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218102565
作者:尼尔·弗格森
页数:704页

内容概要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历任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助教、讲师和教授,现为哈佛大学历史系、商学院历史学和金融学两个学科的特聘教授。著作和言论横跨历史与财经、学界与商界、大学与媒体等几个领域,在国际学术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主要著作有《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文明》《帝国》《战争的不幸》《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等。
2004年,年仅40岁的弗格森被《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
《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一书是弗格森代表作,他也因为在这部著作中对战争原因的追问和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而赢得了更加卓著的声誉。

书籍目录

上册目录:
引言
致命的世纪
基因库
种族大迁徙和定居点
种族的文化基因
血的边界
波动(动荡)和不满
帝国—国家
1.西方的衰落
50年战争
第一部分 巨型列车的相撞
1.帝国和种族
一九零一年九月十一日
帝国
异族通婚
犹太人“问题”
反犹主义经济学
德国侨民
一个闪光的世界
2.东方快车
对马岛
马克思主义东渐
大屠杀
俄国转向西方
3.断层线
战争的冲击
英国统治下的和平的终结
萨克森—科堡
将军们的战争
4.战争蔓延
世界大战
为什么德国人战败了?
战友们
战壕里的仇恨
投降者
东线战事
5.民族的坟墓
地图的重新绘制
帝国的垂死挣扎
民族的坟墓
第二部分 帝国—国家
6.计划
从爵士乐到布鲁斯
同路人
大监狱区
屠杀人民
7.歪理邪说
领导人讲话
墨索里尼时代
兄弟希特勒
在“民族共同体”的内部
反血统的原罪
保护血统
向何处去?
8.一个偶然形成的帝国
生存空间
另一个岛的故事
“唯一的出路”
皮肤病
中国战争
注释(上册)
下册目录:
第二部分 帝国—国家
9.保卫没有防御能力的国家
一个先发制人的案例?
绥靖政策的战略案例
绥靖政策的经济案例
可耻的孤立
绥靖政策的社会特征
10.可怜的和平
一个遥远的国家
1938年9月
不战之战
战争的经济案例
走向崩溃
绥靖政策的终结
第三部分 杀戮空间
11.闪电战
闪电战
“让天下大乱”
希姆莱镇
魔都
12.透过镜子
煎锅和炉火
极权主义的两张脸
前奏曲
猴子的押注
巴巴罗萨
13.凶手和通敌者
东方计划
灭绝战争
作恶者
邻居们
希特勒的熔炉
被玷污的帝国
14.地狱之门
按种族排列的世界秩序
强奸
傀儡
日本转向东南
珍珠港的逻辑
离心机
战俘和合作者
第四部分 一场带有污点的胜利
15.战争的渗透
奥斯维辛和广岛
胜利幻想
同盟国分析
深度战争
赴死
16.失败
魔鬼的黄昏
报应
“小男孩”
1945年大屠杀
没有结束的战争?
结语 西方的衰落

第三次世界大战
尼克松在中国
世界重新确定方位
注释(下册)

作者简介

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代表作!
最权威经典的20世纪全景世界战争史,透析当今国际政治与地区冲突的历史教科书!
