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个小袋子》书评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64521724
作者:孙心瑜
页数:40页

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小米°

——评《小米有个小袋子》文/蓦烟如雪我第一次看到小米会觉得他像蒙奇奇,但是看久了,还是会觉得多有不同,小米是一个渴望爱的孩子,从最早的等待开始,他都在期盼那“那天”,可那天是哪天,为何要等待呢?这样的开篇像是一个谜题,而色调偏冷色系,缺少了暖色,就如同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飞机,形形色色的房子,地上的日历,甚至是散落的玩具,都是孤独的,妈妈做了小米爱吃的寿司,他的表情都没有开心起来,那是他的思念和期待。在第十一页里,地上有棋盘有玩具有剪纸,甚至是七巧板,这都是每一个孩子的心头好,可最显眼的还是墙上的全家福,那就像他的渴望,全家人在一起,在后面,他拎着袋子看着落叶,甚至是相册,作者的画风很简约,甚至是干净,这种简洁的画风,更能衬出他的孤独,和缺乏关爱的特点,作者作为台湾新生代绘本作家,其作品也自带个人的色彩,很能从另一面看出,她也是期待父爱的人,在军人家庭里,父亲忙于工作,作者多少是把这种心思转移到画风,看不懂报纸的孩子,能对着报纸模仿,他想写信给爸爸,每一个人都渴望带小米走走,可是他都是小心翼翼地回答,这些孤单的孩子,都是很寂寞的,他们心思缜密,没有那么活泼。每一页里,他都在收集者他爱的礼物,他每一刻都在期待那天。他忙着自己的事情,甚至让妹妹出主意,这都是孩子的生活,姑姑是他的朋友,他们可以在地上打滚,甚至是看远方发呆,碧水先笑出来。可小米是思念父亲的,看着远方,小米,肯定笑不出来。这一页更能看出。每一天结束,他都有自己的忙。终于,等到了时间,他把那大大的,日积月累的袋子,检查再检查,直到门悄悄打开后,他冲了上去,叫了爸爸。这本画册没有多少文字,画风也非常的简约,日历、玩具、涂鸦……都是如此,孩子都很天真,他们的每一个心思都需要慢慢描摹,而《小米有个小袋子》写满了孩童的心境,这本书能屡次获得大奖也是如此。从懵懂到了解,我发现这些都是慢慢渗透的温暖。这是一本很有爱的书,他冲击着每一个渴望爱的我们,而现实中,我们却都是小米,都渴望着亲情的温暖。这是一本很适合亲子阅读的漫画,很期待作者的下一本。好评。

当孩子想念爸爸时,他会干什么?

评《小米有个小袋子》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非常爱护孩子,对孩子倾注了很多心血。有时短暂出门在外,也会对孩子牵肠挂肚。然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很执着、很强烈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大人不那么理解。孙心瑜的绘本《小米有个小袋子》,就是从孩子的视角,用艺术化的图画形式,完整展示了小米对爸爸的思念有多么深切、多么执着、多么感人。其实,在刚开始看绘本时,我们不一定能想到本书表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绘本从一个空旷但暗含提示的画面开始,然后妈妈、爷爷、奶奶、楼上的阿姨等依次出场,从他们和小米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小米可能和以前的行为有点不一样,具体是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随着阅读的深入,细心的读者会慢慢发现,哦,小米可能在等什么人。直到最后,爸爸回家了,“包袱”才最终抖开:原来小米所有的“反常”,都是在思念着出差的爸爸啊。绘本以小米的“袋子”为线索,以物化的方式,传神地展示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爸爸离开家几天后,小米就开始想念爸爸了。他玩耍时不像以前那样尽情尽兴了,为了迎接爸爸的回来,为了给爸爸准备礼物,小米随身带着袋子,向里面收集东西。他走到哪里就把袋子带到哪里,自己的玩具、海边的贝壳、落下的树叶、纸叠的飞机小船等,能收集到的东西,都往袋子里装,到最后袋子已经装的很大很大了,而这正象征着小米对爸爸的想念也越发的强烈。绘本在细节设置、氛围营造上做的非常棒。绘本中一直有些细节在时隐时现。比如,绘本的画面中,天空上前后两次出现了小小的飞机,但是飞机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暗示着爸爸出差和回家;房间地面上的日历,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日历上既标有记号,也有每过一天就划掉一天的细微变化;小米拖的袋子,在逐渐的变大。这些细节和变化,可以在孩子阅读时,启发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提高其观察识别能力,锻炼记忆能力。在情景和氛围的营造上,也非常有意思。在爸爸将要回到家的那天时,小米问到“今天怎么过得这么慢啊?”小孩子也会说出这么成人化、情感化的话,再让人感到想笑的同时,也展示了孩子对爸爸深深地想念。也许只有当孩子强烈地想念大人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大人由衷的感叹。当爸爸回到家时,天色已晚,已经睡在床上的小米,一下子“飞”到了爸爸的怀中。是的,在画面中作者就是让小米“飞到”爸爸怀里的,把孩子的想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形象鲜活。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家庭成员在亲情表达、情感传递上更倾向于含蓄的方式。在对至亲至近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物化、含蓄的方式总让人唏嘘不已,感触之深。绘本中,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这一方式,用小米不断变大的“袋子”,含蓄地孩子的情感世界。如果亲子共读,还能和孩子一起体验他的情感共鸣。作 者孙心瑜,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从事各类视觉设计工作多年,连续两年获得信谊儿童文学奖,在绘本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孟人梦言 原创于2016年1月10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

读完了,好难过,好难过......

