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态者的科学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35788262
作者:肯特·基尔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肯特·基尔(Kent Kiehl)博士是非营利性组织心智研究网络的首席科学家,新墨西哥大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法学教授。他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130多篇论文,并为《科学美国人》撰稿,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和《纽约客》曾对他进行专访。他目前主持5项关于精神病态和精神疾病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重大基金项目。他为法官、律师、管教员和普通听众就神经科学和法学的交叉研究做了大量讲座。

书籍目录

目录:
第1章 最高戒备
第2章 受困的灵魂
第3章 刺客
第4章 精神病态的脑电
第5章 精神病态的磁共振成像
第6章 糟糕的开端
第7章 常青藤名校的课
第8章 青少年“精神病态”
第9章 移动式MRI
第10章 减压仓
第11章 连环杀手揭秘
注释
附录A 人名译名表
附录B 专用名词译名表

作者简介

这是来自美国最高戒备监狱的一手资料,世界顶级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与冷血杀手的灵魂访谈,你会发现让你颤抖惊悚的远远不止变态杀手在犯罪现场留下的行为签名,而是罪犯的心理,确切地说——是他们的大脑和基因,他们是天生变态狂!
绝对颠覆的阅读体验:
连环杀手为何产生性变态、恋物癖、精神分裂、反社会、强奸、碎尸等变态心理和行为?
连环杀手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有区别吗?
连环杀手真的在3岁就注定了吗?
人一生平均要遇到多少谋杀犯?
如何从变态狂手下逃生?
本书作者基尔博士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移动式功能磁共振扫描仪,扫描了500多名精神病态者和3000多名暴力罪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法医神经科学数据库。本书不仅揭示了精神病态者的大脑和基因缺陷,又真实可信地刻画了精神病态到底是什么样子。不是小说,却更摄人心魄!