在这部著作中,弗格森对20世纪前半段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
正如作者所说:“1900年以后的100年,毫无疑问是近现代史上最为血腥的世纪。”为什么20世纪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发生极其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严酷的冷战和无数次地区性冲突,致使几千万军人和无数平民丧生?为什么有西方大国在战场上完全背弃人道主义的“战争公约”,变成了肆意践踏人的生命与尊严、甚至嗜血如命的战争机器,进而导演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弗格森超越传统的军事分析范畴,从民族冲突、经济波动和帝国衰落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出了振聋发聩和令人深思的回答。他的分析,对认清当今国际政治与地区冲突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如果不将20世纪的暴力放在帝国范围内来看的话,那是相当令人费解的。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1900年后出现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多民族大帝国衰退和崩溃的结果。在世界战争中,那些参战国的一个共同特点,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是:他们要么是帝国,要么试图成为帝国。此外,细细追究起来,这个时期自称国家或者联邦的许多大型政体,实际上早已是帝国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千真万确的帝国,当今的俄国联邦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帝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以后只有北爱尔兰),过去和现在的全部意图和目的,都是为了成为大英帝国,为简洁起见,通常被称为“英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建的意大利,是一个皮埃蒙特帝国;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鲁士的一部分。当今两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国家,都是帝国合并的结果。现代印度是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统治的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的边界,实质上是清朝皇帝勘定的。甚至美国,都可以说是一个“帝国共和国”,有人说它一直都是帝国。20世纪所产生的帝国,都是比较短命的。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政权(1922—1991年)持续了不到70年,这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忽略不计的记录。德意志帝国的俾斯麦政权(1871—1918年)历时47年。日本的殖民帝国,可追溯到1905年,也仅仅持续了40年。所有现代帝国中,最朝生暮死的(短暂的)是阿道夫•希特勒所谓的“第三帝国”,在1938年前还没有超出其前任的边界,并在1944年年底时还撤退至边境之内。从字面上看,第三帝国历时12年;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它其实差不多仅为6年。然而,尽管——或者说因为都短命,但20世纪的帝国在死亡和毁灭方面,却有特别的能耐。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在于:新帝国所崇尚的权力集中、经济控制和社会同质性,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20世纪的新帝国,并不满足于老牌帝国所特有的有些凌乱的、随意的行政安排——帝国的法律和地方的法律相混杂、权力下放以及赋予某些土著群体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们继承了19世纪国家建设者们对整齐划一的贪得无厌的胃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与过去意义上的帝国相比,它们更喜欢“帝国—国家”。新帝国在使用武力方面,完全不受传统的宗教和法律的约束。它们坚持认为要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以代替现存的社会结构。它们很乐意去破除旧的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它们把冷酷无情作为美德。在追求其目标的过程中,它们将向整个人类开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而不仅仅是向某一特定的敌对国家中的那些全副武装的、受过军事训练的军事代表们开战。希特勒指责英国在对待印度民族主义者问题上过于软弱,就完全是新一代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典型。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20世纪的大动荡总是如此频繁地发生在新帝国的边缘,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些极端渴望国运永固、长盛不衰的帝国—国家,总比其试图取代的那些老牌帝国的寿命都要短得多。20世纪的故事,有时被诠释为西方的胜利,甚至连篇累牍地被称为“美国的世纪”。人们经常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代表美国的力量和美德的极点,作为“伟大的一代”所取得的胜利。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冷战的结束,导致福山作出“历史的终结”和西方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的(如果说不是英美的话)胜利的著名论断。然而,这似乎从根本上误解了过去100年的发展轨迹,事实上,这种轨迹显示了世界向东方重新定向的某些东西。在1900年,的确是西方在统治世界。