发在公众号的,所以形式有点特殊:前几天,苏晓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个叫小米的女孩子儿写来的,她在信中有讲了她的思念,她的烦恼。苏某人看完后非常难过,以至于周末休息了两天,没有更文。现在我想把这封信发出来,请读者大人帮她想想办法。尊敬的苏老板:我叫小米,我生活在台湾,有一个很幸福很幸福的家。可是......我的妈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光是给我准备寿司材料,就要忙很久,她做的东西真的很好吃。我也每天很忙,我要计划很多事。因为......我有一个小袋子,我把我喜欢的东西都放进袋子里,准备着,准备着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全都拿给他!可是,日子过得好慢啊!爷爷每天都在看报,我觉得很无聊,可是我喜欢坐在他对面,照着报纸学写字;奶奶每天都要去散步,也会带我去,可是我很怕别人问我“几岁了,叫什么名字”?楼上的阿姨嗓门很大,喜欢站在阳台上聊天,她经常会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好吃的糖果给我。妹妹还不会说话,可是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她喜欢红色三角形的积木。我也很想让她给我出出主意:那一天来的时候,我该说什么呢?“姑姑,太阳今天走得好慢啊。”我和姑姑一起躺在地上打滚,发呆,比赛,可是我的心事她好像不明白。“奇奇,又一天结束了吗?”我的小狗奇奇每天跟着我,可是它也不明白。我有点烦恼,大人们都跟平常一个样,妹妹和奇奇也帮不了我,我的袋子里心爱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我真的想不好:到时候我要说什么呢?这一天终于要到了,我的爸爸要回来了!可我还没有想好要跟他说些什么,您能帮帮我吗?小米2016原来,小米的爸爸要回来了!她在信中没有说,爸爸去干什么了,也没有说多久没有回家了。而我却感觉到了她热切的期盼,深深的思念!就别重逢,孩子会跟爸爸说些什么呢?我家孩子经常在我或者她爸爸下班回来的时候,跑过来“臭屁”一下,说她今天得了小红花,说她又买了新玩具,说她去淘气堡划船了......很多很多在大人们看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都成为了孩子“臭屁”内心里非常重要的事,她想分享给她最爱的亲人。小米一定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所以才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装进袋子里,以至于袋子已经很大很大,需要她爬上梯子才能打开。这里面装着她对爸爸深深的思念和爱!等到爸爸进门的那一刻,小米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她一定有很多很多话要说!这一天终于要来了,真是漫长的等待啊,我都要睡着了。这时,门悄悄地打开了。“爸爸!”真的是爸爸回来了,我一下子跳起来,扑向爸爸的怀抱!我想跟爸爸说很多很多话,想说我折了纸,画了画,还跟奇奇玩.....可是我不知道先说哪个好,最终直说出来一句:“我好想念爸爸。”小米真是太想念爸爸了,以至于扑向爸爸怀抱的时候,自己都飞了起来。爸爸抱着小米,妈妈拿来了生日蛋糕。或许,这一天是小米的生日,爸爸专程回来给她庆祝生日的吧?怪不得,从最开始,小米就在数日子,就在期待着......读了这个故事,你有点难过吗?反正我是很难过的,我非常看不了骨肉分离。不管是因为工作,还是什么原因,如果可以,请一定陪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成长!查看图文版,欢迎联系我:微信 lyliu307

