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的理论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301126820
作者:苏力
页数:265页

章节摘录

  三  鉴于围绕戴安娜之死的社会心理,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公众对传媒的指责很容易过分(因此,传媒并非无辜)。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媒机构和传媒人士都以刺探戴安娜或其他名人的私隐为工作中心,骚扰戴安娜的主要是一帮自由摄影师和小报记者。大的传媒机构,即使有时也关心和报道了戴安娜的私隐,并在特定意义上参与了制造戴安娜的痛苦,但它们一般并没用令人反感的方式获得有关信息,也不渲染,而是有自我约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戴安娜死后,有记者试图向某大报高价出售戴安娜奄奄一息的照片,就被该报拒绝;传媒界也有人对这几位狗仔记者行为的谴责和对新闻自由的反思。这都表明,就整体和就平均水平来说,传媒界的人不一定比普通人更缺乏道德感和道义感;当然,这也不意味或隐含着另一个判断:就整体和平均水平来说,传媒界的道德感比普通人更高。问题是并不存在一个铁板一块的传媒;那样的传媒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是“传媒”这个词实体化之后给人们的一个错觉。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报纸和小报有比较严格的区分,那些不择手段刺探和公布名人私隐的往往只是小报。一般说来,大报和电视台比较严肃,尽管有时也会有越界的或打擦边球的行为。将这些不同的传媒机构或不同的人放在同一个范畴来加以谴责是不公正的;这正如不能因为出了一个希特勒,所有的德国人就都得对希特勒的罪行负责一样。  我还想指出,尽管在戴安娜身上,无孔不入、毫不留情的传媒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她的痛苦,因此也加剧了热爱她的公众的痛苦,但不也正是这个传媒,曾给她带来幸福和光彩,给热爱她的公众带来满足和快慰?!而且,也恰恰是传媒无孔不入的能力和毫不留情的曝光也曾在另一些场合迫使另一些人,即使是非常有权势的人,不得不行为有所收敛,甚至揭露出了不少违法、犯罪和不公的现象,公众由此获益。因此,我们必须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当戴安娜春风得意之际,我们甚至欢迎那喜好刨根挖底的传媒;而当戴安娜陷入困境之刻,我们就要谴责那同样是穷追不舍的传媒?凭什么传媒对“坏人坏事”应当追查到底,而对戴安娜这样的美人或好人就应当“镜”下或笔下留情?而在刺探到个人隐秘予以曝光之前,传媒又何以可能事先区分好人和坏人呢?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公众的判断?只要我们保持一种严格的逻辑,其结论必然是严酷的。社会之所以容忍这种有时很过分的“新闻自由”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的选择。而一旦社会做出了选择,形成了作为制度的新闻自由,传媒拥有了作为一种权利的新闻自由,就不可能事先完全排除这种自由带来的某些压迫人的结果(又一个悖论),也不可能事先完全排除传媒界某些人滥用这种权利。如果要想彻底消除,除非是废除传媒的这种自由。但是,我们愿意走那么远吗?  四  即使对那些在我们看来滥用了自由的小报或记者,我们也不应仅仅停留于“道德化”的谴责。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类令人讨厌的记者和小报?为什么在一个创造了“私隐”和“私隐权”概念的现代社会,会出现诸如戴安娜遭遇的那种侵犯私隐的境况?仅仅用某些人道德或职业道德的缺失无法解说。甚至我们无法笼统地说这是市场竞争和新闻自由的产物。新闻自由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并没有规定这种自由必定是戴安娜遭遇的那种自由;而市场需求也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的需求构成。因此,我们要问,是什么构成了这种状态的新闻自由,什么支撑了这一市场?我并不认为那些小报是某些人“低下——卑俗”欲望的产物。高尚与卑下读者群之区分也许是我们习惯的、简单的“善”、“恶”两分观念的产物。在我看来,这种令人讨厌的小报的存在和繁荣与“人性”的某些未必真是弱点的弱点有关。  ……

内容概要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祖籍江苏,生于1955年愚人节。少年从军,又当过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法学院。1984年读硕士期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道路通向城市》、《法律与文学》等独著,《法理学问题》、《超越法律》、《无需法律的秩序》等译著,以及论文、书评百余篇。

