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动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漫幽默 > 欧美漫画 > 英国动画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1
ISBN:9787811278965
作者:薛燕平
页数:289页

厚有厚的好,厚代表信息量足

这是看的薛老师的第三本书了,之前两本先看的电子版《世界动画大师》(好在我是自己到网上找的,课上听薛老师讲有学生在QQ群里跟他要,手打“我——要——电——子——版”),后来买了《非主流动画》,再后来《世界动画大师》出第二版了,又买来看了。《英国动画》没有买,到图书馆借着了。我得承认看《英国动画》的动机是为了写读后感,这和看之前两本书的态度没法比,不过好歹也了解些知识了,想来也没有违背老师的初衷。之所以没找前两本书来写,是因为送给了喜欢动画的朋友,又不好要回来只为了干这事。索性要借,就借本没看过的来看吧,这样老师的几本书也算囫囵个的看完了吧。每次拿到老师的书,第一印象就是这厚度,三本大小、厚度都差不多,印象里,在看这三本书之前,这么大小、厚度的书看的是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当时看那本书的体验还依稀记得,故事围绕好几个主要人物多线索叙事,人物个性刻画鲜明,情节紧凑,干脆利落,跟他第一本书《亮剑》的风格差不多,不过没有 “我是云,你是龙……”那些煽情的玩意儿了,加上个人认为钟跃民的人格魅力也比李云龙的更高一些,所以那本书的后半截几乎是一鼓作气看完的。罗嗦这么些只是想说,每次拿到薛老师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厚了。这三本书的书名给读者的信息很明确:即将看到的是学术类书籍。而学术类的书长篇大论看起来就比较头疼,我想我跟老师课上提到的同时也在这本书里提到的那位“网络搜索狂人”朋友对这几本书的看法是一致的:喜欢看书里的干货,而不是扯淡的部分。写书这种事,多几句话就多一行字,多几行字就多一页,多几页书就多厚几厘米,书多厚几厘米书封底右下角的数字就会变多,而这给想看文字的动画爱好者很大压力,同时也会被怀疑出书人的动机。但这同时也说明了老师这几本书的优势:信息量足。《英国动画》秉承了动画馆系列的风格,先介绍大背景的历史,再介绍主要动画大师的历史,有生平,有访谈,也有八卦。由于本书书名很雄壮,所以还写了有关英国动画节、组织机构、高等教育及理论研究、主要动画制作机构及工作室的部分。这本书,或者说老师的三本书都是,试图兼顾介绍性知识与作者个人看法。拿《英国动画》来说,提到陈士铮了,就插一段“关于陈士铮”;提到有法国疯影动画工作室投资拍摄,就先搁下,“是否放在《法国动画》一书中更为妥当呢?”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假如我,胆敢,没带纸笔就翻开书看的话,那么,刚刚记住的些许知识,很快就会被老师扯的栩栩如生的淡给挤到一边。事实上即便我带着小本子边看边记,也常常忘乎所以的被老师写的八卦吸引进去,最恶劣的后果是,有时翻回头看小本子,里边会有老师扯淡的内容,没办法,老师八卦的本事堪称一流,或者,这是说相声的通病吧。就好像冯小刚不知不觉的就把灾难片拍出了喜剧效果,而他会觉得观众竟冷漠至斯。完全可以理解。其实老师对书中所谈内容发表个人看法的部分非常好看,但我不认为这两部分应该放在一起给读者看,这真的会让读者的思维很穿越,一会儿是动画客观的部分,一会儿是作者主观的部分。正如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已经听取了“网络搜索狂人”的意见,以后发表看法会说到,而这次我也注意书里有写到,比如在谈到Paul Bush与中央美院部分老师中途想发表一下对中央美院的印象,后边括弧“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同意者请跳过本段”。这让我想起了某记者采访易中天:“很多读者都没有读过《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却对您盲目崇拜,您不觉得该为这种误导负责吗?”易中天说:“你也说到是‘盲目’崇拜了,那边有一个小伙子因为你漂亮而盲目地爱上了你,你是否该为他负责呢?”所以,老师畏首畏尾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师不必为没有逻辑的学生考试不及格而负责,作者也不必为没有头脑的读者跳楼自杀而负责,这或许是国民教育体系缺少逻辑学思维训练的必经过程,但没有哪个内容提供者和价值观输出者需要为此负责。老师在课上讲过,不希望把动画馆系列丛书出成跟教材似的,虽然书名大都会被人以为是教材。我想这是矛盾的主要部分,读者都奔着看教材的目的来买的,结果看到内容却会让他们大跌眼镜。其实若想避开这种矛盾也好办,分两部分出就好了。一部分以严谨的做学问的写作方法来出,书名多么雄壮都没关系;一部分以杂文集的形式来出,老师大可把博客的部分内容摘出来直接结集出版,不必在意书名,也不必在意书的内容,发表再偏执的观点都没关系,不偏执还没人看呢。说起来动画这类书真的不方便出,变化的速度比较快,所以我当初学习动画历史的时候只好大量阅读维基百科上的内容。一个能把大英百科全书逼得不再出版的百科全书,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解决了知识更新进度缓慢的问题。