孩子对父亲的爱啊,沉甸甸

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父亲是家庭的支柱,在外奔波,却很少和孩子有互动。他们觉得,只要挣了钱,孩子就能长得好好的。殊不知,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对爸爸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热烈,简直让人心疼。《小米有个小袋子》就是一本写给忙碌的父亲的书。在拿到这本图画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内容的绘本,我不知道小米是谁,也不知道她这个袋子有什么特别,发生了什么故事。而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的疑惑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小米在等什么呢?等的那天又会发生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一页一页地看下去,看到一多半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直到故事的最后几页,门悄悄打开,出差的爸爸推门走了进来,小米从床上弹跳而起,我才最终明白,原来,这是一个暖暖的、充满了期待和牵挂的温情绘本。在小米扑到爸爸怀里,说出“我好想念爸爸”这句话时,情感酝酿已经达到顶点,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在童书中,描写分离的绘本有很多,它们或细腻,或活泼,或幽默,但看完《小米有个小袋子》,我还是被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小米浓浓的情感所震撼。书中的小米是一个有点害羞的内向的孩子,他敏感而不善言辞,却又情感丰富。爸爸出差了,他很想念爸爸,应该说,从爸爸出差的那天起,他就在盼着爸爸早点回来。这种思念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而是找到了一个寄托——个小袋子。他把所有的心事都装在了那个袋子里。这个袋子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不管是哪种意义上的袋子,到爸爸回来的那天,它都被装得满满的,沉甸甸的。这个袋子装满了小米的日常琐碎。小孩子的生活中没有大事,对他来说,爸爸出差了,这就是最大的事。小米心里一定很失落。爸爸出差第一天他就穿上了小熊的衣服和自己的狗狗站在阳台上眺望,第三天就开始“想事情”。想什么呢?想爸爸什么时候走的,爸爸走了几天了。看看小米脚下的那张日历纸,上面已经用红笔画出了爸爸走了几天,哪天归家。他在计划每天要做什么,这些天的生活怎么向爸爸“报告”。于是,他想到了把能做出来的“事”都放到一个黄色的袋子里。剩下的日子里,小米照着爷爷的报纸描上面的字,在奶奶后面画画,存下楼上阿姨送给他的糖果,保管好妹妹最喜欢的红色积木,和姑姑一起捡的贝壳,和小狗一起拾的落叶,还有他的剪纸、手工,统统装到了袋子里。到爸爸回来的那个晚上,袋子已经鼓鼓囊囊的,装满了。作者通过写小米和每个人在一起时的场景,写出了小米和家人的互动,看起来好似很平常,但读者却从中感觉到小米心事重重,即使和家人、邻居在一起很快乐,他还是急切地盼望着爸爸能回来。而在爸爸回来后,爸爸的那句“小米,爸爸不在家时,你都在做什么呢?问话,让我们感觉到,小米的心思没有白费啊,他那么有心地记录、整理了他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就是为了给爸爸讲述。看最后一页中,小米的那个鼓鼓的大袋子变小了,口敞开着,地上散落着小米这几天来收集起来的东西:画着画的石头,贝壳、积木、手工、玩具还有爸爸正放进嘴里的糖果,都是小米留起来的!他在爸爸的怀里仰着头,兴奋地讲述着什么,和前面那个安静的,总是有点忧郁的小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温馨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到了小米在爸爸怀里的充实和幸福。这个袋子还装满了小米所有的情感。一开始是等待,接着是思念,他没有心思出去玩,他和姑姑玩耍的时候也觉得“太阳今天走得好慢”,和小狗一起玩的时候,他惦记着“今天又结束了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思念加深,越来越想爸爸,他“有点烦恼”,有千言万语想和爸爸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越临近爸爸回来的日期,他心里越紧张,越忐忑,越期待,直到最后爸爸终于回来,故事达到高潮,却也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袋子里那些在大人看来是“小破烂”的东西,凝聚着孩子深深的牵挂和想念,是孩子最真、最纯的情感!那是一个装满了爱的袋子!故事在题目上就已经设置了悬念,一开始又抛出了各种问题,随着情节的深入,作者不紧不慢地展开了好似和开头没有什么联系的叙述,致使问题悬而不绝,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直到故事结尾,所有问题的答案才一并揭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在惊喜之余充满感动。而小米那个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的袋子就像一根小小的红线,时时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了真爱的重量!所以,忙碌的爸爸们,停下你们匆匆的脚步吧,抱抱孩子,亲亲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你是无可替代的!

你有没有忘记自己做小孩子的感觉?

