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别急着开刀》书评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4340996
作者:(日)近藤诚
页数:300页

身体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

患癌症并不可怕,现在的检查技术和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了。对于不幸患上癌症的人来说,拥有良好的心态,才是恢复健康的基础这本书有更多的数据和理论阐述,不认真读就很费劲,写的依然很好。中国需要这样的医生。

癌症,别急着开刀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说的是得了癌症,不光别急着开刀,更不要急着化疗,放疗,吃药等等,为什么?因为开刀不等于治愈,癌症并不是急症。癌症要治,但要得法,如不得法,病人会死得更快,而且痛苦。癌症,又称肿瘤,不治之症,为数不多的被称为病魔的疾病。癌症等于死亡等于不幸,亲朋好友中,若有老人去世,一问,大多死于癌症。可真的是死于癌症吗?我看未见得,这本叫《癌症,别急着开刀》的书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癌症是人们避讳的字眼,我之所以读关于癌症的书,是因为家中长辈两年前得了癌症。其实,我们应该正视癌症,因为家家有老人,老人患癌十有八九,多一点对疾病的了解,即使无助于治疗,但多少可消除一些恐惧。得了癌症,开刀手术,化疗放疗,甚至偏方秘方一起上,几乎是所有病患者采取的方法。但是,且慢!人人这么治,但人人都没治好,别人都这么治,不能成为你也这么治的理由。既然治不好,干吗这么治?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吗?没有。为什么没有?有两个原因,一是得了病就要去医院治,太相信医院了;二是把癌症当成了急症。当今医院,赚钱第一,治病第二,人人皆知。大小医院,总是吹嘘自己的设备哪里进口,多么先进,专家水平有多高,证书一大堆,赚钱能力多强,一年几千万,几个亿,可是治了多少病人,死了几个,活了几个,出院几个,还没治好的几个,这些数据,医院总也不说。病是自己家生,还须自家治,医院有治疗方案,但治不治自己说了算,怎么治也是自己说了算,可悲的是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完全听医院的,字一签,听天由命了,结果病患家属往往人财两空,医院则旱涝保收。癌症虽是不治之症,但并非瞬间夺命的急症,它是典型的慢性病。慢性病,就要慢慢治,鼻炎、关节炎,甚至感冒都是慢性病,都是不治之症,没听见说通过开刀手术吃药打针,一阵子折腾把这些病治愈的。那些妄图把癌症斩草除根的想法都是错误的,所谓的开刀,割掉的不是病症,而是器官,我们不能把鼻子、关节割掉治疗炎症,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内脏割掉治疗癌症。除了医生,很少有人注意到,病人并不是死于癌症,都是死于癌症的并发症,割掉了肺,会因呼吸衰竭而死,割掉了食道,会失去消化能力而死,而且往往是很多并发症一起作用,导致生命的衰亡。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开刀后就转移,什么叫转移呢?这是医生为自己的错误治疗方法找的借口,而且还制造出一年存活、二年存活、三年存活这样的名词,别的慢性病却没有这样的名词。开刀根本切除不了癌症,很多人天真地认为癌细胞只存在于某一个器官上,比如胃癌,把胃切除了,癌细胞就没有了。可是几个月,一年后,癌细胞又在肺部出现了。医生说,转移了。可既然切除了,没有了,又从哪里转移来的呢?这是一个悖论。其实,癌细胞并没有消失,体内出现了一个让癌细胞生存的环境,它们跑到胃上是胃癌,跑到肺上是肺癌,我们总不能把五府六脏全切除。癌症患者多是中老年人,这并不是说中老年人容易得癌症,而恰恰说明癌症的潜伏期非常漫长,正常细胞往往十几年,几十年才能变异成癌细胞,癌细胞对人体的影响并非短期内致命,这也是一旦确诊为癌症就已经到了中晚期的原因,早期病人根本感觉不到,而且,即使病人能感觉到,癌细胞要想把病人击倒,也需要几年时间。《癌症,别急着开刀》这书提出的“与癌共生”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所有的慢性病都是伴随病人终生的,癌症也是如此。小小的感冒在人们年轻时对生命构不成威胁,但当我们年老体衰时就可能致命了。很多年轻人患了癌症往往能治愈,因为癌细胞对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无可奈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年轻人为什么不易得癌症。我们知道,治疗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强身健体,而不是吃药打针,同理,如果让癌症患者活得更长久、更幸福,应该想法调整病人的身体,愉悦病人的精神。当然,癌症不是不治,而是治要得法,也并非不开刀,不化疗,不吃药,而是不要急着做这些事情,更不要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让病人痊愈。这本书的作者根据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开刀者大多活两三年,而不开刀,也能活两三年,甚至更长。可是,所有治疗癌症的方法都是以摧残患者身体为代价的,并不是一般人都有做手术的身体条件,并不是人人都能受得了化疗的折磨,与其在痛苦、黯淡中度过残生,莫若更舒服,更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旅程。

