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的理论 > 中国法制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532557226
作者:(日) 仁井田陞
页数:34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中国社会中看不到恩和报恩关系,如果从上文所述来看(至于原始儒教则当别论),那是有问题的。不过如果认为这种说法有问题的话,那么,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那样的观点也就有了问题。关于报恩,鲁思·本尼迪克特指出:相对于日本的忠孝并不以君主和父母的仁为条件,中国的忠孝则是以君主和父母的仁惠作为条件而要求子女所履行的义务,然而《荀子》、《吕氏春秋》、《古文孝经》“孔氏序”等所说的臣子无条件地恭顺献身,已如前述。不仅如此,就是本尼迪克当作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始儒教中所见的君臣关系,也不一定是一种条件关系,将孟子有关君臣关系的说法理解成一种有条件的关系,恐怕是误解。因此川岛教授在其《日本社会的家族构成》中,将原始儒教关于父子关系的解释看作是无条件的,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无论是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还是此后的社会,也不一定完全没有恩和报恩意识。日本封建意识的成立是以恩作为媒介的,就是无条件这一点,如川岛教授所说,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家族道德在伦理上就是低级层次的。但是在这里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作为应该与日本作比较的中国的家族道德,特别是在与德川时代的家族道德作比较时,原始儒教之外,恐怕应该选取宋代及明代儒教的家族道德。其次要注意的,日本的情况暂置勿论,就是在强行卖恩意识乃至强求感恩的权力意识和无条件的权力支配意识之间,究竟存在何种程度的差别的问题。总之我认为,即使中国社会中有恩意识,如果直接就将它称为封建的意识的话,是有问题的。我虽然不一定像孟德斯鸠或者黑格尔那样,认为东方社会中君主一个人是自由的,其他的人都是奴隶之类,但像中国那种家父长的权威强大到难以清除的社会中,与其说没有封建的封土关系(以封土为媒介的封建的君臣关系),没有职业性的战士(具有与接受封土相对应的特定职务的骑士),不如说最根本的还是缺乏忠诚契约关系的基础,君臣关系不能基于相互以对方为条件的独立主体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仁井田陞的《中国法制史》,与其说是记述中国法律制度的变迁,不如说是一部始终关注中国社会本身、致力于揭示中国法律文化总体特征的力作,是对作者长期以来研究中国法制史的视野、思想、成果的决算。  ——日本 栗原朋信在日本,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门学科确立起来,首先就是依靠了仁井田陞先生的力量。仁井田陞大力开拓前人未尝涉足的领域,在日本研究中国法制史方面留下了巨大的足迹,这是为众所公认的。  ——日本 滋贺秀三

内容概要

仁井田陞(1904-1966),日本中国法制史学者,法学博士。192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受教于中田薰教授,主攻唐令的研究,一生致力于推进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大力开拓了前人未踏的领域,在日本研究中国法制史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国身份法史》、《唐令拾遗》及论文集《中国法制史研究》(全四卷)等。

书籍目录

目录
增订版序
再版序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序说——东方的社会和规范意识
第三章 法典编纂
第四章 刑法
第五章 审判
第六章 调停和解
第七章 身份制度——特别是奴隶
第八章 “封建”和封建主义
第九章 城市及行会
第十章 人法
第十一章 户籍制度
第十二章 宗族法和亲族法
第十三章 家族法
第十四章 土地法
第十五章 交易法
补章第一 村落法
补章第二 占有及其保护
补章第三 土地改革法的成立和发展
补章第四 新婚姻法的成立和发展
年表
索引

编辑推荐

《中国法制史》是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之一。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史》系属《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是一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著作。本书以制度框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东方和西方法律的比较,对法律和社会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法本质的理解。作者多年来有关中国农村家族及行会的研究报告,在本书的构成上占居重要位置。另外,本书在整体上展示这一领域有待今后解决的问题,有别于以往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述性著作。