从博斯普鲁斯到白令海峡以及更广大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当时众所周知的“东方”,都是以一种或者另一种形式处于西方帝国统治之下。英国长期统治印度,荷兰长期统治东印度群岛,法国长期统治印度支那,美国人刚刚占领了菲律宾,俄国渴望控制满洲。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在中国设立了寄生的前哨。一句话,东方已经被征服。尽管这个征服过程所涉及的艰难谈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妥协,比以往所承认的要多得多。西方人统治超过世界一半人口的亚洲人是引人注目的。当我们谈起“西方”时,我们心目中占优势的国家仅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西方之所以能统治东方,并非因为科学知识本身,而是因为科学知识被系统地应用到了生产领域和毁灭领域。1900年科学知识的应用,使西方的生产总量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而东方差不多只有四分之一。西方统治东方,也是缘于亚洲各个帝国没有使经济体系、法律体系和军事体系实现现代化,更不用说东方人的精神生活此刻与过去没什么大不同,仍停留在旧时代。民主、自由、平等,事实上,还有种族,所有这些概念均源自西方。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所取得的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突破,也都来自西方。深受马克思影响的历史学家们往往做出这样的错误假设:1900年左右,东方社会的落后,是西方帝国“剥削”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臆想。相反,正是它们的落后,才使得欧洲的统治成为可能。只有当1900年西方统治的范围得到了确认时, 20世纪真实的叙事弧才显示其本来面目。这不是“西方的胜利”,而是欧洲帝国的危机,最终的结果,是亚洲国家的必然复兴和西方的必然衰落。渐渐地,从日本开始,亚洲社会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或者说是在欧洲统治下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有了这样的缩小,西方的相对衰落就变得势不可挡了。这只不过是世界的重新定向。它纠正了东西方之间在1500年之后失去了的长达4个世纪的平衡。20世纪的历史学家不能忽略这个巨大的而且正在进行中的现世转变。当然,如果只是东方“西化”本身,我们仍有可能抱有西方会取得最终胜利的幻想。然而,没有哪一个亚洲国家——即使是明治时代的日本——变成一个欧洲民族国家的副本。相反,多数亚洲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坚持认为他们的国家必须现代化,只接受那些适合自己目标的西方模式的某些方面,并保留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把许多西方文化看作是帝国主义的化身,并且要求人们不要模仿。当然,关键的一点,世界的重新定向,总是不能而且过去也没能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因为西方列强并不想放弃它们对亚洲人民及其资源的统治权。即使欧洲人和美国人在1942年遭受日军全面打击的情况下,他们联手反击,企图达到恢复西方统治的目的,结果并不理想。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欧洲在亚洲的最后帝国才可以说倒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20世纪解释为不是西方的胜利而是西方的衰落,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看作决定性的转折点,似乎是合理的。因为西方帝国在东方的垂死挣扎,与发生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的任何战争事件一样,都是非常血腥的。特别是在反对西方发展模式上,人们的反应非常强烈,从而唤起了许多国家如日本、中国、朝鲜、越南和柬埔寨人民的斗志。然而,西方再也无法行使它在1900年时曾经享有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衰落。但在东方出现的挑战这种权力的许多东西,都明显是从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继承过来的,尽管这种继承经过了文化融合的过程。
  •     今天开始看这本大作,这本书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是仅仅是引言就看的我昏昏欲睡。翻译的真的不敢恭维,比如书中明显表示前后两个存在转折关系的句子,我愣是没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意思。哎……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啊!
  •     如果不将20世纪的暴力放在帝国范围内来看的话,那是相当令人费解的。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1900年后出现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多民族大帝国衰退和崩溃的结果。在世界战争中,那些参战国的一个共同特点,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是:他们要么是帝国,要么试图成为帝国。此外,细细追究起来,这个时期自称国家或者联邦的许多大型政体,实际上早已是帝国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千真万确的帝国,当今的俄国联邦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帝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以后只有北爱尔兰),过去和现在的全部意图和目的,都是为了成为大英帝国,为简洁起见,通常被称为“英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建的意大利,是一个皮埃蒙特帝国;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鲁士的一部分。