 精神病态者的科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最近几年关于犯罪题材的美剧颇多:逍遥法外、犯罪心理、黑道家族、猫鼠游戏、心理罪、CSI犯罪现场调查、疑犯追踪、嗜血法医、超感神探、识骨寻踪、监狱风云……犯罪心理是心理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犯罪倾向心理可以说人人有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心里不会被表现出来,一般在另一种因素的压抑下会被解放出来,例如家庭纠纷,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嫉妒心理,……会产生报复心理,以此来发泄积压的情绪。但大多数人都能克制这种情绪,使其并没有表面化,相比较各种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的杀手,这些精神变态者的犯罪心理在调查之下也是大同小异,大多数在生活社交中也与正常人无异。究竟是什么促使着他们疯狂的举动?如何在社交时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精神变态者呢?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Kent Kiehl(肯特·基尔)。这本书多方位的分析了数十名罪犯在犯罪时的心理,十分具有专业性。作者主要介绍了精神变态者的犯罪主体心理,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历史研究发展变化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精神变态者的大脑构造以及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他了研究犯罪人的个人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主要通过几个精神变态罪犯的个人早期经历和犯罪过程来一步步推论、证实自己的猜想。文中大量的数据图表分析和举例论证,不仅让作者对精神变态者的心理研究和他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也让这份精神变态者的心理报告更具合理性。从建立猜测、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再到得出结论,作者每一步都十分严谨。他用MRI数据对三百名成年男性罪犯的大脑进行扫描,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精神变态与旁边的旁边缘系统的灰质异常有关。灰质控制着精神变态者的情绪和冲动性,灰质异常不仅让作者对精神变态多年的研究和猜测有了依据,更是证实了这一惊人的发现——精神病态者的大脑不同于常人!在这之后又对两百名青少年犯罪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也得出了惊人的结果,青少年罪犯和成年男性罪犯的脑图结果不谋而合!这不仅能在各界引起特大争论,还可能促使法律的修改。(因为多个国家的法律对精神变态者的犯罪行为都是从轻发落,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都把杀人狂的犯罪心理当做一个正常人犯罪心理来看待,这一发现将会推翻人们对变态杀人狂的认识,在现在的法律基础上这些犯罪者也会得到相应的“好处”,实则令人惊讶……)从这些数据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精神变态者在早期经历上都是如此的相似:童年少年时期就有人格障碍,这些障碍的因素形成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关心,个人性格上的孤僻(冷酷无情CU特质),早年曾遭受过各种虐待,人际关系的不稳定……这不仅是一个令人难过的发现,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爱后来形成的人格差异,也成为了他们后来犯罪的一个主要因素。缺乏早期的教育,而社会不够多的关注,再到这些少年成年后令人发指的行为,不禁让人们深思责任到底归咎给谁?不禁让我想起犯罪心理中有一句台词,来自波兰出生的英国作家Joseph Conrad(约瑟夫·康奈德)的名言:The belief in a supernatural source of evil is not necessary,man alone are quite capable of every wickedness.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作者用最后的篇幅也详细说明了对精神变态者的教育改造,埃里克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门多塔青少年治疗中心(MJTC)就是治疗这些有着早期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帮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并过上正常的生活。可以说作者在心理学研究这方面相当敬业,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仅权威,而且面面俱到,有理有据,这一份对精神变态者心理的报告不仅让人们对可怕的罪犯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对犯罪者的心理也有了一个了解,同时也足以令人们反思,深刻的认识自己。
  •     精神病态通常用于描述在心理、人际和精神心理等方面异常与他人的一类人。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和骇人的新闻报道中,常见精神病态者,精神病态与成人犯罪、惯犯和暴力犯罪密切相关,一直以来都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精神病态的形成有复杂的生物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学习因素的交叉影响。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肯特基尔在精神病态的科学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实地访谈和科学研究实验,包括建造世界上第一台移动式功能磁共振扫描仪,揭示精神病态者大脑的运动和病变,为预测和治疗这种疾病指明方向。精神病与精神病态有着本质区别,早期的精神病学家们都认为,精神病态是素质性的,是先天的精神生理缺陷所致。现代精神病学创立者菲利普皮奈尔第一个描述了没有心理或智力毛病的精神病态者,并将之与精神病患者区分开来。肯特基尔在本书中对精神病态者行为的描述为,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夸大自我价值,寻求刺激,病理性说话,欺诈无内疚感,冷酷,性乱行为等。精神病态者的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确与普通人有差别,碍于样本的数量问题,数据结果还需要继续完善。格顿描述的精神病态犯罪的模式为,缺乏正常的伦理和道德感受,按他们自己的标准生活,他们倾向于使用冷血的工具性的威胁和暴力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无视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权力。