书籍目录

增订版前言 Ⅰ
原版序 Ⅲ
致谢 Ⅷ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编辑推荐

没读过这本书,别说自己是法学专业。最懂中国的法律人,当代法学家苏力的经典之作,剖析中国制度的形成过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汇集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有两篇曾收入早该出版但因出版社拖沓至今尚未出版的《阅读秩序》一书中。

作者简介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大致分成三编。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试图从一个角度切人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图书封面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P11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而并非婚姻自由的原则或理念是影响甚至决定该社会婚姻形态,一个基本的尽管不能唯一的因素。P5(脚注)启蒙运动发现了自由也发明了规训。P20~21婚姻制度——具体婚姻制度不可能替代每一个个体在具体婚姻中的责任和为此必须的付出。P28涂尔干指出:当社会遇到某些人们难以接受的突发事件时,社会会寻找替罪羊来调解和巩固自身。P29问题是并不存在一个铁板一块的传媒;那样的传媒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传媒”这个词实体化之后给人们的一个错觉。P30社会之所以容忍这种有时很过分的“新闻自由”,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的选择。P32福柯指出:权力的逻辑——权力并不是哪一个人绝对拥有的“东西”,而是一种可能会发生流变的关系。P40语词与其所指称的物从来不可能是对应,其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因常规而形成的专断的、临时性的关系。P52制度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建起来的,在后来者总体历史观的观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有了神圣的光环;而这种光环常常使我们不能也不敢以一种经验性的求知态度来“凝视”它和凝视我们自己。P55在诉诸和认同传统之中实际上隐藏的是诉诸者和认同者自身的强烈创造欲望和能力。P60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实践,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内化的,而不是像2加2等于4,是一种可以简单传授普及的知识。P65(道德多元)法律规则号称“价值中立”或“道德无涉”,其实根本不可能,它仅仅是放逐了道德的话语而已。P71福柯,“任何话语都需要一套非话语机制支撑才能得以运转。”P73中国法治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法律移植,而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移植。P86家族是一种制度,建立和利用制度都需要成本。P98法律代表社会分配责任,具有很强的压迫人的力量。P105司法断案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更多是裁判者个人魅力和智慧的展现;而现代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法官日益官僚化,司法意见日益形式化。P115注意各级法院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和法官独立……是因为其中的认识论和知识发现的意义。P140因为有了这种知识,他们才可能接受许慎的解释。P144知识话语的确立不仅仅涉及知识的重新布局,而且势必涉及社会利益格局的某种程度改变,涉及利益的社会再分配。
  •     苏力翻译了波斯纳的很多著作,读波斯纳的《法理学问题》,读译本读烦了就开始看译者自己的书。很偶然的找到了《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本)。书名是取自书中的一篇文章标题,探讨案例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法理和社会角度探讨了一些社会、法律的热点问题;第二部分是一些对法学的一些反思和新角度的思考,第三部分则是几本书评。作者的思路很流畅,每个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都很合宜,读下来如行云流水。但是我认为理论法学皆是“一家之言”,无论读谁的书,最该获益的是大家的思想以及思考方式,跟着苏力走,更多的是跟着他能够不拘囿地形成自己的想法。虽然书名是取自其中一文,但是仔细的读者会发现,本书多篇文章里的问题都和制度有关,或是制度的形成,或是制度的更改,或是制度的作用,现代社会离不开制度的设立,所以制度无处不在,无处不影响。
  •     这本书算是苏力的代表作了。苏力老师的语言功底很好,论述也有条理讲逻辑,时常蹦出的西方学者及其学说让我们这种不学无术之徒干瞪眼,又很瞎敬佩。文章很着重梳理一些司空见惯的法学现象,颠覆一些既有观念,重构新的法学认知(如果法学的外延足够大的话,*^__^* 苏力风格再现)比如对说文解字中“法”的解释的颠覆就很有新意,也很有说服力。再比如对“社会道德”的描述和定位也算是颇有见地。书中的几篇随笔写得也相当精彩。可以说苏力老师的解读是有意思的,有力量的,也很有蛊惑力和煽动力的,但却未必是“必然”的。正如他批判其他所用的“我们深深地嵌入在我们的世界之中”,意指我们因缘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尽管这不是有意为之)固守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自己的解读路径,这种解读往往免不了主观性。又如他提出的导致某一结果的原因有好多,其解说也会呈现多样性,换一个视角自然“横看成岭侧成峰”。可是,假定这些判断的真实不移,苏力的解读也只是“深深地镶嵌在苏力的世界”,择取“苏力能看到的”“因果关系”加以引导,充其量也只是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解说而已,却不能认同为“真理”,一如对“法”字渊源的解读。另外,作为喝过洋墨水又返观中国自身的学者之一,论述的路径与方法却是非本土化的,时常移植的西方理论固然增加说服力却也让人生疑。(前提是这些理论基础是有力的,而不是被选择和过滤过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
  •     很好,书都很有深度,适合作为法律专业的课外读物。
  •     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从实际出发,多关注具体的问题,多关注身边的本土化问题,这是读过这本书后最深的感受,或许这样的书能够让我更加的接地气
  •     写法很有意思,对法理学突然有了点兴趣。