当今两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国家,都是帝国合并的结果。现代印度是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统治的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的边界,实质上是清朝皇帝勘定的。甚至美国,都可以说是一个“帝国共和国”,有人说它一直都是帝国。20世纪所产生的帝国,都是比较短命的。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政权(1922—1991年)持续了不到70年,这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忽略不计的记录。德意志帝国的俾斯麦政权(1871—1918年)历时47年。日本的殖民帝国,可追溯到1905年,也仅仅持续了40年。所有现代帝国中,最朝生暮死的(短暂的)是阿道夫•希特勒所谓的“第三帝国”,在1938年前还没有超出其前任的边界,并在1944年年底时还撤退至边境之内。从字面上看,第三帝国历时12年;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它其实差不多仅为6年。然而,尽管——或者说因为都短命,但20世纪的帝国在死亡和毁灭方面,却有特别的能耐。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在于:新帝国所崇尚的权力集中、经济控制和社会同质性,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20世纪的新帝国,并不满足于老牌帝国所特有的有些凌乱的、随意的行政安排——帝国的法律和地方的法律相混杂、权力下放以及赋予某些土著群体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们继承了19世纪国家建设者们对整齐划一的贪得无厌的胃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与过去意义上的帝国相比,它们更喜欢“帝国—国家”。新帝国在使用武力方面,完全不受传统的宗教和法律的约束。它们坚持认为要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以代替现存的社会结构。它们很乐意去破除旧的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它们把冷酷无情作为美德。在追求其目标的过程中,它们将向整个人类开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而不仅仅是向某一特定的敌对国家中的那些全副武装的、受过军事训练的军事代表们开战。希特勒指责英国在对待印度民族主义者问题上过于软弱,就完全是新一代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典型。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20世纪的大动荡总是如此频繁地发生在新帝国的边缘,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些极端渴望国运永固、长盛不衰的帝国—国家,总比其试图取代的那些老牌帝国的寿命都要短得多。20世纪的故事,有时被诠释为西方的胜利,甚至连篇累牍地被称为“美国的世纪”。人们经常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代表美国的力量和美德的极点,作为“伟大的一代”所取得的胜利。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冷战的结束,导致福山作出“历史的终结”和西方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的(如果说不是英美的话)胜利的著名论断。然而,这似乎从根本上误解了过去100年的发展轨迹,事实上,这种轨迹显示了世界向东方重新定向的某些东西。在1900年,的确是西方在统治世界。从博斯普鲁斯到白令海峡以及更广大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当时众所周知的“东方”,都是以一种或者另一种形式处于西方帝国统治之下。英国长期统治印度,荷兰长期统治东印度群岛,法国长期统治印度支那,美国人刚刚占领了菲律宾,俄国渴望控制满洲。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在中国设立了寄生的前哨。一句话,东方已经被征服。尽管这个征服过程所涉及的艰难谈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妥协,比以往所承认的要多得多。西方人统治超过世界一半人口的亚洲人是引人注目的。当我们谈起“西方”时,我们心目中占优势的国家仅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西方之所以能统治东方,并非因为科学知识本身,而是因为科学知识被系统地应用到了生产领域和毁灭领域。1900年科学知识的应用,使西方的生产总量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而东方差不多只有四分之一。西方统治东方,也是缘于亚洲各个帝国没有使经济体系、法律体系和军事体系实现现代化,更不用说东方人的精神生活此刻与过去没什么大不同,仍停留在旧时代。民主、自由、平等,事实上,还有种族,所有这些概念均源自西方。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所取得的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突破,也都来自西方。深受马克思影响的历史学家们往往做出这样的错误假设:1900年左右,东方社会的落后,是西方帝国“剥削”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臆想。相反,正是它们的落后,才使得欧洲的统治成为可能。只有当1900年西方统治的范围得到了确认时, 20世纪真实的叙事弧才显示其本来面目。这不是“西方的胜利”,而是欧洲帝国的危机,最终的结果,是亚洲国家的必然复兴和西方的必然衰落。渐渐地,从日本开始,亚洲社会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或者说是在欧洲统治下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有了这样的缩小,西方的相对衰落就变得势不可挡了。这只不过是世界的重新定向。它纠正了东西方之间在1500年之后失去了的长达4个世纪的平衡。