可惜维基百科上关于动画的中文条目少得可怜,只好去看英文条目,在这方面,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做得不错。他们对中国动画历史的整理比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动画的整理做得都要多。有朋友跟我说这说明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乃至吸引了国际友人加入并壮大之。他这样的话正好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妄自尊大。当然这也是全世界先进文明的通病,不说也罢。假如,老师真的有时间,有精力,壮大中文维基百科的动画相关条目对壮大中国动画的影响会更大,当然了,那种事不来钱,谁都知道。所以书嘛是要出的,如果形式能变变就更好了。国内关于动画的教材也不少,不过多是平庸之作,有些甚至把国外相关书籍的插图直接拿来使用而所讲内容又没什么变化,外文书籍引进的又少,国内翻译国外大师的著作也少,那么这种随便出本书当教材的情况就比较恶劣而且没有必要,若真有这等精力,还不如先翻译出几个大师的著作来的更有意义。事实上国内教材质量差不光发生在动画学科里,有北京其他高校其他专业甚至是经济、管理这类热门专业的朋友也聊起过这事,他们大都在抱怨国内教材出的没有条理,没有逻辑,以及习惯性地抄袭外文教材。我曾亲见一位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朋友在她们学校图书馆里“出书”的过程,印象深刻。她写书完全出于非自愿,导师给的任务,必须完成。当时她已经是在出第二本了,人坐在图书馆里的一台可供自由使用的电脑前面,同时打开文档和浏览器,然后从百度,复制,粘贴,复制,粘贴,……,我记得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好歹用Google啊!相比较下,这三本书真的很有诚意,我清楚的记得在看这三本书之前,中国动画教材给我的印象大都是相同的,几乎所有书都喜欢先给动画定义,再给动画分类,探讨一下基本原理,再概括一下基本技法,最后展望一下市场前景就差不多了。如果是谈历史的,就上大标题,大标题下边小标题,年代什么的可以忽略。我想他们码字的基本原则是这样的:凡事,简单概括,粗暴总结,没有读者想了解细节。说到细节,《英国动画》写到的细节很多。我尤其赞成介绍动画大师的时候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写而不是只写生平、代表作品,接着就概括总结。孟子曾经曰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要深入了解这个人以及这个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深入了解一个人就不光有生平,还得有这个人的价值观以及怎么形成的价值观,情感经历、家庭生活,包括对宗教政治等问题的看法都可以有。薛老师在这些方面做足了功夫,使得《英国动画》看起来没有丝毫枯燥的感觉。在读到Barry Purves(巴瑞•普维斯)那部分的时候很有意思,在课上看《剧本》那个片子以为是川本喜八郎拍的,想不到是个英国人,这让我对英国定格动画有了新的认识。我对书中所写的这句话很感兴趣,“很多大公司想留住这个人才,但是Barry Purves却从不会在一家公司常驻,他像侠客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大影视公司。”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两本书的作者Michael D. Mattesi,看介绍说他是美国娱乐艺术学院的教学总监。作为一名动画艺艺术家和教育家,他有着近20年的丰富经验,曾供职于美国的Disney、LeapFrog、Marvel、Hasbro、ABC、Microsoft、EA、Dreamworks、Nickelodeon等大公司。我很喜欢他们这种情怀,金饭碗的感觉就是比铁饭碗好。“他喜欢默默地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发帖子写日志,但又经常极其高调地出现在各种电视访谈节目中。2006年夏天,Barry Purves竟然作为‘超级女声’吉祥物——‘超女娃娃’评选活动的评委来到中国。”看来他不仅脾气怪,还很重口。“我始终认为戏剧艺术比电影艺术纯洁与高雅得多,这就如同音乐与舞蹈永远是最崇高的艺术门类一样。”对于老师写的“音乐舞蹈最崇高”我不是很理解,赞同不赞同不好说,……,期待日后理解。“绝对不会有人在看话剧的时候吃韭菜鸡蛋馅饼,因为传统与习惯告诉观众,戏剧舞台神圣不可侵犯。相比之下,有很多人看电影时会肆无忌惮地吃韭菜鸡蛋馅饼(我就亲眼见过,还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由此看来,观众对戏剧艺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敬感。”我在想,这是否跟票价有关系?还有跟戏剧的不可复制有关系?,电影回头可以再下载或买碟来看,戏剧看完就完了。