  •     放低姿态的实用主义。制度与其说是先驱创造的,不如说是不断被述说、解释和再创造中逐渐成形并流变的。全书思辨性很强
  •     总得来说我挺喜欢苏力的,喜欢他写的的书,喜欢他上课的风格,从来不给你说什么虚无的乌托邦,总是很实际地从一件小事中揭示出一些道理来,非常实事求是。
  •     法律的训诫,这本书上次订购脱销,这次如愿以偿购得后,一口气就读了100多页。以前的许多困惑,本书都予以解答。确实不错
  •     书还是能快读就快读,否则像这种有一下没一下读完过俩月了,完全没印象读了啥,不开心哦。苏力有法学家的关怀,哲学家的思考,社会学家的观察。我大概还要再读一遍。
  •     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中
  •     打破既成观点的良书,朱苏力的实践理性和实用主义思维让他成为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也让被西方法治理念浸淫已久的年轻人换一种角度思索中国的社会转型,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宣扬法律移植。只是苏力似乎常将自己视为被右派“知识霸权”欺凌的地位,但右派何尝又不做如是想呢?
  •     人对于自我的了解和把握到底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将我们的自身价值投放于时代洪流中,才能看清自己。 苏力先生这本书逻辑严谨,行文晓畅,深入浅出而举重若轻,值得一读。
  •     法理老师是苏力的博士导师,看完此书之后发现法理老师简直一脉相承啊,无论是思维展开方式还是具体论点。内容很多很碎,读完了之后感觉内容还是对不起这个庞大的题目。思辨性多些,学术性少。
  •     灵活而不失深度和视野。
  •     由苏力所作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修订版)》清楚的告诉我们制度的由来,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仔细阅读,获益匪浅。道德、法律、制度、信仰到底是什么关系,读完这本书之后豁然开朗,希望能与朋友们分享,在这里简短的叙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     可读性高,能深发很多思考。值得多读几遍。
  •     很好的一本书,用语浅显但思想深刻,从书中读到的还有一位法律学者真正的思考和良心。
  •     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和例子解说制度的形成,法学生值得看
  •     2017-012
  •     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这些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老师一贯的做法是从身边日常的&;ldquo;俗话、俗语或俗事&;rdquo;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对&;ldquo;法&;rdquo;字与《说文解字》不同的解说,比如对已经意识形态化的&;ldquo;人治&;rdquo;的重新审视,比如对&;ldquo;犯罪嫌疑人&;rdquo;和政治正确的剖析,比如对制度地形成并非平面化而是机缘巧合凑成的观点等等,这些出人意料又让人颇为折服的解说,常常让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尽管有时候我不一定同意老师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思考的愉悦。让人感觉&;ldquo;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原来理论可以这样表述,原来我们的周围还有这么多的理论素材&;rdquo;,尽管有的学者也对此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     一个自大的北大狮子座法律专业男生推荐,为了不丢面子认真看起来,作为一个非法律专业类文盲女生,看起来觉得也不那么费劲,第一部分的观点很棒也很受启发,行文思辨,都值得细细研读学习。
  •     读完之后感觉作者文采很好,知识面很广,关于制度的形成说的很有道理
  •     读书会
  •     文字简单而引人深思 看得出背后的斟酌字句缜密逻辑 "不在结论,而是行文本身予人以思维的享受 打算读他其他作品~
  •     醍醐灌顶
  •     制度形成了好。我们就有希望了
  •     好书,苏力教授的著作,堪称法学经典,当当运送速度也挺快,从下单到收到书只用了两天,书是用塑料薄膜包装的,纸张手感不错,
  •     感觉这本跟专业更相关,苏力老师的视角总是与社会学紧密相关,不会孤立地讨论。可能这既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局限吧…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需要极高的学术素养与娴熟的文字把控,有张有弛,文风很有识别度,思路也常能让人有新反思。
  •     第1次给你们评价,最近喜欢上了苏力老师的著作,其一贯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让我一个法学初学者能有要一气读完的冲动,呵呵,。。。还没看完,看完再说
  •     从一开始的《送法下乡》至《本土资源》再至《阅读秩序》乃至现在的该书,对苏力专著的偏爱是我无法摆脱(拒绝)的无奈。由此,我也购买了不少苏力的书,有《送法下乡》、《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及他主持的关于波斯纳的译著文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体现的是苏力一贯的论文风格,其挑选的似乎与法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然而就在这.....
  •     本书对于了解制度的形成非常有帮助,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苏力老师的书是我们产权老师强烈推荐的,买回来后放在床头,睡前两个小时翻翻看,这本比较面向大众,专业术语不多,但是对于我这个法本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难懂,还是理论书籍看得少啊,很佩服他的思考能力。现在只看了一半儿,下来还不知道讲的什么,这种书还是得多看几遍啊。这本讲的都是社会上的一些事宜的法律评析,就是文章写的偏早了,基本都是00年左右写的。IN SUM,推荐!!
  •     苏力老师写的文章非常耐读,这本书收入的文章有不少是他从生活实感出发,结合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对法学学科所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的深度思考及反省,还有不少文章是引入了中西比较的思路探讨学科体制视野下的法学学术及法律学人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通观全书,值得肯定的地方甚多。尽管他的观点也有需商榷处(这是顺便沿用他的一篇书评里的意思),不过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并非和人文学格格不入的,如能消除二者之间的隔阂,兼收并蓄,同时戒除傲慢姿态,对各自存在的缺陷保有警觉,或许有助于做出更为踏实的学问。