我的爸爸去世很久了,看到这样的书,自然而然想到他。如今我也成了爸爸,所以看到书里的小米,又有一种很心疼的感觉。绘本的内容,按照我们大人读文的习惯来看,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个孩子等待爸爸的整个过程。在等待的时间里,要做一些事情,她观察妈妈做寿司,收拾自己的玩具,折纸,画画儿,逗狗狗,和姑姑玩,直到爸爸回来,她扑了上去,爸爸问她我不在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呢,她想了一圈儿说:我好想念爸爸。整体的画风很有特点,可爱,温暖。这个故事为什么很打动我呢?因为这个作者没有忘记做小孩子的感受,我也没有。很小的时候,一天总是感觉很长很长,可长大后却觉得时间变得越来越快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随着年龄变化是不断变化的。小的时候,如果等待一个人,一天会很漫长的。五六岁的某一天,我爸带我去太原走亲戚,我很粘他,那次他和亲戚有事儿出去,让我在家陪着一个奶奶玩,我老大不愿意。他出去一会儿,我就在亲戚家阳台往外看,老奶奶怕我想爸爸,就给我找吃的和玩的,结果她越给我越急,后来就一直哭。我爸爸回来说我怕生,其实他不知道我不是怕生,只是觉得他不在,我要怎么办才好。那样的时间才几小时,可那样的等待太漫长。何止是时间,空间感知也发生了变化。我老家窑洞里有一盘土炕。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在上面爬来爬去,和逗我的爸爸推推打打,躲躲闪闪。那时候,我总觉得躲在最里面,他就够不到我了。小学以后,我们搬到了另一个房子里,窑洞就出租给了一个在附近煤矿上班的工人,一个假期,我突然想去看看,就回去了。炕还是那一盘,但我惊奇地发现,原来竟然这么小,印象中是很大的。我直直地爬上去,脚还在炕的边沿外面。我爸爸和我差不多高,可以想到无论我在炕上的什么地方,他在地上都能轻易够到我。但小时候我是觉得他肯定够不到我的。现在想到那么大一个人曾经和我逗着玩,如今已阴阳两相隔,就觉得一阵难过。这部作品里的象征意象也很棒。那个越来越大的袋子确实像是沉甸甸的思念。小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都装了进去。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我自己也有这么一个扣箱,他是我的藏宝箱,里面放了很多《手工劳动书》里我的制作成果,还有小时候的小人书、磁铁,以及各种细铁丝,还有我收藏的杂志和报纸。一直以来,这个箱子都是我还是孩童时最大的财富。作为幼年时代的某种装备,它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才失去意义。那个阶段的变化也是很突然的,我从对父亲的依赖,一下就变成了鄙视。当然,很久以后,我又转变了观念。这本书里小米所能经受的,那些平淡而漫长的等待,读的时候就缓缓渗透到我的记忆里,让我想起很多童年往事,等我给孩子看了,看看孩子什么反应吧,我自己给五颗星!

当孩子想念爸爸时,他会干什么?

评《小米有个小袋子》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非常爱护孩子,对孩子倾注了很多心血。有时短暂出门在外,也会对孩子牵肠挂肚。然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很执着、很强烈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大人不那么理解。孙心瑜的绘本《小米有个小袋子》,就是从孩子的视角,用艺术化的图画形式,完整展示了小米对爸爸的思念有多么深切、多么执着、多么感人。其实,在刚开始看绘本时,我们不一定能想到本书表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绘本从一个空旷但暗含提示的画面开始,然后妈妈、爷爷、奶奶、楼上的阿姨等依次出场,从他们和小米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小米可能和以前的行为有点不一样,具体是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随着阅读的深入,细心的读者会慢慢发现,哦,小米可能在等什么人。直到最后,爸爸回家了,“包袱”才最终抖开:原来小米所有的“反常”,都是在思念着出差的爸爸啊。绘本以小米的“袋子”为线索,以物化的方式,传神地展示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爸爸离开家几天后,小米就开始想念爸爸了。他玩耍时不像以前那样尽情尽兴了,为了迎接爸爸的回来,为了给爸爸准备礼物,小米随身带着袋子,向里面收集东西。他走到哪里就把袋子带到哪里,自己的玩具、海边的贝壳、落下的树叶、纸叠的飞机小船等,能收集到的东西,都往袋子里装,到最后袋子已经装的很大很大了,而这正象征着小米对爸爸的想念也越发的强烈。绘本在细节设置、氛围营造上做的非常棒。绘本中一直有些细节在时隐时现。比如,绘本的画面中,天空上前后两次出现了小小的飞机,但是飞机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暗示着爸爸出差和回家;房间地面上的日历,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日历上既标有记号,也有每过一天就划掉一天的细微变化;小米拖的袋子,在逐渐的变大。这些细节和变化,可以在孩子阅读时,启发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提高其观察识别能力,锻炼记忆能力。在情景和氛围的营造上,也非常有意思。在爸爸将要回到家的那天时,小米问到“今天怎么过得这么慢啊?”小孩子也会说出这么成人化、情感化的话,再让人感到想笑的同时,也展示了孩子对爸爸深深地想念。也许只有当孩子强烈地想念大人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大人由衷的感叹。当爸爸回到家时,天色已晚,已经睡在床上的小米,一下子“飞”到了爸爸的怀中。是的,在画面中作者就是让小米“飞到”爸爸怀里的,把孩子的想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形象鲜活。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家庭成员在亲情表达、情感传递上更倾向于含蓄的方式。在对至亲至近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物化、含蓄的方式总让人唏嘘不已,感触之深。绘本中,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这一方式,用小米不断变大的“袋子”,含蓄地孩子的情感世界。如果亲子共读,还能和孩子一起体验他的情感共鸣。作 者孙心瑜,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从事各类视觉设计工作多年,连续两年获得信谊儿童文学奖,在绘本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孟人梦言 原创于2016年1月10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