精神病态者在孩童时期或许有先兆,具有儿童品行障碍,比如对人或动物的攻击、破坏财物、欺诈偷窃、对立违抗规则等。对于精神病态者的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引导患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将非适应行的错误行为转换为更具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减少反社会行为。肯特基尔在《精神病态的科学》中,深入最高戒备的监狱与罪犯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与精神病态的灵魂对话,从人体大脑的机理活动来探究精神病态的因素,惊险、刺激又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的探索,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     心理概念诞生很早,但科学的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很多时候尽管理论很准确但并不能找到合理有力的证据做支撑。一般量表是通过大量样本的数据分析而做出的,是基于一个均值常态分布的统计结果,当然存在一定的误差。而脑神经科的研究成果又将其向科学推进了一步,大脑某些区域回路的异常萎缩必然带来某一功能的严重缺陷,这种明显的器质性差异是无可反驳的资料。因而开启这本书之前,需要完全注意,本书讲述的是肯特.基尔博士在狱中工作研究的结果,无确凿数据不可轻易用于评判周边人群的特征。世界顶级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 肯特.基尔博士,自读博以来便一直从事监狱犯人心理情况的研究,本书从其初次与犯人进行心理谈话开始,发现犯罪中有很大比例为精神病态者,进而由抵触做监狱咨询到对探寻犯罪的动机是否存在基因及大脑缺陷等不可逆转的因素,一步步确定整个职业方向。整本书即为肯特.基尔的完整研究分析经过,包括最初疑问的发现、初步验证、大脑图层扫描分析、各种量表及研究对象的打分、对应其行为特性及案件的解释、以及其中穿插的各种有趣或惊心的突发事件,整体来说可读性蛮强的。肯特.基尔博士在书中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监狱从不乏味”,每当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突发情况出现时,便会越来越认可他的这句评价。基于肯特.基尔博士的研究,将为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人群,他们的世界有着各自的准则,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想法,有着千奇百怪的经历。比如,他们的犯罪动机并非出于报复,也非出于某些合理的理由,甚至说没有什么明确的犯罪动机;缺乏同情心,无法感受到对方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当事人觉得杀人或者虐待人偷窃没什么特别的,也意识不到给对方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创伤,更谈不上什么愧疚感了;再者他们对于蹲牢没什么概念,没有人们基本的丢人感受,觉得蹲牢没什么,和平常一样,不过是换个地方玩玩罢了,有些甚至对此还满怀激情,有新事可以干了。他们生活如果说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差不多应该是性乱、不易控制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过也有很多有技能的,多为表演才能,他们大脑灵活得过分,所能跳过的逻辑思路是一般人跟不上的。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让我颇为惊讶,一位新进来的犯人以震惊别人为乐,他裸体毫无预兆的在整个寓所来回跑,也不叫嚷,当问及缘由时,他如同小孩耍小心思成功后的那般欣喜,按他的意思来说大概就是:我这样可以震惊到所有人,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家都认识我,并且树立我的威信,连最大块头的家伙都不敢动我,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哦,可见他脑子里的想法,起码在树立威信这一方面上确实太与众不同了。当然书中还讲述了其他尴尬可笑的小插曲,对犯罪心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细读下。感觉能从脑部某一区域的活跃状态分析一个人是否存在大脑缺陷,进而推断是否存在精神病态情况,这一点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毕竟精神病者并非智力缺陷,非特殊情况下,他们会很好伪装,或者说无需伪装,只要不与其发生犯罪性的接触,你无法判断他是否出于放纵 ,还是处于一种大脑皮层的某些特定程序反射。这也为犯罪情况下,判定是否为精神异常行为做出进步贡献。准备好了么?来看看他们的思想和世界的样子吧!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一部精彩的作品,让我们清晰地认识了天生悖德狂与精神病态学。
  •     在火车上看完了整本书,很有意思的科学研究。借给同学后同学妈妈也很喜欢。
  •     很好看
  •     想读
  •     研究精神病态的世界顶级科学家极为颠覆的洞见!没错,翻看此书你会有这种感觉,会对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有与众不同的认识。白银连环血案嫌犯能逃脱法律最严厉的制裁吗?在书中你会找到答案。
  •     不一样的视角.....
  •     美剧一直在追犯罪心理学,正好朋友介绍看这本,感觉的里面内容更加科学与真实,杀人犯是种病,得治
  •     有时候普通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拿到这本书,更加想了解这些罪犯们是因为什么事完全失去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去作案的
  •     如果真如书中证实,一个杀人狂他同时也是精神病态者,那么法律在对他进行制裁时,该不该从轻发落?这的确能引起巨大争论,因为本身他们的早期经历就知道令人同情,家庭关爱的不足,社会关注的不够,受到各方面的虐待,又该把责任归咎何处?
  •     整本书叙述了肯特从学生时期到现在,与精神病态的接触,不管是病征的接触,还是精神病态者的接触,也叙述了在这段时期里面,肯特遇到的人或事,叙述经历加讲解病征造就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可以让读者了解什么是精神病态,算得上未曾了解过精神病态的读者的启蒙书,但如果是想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需要借助相关的医学方面的书籍了。
  •     作者个人的+ +精神病态探索经历小传
  •     值得一读的好书 科学与传记的完美结合
  •     心理学得书籍非常有必要读读,了解人的内心深处,窥探精神变态的心理,正视了解这一现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