  •     思维大于知识。
  •     朱苏力写的好啊!给了我很大启发。
  •     苏力的书通俗易懂,好书,法学好读本
  •     故事很精彩
  •     看此书是被其标题所吸引,一直以来都对制度很感兴趣,所以对之抱有偌大的想法。看了这本书,虽然作者没有直面这个问题,但是也对之从另一个侧面进行了分析,而且里面还有其他文章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值得一看。
  •     素来都很喜欢苏力的风格言辞质朴没有什么大段的讲道理不知不觉中就把事理讲明白了竟还留有余味尤其对他的法律逻辑感到无比惊喜大赞!
  •     和另外两本法律读物一起买的,相比之下,其他两本质量好些,这本边上切割有点不齐,然后感觉粉粉的,但是纸张质量还是不错的,应该是正版
  •     文笔思维晓畅,我的法学入门书籍。苏力老师很多观点都很切合实际,法学必读之书。有幸参加过老师的一次讲座,但有点失望,可能是讲座临时老师准备的比较匆忙吧。
  •     我是学法律的,这本书是专业课老师推荐的
  •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所写
  •     从02年上大学,懵懂的过了大一。大二时候,开始阅读苏力老师的书籍。就缺这本《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终于买到。苏力先生自己写的书,不包括书评,我这里算收集齐了。毕业两年,还能有这样的心境读书,只能看苏力的了
  •     我不对书中的结论做任何评论,法学学术的探讨本身就是一件无法有结论,也不能有结论的事,难道不是吗?
    冷静观察,审慎分析,独到见解。勇于质疑,大胆批判,自有创建。
    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苏力——一代学人应有之风骨!
  •     我觉得没有看起来那么的好,一般没有看完
  •     同学买的,考法律的书
  •     苏力老师的书,总是那么丰富和知性。即使这么枯燥的法学论述,也会让人意犹未尽。不能错过!
  •     苏力老师的书值得一看。深刻分析了制度的基础和由来。
  •     苏力最大的贡献在于完成了法文化到法社会学的转型,文笔流畅生动,常有令人拍腿称快的通俗佳句,启迪人的思维。但这类书偶尔看看便好,实在不能经常阅读或者当作阅读的理论积淀,这是需要警惕的。
  •     思想很敦厚,语言并不佶屈聱牙,在于把问题说清楚,因为真实生活而学术,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
  •     书看了以后,才知道它被反复印刷了14次,虽然和我初步想象的内容大相径庭,没有得到预先想要的内容,但意外的收获却是超出了原本的追求,可能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书生百无一用,只爱读书而已。
  •     考虑成书的时间和社会背景,这本书还是很有前瞻性和洞见的,有利于纠正青年人的盲目狂热。但是这本书更多只能作为入门入籍,不是一本学术的奠基之作,引用福柯、波斯纳和费孝通比较多。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制度往往并不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制度的产生背后必然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这种认识可能会颠覆我们的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我们常常会认为,制度就是人为制定的,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制度其实就是当时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反映。好的制度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因"势"利导的产物。这个"势"就是当时客观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政治形势、社会形态以及百姓呼声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这种特殊的"势"呼唤着一种制度的产生,好的制度就是这种"势"进行的及时准确的回应。因此,优秀的制度设计者就是能清晰判断当时的客观环境和呼声的因势利导者。而蹩脚的制度设计者就是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简单照抄照搬的生搬硬套者。
    二、制度的生成有其独特的土壤,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制度。我们常常认为制度就是一系列孤立的条文、规则或习惯,但却忽略了制度的产生必须依赖的土壤。以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为例,除了植根于美国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传统,还依赖于美国政治派别力量的平衡、政治家的克制与成熟、民众对分权制衡理念的熟稔和支持、普通法遵循先例的司法制度以及时代对于强化司法力量的要求。如果脱离了这些特定背景,简单复制移植,不是被立法和行政机关抵制而难以实施,就是司法机关滥用违宪审查权而酿成政治和社会危机。因此,制度的建立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该地域、该阶段的制度。不能简单复制和照搬,只有这样,才能既顺应时代潮流,百姓期待,又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
    三、制度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依赖强力一撮而就。一项制度从初创到健全再到成熟,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样一段时空环境,制度得以为人们所了解、所熟悉、所遵行,也正是在这一段过程中,制度也经历了人们的质疑、修改乃至否决,但最终仍然会为人们所重视。美国违宪审查制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因为好的制度注定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它会被人们重新发掘,并发扬光大,正如沉寂了一千多年的罗马法,会在重视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时期全面复兴。制度的形成需要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并不能依赖人为力量揠苗助长,一撮而就,这就是制度形成的规律。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一本书,让人更加关心当今一些社会问题!