《癌症别急着开刀》读后感(一)

( 最近开始读日本医生近藤诚先生的书《癌症别急着开刀》,刚看完第二章,就感到震惊不断。近藤先生的观点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提供的很多事实数据也是我重新认识了癌症。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将本书中的主要观点以及我的感受通过博文的方式进行发布,希望能够给癌友以及癌友的家属们一个参考。也许近藤先生的言论不是绝对的正确,但是至少给了我们有关认识癌症的新的讯息,从而引发我们能够更深入的思考。第一章 两位天皇与知情同意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平成天皇和昭和天皇癌症的处置过程,从两位天皇的处置过程来看,似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实际上作者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对癌症诊疗方法的选择基本上取决于医生的建议,而医生的建议往往不是最佳的处置方式。作者谈到知情同意的态度是非常支持医生必须将病情以及治疗方法,可能的风险明确的告诉患者,可是由于癌症的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医生在告知患者病情的同时,一般都会将可能的生存期也同时告诉患者,而且是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而这一点,作者非常的不赞同。作者提到:在日本,在癌症告知还是忌讳的时代,如果还能动手术的的话,医生所宣告的余生一般都以6个月为主(这个地方书中表述的不是太清楚,根据前后文分析应该是如果不治疗的余生),而到了必须进行癌症告知的“知情同意”时代,由于不同医生对余生的认定不同,造成患者的流动性增大,及患者要求征求其他医生的意见或是转去其他医院。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大为焦虑的提出一个对策,就是将余生有6个月变成3个月,如此一来,善意的告知摇身一变成了可怕的“冥钟”。看到这,我不禁一惊,不知道我们的医院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接下来,作者提了两个问题:问题一:大肠癌、乳腺癌会形成肿瘤的癌症(又称固体癌),当发生转移时,其转移病灶病灶的成长速度到底有多块呢?即:肿块直径成长一倍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可选的答案是:0.5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问题二: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但是在做文静检查是,发现直径约1厘米的早期癌。不治疗情况下,其直径长到10厘米,所需平均时间是多少?可选的答案是:1年,3年,7年,10年,15年以上我看到这两个答案,根据妈妈患病后跟医生不断交流具备的一些癌症常识我选的答案分别是:3个月和3年。结果一看答案,应该是6个月和15年以上。在回忆一下妈妈从手术到目前已经5个月的治疗情况,发现医生给予的评论的确是增加了患者和家属极大的恐惧和担忧。只不过我们当时常规的诊疗手段已经无法进行,只好被动的选择了中药治疗,现在看起来,如果没有不良的干扰,恶性肿瘤的发展速度的确是没有那么快。而最大的不良干扰应该是切除手术、大剂量的化疗以及极端恐惧的心理状态。妈妈手术后我曾经问过一位医学专家,他当时就跟我说:如果手术有器官的切除,或是大量的出血,对人的损伤是最大的,是比较难恢复的,而化疗本身也是非常摧残人的身体的,如果没有极端坚韧精神的人,很可能顶不过化疗这关。而当时临床的一位主治医生在手术后,给我们的建议是:病人体质还不错,如果一个月后恢复的也不错,可以考虑化疗一到两期试一试,但是另外一位医生则认为病人的晚期程度太高,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所以不建议做任何治疗了,就回家能坚持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吧。不过当时给的余生到时很统一:3到6个月。手术后恢复的一个月内,妈妈一直有腹痛情况,医生当时也都挺统一,看病人的情况非常不好,很可能这个月已经进一步恶化,很快小肠也要梗阻了,听了医生的话,简直都要崩溃了,怎么手术前人还没啥极端不舒适,怎么一手术整个人就像马上就不成了。现在看起来,当时只是手术引起的腹腔肠子水肿,经常发生机械性痉挛,而且刚开始用肠内营养肠子也不是很适应,经常集气腹胀腹痛。后面吃中药,手术水肿、积液消失了就没什么不舒服了。现在妈妈的小肠也很好,没有梗阻病灶。要是按原来医生的预期:癌细胞发展这么快,估计早都堵满了。现在看起来,面对医生给癌症病人和家属的忠告,一定要头脑清楚,切不可操之过急,病人家人情绪越平稳,癌细胞发展的速度越容易控制,越能争取到时间,选择好更适合的诊疗方法。

读后感

中国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就连家门口的医院几乎每次去都目睹医闹的一家子,网上查了他们的资料,挺可怜的,也没有人为他们讨回公道,真心感到他们的无助,希望也有相关的书籍信息提供给他们帮助。这本书的理论我也不是学医的我没有权利做太多评判,因为我并没有证据和实验结果,但我在感性上确实感到一种人性的关怀。这样的医生多些对于人民的帮助更大,值得鼓励!


 癌症 别急着开刀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