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看过几册儿童绘本,还有绘本改编的动画,以欧美为主,虽然我早已不是孩子,也暂时没有宝宝,不过在给小学孩子教英文的时候,经常用这些绘本和绘本动画,很灿烈,很有趣,也会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道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效果很不错,所以拿到《小米有个小袋子》的时候,还是满心期待的。小米的作者,是一位台湾姑娘,孙心瑜,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毕业,大概是北师大美术研究生的样子?看介绍,她也出版过几册儿童绘本,获过不少儿童类文学,或者应该叫儿童画家的奖项。台湾画家的画风大致如此,有些几米的感觉。小米的样子,毛茸茸的,穿着一套小熊连体衣服,只看的到两道横线般的小眼睛,显得更是可爱。可是我看到了淡淡的忧伤和满满的故事,仿佛不该是一个童书应有的基调。所以作为一个大人的我,也可以投入进去。从故事的第一页开始,就好奇,小米到底在期盼什么?是要搬家吗?带着一个孩童所有的家当——也许就是他的玩具之家,离开熟悉的环境,就足够忧伤了吧。小米小小的,不管是在画面的那个角落:在目光中的城市里,在妈妈的背影里,在墙角的玩具箱旁边,在大片的地板上,在爷爷的报纸一侧和小水塘边,在奶奶种满花花草草的阳台旁,在大大的垃圾桶脚下,在楼宇的小玩具车里,在姑姑并肩的背影中,在茂密的树林前,靠着他的大袋子,站在高高的凳子上,睡在卧室一角的小床上……他都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他有很多胆怯,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心事。好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孩子,他是丰富的,还想与妹妹不满周岁的商量商量心事。翻到最后一页,原来,这个很忙、有很多事要计划、有很多事要做的小朋友,像准备一个仪式一样,是要迎接好久不见的爸爸。在爸爸的怀里,第一次看到了小熊装的帽子掉下来,看全了小米毛茸茸的脑袋,这是小米最开心最优安全感的时刻吧。那个写着“米”字的大袋子,就在旁边,准备好满满的心事,想要跟爸爸讲。最后的最后,却只说出了那句“我好想念爸爸”。这是画给孩子还是给大人的故事呢?我有一丝犹豫,不作定论。不过多数好的童话,都是深藏在心里,长大后回忆起来仍然能够回味的童话。作为爸爸或妈妈,面对那个全身心的爱你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份成长吧!抖抖身上赶路的风尘,多看看那个伸手拥抱你回家的宝贝。所以看到朋友写的那首小诗的时候,我突然理解到了一点点那种感触:上帝给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 我唬它 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 我扯它 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 它流着汗 喘着气 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 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 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 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 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 我在后面生闷气咦 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不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 我听到鸟叫 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 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小小的你,给我最纯的爱