  •     很多观点很能契合大概是因为都是愿意相信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虽然涉及的问题并不新颖但也是法理学的根本问题值得反复思考。语言朴实通畅读来舒服相见恨晚呀。
  •     非常棒
  •     著作学术至上,架空了现实社会
  •     通俗易懂,引人深思。
  •     难道我法学还没入门?看不进去,法治与人治
  •     看完对法律是如何形成的会有深入得多的理解!
  •     苏力早期的一本专著,主要通过鲜明的案例剖析中国制度的逻辑结构和形成过程,对基层司法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具体参见《送法下乡》。推荐。
  •     感觉最喜欢写制度的发展与内在逻辑那几篇
  •     当老师推荐使用这本书做教材时,还真有点意外。按老师的布置已经阅读过几篇了,真让我思维换了个角度,也让枯燥的学习平添不少兴趣。作者文笔见真功,不过有些语句有点绕,可以简洁些。
  •     一本很不错的书,作者主要从理论的高度去抽象每一个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站在法律的理论高度去评论,让人受受益匪浅.如果哪个要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理论,锻炼如何思考人生,口味法律,强烈建议读一下这本书.
  •     书的质量可以 物美价廉 学法律的值得一读
  •     我是最看不进学术论文的人,但这几天每天看两篇苏力的文章,很是喜欢,这本书大部分文章都是10年前的,但仍不过时,佩服他引用古今中外不管是专著还是文学作品时信手拈来的才情。
  •     这本书看完之后我思考了良久,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让我们思考制度到底是怎样来建构
  •     这本书非常适合初学者,可以好好学学法律制度
  •     审慎的法学态度。
  •     苏力先生的这本书是再版的,文章大多是九十年代末写得,但是今天读来仍受益匪浅。苏力的文字有一种魅力,个人认为能把道理用一种近乎完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中观点我并非全部赞同,但是很佩服苏力的思想。
  •     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     法律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保持社会秩序和行为规则不变,使之制度化,因此才有所谓的法治或规则之治,人们有可能根据昨天预测今天和明天他人的行为,才有可能根据此地的情况判断彼此的情况,才有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尽管读起来不是大懂,依然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和法治事业的建言。
  •     对社会秩序重构,但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待考量。
  •     苏力老师的书,内容详实而又生动,值得每一位法学专业的学生品读。。。
  •     可能以后传统的东西得到法律中去寻找啦
  •     说实话,苏力先生的文笔很好,但是深度不够。这也只能在中国法学理论中,瘸子里选将军。但是,他的成功,是一种对学术多元化的尊重,不仅仅是他的成功。
  •     实用主义法学精神
  •     当年读苏力的文章,觉得很爽很畅快。但现在大概是被训练得严谨惯了,看见注脚特别少的论文就来气。我得告诫自己的学生,苏力可以看,但你可别跟他学。哈哈。
  •     本书尽管是由作者在不同时期就不同问题与作的多篇论文而组成的,由于作者思的体系性和译编者的目的意识,本书的主题却具有明显的一贯性。贯串全书的主题可以说就是以下三个:程序与之前体法的关系、程序保障、以及诉讼制度各个领域中程序的技术构成。
  •     苏力的这本书是法学必读书目,作者论证严谨,文笔柔腻,经典中的经典,值得细读、琢磨,亦适合藏书。
  •     作者对制度形成机理的探讨很有深度,值得
  •     非常不错的书,由社会现象入手,深入剖析一些法律、制度、社会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探索。深入浅出,启发思维,非法律专业亦能读懂。
    苏力常说,法律如果不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切实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便没有意义(不是原话。。。)。本书也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法律该怎样面对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比之那些每天将欧美某某法律或者辛普森案挂在嘴边捧若圣经的学者律师,苏力确实是最懂中国的法律人了
  •     不管正确与否,能把话说圆也是一种艺术。
  •     学法的很需要读一读,思考我们的法律制度
  •     婚姻的那篇最启发了我。
  •     作为正在备考法硕的入门者,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很多法理学知识,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更想考北大。
  •     行文拖沓啰嗦,有些地方已经不能说是语言逻辑严谨了,而是在无意义的抠字眼,仿佛作者受过什么神秘的文字狱的迫害。 启发性和新视角是有,但是只驳不立,每次要下结论就吞吞吐吐,给人一种畏缩圆滑的感觉。
  •     内容真实,准确的写出了制度的形成。。。
  •     一门奇怪的课让我重新读了一遍,苏力老师总是给人一种带着浪漫气息谈严肃问题的感觉。 以及下学期要旁听法理学:)
  •     有内容 是增订版的很好
  •     一本通俗性很强的小散文集,苏力本人挺有人文关怀的,看得出深受费孝通、福柯的影响。会觉得他比较折衷,哪方都不得罪,就像和友邻唠家常一样,你能够很自然地听他把话说完。
  •     1801年3月3日夜,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灯火通明,一片忙乱。已经就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个多月但仍然担任着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正忙着给法官委任状加盖国务院的大印。〔2〕这批法官是总统依据国会三天前通过的法律于昨天提名,今天白天参议院刚刚批准的。作为这种废寝忘食和效率的背景的是这样一个事件:联邦党人在去年底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全面失败。从法律上看,午夜之后,亚当斯总统就将离任,马歇尔也将卸去国务卿之职;而他们的对头,共和党(此共和党非美国今天的共和党,而是今天的民主党之前身;这一变迁也许是本文论点的另一种补证)领袖杰弗逊将继任美国第三任总统。作为撤退前的战略部属的最后一步,马歇尔必须赶在午夜之前送出这些委任状。?