其实老师这么下结论未免粗暴了一点点,片面取证得出的结论未必就正确,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看话剧也经常有人吃馅饼,是不是韭菜鸡蛋馅的不记得了。我是这样想的,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崇高的和低俗的,这就好像不能拿80后苦逼、90后脑残来说事儿一样,虽然乍一看两拨群体确实会给人这种印象,但贴标签容易,看清本质却难。简单概括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事实上细想想,90后里面也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仅不脑残,还很愿意了解历史。得承认不同艺术门类的差别更容易……给人造成崇高和低俗的印象。就拿同一门类来说,有个事儿很有意思,以前一块儿租房住的一哥们儿见我经常听英文歌曲就说我净听些高雅音乐,他一般只听中文的,我跟他说“我听英文歌我都没觉得这就高雅,你听中文歌反倒觉得我这个高雅,你这是崇洋媚外啊,我觉得中文歌也有好听的呀,这可是你的不对啊,你怎么能崇洋媚外啊……”他一想也发现不对劲儿了,一直听中文歌的他反倒说出了崇洋媚外的话。这大概就是某些先入之见在作祟吧。不摆正心态,就无法正视这个世界。或许这么说会更好,“戏剧比起电影,崇高的可能性更大些。”话说回来,简单概括的气场还是更足些。“Barry Purves将戏剧带入动画创作领域”,不知道他是不是第一个把戏剧带入动画创作领域的人,如果是的话,就更值得人们尊重了。再就是Paul Bush的部分很有意思。老师写道,“从创作状态来看,他更像一个画家而非导演。”后边又写道,“在国内动画人眼中Paul Bush这样的导演完全是外行,他没有资格对动画发表意见。因为:第一,他不会画画;第二,他不懂电脑技术;第三,他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于是,人家成大师了,我们的动画‘专业人员’依旧在作坊里给日本人加工色情动画。可悲啊……”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象一个不画画的人的画家状态,这很有意思,不过我还是没想象出来。我很欣赏这句话,“Paul Bush从不认为自己在做动画片,动画在他眼中只不过是一种表达自我、神奇而有效的手段而已。”李小龙也是这么想的。好吧,李小龙大概是这么说的,武术不该有门派之分,截拳道不是某些特定的招式,而是充分利用人身体的每个部位完全地表达自我,如果你这么去做了,你已经在修习截拳道了。书中提到尚•史云梅耶的时候,这句话说的真好,是老师对史云梅耶的话的理解,“世间万物本已有生命,根本不需要我们去赋予,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发现而已。”这句话也很适合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是如此的变幻莫测,以至于都不需要动画人有多么奇特的想象力,动画人只需要看看周遭社会,去感受,哪怕只是在北京的某个长凳上坐上个把小时,都很有可能碰到神奇的事情发生,真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社会不行动画行。”看到Michael Dudok de Wit(麦克尔•杜克•德威特)的部分时,这位荷兰裔的英国动画大师谈到了为什么在《父与女》一句台词没有:“我并不是有意要避开对白或旁白配音。我只是比较喜欢作品中没有现实世界声音的打扰。声音会传达很丰富的信息,所以除非画面和这种声音非常和谐,否则是不该轻易采用某一种声音或对白的,因为这会造成一种很不舒服的冲突。在《父与女》中我尝试使用手风琴和钢琴配乐,委婉地表达了小女孩对父亲的思念与呼唤。”之前也有人这样问我,为什么动画短片常常没有对白或旁白配音?我想Michael只是委婉地这么说,或许可以更直接地说:声音的场比画面更强大(解释不清的都归结为“场”……)。以前在我住的地方,有个室友很多次在我看动画电影的时候,没看到片子就说:“动画片吧?”我常常很诧异:“你怎么知道的?”他就很淡定地说:“动画片的配音,一听就知道。”不管我看的是什么片子,定格动画也好,逼真的3D电脑动画也好,他总能猜对,从未失口。后来我慢慢开始留意动画电影跟真人实拍电影的声音差别,确实有很大差距。去做声音,跟去捕捉现实中的声音的确没法比,所以动画短片常常有音效和音乐而没有配音,也算是扬长避短吧。Michael说:“刚开始做《父与女》时我对妻子说‘这个电影很美,我很喜欢,但是它可能没有《和尚与鱼》受观众欢迎,因为它没有那么多幽默成分’。所以《父与女》的成功使我异常惊喜。”看来不光有被低估的导演,被低估的观众也哪哪都是。很早就有这个疑问,插图能不能不全都放在书的前面?这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美观问题?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挑刺儿,这本《英国动画》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独树一帜的英国动画——猫粮和他的动画新作