文/宝木笑无意贬低爱情,更不想冒犯父母和成年后的我们之间的感情,只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是拥抱这个社会,而是被这个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裹挟。真正的爱情永远存在,即使成年之后,我们和父母之间仍然也有难舍难分的爱,但矛盾仍然存在,争吵在所难免,因为这涉及到人作为个体意识的普遍差异。当手里捧着《小米有个小袋子》,在突然感觉作为整天忙碌的上班族的疲累同时,一种感动让自己不由鼻子酸酸的,眼前朦胧,他那么小,他的世界里没有房子、车子、工作、股份、产权、面子、观点、看法、得失……他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妹妹、小狗奇奇、玩具熊……穿着熊熊装的小米坐在露台上望着远方,天上的飞机、一眼望不到头的建筑与群山,和大人“精彩”的世界比起来,小米只有一直陪伴他的小狗奇奇和玩具熊,小小的他,小小的世界,让人爱怜。小米盼望着“那天赶快到来”,把日期在日历上标了出来,每过一天就做个记号,日历表上清晰地记录着爸爸离开家的每一天,那盘和爸爸未下完的棋,那没完工的手工折纸,没有拼好图案的拼图,都在等待爸爸回家来一起完成,孩子这种小小的用心,总是最能拨动人的心弦。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爷爷、奶奶也都有他们自己要忙的事情,画中的小米看起来似乎有点儿心事重重,有点无精打采,周围灰蒙蒙的背景更衬托出小米的小情绪。小米连最爱吃的寿司都顾不上,爷爷让小米看卡通,可他却说:“等一下,我在折纸呢!”那也是折给爸爸的礼物。虽然姑姑是他最好的玩伴,可以陪他打滚,做好玩的游戏,但小米仍然想念爸爸,一直向小狗念叨,嫌“太阳走得好慢啊”。每个不善言辞、内向害羞的小孩都是一朵更惹人怜爱的小花:小米出门怕别人问他几岁,回答的声音也是像蚊子一样。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着更丰富的内心,他想爸爸,他要把对爸爸的思念全装到他的小袋子里,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爸爸有关联的物品都放在袋子里,这里有着他与爸爸的秘密,更有他对爸爸的想念,袋子也越变越大,以至于最后要站在梯子上才能够到,但小米总是走到哪儿就拖到哪儿,这种孩子气的执着让人动容,然后是深深的感动。爸爸归来的那天,小米等得快睡着了,在迷迷糊糊中,听到门开的声音,听到熟悉的脚步,看到爸爸真的回来了!一声“爸爸”,一个飞奔,扑到爸爸的怀里,有太多的话要跟爸爸说,不善言辞的小米最后只说出一句“我好想念爸爸”,那一刻就是整个世界……感谢作者孙心瑜,这位台湾新生代绘本作家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屡屡获奖,专攻绘本后更是展露了过人的才华,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她的“作者寄语”:“……我自己因工作的关系,曾在上海住过两年,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不论是同为台湾人离乡背井负笈到彼岸工作,或是内地朋友跋山涉水到沿海城市生活,都是辛苦的。每人家里可能都有一个小米在殷殷等待,盼望着团圆这难得的宝贵时光。希望每个长大的成年人,都不要忘记自己心中曾经的小米。”既看到上班族的不易,也看到孩子的期盼,这是温和的规劝,更是一种善良,也许只有这样的心境才能给孩子奉献真正好的绘本吧。我们的家庭文化从来是含蓄的,讲究的是家人之间无言的爱,传统的惯性更多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子女对父母的层面上,更多是偏重“孝”,我们是完成了国家角度“大一统”的数千年传承,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框架下,“爱”反而成了我们忽视的环节。我们不用强迫孩子回来给父母洗脚,我们不用强迫孩子给父母画画,我们更不用打着“以顺为孝”的牌坊去压制孩子对我们最本源的感情。打开电视和网络,铺天盖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没错,父母之爱天高地厚,但是不是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借口,整天忙着“大人的事儿”?看着书中小米拖着那个大大的袋子,看着他“飞”到爸爸的怀抱,看着他的那句“我好想念爸爸”……这个面对世界仍然懵懂的小孩,也许还不能理解周围的世界,也许自我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但是他感受到的,反而是我们这个物种最本真、最执着、最纯粹的感情,这才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珍宝,这才是最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感动。小小的你,给我最纯的爱。谢谢你,孩子。—END—

好的绘本,就是父母读完都会内疚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一个来自台湾的绘本作家的作品,这本作品有非常浓郁的中国风格,与国外绘本完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作者是一个有点点萌而可怜风格的绘本作家,故事内容非常朦胧,人物性格与绘画风格也同样如此,让人翻开就心生怜爱。当你翻到最后的时候,不仅能恍然大悟,而且真的深深的感动整个故事中每一个小物件,每一句描述的文字是怎样的用心。小米每天都在等,等啊等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在等什么。成年人的世界,对万事万物都会觉得非常的自然。而对于孩子的内心来讲,他在一直等待等待着爸爸回家那一刻,是他心里一直以来的小小的期盼。爷爷也可以正常去看报纸,奶奶可以正常去买菜,但没有人关注到小米的心里,一直心不在焉的有所期盼。她没办法去安安心心做任何的事情,而且一个诺诺的可怜兮兮的,不说话,也不声张,不撒娇,也不问寻,就那么傻傻的期待着等。让我想起了我儿子天天在家等我回家的样子。小米的绘画手法非常的可爱,大大的头小小的眼睛,让人不禁生出怜爱的感情。其实现在的家庭里面,很多爸爸要出去上班早出差甚至与妈妈两地分居,为了给孩子挣钱。于是每一个小朋友就像等待一个礼物一样,等待着爸爸回家。等啊等,终于等到那一天爸爸回家的时候,是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他们愿意把棒棒糖给爸爸吃,把喜欢的玩具跟爸爸一起玩儿,希望爸爸能够陪他一起睡觉一起讲故事。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小米一样的小孩子在盼望着团圆,盼望着每一天,妈妈和爸爸爷爷和奶奶我们都在一起。你看,虽然绘本都是给孩子看的,但谁说每一个成年人,读完没有自己的伤感与内疚呢?多多回家陪伴自己家里面那一个可怜可爱又期盼着你的小米吧。