     

      总体的战略部署从1800年末就开始了。由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均已丧失,联邦党人唯一可能继续控制的阵地就是不直接受大选结果影响的司法领地。因此,当1800年年末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因身体不佳而辞职后,联邦党人看重的候选人杰伊也以“身体不佳”为由谢辞提名,亚当斯总统立刻提名他的年轻力壮的(时年45岁)国务卿、坚定的联邦党人马歇尔出任首席大法官,得到了国会参院的认可。即将卸任的国会还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于1801年2月13日和27日先后通过了《巡回法院法》和《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对美国的法院系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前一法令将联邦巡回法院的数量从3个增加到6个,并因此新设了16名巡回法院法官;又在华盛顿这一对最高政治可能有重大影响的特区增加了5个地区法院,在每个地区还增加一名检察官和一名联邦执法官;最后,又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数量从6名减少到5名。〔3〕后一法令则在人口稀少但邻近首都的各县设立了42名任期5年的治安法官,这一任期将跨越下一届总统选举,杰弗逊总统除修改立法外无法替换。随后,一大批忠诚的联邦党人就任了这些新设立的官职;其中治安法官是亚当斯离职前一天提名,离职前的当天参议院才批准的。而所有的委任状都必须于当天午夜之前由国务院盖印之后送出。否则的话,这批没有“文凭”的联邦党人法官将无法履行联邦党赋予他们的固守阵地的职责。就这样,在这新旧总统交接之夜,同时担任国务卿和首席大法官的马歇尔日理万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一撤退,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送交委任状之事,他委托给了其弟,刚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华盛顿特区法官的詹姆斯·马歇尔。?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撤退中的联邦党人的如意算盘——詹姆斯并未能将全部的法官委任状送出。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有17份治安法官的委任状仍滞留在国务院。新上任杰弗逊总统对联邦党人的这些做法早就“义”愤填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拒绝发送这些已经签署封印的委任状,并将这些委任状都“如同办公室的废纸、**一样处理了”。?〔4〕与此同时,共和党人为主的新国会也立即引入法案并于1802年3月8日成功地废除了《巡回法院法》,但没有撤销有关治安法官的《特区组织法》。为了防止马歇尔控制下的最高法院对国会的行为挑战,新国会还进一步以法令形式迫使最高法院从1801年12月到1803年2月关闭了长达14个月。当最高法院再次开庭时,已经是1803年了。?

