能的实质不过是把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货币在其中发挥中介的作用,即价值一商品一价格。这里作为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同的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作为国际货币,必须要保持币值的稳宦,否则就会引起汇率的波动,增加持有该种货币的风险。  2.流通手段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货币的流通职能就是实现商品的价值,把观念上的货币转化为现侯的货币,借此实现商品流通和交易的的顺畅。在现实生活中,货币要发挥流通职能最起码的条件是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一个国家,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流通是在国家的法令下强制进行的,而该国货币要想在其他国家流通就要求其币值稳定,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在中断流通或者其退出流通领域成为闲置状态的休闲货币的时候,能成为保值的储备货币。这与金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储藏手段,形式相同但本质不同,金币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信用货币包括信用制度条件下的国际货币本身没有价值,起储藏作用的不过是一定的购买力。  3.支付手段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货币去偿付债务,而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包括一切延期的支付。结合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我们认为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经济行为的发生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所引起的货币单方面的运动,它包括商品性支付和非商品性支付两种情况。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支付手段必然引起价值单方面的运动,货币要为人们所接受,它要么在发行的时候有充足的黄金准备或承诺能十足地兑换黄金,要么以国家法令规定其为法偿货币来作为保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支付手段必须尽量避免由于币值的波动而带来的损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美元、德国马克、法郎等国际货币为结算单位的贸易量和债券债务量在整个交易量中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在信用高度发达的今天,用转账代替现金支付,电子货币代替了有形货币成为贸易结算的主要形式,国际货币就演化成为记账货币,记账单位从支付手段中派生出来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职能。  4.储藏手段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时代,人们可以把货币当做财富的形式保存,货币发挥储藏手段的职能。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储藏的只是货币的购买力或者是一定的币值,而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发行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币值的高低,还要受其他国家币值变化的影响。货币的储藏手段在一国国内表现为储藏一定的购买力,而作为国际货币其储藏手段则转化为货币的储备,这种储备更多地表现为居民的价值保存和国家的外汇储备。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从自由货币到国家货币的发展实际上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体现。随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突破国界而向国际发展,其矛盾也随之发展而显得特别突出,对“信用”的要求也更高了。尽管货币的发行收益存在一定的国界,但是当一种货币因为经济发展而能够稳定充当商品价值的时候,这种货币就有可能突破国界在国际上充当交易媒介,从而突破国家货币的信用范畴,或者以现有货币为价值载体,或者以新的货币形式成为国家之间交易的价值载体,上升为国际货币。前者可以称为货币国际化,后者可以称为共同货币。国际货币是一国货币发展的最高阶段,法郎、英镑、美元、日元等通过货币国际化渠道或曾经或正在作为国际货币,充当商品服务的国际流通媒体、国际储备货币乃至金融交易品种货币;而欧元的产生和发展则体现了共同货币发展的前景。  二 货币国际化:基于学术研究的回顾性表述  (一)国际货币与货币职能  研究货币国际化,从学理上说,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国际货币。Cohm。(1971)对国际货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从货币职能层面看,国际货币是在世界市场上被普遍接受并使用的货币,是承担国际结算中的计价标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等全部货币职能或部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他特别强调从货币投资力的层面看,国际货币不仅是能够在一国范围内进行投资的货币,而且是能够在国际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投资的货币。  Hartmann(1998)对国际货币的不同职能进行了分类,进一步扩展了Cohen的定义。他认为,作为支付手段,国际货币是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于直接的货币交换以及两个其他货币之间间接交换的媒介货币,也被官方部门用作外汇市场干预和平衡国际收支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并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汇率钉住的“驻锚”);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国际货币被私人部门用于选择金融资产,如表示非居民持有的债券、存款、贷款的价值,官方部门拥有国际货币和以它计价的金融资产作为储备资产。  ……

内容概要

刘仁伍,1955年生于吉林。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金融稳定与存款保险制度、农村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目前,已经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等著作十多部。在《金融研究》、《中国金融》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定义、特征与模式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特征与条件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不同模式:基于三大国际货币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分类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的形成机制——深层次的分析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第三章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控制:基本框架与国际经验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控制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控制:三大国际货币的典型事实与经验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不同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视角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视角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视角 本章小结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评估 第一节 资本大规模进出风险 第二节 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风险 第三节 货币替代风险 第四节 “特里芬难题” 第五节 市场进入阻挠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模型测度 本章小结第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控制 第一节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外环境角度进行防范 第二节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本身角度进行防范 第三节 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冲击和影响的角度进行防范 本章小结

作者简介

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面临新变革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从货币国际化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视角,构建了货币国际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在总结主要国际货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内、区域和全球三大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分析了其对资本流动、货币替代、货币政策等各方面的潜在冲击,最后基于路径选择、配套制度构建等角度,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控制的建议。

图书封面


 人民币国际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帮朋友买的,银行工作,很有必要。
  •     内容不错,写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分析的论文不能错过,其他人就算了,不是科普的类型。
  •     当当的发货速度真是不错,我还会再买的
  •     20141222-20141224。这次终于可以不看大坨的英文材料,直接换中文书了……我苦逼地整理屁屁踢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