爸爸去哪儿了

无论我们多么强调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爸爸角色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缺失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承认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无可取代,又认为爸爸的缺席理所当然。是男权社会赋予男性更大更忙碌的舞台也好,是男性天生在家庭、温馨之类的地方缺根筋也好,总之,爸爸不在家,是眼下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小米有个小袋子》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描绘出孩童对爸爸的爱和渴望。《小米有个小袋子》的场景很简单,情节更简单。从旁观的视角如实的描绘小米的生活,又从平凡的日常琐事中编织出一张充满期盼和思念的网,笼在每一个读者的心头上。故事没有平铺直叙的说明小米想爸爸了,而是用一点小悬念吸引小读者们看下去“小米一直在等待,希望那天赶快到来”,哪一天呢?是生日、假期、还是旅行?小米一直带着一个袋子,看起来有点像一个拾荒的小孩,那个袋子对他来说是一个代表心安的物品,还是有什么别的作用呢?小米的生活里,我们看到了妈妈、爷爷、奶奶、妹妹、姑姑、小狗奇奇,为什么感觉缺了点什么?小小的悬疑在故事最后得到了解答,原来他所期盼的就是爸爸回家的日子。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看一次绘本,会发现答案就藏在绘本里,藏在高空的飞机上,藏在圈圈叉叉的日历里,藏在收进袋子的玩具里。这是一本不太一样的绘本,与明快跳跃的色调绘就的儿童绘本不同,孙心瑜用色很淡雅,颇有些怀旧的味道,不会对读者的视觉造成过多刺激,有助于让人静下心来走进小米的世界。每一页的场景都很大,主角小米却很小,静静的呆在画面中的某个地方,空旷的四周、大人高大的侧影或背影,甚至街边的垃圾桶,都愈加凸显出小米的孤单。直到最后,爸爸出现,占据了整个视野,胖胖的身影给足小米满足感,小米笑了。个人一直认为绘本只要能带来开心就好了,不想那么功利或者匠气的挖掘或安插一些使命。但面对这样一本绘本,还是不能免俗,毕竟,它以薄薄的身躯、简洁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叩开读者心中的门,它带来的意义让人不吐不快。孩子非常弱小,小到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大人忽视掉。对于孩子来说,家就是整个世界,在外面开心了可以跑回家分享,在外面受伤了可以躲回家哭泣,家里有温柔呵护的妈妈和无所不能的爸爸,有着大大的心安。我家的孩子每天晚上会追问“爸爸回家吃饭吗?”“他回家睡觉吗?”看了小米的故事,她可以学习细腻的小米,整理自己珍惜的小宝物,得意的小成绩,攒到爸爸回来时一起分享;她也可以学习小米,安静的等待,勇敢的表达,“我好想念爸爸”,而不是求而不得的乱发脾气。大人已成年,看到了家外面陆离的世界,繁多的诱惑,脑子里装的事太多,却忘记了自己曾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多么喜欢窝在家里依偎着爸爸和妈妈。这幅画中的妈妈、爷爷、奶奶留给小米的是衣角、背影,报纸遮挡的脸,他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妈妈忙家务,奶奶忙种花聊天,爷爷忙着看报纸,他们没有平等的看待小米,而是高高的俯视。可悲的是他们从没有想过自己在孩子的眼里已经快成一个可以物化的符号了。为什么小米那么想爸爸,除了对爸爸的爱,也许还因为爸爸由于身体中的“男孩因子”更像她的朋友,而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大人。看完这本书,最该有触动,最该反思的,就是大人。不光爸爸去哪儿了,妈妈爷爷奶奶都去哪儿了?小米不想要一个个抬头仰望的大人,他想要的只是可以平视他的眼睛,对他微笑的家人。文/团团花哚 2015.12.22

思念的重量

思念的重量文/夏边一直以来很喜欢绘本,薄薄的,几幅画儿,几句相称的文字,总能让人在简洁的线索里领悟出一些直撞心门的情感。绘本的魅力在于点到为止,用图与文展示每一种意义的冰山一角,任由你由此去看去想去挖掘作家背后想传达的东西。这是我看的第四本绘本《小米有个小袋子》,说实话刚拿到有点尴尬,因为就几幅图,几句话,不用五分钟就翻完了,第一遍没仔细翻,反倒不知道它到底想表达什么。第二次看,是一副一副看图说话的样子去品的,读罢很暖心,就像在现在的大冬天,喝了一口热水一样温润心田。书中的小米像小时候的自己。他的父亲或许也是常年在外,奔波于工作,各种出差应酬,一走就是大半个月或是更久更久。在大多数的家庭活动里,父亲很多时候都是缺席的,不能去家长会,不能陪你去游乐园,不能三个人手牵着手散步。他们好似没有妈妈付出的那么多,重心好像也不在孩子身上,却能轻易的让孩子在他每一次渐渐走远的背影里黯然神伤。思念是贯穿书中的一条线。书的一开头,就是隐喻的思念。宏大的场景,远山青蓝,飞机在天上,小米坐在高处远眺,开始等待,开始思念。 慢慢看下去,你会发现小米很孤独,有着很多不被注意的小心事,小情绪。他穿着黑熊装,只露出一张不开心的脸,画面里,无论是人还是物看起来都比他高大很多,称得他更加弱小不安。他有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姑姑和他说话,玩耍,他却总说他还有很多事忙,或许这样你会觉得奇怪,一个孩子,能忙些什么,想些什么。作为大人或许从未注意到,孩子已经开始在这个世界铺开了一张思索的网,他也渴望得到落入他网中的答案。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比如小米,他想爸爸。想爸爸妈妈和他,一家人手牵手,笑得开开心心,如此而已。他的袋子里,装着很多他收集的东西,飞机模型,纸卡片,千纸鹤,各种各样的公仔等等,很多很多,他想等爸爸回来告诉爸爸,在他离开的日子里,他都做了什么,玩了什么。袋子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像装着的思念越来越重。从小米画了叉叉和勾圈的日子看,父亲只离开了半个月,而对小米来说,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姑姑,太阳今天走得好慢啊”、“奇奇,又一天结束了吗?”那种小期盼,看得心疼。小米在漫长的等待里,终于看到爸爸出现在他的房间,高兴的跳进爸爸的怀抱。他说,我好想念爸爸。很简单很微小的愿望,在孩子的世界里确实件天大的事,就像无数个曾经的你我面对爸爸时热烈的心情。看见他,就觉得开心无比,那种踏实和温暖,无需他过多的言语,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暖暖的熟悉的体温就足够。

