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本自然文化
出版日期:2008-4-1
ISBN:9789574705320
作者:羅布.普瑞斯
页数:384页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300页 - 24:參透像柱香把紙穿透

  總有一層「無明」面紗橫在我們眼前,讓我無法看到事情的原貌。這一層面面紗隔開的東西,一邊是我們那狹隘扭曲的心靈,一邊是毫無知識障,廣大開放的覺察力。只要有這一層面紗存在,我們的世界就會和我們的希望、期待、恐懼和不滿糾纏在一起;我們會苦於所得非所欲,所欲卻求不得的煩惱;我們看到的世界會以表象為真;我們會以為那是一個固定,具有實質、自存的世界。但我們其實是現在幻象里,只要我們能夠穿透這一層幻覺面紗,便會突然認識到其中的愚痴。我們會看到事物真實的狀態,發現其表象不同與真實狀態;我們眼中原本永久而獨立的事物突然鬆動,一變而為緣起緣滅的流動狀態。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简体版上市 - 简体版上市

好消息: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 简体版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简体版,翻译为台湾资深翻译廖世德老师,敬请期待!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297页

守衛及護法會讓我們反省自己處理「界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無法確立自己的界線;有時不敢對別人說「不」,也許是因為受到周遭人的影響,也許是沒有能力拒絕別人的要求。若是在靈修團體裡,我們會發展出一種態度,認為無私就是不拘形式,沒有界線,因此會為了別人而放棄自我。這種態度很危險,因為我們把完全無法劃清界線,維持自我身分誤認為是坦誠、佈施。然而實際上,如果界線不清楚,我們就很難超越界線;如果自我感不清楚,就很難超越自我。
在這一方面,「守衛原理」表示要很實際,很堅定的確立自己的界線,確立別人不得侵犯個人空間的界線。我們必須讓別人明白我們容許什麼事情,以免別人冒犯我們的自我。很多人都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無法建立明確的界線;往往就是因為無法清楚表達自我,心理累積不快,才會造成心裡那麼大的憤怒。這回過頭來又使我們採取更為強硬的防衛策略來保護自己,因而變成非常不健康,失衡;但如果我們能夠明確維護自己的界線,這一切就不會產生。這是「防衛」和「界線清楚」最大的區別。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140页 - 藏在靈修人格面具後的陰影

  我們的生命有很多面向最後都必須要處理,其中「陰影」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面。假設自己沒有「陰影」,既是對自己盲目,又是自我膨脹。人都有「陰影」,真正沒有「陰影」的人很少,而且也超越了人的層次,佛陀和基督可以視為已經淨化了「陰影」的少數人。不幸的是,「陰影」本質上便是我們內在的盲點,所以別人也許看得到,自己卻看不出來。在靈修上佔有權威地位的人,譬如靈修導師,特別容易有這種盲點,因為他們總是被別人理想化;一旦陷在別人投射的理想裏面,為了保持權威,便會想要隱藏自己的「陰影」。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257页

病態式的犧牲,從表面不容易看出背後的創傷,不過卻可以感覺到一種極深的痛苦和絕望。造成病態的自我犧牲的原因,往往源自於童年時長期在感情上遭到忽視。根據ALICE MILLER的看法,自我犧牲傾向一種人身上常常看到,那就是在小時候就必須「照顧」嚴重自戀和創傷的父母,而犧牲自己的需求以滿足父母需求的人。這種內在有創傷的父母常常會指責孩子很「自私」,只管自己的需要;因此,「自私」在孩子而言變成了重罪。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117页 - 9:承担是对自性的奉献

  自我的控制欲,其中一部分是借知识来进行;这种借知识控制事情的做法表现在很多人身上,其中尤其以男性最常见。这种控制方式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傲慢」——认为凡事都可以找到知识的,科学的,理性的解答,让我们感觉安全的解答;知识提供了理性的解答,所以制造了一种「能够控制事情」的感觉,进而制造了安全感。知识的确对我们有帮助,但是,到了某个程度之后,我们终将感到知识的不足而苦恼。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有这种凡事在知识上求解的习性;他用知识来为自己情感的每一层面提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制造了难以穿透的知识甲冑。他借着知识摇摆闪躲,避免触及自己的情感及恐惧。这样的能耐使他对自己产生了「无懈可击」的错觉。
  然而,一旦知识防卫到了极限,他便开始收到挑战。这时,他才知道唯有自己的自我臣服下来,才能解决情感及生存环境;他突然明白自己原有多么多佛学知识其实都是障碍,都使他无法直接体验事情。现在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绝望的边缘,不能不跳了。他的知识把他推到了这里,让他停在这里。
  这是他臣服的一刻,他知道自己必须「捨」,必须「跳」下去;他必须承担整个过程,看到自己的知识一直在阻碍他真正的承担。然而,要跨越这个门槛,他就必须舍弃自己的傲慢——自认有能力处理任何事情的傲慢;因为基本上就是他的知识害了他。等到他真正开始放掉执着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如自己原先担心的那样疯掉,自我不但没有消失不见,还感觉到轻快、当下、广大,让他可以面对生命难题,而不会惊慌。
  我们会在历程上多次遭遇「承担」这个门槛,这个必须要「捨」的点。越深入,到达的承担层次就越深,也就越宽广,这意谓着「皈依」也越来越深。我们一旦跨越门槛,就会有个东西先死去而后重生,更新。每一次跨越都会。在这个转化的历程当中,我们都必须丢下某些东西,就像有人说,要是他们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跑掉,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来了。虽然要解决人生的问题,并不轻松,但是只有向前进,更深入,更投入,并且觉醒过来才有可能。
  然而,虽是有所「承担」,却会使我们大为解脱。用荣格话说就是,自我一旦放掉自己在心灵中所占的主宰地位,让位给自性,我们就会感觉轻松与开放。从「我要」转变为「汝将完成」,使我们开始信任一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历程。不过这样的历程确实一种奥秘,对佛教徒而言,这种信任就是信任自己的本性,而佛陀的佛性,便是本性的具体表现。但这不是指信任某种东西,并且紧抓住这个东西不放,譬如神、救世主等;这种信任,以佛教的观点来看,都是假象。能够捨,能够展开历程,我们就转变了;不必刻意转变,只要让一切自然开展即可。这个历程并不轻松,一旦进入金鼎炉,我们就会开始修炼,这种修炼会让我们开始转化。根据荣格的看法,这个历程的第一阶段叫作「暗化」(nigredo),内在的「阴影」在这个阶段逐渐显露,并且转化;唯有真实的投入这个历程,才会真正的转化。然而,这一类历程的危险之处在于,我们选择的其实可能是「精神逃逸」(spiritual flight)。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的笔记-第356页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