图书封面


 中国法制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是日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代表性大家,著述丰富,特别对唐代法制史的研究的资料整理贡献良多,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高度概括。作者去世后,历经几十年,已然值得阅读。本书由华东师大中国中古史专家牟发松教授翻译。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印刷精美,上海古籍无庸品。内容也非常不错。作者与滋贺秀三之名在法律史领域如雷贯耳,经典之作
  •     作者用一种汉学家的风格来写中国法制史,全书不是遵循历史的变化,而是按照土地、交易、婚姻等的横截面来写。主要依靠的史料是法条和律例。在最后对新中国的土改和婚姻法,作者认为革命让旧的土地冲破族权、村落共同体,婚姻冲破夫权和父权,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在我看来,土地改革中,除了应对所有制的变革进行关注,对政治体制,特别是人民公社等组织对土地所有制和人的附属关系的影响也应关注。50年代变革时期的人们只是从一种共同体到了另一种共同体中。
  •     还可以,算是有想法吧,可以看看
  •     仁井田升的书现在翻译过来的太少了,本书所关注的基本上与瞿同祖先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相同,二者同为探讨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的著作~两者合读收获更大些,极力推荐~
  •     有点慢,建议向**网学习.谢谢
  •     帮同事买的 自己没看
  •     日本学者之见解,法史学生应该仔细阅读。值得
  •     作者是日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著名专家,本书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息,为国内研究中国法制史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感兴趣的人一定要读读的。
  •     很好的书,值得一看的。
  •     最好的法制史了,竟然是小日本写的
  •     一直期待这本书的出版,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收货后,爱不释手,大家的作品嘛!
  •     很赞的一本法制史,不仅是历史,也是对中国社会的思考。日本学者1940年代的观点,至今仍不过时
  •     定价有点高,内容还行,但比较专业
  •     好吧。。。。其实我看不大懂的
  •     法史这个筐真是啥都能往里装啊…实在没看出好在哪,不太喜本书的体例,泛泛的谈了很多问题,没看出有啥真知灼见…
  •     第三人的视野,且专业的视野,一定要好好品尝其中用心。
  •     牟老师翻译的……
  •     这个系列,应该不错的,都是名著
  •     不错。速度挺快的
  •     大家手笔,名家译作,难得两美俱全。
  •     中国法制史必读书
  •     好书,学习法律必备读物
  •     体系完整,很有启发。虽然有些观点不赞同,但读后还是有所收获。毕竟是大学者著作。
  •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可是中国人对日本史的著作呢?
  •     只是看一下封面就觉得很不错,内容的编排很好···
  •     好书,就是我的进度太~~~~~慢
  •     仁井田先生在中国法制史领域感觉有点马克思韦伯的味道。仁井田做的其实是法制社会史,他的论文很多,这本书是概论性的,可以大致了解他的学术气魄和观点
  •     照理不应该对仁井田升这样的大家说三道四,但我总觉得这本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有一些不必要的贬低之意。此外,书中有不少地方比较了中国和西方的法律制度,但精到的不地方多,反倒有几个地方完全是为了贬低中国法律而勉强比较。
  •     仁田的这本书出版年头有点老。但资料丰富,值得细读
  •     翻译的挺好,写的一般,不过比一般的教科书好多了
  •     买的书太多了,还没看,应该不错
  •     挑着看完,内容比较杂。1952年出版的概论,对“东方”、“封建”等概念的论述相对过时。仁井田先生应该是个小说迷,经常引用小说的情景来辅助他的论述。读完此书再看家族法原理,可以知道日本战后对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渐进过程。
  •     总体上看,这本书按当时的学术习惯,将中国社会归于被权威纵贯上下的结构,在社会的局部地区出现的自治现象,被解释为权威的贯彻不足,或为了稳定秩序。不过,这种思维方式总是有些认人怀疑的地方,即一个权威不能贯彻到各个角落的社会,能被称作权威统治型社会吗?
  •     日本学者的经典之作
  •     看日本学者如何治中国法制史
  •     就是我想找的书
  •     初步阅读了一遍,收益良多,大家毕竟是大家。难怪刚出版没多久就断货了!
  •     设计古朴,内容丰富,好书好书!
  •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写中国法制史,因此视野开阔。与此同时,日本学者在史料的搜集和使用方面也比较考究,从而使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仁井田先生的研究广博而深刻,令人折服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法制史很前沿,作品包装很细致,速度很快!
  •     别一种视角。日本人的中国史学研究不容小觑
  •     经典的著作,反应了日本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水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