20世纪的历史学家不能忽略这个巨大的而且正在进行中的现世转变。当然,如果只是东方“西化”本身,我们仍有可能抱有西方会取得最终胜利的幻想。然而,没有哪一个亚洲国家——即使是明治时代的日本——变成一个欧洲民族国家的副本。相反,多数亚洲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坚持认为他们的国家必须现代化,只接受那些适合自己目标的西方模式的某些方面,并保留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把许多西方文化看作是帝国主义的化身,并且要求人们不要模仿。当然,关键的一点,世界的重新定向,总是不能而且过去也没能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因为西方列强并不想放弃它们对亚洲人民及其资源的统治权。即使欧洲人和美国人在1942年遭受日军全面打击的情况下,他们联手反击,企图达到恢复西方统治的目的,结果并不理想。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欧洲在亚洲的最后帝国才可以说倒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20世纪解释为不是西方的胜利而是西方的衰落,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看作决定性的转折点,似乎是合理的。因为西方帝国在东方的垂死挣扎,与发生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的任何战争事件一样,都是非常血腥的。特别是在反对西方发展模式上,人们的反应非常强烈,从而唤起了许多国家如日本、中国、朝鲜、越南和柬埔寨人民的斗志。然而,西方再也无法行使它在1900年时曾经享有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衰落。但在东方出现的挑战这种权力的许多东西,都明显是从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继承过来的,尽管这种继承经过了文化融合的过程。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书名跟内容有点名不副实。作者提供了相当的材料来讲述二次大战间的发生在各国间的事情,二战及战后各国的行为只是之前的延续。
  •     这简直是有生之年看过的最糟糕的翻译
  •     以前没怎么看过这类书,只是零零星星对一些战争啊、种族啊、流血冲突之类的有些了解,这本也算是我这方面处女地系统性接触,因此看得有些费力,经常一边看一边百度,但是仍旧看得很震撼。知道战争的血腥,知道种族灭绝的不人道,但是读这本书时真的是灵魂为之颤动,其实从基因的角度来看种族之间的差异是那么的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一场又一场的战役、种族屠杀打着种族净化的旗号进行肆无忌惮的屠杀。归根结底,经济资源才是基础,一切的冲突都可以从这里寻根问底,就连中世纪时期一向被欧洲自诩为“神圣”的十字军东征终究不过是资源的掠夺,朗西曼爵士也尖锐地指出十字军东征只不过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行不义之事……人类是如此渺小,眼光永远都是如此狭隘。P.S .不得不说下,翻译真的有点渣,有些语句看得还挺费力
  •     挺好的一本书,翻译成什么XXX的样子了
  •     豆瓣上评分比较低主要是翻译的问题
  •     翻译有问题。。但有很多引用,特别是还有许多小说的
  •     ”如果他是一个婊子养的,但只要他是我们的婊子养的,那就不要紧”
  •     这翻译简直了。。。。
  •     正如达尔文所料,斗争是生物的天性,人类当然也不例外。战争就是人类以种群为单位的斗争,为了更多的资源,为了更大生存空间,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疯狂。
  •     大哥编的 支持一下 而且博集能出这个,真是意外的感觉
  •     真不想吐槽翻译。
  •     反思战争,大开脑洞
  •     总算看完了,有点难读,可能是翻译问题,无论怎样,我还是相信人类社会会更和谐,战争和冲突也会更少。
  •     这翻译能忍?而且引张纯如不引秦郁彦是什么鬼?
  •     教材式的史书,但远没有《世界通史》精彩透彻。逻辑有些杂乱无章,是翻译的问题吗?
  •     翻译腔想吐
  •     一本充满主观评价的历史书从来就不会是好的历史书。
  •     这书读的,累死了。。。。。
  •     借阅翻了翻,框架性的了解下即可,不用去诟病翻译
  •     必须替译者说句话,这书烂跟他没关系。我第一次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但我还是把每个字都看了,到最后,我基本就是在“扫”。就算翻译再烂,也不能掩盖这个标题党作者起了个宏大吸引人的书名,堆了一坨又一坨史料及小说,想论证自己的观点,然,什么也说不清楚。全书大概六百页正文,全在说历史,我本以为最后一章与书名相同,虽然只有三十页,但终于可以看到论证了……还是堆史料和小说。全书观点发散,论据根本不能支撑论点。初看作者猛烈抨击资本主义,我以为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然后,他又开始抨击共产主义…渐渐我开始意识到,他是羡慕伊斯兰……他不愧是“历史学家”,提出很多问题,都解释不了。最后一两页,又讲上科幻小说,然后直接来一句西方要完了。另,有足够理由相信,在翻译的同时去掉了很多中国的问题,然,这仍然是由作者引起的一本烂书
  •     译者和出版社已进入我的黑名单
  •     看了第一部 很沉闷 很多地方名字搞不清 种族歧视这个议题在西方从来都很严肃,从小到大在中国很少有种族歧视的感觉,汉族人也不会去其实少数名族,清朝满洲贵族也一样稳稳当当统治了中国一代历史
  •     书不错,就是读着有点费劲,翻译的问题吧
  •     翻译减分,而且有些东西…还是有失偏颇。
  •     依旧是满篇的历史材料,展现的成果与所要宣称处理的目标不合,逻辑关系混乱,中信,哎,貌似好多人打高分,还是对弗格森的有崇拜情节。
  •     正在讀,一是裡邊一些史實不熟,需要借住百度來了解;二是翻譯確實不佳,讀的很吃力。
  •     书的内容绝对没得说,很多内容让我眼前一亮。更加没想到的是居然是15年的新书!本来是五星的,但这翻译确实如其他评论所说——不敢恭维。有些句子完全翻译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步。不过不影响对整体的领悟就是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