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ISBN:9787101073980
作者:李伯重
页数:619页

内容概要

李伯重,男,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系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委员(为该学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位担任执委会委员的中国学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云南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   李伯重教授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经济史方面的权威学者。先后主持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至18世纪的江南与荷兰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近千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和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点科研项目“17-19世纪中期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等课题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论题、方法与资料
一、新视野中的明清中国经济变化
二、近代早期GDP的研究
三、时空单位的选择
四、前人研究
五、方法与资料来源
六、本书结构
第二章 1820年代华娄地区的基本状况
一、地理
二、气候
三、人口
四、经济特征
五、1820年代中国经济总体形势
第二编 产业状况
第三章 农业状况
一、产权与租佃制度
二、耕地
三、种植制度
五、农场经营规模
六、养殖业与渔业
第四章 工业状况
一、工业部门分类
二、第一类行业
三、第二类行业
四、第三类行业
第五章 服务产业状况
一、商业、服务业
二、外贸业
三、金融业
四、水运业
五、教育
六、政府
第三编 增加值
第六章 农业增加值
一、种植业
二、养殖业、渔业
第七章 工业增加值
一、第一、二类行业
二、第三类行业
……
第四编 就业、收入与支出
第五编 结论
附录
地图
图标
应用书目
后记
英文目录
英文提要

编辑推荐

  《中华学术文库·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以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的GDP为对象,对19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个案研究。从比较经济史的角度来看,这个个案研究所揭示的情况,显示出在1820年代的华娄地区已经是一种近代型经济了。由于这个近代经济在西方近代经济的影响波及中国之前很久就已出现,因此《中华学术文库·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精)》称之为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 《中华学术文库·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精)》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用鉴别、比对、旁证等方法处理史料,以期通过对华亭-娄县地区的深入研究,进而推动区域性GDP的研究。

作者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采用国民账户系统(SNA)方法对近代以前中国一个地区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专著。通过对1820年代松江府华亭和娄县地区的GDP的深入研究以及与1810年代荷兰的GDP的比较,得出了“19世纪初期江南经济已经不再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而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早期的近代经济”的结论。    本书研究也表明:只有从长期历史变化的角度,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把研究纳入全球史的视野之中,才能真正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及其走向。

图书封面


 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或者从最终的数据计算结果来看,这本书的研究成果都可以说是一份集大成的,将会影响深远的研究。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说,这份研究将引来极大争论,有可能成为此后众多研究的标靶。李氏对华娄1820年代的GDP推算实际上使用了三组不同时代的数据,第一是产生于1820年代的文献《浦泖农咨》,这也是之前李氏计算华娄土地产出的根本文献。第二是1930年代的满铁松江县惯调。第三是1990年代形成的松江风俗文化简史。除此之外还是用了部分1950年代的调查资料及新修松江县志中的数据作为补充。当然,对现代资料的使用中,李氏保持了相当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对工商业产值的推断中,由于《浦泖农咨》所能提供的资料极少,而不得不大量依赖现代调查资料。譬如李氏对造船业的规模、从业人数及产值的估计全部由1950年代的调查资料推断得出,而且所有农船全部按照长4米、宽1.25米的渔船的数据进行估测,恐怕就是难以符合日常经验的。而且,1957年的调查资料且不说经历过抗战期间,太平天国战争也一定对华娄地区的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尽管李氏不断指出利用惯调资料和1950年代资料所评估的1820年代生产力一定是低估的,但是,战争所造成的效应是否一定是低估,以及,这种低估是否会导致数量级级别的偏差,都是缺乏有效手段予以核实的。使用跨时代资料对1820年代生产力评估进行补全的最重要问题在于,无法真正地得到时代间的比较。在李氏的结论部分,以1820年代的GDP同之前的时代以及1950年代进行了对比。由于《浦泖农咨》指出了1820年代的农业产出同之前时代的差距,所以李氏可以依托农业产出估算1820年代同之前时代GDP的差距,但对其他部分的变化几乎无法核算。在同1950年代进行比较时,由于李氏对1820年代工商业的核算大量使用了1950年代的调查,所以根本无法从数量上予以比较,否则可能会出现从1820之前的年代直到1950年代华娄经济都只有农业部门的产出发生变化的奇怪结论。因此李氏只能拉上太平天国战争和20世纪的战乱,回到传统历史学的描述式分析,得出1950年代GDP应当低于1820年代的经验性的、定性的分析。李氏以上的漏洞对其结论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其所最终得到的华娄1820年代的GDP数字更可能是一个1820年代的农业产出加上1930年代至1950年代的工商业产出的集合。但是这种缺陷是难以弥补的,因为已有的华娄地区的文献确实无法再从中寻找到1820年代的工商业数据,这不是李氏一个人的困境,而是所有江南经济史研究者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的选择无非两种,一种是放弃对这一数据的追寻,另一种是从有限数据中进行多次推论、在假设前提上进行再推论,从而得到一个逻辑上可以成立的数字。李氏的研究是目前为止后一种路径中的最优秀作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的估算框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结论,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标靶和启示,后来研究者欲破解这一困境,除了发现新资料外,就必须对其构建的框架予以修正和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氏的这一研究在今后的学术史中将成为无法绕过的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开创性的工作
  •     会馆史的入门读物。
  •     李伯重教授的新作
  •     总体令人耳目一新,统计数字看上去确实比描述性的史料要有说服力。但拿20世纪中叶的情况去推1820年代,虽然李教授一再说情况其实变化不大,但总是心有不安。顺便提一下,此书的附录可能比正文更需要细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