     

      无法获得委任状的威廉·马伯利以及其他其他三位“亚当斯的午夜法官”万般无奈,他们依据1789年《法官法》第13款所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提出诉讼,要求最高法院向新任国务卿麦迪逊发出训令,命令他递交委任状。与此同时,联邦党人对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也在巡回法院提出了诉讼。案件到了马歇尔大法官的手中。

     

      马歇尔大法官所面临的局面非常微妙也非常棘手。他非常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训教训杰佛逊总统和共和党人;同时为了使联邦党人真正能够有效利用司法对抗共和党,最高法院的权威也必须提高,使其真正成为与国会和总统同等的机关。然而,马歇尔也深知,这个汉密尔顿曾认为“既无钱又无剑”〔5〕的最高法院的权威很有限,无法强迫政府和国会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在此前,马歇尔就曾将马伯利的请求转告麦迪逊,要求麦氏就此问题给予答辩,然而麦迪逊毫不理睬。因此,即使最高法院作出判决,麦迪逊还会如此对付。这样一来,不仅判决毫无用处,更重要的是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马歇尔个人的和最高法院的权威都会进一步降低。但如果为避免这一尴尬而拒绝审理这些案件,则意味着——至少在他人看来——马歇尔在共和党人的猖狂“反攻倒算”面前屈服了,他和最高法院也将同样灰溜溜的。干还是不干(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哈默雷特式的问题,甚至更为哈默雷特,因为
  •     这本书作者的语言浅显易懂,但蕴含的内容却很深刻。角度比较新颖,是很刚开始接触法学的人。了解与制度相关的概念和制度的起源,法律不仅仅是法条,更重要的是使其背后的习惯与社会。
  •     中国为数不多的可称为法学家的学者。
  •     有些文章剖析得很好,做个理性的法律人
  •     苏力的书是绝对有质量保证的,我觉得这本书买的很值,就算你不是法学专业的,这本书也很有看头,深入浅出
  •     二刷,大一作为法学入门书籍看过一次,只觉得挺有意思的,大三又看了第二次,对其中的很多道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准备深入研究法理学。
  •     值得读二次
  •     苏力的书里面这本比较一般
  •     这是法学学生入门的书 作为法科学生读了苏力老师的书 能感受到很多知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