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的城市》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 收缩的城市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60849249
作者:Philipp Oswalt
页数:712页

收缩·社会学视角·人

此书出版团队中有几位是我好友,大约一年多前,就曾畅想希望做一系列有意思的读物——也许不能盈利,甚或亏本,但一定要有其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如果编辑团队策划了太多亏本的书,也会伤及个人温饱。作为读者,我知道一本好书所能提供的快乐,作为作者,我也知道遇到有责任心的编辑团队是何幸事。前日书寄到手中,见其译者中有史永高老师,亦有一面之缘,知其深厚谦和,这本七百余页的论文集,史老师肯花这么大心血苦译,定可信任,于是一夜竟之。收缩。如今提到城市,我们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一些评价——扩张、经济增长、人口膨胀等等,但本书的视角让我们开始反思前述评价是否想当然尔?我们目睹了扩张与增长么?即便目睹了,空间上的变化真的忠实地反映了指标上的浮动吗?从空间角度而言,如果我们将城市的范围定义为其边界内部的一切都为城市,那么基于显而易见的城市边界的蔓延,扩张确实成立;但如果我们始终以对城市的定义标准去检验一切相关要素,那么,我们会发现,在城市的边界内,非尽城市也!城市恰似干燥天气洒在地上的水,随着范围摊开,内部也不断干涸。社会学视角。城市来自社会劳动分工,来自“城”与“市”的人类战争及交易的社会需求,在脱离了基本生存问题的同时,城市也理所当然地与社会学问题血肉相连。对于学习城市的学生而言,相对纯正的社会学视角可以帮助去除被过分妖魔化的空间形态讨论,城市的形成与演变,从根本上不是空间的建构,而是社会指标下的空间结论,太多秉持着空间操作面对城市问题的学生甚至学者,都同时面对着由空间形态反推城市功能动机的无力——就如在解剖学推行之前,人体素描,始终难有本质性突破一样。人。因城市过大的尺度,以及城市指标的统计学指标的抽象性,个人总被忽略,我曾写过一篇约翰•里德所著《城市》的书评,该书便以速写式的人视角片段切入城市,而本书关乎人的论述,恰似里德著作的当代时事版,尤其提到男人在城市中的处境,似乎在城市异化的过程中,男性的自然本能已逐渐丧失优势,而女性的耐力却承载了更有利的社会功能价值——男人,好像除了死亡率高些外,已无社会优势,好在,这似乎是女学者得出的结论……

收缩、扩张、极化

《收缩的城市》这本书(严格讲是一本论文集)的序言中放了一张全球人口极化的空间地图,可谓开篇名义,传统的单向扩张只是城市的一种极化路径,而另一种极化路径,恰恰是收缩。所以,这本书与其叫做《收缩的城市》,不如叫做《极化的城市》,极化的正面是扩张,反面是收缩,城市的兴衰和存亡、扩张和收缩共同组成了全球城市的极化现象,全书讲述的正是这一极化的进程和其中隐藏的逻辑。统计学把服从幂律分布的现象称为无标度现象,即系统中个别的尺度相差悬殊,缺乏统一的规模,比如俗称的二八法则(帕累托分布)。在无标度现象中有一种分布规律叫做齐夫定律(也叫Zipf定律,Zipf分布的典型案例就是{1,1/2,1/3,……,1/N}这一类规律的分布现象),这是一个实验定律,而非理论定律。可以说,凡有生命的地方,有进化、有竞争的地方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Zipf分布现象,比如海量文献中不同单词的出现频率分布、一定范围内不同人的财富分布,也包括一个国家内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分布。当代美国各城市的人口规模分布高度拟合Zipf定律,拟合度达到0.986。上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与日本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也高度拟合这条曲线,拟合度不低于0.95。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城市人口排序都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吊诡的现象。《收缩的城市》书中介绍了很多城市的收缩史,正是这些不断的收缩,再配合既有的扩张,共同作用出了一个动态的极化的“齐夫现象”。城市的规模分布竟然和单词的使用频度分布一致,这告诉我们,有一些超越人类意志的自然存在规律在诠释着人类社会中的底层逻辑。如果我们考察全球经济活动的分布也会发现明显的极化现象,世界40%的GDP仅仅发生在经济排名前一百位的城市内。而这种城市规模和能级的极化排列现象正是这一底层逻辑的作用使然。那么这一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呢?书中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我们只能盲人摸象般的拼凑出自然的本意。我个人认为,大概有这样几个角度可以解释城市的极化现象。1,生态学角度。有一种典型的生态学观点认为:均衡即死亡。不均衡本身正式生态系统得以维系和进化的根本动力,一旦系统走向均衡,便会成为进化树上的侧枝盲端,默默地等待灭亡。而极化的、不均衡的、不完善的“异端”,则可以不断生长,直到走向均衡和完善,从此异端变成主流,渐渐走向衰亡。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主流不断衰丧、异端不断兴起的过程,极化便是这个过程中的伴生现象。2,社会学角度。社会熵是社会均衡度的指标,由于社会是一个耗散系统,所以社会进化和发展意味着熵减,即系统结构的复杂致密性加强、个体差异度变大。郑也夫在《神似祖先》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社会越进化,内部的离散也越大。所以世界的进化,必然的意味着城市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城市的等级结构不断分化的,而极化现象正是这一逻辑的必然表征。3,经济学角度。近来很火的一本书——《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中讲述了一个道理,资本回报率长期跑赢GDP增速,所以财富总是在不断的极化之中。这可能暗示着经济规律正是自然逻辑的延续,不均衡、不完善、内部差异扩大、等级结构复杂致密化总是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城市的胜利》更为决绝,书中用经济学的分析和论证,直接对高度极化的城市世界表达了赞美。某种意义上看,极化也许正是解决人类生存的最终路径。至此我们关于城市的规模优化、和谐统筹、均衡发展等种种美好的愿望,倒是有些显得一厢情愿了。从不同的视角,我们都能看到极化的合理性或必然性,也许从来就不存在城市的合理规模、最佳规模,因为在极化的结构内,并不存在“合理”和“最佳”的命题。《收缩的城市》是一块引导我们思考极化现象的敲门砖,而极化背后的自然逻辑和动力机制则是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部像是机器死亡进行时的默片电影

最早镇子上的音乐厅是教会的礼堂,如今灰尘霸占了华丽的一切,墙上的挂钟像是死亡了一百年,没有生命气息的光从这座建筑物的各处漏洞射进来,这光也早已熟悉了屋内的死寂氛围,不再像当初那样小心翼翼,到了夜晚,这座已收缩到只剩下混凝石块和金属建材的干瘪小镇子,连一点点什么声响都没有。


 收缩的城市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