感受亲情的温度

本书是台湾大师孙心瑜精心之作,他用简单的文字,配上会说故事的图,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孩子想念爸爸的可爱故事。小米有个小袋子,无论他总是走到哪儿,总是随身带到哪儿,里面装的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心爱之物,为了最重要的那一天,为了最重要的那个人而时刻准备......清清淡淡的笔触,细细刻画出孩子们简单的心思,每句话、每个画面都在累积着对爸爸浓浓的想念。生动有趣,带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非常喜欢里面的配图,全手绘版彩绘,清新漂亮不失童趣,和故事巧妙的配合在一起,我家的宝贝喜欢画画,看故事的同时又欣赏了书中的画作,有时听完故事后还忍不住拿出画笔和纸,照着书中的绘画再画上一番,既听了故事又欣赏了绘画,两者兼得。学知识、赏美图、塑情商、铸性格,年度好书哈,强烈推荐给孩子和家长们。  这本书竟然可以让大人找回童年的感觉,很多童年里听的故事,对于父亲来说,已经很久远了,久远的已经有些遗忘了,当我拿起这本书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竟然有些小小的激动,好有亲切感的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仅属于孩子,她还属于我们那个年代,唤起了我许多的回忆。专属父子的手绘本,让人心中暖洋洋的。感受书中亲情的温度,你会明白孩子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无可取代的爸爸——读《小米有个小袋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在玥儿出生前,玥爸只能每隔一星期或半个月回家一趟,玥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依旧如此。因此在她很小的时候见爸爸的次数相对于别的孩子来说很少,以至于我都以为她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明白这个人是谁,但在她六个月的时候,有次玥爸回家,玥儿显得特别开心,吃东西的时候必须要爸爸坐在她面前,不然就大哭,我们全家人都很惊奇,不知道这么个小小的人儿,从出生到现在没见过爸爸几次,怎么就将他看成是不同的那一个,并且远远超过了每天都见面的爷爷奶奶。也许是爸爸和孩子之间存在着天生的情感纽带吧。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叫小米的小朋友,穿着一件大大的黑熊衣服。一开始他就在盼望着“那天赶快到来”,并且将日期在日历上标了出来,每过一天就做个记号,可见小米是多么期待那天的到来,但日历上的十六号到底会发生什么令他翘首以盼的事情呢。接下来妈妈、爷爷奶奶、姑姑,甚至是邻居阿姨都分别出场,却唯独没有爸爸,原来小米盼望的那天是爸爸出差回家的日子。爸爸不在家,妈妈、爷爷奶奶也都有他们自己要忙的事情,画中的小米看起来似乎有点无精打采,周围灰蒙蒙的背景更衬托出小米的小情绪。虽然姑姑是他最好的玩伴,可以陪他打滚,做好玩的游戏,但小米仍然想念爸爸,向小狗念叨,嫌“太阳走得好慢啊”。小米是个不善言辞、害羞的小孩:他出门怕别人问他几岁,回答的声音也是像蚊子一样,他不知道见到爸爸要说些什么,于是他把对爸爸的思念全装到了他的小袋子里,他折纸、画画,把玩具收拾到他的小袋子里,小袋子也越变越大,以至于最后要站在梯子上才能够到,而他想念爸爸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虽然小米最后只说出了“我好想念爸爸”,但看着小米的袋子,我想爸爸定会理解小米的心情吧。玥儿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她最喜欢的一个动画片的主人公就叫熊小米,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玥爸恰巧也在出差中,玥儿听完故事也说很想念爸爸,在微信里和爸爸东一句西一句的说了半天。我想等他回来可以让他看看这个绘本,让他也明白对于孩子来说爸爸是无可取代的,爸爸的陪伴更是无法取代的。


 小米有个小袋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