初识猫粮(薛燕平)是在2005年的一个午后,他向社里校园网信箱投稿,同事就带他找到了我。他拿着厚厚的一摞打印稿,戴着大大的黑框眼睛,阳光,腼腆。那本书稿是他在英国留学的两年时光里辛勤写作的成果,看得出来,他很珍爱。交谈后得知,他也曾经把稿子投给别的出版社,出版社建议做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类似漫画书那种风格。但他觉得作为学术研究的书,这种做法有些可惜。我翻开他的书稿,顿时被丰富的图片、随意生动的文笔所深深震撼,如此丰富的介绍世界动画的书稿从来没有见过,便带他见了社长,社长看过之后觉得稿子很好,非常支持,这本书就是《世界动画电影大师》。让我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本书拉开了《动画馆》丛书的序幕,也成就了我与动画书籍的不解之缘,开始了与他的长期合作,这种合作也许是一辈子的事。后来我们商量,要做一套丛书,“台湾有套书叫电影馆,干脆咱们就叫它动画馆吧”,他建议,最后就定名为《动画馆》丛书。如今,这套书已经走过了5年,陆续出版了7本书。每一本书,猫粮都是满怀着对动画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激情在写;每一本书,编辑都是用打造品牌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做。在此,我想谈谈其中的一本——《英国动画》。《英国动画》是猫粮对英国留学时光的最完整记录,继承了他一贯的写作特色。正如他前言所讲,本书的诞生纯属偶然。作为一个超级写手,他把本来要写给《世界动画通鉴》的一章愣是给写成了厚厚一本书,正是因为他的热爱、他的认真,让他有太多想说的话,不吐不快。感谢余为政老师,他一语点拨,让这本书得以成型。作为这本书的第一读者,我想抛开编辑的身份,来谈谈对它的感受。首先,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动画理论书籍,猫粮用打造学术书籍的严谨态度认真面对,仅仅目录我们就沟通了十几次。本书全面介绍了英国历史、动画节与动画机构、动画代表人物、动画高等教育与理论研究、主要动画制作机构等内容。可以说,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说它是一本英国动画资料工具书也并不为过。其次,猫粮在书中分析了英国动画现状的成因,这种分析渗透在字里行间,并集中体现在最后一章:英国动画专题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肥沃土壤,猫粮从社会背景、自然环境,甚至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动画业的现状,我相信,通过本书,热爱中国动画事业的人一定会有所思考。再次,猫粮一贯的写作风格,让人读起来分外轻松,文笔洒脱,感情率真。我认为,对于英国动画故事的叙述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感觉就像一个朋友在向你介绍他所了解的英国动画,为你讲述关于英国动画的故事,有的感人,有的怪诞,有的温馨......尽管一些评论带有猫粮强烈的个人色彩,但确实让人忍不住想要找来这些动画作品,好好地看个究竟。 与占据世界动画大半个江山的美日动画相比,英国动画虽然在商业化、娱乐化方面略显得落后与保守,但其清新拙朴以及另类诡异的风格使其在世界动画大舞台上独树一帜。没看过英国的黏土系列动画片,就不算了解英国,而黏土动画系列的经典代表作——《超级无敌掌门狗》已成为英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新颖别致的动画造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忆起玩泥巴的快乐童年,有时候,我真的很想拥有格罗米特(Gromit)这样一只可爱智慧的小泥狗!而《黑色姐妹花》中那点着篝火,躺着被烤熟了的盛装男人的令人作呕的荒诞场面,考验着观者的心理,却不禁为作者离经叛道、不受羁绊的无限创意而折服,难怪都说英国人擅长黑色幽默;看过《父与女》,我又被浓浓的父女亲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外表古板、因循守旧的英国人也可以如此细腻和温情......作为一个动画专业人士,本书可以作为你与作者沟通的桥梁,进行专业的探讨;作为一个动画爱好者,你可以去深入了解英国这个国度动画的特色与现状;作为一名动画专业的学生,你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动画背景资料;作为一个入门者,这本书很可能带你走入精彩奇妙的动画王国。《英国动画》是一本全方位、深层次解读英国动画的全景式著作。这本书承载着猫粮英国留学生活的美好回忆,也透露了他对于英国动画的喜爱之情。而我在精心编辑这本书的一年之中,也无时无刻不被猫粮的执著和激情所感染,合作几年来,猫粮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胸怀赤子之心、努力追求梦想的同龄人,读他的文字,或许你并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但无法否认他的敬业和真诚,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动画从业者最宝贵的品质。让我们共同期待《动画馆》丛书的下一本佳作!


 英国动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